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俞敏洪:創業的規矩不可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11/165522.shtml

俞敏洪:創業的規矩不可破
俞敏洪 俞敏洪

俞敏洪:創業的規矩不可破

聽俞敏洪老師講課。

i黑馬訊 10月11日消息,昨日以“中芬教育文化產業的合作與碰撞”為主題的中芬教育文化商業投資論壇在北京大學全球創新創業中心舉行。現場,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發表演講。

以下為俞敏洪演講內容,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今天這個地方幾件事情都跟我有密切關系,意味著我跟中國創業的環境有密切關系。

這兒是北京大學全球創業創新中心。這個事情主要靠我師弟王健,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和一些北大的朋友,包括李彥宏和我,還有高德地圖的侯軍等。把這從1個一米多高的地下室到1個有魅力的圓形演講場地要挖5米,很不容易,是創新創業的象征。

北大人盡管學者比較多,但是也不能辱沒了企業家,企業家也應該有點發聲的余地,要發聲一個人找北大校長談是談不起來的,應該聯合起來,所以我們就成立了一個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

俱樂部成立以來,我一直當理事長,本來說三年換一屆,但是李彥宏說你還要當下去,因為李彥宏他們太忙了,其實我比他們還要忙,只不過我的公益心強一點,就做下去了(笑聲)。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兩項工作:

1、成立北京大學創業營。現在為止我們這些人給創業者已經講了幾百場課了,到現在為止做成了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事情。

依我看,未來個人收益創業營更大一點,因為是服務型,跟在大佬背後吃點剩菜,這個地方跟北大創業營密切結合,變成中國創業營最大的中心。

2、成立投資創業營好項目的基金。我們希望師弟師妹能夠出更多企業家,盡管企業家不如學者好聽。

但我深深地發現:商業規律運作好了,滿足老百姓、社會的需求能夠推動社會的持續繁榮,而推動社會的持續繁榮一定會帶來思想文化和其他方面的繁榮。

所以,真正推動古希臘文明發展的,其實不是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這些人,而是之前的古希臘商人,這些商人使古希臘變得經濟極其繁榮。

因此有錢可以養一幫閑人,這幫人就是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蘇格拉底,做學問還有吃有喝做學問,我未來的夢想就是養一幫有思想的人讓他們整天在我家里吃喝,但是要把思想留下來。

我認為中國社會的變革、知識的積累包括高科技最後在世界上達到突破一定是因為我們商人,但是我們是幕後英雄,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財富,這種活力和財富既可以推動中國的發展,也可以使中國的高科技反哺過來重新為年輕人——新一代的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基於這一原則,我樂不思蜀地做這件事情,以至於把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放在了新東方之上,後來發現出了問題,我突然發現新東方在開始衰退。

於是我發現我的基礎被動搖了,如果新東方變成一個失敗企業的案例,被吳曉波再次寫入大敗局的時候我只剩下了一個資格,用失敗者的身份講我是如何失敗的,這輩子我可不想變成這樣的人,我重新回到了新東方。

2015年年初的時候,新東方從收入到增長都變成個位數了,這種情況下新東方慢慢就沒了,後面還有那麽多人的追趕,還好因為創始人的影響力,我回去之後新東方恢複了35%的增長,股票從25元變成現在的92元,新東方的市值從只有大概30億美金變成160多億美金。

但是我在做新東方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我真的變老了,盡管幾個點還能抓的很準,但在如何應用高科技、如何把整個系統結合起來,我發現我的腦袋跟不上,而且我就沒有這個腦袋,因為從小就是文科腦袋,當然給我帶來一個好處,這幾年新東方進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幫我做這個事情。

所以我有一個觀點,只要想在這個江湖上混,不管在哪個領域,至少要保持自己跟得上

為什麽我能夠花一半時間做這樣創業創新的事情,就是因為我自己做一個事情超越別人引領世界這件事情是非常難做到的,我只想說一方面我自己要不斷努力進行。

第二方面我在想,到底應該做一些什麽事情能夠更多地幫助社會?

把自己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我為什麽從北大出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我想把自己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這也是為什麽我在中國首創兩千人一個班級上課的重要原因,那是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只能通過班級人數不斷增加來展示我的影響力。

我為什麽沒事就寫書出版,就是為了讓自己有影響力,再往上升一個等級。為什麽要建立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就是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為什麽要跟創業打交道,就是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這樣你會發現當你影響到一批真正有創意的、有誌向的年輕人的時候,我從他們身上既能夠得到財富的回報,使我未來能夠繼續做這件事情,而且又能夠使我得到知識上的回報或者叫做青春上的回報,因為當你跟年輕人在一起的時候,你的感覺是充滿活力的。

關於教育未來發展方向,我認為教育領域在AI時代是發展速度最快也最值得投入的領域,因為AI改變產業,能改變產業最迅速的產業就是教育,AI未來1/3的用途一定在教育上

因此AI時代的來臨加上原來互聯網的基礎,加上中國對於這個技術的重視,未來所有中國的教育面貌和教育方式都會出現巨大的改變,在改變中傳統的教育方式必然是變的衰退或者變的停滯不前。

新的教育方式將會日新月異。

我有兩個預料,第一個預料是中國未來百億級的教育公司至少四五十家

教育的特點是什麽?永遠不可能有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巨頭出現,教育的不同的年齡段、不同層次、不同的需求都有不同的專業要求,在中國教育領域未來可能會有新東方這樣的公司未來做到500億規模的,但是要做到一千億、兩千億的規模非常難,它的分散性使教育領域必然百花齊放,所以只要進入教育領域每個人都有機會。

第二個是國際教育領域和中國教育領域的結合勢在必行。芬蘭這麽小的國家它的教育很先進,中國這麽大的國家教育還不完整,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

教育不僅僅是哈佛耶魯的教育,是多層次、多方向、多階段的教育,這兩個階段出來以後意味著在中國教育領域未來以五到十年比任何一個領域,比電商、O2O領域等等是有更大發展的領域,但是它的發展模式不是一家獨大的方式出現,而是幾十家百花齊放、齊頭並進的方式出現。

所以我現在挑頭投教育領域,大家看到紅黃藍上個禮拜去美國上市,紅黃藍現在利潤非常少。大家認為學前教育沒有先例到美國上市怎麽受歡迎呢?一個禮拜不到,市值翻了一倍,意味著全世界對中國的教育都看好。

但是即使教育領域有美好的前景,每個在座的做創業的人也要記住創業的規矩是不可破的。不是這個領域很好,進去就必然成功。

過去5年大概投資教育的資金應該至少是百億人民幣,所有投資公司都進入教育領域,但是它的成功率都不如當時的團購成功率,團購成功率已經低得不得了了。

為什麽呢?所有投資人剛開始犯了一個錯誤,認為只要給錢教育必然能夠做起來,因為教育是現成的、需求是現成的,創業者在這兒,只要給錢必然做出來。

實際上教育領域的成功有它的必然因素,所有重視快速不註重質量的必然垮掉,只有一個拿了老百姓錢跑路的領域就是教育領域。

過去幾年幾十家,中國剛需使老百姓做出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20萬3年就給了,至於教育機構有沒有實力,不在老百姓的考慮範圍之內,最後一個教育機構關門跑路,到最後上千老百姓跑到教育局門口堵門,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投資領域的人,不知道教育領域的規律,進入教育領域的很多人根本不懂教育,很多創業者對教育根本不熱愛。

反而什麽樣的教育創業者成功呢?像婷婷(創業家&i黑馬註:婷婷詩教創始人胡婷婷)這樣的,剛開始根本沒有想到創業,就是因為小孩子哭鬧,她一唱詩詞發現不哭了,對別的小孩也管用,還不如做個小項目,這個小項目慢慢變成大項目就是簡單的創業邏輯。

大家發現創業其實有幾個要素:

一、明確抓住某個需求。這個需求不是老百姓喊著“我要這個東西”,而是老百姓的潛在需求,包括蘋果也是老百姓潛在需求的挖掘。

二、需求背後的市場足夠大。

為什麽家教O2O模式沒有做出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家大的家教公司,因為家教模式雖然需要,卻不是一鋪開馬上有人全部要,最後解決了老百姓問題還不帶來其他痛點的問題。

1、如果一個老師到你家里上課,男老師來我家里是個女兒怎麽看住他?

2、你們倆在家,我家長要在家里看著你們

3、老師講完課到另外一個地方上課,老師路上一個半小時,多賺的錢被出租車拿走了,最後你發現不管怎麽講家教做不起來。

當然還有最大的痛點,家教老師質量怎麽控制,家長自己考察,新東方派老師過去告訴你幾級就幾級了,有的需求表面上很大但是不一定很大,有的需求表面上很少,一旦挖掘就可以做大,這種需求作為創業者必須明確判斷出來需求有多大。

三、商業模式占領需求和市場?我們常常以為高科技就是商業模式,實際上商業模式是來支持你的高科技的,你是用高科技來使你的商業模式建立足夠高的壁壘,使足夠快的速度,以多快好省的方式進入以後使別人根本跟不上。

四、領導力和借助資源的能力。全球的創業者都是這樣,不光是專心致誌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能力還有兩個能力使商業模式成功,第一到底如何領導你的團隊,第二到底如何借助社會資源,如何讓投資人給你投錢了。

總而言之,創業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投資者也很不容易的,被人拿掉的錢比賺回來的錢還要多,但是我依然心甘情願做這件事情,為創業者服務,我相信真正未來更加偉大的企業家,比馬雲、柳傳誌更加偉大的企業家就在我們這群人中間。

俞敏洪 新東方 教育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46

俞敏洪:我和劉強東吃過兩次飯,他身上有梟雄的特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04/165454.shtml

俞敏洪:我和劉強東吃過兩次飯,他身上有梟雄的特征
老俞閑話 老俞閑話

俞敏洪:我和劉強東吃過兩次飯,他身上有梟雄的特征

他從小得到的價值觀教育,農村人的誠懇實在,成為他與人交往中的利器,不管是對自己的初創團隊還是後序經理人團隊、還是投資人團隊,他的個人品德都使他贏得了絕大部分人的信任。盡管他有脾氣急躁和獨斷的一面,但這一信任並沒因此被傷害。我們知道農村人樸實誠懇一般都不是問題,但農村人的小心眼和小家子氣常常是問題,劉強東剛好沒有後者。

來源 | 老俞閑話(ID:laoyuxianhua)

作者 | 俞敏洪

這兩天,利用出差路上零碎時間,終於把《創京東—劉強東親述創業之路》一書讀完了。這本書已經買了很久,放在一堆書里就忘了,前兩天翻出來,開始閱讀。同時,為了方便閱讀,在Kindle中也下載了一本。

創京東

作者為了寫這本書,采訪了京東二百多人,和劉強東親密接觸不少次,也參加了不少京東活動。書的定位在一家公司如何確定戰略發展,力求客觀。

他不希望把劉強東寫成個人英雄,所以書中著筆描寫了很多團隊成員,著力打造在劉強東領導下,一群人,包括在基層工作的配送員,怎樣在企業文化的凝聚下,創造了京東神話的故事。

我和劉強東交集不多,一共和他吃過兩次飯。一次是幾年前,當時的京東還沒有現在這麽如日中天,但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

黑馬營的牛文文請一些朋友吃飯,記得好像還有張磊。當時留下的印象是劉強東是一個樸實但果斷的人。

我不關心電商領域的競爭,不知道當時電商領域正進行著死去活來的戰爭,據說劉強東在微博上鋒芒畢露。

第二次和劉強東吃飯,已經到了今年兩會期間,他邀請幾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到他大興的總部去看一看,順便吃個便飯。

我去了,一幫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就在總部頂樓的一個大房間吃了飯。他家鄉的政府領導也有兩位剛好來看他。

這次我知道了他兩個特點:

一是,他對家鄉十分熱愛,家鄉人讓他做什麽都點頭答應;

二是,發現他喝酒很豪爽,一個一個敬。

那天因為我下午有會,沒敢和他拼酒,所以不知道他最終酒量有多大。在《創京東》里提到過京東的酒文化:

京東的酒文化很有意思(在我來之前,劉強東就問我,能不能喝酒,說京東有酒文化)。每個人面前都擺著一個果凍,吃掉果凍,留下果凍盒做酒杯。我采訪了一些高管和老員工(匿名,按照京東規定,副總以下不能接受采訪),都說這個果凍盒是傳統。像老員工們私下聚餐,都養成習慣,帶著一袋果凍去。為什麽是傳統?沒人給個合理的理由,都說是人多,準備這麽多酒杯麻煩。像京東年會,基本是千人以上的規模。我覺得也不是能說服人的理由,能準備那麽多碗筷,就能準備那麽多酒杯。估計這個需要問劉強東本人了。

我和劉強東也算半個老鄉,不過我在蘇南,他在蘇北。蘇北在經濟上一直比蘇南落後,尤其是在我小時候。所以一江之隔,養成了蘇南蘇北人個性的不同。

蘇南人個性相對比較柔,做事情也比較磨嘰,思維縝密,但缺乏雷厲風行;蘇北人個性要剛強很多,做事情說一不二,盡管常有疏漏,但往往關鍵時刻得其先機。

劉強東有著典型的蘇北人個性,他的真正的老鄉是項羽(也是宿遷人)、劉邦、韓信等,朱元璋的老家也不遠。

項羽

而我的老鄉,最有名的就是一輩子吃喝玩樂、再隨手寫點日記的徐霞客。從老鄉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麽我身上多了一份文人的酸氣,而劉強東身上有梟雄的特征。

要分析京東的成功,根本就避不開分析劉強東身上的個性特征。一個企業的成功某種意義上就是創始人的成功!你可以分析各種天時地利人和,什麽趨勢和風口之類的。

但即使風口來了,也只有鯤鵬能夠展翅高飛,扶搖萬里。所謂風口來了豬也能飛起來,是不靠譜的人忽悠更加不靠譜的人。如果你是頭豬,在風口中只會摔得更慘。

稍微不謙虛一點說,我認為新東方的成功就是我作為創始人的成功!我從來不否定團隊在新東方起到的巨大作用,比我個人的作用要大很多。但我是創始人,我是核心,我是所有零前面的一,如果核心沒有了,團隊就很難存在。

另外,只有創始人,是死活都和企業捆綁到一起的,不管是沖在前線,還是退居幕後,都和企業命運息息相連。在一個創業企業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撂挑子走人,就是創始人走不掉。企業發展他獲得榮耀,企業衰亡他承擔責任,幾乎無可逃避。

劉強東身上的幾個特征使得京東在如此激烈的電商競爭中殺出重圍取得成功。

一、他是農村苦出身,又是中國人民大學畢業,所以他把農村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對於知識的運用能夠集合於一身。

二、由於他農村出身,對於中國基層和基層人民的生活有深刻了解,這一了解使他對在京東發展過程中幾萬藍領員工(配送員),有著深刻的同情和給予人性的待遇。

三、他的專業出身是做系統工程的,這一知識結構使得京東在發展過程中系統的不斷升級和叠代沒有障礙,京東的很多系統都是自己研發的,劉強東親自參與,成為中國最先進和最貼近實際的電商和物流系統。

四、他從小得到的價值觀教育,農村人的誠懇實在,成為他與人交往中的利器,不管是對自己的初創團隊還是後序經理人團隊、還是投資人團隊,他的個人品德都使他贏得了絕大部分人的信任。盡管他有脾氣急躁和獨斷的一面,但這一信任並沒因此被傷害。我們知道農村人樸實誠懇一般都不是問題,但農村人的小心眼和小家子氣常常是問題,劉強東剛好沒有後者(這點上我也要贊揚自己一下)。

劉強東

五、由於沒有農村人的小家子氣,劉強東對於合作夥伴和團隊成員都非常大方,一個企業有戰略,有創始人的大方,基本上就齊活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六、劉強東做事果然從不退縮,劉強東給我講了一段往事。1992年,他懷揣500元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決定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錢。當時國家每月發97元生活費,他做家教,推銷圖書,賣電腦,一個月能賺幾百元,食堂的夥食一頓大概是1.5元。1996年春節期間,從臘月28日起到大年初一,他身上只剩1.4元。大年初一那天,他冒著大雪去朋友處解決肚子問題,從人民大學步行七、八公里到北京體育大學,吃了兩頓飯後又步行回宿舍。“我可以向父母要錢,但我沒有要。已經決定的事,不可以改變。隨隨便便屈服,就會不斷給自己找理由”。

七、劉強東的執行力很強,他的高管們執行力也很強。舉例來說,京東高級副總裁李大學租了一套別墅,帶著十幾個年輕人連打3個月的地鋪,每天只睡3-4個小時,重做一套系統。負責平臺的副總張守川,出生於1965年,我采訪的當天早晨還在流鼻血。他每天7點多鐘到公司,睡眠極少,疲倦的時候記憶力也下降。他說:“說不定哪天我就倒在這里,不過沒有關系。我在經濟上已經解放,現在是為理想而戰。”

《創京東》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我讀完了也有不少感悟。未來找個時間,再和劉強東去聊一聊,印證一下我對他的分析和判斷,再從他身上學習一些果斷的氣質。

俞敏洪 劉強東 新東方 京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69

俞敏洪、張邦鑫寧有種乎?我們尋找100家新教育企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7/166183.shtml

俞敏洪、張邦鑫寧有種乎?我們尋找100家新教育企業
火柴盒觀察 火柴盒觀察

俞敏洪、張邦鑫寧有種乎?我們尋找100家新教育企業

初出茅廬的教育創業者,似乎也面臨著必然選擇:血液里或多或少要流淌著“新”或者“好”。

不好意思,說這句話時我沒有慎重考慮。但慎重考慮後,我還是會這麽說。

——俞敏洪、張邦鑫寧有種乎?

在我學生時代,有兩位讓我熱血沸騰的勵誌大佬。一位是新東方的俞敏洪,一位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2016年,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組織的一場《十人看十年》論壇上,俞敏洪和馬雲同臺演講。俞敏洪羞澀而自信地說:“一百年後,教育一定在,新東方也一定在。”

馬雲上場後,直接懟道:“俞敏洪犯了兩個邏輯問題。第一,一百年後,教育一定在,新東方不一定在;第二,可能用不了一百年。”我看到了俞敏洪在臺下尷尬地笑。當然,馬雲的其它觀點似乎也得到了俞敏洪的認同,“推翻BAT三座大山,把“地主”弄死,農民也不一定富起來”。彼時,俞敏洪內心深處,應該也懷疑而堅定地認為“把新東方扳倒,初創教育企業也不一定能起來”。

當然,我並不同意這兩位大佬的觀點。

如同互聯網創業者面前的“BAT”,新東方、好未來則是教育創業者面前的兩座大山。初出茅廬的教育創業者,似乎也面臨著必然選擇:血液里或多或少要流淌著“新”或者“好”。

1978年,俞敏洪高考打敗仗後回到家里餵豬種地。俞敏洪頭次高考敗績很慘,第一年英語33分,第二年英語55分。但他沒有放棄,堅持考了三年後,進入北京大學西語系。

後來的故事,婦孺皆知。俞敏洪從提著漿糊筒在中關村電線桿子上貼托福培訓小廣告,一躍打造出市值150億美金的新東方。

2003年春天,“非典”爆發。俞敏洪的北大師弟張邦鑫從輔導軍隊大院的子弟出名,然後成功複制俞敏洪的故事,於2010年將好未來(也就是學而思)送入紐交所。

至此,“一新一好”占山為王,教育版圖的“楚河漢界”基本定型。

之後,為了更好更安全地生存,教育巨頭開始做生態,初創小公司則要爭取成為生態的一部分。無可厚非。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不是end。

近幾年,掌門1對1、學霸君、VIPKID、輕輕家教、作業幫、猿題庫、瘋狂老師、一起作業、學樂雲、乂學教育等一大批後來者,以追風逐電之速度摧營拔寨,向“新”、“好”看齊。

其中VIPKID成立不足4年,2017年目標營收預計將達50億元。這是中國教育兩大楷模級公司——新東方和好未來歷時十幾年才達到的成績。

於此,我們發現了“新教育創業者”的能量,以及教育創業美好的未來,這個未來可能屬於巨頭,也可能屬於創新公司,重要的是它有著無限可能。

於是,創業黑馬(創業家&i黑馬)順應時勢,推出教育產業垂直新媒體平臺——“火柴盒教育”。這個平臺將連接創業者、投資人、產業人群,攜手走入新的教育產業未來。

“火柴盒觀察”已聯合(排名按首字母順序)豐厚資本、GGV紀源資本、黑馬基金、洪泰基金、藍馳創投、藍湖資本、藍象資本、梅花天使創投、青桐資本、清流資本、頭頭是道基金、星河互聯、熊貓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元璟資本、真格基金、北京左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20余家資本機構,將用一年時間,尋找教育產業中100個新興明星公司,描寫他們的創業故事、總結他們的方法論,把近年來新教育產業的“產業先進性”記錄在波浪壯闊的教育產業史中。

聯合資本機構1

致敬我年少的也是一直的偶像們。時至如今,我依然承認新東方、好未來等巨頭仍是偉大的公司,俞敏洪、張邦鑫等大佬的故事也依舊精彩和富有感染力。

然而,未來已來。

火柴盒觀察編輯部

2017年11月

 

歡迎創業者、投資人、產業人士

關註“火柴盒”與我們發生連接

火柴盒 教育 新教育 新東方 好未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