在鐵礦石價格跌跌不休的情況下,三大礦業巨頭仍然不斷擴張產能,試圖擠出成本較高的小型礦企,這樣的做法備受爭議。但力拓集團(Rio Tinto)周四為自己的策略做出辯解。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力拓集團鐵礦石部門主管Andrew Harding稱,“這就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殘酷現實。”
力拓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目前已經達到2.9億噸/年的產能規模,並且該公司還在不斷增加投入,希望在此基礎上,達到3.6億噸,即每天100萬噸的生產目標。
力拓的競爭對手們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Vale)等巨頭都在瘋狂增加產能,前者表示要將2017年中期的產量從上一財年的2.25億噸提高到2.9億噸。
自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一路下跌,截至9月底,礦價跌破80美元/噸,相較年初的價格水平,跌幅已超過40%,為2009年來最低水平。
鐵礦石價格下跌雖然有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不足的影響,但主因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大型礦商逆市大打低價牌,正是試圖擠出其它小型礦企。力拓的首席執行官Sam Walsh本月9日曾表示,預期2014年會有1.25億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其中已削減的約有8500萬噸。關停產能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的次要生產商,及澳洲一些較小型運營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10月12日晚上7點,北京耀萊成龍電影院里人頭攢動。在5樓的電梯口,十幾臺取票機像被檢閱的士兵一樣呈L狀排開。在這些標識有美團貓眼、時光網、摳電影、百度糯米等字樣的機器前面,為數眾多的觀眾正在排隊取票,場面堪比春運。
盡管第二天還要上班,但這絲毫不影響觀眾的熱情。大家或許已經猜到了,被眾人追捧的就是時下極度火爆的美國好萊塢科幻巨制——《銀河護衛隊》。
根據後來的數據顯示,這部電影在10月12日中國內地的單日票房達到了8000萬人民幣。然而真正凸顯這部電影火爆態勢的還是在社交網絡。百度風雲榜顯示,“銀河護衛隊”單日搜索量達到30萬次,而與此同時“鹿晗”、“莽荒紀”、“QQ”等熱門詞匯的搜索量也不過十幾萬;新浪微博上“銀河護衛隊”的討論也超過40萬,閱讀量超過5億........
說到這里問題就來了:為什麽這部沒有大牌導演(導演是一個70後的小夥子,此前沒拍過任何大片),沒有大牌演員(男一號在好萊塢此前也是二流的喜劇演員),沒有深入人心的故事背景(樹人格魯特、小浣熊、星爵此前不為中國人所知)的電影,在中國會如此火爆?
互聯網渠道的力量
我記得多年前,很多人已經開始通過電腦免費觀看電影。於是乎電影人甚至包括網友自身都驚呼:“任由中國互聯網發展下去,通過電腦就可以看免費電影,沒人去電影院看電影,那中國電影不是死了嗎?”然而,十多年過去了,之前的擔心都是杞人憂天。我們很詫異地發現,中國電影票房十年來從10億增加到200多億。也就是說互聯網這個看似毀滅電影產業的新事物不但沒有毀滅電影,反而造就了中國電影十年的繁榮。
《銀河護衛隊》上映之際,很好地利用了中國互聯網的渠道。這里的渠道主要是指信息渠道和買票渠道。信息渠道指豆瓣和時光網這樣的電影網站和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大家提前通過這些網站對電影了解後,增加看對這邊電影觀看的欲望。買票渠道指美團、淘寶、糯米、摳電影等線上渠道。據悉最近上映的幾部大片,互聯網渠道占據的票房基本都超過50%,北京等城市比例會更高。
國人的從眾心理
中國人是一個喜歡從眾的民族,所以我們看到某手機廠商花錢雇人排隊搶購手機,造成人氣火爆的錯覺,最終帶來很多真實的顧客。電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也是如此,道理都是相通。
我們發現在美國排名前十名的電影,如果拿到中國上映,這個排名也基本上和美國的排名一致。《銀河護衛隊》在中國上映前,北美票房超過了3.2億美元,位列今年票房榜首。這樣的票房成績,足以成為吸引中國觀眾走進影院的理由,即使觀眾對此一無所知。
漫威(Marvel)的金字招牌
10月12日晚上8點,一個龍標的片頭過後,《銀河護衛隊》正式開始。當我在耀萊影城的13號廳看到屏幕上不斷翻頁的漫畫(漫威電影經典片頭),隨後出來一個大大的“Marvel”後,不禁又一次激動的差點淚流滿面。正如遊戲行業有一句話叫做“暴雪出品,必屬精品”一樣,在電影行業則是“漫威出品,必屬精品”。
或許你沒有聽過漫威,但你總聽過漫威以前的名字驚奇漫畫吧?什麽,你連驚奇漫畫也沒聽過!好吧,我想說的是《鋼鐵俠》系列、《蜘蛛俠》系列、《X戰警》系列、《金剛狼》系列、《雷神》系列、《綠巨人》系列、《美國隊長》系列、《複仇者聯盟》系列、《神奇四俠》系列以及《神盾局特工》等影視劇,這些都是屬於漫威出品或者漫威授權出品,甚至連凱奇大叔主演的《靈魂戰車》系列也是漫威的作品。毫不誇張地說,近10年來活躍於銀幕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超級英雄除了超人和蝙蝠俠,都是漫威的。而且最近幾年,北美的票房年度冠軍也基本被漫威電影霸占(分別是2012年的《複仇者聯盟》、2013年的《鋼鐵俠3》、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這幾部)。一家出過如此多經典電影的公司,口碑當然早已經深入人心。
屌絲的逆襲
縱觀超級英雄電影幾十年的發展史,主人公基本都是外表陽光帥氣,內心一派正氣,除了酗酒好色以外,基本上沒啥缺點。這其中的代表有美國隊長、蜘蛛俠、超人等等。這些英雄早就成為了正義的化身。換句話說,大家都已經看膩了。不光是北美的觀眾,內地的觀眾也早看膩了。現在的觀眾需要看到的是“反英雄”的超級英雄電影,或者情感更真實的超級英雄電影。
所以,《銀河護衛隊》便應運而生。這部電影的幾個主角不是小偷就是殺人狂,基本上沒一個稱得上“好人”的,而且男一號居然是克里斯·帕拉特出演,電影中的打扮也一點都不酷,發型更是屌絲專屬。然而,最終這支“二貨”組成的團隊,還是通過非常“二貨”的方式,成功地拯救了人類。
總結: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銀河護衛隊》的成功極大的利用了互聯網思維---真正知道用戶想要什麽,然後推出適合用戶的產品。【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
微博:丁道師 微信公眾:【dingdaoshi123】
《大話西遊》突然在內地火的一塌糊塗,對此周星馳百思不得其解。
周星馳一直不懂《大話西遊》為什麽在內地這麽火?
《大話西遊》投資4500萬人民幣,在1995年,算是大投資了,但影片上映後,在兩岸三地都票房慘敗,甚至連周星馳自己開的星彩公司都因此倒閉。而後,隨著盜版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央視電影頻道的引進,《大話西遊》突然又在內地火的一塌糊塗,對此周星馳百思不得其解,更不明白內地為啥為了這部電影發明了“無厘頭”這個詞來形容他,周星馳甚至專門約吳孟達出來見面探討這部電影為什麽這麽火,以及“我們真的是無厘頭嗎?”這個沒法討論出結果的終極命題。
王家衛在柏林看過“特殊版”
《大話西遊》上映後,在香港反響很差,票房慘敗,評價極端兩極化。此前曾傳說周星馳認為,這是因為影片分為上、下兩部上映,影響了觀眾的觀影熱情。於是周星馳自己操刀重新剪輯了一個全新版本的《大話西遊》,其實真相是劉鎮偉曾將兩集合並成一集除了導演剪輯版,周星馳也最喜歡這個版,就重新配音,送到柏林做後期。這就是導演剪輯版,王家衛和一些影評人在柏林看過,大家都認為這個版本是最好看的。劉鎮偉在訪談中,曾說很苦惱為什麽這個版本不發行,非常的可惜。“觀眾們喜歡《大話西遊》,可是看的是很不好的版本。”
向華強公司要導演劉鎮偉拍續集
《大話西遊》慢紅之後,很多公司要找劉鎮偉拍續集,劉鎮偉都沒有答應,後來向華強公司找來,劉鎮偉因為不想離開家人回香港還是拒絕,向華強公司就讓劉鎮偉在美國拍攝,這就是《無限複活》。劉鎮偉說《無限複活》是拍給自己看的,要把《大話西遊》里沒有考慮到的進行完善,“它就是月光寶盒的現代故事版本。”之前劉鎮偉拍攝《大話西遊》時候,想了三個故事,只可惜拍了兩個。而第三個故事就是劉鎮偉導演的《情癲大聖》。
《大話西遊》趣事導演:大家看的是不好的版本早前劉鎮偉和王家衛戲言,若日後走紅,將用劇中人物名字做筆名,一個是技安,另外一個是金麥基。
《大話西遊》的編劇和導演都是劉鎮偉,但在影片的字幕中,編劇卻叫做“技安”。有傳言說因為劉鎮偉得罪了黑社會,不敢用真名混演藝圈所以化名“技安”,這個傳言非常扯淡且腦殘,人家片頭用的導演名還是劉鎮偉啊!
事實上,是因為劉鎮偉和王家衛合作拍攝《旺角卡門》和《猛鬼差館》的時候戲言,若日後走紅,他們二人將用劇中人物名字做筆名,一個是技安,另外一個是金麥基。結果後來就鎮偉兌現承諾,但是墨鏡王嫌棄金麥基這個名字太俗爛,死也不肯用。所以“技安”不是被黑社會逼出來的,更和《哆啦a夢》沒有任何關系喲!
《大話西遊》拍的時候也沒有劇本
大概因為和王家衛玩的太深,劉鎮偉也沾染上了拍戲沒劇本的毛病。《大話西遊》原本設想是一部以《西遊記》為藍本的喜劇片,劇本是電影開拍後一邊拍,一邊寫出來的,很多地方的臺詞其實都是演員自己在現場的神發揮,甚至至尊寶、春三十娘等人物名,都是從另外一個作廢的劇本中挪用而來。誰知最後,由於創作團隊有太多奇思妙想,讓劇本越來越脫軌,劉鎮偉只好把影片的風格改成了現在的無厘頭。
不過,雖然劇組很自high,但影片的合作方西影廠的人都很不能理解。當年香港制片人陳佩華尋到西安電影制片廠準備談合拍,當時西影廠的一些工作人員看了劇本提綱後,覺得非常不可理喻,但是考慮到周星馳的市場導召力,還是同意合作了。很多年後,西影廠的老員工提起《大話西遊》的劇本提綱,仍然表示“不忍閱讀”。
劉鎮偉《大話西遊》調侃王家衛
《大話西遊》中有很多臺詞模仿了王家衛當時非常火的電影《重慶森林》,比如“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模仿的是《重慶森林》中,金城武說的:”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話,我希望這一個罐頭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紫霞仙子和至尊寶在牛魔王家的後院打架的時候所說的:”當時那把劍離我的喉嚨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後,那把劍的女主人將會徹底地愛上我“也是模仿《重慶森林》中的:”當時那個女人距離我只有0.01公分,57小時候,我徹底愛上了她。“
劉鎮偉自稱,這樣做是因為看不慣王家衛的悶騷:“當時只是想嘲笑他,因為他電影里的男男女女都是愛了很久,也不肯說出一個愛字,卻要說很多廢話。”
《大話西遊》經典臺詞銀川滾動播放近20年
《大話西遊》的拍攝地,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是前不久剛剛去世的著名作家張賢亮一手開發出來的。在拍攝《大話西遊》之前,這里已經拍過了謝晉的《牧馬人》和張藝謀的《紅高粱》。而拍完《大話西遊》後,張賢亮在紫霞和至尊寶對峙的城樓前掛了一個大喇叭,每天滾動播放:“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經典臺詞,至今已經滾了快20年……而鎮北堡西部影城更因這些經典影片的取景,而變成當年年收入過億的影視城。
趙季平因看不上《大話西遊》而求不署名!
《大話西遊》拍攝的時候,趙季平已憑借《紅高粱》等影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電影配樂大師。應西影場之邀,趙季平前來為《大話西遊》做配樂,但看到劇本後差點崩潰:“當時這電影叫《大話東遊》,並沒有完整的劇本,而且邏輯亂七八糟,於是我決定去片場看看,去的時候正在拍在牛魔王體內打鬥的那段戲,片場到處掛著五臟六腑,腸子,非常惡心。”做完配樂後,趙季平還因為太不喜歡這部電影而找人求片方別在字幕里給自己署名,覺得太丟人。“後來我兒子告訴我,這電影現在不得了,成文化現象了,我才想起來我是做過這麽一個片子,還到過現場。”而電影中另一首名曲《一生所愛》是劉鎮偉所選的,“它是戲拍完我按照愛情主題選的,我那時根本不知道周星馳已經和朱茵分手了。”
朱茵演豬八戒被起外號“朱八戒”
盡管有4500萬的投資,但《大話西遊》拍攝時在演員使用上還是非常精簡。影片中吳孟達一人出演了片中二當家、豬八戒轉世和豆腐西施們的老公。但事實上,演豬八戒的並不知有吳孟達一個,在被“移魂大法”中招後,紫霞和豬八戒互換了身體,這時候的朱茵就一人分飾了豬八戒和紫霞兩角,後來還被劇組戲稱“朱八戒”。除此之外,菩提老祖就是導演劉鎮偉自己出演,而飾演至尊寶部下“瞎子”那位,則是執行導演江約城。
現在這種安排被粉絲們解讀為一種幽默,一種情懷,不過在當時,影片這樣安排,完全是為了節約人手。
“唐僧”羅家英只是臨時救場
《大話西遊》中,羅家英扮演的話癆唐僧的角色也是一大經典,但其實羅家英當年接下“唐僧”,只是去救場的。原本“唐僧”在片中是個沒什麽戲份的角色,但拍了兩個月後,唐僧戲份卻越來越多,這時原本演唐僧的一位內地演員已無法勝任這個角色的“無厘頭”。無奈之下,劉鎮偉想到了兼有傳統粵曲功底及喜劇電影經驗的羅家英。
羅家英為影片貢獻了很多精彩的即興發揮,比如唐僧那句經典的口羅嗦臺詞“你要你就說嘛,你不說我怎麽知道你要呢?沒理由你要我說不給你,你不要我說非要給你”就是出自羅家英自創。而因為有粵曲的表演經驗,那曲膾炙人口的《ONLY YOU》,也被羅加英唱出了嚴肅、搞笑的粵曲腔。
劇組“鬥毆”事件
據說,由於香港劇組的工作強度太大,讓當時西影廠的工作人員紛紛產生一種“給資本家打工”的感覺。後來,香港和西安兩地的演員還待遇問題發生爭執,西安的武打演員與香港著名武打導演程小東之間矛盾重重,因為角色分配不均和雙方溝通上的問題,西安的武打演員們直接把香港武打導演堵在了房間里,整個劇組亂作一團,程小東甚至把自己反鎖房間內,不敢出來。最後還是由西影廠的制片與武打演員的代表進行交涉,才緩和了整個局面。
因為娛樂圈亂炒作的風氣太盛行,以至於《大話西遊》宣布重映的時候,網友一致認為是因為片方看到了向太炮轟周星馳帶來的商機。
開什麽玩笑!當然不是這樣啦,《大話西遊》是華夏電影公司舉辦的“那些年錯過的好電影”活動第二季的活動影片。這個活動在第一季時已經放映過《紅高粱》等作品,為了給大家一個機會,去彌補那些早年間沒機會去電影院看到這些經典電影的遺憾。
美聯儲歷時多年的量化寬松(QE)很有可能就將在今晚畫上句號。長久以來,市場普遍認為QE的確避免了通縮的出現和金融系統崩盤。但是在QE對經濟具體有多大幫助上,分析人士看法不一。以下是一些金融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人士對於QE的評價。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兩輪量化寬松,使公司債和MBS的收益率也顯著降低,刺激股票價格,降低經濟層面的貼現率從而改善經濟,“可能將產出提升了近3%、增加了超過200萬私人部門就業崗位”。(2012傑克遜霍爾會議)
舊金山聯儲主席Williams:資產購買是一個有效但是緩慢的工具,對於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大規模購買債券是否會對金融系統和經濟造成巨大風險,目前我們尚不得而知。(2014年1月)
Stefania D’Amico, William English, David Lopez-Salido 和 Edward Nelson:美聯儲的行動明顯了壓低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2012年10月)
Michael Woodford:美聯儲在經濟複蘇之前維持低利率有效了幫助經濟增長,而前瞻指引和量化寬松同樣具有正面效應。美聯儲購買長期國債並不會對經濟刺激帶來負面影響。(2012年9月)
Jack Meaning 和 Feng Zhu:QE的出現成功避免通縮和促進經濟。無論是美聯儲還是英國央行的購債計劃都給金融市場帶來明顯的正面效應,不過這種效應會逐漸遞減。(2011年12月)
James B. Hamilton和 Jing Cynthia Wu:美聯儲將印制新的貨幣,來購買長期抵押貸款,或者是財政部債券,但是會在短期內以極低的利率將這筆貨幣借回。(2011年4月)
Joseph Gagnon, Matthew Rasin, Julie Remache 和 Brian Sack:QE的確發揮了作用。長期利率處於低位和購債幫助經濟增長明顯。
Arvind Krishnamurthy 和 Annette Vissing-Jorgensen:購買MBS的效果十分明顯,而購買國債的刺激就相對有限。(2010年9月)
Stefanie D’Amico和 Thomas B. King:美聯儲官員都認為QE發揮了效用。的確,根據我們的研究,美聯儲的每次購債都有效了壓低了長期利率。(2010年9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首席執行官Yngve Slyngstad稱對中國興趣濃厚,盡管該基金的投資組合中,中國資產所占份額僅為1.5%,但Slyngstad明確表示該基金幾乎所有投資決定都受中國動向影響。
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管理著8600億美元規模資產,預計在三年內將觸及1萬億美元大關。對於這個龐然大物的掌舵者Yngve Yngve Slyngstad來說,理解中國——這一正朝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前進的國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Slyngstad每年都會來中國考察一周,而今年即將於本月再次造訪中國,對北京和其他城市進行訪問。
52歲的Slyngstad在10月29日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每到中國一次,我對這個國家的感覺就會有所改變。對於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走向,我的腦海里出現越來越多的問號。投資者心中的不確定性歸因於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相比較其他國家,中國經濟的走向更難預料。”
Slyngstad認為,全球經濟的構成,包括新興市場例如巴西、印尼及南非的未來都將取決於中國。按某些計算方法,中國經濟體量已經比美國還大,但是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因透明度的不足致使投資者很難理解背後的原因。
Slyngstad去年曾去過深圳、杭州和山東,努力尋求更多投資目標。然而,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中國市場上的投資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目前正再度尋求提高其獲得的投資配額。該主權財富基金資本源於挪威的石油收入,為了避免推高國內通脹,投資重點置於國外。
他說,“作為主權財富基金,我們對中國有非常濃厚的興趣,而且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還可以通過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來投資中國。截止今年三季度,中國公司占到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股票投資的2.7%,去年年底為2.5%. 。投資組合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網路、通訊軟體、機器人已成為現代職場上的得力工具,但也逐步取代某些人工作業。 企業要如何因應趨勢,才能鞏固「人」的價值,提升競爭力? 撰文‧鄭淳予 西裝筆挺的喬治克隆尼拉著一卡輕巧的行李箱,穿梭在美國各機場與企業間,他的工作就是代替企業主對員工委婉說出:「You've been let go.(你已經被要求離開了。)」這是電影《型男飛行日誌》的劇情——企業力求精簡,連裁員都可以外包給顧問公司代勞。而且,這項任務到後來甚至不需要資深顧問長途跋涉,只要透過一顆視訊鏡頭就能完成。 「所有的科技對人類工作都具有威脅性!」輝瑞製藥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薛光揚直言,他說:「例如當office軟體出現,無形中就取代了一部分祕書的工作。」當然,你或許認為庶務性工作不具競爭力,但若是有一天,連公司行號必備的「會計」也被取代,是不是超出你的想像? 「我們公司帳務作業早就外包出去。」薛光揚指出,「我們把所有的單據和發票蒐集起來,一起寄給承包單位做簿記整理,將來,發票和消費紀錄都存在雲端,下載更容易、整理更快速。」他再舉例:「未來醫師只要上網閱讀藥廠發布的研究報告,再直接線上訂購,藥廠還需要雇用業務員嗎?」台灣最重視業務價值的行業非房仲業莫屬,但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最新報告中卻預測,二○三三年,房仲經紀人的消失機率高達八六%。面對這樣的趨勢,永慶房屋人力資源處協理李明宗表示:「科技的確會取代許多工作,尤其是規格化的作業。」近年國內房仲業積極拓展網路服務,消費者即使不出門也能快捷掌握購屋資訊。然而,包括永慶房屋在內的多家業者都在擴大徵才,李明宗解釋:「因為房仲經紀人提供的服務無法規格化,他們最大的價值在於配對,而不只是賣房子。」對此,緯創資通暨訓練發展中心訓練經理鐘嘉欣也點出人工智慧的盲點:「如果你今天面對一個機器人銷售員說yes,它能感覺到你其實猶豫了一秒嗎?」「真人的智慧就是做出對現在可能不好、但對未來好的決策,人工智慧就沒有這種遠見,它的判斷會僵固在對現在不好的事不能做。」韜睿惠悅人才獎酬諮詢總經理魏美蓉比喻。 強化溝通:加值專業,第一線仍靠真人智慧薛光揚也呼應:「任何產品的買賣交易都可由系統代勞,但如果做銷售的人能將專業能力提升,強化諮詢,還有提供服務的能力,自然就有競爭力。」過去一向仰賴人力作業的金融業,近年也面臨與科技結合的挑戰,但富邦金控人資長陳昭如表明,「第一線的人才需求還是很缺。」她指出,「金融業的人力結構或許在近五年有些調整,後端的比重會減少,但是金融業的核心價值還是提供服務,這都必須靠理專、企金業務當面打點,才能做出精確的投資性向分析和資產配置策略。」此外,陳昭如也提到:「科技化趨勢下,擁有跨領域專業的人絕對是企業徵才的首選,像是能在IT部門負責風險控管的人員,或是具有數據分析能力的人,都很吃香。」李明宗指出,「現在房仲經紀人可透過各種載具展示,不僅幫客戶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能讓員工做更有價值的事。」他表示,永慶房屋近年積極推動育才計劃,「未來第一線的房仲經紀人會增加,第一線管理人員(如店長)的角色也會相對吃重,員工省下來的時間,就可安排交叉訓練,深化管理能力。」跨界吃香:輪調、培訓,員工職能更多元永慶房屋也意識到「視覺化溝通」的重要,對第一線房仲經紀人的訓練,不再只是印教材、喊口號,從一○年底開始,增設「拍攝微電影」的形式教育員工如何提供「感動服務」,還能提升團隊凝聚力。 同樣是加強員工的溝通技巧,緯創資通就全力栽培員工的英語力。例如,集合多益英語成績超過九百分的員工,組成「九百俱樂部」,讓英語能力好的人分享心得,並定期舉辦單字比賽,帶動整體氣氛。 薛光揚表示,科技化的一項精神,就是讓組織層級減少,朝扁平化發展;過去企業大多激勵員工「向上競爭」,如今也應轉變成「網狀競爭」。他解釋:「好的企業會提供員工彈性學習的空間,讓員工擁有多元能力,要做到這樣,首先就必須確保所有職位透明開放,相關的輪調系統和培訓機制也建立完整。」「未來的人才,一定要是能考慮企業核心價值的人,對企業來說,如何把核心價值轉換成每個職位上的核心職能,絕對是重要任務。」薛光揚如是說,「就像《型男飛行日誌》一樣,資遣員工可以外包,但還是需要人的溫度來執行。科技再怎麼發展,還是離不開人的價值啊!」備妥3法寶,企業競爭力更升級 號召 網狀競爭 提供彈性學習的空間,讓員工擁有多元能力。 深化表達能力 加強諮商服務能力是第一步,投資視覺化溝通跟上潮流。 培訓科技奇兵 讓員工善用數據分析,強化諮詢與服務的能力。 |
2014年最大房地產收購案或提前宣告失敗,但宋孫兩人的對手戲遠遠沒有結束
沒人會想到,春天還去意已決的宋衛平,隨即在秋天殺了個“回馬槍”。
這一戲劇性的反轉發生在5日。
當日,宋衛平通過媒體證實將回歸綠城,並給出了三點理由:質量問題遭到大量投訴;諸多業主對失去宋衛平的綠城表示擔憂;雙方做事有諸多不同。
比宋衛平回歸更讓人意外的,是孫宏斌的平靜放手:知情人士透露,在價格上,孫並沒有過多為難,只是在原有交易價格的基礎上“適當溢價”。
至此,2014年最大房地產收購案或提前宣告失敗,但宋孫兩人的對手戲遠遠沒有結束。宋衛平的“回馬槍”堪稱商戰經典,孫宏斌的理性則超越一場商戰的範疇。
正如孫宏斌在微博中所感嘆:“年紀大了點後,希望多做些雙贏的事,少做些一贏一輸的事,不做雙輸的事。”
“兄弟式”的聯手
融創中國[0.00%]董事長孫宏斌與綠城中國[-1.21%]董事長宋衛平兩人的這場對手戲,是從今年5月揭幕的。
5月22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發布公告,融創中國以62.98億港元代價收購綠城中國(03900.HK)24.313%股份。扣減2.84億港元的派息,融創中國實際支付金額為60.14億港元。雙方交易的最後截止時間是2014年12月底。
如果交易完成,融創中國持有的綠城中國股份與九龍倉並列為第一大股東,宋衛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壽柏年等成為第三大股東。
各方消息顯示,鑒於宋孫二人此前的交情,使得雙方就收購的細節談判頗為順暢,甚至未設置必要的違約責任條款。
當時宋衛平和孫宏斌可謂惺惺相惜,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力撐對方。孫宏斌曾在當時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宋總的這種信任、這種選擇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宋衛平也毫不吝嗇地稱贊,孫宏斌是一個理想的接班人。
很快,7月,孫宏斌以及其率領的融創管理團隊接管了綠城的日常運營管理,綠城在香港舉行的201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也是孫宏斌以嘉賓身份出席,並且介紹了綠城未來的經營計劃。
即將失敗的交易
如果故事按照既定劇本走下去,那麽多年以後,這次交易足以成為經典為人膜拜,但現實沒有如果。
事實上,這樁買賣從一開始就面臨質疑和困境。
今年8月,有消息顯示,香港證監會質疑融創中國和宋衛平屬於一致行動人,需要按照香港法律進行全面收購。據估算,如果全面收購將涉及資金超過200億港元,外界曾因此懷疑此事將阻止孫宏斌收購綠城的計劃。當時,孫宏斌曾回應稱“不會放棄收購綠城”。
此後,10月底,有消息從藍城(宋衛平離開綠城後創立的新公司)傳出,宋將重新拿回綠城,哪怕為此多支付80億港元的交易對價。
直到11月5日,宋衛平將傳言證實。
宋衛平稱,自己決意回歸有三點原因:首先是他本人接到大量業主投訴,主要是質量問題,比如青島項目;再次,諸多業主對失去宋衛平的綠城表示擔憂。第三,雙方(融、綠,或孫、宋)在做事和考慮問題方面,有諸多不同之處。
也許背負著當年賣掉順馳時的難舍情結,孫宏斌在同意宋衛平拿回綠城股權這件事的表現上,比外界預料的更加灑脫和大度,雖然他曾經豪言壯語地宣稱“絕對不會放棄收購綠城”。
據知情人士透露,宋衛平在決定重新買回綠城股權之後,與孫宏斌進行過幾輪談判,便獲得其同意,並且在價格上並沒有設置較高門檻,只是在原有交易價格的基礎上“適當溢價”,付款條件也相對寬松。
孫宏斌始終未就放棄綠城作任何公開回應,僅在其個人微博中略帶感慨地寫道:“年輕的時候爭強好勝,曾經贏得暢快淋漓,也曾輸得一塌糊塗,但是我不後悔。年紀大了點後,希望多做些雙贏的事,少做些一贏一輸的事,不做雙輸的事。實在做不到,就保護你的員工的權益,保護股東們的利益,保護家人的平安幸福,支持你的朋友們。不做好人,不做壞人,做人。”
截至目前,無論融創中國還是綠城中國,兩家公司官方均未就最新的交易發布正式公告。
變了的綠城
盡管涉及融創與綠城的收購並未真正完結,但前後近5個月的時間里,綠城中國這個中國豪宅開發商內部卻已經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
知情人士透露,融創團隊自從7月進駐杭州後,給外界最大的感覺是在營銷上的“賣力”和“靈活”。
一個頗有趣的案例是,當樓盤廣告無法進入某個富人雲集的批發市場時,融創營銷人員換上清一色的聯邦快遞服裝,將樓盤宣傳資料發到該市場的客戶手中。
淩厲的營銷手段立刻體現在了綠城三季度銷售數據上。
數據顯示,綠城今年上半年總共賣了305億港元。但融創接手以後的第三季度,實現銷售352億港元,回款235億港元。
新的管理團隊還就人事等運營進行了調整。孫宏斌接手後,出任綠城總經理的田強在日前的一封內部信中披露,新的管理團隊到來後進行了許多整改,對不合理的開發節奏和支付堅決調整,對之前積累下來的對公司經營有重大影響和風險的涉及近30個項目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突擊解決。
總體而言,融創試圖通過“降庫存、輕資產”的運作,使得綠城旗下積壓的資產盡量流動起來,以加速資產周轉率。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運營觸動了極為看重產品品質的宋衛平的底線。接近宋衛平的知情人士稱,降低綠城的產品標準是他無法接受的現實。
尷尬的員工
當綠城控制權即將重新回到宋衛平手中時,許多利益關聯者的心情也相當複雜。
首先是資本市場“用腳投票”,表明了對於文化情結濃厚且運營記錄不佳的宋衛平的回歸的擔憂。
11月5、6日兩個交易日內,綠城股價合計下跌超過5%,尤其是6日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逼近5.72%。
更加尷尬的是短時間經歷兩任老板交替的綠城員工。一位綠城內部人士以“這幾年都是這麽動蕩”來表達自己的無奈。
宋衛平當時離開綠城時,一部分員工隨他去了新創立的藍城,更多人選擇了留下。如今,無論當初離開或是留下的人員,又將面臨新的抉擇。
有消息顯示,跟隨宋衛平多年的元老、綠城中國常務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壽柏年將因為宋的回歸而離開綠城,這使得綠城內部許多現任高管的去留問題成為關註焦點。
另外,宋衛平創立的藍城將何去何從,目前一樣不得而知。在藍城創立之初,宋曾信心百倍地計劃再度運作一個上市公司,但隨著他本人重新回到綠城履新,其對藍城的運營目標是否發生改變,藍城的管理團隊和員工會不會回到綠城,這些都是他不得不厘清的問題。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宋衛平的回歸,已經改變了的綠城,是回到過去,還是按照現有思路繼續向前?
十字路口的抉擇,只有宋衛平自己知道。
原文鏈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1107/13256137_0.shtml
中國消費者正在慶祝雙11,截止今天下午1:30,中國消費者在阿里巴巴已經花了近60億美元。去年,中國消費者花了一整天來達到這個消費額。
這顯示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增速之快。
光棍節僅僅是個開始。中國電子商務將變得更大。摩根士丹利認為,到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8年,中國人每消費5元,就有1元是網購。
消費者信心幫助推動電子商務銷售增長。人們網購經驗越豐富,他們花得就越多。
另外,相比於發達國家,中國實體零售設施薄較為薄弱。
大城市以外的區域的實體店尤為落後,這就是為什麽大部分網購的增長來自小城鎮。近60%的活躍移動設備來自三線或更小的城市。而今年上半年,近四分之一的網絡銷售來自移動端。
阿里巴巴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飆升。昨日阿里巴巴上漲4.01%,至119.15美元,較68美元的IPO價格上漲7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