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次創業失敗,要放棄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332.html

主人公自述

陳義明

我是1981年生人,從農村來到大城市,從學生到青年的這段時間我是在部隊度過的。2003年我復員了,5年的軍旅生活給我留下了難忘的經歷和親愛的戰友情誼!自信、熱情、敢闖敢幹、能吃苦、從不認輸的軍人素質,在我身上都得到了體現。復員後的最初幾年,我跑業務、談戀愛、開餐館、炒股票,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開心。戰友的鼓勵,自己的努力,愛人的協助,我漸漸有了一些積累和收穫。

於是在2006年年底,經朋友介紹,我與人合作投入了130萬元(兩個做業務的朋友和一個技術人員一共投了15萬元,其他都是我投的)開了一家公司,進入了TFT-LCM(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模塊)行業。2008年5月30日後,由於沒有核心資源,在行情一路走低的形勢下,這種模式的弊端也暴露了出來。到2008年年底,公司資金只剩下40萬元,我自己投資的50萬元的股票也只剩下12萬元。

2009年,為了走出困境,我決定轉型。於是,我選擇了做手機方案研發,因為當時做手機方案還有1美元的利潤。結果因為開支太高,出貨量很小,資金斷了。一年後,公司倒閉了。

這中間發生了很多故事。因為初期賺錢了,我的自信心高度膨脹、輕狂,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我做不了。於是我做任何事、任何投入、任何決策都不跟家人商量,甚至在公司出現危機虧損的時候依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還是自我感覺良好!那時候的家,對我來說就是賓館,睡完覺就走。後來有了小孩,我還是成天在外面,回家還總和愛人吵架。再後來,他們就都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深圳。

這段經歷,賺錢不多,我卻感覺春風得意;後來,錢全虧完了,我雖然還年輕卻好像經歷了整個人生似的,什麼滋味都嘗過了。

2010年9月,一個手機圈的朋友對我說,跟他試試組裝吧。於是,我把車賣了,還了債後還剩下10萬元。我不懂生產製造,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做手機方案時他也投過錢給我,也虧了),我把錢全部投進去了。兩年後的今天,我由不懂到懂,並熟悉了手機行業的整個產業環節,但手機行業也由高峰期進入低谷期,各個環節的利潤在不斷下降,而人工的成本卻在不斷上升。結果,沒有自己的產品、只接純代工業務的我們連續兩年虧損!在這期間,雖然我已不斷總結教訓,認真改正,卻仍然改變不了虧損的局面。

總結這幾年的經驗教訓,我的投資都比較大膽也很盲目,純是陪練;沒有大資金和核心客戶支持的研發也敢玩,純是找死;不懂工廠運作的我,憑著信任朋友(他是家族式企業,就我一個人是外姓股東,我當初投入時工廠就已經是虧錢的狀態)就跟著幹生產,純是瞎搞。家庭的破裂、不斷的失敗,現在身無分文的我,又回到了「解放前」的狀態,這是必然的結果。而心中的落差、朋友的眼光都得自己承受,就這樣,激情也隨之慢慢消退……

我想過,幾年下來,我收穫的是在手機這個圈子裡有了一些人脈,有了一些穩定的客戶資源;再就是對這個行業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從核心資源供應,到研發、集成、製造的各個環節都有了一定的瞭解,相對於幾年來涉及的其他行業來說,這個行業我不再陌生;就創業而言,我對公司的運營管理、團隊的培養管帶、組織架構的配置也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就是場面要做大做強。

我現在思考的是,我下一步選擇的創業方向不再應該是做別人沒做的東西、鑽別人還沒有發現的路子,而應該是做比較容易上手,也比較有需求的普通產品;高、精、尖是我的目標,但是現階段的我離這個目標還差很遠。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做點事情,而不再是什麼都想幹、什麼都要試試的浮躁人生。我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我必須重新站起來!

現在,我思考並考察了很久,準備做電子輔料這個業務。隨著電子數碼產品應用範圍的擴大和成本的持續降低,就深圳來說,集成製造的產量還是很大的。

現在我面臨的問題是,每月要支付小孩的生活費2000元,還有老人的生活費和自己的開銷等。我現在的女友知道我的經歷,不但不嫌棄,還一直鼓勵我,我想給她一個過得去的家,可是這一切都需要錢來解決!我需要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但自己一直堅持的創業夢想我也無法放下。每每想到這些現實而又長遠的問題,我總是一夜一夜地失眠。

我現在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去做輔料,自己建廠,規模小點,或者找別的廠合作(已經有朋友在跟我談),資金可以通過借款解決;要麼去找一份工作,先解決生存問題。

我是該向現實低頭老實上班打工,還是迎難而上堅持創業?或者還有別的思路解決我現在的問題嗎?請各位明白人幫我分析一下。跪謝!

 

討論

李長麟(朴智諮詢合夥人,國際註冊管理諮詢師)

夢想很寶貴,不能浪費。創業可以失敗,但必須總結教訓和經驗。你的激情足夠,執行力看起來也不錯,輔料也有市場,這都不假,但你憑什麼從別人嘴裡搶食?

夢想很寶貴,責任也很重大。你上有老下有小,不是單身闖天下的時候了。生活是很現實的問題,你必須解決好,否則怎麼可能渡過創業要面臨的種種困難?你創業是為了什麼?

夢想很寶貴,能力少不了。創業者不僅要對外開拓市場,對內還要做管理。你前幾次創業的合作夥伴,有幾人能繼續跟你合作創業?有沒有追隨你的下屬呢?

夢想很寶貴,值得彎彎腰。但如果創業與家人的基本生活產生了矛盾,那你這個業也創得太悲催了。

我建議你先在要創業的領域裡,找一家比較好的公司打工,學學管理,交交人脈,攢攢生活費,比較周全地作好準備。不要一想到做什麼,馬上就激動得睡不著,這不是創業真正需要的狀態。

肖述濤(大美兒童世界創始人)

成功的路有千萬條,失敗的路只有一條。對於創業者來說,就算失敗了,也沒有悲傷的權利。路是自己選擇的,沒有回頭路。

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家有一個親戚是搞養殖的,前些年水產品行情好的時候,他一下子承包了10畝魚池。結果那年夏天天氣太熱,魚翻塘了。他自然是賠了不少錢,最後連本都搭進去了。他分析失敗原因:養魚的人太多,競爭激烈,運氣不好。他發誓:就算再承包,他一輩子也不再養魚了。當時我們就勸他,大家都不好的時候,有很多人會放棄,那你明年的生意就會好起來,為什麼不再堅持一年呢?他回答,怕了。

過了幾年,他手上有了點積蓄,開始養豬。他還是那一套,別人做什麼掙錢,他也跟著做,結果自然不是很樂觀。我們又問他,你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呢?他說,兩次了,沒底了。

第二個故事:我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有一天在上海的街頭,我看見兩個扒手在一個婦女後面跟著,一個負責望風,一個負責實施扒竊。我正好在兩個小偷的中間走,當我發現了他們的行為後,前面的那個小偷拿出匕首朝我比畫了半天,我真的糾結了。一種選擇,沖上去制止,可是,那段時間小偷吞刀片、不要命的傳言非常凶,我害怕;一種選擇,視而不見,逃跑,不過逃跑我也怕,怕以後一直內疚;一種選擇,求助。可是,我都不去幫她,又能求助誰呢?

猶豫使我放慢了腳步,這時我後面的那個小偷已經超過了我,看來他們要實施偷竊了。這個時候我的想法突然變了。我想,我就大喊有小偷,大不了我跑!於是,我這麼做了。小偷跑了,我也跑了!

這兩個故事和創業很像。創業要堅持,可是什麼時候堅持、如何堅持、怎樣堅持?創業者有時真是既沒辦法又沒底,同時還身不由己。

我的母親是位很了不起的農民。在我小時候,我們家3個孩子上學讀書,她硬是靠自己的肩膀拉蜂窩煤,每天走幾十里,走街串巷給人家送蜂窩煤,每塊煤賺幾分錢,供養我們上的大學。至今,我仍然忘不了她冬天拉煤的場景:口裡哈著熱氣,額頭冒著汗水,手全部都黑了。我創業以來,一直在想,母親當年何嘗不想用好的辦法去創業,付出較少的辛勞換取更多的收穫呢?為什麼她要靠拉一塊一塊的煤來賺取我們的學費呢?

現在我也創業了,我明白了創業者的錢都是一分一分地掙出來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建議這位仁兄:第一,找時間讓自己安靜下來,比如釣魚、讀書,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哪些該堅持,哪些該放棄。第二,找機會先把自己安頓下來,比如去投靠一家比較好的企業或者過去的朋友,先找個靠山,再從長計議。第三,創業者最需要的和最不容易得到的,就是另一半的支持。如果家破了,再想彌補太難了。

黃鐵鷹(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始人)

述濤說得真好!讓自己安靜下來,讓自己哪兒安靜下來?是讓自己的心。我也是這樣,面對很多難題,越想越沒頭緒,越沒頭緒越急,越急就越按慣性做……

最後,往往是在轉移注意力後,我腦袋裡才突然有了辦法。現在我知道了,人其實都是心指揮腦,心靜了,腦袋才能真正思考。

宋錦添(某廣告公司總經理,創業10年)

我也來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的一個高中同學,與我特別要好,她剛剛畢業就被一個38歲的、頭都禿了的老文藝青年用詩給哄跑了,並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與他結了婚。多年後,我再見到這個皮膚乾枯的同學,她已經離婚了,又嫁給了一個普通工人。她說:「原來真是看瓊瑤的小說看多了,不聽老人言。現在,過了這麼多年,我才知道,他還不如一個工人踏實、可靠。」

那個老文藝青年,整天寫東西,就是發表不了。越發表不了,他越是到處去拜訪老作家。他曾經遇到過一個作家,極其不客氣告訴他:「放下筆,別寫了!賺錢過日子去。」可是,他不但不聽,後來乾脆連班都不上了,完全靠我的這個同學—一個小女子在商場站櫃檯度日。我的這個同學結婚10年後離異,將她自己賺錢買的房子都留給了他。

第二個故事:我的一個下屬,今年不知道是怎麼了,家裡接連發生了別人一輩子可能都遇不上的一件件倒霉的事情。父親在異地出了車禍,她請假去解決;老公跟她去參加父親葬禮,出車禍骨折,她接著請假;請假期間,孩子接二連三生病,她繼續請假;好容易上了一天班,樓下每天停十幾輛摩托車,偏偏她的丟了;她換了一輛汽車上班,20天後,汽車玻璃又莫名其妙被砸碎了。

我想,第一個故事說明,堅持自己的理想是可貴的,但先要承擔起責任,不能以犧牲別人的愛為代價;第二個故事說明,人是有運氣的,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創業成功的肯定都是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人,但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運氣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另外,我認為創業不宜在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下開始。有壓力是好事,但壓力太大會使人變形。所以,我就做一個潑冷水的人吧。人生的智慧,並不是只一味地冒死往前衝,知道進退才是智慧。這種智慧,是誰都教不了誰的。我建議你先找一家公司養家餬口、休養生息!

黃志方(深圳三思縱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來講講我32歲創業時的往事。

1995年1月,我剛滿32歲,就從那時開始創業。我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在1995年1月16日註冊的,當時我身上一個子兒都沒有,只有一番創業的雄心。想想看,我當時的膽子真大,退路也想好了,最壞的後果就是回家和老婆孩子過日子,靠老婆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3個人天天喝稀飯。

我本來就一分錢也沒有,正打算創業,結果來了一個朋友兼債主。朋友說:「哥們兒,我那輛摩托車你玩夠了沒有?玩了兩年多了,差不多了吧?你看,你要麼把車還給我,要麼把錢給我,兩個方案你選一個。」

我一想,我確實是開著別人的摩托車玩了兩年了,我幾乎都忘了這件事了。當時他是上不了牌,才把車給我的,讓我幫他去公安局上牌,承諾讓我玩兩年。現在我已經玩了整整兩年了,還車?不行,還了車,我就沒有「腿」了!

於是,我找朋友借了兩萬元,付了13000元摩托車款,把車買了下來。一咬牙,我又為女兒買了一個6000元的松下攝像機(女兒剛滿100天,我要記錄下她的每一天)。這一折騰,我只剩下了1000元,工商驗資又花掉了。

我就是這樣負債兩萬元,騎著我的本田125摩托車,一頭撲入商海的。老天真幫我!5年後,我買了汽車,賣了摩托車,賣了13000元,一分沒少。這個錢我一分沒動,都上交給了老婆。

黃鐵鷹(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始人)

香港有句話,「工字不出頭」。

幾乎所有香港人都有創業夢。香港是個創業天堂,任何人只要花幾千元,不用一個星期,就可註冊一家公司。香港的公司沒有內地的營業範圍這一說,從拿到營業執照的第一天,你就既可以做早餐的生意,也可以從事外匯買賣的銀行業務。

我認識一對從福建來的夫婦,女的原來在我們公司做文員,男的在我們公司樓下租了別人餐廳門口的3張桌子,賣餃子和餛飩。他們兩口子晚上在家包好餃子和餛飩,白天拿來賣。中午飯點忙,女的就利用午休的1小時,也去幫忙端餃子。他們有一個小姑娘,從幼兒園放學就在那3張桌子旁邊的小凳子上做作業。

他們的生意越做越火,很多辦公室的人都打電話叫他們的外賣。最後女的只得辭掉辦公室的工作,兩口子一起忙。

後來中國內地開放了,去香港的人越來越多,用人民幣換港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兩口子又在餐廳旁邊租了一個不到兩平方米的門市,前面用鐵欄杆焊得密密麻麻,上面掛一個牌子:兌換人民幣和港幣。

在沒人換錢時,他們兩口子依然賣餃子;有人換錢時,他們馬上打開鐵欄杆的鎖,坐到裡面給人家換錢。他們不僅匯率比銀行划算,還可以做一些銀行不能做的業務。比如有人要換10萬元港幣的人民幣,這麼多現金帶在身上不方便,他們還可以通過地下錢莊安排在內地提現的業務!幾年後,他們兩口子買了一套附近的6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當然只是交了首付。

辦公室的香港同事談起這兩口子,不無羨慕地說:「他們發展得很好,來香港不到10年就買樓了。」

10年過去了,我去香港又看到這兩口子,男女都有些發福。他們把那間餐廳整個租了下來,做上了茶餐廳的生意。

我們公司還有一個司機,叫阿徐。他當時40歲出頭,煙抽得很凶,性子急,走路喜歡哼著歌。時間久了,我才知道他曾做過很多生意。一天,我坐在他車上,恰好趕上堵車,我倆就閒聊起來。他順手遞給我一張名片,上面寫著「 環亞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他說,這是我在以前公司的名片。

真沒想到,他在我們公司做了5年司機,身上居然還帶著他原來的名片!

1996年他辭職了。我說:「你幹什麼去?」

他說:「開出租車!」

我說:「你給別人開?」

他說:「不!我從銀行貸了100萬元,買了一個出租車牌照。我相信出租車牌照10年後還會翻一倍。」

我說:「你用什麼抵押?」

他說:「就是這輛車、這個牌照和我每天拉客的收入。」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有好幾家專門做出租車抵押貸款的銀行,每家都急著在郊區找空地停放出租車!因為經濟蕭條,打車的人很少,很多出租車車主還不上貸款,車就被銀行收了!

1999年,阿徐又回我們公司當司機了!

阿徐對我說:「我這個人沒有發財的命!車被銀行收了,我自己還虧了20萬元!」

不過,阿徐走路依然急匆匆,嘴裡依然哼著歌。同事告訴我,阿徐現在每個星期都會買一張10元錢的六合彩票。

香港還有句話,「馬死落地行」。

宋錦添(某廣告公司總經理,創業10年)

這個案例引發我的思考:人對別人究竟有什麼幫助?在什麼事情上能夠有幫助?

其實,很多人提問的時候,內心都有一個聲音,頑強地在心底呼喊,他自己難以抗拒,於是,就把問題說了出來,想從外界尋求力量。無論外界是如何回答的,心靈指使的眼睛卻總是會有選擇地吸收符合自己心願的話。因此,在人生問題上的探討與勸說,我認為基本無效。人都逃不過自己的宿命,教的曲,唱不得。

另外,我還在想,為什麼有人能絕處逢生,而有人卻越戰越敗。有的人越挫越勇,打死不服輸,內心永遠有必勝的信心—這種人容易置之死地而後生。有的人行為上不服輸,可內心裡已經敗了:沒了鬥志與激情、覺得上天不公、全世界都是灰的。

除了命運的因素,信念與行為的統一與堅持,可能就是成功的秘訣。儘管前世的造化決定了今生—命已天定,但是,在50歲之前,別認命,盡自己的努力在進進退退、迂迴曲折中打到半百,再認不遲!

後記

陳義明

原來的我是一個特別陽光的人,而這些年我的事業一直走下坡路,經歷了這麼多,現在的我激情已經消失了,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我想了很久,我把創業這件事看得太簡單了。回想我做的一件件事,當時的我並沒有具體的行業經驗,也沒有能力駕馭那個局面,可是我內心深處不敢承認,這幾年的失敗都是因為這個問題。我所謂的敢拚敢闖其實就是一種盲目行為,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也失去了寶貴的資本,我寶貴的夢想也滿身是傷。我確實需要反省自己,彎下腰來,重新認識自己,認識現實,好好總結經驗教訓!

我性格中有過分自信和自大的毛病,如果有一個「明白人」能及時潑我冷水,為我指點一下方向,相信結局會好很多。經過這幾天的考慮,我決定還是在熟悉的行業裡先找一個適合的工作幹著,沉澱下來,認真檢討自己的錯誤,踏實做好一份工作,讓曾經的錯誤和教訓成為自己的財富,為從頭再來做準備。當然,對於自己創業的這個夢想,我是不會放棄的!

—本文摘自中信出版社《找我2》一書,有刪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32

周鴻禕:放棄搜狗原因有三,其中王小川私心太重是原因之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422.html

騰訊收購搜狗,大戰塵埃已定,卻餘波未平。關於大戰的細節,相關各方各說各話,講著不同的故事。

目前至少流傳著三個版本。騰訊+搜狗版的故事是這樣的:馬化騰適時出手,成功阻擊對手360,同時報了3Q大戰時的一箭之仇;外界流傳的故事則是:王小川不願再居人下,急於獨立,唯有騰訊有這種可能。

真相唯一,外界或許永遠無法瞭解,只能任由各方塗抹。

現在360要講自己的版本了。9月22日晚,周鴻禕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川想獨立是真,騰訊阻擊360是假,360早就放棄了收購。周鴻禕舉例證明:收購價格那麼低,因為無人抬價。騰訊4.48億美元佔股36.5%,估值約12.3億美元。

搶狗大戰已成歷史,卻影響深遠。9月20日,安裝360衛士的用戶發現默認的搜狗瀏覽器被換成了360或IE瀏覽器。360方面的解釋則是,搜狗以升級搜狗輸入法和更新詞庫為由進行瀏覽器誘導捆綁,利用搜狗市場地位進行捆綁。

本報記者問周鴻禕,搶狗大戰後,是否會將火力全部聚焦於搜狗,而此前聚焦百度。周鴻禕卻表示:戰爭不重要,360最終市場地位的上升,最關鍵的是用戶體驗。

周鴻禕說:收購是為了收團隊,團隊走了還有什麼意思?

真正的原因有三:

一是搜狗的流量問題,很大一部分來自網絡聯盟。在談判期間,360對此進行了分析,搜狗佔中國搜索市場10%的市場份額中,30%來自網絡聯盟,只有70%來自搜索請求。

二是搜狗的收入問題,很大一部分來自醫療廣告。根據360的調查,搜狗約有60%的廣告來自醫療廣告,超過百度的40%。如果收購成功,這部分收入會讓360很尷尬:360一直宣傳自己不做醫療廣告,若搜狗併入,必須得放棄這部分廣告。

360為什麼如此重視醫療廣告的問題?周鴻禕說,這是為了「形成搜索體驗上的差異化」,只有用戶體驗上的差異,才能使百度原有客戶轉向360。

第三個原因才是王小川。對於王小川要求的獨立發展,周鴻禕認為「各干一塊很扯蛋,只有合力才能改變百度獨大的格局」,周說這是王小川「守住自己一畝三分地」的私心所致。

談判過程中,周鴻禕曾做過妥協,給搜狗半年時間獨立。

周鴻禕說,當時參與爭奪搜狗的人有兩撥,一撥以百度、360為代表,試圖收購整合搜狗業務,另一撥給王小川投資,讓他獨立創業。

周鴻禕透露,360放棄之後,百度也放棄了,百度的參與目的就是為了抬價,360一去,百度也撤了。撤得更快的是雷軍,雷軍當時給出的估值只有7億美元,遠低於搜狗預期。而且雷軍早在百度、360之前就撤出了。

這樣,唯有可能的買家就剩下騰訊。周鴻禕說,這也是在傳出14億、20億美元之後,搜狗僅以12.3億美元的價格出手。

最後,周鴻禕還表示,張朝陽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37

放棄欣宜張玉珊:好難管到佢!

2013-09-26  NM
 
 

 

16歲開始,由張玉珊幫減肥的鄭欣宜,試過一年減走一百磅佳績,締造肥人福音,生活亦從此改寫。減肥十年,近年欣宜防線崩圍,甚至放肆到一餐飯吃五人分量亦面不改容,體重多次反彈,更翻脹到180磅危險線,連一手打造神話的修身堂老闆張玉珊,亦決定放棄,代言人身份不再。早前修身堂上海旗艦店開幕,張玉珊請外援袁詠儀做主禮嘉賓,無請欣宜。對此,張玉珊語帶無奈:佢都咁大個,我好難管到佢!剪綵用外援

今個月中,修身堂上海旗艦店搬遷開幕,張玉珊請Cool魔嫂袁詠儀做剪綵嘉賓,代言人鄭欣宜卻無影,據了解,近年體重有增無減的欣宜,已不獲續約。「Shirley(張玉珊)好錫欣宜,一路都有睇住佢,好多時欣宜失晒控狂食,Shirley都親自開解佢,點知欣宜唔領情,仲喺外邊唱Shirley,話之前減到肥同佢無關,係靠自己跳舞;呢個圈好細,啲說話傳到Shirley耳中,佢當然會好失望!」知情者說。唔識飲水思源,更甚是身為減肥代言人的欣宜堅持認為自己唔肥,拒絕忍口控制體重。自拆招牌,以至張玉珊最近連修身堂內地加盟店開幕,也不預欣宜剪綵。「肥姐過身後,欣宜自己搵錢生活,Shirley好放上心,兩年幾前,內地好多加盟店開張,每次Shirley都指定要搵欣宜去剪綵,每次都有幾萬蚊o架,就算星煥老闆何哲圖叫Shirley俾高啲價欣宜,佢都無所謂!不過欣宜近年好似吹脹咁,有次喺內地做剪綵活動,啲觀眾大嗌話佢肥,搞到主人家好尷尬,之後都唔敢再叫佢去剪綵!」

無份做義工

欣宜十五歲已經有二百三十五磅,令當時比女兒還要輕的肥姐十分擔心,親自搵張玉珊幫寶貝女減肥,肥姐患病後,亦曾託孤給張玉珊,大家關係密切;一○年,積極減肥的欣宜體重一度低見一百二十八磅。「之後欣宜再同修身堂簽咗新一輯泳衣廣告合約,點知佢突然故態復萌,仲搞到一發不可收拾,廣告拍唔成,合約亦不了了之!」知情者說。每年中秋節,修身堂有義工活動,欣宜都會陪住張玉珊到場,但今年只請了蔡一智,不見欣宜。

十年回歸

曾經由235磅減到130磅,曾經努力瘦身的欣宜,有過唔少美麗回憶。

個人選擇

對欣宜無出席今個中秋義工活動及無再用她做代言人,張玉珊表現無奈。張:今日係佢唔得閒啫!我哋合約係滿咗,所以無話特別搵佢!壹:之前同佢簽咗份泳衣廣告約?張:有同佢傾過,但嗰個階段佢自己都唔係太ready想去減!佢減咗咁耐,如果佢唔想,我都唔勉強佢,都咁大個,其實我都好難管到佢,最緊要佢開心!壹:未減肥前佢高血壓、高膽固醇,怕唔怕佢身體再出毛病?張:佢依家無以前咁重!佢咁長時間去減肥,精神上可能唔係太開心,反而身體方面我唔太擔心,當然我都希望佢靚。壹:佢一餐飯食五個人分量,有無勸佢要注意?張:等佢放縱吓先啦!放縱完可能有一日佢想再減!我當然希望佢又瘦又靚又健康,但佢咁大個,等佢自己選擇,呢啲嘢好難逼!壹:佢喺外邊同朋友講,話瘦到唔關你事,係靠自己跳舞!張:所有我無聽過都唔會當真,唔特別講嘞!

留下神話

三歲已經鮑魚做早餐,吞雞髀當食糖的欣宜,十幾歲體重已經高見二百三十五磅,買唔到衫,肥姐要買兩件成人大碼衫叫裁縫改給欣宜穿著,後來健康更出問題,欣宜八歲已經膽固醇超標,有高血壓;○三年,肥姐要張玉珊助女兒減肥,當時在加拿大讀書的她,暑假返港減肥外,張玉珊更搵營養師專程到加拿大照顧欣宜飲食,令她一年內成功減掉一百磅,變身美少女,留下神話。○五年欣宜推出《我的減肥日記》大賣十五萬本,成為肥人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23

諾獎得主Shiller建議畢業生:放棄谷歌,去擁抱高盛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803

當你有機會入職谷歌或者高盛的時候,你會選擇谷歌還是高盛?

不用再糾結了,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Shiller已經給出了建議:高盛。

在名為「高盛VS谷歌:職業生涯選擇華爾街還是硅谷?」的辯論中,Shiller建議有抱負且對金融感興趣的年輕畢業生應該選擇高盛而非谷歌。

Shiller稱:「當你選擇學習金融專業的時候,你是在學習如何推動事物的發展。這種發展將是大規模的,且是可持續的。」

「這種大規模推動事物發展的影響比你進入谷歌工作,然後設計出一些小程序更加重要。」

Shiller認為,金融在支撐著所有有價值的事情。他解釋稱:

「我們需要工程師的數量比金融人士要多。但是,我們需要金融人士為工程師提供研究的資金。」

「任何重要的人類活動都需要金融支持。」

「你獨自一人無法為這個世界貢獻出偉大的成果。」

當然,Shiller的觀點也遭到了反對。

Singularity University研究發明副校長Vivek Wadhwa稱,谷歌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經費,並且正致力於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技術,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浮動無線網絡(floating wireless networks)等。

Wadhwa反問道:「你們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金融領域,『虛構』(cooking up)出一個金融系統,然後再去管理它嗎?真的願意讓孩子們去製造更多的泡沫?」

然而,Shiller在演講開始之際就間接的打消了Wadhwa的擔憂。他開玩笑稱:

「我的假設是,我的講話不是針對那些想掙很多錢的學生。」

「任何借出資金,然後要求償還的人都顯得貪婪。你永遠不會像特蕾莎嬤嬤那樣受到愛戴。但是,你在內心知道自己是一個好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65

大空頭Hugh Hendry致投資者信(一):放棄看空美股 但絕非投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048

Hugh Hendry被稱為「主題投資之父」,是對沖基金Eclectica的CEO。近年來,Hendry因看空美股、看空中國經濟而聞名。11月,Hendry宣佈,他放棄看空美股。你可能會說,最大的空頭投降了,這對股市不是一件好事。也許事實是這麼簡單,也許背後有更複雜的原因。

Hendry分析了過去113年道瓊斯的走勢,旨在尋找與最近500個交易日最為相似的走勢。他找到了:1928年、1982年、1998年。歷史告訴我們,2009年以來美股持續數年的牛市,不會安靜地平歇下去,要麼繼續攀升數年,要麼攀升後崩盤。

下圖藍色實線代表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的道瓊斯走勢,藍色虛線代表1997年12月以後的道瓊斯走勢,紅色實線代表2011年12月起的道瓊斯走勢。圖中可見,過去兩年的道瓊斯走勢與16年前的走勢驚人地相似。讓我們來看看1998年附近,全球經濟都發生了什麼。

美国,美国股市,QE

那時,我們先是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隨後俄羅斯爆發盧布危機,盧布貶值,俄羅斯國債違約。最後經歷的是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和千年蟲Y2K問題。在這一系列危機的背景下,我們可以肯定,當時美國的貨幣政策過於寬鬆。結果如何呢?美國股市以拋物線形式增長,做空者損失慘重。這正是Hendry所擔心的:在聯儲慷慨又病態的貨幣政策下,持續做空,始終虧錢。

你可以說,此前Hendry判斷失誤,這一次他也許又錯了。但是你不能否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著太多的爭議和質疑。聯儲難道沒有意識到嗎?那又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冒巨大的風險維持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呢?這與「新重商主義」(Neo-mercantilism)的觀念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40

標題怕變北韓翻版 瑞士人放棄打肥貓

2013-12-16  TCW
 

十一月底,瑞士公投倡議公平薪資的「一:十二行動」(1:12 initiative),終告闖關失敗,意味著「打肥貓」的極端做法,並非民眾渴望的經濟解方,還不如維持自由開放的經商環境,讓高占國內生產毛額(GDP)近四成的國際企業常駐在此。

「一:十二行動」的發起人之一是社會民主黨主席羅斯(David Roth),他力陳公投目的並非制定薪資上限的數字,而是公平分配最高和最低受薪族群的關係。所有從肥貓手中省下的錢都將用於支付底層員工薪水、開發新投資案等。

不過,儘管提案未獲全民埋單,倡議本身就已招致大開自由經濟倒車的批評,不僅國會議員諾瑟(Ruedi Noser)痛批「一:十二行動」將讓瑞士從經濟最自由國家的地位淪為「歐洲的北韓」,當地的中小企業也反彈這種「齊頭式經濟平等」的取向。

低薪族反丟工作、福利減

年薪為員工五倍的電動腳踏車商沙爾(Kurt Schaer)表示,他雖然反對薪資差距過大,但更不希望政府干預經營:「股東有自由決定經理人薪資。要是公投通過,我反而得增加會計的人力成本,」他說,「我寧可拿這些錢開發新產品或市場,而不是遵守蠢規定。」

薪資鴻溝日益擴大,是近年瑞士社會的隱憂。社民黨提出的數據顯示,一九八四年至二○一一年,瑞士最低和最高薪資差距已從一:六擴大到一:四三;瑞士勞工聯盟公布的資料更驚人,單是諾華藥廠(Novartis)的差距就高達一:二六六。一名氣憤的民眾就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我們要遏止這股歪風,這些經理人過去幾年實在賺得太超過。」

然而,單靠「一:十二行動」就想提升低薪階層收入,反可能領著經濟發展走回頭路。瑞士手工業者聯盟主席萊姆(Jean-Francois Rime)擔憂,企業將推出規避原則的政策,將工程外包海外,反而導致政黨想保護的低薪族群更快丟飯碗;不僅如此,一連串骨牌效應也將隨後發生:失業率攀高,國家稅收因而減少,社會福利勢必縮水。

「幸好,投票結果反映一項事實,」瑞士全國工商總會董事法拉佛(Ursula Fraefel)說,「民眾對目前瑞士經濟成長模式是認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79

「日本應該放棄電視」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048

「夏普在電視上的虧損實在是太多太多,索尼也是。他們仍然在電視方面努力嘗試,但是沒有希望。」

「我認為日本的強項是工程製造,他們有最好的工廠,可以生產很精密的零部件,做出很多小設備,這是他們很大的優勢。它們的軟肋是軟件,需要提升軟件技能。」

日本電子巨頭正深陷危機。預料到這一危機並曾操刀其中部分改革的人,對此如何看待?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了索尼前首席改革官喬治·貝里(George Bailey)。

2007年,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門曾出具了一份報告《走出困境——日本電子企業的創新徵程》,報告執筆人正是喬治·貝里。兩年後,他加盟索尼,任首席改革官,實施索尼的架構和商業模式改革。

雖然他2013年已離開索尼,但作為日本電子行業的研究者和改革者,他的看法有助於人們深入瞭解日本電子巨頭的困境和轉型路徑。

「反應速度太慢了」

南方週末:關於日本電子製造業的衰落有各種說法,在你看來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喬治·貝里:日本曾經是電子製造業的世界領袖,曾經是多個領域的世界第一,但是有兩件事情改變了這一切。

第一件事情,是很多工廠轉移到中國。日本工廠的製造成本太高,他們雖然很想保住日本工廠的工作,但是中國的製造成本更低。

第二件事情是數字時代的到來。這與過去的硬件製造業不同,軟件變得如此重要。但是日本的軟件業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全面發展,許多日本電子企業的硬件很不錯,但是軟件跟不上。

日本企業組成了不同的派系,相互之間卻不合作,大家都在做電視、DVD播放器等等產品,但是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彼此之間不兼容,導致用戶體驗很差。

這個時候,又有兩件新的事情發生了——韓國三星電子崛起,生產工藝和技術有很大的進步,甚至可以和日本媲美;美國蘋果等公司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讓人們能夠很容易、很好地使用。

現在,日本電子企業在全球有三大競爭者,以蘋果為代表的美國公司,以創新引領者的姿態出現;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公司,生產技術工藝越來越好,但是比日本公司有著更低的製造成本;中國電子企業,以廉價產品、快速市場反應著稱。

日本電子企業對這一切變化的反應速度太慢了。

南方週末:在你看來,日本電子製造業的衰落,有哪些標誌性事件嗎?

喬治·貝里:有很多,譬如,蘋果成為了日本本土市場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而很多日本廠商放棄了智能手機。

還有一個最明顯的是電視,夏普在電視上的虧損實在是太多太多,索尼也是。他們仍然在電視方面努力嘗試,但是沒有希望。因為中國廠家正在追趕,而且做得越來越好,生產成本更低,現在沒有哪一家日本廠商的電視業務賺錢。

有一些廠家在改變,轉向生產醫療設備,或者如索尼那樣減少電視生產,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削減得還不夠。他們到現在還沒有放棄電視,我的意見是他們應該放棄。

南方週末:為什麼日本電子廠商應該放棄電視?

喬治·貝里:加入索尼之前,我在IBM工作。IBM有很多業務組合,IBM的經營理念是,堅持做某一項業務的理由是因為我能創造價值、提升技術、幫助客戶變得更好,如果發現不能,那麼就應該放棄,這就是商業之道。有一個例子就是,IBM放棄PC業務,專注於服務解決方案,結果是IBM和聯想都獲得了成功,大家都很賺錢。但是在日本,沒有人放棄,一個都沒有。

「與美國公司聯手」

南方週末:那你有沒有直接向日本企業提出放棄電視的建議?譬如你在索尼任首席改革官的時候。

喬治·貝里我不應該向你透露這些具體內容。我可以說的是,日本企業正在改善,現在也是時候改變了!他們必須要去適應新世界,加強軟件服務、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聚焦那些它們能夠展開差異化競爭的領域,比如醫療設備。日本能在醫療設備方面做得好得多。

南方週末:日本發展醫療設備方面優勢在哪裡?

喬治·貝里:他們可以做出很困難的東西,在醫療設備方面做出很大的提升改進,而且,這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產品是其他公司難以複製的。這裡競爭的不是最低成本,而是高價值。它們可以參與競爭,而且可以獲勝。

南方週末:他們靠什麼與歐美醫療設備廠商們競爭呢?

喬治·貝里:相比歐美GE等醫療設備公司,我認為日本的強項是工程製造,他們有最好的工廠,可以生產很精密的零部件,做出很多小設備,這是他們很大的優勢。如我前面提到的,它們的軟肋是軟件,需要提升軟件技能。我相信他們會與美國公司聯手,加強他們的軟件部分。

南方週末:你覺得日本電子製造業還能獲得新生嗎?

喬治·貝里:現在還很難說。日本電子製造業的財務狀況非常脆弱。你看它們現在的市值,比1990年代低了很多,低到難以置信的程度。但我相信它們還很強壯,有很好的品牌,很多人才,可以做得更好。

現實條件是,它們做得不夠好,2013年的財務狀況儘管好於2012年,但是更多是得益於日元貶值,情況還不能說好。

日本電子製造公司是好公司,但是定位錯誤。他們也希望通過外界幫助、努力想要提升,一些公司調整定位,正在往好的方面轉變,比如索尼聚焦遊戲娛樂、松下轉向醫療等等。但是我不確定它們調整轉變是否夠快,因為中國、韓國也在變得強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68

【小敗局】2000美元的淺嘗輒止:3個月放棄也是成功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6/57675.html

小敗局是i黑馬推出的一系列描寫失敗創業者的文章。成功的案例聚攏在閃光燈下,但有更多的項目敗在途中。i黑馬今天分享的這個案例,是一位普通創業者在歷經3個月、2000美元的投入後宣告放棄的經歷,但他認為,即使最終失敗,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成功的。今年初我和我的合夥人開始了一次創業過程,我們的業務是為中小型企業解決商務旅行問題。但是在經歷了3個月的時間投入以及2000美元的金錢投入的基礎上,宣告放棄,原因是我們的幾個基本假設錯誤了。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在創業之初的6個月中,驗證自己的假設,哪怕最終失敗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成功的。我的創業公司叫做TravelCarrots,創業的靈感來源於我和朋友之間的一次談話。他是IT行業的一名顧問,因此需要大量的出差,他自己負責訂旅店經常要住在一些很貴的旅店,他想找到便宜的住處,這樣可以省下一些額外的差旅費。但是對於這種工作有一個問題,就是公司財務利益和出差員工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TravelCarrots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會提供機票和酒店的標準價格,如果出差員工定的酒店低於標準價格,那麽公司會將節省下的部分金額分給員工。之後我們制作了一個不到兩分鐘的視頻,通過這個視頻向商務人士解釋我們的創業想法,結果發現我們的假設有問題。我們的假設是公司的老板和經理希望和員工分享節省下的出差成本。但是實際得到的反饋是:(1)我感覺我的員工會操縱這個系統的,這樣不但沒有省錢反而浪費了很多錢。(2)我不想讓我的員工乘坐低價的飛機和住便宜的酒店,這樣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盡管反饋不好,但是我們發現小公司對於減低出行成本還是很有興趣的,於是我們修改了我們的想法,我們改做推薦。根據員工的輸入信息,做機票和酒店的推薦。之後我們又一次進行了市場驗證,盡管有幾家公司表示願意嘗試,但是其他的反饋並不理想:這個業務沒有解決我最大的問題,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提前預定的業務。我使用的是公司的消費卡,你們的業務會增加報銷的麻煩程度。排斥我們業務的具體理由多種多樣,但是基本上是因為不能接受我們的產品理念。綜合考慮之後,我和我的合夥人決定放棄這個計劃。盡管失敗了,但是我們沒有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經歷,因為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就驗證了自己業務的合理性是否成立。對於創業者來說,能夠明白偉大的創業想法是否可行,是很重要的素質。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荊楚網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20

英國央行行長暗示放棄“前瞻指引”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875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釋放信號不再把“利率與失業率”掛鉤,意味著英國央行將拋棄出臺不足半年前瞻指引政策。 卡尼是在達沃斯論壇期間接受一系列采訪時表態貨幣政策將作U形改變,他說與去年夏天相比英國經濟處於“不同的狀況”,失業率不能再作為指導政策的唯一依據。 卡尼表示英國央行不會“立刻”加息。周五他將在達沃斯論壇上概述自己的觀點。 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失業率已經降至7.1%,離前瞻指引加息門檻值僅差0.1個百分點。 卡尼昨天告訴BBC,央行的決定不是改變7%的失業率門檻值,而是反對“不必要的聚焦一個指標”。 “我們可以在相當廣泛的領域做很多事情。” “我們試圖掌握勞動力市場整體狀況……我們不能因為只關註一個指標而分散註意力。” 卡尼明確表示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 去年8月份英國央行繼美聯儲之後推出“前瞻指引”,以便對市場溝通的更為高效。英國央行當時稱在通脹率保持可控的前提下,在失業率至少降至7%以下不會考慮加息。 銀行央行當時預期在該指引下未來3年內利率將維持在0.5%歷史低點不變。而目前的情況是英國失業率可能在2013年年底跌至7%的門檻值。 在回答為什麽央行的預測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時,卡尼說“如果我們的預測是錯誤的,那麽最好還是讓它沿著錯誤的方向繼續。” 卡尼說,當時央行憂慮滯脹以及經濟再度收縮,現在他擔心仍然需要央行的支持來保證複蘇可持續。 他表示央行將考慮在2月通脹報告中再次檢查前瞻指引。 英國央行放棄7%失業率門檻的想法,可能將得到英國財相奧斯本的支持。奧斯本將在周五在達沃斯做主題報告,他的助手稱財相對於提前加息持較寬松的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73

格里夫尼亞幣值暴跌,烏克蘭央行或已放棄釘住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199

連續幾周陰跌之後,烏克蘭貨幣周三大幅貶值,格里夫尼亞對美元的匯率如自由落體般,一瀉千里。自2009年2月23日以來,格里夫尼亞對美元的匯率首次下跌到9格里夫尼亞兌1美元。該國外匯交易商表示,市場非常緊張,外匯報價波動非常大。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烏克蘭代總理將格里夫尼亞的貶值歸咎於該國政局的動蕩。他說,雖然目前國內出現示威遊行和局部沖突,但並沒有傷及烏克蘭的經濟基礎,國家的根基是穩固的。他還呼籲人們盡快解決當前的政治沖突。 格里夫尼亞一直是在烏克蘭央行的幹預下,以8.2格里夫尼亞兌1美元的匯率釘住美元。今年以來,烏克蘭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遊行,格里夫尼亞的匯率持續下跌,直到今天開始暴跌。外界猜測,烏克蘭央行已經放棄維持了長達四年的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 美國銀行預測,格里夫尼亞的匯率在今年年末會貶值到10格里夫尼亞兌1美元。 瑞信的經濟學家Alexei Pogorelov表示,在抗議爆發之前,烏克蘭央行通過外匯市場幹預來維持格里夫尼亞的匯率。抗議爆發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使得格里夫尼亞貶值壓力劇增,烏克蘭央行已經不願再進行幹預了。 分析師普遍預測,烏克蘭央行可能會為格里夫尼亞的匯率設定一個目標值,並通過拋售美元來竭力維護這個目標值。根據烏克蘭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1日,央行的外匯儲備為204億美元,去年12月份為了捍衛本幣幣值,共拋售了9.4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