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央行對減息未達共識

1 : GS(14)@2016-09-17 16:11:18

【本報綜合報道】負利率將成日本貨幣政策軸心。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央行下周議息會議時,會考慮將主要政策目標由基礎貨幣轉移至利率,使負利率成為未來貨幣寬鬆軸心。


道指早段升35點

不過,消息人士表示,日央行尚未就是否在本月20日至21日議息會議上進一步減息達成共識,該行將於會議上對其政策進行全面評估。消息人士又指,日央行是否減息決定取決於日圓動向,以及該行官員是否認為減息對於其實現通脹目標承諾是有必要的。日圓昨日仍表現偏軟,美元兌日圓上升0.78%至103.36,每百日圓兌港元報7.507。美元回軟,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滙指數昨日曾跌0.22%至95.41點。油價下跌,惟在併購消息帶動下,美股周三早段向好,道指升35點,報18102點。標普500指數升5點,報2132點;納指升24點,報5179點。至於歐股,英股尾段升0.4%,法股跌0.4%,而德股則升0.2%。市場憂慮全球油市需更多時間才能恢復平衡,紐約期油曾跌1.31%至每桶44.31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曾跌1.32%至每桶46.48美元。因中國上月新增貸款勝預期,倫敦期銅昨曾漲1.76%至每噸4,732美元,為三周最高。10年期美債孳息率昨日曾跌2點子至1.71厘。另外,由於iPhone7預售成績佳,蘋果周一早段漲2%,為連續第三日上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5/197713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82

英央行:今年或再減息

1 : GS(14)@2016-09-17 17:25:37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今年或再減息。英倫銀行9名貨幣政策委員一致通過將當地利率維持於0.25厘的歷史低位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該行將企業債購買規模維持於100億英鎊不變,政府公債購買規模維持於4,350億英鎊不變。英倫銀行昨日表示,由於其對於英國脫歐公投後經濟前景的看法不變,該行今年可能再度減息。然而,該行同時將英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由0.1%上調至0.3%。為了消除英國公投結果對經濟衝擊,英倫銀行上月進行7年以來首次減息,並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因英倫銀行預言年內再減息,英鎊昨日轉弱,其兌美元下跌0.36%至1.318,英鎊兌港元報10.23。對於英倫銀行議息結果,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預期該行11月減息0.1厘。數據機構Markit表示,若英國經濟增長仍疲弱,英國央行未來數月進一步推出刺激措施。


零售失色 美股早段乏力

由於美國經濟數據遜色,美股周四早段表現反覆,道指跌18點,報18015點。標普500指數升1點,報2126點;納指升4點,報5178點。歐股方面,英股周四尾段升0.4%,法股跌0.4%,德股跌0.2%。數據方面,美國商務部公佈,當地8月零售銷售按月跌0.3%,跌幅大於分析師預計的跌0.1%,並終結過去4個月漲勢。扣除汽車、汽油及建築物料的核心零售銷售按月跌0.1%,遜於市場預計的升0.4%。美國8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按月持平,市場預期增長0.1%。扣除食品及能源後的核心PPI按月升0.1%,按年則升1%,兩者均符合預期。另外,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6萬人,少於市場預期的26.5萬人。美元續偏軟,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滙指數昨日曾跌0.26%至95.08點。現貨金昨日曾跌0.4%至每盎斯1,317.65美元。10年期美債孳息率昨日曾漲1點子至1.71厘。油價方面,紐油期油昨日曾升1.08%至每桶44.05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6/19772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27

央行態度轉強不減息 日圓勢升 100以下料成常態

1 : GS(14)@2016-09-27 07:29:48

【明報專訊】日本央行上周三再次出乎市場意料,議息會議決定暫不減息,將基準利率維持負0.1厘不變,更新設孳息水平目標,將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維持在零水平左右,會議結果令日圓最低跌至102.6水平,之後隨即升至100,上周五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暫不加息,令美元兌日圓跌至22日的100.15,市場普遍認為日圓將繼續升值,美元兌日圓90至100水平可能成常態。

法國外貿銀行日本證券經濟學家岩原宏平表示,該政策旨在緩解負利率下的質化與量化寬鬆為經濟帶來的副作用。一方面,日本央行此前購買大量國債已令國債孳息率下降至-0.3厘,擠壓銀行及人壽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國債孳息率曲線陡峭有助提高這些機構的利潤收入。另一方面,日本國債市場流動性於今年8月達歷史最低位,新的孳息率目標可增加政策靈活性。然而,貨幣政策焦點由「貨幣基數」轉移至「孳息率目標」旨在推高通脹率,但一旦日圓強勢,新政策可能功虧一簣,令日央行處於更加困難的境地。法國外貿銀行料日圓短期內會升至98,其預測目標今年12月跌至104。

環球多不確定性 再起避險作用

未來數月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美國大選在即,美聯儲加息預期有起有伏,加上日圓「避險貨幣」,均會對日圓匯率有所影響,其中美國加息以及日本央行政策是主導因素。

Vontobel Asset Management外匯策略師Sven Schubert表示,美國在不同經濟條件下加息將造成日圓完全相反的走向。若經濟數據仍然強勁,美元兌日圓料升值,但因加息步伐相當緩慢,升值幅度僅為1%至2%;若美聯儲在經濟數據還未復蘇情况下加息,即使美元走強,日圓仍會相對美元升值,因為市場會將此視為決策失誤。

Schubert認為後者可能性較小。他並預期,未來12個月美元兌日圓將跌至95,短期內,美國大選或暫時支持日圓匯率,但主要還看12月日本央行與聯儲局如何決策,料年底美元兌日圓略微升至102至104水平。岩原宏平則認為,即使美國加息,日圓貶值空間亦有限,最低至102。

市場預期逾90% 加息才不致震盪市場

道富環球市場全球宏觀策略部主管Michael Metcalfe贊同日圓升值機會存在,但同時擔心市場對聯儲局加息預期不足,導致日圓相反走向。一向被看作聯儲加息可能性指標的芝商所30天聯邦基金期貨數據,現時反映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為48.3%。他表示,根據過去10年的經驗,只有市場預期達到90%才能避免加息舉措驚動市場,但由於經濟數據不穩,且大選在即,現時預期明顯不足。若市場預期不及90%,美聯儲如期於12月加息,日圓可能因而貶值。

Metcalfe續稱,政府既要控制上述孳息率,又要進行量化寬鬆,實施起來非常困難,他擔心日本沒有能力繼續寬鬆,不確信此政策究竟是寬鬆的開始還是結束,因此日圓升值機會較大。他坦言,「其實量化寬鬆已在日本實施14年,只是近五年來的量化寬鬆規模反而縮水」。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62&issue=2016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85

英GDP勝預期 減息機會降

1 : GS(14)@2016-10-28 05:59:07

【明報專訊】市場普遍認為英國公投脫歐對其經濟造成重大衝擊,惟英國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0.5%,雖低於第2季0.7%的增幅,惟卻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的0.3%,此前,英國央行預期第3季GDP增0.2%。市場認為,數據將降低英央行下周宣布進一步下調息率的機會。

財相:經濟基礎強勁 抗逆力高

英國第3季GDP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服務業,其按季增長0.8%,由於服務業佔英國整體經濟78%,足以彌補工業及建築業的跌幅,建築業按季跌1.4%,為季內最大跌幅行業,亦是自2012年第3季以來最大跌幅。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師格里斯(Joe Grice)表示,數據反映脫歐公投結果未有對本土經濟構成明顯影響。英國財政大臣夏文達亦滿意結果,認為英國經濟基礎強勁及抗逆力高,雖然英國將與歐盟就脫歐進行談判,但認為現有數據支持英國面對脫歐談判所面臨的挑戰。

美新領失業救濟減至25.8萬人

另外,截至上周六(22日),美國一周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3000名,降至25.8萬人,符合市場預期,美股昨日早段平穩。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今年失業率維持低於5%水平,據統計資料顯示,首次申領救濟金人數已連續86周低於30萬人,是自1970年以來最長紀錄,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平穩。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64&issue=2016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28

新西蘭減息0.25厘

1 : GS(14)@2016-11-11 08:02:49

【明報專訊】新西蘭央行昨宣布減息0.25厘,將基準利率下調至1.75厘的紀錄新低,是美國共和黨特朗普意外贏得大選後,首個對市場震盪作出反應的央行。新西蘭央行行長惠勒(Graeme Wheeler)稱,對市場不穩定以至美國的政治動盪感到憂慮,未來仍可能進一步減息。

央行:市場不穩 或再減息

惠勒稱,政治不穩定性加劇,市場波動上升,當前仍有很多不確定,特別是國際前景方面,政策可能需相應調整。由於新西蘭央行稱,減息應足以推動經濟增長加快,令通脹回升至目標水平,刺激紐元在減息後一度上升,其後兌美元下滑約1%。部分經濟師原本認為,新西蘭央行將關閉未來的減息大門,但該行以美國政治不穩定性為由,保留了未來減息的可能。部分分析認為,新西蘭央行未來數月不會再次減息。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94&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64

澳央行暗示減息周期完結

1 : GS(14)@2016-11-16 05:19:13

【明報專訊】澳洲央行行長Philip Lowe昨表示,澳洲家庭債務高企,進一步鼓勵借貸不符合公眾利益,暗示澳洲央行減息周期可能完結。澳元兌美元昨變化不大。

Lowe稱,按當前經濟預測,繼續鼓勵借貸只會在短期內令消費增長輕微加快,惟家庭負債卻會顯著提升。他表示,有需要加強公共財政,但不應犧牲基礎設施開支。他認為澳洲靈活的貨幣政策,以至聯邦預算可抵禦未來衝擊。期貨市場顯示,明年中前澳洲再次減息的概率僅12%。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77&issue=2016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05

金管局收緊非首置按揭8日兩出招 料銀行停減息戰

1 : GS(14)@2017-05-21 00:56:25

【本報訊】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為防銀行體系風險增大,金管局8日內第二度出招,昨宣佈第8輪共3項逆周期措施,包括增加8大銀行新造按揭貸款的資本成本,收緊投資者(涉多過一個按揭貸款)及非本地借款人士的按揭貸款要求,間接凸顯首置者優勢。對於新招效應,銀行及分析員認為,銀行資本雄厚未必需即時加按息回應,但按揭減息戰應會「收兵」,地產界則指新招無影響。記者:劉美儀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公佈3項逆周期措施。 彭志行攝

與前年初第7輪逆周期措施,全面降低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至六成的做法不同,新3招做法較曲線及局部,包括對採用內評法計資本的大行(按揭市場佔比逾八成),其新造按揭貸款風險權重下限由15%提高至25%,即提高其新造按揭業務資本成本;涉多於一項按揭的借款人,按揭成數上限下降一成,以1,000萬元以下物業計,按揭成數降至五成或貸款額不逾400萬元;主要收入來自香港以外借款人,基本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調低一成至三成(適用於多項按揭借款人)。



提高銀行資本助抗震

新招即時生效,但第2及3項措施,在昨日或之前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按揭申請不受影響。金管局亦於上周五,公佈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水喉。對於新招能否令樓市降溫,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首招令銀行計算一般新造按揭的資本支持增多,「唔多唔少對樓市會有影響」,但難預計具體影響,銀行整體資本提高有助加強抗震能力。現階段該局無計劃將新資本要求,延伸至現有按揭組合,倘樓市周期續升,「有需要的話會繼續有新逆周期措施」。多番強調該局政策目標並非令樓市降溫,不過他引述數據顯示,4月住宅成交量已較1月回升逾倍至7,000宗,多項按揭人士佔新批貸款比率約兩成,「唔係一個細比例」,非本地借貸人士佔比雖僅約2%,惟正在上升中。該局副總裁阮國恒補充,以申請宗數計,上述兩類人士個案,3月份已回升至1,710宗及239宗,但該局並無特別掌握內地投資者是否佔主流。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新招尤以第2及3項,主要是希望減少在港沒有收入的內地投資者參與按揭借貸,並增加首置人士優勢。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稱,金管局加重銀行資本要求,銀行是否加按息則看資本狀況,但最少目前熾熱的按揭減價戰應不會再持續。銀公主席及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新招有助維持本港銀行體系穩健經營。



■廖先生

【睇樓客心聲】

廖先生:「新措施唔會太影響置業打算,自己喺香港未有物業,係首置。買樓睇位置,如果有自住需求,都會入市。」



■張先生

張先生:「細單位(海之戀)都要600幾萬,加埋啲辣招,喺銀行按揭貸款限制太大,都會考慮改用發展商二按計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0/20027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29

歐央行無意再減息 或準備收水

1 : GS(14)@2017-06-10 13:24:45

【本報綜合報道】歐洲央行一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維持超低息不變,並維持每月買債規模600億歐元至今年12月。然而,歐央行議息聲明的貨幣政策指引刪去減息措辭,反映歐央行不再減息,排除擴大負利率區間的可能,或為未來收緊貨幣政策鋪路。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日重申無限量寬措施(QE)持續至今年底。美股周四聚焦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出席國會作證。道指昨日早段報21169點,跌4點,標普500指數報2434點,升1點。納指則升12點,報6309點。


維持每月買債規模至12月

歐股尾段個別發展,英國及法國股市分別跌0.24%及0.16%;德國股市則升0.26%。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減少1萬人至24.5萬人,略高於市場預期24萬人。歐洲央行維持指標利率不變,再融資利率維持0厘;邊際借貸利率為0.25厘;隔夜存款利率亦維持0.4厘不變。議息聲明指將維持每月600億歐元買債計劃步伐至今年12月,若經濟前景惡化,或金融環境與通脹持續調整不相符,歐央行或擴大量寬措施規模及延長買債計劃。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日發表講話指歐洲通脹擴張變動不大,但通縮風險消退,有信心可達致2%通脹目標。歐央行調高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測,料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升1.9%,明年及後年GDP則分別升1.8%及升1.7%。然而,歐央行下調通脹前景預測,預料2017年通脹由1.7%下降至1.5%;2018年及2019年通脹亦分別調低至1.3%,以及1.6%。消息拖累歐元滙價下滑,昨日曾跌0.34%至1.1219,為一周最低;歐元兌港元則回落至8.7503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9/200497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30

摩根:印度減息金融股受惠 行業增長放緩 低配科技股

1 : GS(14)@2017-08-29 01:44:17

【明報專訊】印度股市是上半年亞洲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年初至7月底累升22%,當月NIFTY 50指數更曾突破10,000點關口,創下指數成立21年以來新高。隨着通脹稍為回落,6月通脹更放緩至逾5年新低,印度央行於本月初宣布減息以刺激經濟。摩根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組別常務董事倪銳正(Rajendra Nair)認為,印度減息有助借貸增長,除了利好金融股,更能推動經濟增長。他又預料,未來數年的投資機會來自與本土經濟周期相關板塊如金融股,相信當地經濟增長逐步恢復,是利好因素之一。

相比起新興國家以至環球市場,目前印度股市的市盈率(P/E)偏高,現時NIFTY 50指數PE為25倍,甚至略高於美國標指的24倍。倪銳正指印度股市過去數年做好,帶動市盈率上升,高於長期平均水平。惟他指這只反映事實一面,實際上當地企業盈利周期在過去5至6年受壓,而且市帳率(P/B)仍相對處於合理水平。倪續指近年中小型股表現理想,甚至大幅跑贏大型股,市盈率也是10年來最高。他指觀察市盈率並不足夠,因為企業間的市盈率有差異,仍有不少股票的PE低於長期平均水平。他又強調即使印度股市市盈率較高,但整體股市仍然非常吸引,而且較其他新興國家市場有更佳獲利機會。

資產質素改善 刺激借貸需求

印度央行於月初一如市場預期,將回購利率調低0.25厘至6厘,創超過6年半新低。過去5年間印度經歷兩段高通脹和高息年代,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急跌,過去兩年息口下行、寬鬆貨幣政策持續。倪銳正指現時通脹已位處低位(圖),相信不會進一步向下;因此一旦通脹回升,央行「放水」空間便會收窄,但他強調低息對經濟的利好尚未完全顯現。過去印度金融體系存在資產質素問題,導致借貸需求疲弱,倪銳正預計減息有助借貸需求逐步改善,從而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和利好股市。他認為借貸增長長期有利金融板塊,只是短期內不會發生;但低息同時會令存款比率降低,下跌速度甚至快於借貸比率上升,影響銀行盈利能力。

稅改利好 選本土經濟股

印度經濟結構以內需為主,倪銳正選股時亦會以本土經濟導向,預計未來2至3年的投資機會來自受本地經濟周期主導的企業和板塊。當地經濟在過去5年增長大幅放緩,但他料未來3至5年情况會改善,導致以上板塊受惠,例如金融和非必須性消費品。上月初印度推出商品及服務稅(GST),屬於70年來重大稅制改革,方便商人報稅和打擊逃稅。倪銳正亦認為是一大進步,令整個經濟體變成單一市場,長期會帶來正面影響,因為將大部分地下經濟納入正常經濟中,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印度的資訊科技行業於全球數一數二,這些企業大部分收入來自海外市場,例如美國和歐洲國家。惟倪銳正低配這板塊,指過去數年行業增長放緩,因為近年客戶減少科技開支,特別是傳統科技服務;而且科技行業轉變,自動化和人工智能(AI)等技術興起亦帶來影響。他亦低配整體工業股,因為投資周期疲弱,導致盈利嚴重受壓。

企業減傳統科技服務開支

印度總理莫迪推出不少經濟改革,如具爭議的廢鈔令,並且嘗試刺激投資,但主要針對公共層面,反而企業層面上未見改善。過去25年企業平均盈利增長逾12%,但在最近5至6年放緩到5%至6%;但倪銳正相信,隨着經濟增長改善,長遠會帶動企業盈利強勁增長。不過,他指經濟復蘇速度較預期慢,是印度經濟其中一項風險。他解釋,資產質素問題導致借貸需求和企業擴張計劃受限,拖累國內投資疲乏;即使消費相對強勁,但投資上升會令整體增長更強。此外,近年印度通脹和息口大幅向下,主要是受惠於商品價格下跌,但若價格回升將帶動通脹反彈,成為另一風險。

明報記者

[王駿騏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84&issue=20170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