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工皇後”安子涉非法集資 正配合調查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5/930267.html
從打工妹變身作家、記者,再到創辦家政集團,安子的勵誌故事曾被譽為深圳特區的一個象征。而進入今年6月,安子深陷“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疑雲。據悉,目前一家與安子存在關聯的公司已被羅湖警方立案偵查。這一宗案件因為裹挾著名人效應、官員色彩,而被受害者認為更具有欺騙性。

圖說:投資者聚集在一起商量怎樣才能挽回損失。
從打工妹變身作家、記者,再到創辦家政集團,安子的勵誌故事曾被譽為深圳特區的一個象征。而進入今年6月,安子深陷“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疑雲。據悉,目前一家與安子存在關聯的公司已被羅湖警方立案偵查。這一宗案件因為裹挾著名人效應、官員色彩,而被受害者認為更具有欺騙性。
她的舊故事
從打工妹變身作家、記者,再到企業家
根據《工人日報》的報道,安子真名安麗嬌,1984年,17歲的安子從廣東梅縣來深打工,成為一名流水線工人。此後她補習完初中、高中課程,在1988年到深圳大學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打工期間,她使用安子的筆名向《蛇口工人報》投稿並刊發。
1991年,《深圳特區報》連載安子的打工小故事《青春驛站》,內容全部取材於身邊的外來妹。而幾乎一夜之間,安子也成為外來務工者的偶像。深圳廣播電臺也邀請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熱線,為眾多的外來務工者排憂解愁。1992年,安子當選“深圳十大傑出青年”。1994年,安子進入《深圳勞動時報》當記者。她出版過多部作品。
1998年,安子又華麗轉身,註冊成立了“安子新家政服務公司”,進入家政行業,集團化經營,迄今擁有數十家直營以及特許加盟店。
安子的勵誌故事被廣為報道。2008年12月18日,中國唯一以改革開放歷史為核心內容的博物館———深圳市新博物館將向公眾開放。“有關安子的展品將占據其中一個展臺,她的人生經歷和打工生涯,將和深圳一起共同銘刻在共和國的改革開放歷史上。”《工人日報》報道稱。
“從流水線上的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插件女工,到成為深圳十大傑出青年、中國時代十大新聞人物之一;從工廠流水線走進人民大會堂,從業余補習初中文化課程到至今出版14本書;從一無所有、負債累累到現在擔任安子新家政等4家公司的董事長,安子一路走來,早已成為深圳傳奇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媒體這樣報道安子的價值。
除此之外,安子一家三口也時常以正面形象示人。2014年,深圳的安子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媒體報道稱,安子一家是個幸福的三口之家。這個家庭從讀書,到品書,再到出書,全家人熱愛書籍,在書香中共同成長。盡管近年來安子知名度已降低,但是逢特區建立的重要周年節點,安子作為一個象征,舊事仍被重提。
她的新項目
以豐厚回報吸引人投資“安子家庭商城”
如今在受害者看來,正是這些昔日的成功故事所散發的光環與榮耀,成為他們被騙的一劑重要佐料。
根據多名受害者的描述,他們重金投入了一個名為“安子家庭商城”的平臺,厄運正是從此開始。
公開的報道顯示,長期從事家政服務業的安子集團,在2014年11月宣布要進軍電商行業,推出了O 2O電商平臺———安子家庭商城。
目前這一網站仍然可以打開,從外表上看,它和同類購物網站差異並不大,網站上出售從水果到衣服各類商品,可謂包羅萬象。不過從當時公開一些宣傳稿件來看,這一平臺除了被賦予購物網站的功能外,還具有P2P信用借貸平臺功能。
根據多名受害者的描述,這一電子商城的推廣過程中,披著慈善外衣的推介會成為重要途徑,這些推介會既隆重盛大,因為有了慈善的外衣,又顯得意義非凡。
一名受害者參加了今年3月21日在市民中心舉辦的一次推介會,會議被冠以“安子慈善基金會啟動儀式”。根據報道描述,該基金首期善款為10萬元。專門面向家政人員的關愛基金將幫助廣大家政人員解決各類技能問題、生活難題以及其他突發狀況導致的各種危機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行業的溫暖與關愛。
而安子則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為之奮鬥的觀念“每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講述其30年來的追夢軌跡,點燃大眾幹事創業的熱情。
投資者還介紹,在今年5月,公司還在香港召開上市啟動大會,宣稱要上市,上市之後可以獲得銀行超過股本5倍的授信。
種種大規模的宣講,以及名人效應,還有豐厚的回報,吸引了很多人的投資。據受害者介紹,投資分為兩類,一類是靜態投資,公司要運作上市,投資者可以出資購買公司股權。另一類則是動態投資。而這時,故事才真正開始。
資金遊戲
運作模式存疑,保證金拿不回
據了解,動態投資的名義是加盟安子家庭商城,在網上開店,繳納一筆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的保證金。而邀請其他商家進駐安子家庭商城,則可以獲得豐厚的返利。
動態投資被不少受害者認為回報豐厚,這包括每周都返還5%的本金,5個月收回本金,30個月內至少有三倍收益。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一名受害者稱,“沒有人真正去開店”。他們始終不知道安子家庭商城究竟是如何運作,是否有倉儲,是否有快遞物流等等。最後所謂的電子商務,變成了資金遊戲。
在人員的層級管理上,甚至還帶有一些傳銷的特征。下線稱上線為“老師”,“老師”帶領所謂的“團隊”,發展的下線被稱為“自己的團隊”。一名下線向南都記者承認,她本人也發展了幾個下線,而她在整個層級中屬於低層級。
一名來自江西的受害者稱,他發動親屬投資總額在40萬左右,前期提取了七八萬元,獲利頗豐。
不少受害者初期獲利後,反複追加投資。一名發動親屬投資超過50萬元的受害者稱,在多個節點上公司宣布改變返利制度,以至於很多投資者要趕在制度改變之前,借錢以追加投資。
南都記者獲悉,運行過程中,曾有投資者發現運作模式存疑,想拿回本金而不得,遂向媒體投訴。在電視臺曝光之後,該投資者繳納的保證金被退還。但是安子家庭商城仍在繼續運作。
直到5月28日,安子家庭商城徹底停止返還保證金,這表明資金已經出現問題,投資者開始大亂。
多名投資者告訴南都記者,進入6月份之後,安子家庭商場的一名主要操盤手董某開因為一宗舊案被警方控制,局面愈發難以收拾。
-
南方都市報
-
李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周群飞:从打工妹到女首富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506/t20150605_750484.htm
从初中缀学的打工妹到年轻的女厂长再到上市公司总裁,周群飞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打造了自己的玻璃王国。伴随手机行业兴起而发展的蓝思科技,也将周群飞推向了女首富的宝座。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夜晚,不到20岁、初中还未毕业的周群飞呼吸着海滨城市潮湿的空气,第一次踏上了深圳的土地。这个来自湖南湘乡农村的女孩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25年后,她会以蓝思科技(300433)董事长的身份在深交所挂牌仪式上敲钟。
在201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周群飞以426.8亿元(按3月31日收盘价计算)财富位列第15位,如果以蓝思科技盘中最高股价
118.79元/股(截至4月16日)来计算,那一瞬间周群飞的财富高达713亿元,甚至超过了雷军。无论如何,这名当年的打工妹在历经磨练后都坐稳了中
国女首富的宝座。
出现在深圳一间茶舍的周群飞,留着利落的短发、化着精致的妆容,细数自已的创业故事。
别人逛街她充电
1993年,周群飞带着哥嫂、姐姐、姐夫和两个堂姐妹开始了创业之路。最初的创业资本是她在打工时期开时装店时攒下的2万港元私房钱。他们在深圳黄田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农民房,吃住工作都在里面。一块铝板,加工切割之后,就可以组装成一个简单的工作台。
“初期我没有这么大的抱负,只是觉得做一件事要做好,做得完美一些,”周群飞说。追求完美已经深深刻进了她的性格。在接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周
群飞一直保持挺直坐立的姿势,只是为了在镜头上呈现最美的一面。创业初期她帮助同行做印刷的加工。第一批订单的获得也充满艰辛,当时没有互联网,只能通过
黄页寻找手表和表壳厂,然后一家家去拜访。好强、能吃苦,周群飞身上的这些特与她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
5岁就失去母亲的周群飞,父亲因意外事故造成双目失明,让本就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周父曾拜过8个师傅,在农村是一个巧手匠,靠手艺养活子女。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周群飞从小也养成了不停学习的习惯,她来深圳的第一个住址就选在了深圳大学旁边,以方便自己学习各种课程。周群飞说:“我选择这个
行业,比较喜欢去搞创新、研发,跟父亲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父亲一直是个负责好学的人。”
跟很多农村女孩子一样,周群飞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不过,好强的人,总是可以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之后,她央求回湖南探亲的舅舅带自己去广东念书,舅舅带着15岁的周群飞去了韶关。在韶关呆了三四年之后,周群飞又来到了深圳。
听说深圳大学有很多技能培训班,可以半工半读,周群飞在深大附近租了间房子,开始了白天打工、晚上上课的鸡血生活。她报了好几个班 会计
、电脑、B牌驾照、报关证,甚至消防安全主任,不管是否用得上,她都愿意去学习。当时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多一技傍身,为自己未来做一个打算。
坚持学习的习惯对于周群飞后来领导公司大有助益。“我要去领导他们的时候,首先我必须自己要懂,也不完全说是那个时候学了就懂,但一定要不停地要学习,不停地去增值。其实领导这么一大帮人才,压力还是有的,何况我还是一个女人,所以永远都不能放弃学习。”周群飞说。
周群飞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手表玻璃工厂打工。工友都是从韶关或者清远城里来的,只有她一人来自农村。20岁出头的女孩子,下班后的活动
非常丰富,逛街、看电影或者溜冰,只有周群飞的下班时间不是去深大培训,就是猫在出租屋里看书,或者给之前的同学写信。有时候同事不上班,周群飞还会自告
奋勇去给她们顶班,借机学习她们工站上的技术。
“我那个时候就是那种心态,只要你让我学,工资你给不给无所谓,我跟她们的追求不一样,因为她们都是从城里来的,她们有资本,我没有,就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3个月之后,力争上游的周群飞觉得在厂里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再做下去只是“浪费了自己”,于是给厂长写了一封辞职信。她的一手好字以及在厂里的积极表现得到了厂长的认可,最终她非但没走,反而成了部门的主管。
在这个从零开始的部门中,没有任何人可以教她,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一切都得周群飞自己慢慢摸索。所幸的是,周群飞当时一个同事,从北京
给她送来一本书《丝网印刷》,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正好可以解决印刷工艺的一些疑难问题。于是,周群飞对着书本开始自己摸索,突破技术上的难点。
正在周群飞干劲十足的时候,原厂长离职了。周群飞主动找到老板说:“公司的手艺我都懂了,我现在也很年轻,我很需要一个给我发挥的机会,如果我
亏了你的钱,我就一辈子给你打工,如果是我赚了,工资随便你给。”她得到了老板的信任,从印刷厂的一个部门主管升级成为了统管全厂的负责人。在建厂和管理
的过程中,周群飞亲自处理每一个细节,包括建厂、布线、报关和备案等。三年之后,工厂逐渐做出了规模。
这时,周群飞跟老板的经营理念出现了分歧,老板安于现状,乐意将利润花掉,周群飞则认为公司应该主动出击,增加投资把规模扩大。此外,工厂里多了很多老板的亲戚,增加了管理难度,这种情况下,周群飞选择了离职,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玻璃女王
登陆资本市场让周群飞一跃成为全球玻璃女王。上市前,周群飞通过香港蓝思和群欣公司合计
间接持有上市公司97.69%的股份,其夫郑俊龙直接和通过群欣公司合计持有公司1.4%的股份,周群飞和郑俊龙夫妇合计持有公司发行前99.09%的股
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附图)。蓝思科技发行前总股本为60600万股,周群飞夫妇持股达60048.54万股。

蓝思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视窗防护玻璃的销售,包括手机、平板和其他产品。2012-2014年,来自手机和平板电脑防护玻璃的销售收
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1.78%、88.37%和81.30%。苹果和三星是蓝思科技的前两大客户,2014年分别占销售额的48.77%和
14.26%,LG和富士康等电子行业巨头也出现在其客户名单中。
蓝思科技如今已经将总部搬到湖南,作为“工作狂”的周群飞去湖南之后一直睡在办公室,如果接了一个全新的项目,很有可能几个月不回家。身为两个
孩子的母亲,她也坦言精力有限,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但她争取每周可以回一次家见见孩子。在她眼里,目前最想抓紧时间去做的事情,仍然是利用资本市场的
平台,把蓝思科技领域做广,做大做强。
说起蓝思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周群飞认为主要有两个转折点,一是进入了手机行业,二是接了摩托罗拉的订单。
在翻盖手机流行的2000年,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周群飞有了涉足手机视窗玻璃加工生产的机会。2003年,第一个国际品牌找到了周群飞,但是
对于公司的规模和产品质量还是有所担心。为了攻克玻璃破碎和伤人的问题,周群飞和同事花了三天三夜时间破解技术难关,在业内首先满足了跌落测试的要求。
真正令蓝思科技插上金翅膀的还是与摩托罗拉的合作。摩托罗拉V3手机的玻璃面板油墨容易脱落,周群飞通过将手机玻璃镀膜与印刷技术相结合,解决
了这一问题,得到了摩托罗拉的认可。当时,公司产品单价在国内只有两三块钱,周群飞把价格翻了一倍报给摩托罗拉,谁知对方问道,“你这个价格是美金还是人
民币?”她当即意识到价格报低了,立即说道,“这是出口,肯定是美金了。”这笔订单的单价达到8.11美元,成就了蓝思科技的第一桶金。
在摩托罗拉V3手机的成功示范下,深圳蓝思研发的玻璃视窗防护屏在手机产品上得到了大规模应用,随后诺基亚、三星等国际龙头也相继成为了公司的客户,蓝思科技初步确立了行业地位。
2007年,苹果推出支持多点触控功能的新产品,将手机行业带入智能时代。蓝思科技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在2009年后兴起的平板电脑行业中,蓝思也成为主要的视窗防护玻璃供应商。
站在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率提升和更迭换代的风口,蓝思科技迅速发展壮大,与摩托罗拉合作当年就成为深圳市纳税大户和民营领军骨干企业。2013
年,公司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防护玻璃出货量合计为4.76亿片,同比增长24.9%。2012年和2013年手机和平板电脑防护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
20.27%和23.37%。
危机变契机

在跟摩托罗拉合作的初期,周群飞经历了20年创业过程中最难熬的时刻。当时,周群飞的合
伙人因为公司没起色选择退股,还带走了资金和一部分客户。而竞争对手看到蓝思在V3订单上可以享受这么高的利润,他们却因为技术瓶颈得不到客户的认证,于
是联合日本的原材料供应商和香港代理人卡住了蓝思的原材料供应。
为了解决此事,周群飞约了原材料代理在香港谈判,最后结果却是原料拿不到,代理反而帮竞争对手询问周群飞很多关于产品技术参数的问题。没有原料,工厂开不了机,客户的订单出不了货。“当时站在地铁月台上面,我真的是跳轨的心都有,”周群飞说。
女儿的一个电话让周群飞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当时想的自己是一个妈妈,是一个妻子,同时也是这么多员工的老板。更重要,我以后还能在这个行
业混,而且要混得更好,我们不能把我的客户得罪了。”她走回车厢,回到深圳写了封邮件给摩托罗拉—希望采用新的原材料来生产他们的产品。新材料很快得到了
摩托罗拉的认证,蓝思生产线得以继续运行,周群飞也如期履行了合同。
摩托罗拉后来主动联系周群飞,希望公司将产能全部留给摩托罗拉。蓝思科技那时已经有很多客户,如中兴、厦新等国内手机品牌。周群飞认为不能把鸡
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拒绝了摩托罗拉的要求。她一边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外贸和内销一手抓,一边也把摩托罗拉介绍给自己的同行。
“只有我自己变得更强大,别人才不会这样来打压你,他没有这种资本来打压你。所以,我也一直鼓励我的团队,我们要非常努力地工作,在这个行业里
要有我们站得住脚的地方。也就是说,要有行业地位。我不能容忍自己的明天不能超过今天,就每天都要进步,这也是很多人在问我,为什么你们这么大一个公司要
选择创业板?因为我觉得这个团队一定每天要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周群飞如是说。
“打工女皇”吳士宏回歸TCL,這一次她要做什麽?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16/938767.html
8月14日,TCL董事長李東生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宣布,吳士宏在離開多年後將重新回歸TCL,並擔任執行董事。
每經實習記者 吳瞬
吳士宏,這一名字對當前的年輕人而言或許陌生,即使是環繞著“打工女皇”的輝煌,畢竟她已淡出公眾視線多年。
如今,馬雲、馬化騰是年輕人眼中的造富神話、創業教父,而吳士宏曾經是個人奮鬥的最強代表——很難想象一個只有專科文化的護士,可以登上IBM中國經銷渠道總經理、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位置;1999年12月1日,吳士宏加入TCL集團主抓信息產業,但2003年她因為嚴重的心臟病離開了TCL。
在中國信息產業界,吳士宏創下了幾項第一:她是第一個成為跨國信息產業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的內地人,她是唯一一個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個只有初中文憑和成人高考英語大專文憑的總經理。在中國經理人中,吳士宏被尊為“打工女皇”。
8月14日,TCL董事長李東生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宣布,吳士宏在離開多年後將重新回歸TCL,並擔任執行董事。
早年奮鬥史被視為傳奇
1999年10月吳士宏出版《逆風飛揚》一書,闡述了其職業生涯和在迅速發展的社會生活中個人的成長思路。《逆風飛揚》曾連續10個月名列暢銷榜。
哈慈股份董事長郭立文就曾放出豪言:“如果吳士宏肯加盟,我願意出1億的年薪”,當然,這要她能夠給企業帶來2億的利潤。雖然這有一點玩笑成分,但無疑是對吳士宏的一種肯定。
吳士宏既是中國IT和互聯網發展歷程中的風雲人物,更是投身於這一行業的年輕人爭相學習的榜樣,激勵了無數人奮發向上。
《吳士宏接受IBM面試驚人一幕》一文,展示了當時還是個小人物的吳士宏是如何進入IBM,並由此開始了一段傳奇。同時在吳士宏努力向上的過程中,也以她初次到IBM面試那段最為精彩。
當時還是個小護士的吳士宏,學了一年半許國璋英語就壯起膽子去IBM應聘。那是1985年,站在長城飯店的玻璃轉門外,吳士宏足足用了五分鐘的時間來觀察別人怎麽從容地步入這扇神奇的大門。
兩輪的筆試和一次口試,吳士宏都順利通過了。面試進行得也很順利。最後,主考官問她:“你會不會打字?”
“會!”吳士宏條件反射般地說。
“那麽你一分鐘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說了一個數字,吳士宏馬上承諾說可以。她環顧了四周,發現現場並沒有打字機,果然考官說下次再考打字。
實際上,吳士宏從沒摸過打字機。面試結束,她飛也似地跑了出去,找親友借了170元買了一臺打字機,沒日沒夜地敲打了一個星期,雙手疲乏得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了,但她竟奇跡般地達到了考官說的那個專業水準。過好幾個月她才還清了那筆債務,但公司也一直沒有考她的打字功夫。
吳士宏的傳奇從此開始。在1998年2月,吳士宏離開她工作了整整12年的IBM,由IBM中國經銷渠道總經理職務,受聘於微軟大中華區CEO,登上職業經理人的一個高峰。再到1999年12月,吳士宏加入TCL集團。
但不久後的2003年,她就因為嚴重的心臟病離開了TCL。2006年,她將其持有的TCL集團的1008萬股股份套現3000萬元,分別轉讓給TCL的十位高管,不再持有TCL的股份。
此後,她的去向一直成迷,並逐漸淡出公眾視野,直到此次回歸TCL。
回歸:為什麽?做什麽?
8月13日,吳士宏的名字時隔多年再次出現在了TCL集團發布的公告中。公告顯示,吳士宏已成為董事候選人,並將提交公司201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在8月14日的業績解讀會上,李東生向《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確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雖然吳士宏離開公司多年,卻一直未曾“徹底離開”,這也是李東生本人提出的要求。
“吳士宏離開公司確實10多年,但是她擔任TCL多媒體獨立董事有7年,所以她一直有參與公司,特別是這兩年,我們在團隊培訓方面,吳士宏一直參與,給我們當教練,所以幹了兩年多,非常投入,對我們公司年輕的這一幫管理團隊非常熟悉,她自己來教課,也來幫忙帶團隊。當時沒有考慮回來的事情,完全是基於對TCL原來共事的感情,她覺得她有時間,也願意做這個事情,這次要她回來是我提出的要求。”李東生說。
他還表示,由於吳士宏目前還擔任了一些公益性社會兼職,不能百分之百地在公司,因此將以執行董事的身份在集團內任職,並不直接擔任行政職務。
“吳士宏將會替補為集團執行董事,作為高管團隊的一員參與到公司,她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人力資源和團隊建設,之前我們也任命了一位新的人力資源總監。這些是我們公司在整個發展戰略當中,為了提升團隊能力,進一步改善公司的組織和文化,適應轉型的要求,會積極主動做的一些事情。”
李東生十分重視吳士宏歸來負責的人力資源和團隊建設。“企業的競爭就是人的競爭。如何在轉型發展中把整個團隊能力提升,把整個企業的組織文化能力提升,是我們實現戰略目標最重要的基礎。所以她回來後會專註地把這個事情做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股市下跌 香港打工仔的退休金也跟著縮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786.html
股市下跌 香港打工仔的退休金也跟著縮水
一財網 秦偉 2015-09-02 13:53:00
康宏金融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康宏MPF綜合指數7月份環比下跌3.26%,收報199.99點,平了2013年6月的跌幅紀錄,該指數覆蓋的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占整個強積金市場總資產的80%
股市跌跌不休,令香港打工人士的退休金賬戶也隨之縮水。
.jpg)
“自己沒炒股也被虧損了,本來強積金就賺不了多少,現在也跟著虧。”在香港工作的林琳(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最近查看自己的強積金賬戶已經慘不忍睹。
香港的強積金(MPF),類似於內地的養老保險制度,但僅覆蓋有工作或自雇人士。在2000年12月推行強積金制度之前 ,香港只有約30%的工作人口享有退休保障,現在已有接近90%的工作人口通過強積金計劃、職業退休計劃等享有某種形式的退休保障。
自2012年11月起,個人可將雇員強制供款部分自由選擇基金公司。香港市場上主要的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均有提供強積金產品,包括全球股票、債券等不同類別。不過,過去半個月內,自由選擇也難以實現正回報。
晨星(Morningstar)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20日至26日的一周內,僅港幣債券類基金實現0.1%的回報,內地股票和香港股票的投資回報最慘,分別為-9.4%和-9.11%,亞太區除日本股票類回報為-6.41%,美國、日本和歐洲股票類基金的回報分別為-7.24%、-6.97%和-5.37%。
“人民幣突然貶值,對人民幣資產造成影響,投資者減持中資股,港股中大部分又是有中資背景的,受影響比較明顯,中資股之外的本地地產股,又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也遭到減持。”太平證券(香港)研究部主管陳羨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MPF股票指數連跌三月
港股第二季度的強勢表現,曾令不少“打工仔”欣喜。晨星的數據顯示,大部份強積金類別在第二季度都有正面回報。內地股票強積金是表現最好的類別,平均回報為6.93%;香港股票強積金表現次佳,平均回報也高達6.7%。
不過,隨著股市急轉直下,強積金的回報迅速“翻臉”。林琳的遭遇,只是香港200多萬“打工仔”中的一個縮影。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下稱“積金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港共有256.4萬雇員及20.7萬自雇人士參與強積金計劃。股市下跌,令他們的強積金賬戶普遍縮水。
康宏金融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康宏MPF綜合指數7月份環比下跌3.26%,收報199.99點,平了2013年6月的跌幅紀錄,該指數覆蓋的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占整個強積金市場總資產的80%。
其中,股票指數下跌6.40%,收報203.43點,創下2012年5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也是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三個月下跌香港股票基金和內地股票基金的回報環比分別下跌7.14%和12.49%。債券指數同樣下跌1.51%,也是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這部分金額總體不是很大,對大部分人當前生活的影響有限,但在市況波動的情況下,最好還是轉為投資保守型的基金。”陳羨明認為,以港股而言,盡管已經和2008年時差不多便宜,但未來幾個月仍然有壓力,投資者目前的觀望氣氛較濃,大多先減輕倉位,再持有現金等待機會。
一般雇員的強積金,雇主及雇員每月供款均為月收入的5%,合計上限3000港元,每年最多3.6萬港元。除了受股市下跌導致的回報縮水,這部分資金還需向基金繳納管理費用等。截至3月底,強積金基金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為1.62%。
積金局資產縮水
股市下跌,對管理強積金的積金局帶來直接影響。
積金局執行董事許慧儀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截至6月底強積金下資產凈值超過6200億港元,但由於近期市況波動,預計截至9月底(即第三季度)的數字可能略有下跌。
強積金上一次大幅虧損要退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積金局的年報顯示,2008/09年度強積金扣除費用後的年化回報為-25.9%。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12年的調查顯示,截至當年6月,股票基金的1年期平均年化回報為-13.34%,其中香港股票基金平均為-13.53%,大中華股票基金平均為-18.94%。
許慧儀表示,強積金投資回報會隨市況變動而受到影響,現在還難以預測到今年年底時強積金的表現。她強調,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不應該因短期波動就立刻調整投資組合,每年調整一次投資組合是比較合適的做法。
全球股市在8月普跌,MSCI全球指數8月累計跌幅達到6.8%,美國三大指數標普、道指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累計下跌6.3%、6.6%和6.9%。MSCI新興市場指數累計下跌約9.5%,上證綜指連續三個月下跌,8月累計跌幅12.5%。恒生指數8月累計下跌12.04%,為2011年10月份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國企指數的跌幅也高達12.5%。
“從估值來說,現在的港股真的已經很低。”陳羨明認為,但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僅過去20多天,對市場情緒的影響還在,另一方面,新公布的PMI數據較弱,投資者需要看到經濟回穩的跡象,才能對基本面的看法略有改善。
愛德蒙得洛希爾資產管理高級基金經理David Gaud認為,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需要連續幾個季度持續改善,才能給市場帶來反彈動力。他表示,第四季度的數據可能給市場帶來驚喜,另一方面,已持續推行一段時間的基礎改革預計將顯現成效,特別是國有企業、經濟的大部份環節及股指都已開始適應經濟結構的重組。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近一半打工族沒回家過年 大數據背後跳躍“指尖上的春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91.html
近一半打工族沒回家過年 大數據背後跳躍“指尖上的春節”
一財網 關健 2016-02-14 18:49:00
13日,數據報告《指尖上的新年》新鮮出爐,這是互聯網第一次用大數據全景描述中國人的過年方式。報告顯示,春節期間僅53.4%的人回老家過年,近半打工族則留在工作地點或在別處過年(通常是旅遊)過年。
在中國遊客春節期間用現金和銀行卡“橫掃”日本商業時,國內的春節線上生活同樣展現出一幅蓬勃旺盛的圖景。
年後上班伊始,一份數據報告《指尖上的新年》新鮮出爐,這是互聯網第一次用大數據全景描述中國人的過年方式。通過對支付寶4億實名制用戶在春節期間登陸和使用情況分析,得出“近一半打工族沒回老家過年”、“福建莆田人均發紅包1172元”、“50後60後春節觸網率明顯提升”等一系列結論。

近半打工族沒有回家過年(網絡資料圖)
數據背後,最熱鬧的莫過於紅包。今年春節的紅包大戰將支付寶、微信、QQ、微博、美團點評等均卷入其中,覆蓋了社交、SNS、電商支付、O2O等互聯網大半江山。騰訊數據顯示,有75.5%的用戶在非節假日使用紅包,互聯網紅包已從最開始的節日活動演變成一款成熟的社交場景應用。
返鄉青年帶動父母用手機消費、理財
“今年身邊同事回老家過年的少了,連菜市場里賣菜的小夥子今年也留在上海過年了。”一位上海白領胡小姐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但選擇回山東老家過年的她仍然在年前的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感受到異常擁擠的返鄉人潮。
她的心理感受正得到大數據的支撐。據這份《指尖上的新年》大數據報告顯示,春節期間有34.4%的人選擇留在工作地過年,另有12.2%的人在別處過年(通常是旅遊),剩下53.4%的人回了老家。但這個結論的取樣僅限於支付寶的4億實名制用戶。
大數據如何知道我過年去哪兒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負責支付寶後臺建模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這些數據是根據螞蟻金服用戶在春節期間登陸和使用支付寶時的地理位置等用戶信息統計得出,是從總體上對春節人流遷徙動向的一個反映。這些數據結論都是數據模型輸出的群體性分析,不涉及用戶個人情況。
春節人流大遷徙帶來了一二線城市人口密度的降低,以及三四五線城市人口密度的提升,這也清晰地反映在大數據中。該報告顯示,在春節“空城率”(與平時人數對比)排行榜上,作為外來勞動力流入大省的廣東囊括三甲,分別是深圳、東莞和廣州。相反,根據支付寶用戶密度較日常增長程度由多到少排序得出的“堵城率”上,前三名分別是安徽安慶、湖北黃岡、廣東梅州。春節期間,這三個地方的支付寶用戶密集程度都是平日的兩倍多。
這批一二線城市和年輕族群為主的互聯網主力用戶返鄉,對當地互聯網的活躍程度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除夕當晚,支付寶活躍用戶在三四線城市占比從節前的48%上升到64%,提升了16個百分點。在春節新增用戶中,50後、60後、70後占到了33.5%,該比例遠高於日常水平。
在大多數商業業態都相對沈寂的春節,互聯網反而很熱鬧。除夕前一個月,余額寶申購金額較2015年同比增長61%。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的規模增長明顯要快於大盤,地處非沿海地區的西藏、貴州、四川三省增長尤其迅猛,分別達到99%、82%和79%。
紅包去哪兒了?近八成仍以紅包形式流轉
最能管窺春節線上生活的一個目鏡莫過於電子紅包,與往年微信與支付寶的拼殺相比,猴年春節的紅包大戰卷入了像微博、QQ、美團點評等更多參戰者,並形成了一邊是支付寶和微博,另一邊是微信、QQ、美團點評的兩個陣營。
搶紅包最激烈的除夕一過,各公司紛紛曬出成績單。先看騰訊陣營,除夕當日微信紅包的參與人數達到4.2億人,收發總量達80.8億個,是羊年除夕10.1億個的8倍。微信紅包從除夕到初五的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除夕參與“刷一刷”QQ紅包的總用戶數為3.08億,共刷1894億次,90後占比75%。美團點評則從2月3日至14日聯手手機QQ、微信、北京衛視等總計發放15億元紅包(現金+優惠券)。
阿里陣容的戰績為,除夕當晚,有超過1億觀眾通過支付寶“咻一咻”搶到春晚紅包,共瓜分了8億現金,總參與次數達到了驚人的3245億次,是去年春晚互動次數的29.5倍。其中,79萬人集齊五福平分2.15億元,人均271元。微博方面,截至除夕24點,網友搶微博紅包的總次數超過8億次,其中有超過1億網友搶到紅包。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也在新年零點準時送上99999元大紅包。微博網友互動量比去年除夕大幅增長76%。
在分省數據上,分得支付寶紅包金額最高的地方是廣東省,共搶得7337萬元,江蘇(6932萬)和山東(5900萬)兩省緊隨其後,而“空城率”靠前的京滬兩地,在春節搶紅包金額排行榜上被甩出十名開外。而在微信紅包的收發總量上,北京(8.9億筆)、廣州、深圳、上海、成都位列前五名。
關於春節紅包,騰訊方面以企鵝智酷發布了一份《中國互聯網紅包大數據報告》,目前互聯網紅包在城市手機網民的滲透率為89.5%,紅包高頻用戶集中在20-29歲,滲透率達92.6%。
此外,紅包的使用場景表現出“去節日化”趨向:有75.5%的用戶在非節假日使用紅包,78.0%的“錢”仍以紅包形式流轉,遠高於電商購物(12.2%)和線下消費(9.4%)的滲透率。互聯網紅包從最開始的節日活動,逐漸發展成為替代賀卡、請柬的情感表達工具,成為一款成熟的社交場景應用。
但相比之下,微信強於社交而電商屬性較弱,用戶搶到的紅包消費場景多集中在線上充值繳費、線下商店掃碼付款、餐飲娛樂消費等。如果算上支付寶紅包,紅包流向電商購物的比例應當高於12.2%。
編輯:陳姍姍
段段有的打工仔
多謝星島集團的男神編輯Charles,由Day One跟到今天,Job Market的「職場Ironman」寫到本月底,唔寫了,拜拜,後會有期。
段段有的打工仔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因此,企業對於人才的選擇也十分慎重。打工仔要瞭解企業的選才之道,企業選擇能成為人才的人材的標準是什麼:「業績」,就是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的「貢獻」。
人才去企業要幹什麼,不是僅僅去拿工資的,你要為企業做貢獻。企業的存在,其實是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你為企業做貢獻實際就是在為社會做貢獻,你為企業、為社會做貢獻,你是有回報的,你的回報就是薪水和成長空間,也是為家庭做貢獻,為你未來的子女做貢獻,所以,我們的職業的每一步都要做「貢獻」。
在不同層面,我們的貢獻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在我們剛畢業的時候,做很多事務性的工作,似乎你的貢獻很大,可能公司老細天天在打Golf,似乎沒有什麼貢獻。NO,剛談到了戰略,也許他在做戰略,也許他在資源配置,也許他在打高爾夫的時候正在面試一個經理,或者他想上市,正在和某一個機構在談公司上升的機會。所以,職位越高層的貢獻一定越大,反之貢獻越大者的職位越會往上升。下面是企業對不同階段人才的選擇標準及要求:
我們畢業的時候22歲—24歲,它是一個基礎階段,很多同學不理解,其實這個階段是學習、儲備的一個過程;大學生畢業出來其實是一個儲備階段,我認為只是人材,並不是「人才」;
28歲—35歲,中層階段,是邊倣邊積累的階段,業務做的很好的往往在這個年紀,身體體能及大腦反應力是最好的,同時也聚集了經驗,學習力及接受力沒有衰退,這是釋放能力的最好時候;
35歲—45歲,中高層階段,沉澱階段,經驗最豐富,心智也很成熟,成功也看到了,失敗也經歷過,創造力迸發和財富積累最多的階段;
40歲—?歲,巔峰階段,財富已經足夠,也是樂於為社會奉獻的時候;企業選擇的是能成為「人才」的「人材」,每個人都是從人材到人才,如果我們把握住每一個階段,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是人才;我們對職業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的行動都是為自己的職業未來留下因果。
我認為,要成為一個行業的專家,也是需要起碼十年以上的打磨。即使是馬雲的淘寶網,也是經歷了二十年的風雨才有今天。
交帶的人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交帶的人很重要,無論跟他們共事,還是交朋友,是誠實的,一是一、二是二的做事,這樣做的結果同100%完成任務是同等重要的。因為,不會有意外讓你措手不及。
漸漸的,會有很多交帶的伙記加入團隊,合作起來就是人品好,辦事交帶的人。篩選掉唔交帶的人,最後在你身邊會凝聚一團正氣。這股正氣可以使彼此化險為夷,可以坦坦蕩蕩的走下去,沒有相互的猜疑,只有全部智慧疊加在一起,一定是1+1>2的最好結局。所以一直下去,運氣一定不會差。
現在很多工作上的伙伴,在一起談論最多的話題,是我們很啱傾,其實年頭長久了才發現,好啱傾,只是一種心理滿足感,而交帶才能給予雙方安全感。
一個交帶的伙記,承諾你事情的時候,他在心裡已經有了把握,這件事情該怎麼辦,而一個想吹水的同事、屬下、朋友、客戶,他承諾你的事情多半是察言觀色,發現你的心理需求,用語言滿足你,能不能辦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因為他的聰明,所以總會在有辦法上讓你覺得他盡力了,其實他連想都沒有想一下,他連心都沒用一下,只是空氣在口腔中穿膛過而已。
交帶的人,他會體察對方的困難。而後,從自身的角度盡可能的辦實事,雖然可能存在局限性,可能存在意見上的分歧,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不統一,也可能是拒絕。但是是高效的,是意圖明顯的,是真誠與信任的基礎。
從公司的層面看,聰明的人一定能力不錯,但不一定是個交帶的人,也就是人品不一定有保證。交帶的人不一定不是聰明的人,但一定是在自己力所能及之處,是有能力的人,誠實守信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喜歡聰明的人,當屬正常心理。可以保持聯繫。但不一定會願意推心置腹的相處,主要是變數太大。而人品好,交帶的人,自然會有交帶的人與之相處交往。也就是企業中我們強調的忠誠大於能力。
聰明的伙記,穿上了一件「善良」「實在」的外衣,讓人覺得這個人很實在。但交帶的人傷害就太大了,他們大多不善言辭,只會用心與人相處,吃虧了,大不了講在當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蝦」。結果委屈受大了,打掉門牙和血吞,淚水咽到肚子裡,擦乾了,還是陽光一片。遇到交帶的伙記是求之不得的寶貴資源。如果能遇到是團隊中的萬幸之事,固然要倍加珍惜。
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職場的差別
「做完」和「做好」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每天看似好忙的你,在工作中執行任務時,是否也只是滿足於「做」「做」「做」,卻忽略了做的「結果」?
前者執行了但卻不到位,或者是純粹地應付了事;而後者不但執行了,而且到位了,它代表著對自我目標負責、對上司及組織負責,對公司利益負責。而一名員工是否有較高的執行力,關鍵就在於他重視「做好」這一結果,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執行力,千萬不可自我滿足,更不可自欺欺人,明明是自己一開始就沒有執行到位,最後卻把責任怪在別人頭上。既然執行了,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去做事,一步到位交出滿意結果,否則拖延到最後不合格,老闆就可能反反複複地要重新執行,直到符合要求為止,但這不僅浪費了企業的資源,更浪費了你自己的時間。
很多人我抱怨老闆每天都讓我做這做那,那你有沒有想過,除了基礎的日常工作,老闆為什麼會讓你反復去做同一件事呢?你在第一次執行時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呢?老闆是不是因為對之前的執行結果不滿意,所以要你再做一次呢?大部份人只知道自己做完了很多,卻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
很多人抱有這樣的錯誤觀點,雖然99.9%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變成100%了,其實不然。這就像比賽一樣,最終總要分出個勝負,如果大家實力相當,或者在99.9%時的成績都是一樣的,那怎麼來評判呢?這就要看最後那0.1%了,誰堅持下來了,把最後這0.1%的事做好了,誰就贏了。
所以,我們看到,在一場比賽中,平手的現象畢竟是少數的,大多數的比賽還是分出了勝負,因為大部分人還是輸給了那0.1%……
沒錯,一件沒有結果的事,做是做了,但是它有什麼意義呢?但不幸的是,在企業中,在一般伙記看來:我只是企業雇傭的一名員工,我在這裡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薪水,至於執行得如何,企業有沒有賺到錢,那是老闆和企業自己的事,與我無關。
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做到99.9%,雖然可能已經盡力了,但卻將最終結果好壞拋在腦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一步到位地執行,第一次就把任務「做好」而不是「做完」呢?
真正的好老闆該如何?
我們說到「老闆」時,腦中總會浮現一個「自信、尖酸刻薄、獨斷和傲慢」的經典形象,但其實謙遜才是好老闆們必備的因素。
真正的好老闆(上司),會成為你一輩子的良師益友。人們在說到Leadership(領導力)的時候總會覺得謙遜是一個弱點,其實不是這樣的。表達謙遜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歡迎他人的回饋,承認自己的錯誤,或這僅僅是平等地對待他人。這些在員工眼裡都是優點而不是缺點。
慷慨地分享自己的資源
員工為了什麼工作?錢、經驗、人脈、未來。除了人工,如果一個老闆能在諸如資源、資訊上能夠跟大家進行分享,跟著他一起打拼大多沒錯,更不要說只有你能幫助員工們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工作,整個團隊一起取得更好的成果了。
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表現得像一個「瑞士軍力」瓣瓣掂的上司,往往會剝奪了員工思考和成長的機會。真正的好老闆願意承認自己不知道所有的事情,相應的員工也會更尊重他。彎下腰,放下架子,學會用提問去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而不是一直都高高在上。
管理人而不是數字
傳統的商業思維看重結果,一切以數據說話。然而,為了獲得更靚的數字,好老闆真正正確的做法是與員工多交流,並幫助改進他們的工作表現。比如使用OKR或KPI來進行考核,使用簡單的指標,讓員工們能夠一眼瞭解,並直接與你鼓勵的行為掛鉤。將員工不能直接改善的工作指標,從考核方案中劃掉。
公平公正不偏心
這一點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人心肉造的,老闆偏心某個員工是很正常的現象。但作為上司,儘量規避這種情況,因為偏心會使其他員工意志消沉,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和被偏愛的人相比不那麼重要,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不會得到回報。
普通管理者看經驗,高級管理者睇態度
經驗可以去積累,態度卻是無可替代的。對於真正優秀的領導來說:工作候選人在過去做過什麼不重要,重點是他們是否有態度和基本技能,這是決定他們未來包括你的未來的重要因素。
職場裡,什麼才叫「會溝通」
我在閑暇喜歡問同事:「假設今天有十位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受邀來參加分享論壇,氣氛非常熱絡。你想這些大人物彼此間會聊些什麼話題?」幾次測試下來,大部分同事無外乎:「呵,您等會兒要談些什麼呀?」「您公司產業最近動向如何?」「您怎麼會來這分享呢?「您平日裡習慣參加公開活動嗎?」這些回答充分反映了同事經驗匱乏及涉世不深,不清楚老江湖如何開始「溝通」。
其實,「溝通」就是簡單的寒暄。寒暄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是與陌生人對話時留下的第一印象,其中的分寸拿捏與個人平常的溝通素養相關,與自信心也大有關聯。一個人必須具備清晰的思考能力與邏輯架構,才能駕馭語言、精准表達自己。言之有物的人,大家都喜歡;反之,很容易被判定為腦筋不清楚的人。言之有物,不僅指說話人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傳達不俗的見解,同時也能使資訊接受方輕鬆理解其想要傳達的內容,這樣才算完成了一個完整且豐富的「溝通」。
有時我們常說某人「好識講野」,「會說話」是否等同「溝通能力很好」?若不是,兩者之間差異為何?對上司、下屬、同輩、外在供應商、客戶「識講野」是指單方面誇誇其談、口若懸河。好的溝通是指發出資訊及接收資訊的人,透過不斷觀測、修正對資訊的理解,再借著反復回饋,確保彼此認知接近資訊發出者預期的結果。所以,「好識講野」包含表達、傾聽、觀察、解讀、準確分析資訊並及時回饋意見。
職場是由人與事交互衍伸所形塑成的動態互動場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事;有事,就需要有人溝通、處理、化解雙方的誤解或歧見。換言之,事因人而生,人因溝通而聯結,溝通則因「表達」與「接收」而完成。
雙方向的溝通最有效率。要想保證溝通品質,當事人必須負責把話講清楚,讓對方清楚他的意思,不產生任何誤解;同時也要負責聽明白對方話裡的意思,不發生任何差錯。
Seeing is believing
我們常說眼見為實(Seeing is believing),其實不然。
應用到職場情境,得到幾個心得:首先,在尚未認知事情全貌之前,切勿過早判斷,避免誤己、誤人、誤組織!這是初入職場的上班族易犯的毛病。其次,向主管報告或與同事討論時,最好專注在描述自己所知的事實;即使對特定內容有自己的觀點,我也建議等到主管問起任務相關資訊時,再闡述個人觀點,避免恣意發揮議題外的個人意見。
很多人剛入職場時,曾因急於表現,把查知的事實與自己的論點攪和在一起,彙報給主管與同仁,在溝通中也未清楚說明,以致團隊資訊流動時造成了混亂。其實,應該把「已知事實」與「個人意見」分開表述,才能清晰論理,供主管參考,以做出優質判斷。
溝通切忌輕率臆測。見到旁人做事,不要隨意評斷或議論,應靜心探查原委。這是職場溝通的基本紀律,以開放的心接收進一步的資訊,直到瞭解全貌。
溝通的過程其實很不簡單。如果溝通一方把話說完即斷定對方已經明白,那便低估了溝通的複雜性;而聽的一方任由對方滔滔不絕地說,不適時給予回饋,也是在浪費雙方的時間與心力,甚至可能在事後種下更深的誤解。有效的溝通能縮小彼此間的認知差距,消弭可能產生的誤會。相較於辯論或談判,溝通更可以促進各方的相互理解;辯論是借著事理的清明與結構的嚴謹,讓對方服輸,都要奠基於扎實的溝通技巧。
年輕時,有位前輩建議我,處理每件事或與人相處的互動過程,都應該試著建立自己的觀點,同時持續關注人與事的變化,在必要時調整觀點。坦白說,一開始我覺得很累。但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我逐漸瞭解到:上班族求勝猶如在叢林裡拼搏,高度的自我覺知力,是很合用的生存之道。隨時察覺自己的所在,明白環境現況以及可能變化的方向,讓自己在下判斷時,顯得較為沉穩,才能被委以重任。
自己食自己
問問自己,為何工作?你的答案可能是為賺錢自立、為將來創業做準備、學一技之長、擴大交際圈、摸索自己的興趣、自我實現等。不論答案是什麼,你來到職場打工,「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班」是打工仔自我覺知的第一步。對工作動機有著比較清晰的認知,在職場上遇到困局時,才較能理清應對的方略。
職場生存確實不易。人生就是不斷學習、持續精進的歷程,遇到困難不必畏縮,不用太過擔心或是著急,勇敢邁步,自有一番風景在前方。自我領導力是成功人士皆需具備的一項能力。
一個人領導自我的能力,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本質。
只有具備浩瀚無邊的內心世界,加上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外在因素,方能成就一個時代的典範故事。真正強大的人,都具有處變不驚的心力。很多人以為真正的強大,一定是剛硬堅定。事實上,傑出的成功人士,都有能力面對無窮的變化與挑戰,予以靈活處理,如同變形蟲一樣,可化身不同形態適應環境,這種本領練就需要一段長時間的訓練。
上班時工作總是忙不停,有些工作因人而煩,有些任務單調無趣,還有緊迫的時間壓力,常讓人心緒煩躁低落。怎麼做才能找到安心、減少抱怨呢?
有研究顯示,八成以上的上班族工作都屬於例行性的樣態 (Routine)。那些習慣了平凡無奇工作內容的人,偶爾遇見稍有不同的任務或挑戰,便很難適應。久而久之,這類上班族對工作可能失去熱忱和動能,甚至養成好逸惡勞、喜歡抱怨的習性。相對的,工作忙碌、充滿挑戰的人較能自若地面對任務的不確定性,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能以正向態度應對。兩者相比較,鼓勵有才學志向的朋友,儘量選擇變化多、難度高的工作,可以趁早建立優質的自我領導力。
在培養各項能力時,我們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刺激學習力不斷提升,讓自己維持熱情的心態。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無時不刻的自我覺知,也就是經常省察、掌握自己的狀態,瞭解自己人際互動的情況,這也是「自我領導力」的展現。若是你贊同青春無價,那在辦公室耗費光陰卻無法自我提升,應該是非常可惜的事!
標籤: Singtao, Job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