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人士參選基層人大遭打壓
1 :
GS(14)@2016-11-16 04:51:32內地5年一任的全國人大代表將於2018年換屆,基層區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將於今明兩年陸續舉行。一如以往,眾多維權律師和維權人士均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報名參選,僅北京至少50名維權人士參選,當局大為緊張,近期又展開大規模打壓。
拉票遭警強行拖走
其中參選北京市昌平區人大代表的著名維權律師程海(圖中),上周六(12日)於北京進行競選活動時,連同當時在場助選、「709大抓捕」案中被捕律師的部份親屬被警察強行拖走,更遭暴力對待。程海事後稱,上周六早上他在昌平區和朝陽區交界的立水橋附近展開競選活動,在場還有709案在押律師李和平妻子王峭嶺、王全璋妻子李文足。其間有警察前來查身份,隨後三人被強行拖上警車,王峭嶺更被警察用圍巾勒頸,李則被警察把頭撞窗。三人至當日下午獲釋。上海著名維權人士馮正虎近日宣佈,欲競選當地楊浦區人大代表,惟當地選舉辦藉詞拒發選民推薦表。當地官員又擅限推薦人數,不讓他有被提名機會,甚至其支持者也曾被強行帶走。此外,各地人大獨立候選人陸續傳出「被旅遊」、以「破壞選舉罪」被捕等,甚至官方安排大媽大跳廣場舞,騷擾參選人舉行活動。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Twit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5/19833936
兩岸陷冰點 蔡英文談中共打壓 「堅持自由民主價值」
1 :
GS(14)@2016-11-16 05:10:03■蔡英文以「石磨心」形容過去6個月的執政感受。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即將滿半年,她昨接受台灣《蘋果日報》專訪,用三個字形容這六個月的執政:「石磨心(台語,兩邊不討好意思)」。蔡英文從上任時的高民望,至今民望越趨低落,她就指,民調起伏是必然現象,高潮後就有低潮,又講及兩岸關係,認為面對中國打壓,台灣必須要有自己的堅持,自由民主是基本價值,應該要用較強的經濟模式思考。蔡英文5月20日上任,至今已將近半年,上任前挾着高民望擊倒國民黨,迎來全面執政,但上任後民望卻屢創新低,蔡英文說,民調起伏是必然的現象,高潮後會有低潮期,民進黨接手的是要處理台灣社會長期累積的問題。
就職半年慨嘆「石磨心」
當被問到會如何形容過去6個月的執政,她說三個字:「石磨心」。她稱曾對黨內說,任何人剛開始執政都會有困難期,除了團結就需要耐性,「我們現在是有權力的人,就有義務要有耐性」。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亦陷入冰點,中國在國際層面不斷打壓台灣,蔡英文表示,整體而言,對外關係是三大元素:基本價值、整體戰略利益、特殊領域的利益。她指,政府必須要有自己的堅持,對台灣來說,自由民主是基本價值,經濟也仍然要走自由經濟市場方向,也是台灣的價值取向,以此出發去尋找台灣自身的戰略、經濟利益,蔡英文指,「不要因為情緒,去干擾我們做理性的決策。」對於美國大選的結果,有指蔡英文四年前就投機看希拉莉會勝出,但最後卻被特朗普勝出,將會令美台關係惡化,蔡英文就指選舉期間也是各方觀察的過程,但任何一個政府面對一個這麼大的選舉,都不能忽視選舉裏產生的種種變化,「我自己也選舉過,在票沒有開出來之前,沒有保證他一定當選」。至於有否有「押錯寶(注碼)」的問題?蔡英文指,「講押錯寶的人可能是要創造出一些花絮吧!」她表示,沒有政府會有所謂的押寶,因為政府不是商業機構,也不會只關係到某幾個人,而是整個台灣,所以不可能去押一件事情,一定是所有可能性都評估。蔡英文又稱,特朗普才剛當選,主要內閣的人選,還需經過國會投票同意,一層層人事也影響到評估,觀察期還沒結束。
■蔡政府昨舉辦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台公聽會,民眾舉牌抗議。
反核災食品示威者倒蔡
總統府前秘書長林碧炤以個人生涯規劃為由請辭,新的秘書長會何時出爐?蔡英文昨語帶玄機說,該出現時就會出現。對於現任高雄市長陳菊近來傳出將是新任秘書長人選,蔡英文昨笑說:「有這樣的說法嗎?菊姐(指陳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黨內有很多重要的人在共同支撐我們執政的基礎,菊姐就是其中之一。」而蔡英文面對的政策被質疑問題,卻沒有停下來的迹象,近日受到質疑的是研究解禁福島核災食品輸台,昨日仍有反對人士到公聽會抗議。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4/19833168
參議員促凍結打壓者資產
1 :
GS(14)@2016-11-18 17:02:56【本報訊】兩名美國參議員會見訪美的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後,宣佈在國會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美國對壓制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包括凍結在美國資產及禁止入境美國。提出法案的是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及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魯比奧(Marco Rubio),魯比奧曾與特朗普競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今年初宣佈退選。
另提出禁入境
法案其中一項要點是要求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包括負責策劃銅鑼灣書店事件的人,及其他監視和拘禁香港記者與壓制港自由的人。美國會凍結這些人在美國的資產及禁止他們入境。美國亦應表明,所有因參與爭取普選非暴力示威活動而被拘捕的港人,不會因此被拒發美國旅遊簽證。法案又要求美國政府日後在實施與香港有關法案及協議前,應確定香港仍屬充份自主,並要每年提交香港狀況報告直至2023年。參議員柯頓在聲明中指,法案將向中國政府官員發出清楚訊息,損害香港自由及違背香港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諾,不會沒有代價。魯比奧表示,銅鑼灣書店事件及人大強行釋法,都顯示中國不斷破壞一國兩制,港人的民主訴求應是美國外交政策優先關注。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特朗普的中國政策未明,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提出,至少顯示美國仍關注香港民主問題,對本港民主派有鼓舞作用。而法案雖通過機會微,但非毫無作用,因可令中國對國際輿論有所顧忌。本報昨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查詢,政府對法案是否有回應,惟至截稿無回覆。■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907
馬英九自製名牌抗中共打壓
1 :
GS(14)@2016-11-18 17:56:22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首以卸任元首身份赴馬來西亞參與世界華人經濟峯會,並任主講嘉賓,不料遭中方打壓,被省略銜頭,僅稱他為「世界華人領袖」。馬昨戴上自製名牌,上用英文寫「中華民國(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閣下」,稱曾打算缺席抗議,「我就算沒有總統職位,還有我馬英九尊嚴要維護!」
訪大馬銜頭遭遮蓋
馬英九昨在記者會表示,初受南方大學及世界華人經濟峯會以「中華民國前總統」的名義邀請他出訪,不過在出發前一周嗅到不尋常味道,南方大學宣傳品及媒體報道,他變成「台灣前領導人」,有指是中國駐大馬大使館施壓所致。後來南方大學願意「正名」,把宣傳品改正成「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馬才選擇繼續出訪。不過峯會即場派發大會手冊竟出現兩個版本,馬英九銜頭被塗改液遮蓋、變成空白,稱呼他為世界華人領袖。馬感到被歧視,向大會抗議,斡旋過程中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亦向大會施壓。馬透露一度打算缺席抗議,直至大會保證會口頭稱呼他是「台灣前總統」,他才決定帶自製名牌及國旗徽章上陣。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8/19837784
汪敦敬:政府或再出招打壓
1 :
GS(14)@2017-01-02 11:24:32■汪敦敬認為,特朗普要擴大基建,美國冇條件大幅加息。 何穎賢攝
去年初,專攻新界西北二手市場的代理行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是市場上少數看好樓市的一群,他早於3月時已表明樓市已找到谷底,整體樓市年中見底反彈。他今年預期樓市在年中之前會升穿2015年9月份高位,政府亦會在年內出多一次辣招。
料樓價年中前續破頂
汪敦敬指出,去年一直看好樓價,是二手數據的「誠實回應」,因為要看整體樓市,「一定要睇上車盤二手數據」。由於樓市去年下半年直飆,所以政府在11月出招再度打壓。「其實政府自第二次出招之後,已經唔係打擊炒家,而係要資金唔好流入樓市」。不過市場自用需求強勁,但二手放盤不斷減少,對辣招真正可以抑壓樓價未許樂觀。他相信,就算美國加息,都不會扭轉低息環境。「特朗普話要擴大基建,但基建要低息配合先做到,所以冇條件大幅加息」。汪敦敬明言,市民切勿高估加息對樓市的影響,所以預計今年中之前樓價一再升破頂峯,由於樓價繼續高企,迫使政府會再出招。「兩件事同時出現,會係悲劇」。今年政府換屆,「邊個做特首都係做緊同一份功課,房屋政策唔會有大變」。他認為,近年政府所設的辣招,只是需求管理,但未有做任何供應管理,任由樓價在一個極少成交量的情況下代表整個市場,絕不健康。辣招是希望資金不大幅流入房地產,但同時產生另一個「火場」,但政府未去救。「全港有數以百萬計私人住宅,只要1%業主肯放售單位,都已有過萬個供應,快過新盤供應」。若果鼓勵有樓在手的人放盤,或將樓換樓買家的按揭略為放寬,已經可以輕易釋放過萬個二手單位出市場,較只是控制需求及增加一手樓供應更易影響樓價。汪敦敬重申,市民去等待樓價下跌,但其間租樓支出可能已較樓價跌幅大,「如果計到數就上車,好過盲目相信之前數據,不斷錯失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2/19883669
議員憂反恐新例打壓異己
1 :
GS(14)@2017-01-05 08:03:43【本報訊】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討論修訂《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回應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內容包括禁止香港居民或其他國家的居民,透過香港至另一國家作恐怖活動或訓練,或者以直接、間接形式提供、籌集財產,亦將恐怖分子融資列為刑事罪行。有議員憂慮當局修例將用作打壓異己,政府澄清修例僅為反恐。
促當局釐清定義
委員之一、人民力量陳志全質疑,恐怖主義活動及組織的定義屬政治判斷,擔心當局把前往台灣或西藏等地區出席講座,都定義為參加恐怖主義培訓;向政治組織捐款又會否變成向恐怖分子融資。另一委員香港眾志羅冠聰憂慮,恐怖主義行為的定義包括擾亂機要設施,關注佔領行動等公民抗命行動,會否觸犯相關法例。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解釋,修例不涉為恐怖主義重新定義,又指特區政府無權將任何人定性為恐怖分子,只有聯合國或法庭有權定義,市民要相信法庭,又表示條例已列明推展政治或宗教主張可獲豁免。他指議員稱政府藉條例打壓異己是「黑白不分」,強調政府依法辦事。■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4/19885991
支聯會憂開先例打壓政團
1 :
GS(14)@2017-01-21 03:33:13【本報訊】不少政治團體都會在維園年宵擺攤售賣政治產品宣傳政治理念,在維園年宵售賣六四產品20多年的支聯會,其秘書李卓人譴責食環署今次終止青政及香港民族黨攤檔租約是政治審查,壓制香港團體言論及表達自由,「好多檔口都可以受衝擊,有冇政治都可以嚟搞,係一好荒謬嘅理由」。
楊岳橋斥食環荒謬
他擔心今次打開打壓政治團體先例,「收緊言論自由情況好嚴重,各自政黨攤檔都係宣傳自己理念,咁做會造成寒蟬效應,自我審查」。連續多年在維園年宵擺檔賣政治產品的公民黨,其黨魁楊岳橋亦批評食環署在無證據下,以相信會帶來混亂為由取消攤檔租約,是荒謬講法,直指是政治決定,「你都唔知人哋賣乜,人哋賣違禁品、賣武器咩?唔係呀嘛,除非你有證據證明,否則你咁快相信人哋帶來混亂,呢嗰係說不過去」。香港眾志發表聲明,指不同政治主張都有其支持及反對的聲音,以個別政治立場招引反對人士,而取消特定政黨攤位、剝奪市民的經營權利,實牽強無理。香港眾志強烈譴責食環署以「公共秩序」作包裝,濫用權力作政治審查,打擊言論自由。■記者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202
屢遭打壓「Uber條款」致命一擊
1 :
GS(14)@2017-02-05 10:39:30■司機去年曾上街聲援Uber。資料圖片
Uber自2013年進入台灣,4年來波折重重,不單被抗議打爛的士司機飯碗,亦因非法載客、逃稅,被開天價罰單,而上月俗稱「Uber條款」的修例生效,提高非法載客罰款至最高2,500萬元新台幣(下同,約624萬港元),成為對台灣Uber的最後一個重擊。
的士包圍總統府反Uber
台灣的士業界過去對Uber有極大反對聲音,並發起多次示威,曾包圍總統府。而台灣交通部早在2014年指Uber在台並沒有申請運輸業登記,違規派司機及招募白牌車載客,違反《公路法》。不計昨日開出的過億元罰單,Uber已被檢控至少513宗非法載客,共罰款7,325萬元(約1,828萬港元)。同時,交通部亦指Uber從車資抽取佣金,但沒有扣稅,嚴重破壞市場秩序,財政部國稅局去年就對Uber開出兩筆補稅單,Uber需補稅共5,400萬元(約1,350萬港元),罰款8,100多萬元(約2,020萬港元),合共需繳1.35億元(約3,370萬港元)。去年8月,行政院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指Uber在台應申請為運輸業,但卻以資訊服務業入台,故撤銷該公司投資許可。去年12月,台立法院更通過《公路法》修正案並於上月生效,大幅提高司機以自用汽車非法載客的罰款,該條款亦被稱為「Uber條款」,從最高15萬元(約3.74萬港元)增至2,500萬元。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267
陳道明反對打壓港台藝人
1 :
GS(14)@2017-03-05 09:34:11「香港、台灣演員都是我們一國人。」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內地著名藝人、金鷹獎影帝陳道明(圖),昨日斷言否認提交「限制港台藝人圈錢」的提案,並斥造謠者居心叵測,他明言反對打壓港台藝人。昨日,全國政協展開小組討論,在無黨派人士分組討論會場上,《環球時報》採訪了陳道明。對於網上關於他提案「限制港台藝人圈錢」的報道,他說:「香港、台灣演員都是我們一國人,所以我不可能這麼說。」陳坦言,最早的時候,可能中國電視劇裏有外國演員演八路軍,自己曾經質疑「中國演員沒有了嗎?」但對於「限制港台藝人圈錢」的提案,自己從沒有提過。
關注收視票房造假
現年61歲的陳道明強調,港台演藝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任何人沒有任何資格去屏蔽某一地區的人,而且港台演員大部份都是愛中國的,也是很敬業的,「比如成龍、梁朝偉等演員,都很拼。他們需要大陸的市場,同樣的,大陸也需要港台的市場」。陳說,自己不知道造謠者是甚麼動機,「這已經不僅僅是個假消息,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真沒甚麼可說的,我也不想跟着造謠的人『跳舞』了。」談到今年兩會的提案,陳道明說,今年主要關注收視率、票房造假的問題,「比如刷數據,假的就是假的,這不光是經濟問題,還會導致文化上很多不良因素形成惡性循環。這是需要幾個部門聯動的事情,不光是廣電部門的事兒。」《環球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5/19948004
或藉恐襲轉移視線 打壓異己
1 :
GS(14)@2017-04-05 23:56:38自普京1999年掌權以來,俄羅斯發生過數以百計的恐怖襲擊,經常成為當局打壓反對派的藉口。今次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亦不例外,親普京時事評論員普羅霍羅夫揚言幕後黑手是近日反貪腐示威搞手,民眾則以陰謀論猜度當局會藉襲擊轉移視線。普京支持者把矛頭指向反貪腐示威者,儼如要求當局加強維穩,進一步打壓反對派。惟當地網民卻另有看法,有人怪責當局在敍利亞窮兵黷武招致報復,也有人批評聯邦安全局工作表現不濟,博客茹科娃嘲諷道:「政府找到方法把人民從示威轉移視線了。」另一博客巴爾塔金則以去年索契92人死亡的空難為例,直言襲擊後「沒有人會記得原因,政府會把襲擊變成偽善,以消費悲劇,為他們換取支持度」。類似的陰謀論在俄羅斯見慣不怪。聖彼得堡襲擊發生後,莫斯科一名青年表示:「我好奇他們(政府)今次會怪責誰。」美國《The Daily Beas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5/1998040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