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i黑馬: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後,股價一路攀高,市值先後超過Facebook和亞馬遜,成為全球僅次於Google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國內外各界都熱切關註阿里下一階段的戰略。今日俞永福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的三大戰略:全球化、農村電商和大數據,並對三大戰略做了詳細闡釋。
2014年11月21日於廣州舉辦的廣東互聯網大會暨全球移動互聯網CEO峰會上,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發表主題演講,並披露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的三大戰略:全球化、農村電商和大數據。
今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後,股價一路攀高,市值先後超過Facebook和亞馬遜,成為全球僅次於Google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國內外各界都熱切關註阿里下一階段的戰略。
在本次廣東互聯網大會的現場,俞永福對阿里巴巴未來的三大戰略做了詳細闡釋。
全球化戰略即“立足中國,買遍全球,還要把中國的產品帶出去,賣遍全球。”農村戰略同樣是雙向的:讓中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賣地好,農民賺到錢之後,也能享受到最前沿的產品和服務。“中國的人口是13個億,網民是6個億,而電商人群是3個億,從3億到13億的滲透,農村是關鍵的一環。”俞永福指出,對廣東、浙江這些農村經濟建設發展比較領先的省份,農村電商有歷史機遇。
大數據則阿里巴巴的另一個核心戰略。俞永福指出,未來十年,整個互聯網將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演進,企業需要研究如何讓數據驅動業務,讓數據變成業務。“從IT到DT,將會對企業的洞察力將產生化學反應,好比氫氣加氧氣並不會產生第三種氣體,而是會產生水。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與UC優視聯合宣布,UC優視全資融入阿里巴巴集團,並組建阿里UC移動事業群。UC優視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將擔任UC移動事業群總裁,進入阿里集團最高決策團隊——阿里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據記者了解,阿里UC移動事業群目前已經整合了阿里集團其他相關業務和團隊,負責包括瀏覽器業務、搜索業務、LBS業務、移動遊戲平臺業務、移動應用分發等業務的建設和發展。
俞永福指出,阿里UC移動事業群在戰略上將與阿里巴巴也是高度統一的。比如UC瀏覽器的全球化布局,目前除了在中國和印度兩個人口最大國家拿到第一,同時已經在全球超過10個國家市場份額突破10%。比如高德地圖,是國內唯一兼具互聯網產品研發和地圖數據采集能力的公司,未來高德會更加聚焦出行產品,聚焦數據服務。而神馬搜索在進行的移動搜索探索,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專註在移動領域的搜索品牌,已拿到了移動搜索第二的市場位置,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更為健康的移動搜索生態。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年中開始備受市場關註的國開行1萬億PSL(抵押補充貸款)今日公布更多細節。
據中國政府網,中國人民銀行通過PSL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提供了1萬億元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額度,資金利率較市場利率低約1個百分點。截至10月末,使用PSL資金發放的棚戶區改造貸款3127億元。
《證券時報》此前8月份的文章提到,國開行已經從萬億PSL中提取了4000億元,並將其中2000多億作為棚改專項貸款下發,剩余約2000億的資金將於年內完成下發。若以此計算11月以後還將有873億元棚改貸款發放。
《證券時報》還援引國開行權威人士提到,該筆PSL利率今年定為4.5%,而國開行利用這筆PSL做棚戶區改造專項貸款所設的貸款利率,則為棚改貸款項目相應期限的央行貸款基準利率。按照央行要求,該筆貸款期限3年,采取“一次到賬、按年支取”方式,利率每年調整一次。
上述權威人士表示,由於國開行棚改項目貸款多為中長期,因此棚改貸款利率大多集中在中長期基準利率。
根據央行公布的8月份貸款基準利率顯示,一至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6.15%,三至五年期為6.40%,而五年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則為6.55%。
11月降息後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至五年貸款基準利率降至6%,五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降至6.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閑遊戲平臺4399今日在國內創業板提交IPO招股書。(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其招股書顯示,4399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333.34萬股,4399董事長駱海堅、副董事長李興平各自減持200萬股,廣發證券擔任主承銷商。
據招股書披露,4399在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86億元,凈利潤1.58億元。其中遊戲自有平臺收入占78.04%,第三方聯運平臺收入18.96%,廣告收入為2.95%。
而2013年全年營收為14.90億元,凈利潤2.49億元。其中遊戲自有平臺收入占79.00%,第三方聯運平臺收入17,58%,廣告收入為3.35%。
截至 2014年6月,4399旗下平臺累計註冊用戶已突破4億人次。作為遊戲開發商,4399已自主研發超過30款網絡遊戲,其中網頁遊戲《七殺》及移動網絡遊戲《暗黑戰神》最高單月充值流水分別突破5000萬元及3000萬元。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4399共擁有7家子公司,分別是北京遊家、廣州四三九九、北京愛遊、四三九九韓國、四三九九香港、四三九九日本和廈門純遊。招股書顯示,2014 年 6 月末,員工總數 2,538 人。研發人員占63.48% 運營人員占28.13% 。
作為4399聯合創始人的蔡文勝所占股份為1.37%,4399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駱海堅持有51.13%的股份,為4399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此外,4399創始人李興平占股20.38%,晨麒投資占股23.70%。
而此次發行後,主要股東的持股比例為:駱海堅38.38%,晨麒投資18.52%,李興平14.36%,蔡文勝 1.07%。
有意思的是,4399擬在創業板上市的招股書中還披露了蔡文勝及其妻子控制或者有重大影響的企業情況。
這19家可看做“蔡文勝系”的企業如下:
1、廈門隆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蔡文勝控制的企業,投資管理
2、廈門隆領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蔡文勝及其妻子王寶珊控制的企業,股權投資
3、雲遊控股有限公司
蔡文勝妻子王寶珊及妻子的兄弟曾經有重大影響的企業,股權投資
4、廈門美圖網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控制的企業,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相關軟件的市場開發運營
5、廈門美圖移動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控制並擔任董事長的企業,美圖手機的銷售
6、北京酷熱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有重大影響的企業,該公司已經於2012 年5月註銷,技術開發
7、北京能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間接控制的企業,生活日歷應用服務
8、廈門海峽世紀信息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間接控制的企業,無實際運營
9、北京至美實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間接控制的企業,電子雜誌發行
10、廈門欣欣信息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有重大影響的企業,旅遊電子商務
11、廈門飛博共創網絡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微博傳媒運營
12、廈門享聯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有重大影響的企業,網站運營
13、廈門易名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域名投資、銷售與管理
14、蘇州至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間接控制的企業,電子雜誌發行
15 廈門光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蔡文勝通過隆領合夥曾經有重大影響的企業,軟件開發;動漫、漫畫制作等
16 廈門同步網絡有限公司
蔡文勝擔任其董事的企業,ios/安卓移動應用商店,安卓手機無線管理
17 北京大傑致遠信息技術有限
蔡文勝擔任其董事的企業,大街網(招聘網站)
18、Baolink(BVI)
蔡文勝妻子王寶珊控制並擔任董事的企業,股權投資
19、Longling Capital Ltd(BVI)
蔡文勝妻子王寶珊的兄弟王寶燦控制的企業,股權投資
(編輯:張瑜)
對於那些勤於做功課,每日也會瀏覽港交所披露易看通告的讀者來說,想必也會留意到,有時不同的交易會有不同的分類。即使是一些聯合公佈的交易,亦有可能出現不同分類的情況。在披露上,該宗交易對公司A可能屬於須予披露的交易;而對公司B來說,則是主要交易。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四章 –《須予公佈的交易》中所載,當交易所審視每宗交易時,除了交易本身牽涉的金額外,還會將交易雙方的背景資料併入考慮,那些背景資料包括公司的資產、代價、盈利、收益及股本等。按照以上不同的參考範圍,交易所會計算出不同的比率,再按不同的比率,從而將交易分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作說明。假設公司A的資產是$10億,其管理層打算收購公司B,而公司B的資產為$1億。我們便會得出這宗交易的資產比率是10% ($1億/$10億)。在市規則14.08中,已經總結了不同比率下的不同分類。
所以,當公司A打算收購公司B而需要作出披露時,因資產比率為10%,便屬於須予披露的交易。由此可以知道,如果收購方本身的基數較低,便會相對容易觸發主要交易,甚或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Very Substantial Acquisition)。在監管上,交易所不會只看其中一個比率,而是考慮到所有方面,作一個客觀的測試。因此,即使在資產上屬於「須予披露的交易」,但在盈利方面則可能屬於「主要交易」。
交易所之所以需要作不同分類,其用意在於方便投資者知道該宗交易對於公司本身的重要程度,從而推斷交易的本質。例如,當公司在盈利比率上以「主要交易的收購事項」作出披露,投資者便應知道,當公司收購完畢後,該公司有可能成為其日後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當投資者閱讀通告時,便應該加倍留神,對於賣方的背景更需要仔細翻閱。又或者,當觸發「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時,投資者便需要得知整宗交易的結構,當中會否涉及以配售股票或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的形式,將原大股東的控股權轉移至新主手上,從而變相賣殼等等。所以,這些不同的分類,其實有其本身的用意,在披露責任上是十分重要。
當然,筆者將這個原理鋪陳出來,除了提醒各位讀者之外,也是作為一個引子。因為有些行業因其特性,會比較容易觸發到上述披露責任,其中一類便是借貸公司,對於那些公司來說,幾乎一有生意便需要作出披露。然而,這又是否代表公司的透明度很高,投資者是否可以安心買入呢?當中又有甚麼財技呢?筆者會將自己的推斷及假設,在下篇文章中詳細論述。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股領袖
最新出爐:2014年白酒數據報告 [完整版產銷利潤情況首次披露] 文: 筱筱 2014年釀酒行業處於深度調整期,多數企業表現不理想,據中國酒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12月,匯總的2602家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企業327個,企業虧損面為12.57%。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44.71億元,同比增長6.21%。 那麽,占據中國釀酒行業大半壁江山的白酒情況究竟如何? 2014白酒產量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12月,我國白酒行業累計產量1257.13萬千升,同比增長2.5%。 盡管全年白酒產量數據仍是正增長,但事實上,自10月份以來,白酒產量開始負增長。2014年1-10月,白酒總產量1003.89萬千升,同比增長4.54%;10月份白酒產量111.39萬千升,同比下降2.49%。2014年12月,全國白酒產量則同比下滑2.56%。 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秘書長宋書玉在接受某財經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2014年總產量應是下降。全國有白酒類生產企業2萬余家,但實際統計只能針對數千家規模酒企,而此輪行業調整以來,“原來生產高檔酒的酒企紛紛轉變產品結構,在中低端酒布局、擴大生產”,帶來了全國統計產量的增長。 從各省市的情況來看,白酒生產大省四川、山東、河南中,12月份四川和山東白酒產量均呈現負增長狀態,山東產量下滑尤其明顯達到18.75%。不過全年數據來看,僅山東出現負增長,四川、河南均仍有小幅提升。業界分析認為,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規模將基本保持平穩,全國範圍白酒產量會繼續下滑。 部分省市2014年產量情況 ![]() 2014白酒銷量 國家統計局針對白酒產銷量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白酒(折65度,商品量)銷售量累計值為855.5萬千升,產銷率為96.1%。2012年銷售量為1126.7萬千升,產銷率98.1%;2013年為1166.2萬千升,產銷率95.6%。由此看來,產銷率處於基本平穩的狀態。 ![]() 2014白酒銷售收入 2014年前11個月,我國白酒行業實現收入4565億元,同比增長4%,比上年同期減少6個百分點。2014年全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5259億元,同比增長5.7%。 歷史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收入增幅呈快速下滑趨勢。 ![]() 2014白酒利潤總額 2014年前11個月,我國白酒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96億元,同比下滑13.70%,比上年同期下滑10.07個百分點。2014年全年實現利潤總額69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6%。 2010-2014白酒利潤總額變化圖 ![]() (本文中部分數據來源自中商情報網、wind資訊) 當然,正如宋秘書長所說的,官方統計口徑的數據代表的並不是白酒行業的全景,大批倒閉或面臨倒閉的小型酒企並不在統計之列,2014年的白酒行業遠比數據所展示的更為艱難。關於2014年的白酒行業運行情況,歡迎大家吐槽~ (來自糖酒快訊) |
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出中國反壟斷歷史上金額最大的罰單—美國高通公司因壟斷行為被罰60.88億元,並被責令整改。 (CFP/圖)
業界期待已久的、針對高通反壟斷案的處罰決定書昨日終於公布了。
3月2日,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對高通行政處罰決定書,全文共10800余字,落款處標明的日期是2015年2月9日。
值得註意的是,早在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已發布公告,高通公司被處以60.88億元人民幣的高額罰款,並公布其主動要求整改的內容。同時,高通表示,既不申請行政複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並於3天後將罰款全額上交至中國中央財政的指定賬戶。
這是迄今中國反壟斷最大一筆罰款。同時,高通持有的3G和4G基本技術專利授權不再與高通的其他專利進行綁定銷售;高通將按類似於世界其他地區的費率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專利授權費用,計費基礎的手機價值則將按設備總價的65%進行評估。
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高通案律師團隊成員、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鄧誌松表示,之所以不能在第一時間發布處罰全文,是因為在原有的《處罰決定書》之中,包含了大量企業的商業秘密,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根據企業要求和具體情況,予以刪除,“這項工作比較費時,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
而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校長吳韜認為,除了對商務部負責的經營者集中案例附條件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情況予以公開,中國的《反壟斷法》並未強制規定所有反壟斷案例都必須公布處罰全文。此前,包括工商總局和發改委在內,大量案例也並未公開。
對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副組長黃勇也表示,發改委公布判決書全文,實現信息公開,值得點贊。這是今年發改委首次公布判決書,這樣的公開並不多,過去只公布過保險協會的案子。
處罰決定書內容包括三部分:高通在無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芯片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行政處罰依據和決定。
與2月9日發改委公布的公告相比,這個版本用數據和部分證據更為詳細地做了進一步的分析了為什麽處罰高通,以及處罰的依據。
此外,據新京報消息,該行政處罰決定書還顯示出發改委對高通調查的流程以及一些細節。例如:發改委提出高通占有市場支配地位,高通則提出其在WCDMA基帶芯片市場並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理由是所占市場份額不到50%。
對此,發改委表示,2013年高通WCDMA基帶芯片銷量不到50%,但其銷售額市場份額超過50%,“平均售價高於其他經營者的平均售價”,“進一步證明了當事人在WCDMA基帶芯片市場具有一定的支配能力。”
反壟斷律師方正宇告表示,從判決書中的一些細節來看,其大致思路是首先確認高通占有市場支配地位,對市場份額、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認定。並對高通提出的一些質疑進行了反駁。業內有觀點認為該判罰流程將成國內反壟斷案的標桿。
高通作為智能手機芯片市場老大,占有近70%的市場份額,三星、索尼、LG公司等外資企業和國內的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小米等手機廠商都幾乎采用高通公司的芯片。
對於60余億元人民幣的罰款,發改委解釋稱,由於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壟斷行為的性質嚴重、程度深、持續時間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責令高通公司停止違法行為的同時,依法對高通公司處以2013年度在我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此次反壟斷執法,制止了高通公司的壟斷行為,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保護了消費者利益。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重慶商報表示,“依照之前與高通的授權協議,內地手機廠商專利免費向高通反授權,無疑令內地廠商的專利價值清零,不僅使內地廠商的創新得不到保護,也變相促進了山寨的泛濫,反授權條款的取消,使得內地專利擁有者有了為自己的創新謀求利益的權利。”
多家國內廠商如聯想、華為、中興等企業均表態稱歡迎發改委的決定,並認為該決定將對全球通信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不過,據華夏時報消息,當談到具體與高通合作、未來有怎樣具體影響,包括專利費和授權合作等是否進行調整等話題,相關國內廠商均以“話題敏感”拒絕透露。
有業內人士指出,華為和中興等手機廠商,相對具有知識產權積累,如果高通取消了反向授權、專利不再捆綁,則對於中興、華為等廠商來說相對利好,其專利價值凸顯,甚至可能會針對其他第三方發起訴訟。
相反,高通另一大合作夥伴小米,目前正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在印度市場,小米陷入了愛立信專利糾紛中,但高通業務模式對小米卻有微妙庇護作用。對於高通受罰整改一事,小米表示不予置評。
此外,前述重慶商報消息,對於高通降低了專利授權費的比例,浙商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吳起滌認為,即使現在高通將原先按照設備售價的100%收取專利費調整為65%,仍然存在著不合理性。“合理費率應當按照 最小可售單位收取,這個不僅僅是中國的訴求,美國IEEE也建議以相關芯片的價格(通常為幾十美元)為基礎,按照一定百分比收取費用。預計未來兩年,在世界範圍內,還將在這個話題上繼續博弈。”
昨日晚間,20余家券商5月份業績出爐,成績靚眼。
統計顯示,共有22家券商發布5月份業績報告,共有7家券商非合並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其中廣發證券錄得最高非合並凈利潤,為18.5億元;最高非合並營業收入亦由廣發的38.4億元摘得。
昨日,滬指現駭人“深V”,盤中指數震蕩超過300點,報收4947.1點,微漲0.76%。非銀行金融板塊表現突出,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的排名中,非銀金融以漲幅2.3%排名第三,國金證券、西部證券等漲幅居前。
滬深兩市昨日晚間的公告顯示,包括中信、申萬宏源、廣發、海通、國信、華泰、招商、西部等在內的約20家上市券商發布了5月份的業績報告,受益牛市行情,券商在上月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從非合並營收這個數據來看,廣發、海通、中信、招商、國信、申萬宏源等幾家的營收水平處於第一梯隊,其中廣發非合並營收最多是38.4億元,其次是招商的34億元、海通的32.6億元、國信的32.5億元、中信的23.8億元以及申萬宏源的23.2億元。
第二梯隊則是由興業、方正、光大、東方這幾家組成,它們的非合並營業收入依次是9.1億元、10.7億元、19.5億元和19.6億元。
第三梯隊中,包括了國元、東吳、太平洋、山西、長江、東北和國海等,他們的非合並營業均在10億元以內。
再來看凈利潤水平。
按照非合並凈利潤從高到低排列,排名前八位的依次是廣發、招商、國信、海通、中信、東方、華泰及光大,金額分別是18.5億元、16.7億元、16.3億元、16億元、15.8億元、13.2億元、10.7億元與9.9億元。
截至5月31日,已發布業績報告的券商凈資產情況顯示,到截至日期凈資產最高者是海通證券,其非合並凈資產是978.1億元。
由高到低排列後面四位是,中信848.2億元、廣發682.6億元、招商447億元及申萬宏源的413.6億元。而頗有趣的一點是,華泰、方正、國信、東方這幾家的非合並凈資產相差不大,非合並凈資產在320億元至380億元的範圍內。
另一家互聯網上市券商太平洋(母公司)的數據如下:其5月份營收為3億元,凈利潤1.55億元,截至5月末的凈資產是70.9億元。
中小型券商中,國元證券5月份未經審計的營收為5.956億元,凈利潤為3.227億元,今年1~5月,其營收為23.4億元,凈利潤為11.7億元。
東吳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6.97億元,凈利潤3.88億元,凈資產157.8億元。
山西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4.02億元,非合並凈利潤2.61億元,截至5月31日非合並凈資產為84.5億元。
長江證券5月非合並營收為7.4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3.67億元;今年1-5月,其非合並營收為32.8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17.1億元。
今年5月,東北證券(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6億元,實現凈利潤4.3億元;截止2015年5月31日,公司凈資產為100.6億元。
在非上市券商中,民族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3.84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1.7億元,截至5月末,民族證券凈資產為82.2億元;中德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2.38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8723萬元,截至5月末的凈資產為10.6億元。
一位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券商業績表現靚麗在“情理之中”,牛市氛圍下經紀、兩融等業務量巨大,同時現在新股供應擴大投行業務同樣處於上升通道。
Wind資訊統計顯示,非銀金融最新PE是30,略高於上證綜指的21,市盈率水平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僅高於銀行和建築裝飾。
6月17日,在樂視回應小米三大質疑後,小米聯合創始人再度做出回應,稱樂視沒有向用戶和股民充分披露風險,並指責樂視的言論嚴重影響了用戶對小米電視內容優勢的認知,損害了小米電視的聲譽,這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詆毀了小米的商譽,小米保留對樂視起訴的權利。
小米回應如下:
【一、王川問:樂視電視是不是違規?】
樂視答:樂視將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改,滿足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
小米回應:樂視今天承認了到目前為止一直違規銷售智能電視,但是還在避重就輕,沒有向用戶和股民充分披露風險。
【二、王川問:樂視電視內容是不是比小米電視少?】
樂視答:內容多少不是重點,小米免費內容很多是片花
小米回應:樂視已經承認我們內容比他們多,但是樂視仍然在混淆視聽。樂視提到我們的“免費內容很多是片花”,事實上我們所有統計的數據都是不包含片花的,以40寸為例:目前小米電視上只有6部樂視稱之為片花的預告片,這六部電影全部是院線正在上映的電影。同時對手說我們全部收費內容按單片5元計,需要16245元,就是按2元算,也得6498元。目前我們5元的收費電影,一共只有71部,大部分是院線下線不久的電影。樂視這種言論嚴重影響了用戶對小米電視內容優勢的認知,損害了小米電視的聲譽,這個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詆毀了小米的商譽,小米保留對樂視起訴的權利。
【三、王川問:樂視電視是不是強制捆綁年費?】
樂視答:硬件價格+服務費價格=硬件量產成本(年費實為贈送);服務到期後,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續費。不續費用戶,依然可以享受和友商一樣多的內容和服務。這是騙局麽?
小米回應:樂視講“不續費用戶,依然可以享受和友商(小米)一樣多的內容和服務,這是騙局嗎?” 問題是小米電視的免費內容比樂視全部內容都多,清晰度也更好,試問怎麽可能一樣呢?這難道不是騙局嗎?
事件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