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明:租金貴 礙港時裝設計業發展
1 :
GS(14)@2016-11-21 04:54:56【明報專訊】在香港搞時裝設計一點也不容易。在港首個建立個人品牌的時裝設計師馬偉明(Walter Ma)說,港府計劃近兩年撥款5億元發展時尚產業,已算大踏步,但是在目睹時裝業聖地長沙灣日漸凋零,時裝設計師品牌店因為租金問題而如游牧民族般遷徙,中國內地、韓國同業卻冒起,他無奈地嘆謂:「再加租唯有不做。」
少外出「磨練」 缺創業基金支持
時裝及紡織成衣、玩具、鐘表及電子業曾是香港四大行業支柱。早年香港時裝設計界更在尖沙嘴金巴利道開店冒起,尤其在1980年代,吸引一線歌影視紅星駐足,令行業變得星光燦爛。不過,面對租金飛漲,時裝名店唯有四處遷徙。身兼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的他形容,現時在港營商環境欠理想,業界既面對高昂租金,亦未能接觸到質量較好的外國布料去發揮,更缺創業基金支持。他強調:「政府說支持時裝業,不能只放煙花,提供1億元建立設計中心做做秀。」
舉辦時裝展 港台時裝設計師交流
馬偉明說,年青設計師真正需要的非如在學院般只顧概念及創意培訓,而是要去受磨練,學懂運用不同服飾配件及布料造衫、和板師溝通、劃樣、成本預算甚至提高判斷力,以顧客購物心態去做好產品。業界要舉辦可讓本地時裝設計師展示的時裝秀,而非用自己的資金替人推廣。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更因此在11月中旬於台北舉行的「香港周」內,策劃「UNZIP創意香港時裝風尚」時裝展,讓港台時裝設計師交流作示範。
馬偉明又稱,香港只顧保住購物天堂美譽讓人家到來買外國貨,卻不知本地有甚麼東西可買。相比韓國政府支持推動東大門的時裝批發及零售業,甚至提供自動化退稅服務利便輸出產品;廣州中大布料市場更複製過來,當地業主提供免租及分成條款造就行業發展;香港長沙灣成衣布料批發市場卻陷於萎縮。他在港經營的時裝店顧及到人手不足、舖租昂貴,唯有集中做某一類產品照顧熟客;若遇到大幅加租,他只有選擇不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26&issue=20161121
【專題籽】租金堅離地 香港時裝何去何從?
1 :
GS(14)@2016-11-27 14:28:23【專題籽:胚芽故事】時裝及紡織業曾是香港四大揾食支柱之一,我們炮製過港版Lady Gaga梅艷芳,追捧過興發街的Esprit。經濟轉型加上堅離地租金,型人蒲點「百利」凋零、淘寶崛起、速食時裝巨擘盛世,本土時裝業黯然被打殘。
「是悲哀的。大家越穿越簡單,世道又不再介意撞衫,傳媒訪問明星只關注那件衫夠低胸,對設計師是一種否定,香港未來尚有沒有時裝界也是一個疑問。」在港最早建立個人品牌的時裝設計師馬偉明(Walter)正色道,黯然神傷。每年一批又一批年輕設計師大軍投入市場,注入浪漫幻想外,能在殘酷現實中一起振興本地薑,讓它再次辣起來嗎?我們跟香港三代時裝設計師談過。不知多久沒見過本土時裝界有如此大的party,可惜不在主場而在台北。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策劃下,港台兩地逾60位時裝設計師在「UNZIP創意香港時裝風尚.台北2016」(「UNZIP創意」)活動中進行時裝
香港最早建立個人品牌的時裝設計師馬偉明(Walter)(右)向時裝系畢業生駱穎恩(Adeer)傳授成功秘方,但更多似是向初生之犢披露行業的殘酷真相。
「UNZIP創意」透過講座、展覽進行老中青三代設計人對話,聯手對抗新世代的速食時裝文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7/19845500
【香港時裝】想幫邊個做衫?設計師:特首夫人衣着好得人驚
1 :
GS(14)@2016-11-27 14:28:23時裝從來是一種宣言,香港設計師又最想替誰做衣裳?
時裝其實是也是宣言。一個地方的人尤其名人,是否願意自己出品自己撐,內藏千言萬語,好似用色百變的英國皇太后例必支持英國貨;英國威廉王子與凱蒂2011年成婚時就由Alexander McQueen創作總監伯頓(Sarah Burton)替她設計婚紗;已故香港歌后梅豔芳就由劉培基打造她的前衛百變。反過來,本土設計師又最想替哪位名人設計衣裳呢?我們問過香港三代設計師。
Kenny(右)創位品牌fave,成功將自我風格融入商品,宣揚環保信仰,他與支持香港時裝的blogger"Susie Bubble"合照。
Kenny設計作品講求多功能,一條裙可變長變短玩不同款式。
馬偉明(Walter Ma)希望為將來的特首夫人做衫。
「希望為將來的特首夫人做衫,因為所有特首夫人衣著都很嚇人,米雪奧巴馬身形不是很好卻能穿得很時尚,希望日後的特首夫人會選中香港設計師替她規劃形象。」全港最早打造自己時裝品牌的馬偉明(Walter Ma)說。
2012年開始打造自家品牌Fave的李冠然(Kenny)則選金像影后惠英紅。「她的打女形象深入民心,同時又出過全裸寫真,非常前衛有型。有機會我想替她重新塑造新的形象,型格中帶優雅。」時裝系畢業生駱穎恩(Adeer)則選能駕馭各種古怪造型的歌手王菲。記者:鄭天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7/19846690
【Tommy Ton旋風】時裝狂變街拍神人 手機影相明星fans照like
1 :
GS(14)@2016-12-10 03:46:03加拿大街頭時尚攝影師Tommy Ton穿梭中環街頭,他說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
說Tommy Ton是時裝狂,究竟有多狂?fb有5萬多個like、ig有30多萬followers夠厲害吧,但這些統統都不算,畢竟好多blogger潮人都有。Tommy平時穿梭在各大時裝發佈會,2007年起更每年去齊紐約倫敦米蘭巴黎四大時裝周,在場館外面捕捉路過的型人,大大話話影過500萬張時裝相片。他不會日日狂買衫,也不會一日着三套衫,但一講起時裝,他會滔滔不絕,與你講不同城市的穿衣風格。
「意大利人着得稱身,日本人着得好有個性;在紐約會見到很多元的穿着風格,香港嘛,我覺得大家都着得時髦,而且比起以前更有street style。」Tommy來過香港幾次,四年前曾跨界為Club Monaco設計messenger bag,2009年更為連卡佛拍攝過廣告。早前他來港出席Fashion Asia亞洲時裝商業論壇,分享他從無名小卒變街拍神人的經歷。
Tommy用手機拍攝的Loewe時裝相片。
來到香港,他沒有拍攝型男潮女,反而覺得兩位伯伯與周圍環境的配搭好有趣。
著名歌手Kanye West曾是Tommy在style.com的fans,更主動想認識Tommy。
今年32歲的他來自加拿大,可以說是近幾年數一數二最紅的街頭時尚攝影師。13歲已愛上時裝,試過做過眼鏡設計師助手,又做過時裝買手,百足咁多爪,就是為了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範疇。2005年自學影相,創立街拍網站Jak& Jil,嘗試用抓拍的方式拍攝,畫面比起傳統的擺拍要生動得多。
「大多數情況下,我喜歡在時裝周外面拍攝人們穿甚麼,因為更有驚喜,無法意料會拍攝到甚麼畫面。」很快地,他建立起自己的風格,在潮流資訊網站style.com拍攝街頭時尚的專欄,長期受讀者追捧,連著名歌手Kanye West都是他的fans,二人後來更成為朋友,時常交流對時裝的看法。去年style.com關閉之後,他將多年拍攝的照片移師同名網站tommyton.com,頓時變成一個時尚檔案室,有近2萬張相片之多,當中不少都由手機所影。
Tommy影過好多名模,圖為Cara Delevingne。
經常出入時裝發佈會及後台,圖為他拍攝的Victoria Secret活動。
Nick Wooster被譽為是最懂得穿衣之道的型男大叔。
「甚麼相機並不重要,現在很多人都能拍攝出好的照片,每位用手機的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Tommy說相機可以捕捉更好的畫面,仍是他時裝周的好拍檔,但拿着相機拍攝陌生人,感覺會有點invasive,手機就不太惹人注意。「最近我比較多用iPhone拍攝,想讓自己更有彈性地隨時用手機拍攝。」
Tommy以自然捕捉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風格。
個人網站tommyton.com像是一個時尚檔案室,可以見到不同年份、品牌、城市的街頭時尚。
這日Tommy與記者穿梭中環街頭,以為他會影街上的型男潮女,但卻見他不停拍攝周圍的建築物,偶爾停下也是拍攝街邊的阿伯。「我覺得阿伯與整個環境組成的畫面好有趣。有時太多時裝也會很無聊。」當然如果某人的衣着很有啟發時,他會二話不說衝上去拍攝,好奇問他如果攝影時裝只能二選一,Tommy笑說當然是時裝,「那種興奮是攝影所不能比擬的。」或者,這也是他不太介意用手機拍攝的原因。記者:劉東佩攝影:潘志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9/19859340
自家創作涉抄襲潮牌 馬天佑:時裝嘅嘢好主觀
1 :
GS(14)@2016-12-31 10:18:07今年28歲嘅馬天佑,係林峰老死、千語BB閨蜜,亦係近年冒起嘅星級形象指導,最近佢仲踩過界,殺入樂壇做歌手,又開自家品牌賣埋衫,瓣數多多。不過人怕出名,有讀者向《蘋果》報料,話佢嘅品牌「SUGAR005」設計,有抄襲Vetements,以及G-Dragon個人品牌PEACEMINUSONE之嫌。《蘋果》聯絡過馬天佑,佢就話:「我自己的確好留意呢兩個牌子(自己都有買)。但時裝嘅嘢好主觀,好似神級街牌Fear Of God,開頭都俾人話好似Rick Owens,但係佢做到人人都想擁有,人人都想着,並唔係容易嘅事。」馬天佑又潮流教主上身,舉例話:「今季興長袖oversize tee,Vetements用歌德式設計,代表如Chrome Hearts,再演變成Oversize。我自己覺得每一個設計師都會崇拜某一位設計師,做一個品牌設計固然重要,但亦唔能夠忽略價格定位,尤其係街牌應該係大多數人都負擔得到。」馬天佑話:「好似Supreme一件Tee抄到3、4千蚊,係有大把人買,但我哋o依家係賣300蚊一件tee,希望大部份鍾意品牌嘅粉絲都能夠負擔得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31/19882558
脫衣show腿 愛時裝盼吸零售票
1 :
GS(14)@2017-01-25 07:34:48■葉劉淑儀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應陳志雲要求將腳提上枱,證明毛衣與鞋襯了同一顏色,令陳忍俊不禁。商台fb片段截圖
【本報訊】曾經豪言「至多戰死沙場」的葉劉淑儀,昨日於電台節目中的facebook live有「驚人演出」,她應節目主持人陳志雲的要求脫下外套,甚至將左小腿提上枱,證明毛衣與鞋均襯了同一顏色,令陳志雲忍俊不禁,葉劉淑儀則笑說,「我係喜歡玩時裝,(陳:你希望藉此?)攞啲零售票,我長期幫襯」。葉劉淑儀其後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她所穿的藍鞋是意大利牌子Ash,兩年多前購自連卡佛,大約為千多元。曾經要求林鄭月娥及曾俊華於節目期間除下眼鏡的陳志雲,昨日問沒有戴眼鏡的葉劉淑儀有甚麼可以脫,葉劉指「最多除外套」,並爽快答應陳志雲的要求即場脫下,露出鮮藍色毛衣。陳志雲隨即指葉劉淑儀的毛衣與手袋「超襯」兼一樣顏色,葉劉隨即拿起手袋供拍照,陳稱「連對鞋都可以畀大家睇睇」,葉劉即時抬起左腿上枱,證明鞋同樣是藍色,即時引起騷動,陳大笑並高喊「嘩!」
寫「永不言敗」自勉
葉劉淑儀並應邀寫下「永不言敗」自勉,還說這4個字終身有效。被問到為何不寫「戰死沙場」?葉劉表示,有人說就快過年,叫她不要這麼說,因為並不吉利。曾經被麒麟飛撞的葉劉透露,鄉議局邀請她年初二到車公廟參加求籤。■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4/19907009
潤你: 張學潤 時裝的品質與執著 2017-02-03
1 :
GS(14)@2017-02-06 12:14:42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F%B7%E8%91%97-16293
新年假期和幾位時裝發燒友茶敘,席間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慨歎,現今各大品牌服飾的定價真的愈來愈貴,開始到了令人難以負擔的地步。眾人都覺得大部分已超出了衣飾的原有價值太多了,當然只要你喜愛,大師級的設計可以是無價的,你覺得值多少便是多少,但有無限量金錢去買名貴衣服,也並不代表一定有超凡的品味!更何況現在各大小店舖的減價期,都開始得愈來愈早,新衣買了還沒來得及穿,甚麼VIP pre sale又已悄悄進行了,多不划算。
尤其是冬天衣服,在全世界天氣反常下,整個冬季也未必有機會穿上一次半次。
農曆年前大掃除清理家中雜物,收拾衣帽間時,才處理出無數買了但忘記了的新衣,價錢牌也還未拆掉,夜半正收拾得暈頭轉向之時,電視上正播映一套不知名的陳年黑白電影,看著看著便不自覺地停下一切。因片中主角的服裝,實在太美了,令我不得不讚歎在科技還沒那麽發達的四、五十年代,衣服造工竟可那麽的精美,一套套貼身剪裁的洋裝,穿在男女主角身上真的美不勝收,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
曾經聽圈中一些前輩演員說,那些年代並沒有甚麽的服裝指導或造型師之類的崗位,所有戲服都是演員自己找裁縫師度身訂製的,那時候裁縫師的手工藝真的好得沒話說,只靠一雙巧手,一部縫紉機,便可縫製出無數剪裁及縫工精美的服飾,再說當年的布料選擇,也沒有今天的豐富,但可惜時光不能倒流,還願大家仍能記住對品質的執著及要求便好了。
港商靠滑板車走遍中外 時裝採購轉型造玩具
1 :
GS(14)@2017-02-11 18:29:52【明報專訊】滑板車於2000年興起,世界各地年輕人無不趨之若鶩;與此同時,隨着內地加速開放,外國客戶直接到內地採購時裝,本港中介優勢全失,原從事時裝採購的儷新集團創辦人毅然轉型,變身成滑板車製造商,藉創新設計令傳統滑板車增添「汽車」功能和推出多合一產品,提高價值,以及緊跟歐美國家安全標準,拓展電動滑板車業務;憑三大方向及17年堅持,成功開拓中外市場。
儷新集團有限公司(Nicer Holdings Ltd.)執行董事陳彩雲表示,其實她和家人最初是經營時裝採購生意的。在1990年初期和中期,在香港經營這門生意不太難,不少台灣、新加坡、日本、印尼甚至非洲的買家,都會到深水埗採購內地製造的成衣。不過,由於內地於1997年後急速開放,外國買家都直接到內地採購成衣,令港商中介作用大減,生意大跌;所以她們去外國考察,希望發掘其他生意,結果在德國看到有人踩滑板車。經一輪搜尋,發覺當時全港都未有公司銷售滑板車,在內地亦未有公司生產。
結束時裝業務 伙浙江廠生產玩具
因此,她們在2000年結束了時裝採購生意,到浙江和當地廠商合作生產滑板車。由於雙方都沒有生產玩具的經驗,那家廠房是由幼稚園改建而成。她憶述,最初接到的外國每張訂單只得幾十部,要靠「併櫃」來出貨。當生意漸漸上升之後,又要面對大批公司競爭;在2003至2004年間,浙江省有很多工廠加入生產滑板車,令全行劈價之外,品質方面良莠不齊,衝擊市場,不少同行倒閉。
為了提高自主程度,在2004年和浙江省的伙伴結束合作關係,將廠房搬到廣東省中山市,改為獨資經營。此外,公司亦努力改進產品研發能力,以及吸收市場潮流資訊,並轉化成產品設計,成功捱過當年汰弱留強的時間,並於2007年自創品牌Nixor Sports,進軍美國市場等。
她表示:「我們透過貼紙、彩印等技術,為產品加添季節圖案,令產品在聖誕節等旺季更易銷售。另外,又會建議買家取得迪士尼、蜘蛛俠、Barbie、Ben 10等卡通人物授權,讓我們加進產品外觀設計。」
破格銷售 油站開專門店
2014年,陳彩雲在深圳認識了中石化的一名高層,雙方促成了一次有趣的Crossover,在中石化位於東莞的一個加油站內,開設其自有品牌的首家專門店,開業至今兩年多,該店生意不俗。
該公司看中很多入油者都是車主甚或商人,消費力較強,不用考慮太多就會買滑板車送給子女。另外,在加油站附近,該公司設有一個場地,有時會開放給會員的子女玩滑板車、舉辦生日會等活動,而父母則可以參加一些營商講座等。
除了創新的銷售手法,該公司亦注重提升產品體驗,其中一個設計靈感和大方向,是在人力滑板車中,加入汽車設計元素。在2005年,該公司和美國客戶Mattel合作,在滑板車中加入哈利電單車般的聲音。至2008年,該公司在滑板車中加入自動打燈功能,相信是全球首創,並取得專利。當用戶踩着滑板車轉左或轉右時,它左右兩邊前燈和後燈會因應方向自動閃亮;當用戶踩「尾煞」煞車時,尾燈就會自動亮着。這項設計令用戶的提升「駕駛」體驗外,同時提高安全程度。此外,該公司還研發出一款「搖搖板滑板車」的原型,靠踩動「搖搖板」來產生前進動力,稍後將推出有關產品。
首創自動打燈 提升樂趣安全
去年,該公司推出另一款滑板車,除模擬電單車引擎聲,還加入專利的噴霧設計。用戶將少量清水注入滑板車水缸,當踩動滑板車時,內藏的電子儀器就會將水霧化,並在車尾噴出,以模擬電單車噴氣。
另一方面,又有一些產品採用二合一或三合一設計,最初可用作嬰兒學行車,當用戶年紀稍大時,可透過拆除座位等換裝功能,變成兒童滑板車。
該公司在多年前還推出了「行李滑板車」,專供小朋友使用,讓他們跟隨父母去旅行時,可以踩滑板車般,推自己的行李箱。陳彩雲卻笑說:「但因為我們造的篋不太靚,賣得不多,反而後來跟風的公司賺得比我們更多。」
筆記簿形電板車 可放進背囊
近幾年,該公司還致力擴闊產品線,在電動滑板車方面,該公司去年底推出的一款新產品,就採用了四輪和筆記簿形設計,以體感控制轉彎,相當緊湊輕巧,僅約30cm x 30cm x 10cm和1.5kg重,甚至遠比摺疊式設計的電動滑板車輕薄,可以放進背囊之內。上班族或大學生以這產品作為地鐵站和目的地之間的短程代步工具,非常方便。此外,還利用設計和製造滑板車的經驗,來推出一些滑雪和滑水產品。
陳彩雲表示,現時該公司的營業額約有九成來自人力產品,一成來自電動產品,因為2005年歐盟和美國通過新的環保法例之後,令電動產品的檢測成本大幅上升,很多歐美客戶無法接受其價格加幅,令該公司的電動產品比例大跌,直至近幾年才回升。此外,很多外國客戶要求該公司必須在當地派駐人手,負責其電動產品的售後服務,才願意購入產品;至近年才有一些外國客戶願意自行負責售後服務。
歐美環保法限制 電動產品成本升
陳彩雲又稱,該公司的營業額約有九成來自代工設計兼生產(ODM),一成來自自有品牌(OBM),該公司現有兩間自有品牌專門店,分別設於東莞中石化加油站內及深圳地標商場KK mall內,還有其他內地分銷商銷售該公司品牌產品。外國方面,產品已進駐Amazon、家樂福、澳洲Kmart、玩具反斗城,以及一些德國和西班牙的連鎖店等。她說:「希望將來(在滑板產品方面),可以做到像Mattel般,成為一個獲得國際認同和長青的品牌。」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09&issue=201702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