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奧運 東京核心五區樓看俏 租金增長勝全市平均 分析:短期升勢持續
1 :
GS(14)@2017-11-04 15:38:38【明報專訊】「共享民宿」概念於全球日趨流行,深受年輕人歡迎,拓闊了業主的租務來源,利潤甚至高於長租,但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仍屬非法。不過,港人旅遊熱點日本於6月已通過合法短租民宿,意味業主他日把單位放租時不需再擔驚受怕,而且即將於2020年舉行東京奧運會,屆時勢必帶來龐大需求;由2013年東京成功申奧至今,當地樓價已累升逾一成。不過,東京部分區域樓價已升至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時的高位,投資者需小心選擇物業地點,例如考慮租金增長一直跑贏大市的核心五區。
過去日本法例禁止短租住宅作民宿,但為紓緩2020年奧運時對酒店業的負擔,6月日本國會通過《住宅宿泊事業法》,日本人或當地物業持有人可以合法地出租房間,以每年不得出租超過180日為限,投資者終可合法地把物業短租作民宿。再者,奧運向來為主辦城市的樓市帶來不少正面影響,亞洲房地產網站資料顯示,一個城市從宣布舉辦奧運會至其後5年,當地樓價都錄得不同程度升幅。例如2012年倫敦奧運,體育館附近住宅的樓價增速為英國平均的3倍,至今年升幅更接近60%。去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連同2014年世界盃雙重國際體育盛事效應下,在2008年至2013年間帶動當地樓價累升225%,升幅驚人。東京自2013年宣布申奧開始,樓價亦已累升超過10%;有專家認為當地樓市長遠前景樂觀,因基建會從而改善和帶動旅遊業取得結構增長。
未售公寓量7年新高 東京樓價料見頂
不過,東京樓價或會受奧運效應影響刺激向上,距離奧運尚有3年,短期樓價升勢可能遇上阻礙。房地產網站Institutional Real Estate(IREI)解釋,這源自未售的公寓數量創7年新高,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和嚴控走資,令樓市需求降溫,德銀更料未來兩年東京公寓樓價會下跌超過20%。雖然東京不至於有樓價泡沫爆破風險,但存在過熱問題,例如市內的銀座二丁目樓價,已升至1990年初日本經濟泡沫時最高位。日本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資金流入樓市,帶動樓價急升,但目前利好樓市因素太多,實質已經過熱。甚至有房地產信託資產公司表示,目前難覓可負擔的物業,由今年初起已沒入市;一般市民亦持相近看法,有調查發現近七成當地投資者認為樓價已經到頂。
據大和證券估計,截至9月中日本房託於4至9月期間購買的物業總值,按年下跌了一半,達到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前的水平。有分析認為,一旦樓價接近或登上頂峰,可能延遲買家入市時間,潛在本地買家可能轉買為租。
千代田區住宅佔用率增幅最大
租金方面走勢穩步向上,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顯示,第三季東京23區平均租金每平方米3702日圓(約254港元),按年升2.2%,以中小型單位面積30平方米(約322方呎)單位為例,租金約7600元。一般而言,東京租盤面積都少於45平方米(約484方呎),中小型市場相對穩定和龐大。雖然由2014年至今,細單位租金增長跑輸大市,但20至30歲的年輕人對這類單位需求殷切,只是供應同時增加平衡租金增長。按區域而言,該行指東京核心區包括新宿、千代田、澀谷、港區和中央區。期內核心五區租金高於23區平均水平16.9%,而且距離於近年逐漸擴大,主要因為家庭收入增長和供應有限影響。
此外,期內整體東京住宅佔用率達96.6%,在核心五區中更以千代田區增幅最大,按年增加2.5個百分點至97.9%,足以反映供應仍然有限。報告亦預計,東京住宅租金向上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除了經濟出現急劇變化;即使政府可能增加消費稅,對租金也影響有限。
業界:中價物業需求大 借貸成本低
房地產投資公司PGIM Real Estate日本區主管Morgan Laughlin表示,隨着東京市人口增長和家庭結構更分散,例如祖父母遷出獨居等,相信中價物業需求仍然強勁。他續稱,即使投資東京地產的回報不如數年前理想,但仍然屬於吸引,而且借貸成本極低,10年或以上貸款息率極低。另一業內人士稱,即使市內高級住宅價格可能跌逾20%,但中小型住宅需求穩定,因為各地年輕人搬至東京的趨勢持續。
明報記者
[王俊騏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72&issue=20171103
儲局議息臨近 年結因素影響港元拆息08年後最高
1 :
GS(14)@2017-12-04 23:37:34■港元拆息持續飆升。
【本報訊】反映1個月後年結因素兼聯儲局議息期臨近,港元拆息持續飆升,與拆息按揭(H按)計算相連的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昨升穿0.9厘,是2008年底以來新高,交易員指盤中價傳聞一度升逾1厘。息升滙強效應下,港滙午後曾升穿每美元兌7.8港元聯滙中間位關口。記者:劉美儀
財資界相信,年底前1個月拆息很大機會高踞1厘以上水平。內地資金昨亦緊張,市場常用的拆借基準14日回購息率高達5.1厘,1個月上海銀行同業拆息為4.04厘。雖令H按水平推高,但現時普遍銀行設封頂利率為2.15厘。
年底前或見1厘以上
港滙昨早開市曾偏軟至每美元兌7.8329港元,但不久迅速轉強逾300點子,並在7.8關口徘徊,午後2時最強見7.7989,傍晚6時半報7.8007,升值0.1%。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昨報0.9225厘,較上周五升0.11厘,上周四及五則分別報0.7186及0.8129厘。渣打銀行外滙策略師張敬勤表示,前一段時間港股造好,北水南下經港股通流入資金確實趨增,但昨日港滙走強與股市無關,主要是息升效應;下月中美國議息臨近,儘管加息預期已一定程度反映,惟隨着美息上升、港息很難不跟升,由各商業銀行決定的最優惠利率水平,今年內調升機會「則未必咁快見到」。他又預期,年底前1個月港元拆息會升至1厘以上。
美下月加息機會100%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還有1個月時間便屆年底結算,銀行需預留較多資金粉飾窗櫥,1個月拆息昨升逾0.9厘,正好覆蓋年結因素。另外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下月13日議息時,美國加息機會率達100%,加息預期迫近令美息抽高、港息跟升,1個月港美息差已收窄至約50點子。近期股市暢旺,他說傳統思維相信年初股市普遍造好,不排除有外資機構或大型對沖基金「借定」1至3個月有期資金作部署,令整體拆息更緊。對於內地拆息抽升,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內地資金緊張或令企業及金融機構借港元買入人幣,上周人幣滙率已有反應,加上聯儲局加息預期趨近,港息這幾天亦追上彈升。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8/20228220
張佩儀:臨近退休 強積金宜選債券基金
1 :
GS(14)@2018-03-06 03:42:25【明報專訊】最近公布了一項「財務健康調查」,90後的年輕一代較易缺乏財務目標及定期儲蓄習慣,近四分之一受訪者花費逾八成收入,四成缺乏理財目標,三成半須依賴父母解決緊急財務狀况。自政府實施強積金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半自由行」起,僱員可更靈活地自由配置資產。一般而言有五大因素影響配置:(1)投資目標:是保本?是增值?帶來穩定收入?(2)可承受風險:高、中、低?(3)投資者年齡:距離退休尚餘多少年?(4)現存強積
金的金額有多少?(5)自身資金管理能力。
目前有32個強積金計劃已提供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特點是隨成員年齡自動降低投資風險,為不懂或不想打理強積金的成員而設。「預設投資」採兩個混合資產基金,兩個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資於環球不同市場、資產類別,減低風險。但應注意每人承受風險能力或願意接受的風險都不同,與實際風險未必一致。
約20至35歲的年輕人承受風險能力較高,現存強積金金額不多,可選擇較進取投資組合,建議可投資80%強積金於股票基金及指數基金,20%於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方面,可選擇較高增長的地區股票,如中國、香港、亞洲等。股票基金及指數基金風險較高,但獲利
機會亦較高。約36至49歲中年人士,適宜中等風險投資,宜調整股債比例,建議可投資60%強積金於股票基金,40%於債券基金。債券基金可選擇環球、亞洲債券等,因派息較高;而環球債券基金表現亦比港元債券基金較佳,選擇較多。至於較年長人士,即50歲以上人士,較接近退休年齡,承受風險能力最低,應選擇把100%強積金投資於債券基金。
美國萬利理財控股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
[張佩儀 財女手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51&issue=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