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頭蔡,利用一名在都接近11個月前在《Prospect》雜誌寫下一篇叫You’ll never be Chinese的文章,之後生果日報翻炒這一篇發表超過10個月的舊文,今日大頭蔡利用這一篇文章大發高論,認為「歸根究柢,馬克.基多接受不了這個他已不認識的中國,一個萬事以錢行先的社會,這不是英國冒險家心目中的中國夢。馬克.基多指,現代中國社會只關注金錢和獲取金錢,政府害怕人民,因此不會領導人民去做對的事。着重物質,不一定引致道德淪亡;然而,以中國模式發展,見錢開眼和道德淪亡是分不開的孖公仔。」
香港有個高管,專門使人地錢出力幫老闆蝕大錢,他的專長是日日寫文章指點江山。他話他有個朋友,看上市公司高管有很多條件,其中一個是,高管和投資者共坐一條船,一定要把自己人工的一大部分和業績掛勾,英文諺語是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但是那個高管卻做不出這一點,那個當然是大頭蔡。
根據《傻仔日報》發現,精電國際(710)行政總裁大頭蔡,自就任以來,取得的酬金大約有幾千萬之譜,但卻一塊錢沒有行使公司的購股權,假如大頭蔡是一位美國基金業從業員,他自己卻寫出一篇引述《金融時報》的 《The fund emperors’new clothes》,然後他自己作左個名《基金皇帝的新衣》,話大部分財富只是投資在指數基金,實際他自己無一塊錢都投入這公司。大傻仔認為,他譯個名其實都作得唔好聽,應該是《基金經理們自揭新衣》,他說那些被訪者是「說服公眾積極管理基金的好處,個人投資理念卻背道而馳」,其實他一樣在指鹿為馬,和這些基金分別不大。
蔡東豪(Tony Tsoi)生於1964年,可能出生於一個中國的小城市香港,年少經歷中英談判和二次及八七股災,少時在華仁中學就讀,大約22歲在加拿大大學畢業,據他說,他財技人的起點,是一個簡陋的小型證券行。九十年代,蔡東豪事業開始有成,他轉去一間大型銀行附屬的證券行,這大型銀行叫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約四十年前,李嘉誠已和該銀行合作,後在2005年售出,現時全球員工逾4萬人,收入逾30億(加元,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