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沖基金的下一個目標:卡尼交易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290
在去年11月起成功做空日元大賺一筆以後,一些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而其中的許多人指向同一個目標:英鎊。
 
這些頂尖的宏觀基金包括索羅斯資產管理公司、Tudor Investment Corporation、Caxton Associates和Moore Capital,他們預期英國將陷於類似類日本的困境,英國經濟前景惡化(出口萎靡、生產率相對低下、政府融資能力受限),英鎊對其它貨幣已經出現貶值。
 
對沖基金尤其感興趣的是,現任加拿大銀行行長麥克.卡尼即將要繼任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此前已經明確表態,相對於前任金默文,他願意在英國容忍更高的通脹水平。一些人認為,卡尼上任以後,可能會變得更加激進。
 
這與「安倍經濟學」異曲同工,安倍一直推動日本央行推出激進的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寬鬆貨幣政策。
 
一位拒絕披露姓名的頂尖宏觀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向FT表示:「這可能會使英鎊今年大幅貶值。」
 
他相信卡尼想要在英國央行的運作方式和政策目標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唯一的問題只是何時。
 
在一定程度上,卡尼所有的著作和研究已經成為許多探險者的必讀。無論是論文還是演講,從Future of Central Banking Under Post Crisis Mandates到Whither Monetary Policy via Dutch Disease。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投資者之一Permal的CIO Rob Kaplan表示:「(對沖基金)如今密切關注英鎊交易。隨著卡尼的到來,做空英鎊或做多其波動性是有趣的機會。」
 
道富固定收益部門的CIO Kevin Anderson表示:「英國央行並不畏懼非傳統的貨幣政策,而我想卡尼也會繼續這一點。」
 
英鎊的空頭正在集結。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過去五個月來,做空英鎊的投機者首次超過了多頭,英鎊空頭僅次於日元成為第二大空倉
 
而對沖基金們並不滿足於只在外匯市場尋找從英國經濟僵局和更積極的英國央行政策中獲利的機會。
 
隨著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消退,英國國債收益率在最近幾個月顯著走高。
 
對於那些堅信卡尼將會放鬆通脹目標的人,通脹連接債券尤其有吸引力。
 
一家美國銀行的資深國債交易員向FT表示:「我傾向於英鎊會進一步走弱,通脹鏈接債券將受到歡迎。對我而言,最明顯的交易就是英債收益率走高。短期利率不太可能很快走高,而高通脹和降級可能進一步推高長期收益率。」
 
英鎊走弱有利於英國企業,如果疲軟日元對日企的拉動。
 
然而,密切的關注尚未變成大規模的投機行為
 
到目前為止卡尼對發言非常小心。其任期開始尚有數月,而他很少給外界留下他將採取大膽或衝動的措施。
 
PIMCO的英債投資組合主管Mike Ameybiaoshi:「卡尼很可能從利率指引開始,試圖將通脹目標提升至1%-3%區間。但他將逐步做到這一點。」卡尼的任期有5年,他有足夠的時間。
 
Amey說道:「世界許多地方看起來都很糟糕。如果其他地方開始好轉了,英國的壓力就大了。但我不認為這會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10

i黑馬:給美團的1000億目標潑盆冷水!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086.html

【i黑馬導讀】美團最近可謂是引爆眼球,三年內從55億做到1000億的目標讓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團購這個垂垂老矣的商業模式。我更相信,這個口號是用來安慰心急如焚的投資人的,而這個目標,目前看來存在很大的邏輯問題。

團購市場在2011年達到了二百多億的規模,遺憾的是這是包括了聚划算的數據,不包括的話,本地商務服務也就是一百多億。這裡稍加說明一下,團購本來是本地化生活服務的交易,可很多做實物產品的也叫團購混在其中比如聚划算。但是這個和美團的主要商業模式是不同的,美團的實物類產品不超過10%。下文中的團購僅指本地生活服務類。

2012年團購市場規模應該也在一百億左右,因為美團說自己是55億,第二名只有他的一半,怎麼算也就是百億規模。換句話說,團購市場總量的增長是有限的,美團增長的份額和我之前分析的一樣,基本上收割別家的份額,我自己創造的概念叫做領頭羊收割,就是大家都不行了,用戶就集中到行業領頭羊身上了。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京東身上,不過戰略水平一直很不錯的京東今年的戰略則是「修養生息」,應該是明白這種高速增長的原因,並作了預判,沒有盲目樂觀。

繼續往下說,如果在三年內做到一千億,每年至少要200%以上的複合增長,這種速度能實現麼?核心問題就在於如何創造新增市場,這個新增的市場份額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1、電影產品:美團新推的產品是貓眼電影,原因自然是電影票團購成為一個主要部分。這裡面有幾個原因,大環境是經濟蕭條,娛樂行業繁榮,中環境則是電影院線增加,客流稀少。小環境則是用戶有強烈便宜看電影的需求。我之前看的一個影院,一直是團購的。近期去就發現,每次團購排隊已經超過一百五十人的規模,在這種爆滿的情況下,我只能買原價票,影院也在推vip通道。換句話說,不火的時候大家想著團購,火了以後呢?客戶會穩定的不流失麼?

而電影產品這種標準品合作門檻非常低,到一定規模就會有各種商業模式進來分流,作為營收增長主力,顯然並不樂觀。

2、餐飲產品:比起影院這種可以服務超多人群的商業模式,餐飲類服務這種情況就會更加普遍,因為位子畢竟更少爆滿後的用戶體驗就會更差,而團購帶來的毛利率降低和價格錨定(降低自己的檔次)問題,一直是隱患。此類產品接待客流有限,且客戶對品牌的需求和品牌對自己價位的保持是一個天然的矛盾。如果要擴大餐飲的消費額度就一定要擴大服務的商戶基數,然後同樣要匹配相應規模的團隊,屬於勞動密集型,人力壓力不亞於電商的快遞人員壓力。

3、流量制約:O2O模式比起電商有個很大的流量制約,就是需要客戶和服務雙向匹配,而非全網成交。全網成交的意思是,電商的一件商品,對於山東還是廣東的人來說是一樣的,都是可以購買的。但O2O的服務範圍估計大多也就是五公里,就是要找到這個商戶五公里內的網民才可以匹配成交,所以對流量的要求很高。目前電商的核心還是買流量拼轉化率模式。美團也有超過50%的流量是外部引流的,隨著銷售額度的增加,流量就會越來越貴,成本也越來越高。問題是光有流量還不行,還要精準的可以匹配,實際成交難度還是高於實物電商的。而團購客單價基本在百元以內,所以要達到和千億規模,困難比京東還要大。

4、模式制約:團購是O2O的一個方向,但是團購這個模式是比較粗放的。本質還是一個宣傳打折平台,最好的目標是做成消費類的入口。這一點其實也是大眾點評的領域,只是點評的定位一直是媒體評論,所以團購弱了很多。但這種方式,應該不會是O2O的未來,我寧可相信O2O的未來是地圖入口和商家自做內容。地圖入口是LBS的最佳入口,而商家自做內容和業務員洽談內容,無論是在效率上還是需求滿足上,都是大大的經濟。所以,如果有一個地圖平台提供商戶入口可以自做優惠內容,通過二維碼等方式直接手機購買發放使用的話,團購網站的意義其實會小很多,因為優惠的幅度可以保持甚至更高,而地理上的定位也會更精準,商家的自由程度也很高,優惠推出的頻率效率都會提升,同時還少了團購網站的抽成。

目前互聯網入口還是比較簡單的搜索引擎、導航、廣告聯盟等,一個團購網站成為入口的可能微乎其微。apps的入口大家都在搶,目前看地圖的需求還是比較強,而這也是百度等巨頭發力的方向。到底因為地圖而團購,還是因為團購而地圖,恐怕是一個競爭方向。

5、天花板:總的說來,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個事情的天花板不是人力決定的,而是行業和數學決定的。記得當年看過一個木地板什麼膜的項目,佔了全國產量的90%以上,體量也不算很大,因為需求就這麼多,不是你提升產能開拓市場就可以增加的。目前看雖然美團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但團購大市場並非高速發展,而實物類又難免走到電商的路子上,為商戶提供O2O服務自助發佈的話,需要很大的技術改造和商業模式變化,喪失了預付費這個法寶的話,團購的交易就更缺乏意義了。

所以,團購市場不是一個新興市場,也沒有太多可增長的空間,事實上美團也在不斷的萎縮、挖潛,而很謹慎擴張。市場不擴張,業務高增長,這種事情依舊不太符合邏輯。我更認為前面說,領頭羊收割,是美團2012年高速發展的原因。除了收割用戶,很多被小團購坑的商戶也在向大商戶靠攏。

所以除了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之外,真沒有發現其他的可以支持團購大規模交易上升的理由。不管美團能力有多強,但都不太可能憑空創造出一個增量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5

今年目標是提高現金水平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26.html
恆生指數由去年底的22,656點迅速上升至今年2月4日的最高位23,944點,短短1個多月便升了1,288點, 然而才廿多天時間又迅速下跌至上星期五收市位22,782點, 幾乎打回原形. 去年大部分人對股市相對悲觀, 筆者算是較樂觀的一位. 今年情況則相反, 太多人看好今年股市的表現, 並有頗高的期望, 預測恆指目標水平動輒二萬七甚至更高, 太多人對股市心雄反而令筆者有戒心, 於今年第一篇刊文提到對今年股市不要過份樂觀, 並於1月29日的刊文提醒投資者要為美國退市提早作好心理預備, 再於2月5日的文章提到股市乍現不祥徵兆, 已減持部分獲利甚豐的持股, 將整體現金水平提升至6.5%. 筆者的投資策略是股市水平和現金水平成反比例, 當股市升至某個水平時, 開始分段越升越沽增持現金, 相反, 當股市跌至某個水平時, 開始分段越跌越買增持股票, 明顯地, 今年是以提高現金水平為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上星期公佈的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記要顯示, 與會成員對是否應該繼續資產收購買計劃進行廣泛討論並且產生分歧. 有成員對購買資產帶來的成本和通脹問題表示擔憂, 也有成員表示應當根據經濟狀況靈活調整資產購買規模. 雖然鴿派成員在投票權方面仍然佔絕對優勢, 但鷹派聲音較以前有所增強. 大家要知道, 美聯儲為救市推行的寬鬆政策已經接近7年了, 無論是力度還是持續時間都是歷無前例, 一旦寬鬆政策轉向, 對全球資金流動性和流動方向, 風險喜好以及資本價格將有顯著影響. 相信美聯儲進行退市一定是有序的, 出售債券資產收回流動性一定要在加息之前發生, 否則美聯儲會損失慘重.

筆者的資產當中沒有包括黃金, 但有朋友定期收集金幣. 前一排網上有傳聞黃金將會被納入銀行的一級資本(Tier one capital)計算當中, 對金價有提鎮作用. 筆者已經提醒朋友無論黃金被當作是商品或貨幣, 與銀行的一級資本根本是兩種風馬不相及的概念, 一級資本是根據資本的來源和本質而定, 同資本以什麼形式(即資產的種類)存在於銀行的帳面上無關. 黃金牛市自1999年7月開始, 由每安士250多美元上漲至2011年9月最高位1,900美元, 12年升了6.6倍. 黃金有兩種角色, 既是商品也是世界貨幣, 今輪牛市主要由黃金的貨幣屬性帶動, 全球央行狂印銀紙令市場對紙貨幣失去信心, 本來, 黃金作為貨幣角色相對真貨幣有一點非常不利, 就是真貨幣有利息收益, 而持有黃金不單沒有利息收益, 還要支付貯存費用. 因此黃金只能保值而缺乏盈利能力. 不過, 在美聯儲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接近零水平的情況下, 真貨幣的盈利能力大降, 而保值能力卻不及黃金, 造就了黃金的大牛市. 不過, 花無百日紅, 一旦美國退市, 對黃金的影響不容忽視. 筆者非常認同投資市場的名言, 樹再高也不能長上天,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上升的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66

短期內達成千億目標的優化選擇 招商地產雙平台

http://www.eeo.com.cn/2013/0503/243385.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廖傑華 千億目標之下,換條跑道再加速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4月25日,突然停牌兩天的招商地產發佈公告稱,擬將全資子公司香港瑞嘉投資屬下四家控股公司旗下的8個中國境內房地產項目注入去年收購的香港上市平台東力實業控股,轉讓基準價格為人民幣49.65億元。

市場把這次注資解讀為招商地產試圖通過東力盡快打開海外融資通道。

因為對於東力實業控股而言,沒有規模,就沒有融資能力,也談不上造血功能,再好的殼也將失去意義。

但東力之於招商地產,遠非簡單的海外融資平台那麼簡單,在A股失去融資能力的情況下,對東力注資、融資、造血,再圖做大,不失為短期內達成千億目標的優化選擇。

換句話說,在招商局地產未來千億雄心中,將由招商地產和招商地產旗下的東力控股兩個平台來共同完成。

反向收購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又在意料之外。

4月23日,招商地產突然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為避免對股價造成影響,A股、B股股票即日起停牌。與此同時,其香港子公司東力實業控股也同時停牌,市場猜測,此次停牌與東力實業控股有關。

25日的公告證實了市場的猜測。

東力實業公告顯示,招商地產擬將香港瑞嘉屬下四家控股公司的股權注入新收購的東力控股,這些股權包括匯聚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華敏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樂富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會鵬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50%股權。以上四家控股公司持有共計8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分佈於廣州、佛山、重慶和南京四座城市。

作為收購支付對價,東力實業將向瑞嘉投資發行約61.77億港元的永久存續可換股證券,折股價1.61港元/股,票面零利率;或者東力實業按本次交易購入資產折算發行新股38.37億股,發行價格不低於1.61港元/股。

資料顯示,去年5月,招商地產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瑞嘉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1.99億港元的對價收購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東力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70.18%的股權,也是內地房企赴港買殼的首個成功案例。

但現實遠比猜測複雜。

根據香港聯交所規定,買方在成為擁有超過30%普通股股東後的24個月內,累計注入資產的任一指標高於殼公司的收益、市值、資產、盈利、股本等五個測試指標中任何一條的100%,則該交易構成非常重大交易,需要以IPO申請的標準來審批。

顯然,從2012年5月收購到現在啟動注資時間不足一年。

招商地產董秘劉寧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證實,此次注資構成了「反向收購」,將被視為首次上市,需走重新上市審批程序。

東力董事局主席、招商地產財務總監黃培坤表示:「等不及24個月,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有充足的資源準備,另一方面這也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

外界質疑招商地產有些飢不擇食,而招商地產卻下定決心要做。

劉寧表示,之所以啟動反向收購,一是資產質量要有保證,符合IPO條件,二是公司治理結構規範,敢放到桌面上給人家看。

即便如此,並不是所有房企都能採取類似招商地產的注資舉動。由於自身條件限制,2012年在香港借殼的萬科和金地並未採取類似的舉動。

根據2006年商務部、證監會、外管局等六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10號文」),如果要把境內資產注入到境外上市公司必須滿足一些條件。

東力的公告則給出了這些條件。

公告稱,根據相關法律,由於收購內資房地產項目需經過商務部的批准,因此在收購的時間和批准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並未選擇招商地產擁有的全內資項目。

另外,在項目選擇方面,也撇除了招商地產其他海外附屬公司持有的未超過三年的項目。

根據廣大信達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意見,除非獲得中國證監會的特別批准,若收購將使相關資產實現海外上市,中國法律原則上不允許招商地產向東力出售這些項目。

公告顯示,招商地產此次注入東力的資產在選擇標準上是按照「在境外運營滿三年的資產」,遵循了1997年的「紅籌指引」。資料顯示,1997年6月20日,國務院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簡稱「九七紅籌指引」),規定境內資產出境後滿三年方可上市,而對於設立時即在境外的資產並沒有特別要求。

「此次東力注資行為,公司是按照紅籌指引最為嚴格的要求來進行。我們願意走這個程序,就像體檢一樣。」劉寧說,經過診斷,外界會更放心。

再造平台

對於東力,市場早前的預期是招商地產將東力實業打造成其旗下的商業地產平台,並注入商業地產資產。

在國信證券研究員區瑞明看來,商業地產目前在招商地產業務中的佔比較小,且商業地產具有運作週期長、回報期長、資金沉澱大等特點,這將影響到東力在規模方面的成長速度。

區瑞明稱,本次資產重組,公司將住宅項目注入東力,遠超市場預期。

東力控股的公告稱,完成後,本公司將成為招商地產唯一的海外上市業務平台。

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即將注入的8個項目已錄得淨利潤10.45億元,經營淨現金流25.04億元。

另外,截至2013年3月底,廣州、佛山的目標項目已竣工總建築面積分別達到46.37萬平方米以及89.38萬平方米。銷售該等項目所產生的現金流足以為發展該等項目提供項目開支,並支持其他項目的發展。

除南京雍華府外將於今年8月正式開盤外,其他重慶和南京的項目均已進入銷售期。除雍華府外,重慶和南京項目均能從銀行獲得貸款。

一旦注資完成,東力實業控股將在一夜之間變身為一家擁有50億人民幣淨資產,超5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的房地產企業。

這正是招商地產的用意所在。

「對於目前的東力而言,首先要做成一個房地產公司,其實要給它規模,有了規模之後才能在它身上做很多事情,才能良性循環。」劉寧表示。

一如外界猜測,招商地產對東力大幅注資首先是讓其恢復融資能力。數據顯示,儘管招商地產6%的融資成本,是A股房地產公司最低的,但相對於香港等境外資本市場而言,國內資金仍然很高。

銀河證券分析師趙強的研究顯示,中海地產立身於香港,2012年融資成本大約為3.7%(不扣減利息資本化費用),而招商地產雖有瑞嘉投資可實現境外融資, 但畢竟體量較小,且無法實現權益融資,2012年招商地產的融資成本為6.49%(不扣減利息資本化費用),較中海外高出2.7 個百分點,若招商地產融資成本與中海外相若,按照招商地產年均250億左右的借款規模,可節約財務費用7 億元左右(不考慮利息資本化費用),增厚每股收益0.4 元。

事實上,扣除在國內的融資,中海地產在海外的資金成本只有3%。

在劉寧看來,地產公司缺的不是利潤,而是資金。東力一旦變成地產公司,融資就沒有時間限制,「可以說幹就幹,不像內地還得證監會去批,可以一夜之間就把股票或者債券發出去」。

但招商地產對東力的安排又遠非單純的海外融資平台那麼簡單。

事實上,依託大股東招商局集團的獨特背景,招商地產自身並不缺乏海外融資通道與能力。

招商地產2012年年報顯示,2012年招商局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分別為香港瑞嘉提供了5.38億美元以及9.8億港幣的銀行借款擔保。而蛇口工業區之全資子公司達峰國際為公司之子公司香港瑞嘉在ING銀行從事的遠期外匯交易業務提供清償擔保。

在4月11日的年報投資者交流會上,招商地產財務總監黃培坤表示,在招商地產2012年240億的債務總額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美元債。

千億提速

融資的目的還是為了做大。

招商地產選擇香港開闢第二跑道的原因在於,持續的調控使招商地產在國內的股權、債券融資均為不可能,嚴重制約了公司的發展速度。

資料顯示,依託香港,國際資本市場為中海、恆大提供了源源不斷且低廉的資金,萬科則在早年的發展中,遇上了國內最好的融資時代。

數據顯示,2000年—2009年,萬科通過多種形式累計融資總額為242.4億元。

「近10年,我們只募集了80億元的資金,其中40億元還是大股東給的。」劉寧表示。

「如若成功,還將持續往裡注入資產,東力實業不僅將成為招商地產新的融資渠道,也將成為招商地產新的利潤中心。」黃培坤說,公司一直希望在香港有一個新的融資平台,和國內A股形成境內境外融資雙引擎,去年收購東力實業的目的就在於此。

將東力打造成為住宅開發平台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子公司與母公司同業競爭的問題。

對此招商地產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東力實業未來與招商地產的合作關係是以城市劃分,但東力實業會擁有優先選擇權。

在趙強看來,就如同保利地產和保利香港之間解決同業競爭關係的方式一樣,在例如北京、天津、瀋陽等保利地產進入的城市,保利香港就沒有進入。

在具體的劃分上,招商地產並未採用中海地產和其控股子公司中海宏洋之間的區域劃分模式,在中海地產的模式中,中海地產鎮守一、二線,中海宏洋主攻三、四線。

劉寧表示,按照一、二、三線來劃分區域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中國的一線城市分明,二線和三線則相對模糊,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按這樣劃分就很難,因為招商地產一、二、三線都有。」

「比如招商地產已有佈局的畢節和漳州,香港的部分投資者甚至都沒聽說過這些城市。」

東力實業控股的想像力還在於低融資成本之上的發展能力。

在李少明看來,若東力控股以本次注入的50 億元淨資產以50%的資產負債率進行融資,可新增50 億元的低成本融資,如果將在港獲取的資金投入國內項目,將會為公司規模擴張提供有力支撐;而低成本融資增加將促進公司開發銷售進一步提速,業績釋放進一步加快。

由於招商地產控制著東力控股超過七成的股份,因此,根據相關會計準則,東力銷售額的全部以及超七成的淨利潤將歸於招商地產賬下。

對於招商地產而言,這種雙平台既類似於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地產和保利置業雙平台,其共同支撐了保利集團的大地產戰略,單就體量而言,2012年,保利地產1017億元外加保利置業234億人民幣的銷售已與萬科不相上下;又類似於中海地產旗下的中海宏洋,在中海地產2012年1115億港幣的銷售中,主打三、四線的中海宏洋貢獻了135.21億港元銷售額。

可以設想的是,依託香港以及國際市場源源不斷而且相對低廉的資本,以東力控股為平台的另一個招商地產將在國內大肆攻城略地,並迅速做大。

2018年前後,你或許會見到這樣一個招商地產。這一年,招商地產銷售額突破千億,其中A股上市的招商地產銷售額達到800億元,而其旗下的香港上市平台東力實業控股(或許已更名)銷售額達到2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06

股票投資組合 (1) - 目標與框架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5/1.html
"領先的秘訣就是出發; 出發的秘訣就是把你認為複雜艱難的任務, 拆解成許多可以控制的小任務, 然後從第一項開始做." - 馬克吐溫

追求年年正回報乃持續投資股票唯一目標, 至於要贏多少才稱得上合格, 算得上理想, 則無辦法一概而論. 回報與風險從來相生相依, 高回報自然陪隨高風險, 反之亦然. 訂下投資目標, 追求年年五成以上超高回報, 看似難比登天而且不切實際, 但如果市況順風順水, 甚至配合槓桿出擊仍然有機會水到渠成, 而銅錢既背後, 有可能一役重創, 甚至就此沒頂; 追求年年贏幾個巴仙, 相對上會風險會小得多, 操作上亦遠為容易, 但勞心勞力後發現連通脹都追唔上, 又會否後悔當初太保守?

投資股市, 人人目標不同, 但複利效應永恆不變. 立心長線管理投資組合, 最重要做得到攻守兼備. 縱然好景時有機會被大市放甩, 起碼逆景時肯定做得到守得穩健. 先確保自己不會被對手一拳揮出局, 就能夠長期留在市場中; 想要享受複利效應成果, 組合表現平穩為最先決條件.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方法去架設股票組合, 但無論如何千變萬化, 套用足球概念, 組合配置上其實不外乎由後衛, 中場, 前鋒以及後備所組成.

後衛型股票公司特徵: 
股價波動性低, 銷售平穩上揚, 毛利率, 純利率持續穩定, 資產負債表健康, 現金流強勁, 派息率偏高

中場型股票公司特徵: 
股價有一定波動性, 銷售中/高速增長, 毛利率, 純利率保持穩定甚至擴闊, 現金流強勁, 派息率一般

前鋒型股票公司特徵: 
股價波動性高, 銷售或利潤於特殊環境下爆升, 毛利率, 純利率較不穩定, 負債比率偏高, 派息率一般偏低

所謂後衛型股票, 即表示能為組合作最後防線, 有定海神針作用, 就算助攻不成, 都起碼要確保城池堅固. 此類公司業務對經濟週期敏感度較低, 因此股價亦不容易大上大落. 房託基金, 公用股屬現時後衛型股票最佳例子;

而中場型股票, 代表作為組合樞紐, 適時要能夠帶動組合發動攻勢. 此類公司一般處行業結構性增長期, 受市場追捧, 股價會有一定波動性. 濠賭, 燃氣股屬目前中場型股票其中例子;

至於前鋒型股票, 當然做到為組合義無反顧地衝鋒陷陣. 此類公司景氣時表現氣勢如虹, 反之則一沉百踩; 公司對經濟週期敏感度高, 產品售價, 市場需求皆視乎經濟環境好壞而起伏波動. 經營表現如此大反差, 股價當然會大幅波動; 市場尤其會於行業榮景時對公司過份樂觀, 蕭條時過份悲觀, 反映於股價上, 高低位差異可以以倍計. 航運, 水泥便屬前鋒型股票其中例子.

當然會有公司性質上會介乎於後衛與中場之間; 又或者介乎於中場與前鋒之間, 但整體而言組合成員一般可以分成前, 中, 後三類. 至於後備, 備而未用, 意指現金水平. 要股票組合做得到表現平穩, 首先要有佈陣概念; 而架設股票組合, 其實不外乎於前鋒, 中場, 後衛及後備 (現金) 四者之中不斷調節.

足球世界中, 就算地上最強都有陣容不整, 狀態欠佳, 換人失誤等情況出現; 同樣管理投資組合, 目的亦並非要追求十全十美, 把握次次最高位沽最低位買; 反而應該先認清目標回報, 接著釐定好組合框架 (前中後概念), 並以此作為操作規範 - 現時距離目標年回報尚差多遠? 目前究竟應該以什麼陣式應戰? 後衛比重多少? 中前場比例是否合理? 板凳 (現金水平) 又是否有足夠深度?

只要目標明確, 框架清晰, 股票投資路已經比很多人平坦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74

如何專注於你的第一個目標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726.html

上一章談到獲取巨大成果的訣竅是找到你工作或休閒時間能帶來最大收益的20%,花更多的時間做這20%,少花點時間在那些給你帶來較少價值的80%的事情上。一旦你明白這關鍵的20%是什麼,你便可以設定使你快速成功的目標了。但如果你以前曾經為自己設定過目標,你可能會覺得這項工作有點令人沮喪,因為你還不瞭解大多數目標設定的方法中都有兩個致命的錯誤。在本章,你將不僅會瞭解這些錯誤是什麼,還會明白應該怎樣糾正它們。

如何設定SMART目標

要想做到專注,首先需要明確你想要獲取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設定SMART目標。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定目標的步驟,這樣你就可以把它運用到上一章你所確定的領域中。

SMART目標指什麼?S(specific)代表具體。像「減些體重」、「掙更多的錢」或者「更受歡迎」這種目標都沒什麼意義,因為這些目標太模糊。如果你只減掉1公斤,雖然你確實瘦了些,但你很可能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因此設定一個具體的體重目標更有意義。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金錢甚至於更受歡迎的個人魅力。究竟怎樣才算是更受歡迎呢?是再多兩個關係密切的朋友?或者再認識六個新朋友?如果你對於這些確切數字感到有難度,那就問問你自己,當目標實現時,你會看到和聽到些什麼,這和你現在看到和聽到的有哪些不同?

當你做這些決定的時候,要確定你所使用的準則都是對你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你認為其他人希望你這樣做。想要滿足他人的預期是傻瓜才會做的事情,因為假設我們真的按別人的期望去做,他們的期望可能瞬息萬變,而我們只會一直處於苦苦掙扎的困境中。

還有一點就是,最好要設立一些積極的目標,也就是像「減輕10公斤體重」這種目標,最好能設定為「達到健康體重X」。否則,你時不時就會想到消極的方面。

M(measurable)代表可計量。一旦變得具體,計量你是否實現目標的方式也常常不言自喻。如果是關於體重,你會使用體重計或者脂肪監控儀;如果是關於金錢,你的銀行賬戶會讓一切明了。事實上,你是否能夠對目標進行計量是對你是否已經足夠具體的最佳檢測。如果你無法對目標進行計量,那麼倒退回去,重新調整你的目標。

接下來的兩個目標,A和R,分別代表可獲得的(attainable)和現實的(realistic)。我並不是有意過多強調這些。如果你想要目標能夠激勵你做必要的工作並最終實現這些目標,那麼你就需要設立遠大的鴻鵠之志,最令人興奮的目標應該是那些你並不100%確定是否確實可獲得,是否確實可實現。雖然你以前從沒寫過書,但你的書能成為暢銷書嗎? 你能否做這樣一個生意,這個生意能讓你在未來五年掙到足夠的錢,然後退休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做慈善事業?其實,很多人都做過那些事。要想知道答案,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立刻寫書或者馬上開始做這個生意,然後看看會發生些什麼。

唯一現實的問題是你所願意做出的犧牲和你的目標範圍是否吻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放手去做。如果你竭盡全力付出,你便很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順便說一下,如果你想諮詢其他人關於是否實施宏偉計劃的問題,一定記得要去問一問真正做過這件事的人,而不要去問那些毫無經驗的人。前者會是問題處理專家,而後者只可能是問題製造專家。

SMART中的T代表及時(timely),一般而言,這是指為將要實現的目標設置一個截止日期。這個因素也摧毀了很多的希望和計劃。

當心致命的最後期限

事情常常這樣發展:你設定了一個有截止日期的目標,比如說「到3月1號,我的體重要達到70公斤」,或者「到9月底的時候,我要為我的書找一名經紀人」,或者「到2月15號,我要開始經營我的網店生意」。

然後你開始做那些你覺得能讓你在截止日期之前實現目標的事。如果你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通常情況下,你一定無法實現你的目標。事實是,要麼你的體重有所增加,要麼你還保持原樣,或者你確實減輕了一定的體重,但這個數字達不到你所設定的目標。又或者是你沒法在9月底的時候找到你想要的經紀人,或者又因為網絡問題,你的網店沒法在2月中旬順利開業。

假設你失敗了。當遭遇失敗,我們都會覺得失望或沮喪,並且很可能放棄我們所設定的目標。更糟糕的情況可能是,我們甚至不太願意為其他目標而努力。

這種傳統目標設定方法有兩個致命的缺點。首先是設定截止日期。自我發展專家一定會被上面這句話嚇得目瞪口呆,這些專家的觀點是沒有截止日期的目標只是一個良好的願望而已。對此我想說,通常情況下,設定截止日期的目標註定要失敗。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當你開始為某個目標努力奮鬥時,一般情況下你並不知道將要怎麼做。可能你只是對於該用什麼方法和要做些什麼事有那麼一點兒概念,但你並不知道這些方法和事情是不是真的有用或者到底有多少用處。第二個缺點是在很多情況下,要想實現目標,你需要其他人的配合。你可以影響他們的反應情況,但你卻無法對此進行控制。綜上可見,在這些因素的不斷作用下,你怎麼可能為你的成功設定一個時間限制呢?

只有一個真正目標節點

前文中,我談到這個過程通常是怎樣發展的。下面我們來談談如果你確實想要實現目標,設定目標的過程應該怎樣進展。

1. 設定一個目標。在例子中,我們還是以實現目標體重為例。

2. 開始做一切你認為可以幫你實現目標的事情。比如為了燃燒卡路里,你決定堅持每週徒步三次,每次一公里,目標是每週減輕一公斤的體重。

3. 對運動過程效果進行監控。如果你所做的事情確實給你帶來所希望的成效(比如,你發現自己每週都比設定的目標輕了一公斤),那麼你就堅持做下去直到目標實現。

4. 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並沒有給你帶來想要的結果,那麼趕快進行頭腦風暴,找些能夠替換的措施,開始做些改變。這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調整,也有可能是整個策略的徹底改變。比如,你可能發現你的體重只下降了一點點,因此你決定除每週的徒步外,你還要對飲食進行控制,將小吃和甜點改為只吃一些水果。或者你可能決定試試聘請私人教練每週陪你鍛鍊兩次。

5. 重複步驟3和步驟4,直到實現你的目標。你的截止日期開始變為「直到實現我所設立的目標」。你所要做的承諾只不過是一直嘗試做些不一樣的事,直到找到有效的方法。有的目標可能很快實現,有的目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用這種方法,你永遠不會失敗,這只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還想重複強調一下:利用這種方法,你永遠不會失敗!可能失敗的唯一原因就是你的放棄。

這還能幫助你避免「更快更多」綜合徵。當截止日期臨近,而你所使用的辦法卻沒有多少效用,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欲速則不達的情形。為了能在截止日期前實現目標,你就有那種想要更快更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的衝動。但很顯然,不管你做了多少這些並不奏效的事情,或者對於這些事情做得多快,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答案。如果沒有截止日期的壓力,你才有可能以開放的姿態考慮其他選項。

從未有過的研究

很多有關自我發展的書都提到了20世紀50年代哈佛大學(也有說是耶魯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學生們被問及是否為自己設立目標。30年後,給出肯定回答的3%所獲得的收入比剩餘97%掙到的全部收入還要多。唯一的問題是,從未有人做過這項研究。沒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由來是什麼,但確實從沒有過這項研究曾經發生的真實佐證。不過,很多成功人士確實表明他們為自己設定過目標。

這並不表示你不能為目標內所能控制的任務設定截止日期。比如,假設你的目標是找人為新的網絡業務設計網頁,你可以決定對候選人進行考察,並在週末前和排名前三的人選進行聯繫。如果你的目標是找一名經紀人,你可以明天就給其中的三人寫信。如果你決定去健身房健身,你可以為自己設定截止日期,比如週一前選定一家健身中心。

宏偉的目標很大,將它們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

宏偉的目標能夠讓你看到未來想要的生活。同時,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你需要把這個大的目標分解成很多小目標,這樣你才會一直有進步和有所成就的感覺。在你實現最終目標之前,不要吝嗇於慶祝。建立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在這些事件完成之時,進行慶祝。

規劃誠可貴,行動價更高

對於你來說,進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做些計劃,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要變成規劃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如果你喜歡做一些詳細的計劃、表格、流程圖、思維導圖等,建議你考慮少做些規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實現目標上。當然,使用圖表和其他一些視覺輔助措施能夠幫助你專注於所需要做的事情,但它們不能成為你所需要做的事情的替代品。在商業社會,進程中的這兩個部分分別被稱為計劃工作和實施計劃。

萬事萬物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變化著,這一事實同時意味著我們需要比以往更加靈活。如今,設置一個一成不變的5年計劃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你需要時時準備著,要注意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具有更好導向的蛛絲馬跡,無論是關於你將去往何處或者如何達到目的。

藝術領域裡的一個試驗可以很好地對此進行類比。這個試驗對比了兩組技藝純熟的藝術類學生的作品。第一組學生對於他們想要的成果瞭然於心,為此他們進行了仔細的計劃,並朝著這個成果一步一步地努力,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很少改動。第二組學生對於想要的東西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的設計平均有17次的改動。最終,裁判對兩組繪畫作品進行了評估,得出結論是第二組學生的作品更具創造性。這項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項目執行過程中保持靈活貫通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成果。

你的堅持戰略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但你還有一個隱藏的障礙需要克服。通常我們採用一個策略(比如,一週徒步三次),我們在第一個星期甚至第一個月,對這項策略執行得很好。然後,生活中的瑣事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們開始可能一個星期只徒步一次,或者根本就不再去了。結果自然是失敗。每個健身中心靠的正是這點。每年一月份,很多人辦理了會員年卡(新年心願效果),但到三月份,大多數新會員便不再來健身中心了。這對於健身中心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你是會員,那可就不怎麼樣了。

失敗的唯一途徑就是你的自我放棄。

我們不僅需要實現目標的策略,還需要保證我們按照策略進行執行的方法。就像我前面所說的,你可能失敗的唯一原因就是自己的放棄。但通常情況下,我們確實會停止執行策略。一旦你發現這一現象發生,執行B計劃。

確定你停止執行的原因是否是你對策略嘗試了很長時間,但並不奏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是時候進行頭腦風暴想出一個新的策略並開始執行它。如果停止的原因是你所做的事情太難以執行,那麼同樣採取上述辦法。比如,你決定每個禮拜去健身房7次,但你發現這個安排其實不太現實。你可以改變計劃,比如改為一個禮拜去3次,然後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你停止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忘記了,或者這個策略不太方便,或者你變懶了,那麼是時候進行頭腦風暴想出一個新的策略,可以讓你以一種更輕鬆、更快樂、更容易上心的方式來做這件事。在去健身房這個例子中,可以是找一個健身搭檔,或者僱用私人教練,或者跟夥伴許諾,每次你沒按約定去健身房健身,就要給他一筆錢。

學習經驗

把暫時的失敗看成通往最終成功的一步,你便能擺脫失敗帶來的陰影。如果你覺得這有些困難,記錄下你生活中各方面所擁有的技能。然後想一想為了掌握這些技能,你曾經犯了多少錯誤或者學到了多少教訓。你可能需要花點時間好好想一想,因為我們一旦實現了某一目標,我們就很容易忘記在這一過程中所遭遇的障礙。同樣,一旦你實現了這些目標,你會感覺當初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你無法專注於看不見的事物

研究表明,當糖果被裝在透明容器裡時,會比裝在不透明的容器裡吃得多;當容器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比在你不得不起身去拿的地方要吃得多。這些結論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它們確實提醒我們一個重要道理:眼不見,心不煩。(就像「見到才能記住一樣」。)

如果你想保證每天花點時間做些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那麼就在身邊保有一個與此相關的視覺或聽覺符號。這可以是照片或者圖畫,一個單詞、一個短語或者一段音樂。定期改變這個符號,這能幫助你更新其力量以提醒你採取行動。

是時候專注於你排名前三的目標了

明白目標是如何設置的原理後,你已經準備好設置自己的首要目標了。回頭看看你的80/20清單,花點時間想想你覺得哪些目標最會讓你感覺興奮和滿足,然後寫下三個你最想實現的目標。

目標1:

目標2:

目標3:

這三個目標中的哪一個是你願意即刻投入為之努力的?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兩個或者這三個的全部。如果你認為同時開始為這三個目標而努力會花費非常多的時間,那麼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兩個作為開始吧。實現一個目標比同時為了實現三個目標而苦苦掙扎,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精力和滿足感。如果你確實想要同時開始追求一個以上的目標,那麼最好這些目標不在你生活中的同一個領域。比如,你可能選擇一個和你事業相關的目標、一個和健身及健康相關的目標,以及一個與改善重要人際關係方面相關的目標。

為每個目標準備一個你很樂於在上面進行書寫的精美筆記本。你可以使用本書裡的空白和表格,但是你肯定還需要更多的空間來記錄你採取的所有行動、你經歷的里程碑式事件,你改採用的效果很好的策略,這些策略你可以用於其他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等等。

從這些問題開始

針對你認為最重要的目標,回答以下問題(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空間,利用你的筆記本)。在我們的例子裡,假設你意識到在你的80/20評估中,做設計工作能賺到更多的錢,但是你缺乏使用Photoshop軟件的專業技術,這讓你沒法實現目標。那麼你需要設立的目標之一就是擁有那些技術。

1. 明確瞭解現在的實際情況。越具體越好。

例如:我已經購買了Photoshop軟件的教學DVD,但卻從未看過。

2. 過去你所做過(或沒做過)的什麼事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例如:我從沒安排時間學習這個程序。

3. 為了獲得想要的結果,你將做哪些不一樣的事情?

例如:我將每週花4個小時學習這個程序。

4. 為了保證你可以做到上一步中明確的事情,你需要擁有些什麼,或者需要做些什麼?

例如:我必須決定改變目前每週4小時所做的一些事情,用這4個小時進行學習。

5. 你需要哪些資源(時間、金錢、他人的幫助)?你如何獲取這些資源?你需要為此放棄或者停止做些什麼事情嗎?

例如:我所需要的資源是時間。我將每週減少4小時看電視的時間。我還需要一個系統來提醒我做功課。

6. 做些不一樣的事情,並對這些事情的效果進行持續評估。如果無效,考慮做其他事情來達到你所希望的效果。堅持這種做法,直到你最終實現目標。

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家總是沒辦法專心地花4個小時學習這個程序,你可能會想把筆記本帶去圖書館或者其他可以讓你不受干擾的地方學習。或者你可能發現自學對你來說效果不大,那麼最好還是參加一個教學課程。

如果你想要實現一個以上的目標,對每個目標回答以上相同的問題。

用一張前十名清單點燃你的激情

特別是當你有一個雄心壯志的目標時,你會在開始的時候感到畏怯。也許你很熟悉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大衛萊特曼(David Letterman)的《前十名排行榜》(Top Ten List)。你可以把它改編成一個能讓你興奮起來的起點。做一個清單,寫出你為什麼認為這些目標對你的將來很重要,或者為什麼你確實想要實現這些目標的前十個理由。這個清單將會在你筋疲力盡的時候幫助你,激勵你繼續前進。在辦公室或者會議室做一些前十個理由的海報將會更有用,這些海報將時時提醒你這些關鍵的動機。現在就開始,為你的某一個目標做上面說的這些事情吧。

我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前十個理由:

10.

9.

8.

7.

6.

5.

4.

3.

2.

1.

時刻準備著

如果你對自己的動機有些猶豫不決,那麼就把你的前十個理由清單寫在一張紙上,放在你的口袋或者錢包裡,並常常拿出來看看。當別人問起為什麼你的目標這麼難實現時,這個列表能幫你輕鬆擺脫困境。大多數人對待事物的看法都是消極的,因此準備好應付這些消極的觀點,對你也是大有益處的。

把自己看成英雄

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實現目標,提升自信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使用「英雄之旅」作為行動的樣板。「英雄之旅」的構想來源於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的作品,約瑟夫是世界最具盛名的神話研究學者之一,他發現許多文化中都有結構基本相同的神話:探索的英雄。

在旅途中,英雄找到了指引者,但這位指引者並不能在英雄的全部旅途中陪伴他,他只能陪伴英雄的一段旅程,在此之後英雄必須獨自前行,獨自面臨各種考驗和挑戰,並走向冒險世界的深處。

在某一時刻,他將遭遇最大的挑戰,或許這一挑戰使得他對成功甚至生存都感到絕望。就在此時,他發現一種新的力量或目標使他能夠繼續前進,並最終收穫勝利。

通常情況下,英雄所獲得的財富只是象徵性的東西,像寶石或者珍貴的高腳杯,這些東西也代表了他完成旅途後所獲取的新知識或智慧。有時候這份財富不僅僅給英雄自己帶來好處,而且也給英雄身邊的人們甚至他所在的整個部落或國家帶來好處。

如果這種模式聽起來很熟悉,這並沒什麼值得奇怪的,因為這種故事結構也出現在很多小說和電影中。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將其運用在《星球大戰》三部曲的第一部中,並因此和坎貝爾建立了友誼。

更有趣的是,這種模式和現實生活中的冒險也會不謀而合。當我組建「開創你的未來」(Create Your Future)研討會時,我邀請了一些參與者首先用這個結構來描述他們以前是如何處理挑戰的,例如上大學、開始工作,或者學習一種新的技能。而事實常常是,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曾經也是英雄時,都會倍感意外。

然後我要求他們用這個結構來描述自己能夠如何完成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結果總是很有趣,也引人深思。這種英雄旅程不僅是一個有用的計劃工具,而且這種把自己想像成冒險旅途中的英雄做法的效果,常常能起到非凡的激勵效果。從「我有個問題」甚至「我有個目標」轉變至「我在探索途中」,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嘗試著將這一方法運用到你的某個偉大目標上。在以下空白處填寫,要是某些問題你並不知道答案,那麼就隨便猜一個。如果你讓自己放鬆,讓那些答案自己跑出來,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你的潛意識會提供比你所料想的多得多的關於這趟旅途的信息。

你英雄式的旅程

1. 平凡的世界中,英雄橫空出世。(在你開始「英雄式旅途」前,你正在做些什麼?)

2. 冒險的召喚。(什麼事情讓你意識到有麻煩了或者面臨挑戰,或者你想要開始一段新的冒險?)

3. 英雄起初有些不情願,並且對未知滿懷恐懼。(對於開始這段新的旅程,你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4. 英雄受智慧老人或智慧老婆婆所鼓舞。(能夠給你一些指導或靈感的指引者或角色楷模是誰?他可以是來自過去或未來的真實的某人,甚至可以是小說裡杜撰的角色。)

5. 英雄越過第一道門檻,完全進入新世界。(你將在什麼時候或者曾在何時全身心地投入冒險之中。)

6. 英雄遭遇考驗和幫助他的人。(你認為首先將面臨哪些挑戰?誰能給你提供支持和幫助?)

7. 英雄來到山洞的最深處,這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你認為何時你將面臨最大的挑戰?通常情況下,這時你很有可能會考慮放棄。)

8. 英雄經歷了最嚴峻的考驗,好像一種死而復生的感覺。(你的何種品質能夠讓你戰勝這最大的挑戰?你重生的信號是什麼?)

9. 英雄手握寶劍並獲得了財富。(你將獲得什麼寶藏?可能是知識、經驗或者一些有形資產。)

10. 回程之途以及追求。(一旦你實現目標,還有些什麼小的困難需要克服?)

11. 英雄帶著寶藏回到平凡世界中。(當目標實現,你的世界會有哪些不同?它將如何影響你圈子裡的其他人?)

約瑟夫坎貝爾

坎貝爾(1904—1987)是一名神學教授、作家和演說家。他的著作包括《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以及《神的面具》(The Masks of God)四部曲,但大眾主要還是通過他對比爾默亞斯(Bill Moyers)的系列訪談節目《神話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開始瞭解坎貝爾本人。這一節目於1987年在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播放。坎貝爾去世之後的第二年重複播放了很多次,這一節目也被錄製成DVD銷售。

你的視覺焦點:繪製你的目標地圖

下一步是繪製一幅目標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你可以規劃好所有通向目標的主要步驟。如果這個目標很宏大,那麼你便需要將這個目標分解成一些小的目標,並為這些小的目標繪製分解地圖。例如,你的目標是成為廣受認可的市場營銷專家,年收入總和至少達到10萬英鎊。要實現這一目標,必要的步驟可能包括撰寫關於市場營銷的文章,成為一名言辭精煉的演說家,訓練自己成為一名商場導師,編寫一本關於市場營銷的書籍,創建一個網站並進行自我營銷。

下圖是目標地圖的一個例子,在這幅目標地圖中簡要表明了實現目標所需要的步驟(你還需要制定更為具體的實現方式)。這種地圖一般都是以順時針方式排列,從右上開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寫文章,然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講者,以此類推(當然,這些任務可能會有些重疊的情況出現)。儘管本章強調了不必過分糾結於截止日期,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步驟都會在你的掌控之中,因此你可以為這些步驟設置一些目標日期或時間期限。

你還可以把這些通向最終目標的步驟看做一個個的項目,並為每個項目繪製一張項目進程圖。我們在「營銷專家」地圖下繪製了一張「成為優秀演講者」的步驟實現圖,第一個任務是「加入演講俱樂部」,下一步是「與語音教練定期會談」。和目標地圖一樣,你可以為這些任務增加日期和其他細節。

是時候繪製你的目標地圖了

輪到你了。不管你是利用軟件還是用鋼筆或鉛筆在紙上繪製地圖,現在為你最為激動的目標繪製出目標地圖。你可以利用本章出現的所有信息幫你規劃出需要實現的主要子目標,從而幫助你實現主要目標。然後繼續研讀本書,為這些子目標中的每一個繪製目標地圖,對於你所需要規劃的一切,考慮得越具體越好,比如,你將需要做些什麼,怎樣做這些事情以及何時開始做這些事。如果你願意,你可以繼續研讀本書其餘部分,然後按照本書最後一章所說「綜合所有方法」來繪製你的目標地圖。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你現在還是先做一張粗略的地圖。

下一步是什麼

通過明確一個或者更多目標,明白如何克服目標設置中的一般問題,你邁出了為成功之旅帶來激光般專注的關鍵一步。在下一章中,你將學習如何改變你的時間模式,使其徹底成為支持你進步的利器。

以上摘自《專注力:化繁為簡的驚人力量》 作者:於爾根.沃爾夫 譯者:朱曼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30

地產投資新目標:物流地產 風中散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2623d0102einu.html
【註:物流地產,這個詞彙,兩年前在這裡提出來時,還曾被人嘲笑。這世界很奇怪,每個人都會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並且,都十分樂意去影響他人。我對分歧的態度,永遠都是表示理解,並懶得理。永遠不要把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口舌之爭。最無聊的事,莫過於證明自己。地产投资新目标:物流地产


    來源:華爾街日報

地产投资新目标:物流地产
分析師和律師們表示,中國的物流地產正受到機構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圖為嘉民集團在上海浦東機場附近的倉庫。

   工業地產常被視為房地產市場的「醜小鴨」,但隨著該市場上的「白天鵝」漸失光彩,投資者開始越來越關注中國的倉庫,認為這是一個投放資金的好地方

    房地產顧問和物流地產開發商說,這幾個月人們對物流和商業園區的投資興趣日益高漲,認為這是挖掘電子商務增長和內需攀升的一種方式。一些投資者也開始注意到,住宅、寫字樓和購物商場等地產領域的回報率在降低。這些地產價格飛速上漲,幾乎到了令人無法承受的地步。

   當然,近幾個月中國房地產市場上達成的投資交易大部分還是出現在商業和住宅領域。但是,對部分中國城市寫字樓和商場供過於求的擔心以及對住宅地產政策波動的憂慮迫使一些投資者開始尋找其它房地產投資。

    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中國工業部總監司徒藝(StuartRoss)說,一些投資者的興趣開始轉至食物鏈的底端,那是所有地產領域中最髒、最難聞也是最不起眼的。他說,相比過去12個月,過去六個月裡我們接到的諮詢工業地產的電話明顯多了起來。

   地產顧問和開發商說,受電子商務行業的高速發展所吸引,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和私募股權公司一直在諮詢有關中國工業地產的事。

    澳大利亞工業地產開發管理公司嘉民集團(Goodman GroupGMG.AU)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彭菲力(PhilipPearce)說,中國的情況符合投資者對物流資產重新燃起興趣的全球趨勢。他說,其它資產類別的價格上漲,收益率受到了一些擠壓,但工業地產還沒有。

    房地產諮詢服務公司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Research)說,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過去幾年中國國內物流用地的租金平均每年上漲5%到10%左右。對中國10大城市的抽樣調查發現,2007年到2012年這段時間裡,中國寫字樓和零售店面租金的復合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62%和4.41%。

    在澳大利亞上市的嘉民集團首先在2009年投資了中國的倉庫,如今該公司已有12個物流項目,主要集中在上海、其周邊城市以及渤海灣地區。嘉民集團擁有嘉民中國物流基金(GoodmanChina LogisticsHolding)的股份。後者屬於房地產基金,管理著10億美元的資產,由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董事會(Canada Pension PlanInvestment Board)與嘉民集團按80/20的合資比例組建而成。

   彭菲力說,我們還在擴張,許多新項目正在運作中。他說,眼下我們主要的擴張活動來自於開發我們自己的土地銀行,因為現在很難獲得現成的投資級產品。

   中國國務院今年2月說,應提高物流和運輸效率,強調簡化這些運營的必要性,同時鼓勵使用更環保的車輛以及建「綠色」倉庫和商業園區。

   中國國務院還說,倉庫應符合環保標準,包括改善對有毒化學品、爆炸物和放射性物質的管理和儲存流程,可能的話應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今年初行業協會Anrev針對亞太地區投資意向展開了一項調查。在110名受訪者中,有68%的人表示今年有意投資工業和物流房地產業,較2012年28%的比例有大幅上升。當被要求列出其最看好的三個地區的房地產細分市場時,投資者認為大中華地區的工業和物流房地產在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向上可以排在第二位,僅次於澳大利亞的寫字樓市場。

    日本企業三菱倉庫(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去年12月收購了上海青浦倉庫管理公司(ShanghaiQingpu Warehouse ManagementCo.),這宗交易包括在上海青浦區的一座倉庫。三菱倉庫在中國擁有廣泛的物流網絡,其拒絕透露收購成本。

    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Pincus)也投資了中國物流業,該公司認為這是受益於中國國內消費水平不斷上升的一種途徑。2011年華平投資與人合作共同創立了總部位於上海的倉庫開發商和運營商上海益商倉儲服務有限公司(e-Shang)。2011年,上海益商擁有的各類倉庫面積達5萬平方米,如今其已完工和正在開發中的項目面積達100萬平方米。這主要受到中國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的提振。

    上海益商首席執行長JeffreyShen說,2009年我們一個主要電子商務客戶曾簽下一座倉庫中3,000平方米的空間。如今,我們為同一個客戶量身打造了大約13.5萬平方米的倉庫。上海益商的客戶包括亞馬遜公司(Amazon.comInc.)和電子商務企業一號店

    JeffreyShen說,地方政府也熱衷於支持電子商務零售商,這有助於提高當地就業率,並給當地帶來重要的稅收收入。他還說該公司計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進一步擴張,同時進入重慶和成都等二線城市。該公司在上述一線城市已有佈局。

   投資者注意到,零售商仍然在中國進行擴張,這將穩固市場對大量倉庫的需求。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零售銷售收入同比上升12.8%,高於今年3月12.6%的同比增速。

    作為工業地產的一個門類,物流地產也被視作爭取中國規模不斷壯大的消費者階層的另一種方式。分析師說,在中國,網絡購物令人意外地大受歡迎被認為將繼續拉動網絡零售商對倉儲空間的需求。

    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公司(Global LogisticProperties)上個月表示,它已經將蘇州和武漢大約4.3萬平方米的倉儲空間預先租給了中資企業BestLogistics。普洛斯在中國、日本和巴西擁有廣泛佈局。

    但物流投資並非萬無一失的賭注。行業觀察家指出,進入這一行業的壁壘仍然很高,其中包括收購土地存在的困難

    仲量聯行的司徒藝說,想要獲得政府支持獲得物流業用地非常困難。這並非政府的當務之急,因為這被認為是最低端的一種職業。這個行業僱傭的人數最少,並沒有創造足夠多的稅收

    一般來說在一個開發區裡,當地政府會將90%的土地分配給製造商,只會勉強將剩下的土地分配給物流業。

   嘉民集團的彭菲力說,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拿到土地。地方政府將物流業視作雖不喜歡但又必不可少的產業。他們不想分配太多土地給物流業,但控制供應量確實有所幫助。

ESTHER F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26

OPEC料將維持產油目標不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338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將繼續保持一年半以前定下的整體日產3000萬桶石油目標,預計歐美季節性需求增長將使油價始終高於每桶100美元。

本週四出席OPEC會議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委內瑞拉石油部長都暗示對目前的供需狀況表示滿意。
 
利比亞石油部長Abdelbari al-Arusi稱
 
一切都會和一如從前,我們會維持生產水平。
 
安哥拉石油部長José́ Maria Botelho de Vasconcelo說,產量和價格都不錯。
 
伊拉克石油部長Abdul-Kareem Luaibi稱供應形勢良好,
 
OPEC不想讓削減產量引起衝擊,這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OPEC經濟學家預計今年7-9月油耗量為每日8925萬桶,將走出4-6月的年內低谷:每日8805萬桶。
 
國際能源業管理諮詢公司PFC Energy市場主管Jamie Webster預計,OPEC可能下半年將價格保持在每桶95-120美元。
 
OPEC重要成員沙特去年因美國頁岩油開採量高漲被迫減產至每日910萬桶,今年4月日產量已增至930萬桶,為五個月來最高水平。
 
金融時報稱,分析師和交易員都預計沙特5月產量會再創新高,增至日產940萬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32

職場魔鬼教練的精實成功學 「自慢」社長何飛鵬教你 如何用黃金二年達成十年目標

2013-06-03  TWM
 

職場新鮮人應該具備哪些「老闆賞識」的工作態度?

又應該避免哪些老闆看了會皺眉頭的禁忌?職場達人何飛鵬現身說法,教你改掉工作的壞念頭、壞習慣,自然能樂在其中,加速成功。

口述‧何飛鵬 整理‧鄭淳予我曾經面試一位職場新鮮人,他對我說:「我很注重生活品質,所以我不能加班,時間到了一定要下班。」我聽了差點笑死,我對他說:「好好好,那就對不起了,我們公司不太注重生活品質,你還是去找注重生活品質的公司吧!」有人說,剛踏入社會要掌握「黃金十年」,我覺得應該濃縮成二年;你的個性、人格與能力,都要在這二年內定調,絕不能要求輕鬆寫意度日。青春有限,唯有御風疾行、高速學習,動作愈快,做的事情愈多,累積的能力就會愈強。

前三份工作對我影響最深的三件事。我自己最基礎的工作能力都是在頭三年養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國泰人壽擔任保險訓練員,當時工作不好找,但我又很需要有一份薪水,所以我清楚地知道,那只是一份暫時的工作。我訓練業務員學習保險基本知識,他們則是讓我看到他們談生意的技巧。

扣除掉前三個月的受訓期,這份工作我只做了半年,但是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我這輩子從此不怕賣東西。

而我也知道我想從事新聞工作,所以後來一聽說《工商時報》要應徵記者,馬上就投了履歷,也如願被錄取。當時《工商時報》才創刊,常常會遇到缺稿,我每天動作很快寫完自己的稿子後,都會留在報社等一陣子,一聽說缺稿,主管看我還在,就會叫我再寫篇邊欄(註:類似分析時事的特稿)交上去。

我幾乎兩天一篇小邊欄,三天一篇大邊欄,主管要多少字我就寫多少字上去,從不拒絕。這份工作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隨時準備好,從不說不,永遠都能應付老闆慾壑難填的需要。老闆要我隨時都能達成要求,我也從沒讓他失望,這就是最好的訓練。

才在編輯部當記者沒幾個月,我就成了主管的首席戰將,當時的主管調到業務部時,想把我帶著一起去,我其實猶豫了一陣子。一家報社內,記者是最有力量的角色,記者的工作是拿筆修理人,業務卻是要伸手求人。

我當時有個隱然的想法,覺得自己這一生都會在媒體這一行工作,而媒體最重要的兩個命脈就是編輯部與業務部,我既然已經用前三個月證明自己是一名優秀的記者,轉換部門了解業務工作又有何不可?於是我的第三份工作就是幫報社賣廣告,而且讓我學會,相信自己什麼都可以做。一年後,我又從《工商時報》業務部轉調回《中國時報》編輯部,前後總共在時報集團待了九年,奠定了我日後創業的所有基礎。

二年練好十年基本功。我常常對來我公司工作的人說:「你給我兩年,我給你一輩子!」因為我絕對能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裡,學到最多的東西,而且保證他們以後都有本事創業賺大錢。不過,要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我會告訴他們:「這兩年內,你可能沒有機會交男、女朋友,而且每天要全力工作十二個小時,一天當兩天用、兩年當成十年用,這樣你要不要?」為什麼?因為訓練很無聊、嘗試錯誤也很痛苦,兩年就能完成的事情,為什麼要花十年呢?一旦你學會了基本功,能力變強了、與組織談判的籌碼也變多了,你才有機會挑工作,才有好日子可以過啊!

態度決定一切。現在我身為別人的老闆,我最看重的,還是員工的態度,倒還不那麼在乎能力。儘管你現在能力不足,但你態度很好、很肯學、肯試、可塑性高,你的能力很快就會跟上來;所以,能力只是你的現況,決定你未來的,永遠是態度。

面對任務,正面思考。要是有位員工總是負面思考,每天老想著:「老闆為什麼要一直把工作塞給我,他是不是在剝削我?」他就永遠只看到自己被剝削的那一面,沒看到老闆欣賞他、願意把重要任務交給他。這兩個角度當然都是事實,但每天覺得自己很衰、被老闆迫害,你也會不舒服嘛!

職場三忌:笨、懶、慢。此外,我有三種人不用||笨、懶、慢。這當中,最不好的就是懶。因為懶惰的人不會承認自己懶,他會用動作很慢,或做事很笨拙來表現,覺得只要表現出不會做,或故意做錯、做得很慢,老闆就不會找他了。

熟能生巧,沒有不可能。在我的觀念裡,職場沒有不可能的任務,當你遇到很難解決的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然後再仔細盤算、拆解、規畫。你不會一次就找到答案,解決問題就像是剝洋蔥,你一開始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但剝了第一層,就會看到第二層,剝了第二層,就會看到第三層,一路往下走,你一定可以解得開。這樣的事情重複多做幾次,你就會愈來愈厲害,問題愈來愈少。自信往往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老闆都有膽量把任務交給我了,我為什麼沒膽量接?

千萬不可自以為是。還有個禁忌要注意,千萬不要覺得老闆比自己笨。當你碰到很笨的指令時,建議你還是接下任務,表面上做一些嘗試,三次嘗試都失敗,再與老闆坐下來談:「我們已經做了這些嘗試,看來這個山頭沒有獵物,我們還要繼續搜尋下去嗎?」到這時,老闆想想有道理,你再提出你的構想,也許共識就此達成。否則,沒有給老闆台階下,絕對是最白目的行為,所以我從不與老闆爭吵,甚至連「我試試看」這種沒把握的話,我都不講;也不會過度保證:「我一定會做到!」我只會說:「好。」不輕易離開工作。要掌握黃金二年,二年內就不能輕易離職。

很多人會對新工作懷有過分浪漫樂觀的想像,但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就是人性喜新厭舊,只看到新工作吸引你的那一面,放大舊工作所有的壞事。事實上,全天下的公司都一樣爛,組織內都會有鬥爭,你頭頂永遠會有個笨主管,但你如果抱著黃金二年的衝刺心態,你一定可以很有效率地累積能力,立於不敗之地。

我有位朋友,看到他兒子月領三十五K,做得沒日沒夜,於心不忍,就對他說:「兒子算了吧,你別做了,三萬五我有,回家我養你就好。」這反映出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很多觀念都不正確,所以奉勸年輕人,一定要學會獨立,人生需要靠自己走出來!

何飛鵬

出生:1952年

現職:城邦文化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經歷:《卓越》總編輯、《商周》社長

學歷:政大公行系

工作年資:36年

第一份工作:國泰人壽保險訓練員

一位好員工

離開一份壞工作的5個理由1 這不是我要的工作。你可能還年輕,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至少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是你想要的,就伺機離開吧!

2 再也沒有任何學習空間。如果你多做完一件事,就多學會一件對未來有幫助的事,那表示這份工作還有學習的空間,就沒有必要急著離開。

3 待遇低到讓我活不下去。如果這是一份我要的工作,也還有很多學習空間,老闆也待我不錯,我還是會留下來。

4 老闆做人處事不公平。首先不能放大自己的貢獻,但要是老闆固定愛聽某些人的小話、有明顯的私心,我寧可不要留下來同流合汙。

5 看不到公司未來發展性。人在組織裡就是油麻菜籽,組織未來發展性好,你才會有空間。如果你可以成長得比組織還要快,那就儘管去找更適合你的大舞台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7

頁岩氣產量難達目標 中國能源前景堪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811

由於首批頁岩氣田開發速度比預期要慢,中國有可能達不到2015年頁岩氣產量目標。而頁岩氣對中國的能源未來相當關鍵,產量不達標將對中國能源的前景蒙上一層陰云。

據FT引述能源行業高管和分析師透露,中國很可能達不到2015年的頁岩氣產量目標,原因是首批頁岩氣田開發速度慢於預期。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頁岩氣技術可採儲量,相當於加拿大和美國儲量之和,但在國營企業為主的油氣行業,實際開發速度較慢。北京方面曾試圖通過公開招標頁岩氣勘探區塊,引入競爭並吸引新資金,但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項目取得商業成功。

2015年中國頁岩氣產量目標:

中國政府設定的2015年頁岩氣產量目標是65億立方米,相當於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

但目前,業內的共識似乎都認為中國無法達到這個目標。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表示,「最初我們都以為可以輕鬆達到這個目標。」他還指出,這個目標本來就相對較低。「但從現在的形勢看,似乎不太容易實現。」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希望開採本土的頁岩氣儲量,以降低對進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

然而,達不到第一個頁岩氣產量目標的可能性,也凸顯出了這項任務的困難程度。

中國在過去幾年裡鑽了大約100口頁岩氣勘探井,而美國每年鑽8000口頁岩氣井。中國大型石油企業正準備在四川省啟動頁岩氣商用開採,中石油的國有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上月宣佈,已在一個頁岩氣田和一條大型管道之間動工興建首條管道。

目前中國開發頁岩氣的障礙包括:

缺乏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針對管道接入的苛刻法規以及複雜的地質條件,這一切都使中國採掘頁岩氣的成本相對較高。

與此同時,阻礙投資的另一個因素是政府設定的天然氣價格多年被人為壓低。不過,企業在上週得到提振,原因是北京方面宣佈非居民天然氣提價15%,此舉可能加快中國的頁岩氣開發。

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的中國天然氣研究負責人Gavin Thompson表示,漲價將吸引更多頁岩氣投資,但速度很可能不夠快,不足以達到2015年的產量目標:

「我們看到在較高的天然氣價格、中石油資產負債表好轉,以及更多資金投入天然氣項目之間存在清晰關聯。」

北京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張東曉也表示,不太可能達到2015年的產量目標:

「中國去年的頁岩氣產量只有0.5億立方米。如果你想在24個月裡把產量提高130倍,那是很難的,但是長期前景還是不錯的,即使短期目標達不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1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