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團終於年度盈利,團購苦盡甘來?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0/57501.html

十天前,我采訪了美團CEO王興,話題包括美團過去一年的財務數據,業務布局和進展,公司能力構築,對於一些重要趨勢的看法,包括O2O,微信的影響,團購行業的發展等。現在尹生提前分享其中一些要點:1,美團2013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盡管可能只是微利2012年11月份美團開始單月盈利,當年最後一個季度實現季度盈利,2013年除了少數幾個月,其他時間都實現了月度盈利,而2012年全年是虧的。這主要歸功於團購行業的回暖(根據團800的數據,2012年全年的平均月度用戶低於4000萬,而截至2013年11月份的用戶已經上升到6000萬),營銷成本占收入比例下降(移動端用戶的增加降低了後續的營銷費用,主網站上來自主動登錄的用戶增加也降低了購買流量的成本)。2,扣點率(即從每100元的交易額中提取的交易傭金)沒有明顯上升,約為5%這主要是因為競爭仍然非常激烈,這與之前我和大眾點評CEO張濤溝通時得到的信息一致。王興認為,與Groupon定位於營銷服務平臺不一樣,美團定位於像沃爾瑪和亞馬遜一樣的中間交易渠道,因此扣點率會長期停留在10%以下。3,美團主移動客戶端用戶超過了5000萬,來自移動端的交易額占到了全部交易額的65%王興認為這要歸功於美團從2011年初就開始移動端布局,以及過去一年整體移動端用戶的爆發式增長,和來自移動端交易額的同步增長。4,美團垂直布局進展順利:根據他提供的數據,美團2013年來自電影票團購的交易額占到中國電影票房的10%左右,酒店團購的交易額也占到整個酒店團購行業的70%,兩個行業都有獨立的移動客戶端,其中美團貓眼電影的用戶已經接近1000萬。很快,針對餐飲外賣的垂直業務也將上線,仍然定位於交易平臺,美團只涉及交易,不負責配送。5,行業份額進一步集中2013年美團的總體交易額約160億元,其中12月份估計超過了20億元,占全部團購市場交易額的比重按月度計算估計超過了50%。根據團800的數據,11月份美團交易額為17億元,排名第二的大眾點評為10億元,兩家公司分別占有45%和26%的份額,而一年前這個數據分別為29.4%和18.7%,2013年前11個月美團和點評分別占41.6%和23%。6,重新開始擴張之路在經歷了停滯的2012年後,美團的進入城市數在2013年重新進入擴張期,但在擴張中仍然顯得非常謹慎,尤其是相比2011年的狂飆突進,當年美團新進入城市數超過90個。目前,美團進入城市數約200個。考慮到質量控制,美團目前仍然采取自營的方式進行擴張,而且在擴張時非常註重控制指標的細化,並設定了較為嚴格的財務目標。7,1000億美團:原先美團給自己定的2013年目標是188億元,160億元和這個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這一方面緣於年初目標定得有點高,另一方面是王興一貫謹慎作風的體現,行業大病初愈寧願慢點,也會保證擴張的質量,正是這一點讓美團在過去幾年的行業調整中較少受傷。不過王興表示2015年實現1000億元交易額的中短期目標不會改變,這意味著美團在接下來的兩年仍然要保持每年150%以上的增長。8,團購進入盈利時代了嗎?王興認為團購還在快速擴張階段,盈利與否,還是和行業競爭格局相關。他認為BAT會是這個行業的終極對手,在它們完全進來並使出全力之前,還不是盈利的時候,保持快速增長,仍然是更重要的事情。9,美團現在還缺錢嗎?王興的回答是,美團開了很多新站,還要開更多店,因此還在投入期。另外,美團還想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因此目前的美團“不處於特別有錢的狀態”,所以常常需要取舍。總的來說,美團還是一家中型的創業公司。10,如何看待微信?王興認為,微信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但在成功的通信和社交平臺上做O2O,也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需要和很多人合作的。他認為,只要美團在自己的領域(即連接人與商戶)建立不可替代的優勢,有一天也許不排除兩家公司會合作。更多TMT價值觀察,請關註尹生的微信公號jia-zhi-xian(價值線),價值線專註於TMT領域的公司價值相關話題,包括圍繞價值話題進行的創業家、企業家和投資家等訪談,行業和公司價值變化趨勢分析,公司價值評估等。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尹生TMT價值觀察 | 編輯:zhouxiaohong | 責編:周曉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96

2013《創業家》年度封面回顧:從店鋪生死簿到百度進化論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0/57504.html

剛過去的2013年,i黑馬很懷念。而創業家從1月的店鋪生死簿這一期關註中國小微實體企業開始,隨後重點關註了去哪兒莊辰超,關註這家在線旅遊網站背後的商業邏輯,而在三月的中國合夥人展現了中國式合夥人的商業倫理道德,四月我們關註了華大基因,而五月份重點描述了E人E本,六月份則是大買家的橫空出世,七月份硬件複興讓人看到中國商業環境下新的變革力量,8月份則描述了手遊行業的玩家和這個行業的資本沖動,9月份不賺錢是可恥的,10月份那條名叫知春的路,11月份58同城憑什麽上市,12月份百度進化。以小起,以巨頭終。12期封面,12個商業生態與邏輯。下面i黑馬就盤點一下12期封面,也與讀者一起來一個大回顧。 2013.01店鋪生死簿眾人看到並享用它的繁華,我卻看見這繁華正暗中轉換、被替代。開店,越來越難。家門口的店鋪一年幾易其主司空見慣。它們被拔地而起的商業綜合體擠壓,被勢不可當的電子商務摧毀。在北京,五道口,谷歌、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總部及北大、清華等高校所在地,小店們的命運並未因地理位置的特殊而顯現不同。大店入駐帶來的繁華讓房租騰貴,電商橫行,賣驢肉火燒的開始嘗試網上訂購。它們不斷調整身體的姿勢,以適應新時代中飛速變小的生存縫隙。五道口是一個合適的樣本。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里就店鋪雲集,而且分布日漸均衡,覆蓋了餐飲、服裝、零售、美容美體、休閑娛樂、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等常見店鋪業態。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較穩定,主力消費人群多年來始終是學生和白領,消費行為具有代際傳遞性。 2013.02莊辰超去哪兒這是去哪兒與兩家大公司的故事。去哪兒CEO莊辰超說,與他們臨近的兩家大公司,一個是攜程,一個是百度。短短幾年間,去哪兒成為明星公司。莊辰超稱,去哪兒流量已經超越攜程,再過幾年營收規模也完全可以超越今天的攜程。去哪兒創始人中,美國人戴福瑞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莊辰超是一位偏重產品和技術的超級程序員,他們像迦太基名將漢尼拔一樣精心設計創業的戰略和戰術。中國旅遊行業的第一波互聯網革命,成就了攜程。很快,它遇到去哪兒這樣的挑戰者。攜程一開始輕視去哪兒,而去哪兒憑借比價搜索模式和TTS在線交易系統,完成商業閉環。這個“秘密武器”也讓去哪兒成功地聚集起一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97

實驗賬戶2013年度報告 東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26864931
實驗帳戶建立於1995年2月春節後,投入資金1萬元,初始買入四川長虹800股。經過18年半的風風雨雨,年初持有民生銀行241400股,目前持有興業銀行股231400股,今天收盤價10.14元,總市值234.64萬元,上年末總市值189.74萬元,年內浮動盈虧23.66%;上證指數上年末收盤2269點,今收盤2116點,大盤收盤年內跌幅6.75%,實驗賬戶超過上證指數。我滿足了。

實驗賬戶累計收益

實驗賬戶目前總市值234.64萬元,累計盈虧23364%,按實驗賬戶成立以來的19年計算,期間年均複利收益33.28%。期初上證指數534點,目前2116點,累計上漲296%,年均複利上漲7.52%。

實驗賬戶年均複利曲線,2011年末下降至階段性低點33.32%,去年稍有提高33.83%,今年又一次往下創新低33.28%。嗯,我不知道明年是否繼續創新低亦或是否極泰來,形成上升的拐點。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四川長虹(4年多)——山東鋁業(5年多)——民生銀行(2年不到一點)——鞍鋼股份(1年)——民生銀行(2008年1月4日起,1年)——浦發銀行(2009年1月4日起,1年不到一點)——南京銀行(2009年10月29日起,1年)——興業銀行(2010年11月2日起,一年多一點)——民生銀行(2012年3月6日起,一年多一點)——興業銀行(2013年7月4日起)。19年間換手9次。

年內操作:

3月15日民生銀行發行可轉債,當天賣出20900股,剩下220500股,買入可轉債2140張。3月29日賣出可轉債2140張,買入民生銀行24000股,合計持有民生銀行244500股,7月4日換成興業銀行231400股。下半年沒操作。

最近換股結果回顧

假如按今年持有民生244500股不動,年末現金分紅可買進4100股,中期現金分紅可買入3600股,合計將持有民生銀行252200股,按今天收盤價7.72元計算,總市值194.70萬元,年內漲幅2.61%,假如今天就換回民生,那麼可以得到30萬股或20%的民生籌碼增加。

相對來說,目前看拿民生換興業划算了。

但是,實事求是的說,自從09年初以來的換股操作,並沒有給我帶來期望中每年5%的籌碼增加,並沒有給我帶來民生籌碼的增加,其中的原因就是換股南京銀行操作失敗,失敗的原因是王岐山限制城商行異地擴張政策。也許,這一次換股能給我帶來10%左右的民生籌碼增加。

未來操作思路:

1,只要銀行股基本面符合預期,只要興業股價沒有大幅上漲,那麼繼續傻傻的拿著,等待著銀行股價值回歸。

2,這次換入興業屬投資投機兩相宜行為,個人感覺時間不會長,本來準備在年內就換股,但考慮到空間不大就沒動,就準備在新一年換股吧。

3,下一個擬換股標的是民生銀行或中國平安。

附件:實驗帳戶條例(修訂稿)

http://blog.eastmoney.com/zyl01698/blog_180534626.html 

又:在雪球我看見不少今年持有大盤藍籌股的價值投資者在反思今年的「投資」行為,我個人覺得我今年沒什麼可反思的,就因為銀行股的經營環境與經營業績符合持有銀行股預期,所以就沒什麼可反思的。至於說判斷市場偏好或者說股價漲跌,這本來就是我的弱項,所以就沒什麼遺憾的。

竊以為,作為投資者該關心的是企業的基本面趨勢變化,而不是股價漲跌。也許,這就是投資與投機的分水嶺吧。

還是那麼一句話:只要銀行股基本面正常,目前的股價低迷沒什麼大不了的,到時候會連本帶利的給我,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至於說市場層面的事,沒什麼可說的,就是個大盤藍籌股低迷,弱不禁風的低迷。大盤已經低迷6年,在新的一年裡該雄起了吧?滿倉持有,人心思漲嘛,嘿嘿。

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管它東西南北風,抱著銀行不放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07

【年度創業家】一零世代矽谷式創業家之莊辰超:一切依據理論行動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1/57545.html

在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群人,奔著不同的目的投入創業浪潮之中,為生活,或為理想,無論如何,商業的世界都在悄然被他們改變。時代在進步,傳統行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VC/PE等種種因素不斷交織與發展,打破了原有的商業格局:巨頭不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摩擦愈發頻繁與激烈;創業者覓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大小公司從敵對走向合作,形成共生關系;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湧現。這是一個人人自危、人人有機會的時代。在這樣的世界里,有一群創業者,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脫穎而出。今天,他們中間有人已經開花結果、功成名就,如姚勁波,如莊辰超;有人能左右行業格局,舉足輕重,如王小川,如俞永福;有人重新顛覆行業,拓荒正忙,如陳紹鵬,如賈躍亭;有人卻一如既往,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如趙浦,如郝鴻峰,如陸正耀;還有人一直在戰鬥,守得雲開見日出,如陳昊芝。他們是這一代創業家的翹楚。他們有夢想,有擔當,有為公司前程拋開個人利益的覺悟,也有建造一個平臺系統的決心。他們保留著上一代的穩重,又迫不及待沾染下一代的激情;他們似乎不想名垂青史,他們僅僅是想為時代的進步略盡綿力。而今天先推出系列第一篇關於去哪兒莊辰超,這個剛上市的“金童”到底是如何“一切依靠理論行動”去哪兒的發展“從來沒有驚喜,所有的事情都是計劃中的”去哪兒從在線旅遊行業異軍突起,挑戰攜程地位,並最終上市,靠的是TTS、百度、莊辰超。最初,去哪兒的搜索比價模式為諸多中小在線旅行社提供了銷售出口,大家一起搶奪攜程、藝龍的市場,正如“群狼戰大象”。TTS更是讓去哪兒形成一個完整的、很難被競爭對手撬開的商業閉環。去哪兒的機票在線交易平臺TTS(Total Solution,後改稱SaaS),類似於淘寶後臺的交易系統,所有與去哪兒合作的機票代理商都必須使用。這樣一來,交易速度保證了,消費者是否跟某個代理商進行交易,交易後代理商是否出票,每個代理商每天有多少交易量和交易額,每個交易達成需要的點擊次數等,在後臺都看得一清二楚。後來,去哪兒又推出類似支付寶的資金保障功能。按照莊辰超的說法,去哪兒的發展“從來沒有驚喜,所有的事情都是計劃中的”,包括百度投資這件事。戴福瑞當初和他一起討論創業計劃時,設想的場景之一就是獲得百度投資。不過,莊辰超說,與去哪兒臨近的兩個大公司,一個是百度,一個是攜程。攜程與去哪兒針對同一批消費者,提供完全不同的價值曲線,彼此有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去哪兒與百度商業解決方案的理念是一致的,與攜程的理念是不一致的,我不認可攜程的理念。”去哪兒最在乎的是如何做到在線旅遊市場的第一,其市場壓力不小。在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中,去哪兒最好背靠一家巨頭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百度無疑是不錯的選擇:現金充足,在流量導入、技術支持等方面都會帶來極大的價值。最終,百度以3.06億美元現金獲得去哪兒62%的股份。此時面對媒體的去哪兒CEO已經不再是精神領袖戴福瑞,而是莊辰超。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說,去哪兒就此從戴福瑞時代步入莊辰超時代。而百度入股之後,去哪兒迅速擴張。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說,去哪兒員工數從百度入股時的600人左右飆升至2012年年底的1300多人,其中僅酒店事業部就有400人左右。2012年酒店預訂營收占到去哪兒總營收的30%,增速超過100%,但莊辰超覺得還不夠。2012年11月,去哪兒調整組織架構,將公司分為機票、酒店、無線和新業務等幾個大事業部,劃定期權池,讓各大事業部靠業績去搶期權。莊辰超親自抓無線和新業務部門。戴福瑞告訴《創業家》,莊辰超一開始就有個雄心勃勃的預期:旅遊業占據GDP的10%,去哪兒在旅遊行業里做到10%,即GDP的1%。要完成這一目標,首先取決於莊辰超未來是否真正掌控去哪兒,以及他在去哪兒待多久。棲身於巨頭百度的羽翼之下,去哪兒享受到的好處之一是:百度帶來了更加巨大的流量。當然,業內也有人擔心,去哪兒尚未變成大公司之前,或許就會因為靠近巨頭而染上大公司病。前述知情人士說,去哪兒已經有些臃腫,員工或許用不著1000多人,不如保持創業公司本性,給一個員工相當於兩個人的薪水,幹三個人的活。莊辰超是程序員出身,長期負責去哪兒的技術、產品和運營,擅長把一切都“流程化”和“數量化”。“比如說什麽叫服務好?一定是把它建模,設計成數量化的指標,然後監控指標,我們看到數量指標,顯示出優勢或劣勢,這是服務。”莊辰超告訴《創業家》,這種管理風格會讓投資人和股東有“穩健”的感覺,但也讓一些原來慣於出奇制勝的團隊成員感到不適。莊辰超對狼性卻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狼捕食絕對不是沒有流程的,它們往往作為一個團體捕食,哪只狼沖上去,哪只狼在外面望風,第一步、第二步怎麽做,一定是經過長期訓練。最有狼性的人是最遵循流程的人。2013年年初,在接受《創業家》采訪時,莊辰超表態不會在上市後離開:“我希望去哪兒的業務保持健康的獨立性,也就是說,我的進入可以給機構帶來正面的幫助,我的退出不會對機構產生太負面的影響,哪怕有一天我因為車禍或者空難無法來公司了,公司依然能健康有序地發展。”事實也正是如此。以下為莊辰超對《創業家》透露的、去哪兒在發展過程中的三個特點。第一,一切依據理論行動。我以前在北大就聽過張維迎老師的講課(在《創業家》11月19日五周年慶典上,張維迎的演講――見後文,讓莊辰超有所感觸)。我們創始人團隊完全不了解旅遊,大家對旅遊唯一的理解就是我們都坐過飛機,都住過酒店。我們完全通過宏觀經濟、產業和市場變革的分析,最後決定做旅遊搜索。我有個信念,理論在100年內很少有變化。高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尋找不變的東西作為依托。第二,接地氣。旅遊產業里最傳統的是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我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全球所有上市的旅遊公司加起來有幾千億元的市值。這個產業中,有非常多的IT企業,有很多行業規則。但我認為,但凡它們成功的手法我們再學習一回,成功的幾率不大。我們所有業務線負責人有一個基本的選拔標準,那就是不懂。一般工程背景的負責人,需要很快從完全理性的角度解構這個行業,哪些鏈條創造價值。只有不懂的人,才有不同的視野。第三,看格局。去哪兒接受投資或接受控股,做出決策的決定性因素是:向前看未來有多少機會、內心要的歡樂到底是什麽。去哪兒是一家追求本心的公司。――文/本刊記者徐利君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徐利君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22

金價年度下跌 金礦巨頭將被迫調減儲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26

黃金30年來最差的市場表現拖累了金礦企業。以巴里克黃金(Barrick Gold,巴里克)和紐蒙特礦業(Newmont Mining,紐蒙特)這些巨頭為首的全球金礦開采商不但今年已經大規模減記資產,還將被迫調減儲量。 今年6月底,美聯儲首次暗示打算開始縮減QE,黃金一蹶不振,大跌24%,上半年由每盎司1675美元跌至1200美元下方,下半年雖曾稍回升至1400美元,但本月上旬,美聯儲明確從明年1月開始縮減QE,黃金又跌回今年6月水平。 但此前金礦企業預計金價會上漲,所以預估儲量時過於樂觀,將一些以目前市價衡量即使開采黃金也無法盈利的礦區劃為儲量。 現在,這些企業不得不通知投資者,盈利增長已經下滑,因為金價持續下跌,一些規劃為儲量的金礦也失去了開采價值。 如果采掘的黃金無法給企業帶來盈利,礦商就會迅速調減儲量。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Jorge Beristain認為: 金價過去13年里有12年上漲,這次(2014年)我們絕對會看到業內大多數企業儲量下滑。 估算儲量依據的一系列假設(價格)目前已不再站得住腳。 全球黃金年產量最高的巴里克和紐蒙特今年分別假定旗下黃金儲量的單價為每盎司1500美元和1400美元。 巴里克此前稱,為減少對旗下較重要大型金礦的影響,可能下調假定金價,如金價下調300美元,則儲量會減少10%。 紐蒙特公布的調整幅度為,預期金價如下調100美元,儲量將減少7.6%。 除了調減儲量,今年巴里克和多家金礦企業都大幅減記資產。 今年8月,澳大利亞最大黃金開采商Newcrest Mining減記旗下金礦價值逾60億澳元,約合55億美元。 當月公布二季度財報的巴里克凈虧損86億美元,主要源於大規模資產減值損失。 Beristain指出: 2013年過去幾個季度的減記與開采項目的成本有關。 而我們現在談的是企業擁有的土地和他們希望地下埋藏的黃金價值縮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54

年度最強商業好點子

2014-01-06  TWM
 
 

 

一三五九期《商業周刊》製作的封面故事「小蜜蜂創業潮」提到,史上能力最強的創業家時代,正在來臨。你不必懂技術,但只要有好的idea,就算只有一百美元,也能在一夕翻轉世界。

這次,我們除了要帶大家看二○一三年在全球脫穎而出的idea外,更想解答一個問題,在全球成千上萬的想法中,為什麼他們被最多人看到?

先看,這些想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個美好的早晨,你打開電腦,登入教育平台Coursera,就能隔海聆聽哈佛教授的天文課,全球有八十四所大學課程都免費任你上;門鈴響起,亞馬遜(Amazon)的無人飛機,剛把你三十分鐘前才買的書送到家門口。

你正計畫要到法國巴黎旅行,但是旅館的費用實在太貴,擁有逾五十萬間房屋的Airbnb網站上,秀出的民宿房間才新台幣兩千元不到,卻很有古堡風……,這趟旅行,其實可以連現金與旅行支票都不帶就出門,因為你可以用虛擬貨幣「比特幣」,在網上付費給對方即可,這個看不見的貨幣,在央行總裁彭淮南口中,已是跟黃金媲美的貴金屬……。

不少好創意,正用五年不到的時間,就榮登十億美元身價排行榜。如美國一款照片分享軟體Snapchat,只成立兩年多,兩個不到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憑著幫大家把看過的照片「閱後即焚」的奇想,就讓臉書開價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百九十七億元)收購。

在台灣,一款小App軟體WhosCall,解決了大家被詐騙電話騷擾的問題,被即時通訊軟體Line母公司以超過新台幣五億元購併。接下來,台灣櫃買中心「創櫃板」即將於一月三日啟動,第一波將會有二十家企業掛牌,從做生態有機咖啡的公司,到幫助身障者做接送服務的社會企業都在內。

能改變人們的生活,顛覆過去的商業模式,還能賺錢。這些好點子,你我都做得到!

滿足三個特點這些「小」點子,就能脫穎而出

二○一三年脫穎而出的好點子,不一定是二○一三年原創,但是在二○一三年明確被看到,對商業社會、公益、教育,甚至是科技創新有顛覆性影響。它們,都有很重要的共通特質:滿足人類最基本的心理欲望,而且,單刀直入。

特點一:想什麼?就是省錢或賺錢

最容易被大家埋單的idea就是:幫別人賺錢,或是省錢。

創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的負責人波納索斯(Niko Bonatsos)觀察數家十億美元身價的新創公司,羅列出十一點特色,排名第一的就是這點。

全球最大網路書店亞馬遜因為幫我們省錢而崛起,但,讓大家在網站上出租自家中的空餘房間,還讓一般人在上面可以租房間,省了旅館費用的民宿網Airbnb,同時能幫人賺錢又省錢,當然能大紅。

特點二:要什麼?就是一份認同感

第二個,就是讓使用者自得其樂。

這就是小米機,到中國今年最紅的行銷案例:黃太吉煎餅能竄紅的原因。

這群廠商是把經營消費者的認同感,放在經營產品之前。想法背後是看到中國消費者對「歸屬感」的渴望。

在中國,有兩億五千萬人離鄉工作,孤獨感很強。小米機創造平台,讓消費者回饋使用心得改進產品,而後者願意無償奉獻參與,要的也只是一份認同感。

其他如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是WhosCall等創意可以勝出的原因。

特點三:紅什麼?讓利是最大商機

最後,就是讓利。

決定創意能否讓人看見的最後一哩,通常就是執行面。讓利給所有人,是必備條件。「不僅有錢大家賺,我還讓你先賺!」桂冠實業總經理王正明說。

如果說,過去是分利的概念,現在,你唯有先讓利給合作夥伴,甚至是讓利消費者,才能讓大家一起幫你成功。

幫助美國三千七百萬人餵飽肚子的食物牛仔(Food Cowboy),先滿足貨車司機的利益,就解決了三十年來困擾美國的食物浪費問題。一度宣告失敗的YouBike自行車,也是靠著讓利給使用者,才成為全球使用效率最佳的城市自行車系統。

當你把讓利當作支出時,這群點子發想者,把它當作投資。淘寶成立十年來,從未向消費者收取交易手續費,但是一旦養出忠實消費者後,光支付寶一個科技公司,就能以半年時間,賣出全中國最大規模的基金,讓中國金融業者束手無策。

說到底,讓利也是符合人想賺更多的欲望。

以前的點子,比的是對技術趨勢的掌握,但現在,比的是敏感度與想像力。只要你願意,靜下心想一想,「什麼是我最渴望,但還沒被滿足的?」下一個好點子,可能就來自於你。

【延伸閱讀】創意點子背後的腦袋,都有這些特質——矽谷創業教父葛拉罕眼中的創意者

特質:決心(determination)說明:有些人總是得到他們想要的,因為堅持經典案例:串流音樂龍頭Spotify創辦人艾克(Daniel Ek)花3年搞定版權,服務才上線

特質:靈活(flexibility)說明:原來的點子很棒,但你仍願意思量不同方案經典案例: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打造淘寶網後,又著手創辦物流公司菜鳥網絡

特質:想像力(imagination)說明:讓天馬行空的想法跑出來經典案例: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夢想把人類送上火星而創辦民營航太公司SpaceX

特質:頑皮(naughtiness)說明:有時做些不甚正經的事情,你也不喜歡老是服從的員工吧經典案例: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被譽為「嬉皮資本家」,曾裸奔、扮女裝為自家產品造勢

資料來源:《富比世》雜誌(Forbes) 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1

群鯉投資2013年度致股東的信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rrd.html

各位股東:

2013年我們的投資收益率為6.23%,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7.65%,相對於滬深300指數,我們取得了13.88%的超額收益。

群鯉投資收益率Vs.滬深300指數

年份

群鯉投資收益率

滬深300指數漲幅

超額收益率

2010年4-12月

1.18%

-6.50%

7.68%

2011

-5.88%

-25.01%

19.14%

2012

15.06%

7.55%

7.51%

2013

6.23%

-7.65%

13.88%

累計

16.41%

-30.36%

46.77%

年均

4.14%

-9.20%

13.33%

純正的價值投資者

讓我們從雪球網上的兩則評論談起吧!

雪球是一個投資者的社交網絡。2013年,他們出版了一本書:《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其中有對我的一篇訪談[1]。在這篇訪談後面,有知名網友「天地俠影」的一則評論:

本質上,是合夥人[2]資金的後續投入,在一個整體持續下跌的市場,有新的資金持續買進,跑贏滬深300指數就不足為奇了。這點是顯而易見的,群鯉投資2010年底的倉位是90%,2011年實的倉位卻不及50%,到2011年底又接近90%。2012年初的具體倉位是多少,估計只有等群鯉2012年報出來才知道。所以,我希望,牛市來了,孫先生也能持續跑贏市場,那才是真功底。

「天地俠影」真名汪煒華,201310月因質疑上市公司廣匯能源(600256)被刑拘。在回答他對群鯉投資業績的質疑之前,我請大家先為他祝福,祝他早日獲得自由。

群鯉在成立後有過兩次增資,因此,我們用於投資的資金確實在2011年和2012年初有所增加,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我們跑贏指數的主要原因。2013年初,我們沒有新增資金,但全年仍然跑贏了指數13.88個百分點,跑贏的幅度還超過了歷年平均水平。

公司2013年月度末投資淨值和倉位

群鲤投资2013年度致股东的信

 

先生希望「牛市來了,孫先生也能持續跑贏市場。」我感謝他的祝願,但也不得不指出,這並非我追求的目標。在2010年中期報告中,我曾引用了巴菲特的一段話:

首先,在從1965年至1969年開始,以2005至2009年結束的五年一個階段的時期內,我們賬面價值的增速都超過了標普500指數的增速;其次,雖然我們在市場向好的幾年中落後於標普500指數,我們在該指數業績消極時超過了它。也就是說,我們的防守好於進攻,這也可能持續下去。

在那份報告後附的《我們的投資理念》中,我這樣講,「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像伯克希爾公司那樣『防守好於進攻』,請您批評我們!」

因此,大家不要對群鯉在牛市中跑贏指數抱以厚望。事實上,按我們的投資理念,在牛市後期我們甚至必定跑輸市場,因為那時我們很可能因為股價過高而輕倉甚至空倉。

再來看「東博老股民」(真名周玉龍)的這則評論:

這傢伙比我厲害,他和我同樣是追求價值和價格差異的投資者,屬於同一類投資者,模式也大同小異。但我只敢說自己只不過個價值投資(投機)者,他卻可以說自己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有時候我在想,一個投資者,是否在貼上投資者標籤的時候可以多賺錢呢?我想不會吧。

2011年中期報告開始,我們的定期報告都在頁眉上寫著「群鯉投資,純正的價值投資者」。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借此來宣傳群鯉的定位。我認為,如果想成為一家成功的企業,有明確的定位幾乎是必須的。

國內頂著「價值投資者」名頭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掛羊頭賣狗肉者。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就撰寫了《我們的投資理念》,闡明了我們的觀點。

首先,我們不認為價值投資就是「買入——持有」。

其次,我們對市場上以短期收益最大化為目的的所謂價值投資的「獨特解讀」、「另類解讀」無動於衷。

我認為價值投資是以低於(最好是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股票等資產,長期持有,但在資產的價值被市場嚴重高估時我們會斷然賣出。

我承認,這樣做很有可能會讓一些人覺得不舒服,但是,如果我本人、我們的股東能因此牢記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那就值得。

2012年度報告發佈後,我們的一位股東給我發郵件,對我買入華蘭生物(002007)的行為提出批評:

我對報告中的一個地方有一點疑惑:

「華蘭生物的股價距前期高點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 30%,我原以為這樣的價格已經不算太高。」

我理解,作為價值投資者,是基於企業估值,考慮安全邊際,確定的買入價格,只有價格落入我們的瞄準鏡的時候,我們才會扣動扳機,否則就等待。買入價格與價值評估有關,與價格走勢無關。

有這樣的股東,真是我的大幸!

我認真閱讀了雪球對周玉龍先生的訪談,覺得在對價值投資的定義、在對週期股的看法上我們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無論如何我也不可能像他的實驗賬戶那樣只持有一隻股票。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這樣教導我們:

安全邊際的概念和分散投資的原則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邏輯關連。即使投資者挾有有利的保障,單一證券仍可能發生差勁的結果。因為安全邊際只保證其獲利的機會高於虧損的機會——但不保證虧損不會發生。但是,這類投資的數量增加時,則總獲利高於總虧損的機會便更明確。

巴菲特在1961年致股東的信中這樣說,「足夠的安全邊際以及適當的分散投資,使我們的投資組合兼具安全和增值的特性。」

先生認為,「就本質上來看,投資、投機和賭博三者的界限並不明顯,投資也是一種賭博,就是賭自己的眼光、賭自己的判斷能力。」這恐怕是他以「價值投資(投機)者」自居的理由,而他敢於在實驗賬戶只持有一隻股票看來也是對自己的眼光和判斷能力自信的表現。

我沒有這樣的自信,因此,只能堅守純正的價值投資,以安全邊際來「吸收投資的惡運或計算的誤差。」

不棄大盤藍籌股

2013年實在是有趣的一年。我想,無論價值投資者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面對創業板指數82.73%的漲幅都顯得黯然失色。

我們和巴菲特一樣不做創業投資,因此,我本人對創業板的大幅上漲沒有感到任何壓力。1999年納斯達克指數飆升85.59%,伯克希爾每股淨資產值卻只增長了微不足道的0.5%,但想來巴老的心情會比我更為平靜。

2013年下半年,我們的投資組合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仍然是持了多年的9只股票。盤點這9只股票今年的表現,我發現漲幅最大的3只股票——魯泰(000726)、江鈴汽車(000550)和格力電器(0006512012年末總市值均未達到千億,其中漲幅最大的魯泰市值最小,僅為66.49億元;與此同時,跌幅最大的3只股票——中國神華(601088)、萬科(000002)和招商銀行(6000362012年末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其中跌幅最大的中國神華市值最大,為5042.02億元。

在決定是否買入或持有一隻股票時,我對其總市值並不在意。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的業績比主要持有大盤藍籌股的價值投資同道要好一些,比主要持有中小盤股票的同道則要遜色不少。

市場對大盤藍籌股如此冷淡,充分證明了格雷厄姆名言的正確——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器。我們的定位是純正的價值投資者,不可能為了迎合市場的偏好而改變投資組合,也就不會因為大盤藍籌股的下跌哪怕是持續下跌而放棄它們。

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今年漲幅較大的魯泰(64.88%)和江鈴汽車(47.85%)去年表現比較差——魯泰下跌12.57%,江鈴汽車下跌6.25%;今年跌幅較大的萬科(19.37%)和招商銀行(15.23%)去年表現則相當不錯——萬科上漲37.44%,招商銀行上漲20.16%

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波折不可避免,但只要它還有持續競爭優勢,我們就不必太過在意其股價的短期波動。很多大盤藍籌股的競爭優勢極其明顯,雖說短期內市場就是不買賬,但對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防範風險為重中之重

上半年我們增持萬科,從短期結果看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下半年萬科的股價下跌了18.48%

在中期報告中,我闡述了增持萬科的理由。我意識到投資萬科會有風險,但我認為,「如果萬科能夠繼續執行已制定好的戰略,在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投資它的風險就是可以接受的。」

現在的問題是,有跡象表明萬科的財務狀況沒有以前那麼穩健了,為此,我特意寫了一篇文章進行討論[3]。我研究萬科多年,最看重的是它對待風險的態度,至於淨利潤增長多少則不是很在意——在目前的形勢下,對房地產企業淨利潤增長期望值過高無疑於逼迫企業激進經營。

然而,萬科的經營者似乎不這樣認為。201312月,萬科銷售額只有109.5億元,僅比2月份高,而當月拿地就要支付90.13億元。

價值投資者認為股價波動不是風險,真正的風險是企業價值的毀損。我很擔心,如果房價有朝一日真的深幅下跌,萬科會因為準備不足而遭受較大損失。

萬科的規模很大,控制拿地的節奏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決定再觀察一段時間。如果20141季度報表顯示萬科的財務穩健程度還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們將減持其股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報告我談理念稍多而談公司較少,這是當前的環境使然,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將在明年的中期報告中更多地討論我們投資的公司。

 

旭東

2014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474

本年度至今最佳投資是?你猜?你再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81

華爾街見聞1月底讓大家猜過世界上最愛喝茶的國家是哪個,原來最嗜茶如命的是土耳其,按人均消耗量中國大陸得排到19名。 四天前華爾街見聞又讓大家猜世界上最能喝酒的是哪國國民,原來酒量最大的是平均每周喝13.7杯酒的韓國人。 今天我們再來猜一猜本年度至今最佳投資是什麽。 比特幣最近動不動不能提款,連累價格也下跌,不但風險高而且不安全。美股本月初跌跌撞撞,最近還有人擔心前景,聯想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股市大崩盤。 那麽,表現最好的是不是因為這個寒冬變得“矜貴”的天然氣?還是去年就受“中國大媽”熱捧的黃金? 可惜它們都不是最大贏家。 Quartz雜誌整理每日追蹤FactSet的市場回報數據發現,本年度至今回報率最高的是燕麥,達到23.22%,緊隨其後的是回報率22.58%的咖啡,第三名天然氣和它們相差了一段距離,回報率為13.88%。黃金排名第六,排在了各類債券前面。 燕麥為什麽能高居榜首?是物以稀為貴? 這話也對也不對。因為燕麥的收成不錯,不存在歉收的問題,全球燕麥最大出口國加拿大2013年大豐收。 問題在於,要將出產的燕麥運送到市場,加拿大方面出現運輸的瓶頸,廣大商家和消費者無法得到燕麥。 由於運輸的機動車短缺,數百萬噸作物滯留在加拿大西部的倉庫。 產生如此瓶頸的根源眾說紛紜。有人覺得是運送原油占用了農場主需要的軌道運能,還有人認為極度寒冷的天氣讓鐵路運輸效率低下。 上周五,由於加拿大供應問題仍然未能解決,燕麥價格創歷史新高,每蒲式耳燕麥的價格比玉米還高20美分,2005年以來尚屬首次。 當然,上圖呈現的只是已有的表現,如果把養老金都一股腦砸到燕麥投資上絕對危險,因為它還是交易量有效的商品,價格很容易大起大落。 雖然這樣的高回報可能不會持久,但眼下看來,燕麥多頭應該是最高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5

vv組合年度簡報 2013 投資無限

http://vvfounderblog.blogspot.hk/2013/12/vv-2013.html
現在距離踏入2014年只餘兩天,今年截至這刻,組合的表現優於恆生指數15%以上,而相比起國企指數或有稍多於20%的正回報差距。誠言,這個年回報是欣喜的,不過可以預期,明年的回報或許沒有這麼好,因為長期做出年回報20%是屬於頂尖投資者的成績表,所以這組合爭取的參考年回報是15%,組合重點放在Risk Adjusted Return。今年組合年終的狀況如下:
十大持股 (比重分先後)
招商 / 濰柴 / 民行 / 復藥 / 新奧 / 潤燃 / 復星 / 比亞迪 / 平保 / 昆能

其他持股 (比重分先後)
中聯 / 上藥 / 惠理 / 蒙牛 / 電能 / 長建 / 雨潤 / 百麗 / 恒安 / 雷士

表現五強2013
復藥 / 新奧 / 潤燃 / 比亞迪 / 蒙牛

表現五弱2013
昆能 / 百麗 / 雷士 / 長建 /  民行
組合表現

今年組合優異表現之原因從上面可以看到,主要因五強的持股比重較高,而它們今年有著較大升幅,一般有高於50%。而反觀五弱,它們最差的只是錄得小於10%的跌幅。值得留意的是,這只是偶然的,在一般情況下,那一些持股能在年內跑出在事前是無從預計的,所以組合的一年實現回報也不是事前可以掌握的,參考價值一般。所以要看組合平均表現還是從長期(十年以上)角度看比較合理及中肯。

在這裏特別想談談招商和民行這對銀行孖寶,它們的合計比重佔組合最高,不過隨著其他成員的升幅,它們的比重持續下降。從這裏可看到,適度的分散投資是有其必要性的。自從2008世紀金融風暴後它們持逐表現不佳,今年仍如是,不過它們逐步已下跌至淨資產值水平,而年息大部份也有5%以上。可以說,如無大規模國內金融危機爆發,這些估值是嚴重被低估的。
我傾向相信國內金融改革是有序進行,始終高民間儲蓄率,財政穩健的政府及低消費槓桿仍然能寄望給予支撐。不過作為投資人,這些宏觀經濟因素都不是能夠真正掌握旳,更實際的做法似乎還是做好價值發掘及風險管理。

若要預計那一些成員能在2014年會有較好表現,這其實跟賭大細沒有多大分別,因為就算能對個別持股有100%信心認為被低估,但這是不能代表它一定能在一年內反映其價值的。短視的投資心態是不利於投資者的。不過若當是玩票性質也無妨,這裏的瞎猜可能是濰柴、中聯、雨潤。

周期及非週期配置

今年組合明顯的一個研究重點是怎樣管理好周期及非周期類的比例。截至今年底,組合適量加入了一些相應地較非周期性的成員, 這亦反映在組合的波動性減少上。非週期性股票總給人一種沉悶及低回報之感覺,一般被受冷落,但有趣的是,現實裏很多時其實熱門的股票長期回報可能更差。不過怎樣才是如假包換的非周期股,感覺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界定。這是重要的議題,還在研究中......

回報指標

以往指標一般定在年回報15%上,但漸漸覺得這有點不切實際,如上提及,這種指標是不具備預視性的,刻意追求常會令投資人分心。未來這個15%只會作參考性指標,不會刻意為之。心態上會更多放在過程及框架完善上,深信管理好過程及投資框架,好的結果自然伴隨,這樣做法在投資上合理性較高。

中國

一如既往,對於中國的長期前景仍然抱持正面態度。另外,中國始終是比較熟悉的市場,擁有一個市場的熟悉及敏銳度對投資者是一種優勢。雖然這裏未有足夠能力分析中國經濟,不過從基本面看,和其他政治穩定的國家一樣,中國人這麼多年來也極為渴望提升生活質素,而新的「決定」要點,就是把重點落在開放市場。
當市場及社會環境,政府政策都越來越倚向這方向,民管商業活動自然越加活躍,計而進入汰弱留強,百花齊放階段,最終把巨大的內需潛力釋放出來,這是值得期待的,當然期間道路不平坦是可以理解。固隨著時間推移,我不會低估被潛伏巳久而終被釋放的那股基本人性渴求的爆炸力。

投資環境

中港股市全年在PE低位運行,這刻恆指大約11.5倍,而國指大約9.5倍,都是處歷史較低位置,而今年大部份藍籌盈利也是有增長(四月全年業績後恒指國指估值相對更低),這反映投資情緒仍然是審慎的,一般擔心著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雖然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是很多估值也巳經反映了這些擔憂。在這樣的低估值區間投資,安全系數或反而會是較高的。

投資原則

坊間有很多不同而又成功的投資法,但是沒有甚麼比建立起一個適合自己而有效的投資框架來得重要。在2014年,相信以下幾點仍然是vv投資框架的原則,它們提供了風險管理及盈利基礎。
- 組合管理 / 適度分散 / 企業分析 / 價值發掘 / 適時買賣 / 長期心態

HAPPY INVESTING!

vv.founder

..................................................................................................................................

2013組合最終回報

vv組合 = 23.2%

vv+組合 = 9.6%

綜合回報 = 19.2%

恆指收 23306,回報 = 2.9%
國指收 10816,回報 = -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88

巴菲特年度投資者信透露“農場投資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880

本周一,巴菲特在美國《財富》網站上發布了今年年度投資者信的節錄內容,其中用兩筆小交易展示了他的核心投資原則。 1986年,巴菲特買下內布拉斯加州一個占地400英畝的農場,1993年,他又投資了紐約大學校園附近的一處零售房產。 巴菲特在信中透露,這兩筆交易分別是在美國農場及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後進行的。做這些交易的時候,對於自己買的資產日常運營怎樣,他了解得相當少。 可巴菲特看中的是它們的潛力。他可能不了解怎麽經營農場、怎樣修建房屋,但他知道哪些人了解。 巴菲特說自己有個兒子喜歡農場,讓他大致了解了經營農場的成本和回報。紐約那棟建築的一位聯合投資者在房地產方面是個精挑細選的買家,那位投資者也可以幫助管理。 巴菲特稱,買下農場幾年後,農場的市值大漲,已經相當於自己買入價的五倍。而紐約那棟建築現在每年帶來的回報是巴菲特初期股權投資規模的35%以上。 巴菲特在信中寫道: 要得到讓人滿意的投資回報,不需要做個專家。但如果你不是專家,你就必須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認識有限,遵循無疑會合理發揮作用的方式。 巴菲特早就主張,要在喧囂的環境中保持冷靜的頭腦。這次他用以上農場和房地產交易的例子說明了長期投資的觀點。 他這樣總結: 對我的兩筆小投資,我只考慮資產會帶來什麽產出,根本不關心它們每天估值多少。 競賽的贏家是那些專心場上比賽的選手,不是那些眼睛緊盯著記分牌的人。 不過,至少有一位業內觀察人士已經對巴菲特這封投資者信里表達的觀點提出質疑,認為巴菲特的說法前後不一致。 致力於宏觀投資研究的金融顧問公司Orcam Financial Group的創始人Cullen Roche認為,巴菲特的投資者信可以提供一些很好的見解學習投資,但也應該取其精華,因為它們屬於“含糊的歸納”。 Roche指出,信中有一部分提到了宏觀預測,也就是評估全球經濟趨勢: 得出宏觀的觀點或者傾聽他人對宏觀或是市場的預測是浪費時間,實際上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混淆你對事實的看法,事實才是真正重要的。 而後,巴菲特又在信里寫道: 美國企業長期表現良好,將繼續如此。 Roche認為,以上說法其實也屬於宏觀預測。 本周六,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公布年報,同時也會發布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投資者信。誰今後會接替83歲高齡的巴菲特領導這家全球大型企業,這也是外界關註投資者信的一個理由。 巴菲特此前透露已經選定了接班人,但沒有公布到底是何人。分析師們將從本周的投資者信中盡可能捕捉相關的蛛絲馬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