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學院屢被削budget四學生絕食抗校方打壓
1 :
GS(14)@2016-05-08 02:56:11三藩市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SFSU)因不滿就讀的學院預算不斷遭刪減,甚至面臨「被殺院」的危機,於是絕食抗議,要求校方承諾將學院的預算從這學年度的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增至每年800萬美元(約6,240萬港元)。惟絕食的四名學生與校長會面後,結果仍是失望。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四名於周一開始絕食的學生為貝爾(Hassani Bell)、雷茲拉夫(Julia Retzlaff)、羅森(Sachiel Rosen)及梅斯泰耶(Ahkeel Mestayer),他們就讀全美第一間民族研究學院(College of Ethnic Studies),惟該學院預算不斷被削減,目前的赤字已高達40萬美元(約312萬港元),無法支付教師薪酬及課程營運;而校方只願拿出20萬美元(約156萬港元)供學院周轉。四名學生周四與校長Leslie Wong對話後,學生指結果失望,連在旁支持的教授費雷拉(Jason Ferreira)也無法接受。在該學院擔任教授的費雷拉批評校長「全是藉口」,又絕口不提如何調整分配不均的預算。「我真的很生氣,學校一點作為也沒有。提升預算不只是這大批學生希望看到的,學校有三分之二學院院長表態支持民族研究學院繼續運作,並希望調查為甚麼民族學院長期以來獲得的預算分配這麼不公平。」他說四名學生裏多是他的學生,「看到他們這樣我的心都碎了,我覺得好挫敗」。他強調學生都有批判思考的能力,而且已是成人,故必須給予他們支持,「否則我便淪為沒有道德,就是個偽君子」。18歲的貝爾是抗議學生中最年輕的,他認為自己好不容易才在高中找到人生的目標,進入夢寐以求的學院,卻發現40%教授或因經費問題被迫離開,學院開設的課程面臨關閉危機。在東奧克蘭Fruitvale長大的他,自小就看到非裔族群遭不平等的對待,故投身社會正義。2009年奧克蘭因一名警察射殺非裔青年格蘭特(Oscar Grant)而發生暴動,「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個社會體系不是為我服務,也不是為我而建」。「我生氣,因為沒有人認為我能進大學,我是家族裏第一個順利從高中畢業的人。我生氣,因為我終於進大學了,卻發現這個當初讓我選擇這間學校的學院,飽受打壓。」他表示,今天與校長交涉無果後,他第一次感受到飢餓,「我沒有想到這會這麼消磨一個人的身體和心智」。不過有其他學生到場以傳統舞蹈和祈禱儀式支持他們後,他又再次充滿鬥志,「我們不會停,會繼續奮鬥下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7/19602005
民陣斥打壓 「以為去咗北韓」
1 :
GS(14)@2016-05-19 02:16:41【本報訊】張德江明日訪港,警方採取比以往更嚴厲措施限制示威及採訪活動,更一度擬禁止傳媒在保安區採訪,其後才改口放寬限制。記協主席岑倚蘭認為全面限制採訪不合理,指警方應清楚交代實際採訪安排;民陣亦批評警方將示威區進一步隔離及限制採訪離譜,「令人以為去咗北韓」。
質疑警一廂情願獻媚
記協主席岑倚蘭昨與警方會面,會後她透露警方原規定傳媒在保安區一律禁止採訪,只能拍攝,她指記憶中是首次有此安排,認為絕不合理,故反建議只在張德江車隊出入期間作限制,其餘時間則不受限。她引述警方指會在合理時間內視乎情況、盡量滿足記者需要,但未有明言如何盡量配合。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委員涂謹申批評警方做法荒謬,不滿拒交代保安區範圍。民陣與支聯會、社民連及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將於當日遊行及集會,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批評採訪安排如同打壓新聞自由,「係咪去咗北韓?係咪開勞動黨大會?」岑質疑有關安排是警方一廂情願向中央獻媚,還是張德江的指令,「究竟呢個政權有幾害怕人民?如果張德江真係咁驚,就唔好嚟香港啦,如果佢想聽市民聲音,就應出嚟參與集會」。■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881
《時代》:中共打壓火上加油
1 :
GS(14)@2016-08-07 23:32:36【本報訊】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前晚在添馬公園舉行集會,表明繼續堅持港獨及以執政為目標,警方稱集會高峰時有2,800人,為近年最大規模港獨集會,引起外國傳媒關注,《時代雜誌》網站更以「香港史上第一個香港獨立派集會(Hong Kong Makes History with First Pro-Independence Rally)」為題報道。
指港獨派集會創歷史
多份外國報章及傳媒引用法新社有關港獨集會報道,除了報道梁天琦等人發言,又採訪集會年輕人,指中共破壞香港政治,沒有民主和自由,認為港獨才是出路,澳洲ABC(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網站亦以「被禁參選候選人領導香港獨立示威(Hong Kong independence demonstration led by banned election candidates)」為題報道。《時代雜誌》網站亦以「香港史上第一個香港獨立派集會(Hong Kong Makes History with First Pro-Independence Rally)」為題報道,認為中共打壓香港為集會火上加油,但毫無疑問會令中國政府感到憤怒。■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7/19726308
打壓樓市過熱 蘇州重啟限購
1 :
GS(14)@2016-08-13 14:46:15【本報訊】二線城市土地市場及樓市過熱,內地政府再出手打壓。蘇州成為首個重啟限購的城市,南京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據蘇州市政府的官方微博發佈,除了非本地居民購買第一套房不受限外,非本市戶籍者購買第二套房,須提供繳納證明及社保。擁有一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者,再次申請房貸,蘇州市區的最低首付比例由四成上調至五成。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且購房貸款未結清的,繼續停止發放「三套」或以上的住房貸款。南京方面,南京市政府的官方微博發佈,首套房首付雖仍按25%不變,但對於擁有一套房且相應購房貸款已結清者,除高淳、溧水外,其他地區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由最低三成,上調至不低於35%。至於擁有一套房,但未結清購房貸款者,最低首付則由最低45%,上調至50%。內房股方面,花樣年(1777)早前收購萬達物業管理,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潘軍指,萬達物業體量大,加上以合資企業收購,不會併入報表,對公司盈利暫時影響不大,料需一年半至兩年時間整合,未來或再按其經營利潤等指標評估,再以合理市場價格考慮是否注入旗下上市公司,現階段則無計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2/19732959
關注組促校方停打壓港獨
1 :
GS(14)@2016-09-07 08:06:28【本報訊】多名關注港獨學生遭校方打壓,聯校本土關注組昨發表聲明促校方停止打壓,否則「迫使更多學校成立本土關注組織」。柴灣IVE本土關注組勞同學稱,若再有學生遭校方噤聲,或視乎打壓程度將行動升級;英華本土校社校友陳同學則不排除以圍堵等方式要求校方交代,但強調不會用暴力。
校長:畀少啲麻煩校方
聯校關注組昨在記招宣讀聯合聲明,要求教育局收回學校禁止討論港獨的說法,強調港獨為「2047年二次前途問題的其中一條出路」,學校教育不應設思想禁區。關注組成立原意只為引起同學思考二次前途問題,學生有權討論,校外派發單張亦屬學生個人權利,校方無權干預。早前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制止學生校外派傳單,學生受訪時一度落淚。聯校關注組引述該校陳同學稱,以「不想破壞與同學關係」及校方壓力為由臨時缺席記招。開學日曾於校內派發「香港國護照」貼紙的民生書院中六藍同學現身說法,不滿校方當日兩度「召見」並質疑他受政黨操控,「要求我哋考慮吓校方難處,叫我哋唔好做啲惹人反感嘅事」。藍引述該校校長指「港獨唔可行」、「叫我哋畀少啲麻煩校方」,並反對以校名或校徽作宣傳,更不容許校內宣傳港獨。民生書院副校長呂恆森接受本報查詢時否認其說法,「我哋唔係話因為單張帶來麻煩,麻煩係講佢無按既有機制去做」,呂指藍事前未有向校方申請派宣傳品,又稱派發位置阻學生出入。呂又否認指學生受政黨操控,僅質疑藍為何派外間印製的「香港國護照」貼紙,認為宣傳品內容應更完備才有教育意義。聯校本土關注組包括20間中學及柴灣IVE本土關注組,包括英華書院、香港華仁書院等傳統名校,亦有官校筲箕灣官立中學及傳統左校福建中學。■記者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7/19762826
唐禹哲不受內地打壓影響
1 :
GS(14)@2016-09-07 21:46:20台灣男星唐禹哲新片剛殺青,昨日由北京趕來香港於海洋公園出席鬼屋活動。最近有傳內地打壓外地藝人,被問有否減片酬時,他說:「沒有,完全沒有,聽說是別的國家,是國外的人來才會有影響。」唐禹哲稍後會開拍另一部新戲《我們的少年時代》,將會在湖南、長沙等地拍攝,之前他多數演學生,他說:「現在我演一個25歲剛出社會做事的老師。」並笑言自己在片中不用像其他演學生的演員般要打棒球,只負責談戀愛。他自言喜歡拍恐怖片,希望能拍像《The Walking Dead》或《殭屍》等片種,並表示以前有玩鬼屋,被嚇的時候會轉身,自覺不夠男子氣概。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7/19762447
抹黑為「外國代理人」俄打壓民調機構
1 :
GS(14)@2016-09-09 05:08:16■列瓦達中心是俄羅斯權威民調機構。
俄羅斯本月國會選舉前,再有政治審查。當地最具公信力的唯一獨立大型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re),在公佈執政黨支持率下滑後不久,就被莫斯科標籤為「外國代理人」,可能被迫關閉。批評者轟政府箝制言論自由。
司法部在周一晚發聲明稱,在「突擊搜查」行動中,發現了列瓦達中心違規營運的證據,因此將該機構列為「外國代理人」。但聲明未詳細說明違規情況。列瓦達中心主任古德科夫(Lev Gudkov)前日對當局的決定表示驚訝,指根本沒機會抗辯,矢言會提出上訴,但相信推翻結果的可能性很小。
如間諜叛國者形象負面
「外國代理人」一詞在俄羅斯有外國間諜、叛國者的意味,形象負面。中心副主任強調會繼續民調工作之餘,亦承認「外國代理人」標籤「有損信譽,影響受訪者觀感」和信任度,因此希望透過減少接受外國委託的工作,爭取抹掉標籤。俄羅斯在2011及12年多次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後,總統普京2012年簽署《非政府組織活動法修正案》,箝制異見。法案規定,接受外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假如從事「政治活動」,就須登記為「外國代理人」;而非牟利組織發佈資料,必須註明發佈者執行「外國代理人」職能。違規者會被罰款甚至要關閉。列瓦達中心經常發表讓當局尷尬的民調,是政府眼中釘,早在2013年該法生效後,就接到檢察部門的書面警告,指該機構有獲取外國資助,而其民調和分析研究結果,對社會民意產生影響,意味該機構在俄羅斯參與了政治活動,屬於「外國代理人」。當局對列瓦達中心下手,正值該機構前周公佈新民調,顯示在國會選舉本月18日舉行前,總統普京領導的執政「統一俄羅斯黨」支持率下滑。美國國務院對於克里姆林宮標籤列瓦達中心,「深感困擾」,指民意調查是追求政府開放透明與負責的重要工具,讚揚列瓦達的工作「精確嚴密」,備受尊崇。俄羅斯有三大民調機構,除了獨立的列瓦達外,還有兩間政府機構,它們對政黨、政客所做的民調結果,跟利瓦達中心的調查往往有明顯差異。其中一間「俄羅斯民意研究所」跟列瓦達中心淵源很深,是已故社會學家尤里.列瓦達(Yury Levada)在1987年前蘇聯戈爾巴喬夫總統時代設立,他因不滿普京上台後將研究所收歸國有,2003年另起爐灶。他10年前離世。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8/19764244
重手打壓 辯護律師︰兔死狐悲
1 :
GS(14)@2016-09-23 08:09:48當局對於維權律師的打壓日益嚴酷,去年7月被捕的律師仍有多人等待判決。夏霖此次被重判殺雞儆猴意味明顯,其辯護律師丁錫奎說:「當然有心理壓力,兔死狐悲。現在不光經濟理由、還有被以煽動顛覆甚麼的理由,好多律師被抓。」
屢被問佔中事件
警方最初是沒有任何手續下的綁架夏霖,直到後來才補發拘留手續,想到用賭博、詐騙整治他。夏霖向律師透露,警方頭一個月對他的訊問並不涉及「賭博」、「詐騙」,而是大量訊問夏關於郭玉閃及香港佔中事件、被捕同所律師浦志強的情況,以及夏以往承辦過的敏感案件,如冉雲飛案、艾未未案,甚至還查抄了夏家中的社運書籍,如台灣施明德的《百年紅潮》。雖屢在敏感案件中仗義辯護,夏霖不喜被標簽為「維權律師」,甚至與相關群體刻意保持距離。他堅持刑事辯護講技術、不講政治,以保安全,最終仍被設計了經濟犯罪而入獄。儘管所謂詐騙案的「受害人」案發前沒人認為自己被騙、也沒人認為夏霖想惡意侵吞他們的財產。內地警方以「詐騙罪」進行政治迫害的案例俯拾皆是。2013年劉曉波的妻弟、劉霞弟弟劉暉被以詐騙罪判刑11年;2012年北京維權人士倪玉蘭被以尋釁滋事罪和詐騙罪判刑2年8個月;2011年異見作家李必豐被以合同詐騙重判10年;2010年四川維權人士劉正有被以社保詐騙判刑2年。《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3/19778967
潘迪藍:打壓內房 不利縮小地區差距
1 :
GS(14)@2016-10-17 08:00:29【明報專訊】儘管中國大陸的領導人現在持續談論「新常態」,但他們發現中國還是很難擺脫靠住房和投資帶動的「舊常態」經濟增長。
因為舊模式十分吸引,2003至2012年間由住房主導的投資熱潮,確實是減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強大引擎。它為內陸省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令地方當局和承諾讓全國均衡發展的中央領導人都相當高興。但現在房地產熱潮已經結束,地區差距又開始擴大。均衡發展的引擎失速,內地政府不是試圖尋找一個新引擎,而是反覆試圖啟動舊引擎。
新引擎失速 政府只反覆啟動舊引擎
習近平上任後,比前任領導人更強調縮小地區差距的政治承諾。這令到內地政府很難放棄舊有的增長模式,即使它會帶來更高債務和更低生產力的代價。中國是一個幅員廣闊而多樣的國家,自從共產黨執政以來,維持各地區的團結和均衡就一直是個重要課題。
毛澤東傾向將資源優先分配給內陸省份,因為他認為這可以減低被外國武裝襲擊及被外國勢力影響的風險。但這種政策只改變了地區不平衡的模式,不是縮小地區差距。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地區差距只在擴大,不是減少。鄧小平上場後終止了毛澤東的政策,他容許沿海省份追求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他的其中一句格言是:「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
事實上,在鄧小平當權那十餘年間,地區差距問題的確減少。若以人口加權的每省人均GDP計算,由1978年到1989年,地區差距問題一直在縮小。即使用其他指標計算,亦有類似的趨勢。因為原先處於不利地位的沿海省份在1980年代爆發高速的經濟增長,令各省之間的差距縮小而不是擴大。
各省人均GDP差距拉闊
無可否認,內地在2001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乃隨後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主因,因為沿海省份的製造業藉此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可觀的佔有率。然而,其間內地樓市火熱及經濟改革成果對增長的貢獻,亦至少與加入世貿組織的效應相若。這兩個因素也產生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因為內地企業藉出口取得的盈利增長,令內地人的存款大增,可以用來投資買樓。由2004年至2014年,各省人均GDP的差距每年都有所減少。但是,到2015年,差距卻略為回升,標誌着地區差距縮窄的第二波已結束。
內地的地區差距並不是遵循簡單的模式來變化,在經濟發展初期就擴大,在後期就縮窄。我比較傾向從具體的機制來思考這個問題。
當有具體的經濟發展進程協助縮小收入差距時,地區差距就會縮小。當欠缺這種具體機制時,地區差距就會穩定或甚至略為擴大。經濟規模效應、城鎮化以及產業的聚群效應,全部都意味着有強烈的動機,令經濟發展集中在較為發達的地區。這種看法的某些證據也可以在美國找到。例如,在二次大戰之後的經濟復甦期間,美國的地區差距就穩步縮小(那就像過去10年內地的城鎮化和住房建設熱潮)。但由197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的地區差距卻只是穩定或甚至上升。
出口利沿海省份 樓市保全國增長
內地已經發現了兩種不同和強大的機制可以縮小地區差距,分別是融入世界的出口市場,以及讓內地樓市自由化。這些機制可以不同的方式令不同的省份受惠。出口當然對沿海省份有利。這不僅因為它們能夠直接將貨物海運出口,還因為它們透過海外華人網絡,與世界其他地區有較佳的社會聯繫。
樓市繁榮可以促進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但那些能夠供應所需建築材料的省份受惠更大。鋼鐵當然是其中一種主要建築材料,但煉鋼不止需要鐵礦石,還需要煤來讓高爐運轉以及為鋼廠提供電力。因此,最受惠於樓市繁榮的省份,其實是那些擁有合適礦產資源及工廠的省份。這通常是那些在最初幾十年由國家主導重工業發展的內陸省份。
這些省份與內地官方的地區劃分方式有些分別,所以我們使用了自己的劃分方式。我們將擁有最多礦產和金屬行業的10個省份歸類為重工業帶,這些省份位於北方,面積約佔整個中國大陸三分之一。10個不在重工業帶的東部省份,我們則歸類為沿海地帶。至於其餘11個內陸省份,我們則歸類為混合型地帶。
當地區差距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縮窄時,這三個地帶其實有不同的發展軌迹﹕
在1980年代的第一波出口增長之中,沿海地帶最受惠,但對於重工業帶和內陸地帶來說,也有始料不及的好處。到了1990年代,這些融合效應全部都停頓了,但在2000年代,卻重新出現。
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第二波出口增長,引發了沿海地帶的另一波高速經濟增長,但樓市繁榮亦令重工業帶加速融合。這是中國地區融合的黃金年代,兩個有助地區均衡的引擎(出口和樓市)都處於全速運行階段。但隨着經濟增長在2012年放緩,地區融合效應開始減弱,到了2015年更完全陷於停頓。
刺激樓市 卻增債務負擔
由於全球貿易似乎出現結構放緩,以及內地的住房需求已經見頂,看來任何一個引擎都很難在短期內重新啟動。因此,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內地的地區差距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就像1990年代一樣。
現時的風險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宣傳和炒作,內地領導人可能真的相信,中國經濟的未來正轉移到內陸省份。這一整代的地方官員一直習慣地認為,由住房主導的內陸經濟繁榮乃是常態,而不是例外的事件。內地的最高領導層亦愈來愈強烈和公開承諾,要縮小地區差距。江澤民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開發」計劃奠定了這種模式。在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爆發之後,內地更大幅增加基建刺激,擴大了這種模式的規模。
渴望好像其前輩般人死留名的習近平,接受了前朝遺下的這項任務。他特別關注「鋼鐵地帶」,推出了一個新方案去振興東北地區,將其「供給側改革」計劃主要放在陷於困境的重工業;並且宣稱建設小康社會時,不會忽略任何地區或族群。習近平比較實質的舉措,是容許按揭貸款大幅增長來刺激樓市,以令處於困難的重工業省份今年出現一些經濟增長。
在政治上,控制不同地區的貧富差距有其重要性。這令到內地政府綁手綁腳,不得不反覆刺激樓市和投資,給國家經濟帶來了愈來愈大的債務負擔。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93&issue=20161017
習藉孫中山誕辰轟台獨強調反分裂 料加劇打壓港獨
1 :
GS(14)@2016-11-12 05:54:51今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中共昨早為此高規格舉行紀念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中發表講話,稱中共黨員是孫中山革命「最忠實的支持者」;更以「六個任何」強硬措辭警告任何分裂國家活動,明確向台獨喊話。有分析指,習雖未提香港,但講話也肯定針對港獨,顯示中央對港獨的打壓或將加劇。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政治局7常委中有6人出席,只有張德江因出訪越南缺席。此外,與會者還包括一群台灣陸軍退役將官,他們正襟危坐凝聽習講話的樣子猶如聽訓,惹台灣輿論抨擊,有綠委更稱是「丟臉丟到家」。
稱實現孫「建國方略」
習近平在長逾6,000字的講話中,欲將孫中山革命與中共直接連結,惟隻字未提「中華民國」。習稱孫在中共幫助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改組國民黨,推動北伐取得勝利,中共人因此是孫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習強調孫的「建國方略」已由中共實現。習又表示,要學習孫的愛國風範,並指孫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一切分裂國家民族的言論行為;又藉此提出反分裂的「六個任何」,稱「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習指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更明確說各界要共同反對台獨分裂勢力;並稱台灣任何黨派、團體、個人,無論過去抱持甚麼主張,只要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都願同交往。
■人民大會堂昨舉行大會,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美聯社
對於習近平的講話,台灣總統蔡英文未見回應;國民黨代表昨則稱,國民黨是孫中山建國理想最正統的繼承者,又指歡迎包括中共在內的各黨派一起尊奉孫中山。本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中共自八十年代起推崇孫中山,主要賣點是要向台灣統戰。林稱習這次談反分裂講話措辭較以往強烈,並明確說要反台獨,「(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個月初嚟大陸參拜,習當時唔適宜用強硬語調,今次就用番」。林又指習講話也針對疆獨和藏獨勢力,「肯定有針對港獨」,加上近期人大釋法等事件,顯示中央將持續甚至加劇對港獨的打壓。《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2/1983129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