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潘迪藍:打壓內房 不利縮小地區差距

1 : GS(14)@2016-10-17 08:00:29

【明報專訊】儘管中國大陸的領導人現在持續談論「新常態」,但他們發現中國還是很難擺脫靠住房和投資帶動的「舊常態」經濟增長。

因為舊模式十分吸引,2003至2012年間由住房主導的投資熱潮,確實是減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強大引擎。它為內陸省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令地方當局和承諾讓全國均衡發展的中央領導人都相當高興。但現在房地產熱潮已經結束,地區差距又開始擴大。均衡發展的引擎失速,內地政府不是試圖尋找一個新引擎,而是反覆試圖啟動舊引擎。

新引擎失速 政府只反覆啟動舊引擎

習近平上任後,比前任領導人更強調縮小地區差距的政治承諾。這令到內地政府很難放棄舊有的增長模式,即使它會帶來更高債務和更低生產力的代價。中國是一個幅員廣闊而多樣的國家,自從共產黨執政以來,維持各地區的團結和均衡就一直是個重要課題。

毛澤東傾向將資源優先分配給內陸省份,因為他認為這可以減低被外國武裝襲擊及被外國勢力影響的風險。但這種政策只改變了地區不平衡的模式,不是縮小地區差距。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地區差距只在擴大,不是減少。鄧小平上場後終止了毛澤東的政策,他容許沿海省份追求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他的其中一句格言是:「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

事實上,在鄧小平當權那十餘年間,地區差距問題的確減少。若以人口加權的每省人均GDP計算,由1978年到1989年,地區差距問題一直在縮小。即使用其他指標計算,亦有類似的趨勢。因為原先處於不利地位的沿海省份在1980年代爆發高速的經濟增長,令各省之間的差距縮小而不是擴大。

各省人均GDP差距拉闊

無可否認,內地在2001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乃隨後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主因,因為沿海省份的製造業藉此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可觀的佔有率。然而,其間內地樓市火熱及經濟改革成果對增長的貢獻,亦至少與加入世貿組織的效應相若。這兩個因素也產生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因為內地企業藉出口取得的盈利增長,令內地人的存款大增,可以用來投資買樓。由2004年至2014年,各省人均GDP的差距每年都有所減少。但是,到2015年,差距卻略為回升,標誌着地區差距縮窄的第二波已結束。

內地的地區差距並不是遵循簡單的模式來變化,在經濟發展初期就擴大,在後期就縮窄。我比較傾向從具體的機制來思考這個問題。

當有具體的經濟發展進程協助縮小收入差距時,地區差距就會縮小。當欠缺這種具體機制時,地區差距就會穩定或甚至略為擴大。經濟規模效應、城鎮化以及產業的聚群效應,全部都意味着有強烈的動機,令經濟發展集中在較為發達的地區。這種看法的某些證據也可以在美國找到。例如,在二次大戰之後的經濟復甦期間,美國的地區差距就穩步縮小(那就像過去10年內地的城鎮化和住房建設熱潮)。但由197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的地區差距卻只是穩定或甚至上升。

出口利沿海省份 樓市保全國增長

內地已經發現了兩種不同和強大的機制可以縮小地區差距,分別是融入世界的出口市場,以及讓內地樓市自由化。這些機制可以不同的方式令不同的省份受惠。出口當然對沿海省份有利。這不僅因為它們能夠直接將貨物海運出口,還因為它們透過海外華人網絡,與世界其他地區有較佳的社會聯繫。

樓市繁榮可以促進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但那些能夠供應所需建築材料的省份受惠更大。鋼鐵當然是其中一種主要建築材料,但煉鋼不止需要鐵礦石,還需要煤來讓高爐運轉以及為鋼廠提供電力。因此,最受惠於樓市繁榮的省份,其實是那些擁有合適礦產資源及工廠的省份。這通常是那些在最初幾十年由國家主導重工業發展的內陸省份。

這些省份與內地官方的地區劃分方式有些分別,所以我們使用了自己的劃分方式。我們將擁有最多礦產和金屬行業的10個省份歸類為重工業帶,這些省份位於北方,面積約佔整個中國大陸三分之一。10個不在重工業帶的東部省份,我們則歸類為沿海地帶。至於其餘11個內陸省份,我們則歸類為混合型地帶。

當地區差距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縮窄時,這三個地帶其實有不同的發展軌迹﹕

在1980年代的第一波出口增長之中,沿海地帶最受惠,但對於重工業帶和內陸地帶來說,也有始料不及的好處。到了1990年代,這些融合效應全部都停頓了,但在2000年代,卻重新出現。

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第二波出口增長,引發了沿海地帶的另一波高速經濟增長,但樓市繁榮亦令重工業帶加速融合。這是中國地區融合的黃金年代,兩個有助地區均衡的引擎(出口和樓市)都處於全速運行階段。但隨着經濟增長在2012年放緩,地區融合效應開始減弱,到了2015年更完全陷於停頓。

刺激樓市 卻增債務負擔

由於全球貿易似乎出現結構放緩,以及內地的住房需求已經見頂,看來任何一個引擎都很難在短期內重新啟動。因此,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內地的地區差距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就像1990年代一樣。

現時的風險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宣傳和炒作,內地領導人可能真的相信,中國經濟的未來正轉移到內陸省份。這一整代的地方官員一直習慣地認為,由住房主導的內陸經濟繁榮乃是常態,而不是例外的事件。內地的最高領導層亦愈來愈強烈和公開承諾,要縮小地區差距。江澤民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開發」計劃奠定了這種模式。在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爆發之後,內地更大幅增加基建刺激,擴大了這種模式的規模。

渴望好像其前輩般人死留名的習近平,接受了前朝遺下的這項任務。他特別關注「鋼鐵地帶」,推出了一個新方案去振興東北地區,將其「供給側改革」計劃主要放在陷於困境的重工業;並且宣稱建設小康社會時,不會忽略任何地區或族群。習近平比較實質的舉措,是容許按揭貸款大幅增長來刺激樓市,以令處於困難的重工業省份今年出現一些經濟增長。

在政治上,控制不同地區的貧富差距有其重要性。這令到內地政府綁手綁腳,不得不反覆刺激樓市和投資,給國家經濟帶來了愈來愈大的債務負擔。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93&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