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羊年低風險交易彙總 密碼子

http://xueqiu.com/9649138326/36841573
本帖是自己全年低風險投資交易記錄的彙總貼,以及每隔一段時間對低風險交易的策略思考,自己羊年打算主要精力放在低風險交易這塊,我本人認為其本質是現金管理,目前這塊佔總持倉的35%左右,另外還有65%的股票權益組合。首先要說明的是低風險投資並不是無風險,只是相比於單純的預測股價漲跌來進行投資風險要來得小的多,自己也是剛開始嘗試,結果會如何,一年之後見。請各位大俠多指正。

今天開篇:2015年2月20日,年初二

先預先總結下,自己歸納的可以用來參與低風險交易的方式,按照交易的槓桿效應、風險程度、方便程度、交易的收益率,機會的可能性等綜合評估後排列:

1.股指期貨期現套利
成立條件:期指到期時間小於2周,利差大於2%;
參與方式:賣空300期指,買入300ETF,或者一個指數組合
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和券商股票質押
資金佔用時間:不超過2周
槓桿倍數:3倍(指把自有資金規模放大約3倍,比如原有50萬,現在通過這兩個槓桿可以放大到200萬,下同)
優點:可能幾乎無風險(自己對這個研究也剛起步,有些風險自己也沒看到)
缺點:對資金要求量大,自己估算了下,至少要120萬才能做得來這個。另外要大概率上複製準確300指數,難度也比較大。
風險:暫時還不知,等進一步學習後總結。
備註:估值期貨的跨期套利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式,由於涉及到比較複雜的股指期貨理論價格測算,自己還在學習中。今後成熟也將會是一個重要的低風險交易手段。

2.期權賣方
成立條件:虛值期權價格較高,行權價距離50ETF現價有一定空間。(這個總結得不怎麼到位,後邊結合實例具體分析)
參與方式:以領口策略為主,先買進50etf,再賣出虛值認購期權,同時買入略微虛值或者平值的認沽期權。
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和券商股票質押
資金佔用時間:不定,較長
槓桿倍數:3倍
優點:如果50ETF跌,那損失很微量,如果漲則鎖定上漲利潤。
缺點:如果50ETF大漲則比較吃虧,羊年市場預計就是個單邊大漲的市場,但本身自己這塊的資金就是現金管理,權益類倉位另有配置。
風險:主要是50ETF大漲的風險和小幅微跌的風險。
備註:1.需要考過3級,2.對於期權的套利,更有一個無風險的平價套利,以及基於此的一整套套利模型,但需要借助專門的軟件進行動態跟蹤交易價格,對於散戶可能性不是很大,這個今年有機會自己會嘗試開發。

3.基金重倉股停盤套利
成立條件:基金重倉股停盤,並且停盤後的概念較好,未來大概率大漲,帶動基金淨值大漲參與方式:場內申購基金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和券商股票質押
資金佔用時間:不定,較長
槓桿倍數:3倍
優點:對停盤個股價值判斷明確後,這個套利基本能成功。比如套利南車的基金等。
缺點:對停盤個股復盤時間的判斷較難,這個也是整個環節的最難點。同時申購的費用也較大,如果資金超過100萬,則可以享受優惠申購費率。
變通:如果明知會大漲,可以在復盤公告出來了馬上申購重倉該股的基金(當然,前提是基金沒有對重倉公司事先重現計價,要查明公告),待幾個漲停之後再撤出。
風險:雖然重倉股大漲,但其他股票大跌,導致申購之後淨值反而下跌。所以也要適當判斷清楚短線的基金淨值變化。另外隱含一個風險就是註冊制的推出,很可能改變股票上市的規則,對併購重組等帶來較大衝擊,未來這類機會可能較難把握

4.新股申購
成立條件:新股不敗的神話不破滅。
參與方式:申購新股,且要集中資金申購中籤率高的新股,主要是大盤股。比如東興證券之類。
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和券商股票質押
資金佔用時間:3天
槓桿倍數:1.5倍
優點:時間短,立馬見分曉
缺點:命中率小風險:最大風險是註冊制的推出,如前所述,海量股票上市,新股不敗的神話可能破滅,對新股也要謹慎研究清楚了去申購。

5.可轉債套利
成立條件: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跌到-2%以上,我認為就可以參與了。
參與方式:達到這樣溢價率後,買入轉債,並轉股(一般在尾盤,或者下午交易,以防價格進一步下跌)
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
資金佔用時間:2天
槓桿倍數:1.5倍
優點:操作方便,時間短
缺點:1.風險較大,特別是大量資金集中套利可轉債時,往往會導致第二天正股直接低開,跌破自己的成本。2.出現這種溢價率的機會也比較少,需要時刻注意把握,最好有專門軟件實時提醒。風險:正股第二天跌破成本。
變通:少量參與,控制倉位。

6.分級基金套利
成立條件:場內、場外交易價格價差高於5%以上。
參與方式:場外以淨值申購,然後分拆,再在場內賣出。
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
資金佔用時間:3天
槓桿倍數:1.5倍
優點:操作方便,時間短
缺點:分拆的基金要兩天才能到賬,兩天時間內淨值波動影響較大,特別是對於B級基金。個人覺得前不久那種瘋狂炒作分級B的情況今後也不大可能出現了。
變通:少量參與,控制倉位。
備註:對於分級基金,另有場內買入後合併,在場外贖回的方式,也就是不少人說的大跌中買分級A也有很少收益,但自己理解還不深刻,後邊再仔細研究。每一隻分級B有其自身的說明書,交易前都需要好好研究清楚。

7.LOF基金套利
成立條件:場內交易價格低於預測淨值2%以上。
參與方式:場內買入該基金,然後場內贖回。(贖回的手續費大約0,5%,交易手續費萬三)可用資金:自有現金、銀行信貸
資金佔用時間:10天
槓桿倍數:1.5倍
優點:算是套利的一種方式,說實話,我看不出有多少大優點,自己也可能會比較少用
缺點:實際佔用資金時間較長,另外需判斷清楚兩天以上基金淨值的變動。(當天買入,只知前一天淨值,第二天到賬,然後提出贖回,以第二天收盤的實際淨值為贖回值。)
風險:基金淨值待贖回時已無利可圖。
備註:6、7都是基於兩個市場間價差對基金進行套利,另外還有ETF基金等,散戶交易比較麻煩,所以自己沒有考慮過

8.股票短線交易
成立條件:股票走勢走出大概率大漲走勢時
參與方式:直接買入股票
可用資金:自有
槓桿倍數:1
資金資金佔用時間:2-3天
優點:靈活
缺點:風險大
風險:股價走勢不及預期
備註:這個方式實質就是炒短線,1-3天持股,風險很大。為了控制風險,只有在股票走出明顯上漲走勢時,才介入(主要是漲停戰法,今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低風險投資,還有債券交易、邀約收購套利等,這些情況較難遇到,等待市場機會。

下篇預告:目前可以用來套利的幾個基金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89

撻暈低密碼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30.html
這個無風的晚上,筆者在面向深水灣廂房中,出席了一位招待來自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神學家的傳統英式晚宴。據說這名英女皇御淮的國師,是Dan Brown名著Da Vinci Code惟一提及在生的神學家。國師以一貫英國坤士的低調沉穩聲線,以娓娓而談的幽默他的教育沒有任何宏大的策略,而只有秉持以人本(Humanity)為軸心的精神去春風化雨,國師深信惟有如此才能令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繼續手世界上最佳魔法學院的牛耳云云。管他是真心還是假仁假義,國師的一席話肯定令十9才子這些文蚤又可洋洋千言去數689和共匪的不是矣!

2013年1月22日拙文「上證50兩年內見4,500點」曾誑言:「…現在且讓筆者作一大膽的假設,如果新一輪升浪由2012年12月3日的1,959.77點開始,升浪若以45度角直線向上推進,上證50將於兩年半內(即2015年中)撞到中軸線,屆時的指數大概是4,500點。不過這個升浪可能受制於既有的中國模式沒有重大突破,因此未來上證50將於上述中下綫位上下浮動。假如若果中國能在習總領導下經濟找到新而持久的動力(如技術轉型,內需抬頭或甚至能開拓東亞共同市場),則這場升浪或可能如1992年、1994年和2004年三次升浪一鼓作氣由下線升穿中線並最終在上線撞牆而回。倘若如此,2015年底上證50會先重返6,000點,直到2017年底在上線撞牆,屆時的指數會是超越10,000點!…」今天(2015年3月30日),上證綜合指數(000001:SS)收3,784.27點,距離4,500點尚差15.90%,僅一步之遙!順便一提,據說港交所(00388:HK)快推上A期貨,(基於某些非常有趣的原因)筆者看好港交所(00388:HK)!
晚宴將盡,酒過三巡,筆者和身邊一名四十年前主修數學的肥伯伯聊天。肥伯伯有一句口頭禪「My humble opinion」細訴他幾十年在某老牌英資投行的風風雨雨。筆者不知天高地厚,斗膽問道肥伯伯對共匪A股的看法,他一句「My humble opinion」後直言中共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實體經濟増長可能僅有0.00%至最樂觀的3.0%許,而國內房地產泡沫和信託公司將會引發一場大規模的金融風暴。肥伯伯還補充了一句:「My humble opinion is that I am bullish in 2I!」2I者,India和Indonesia矣,皆因他們尚有人口紅利以支撐以歐美出口主導的勞動力密集式經濟。
雖然肥伯伯開口閉口還是謙虛的一句句「My humble opinion」,但筆者跟他比基本上是天和地比。無他的,肥伯伯住的山頂白加道House,和筆者所擁有的新界北一間四百平方呎許的上車盤,高下立見!要信,還是信白加道肥伯伯的「Humble Opinion」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40

你常用的表情符號能做密碼?不管你信不信,已經有人這麽幹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7/150152.html

黑馬說:忘記密碼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如何記住各種密碼,也頗讓人頭疼。為解決這個問題,Google推出了虹膜識別技術,但有一種更簡便的新技術誕生了,就是用你常用的Emoji 表情符號來作為密碼。這項聽起來很誇張的技術,你敢使用嗎?
 
文 | 陳一佳

 

數碼時代,你與誰最親?答案不是手機,是“密碼”。細想想,電子信箱、網上銀行、社交網站、網上購物等等,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一個離得了它?想必你也經歷過因一時間想不起密碼而抓耳撓腮,甚至想罵娘的時刻。對於這種狀態,有一個學名說法叫“密碼怒”(Password rage:特指人在登錄過程中因忘記密碼而產生的負面情緒,表現為尖叫、哭泣、罵娘、拿電腦撒氣甚至用頭撞桌面)。

美國身份識別管理公司 Centrify 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平均擁有21個在線個人賬戶和至少19個密碼,1/4的人每天至少忘記一次密碼,5%的人從來記不住密碼,1/3的人會出現“密碼怒”。而這個市場機會已經被很多做智能解鎖的科技公司盯上。

提到智能解鎖,一定不能不說的是 Google 開創的“虹膜識別”技術。這項技術的原理是通過隱形眼鏡探測虹膜反射光線,生成一個“虹膜指紋”,然後通過光傳感器來識別用戶的虹膜,將探測生成的“虹膜指紋”與之前存儲的樣本進行比對,從而判定是否是同一個人。用戶眨一眨眼,便能解鎖,真正做到了解放人們的雙手。
 
Google 開創的“虹膜識別”技術,通過隱形眼鏡探測虹膜反射光線生成一個“虹膜指紋”來進行解鎖
 
雖說人們對於 Google 的這項技術是給予肯定的,但大多數人對在隱形眼鏡上做文章仍持懷疑態度。的確,眼睛是最脆弱、最需要保護的。許多人連隱形眼鏡都尚且不能接受,何況在戴上隱形眼鏡的同時還要在里面放上一塊芯片?相信說服用戶會有一些挑戰。
 
而一項新技術你可能不會相信——我們日常發信息時最愛用的 Emoji 表情符號,也能做銀行密碼。沒錯!如果說 Google 的智能隱形眼鏡還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那麽,用 Emoji 表情符號設置密碼則是件指日可待的事兒。最近,一家英國公司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推出了一款新型安全系統,通過輸入表情符號,試圖取代網上銀行目前所使用的數字登錄密碼。
 
說起這款創新技術的靈感來源,其實就來自於人們的日常交流習慣。公司曾對13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有1/3的人都忘記過自己的銀行密碼,與此同時,有64%的人在使用聊天應用程序時,都習慣性使用 Emoji 表情符號,因而產生了這個用 Emoji 表情取代數字設置密碼的想法——試圖用你最常用的表情符號,讓你更容易地記住密碼。
 
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稱,Emoji 表情符號密碼服務比目前的數字密碼系統來得可靠,因為44個表情符號所能組成的組合比號碼0到10來得還要多。此外,專研記憶力的專家也對這一創新的可行性給予了極大的肯定,“相比數字,人們更容易記住圖像”。

網絡安全專家伍德沃德(Alan Woodward)就表示“把表情符號當作密碼是一項既有趣又具潛力的方法。不過他相信,還是會有黑客企圖入侵這樣的系統,所以網絡銀行還是應該采用雙重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的登錄方式。”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韋伯(David Webbe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金融服務也能好玩兒且創新,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體是15到25歲的客戶,希望能最先吸引他們使用表情符號密碼服務。”該公司也稱,目前已有幾家電子銀行對這個概念感興趣。

其實,無論 Google 智能隱形眼鏡,還是 Emoji 表情密碼,都各有利弊,在創新推廣的道路上遭受阻礙在所難免。身處智能科技時代,我們對於這些創新技術,應該抱有開放接納的胸懷,相信科技創新能夠讓世界變得更高效、更安全、更美好。
\作者簡介:陳一佳,80後著名雙語主持人和財經評論員、路透社北美地區唯一華人女主播,紐約三橙傳媒創始人兼 CEO,《創業美國》制片人和支持人。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陳一佳,由i黑馬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美國可能在今年底之前升息!該解定存用力還房貸嗎?免得房貸利率因升息節節升高吃不消;還是該多買美元?免得升息後美元升值走勢不回頭,出國換匯時才吃到苦頭。這些問題的解答,其實都藏在過去美國重大的升息循環歷史中!

撰文•蔡曜蓮

美國升息議題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喊「狼來了」!儘管如此,市場的預期效應仍益見發酵。升息不單是央行總裁與經濟學家的議題,身為市井小民的我們要問的是,究竟美國升息會對我們的生活與新台幣匯率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呢?

首先,美國升息會不會連帶提高台灣央行的利率?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檢視近二十年美元三次重大升息循環的歷史。

若以較明顯的升息循環來劃分,可分三個時期,分別為一九九四年至九五年、一九九九年至二○○○年、○四年至○六年。央行總裁彭淮南於一九九八年上任至今, 因此檢視央行的重貼現率如何因應美國升息,可先略過九四至九五年彭淮南未掌權的升息段,從後兩次升息造成的利率變化看起。

密碼一:台灣升息緩,

至少慢三個月

一九九九年六月三十日美國聯準會升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升息循環啟動,此次升息一直持續到二○○○年五月中旬,總計升息一.七五個百分點,後續隨 即因網路泡沫而於隔年下調逾四.七五個百分點;然則在網路泡沫危機未全面擴散前,央行晚了聯準會約九個月才決定升息,從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始調升重貼 現率半碼,延續至該年六月二十九日,共僅略升息一碼。

○四年六月三十日,聯準會宣布升息一碼,此次升息循環持續至○六年六月底,利率由原本的一.二五%調升至五.二五%,總計調升四個百分點;此次升息台灣約 晚了三個月,央行的重貼現率從○四年的十月一日調升一碼,跟進美國的升息步調,央行至○八年六月底結束升息,期間調升兩個百分點。

從以上兩次經驗可以看出,台灣的升息時點起碼慢了美國三個月。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指出,一般而言,在聯準會展開動作後,台灣不會立即跟上, 尤其台、美央行的開會頻率存在落差,錯落的開會時間使得台灣央行能暫時按兵不動,觀察總體經濟與國際風向再採行決策。

重貼現率一旦變動,緊跟著改變的就是與民眾切身相關的存款利率。一九九九年至二○○○年升息段,央行的調幅微乎其微。這裡以○四年至○六年的升息段作為分析時期。

密碼二:

存款利率增幅,大過房貸當央行於十月調升重貼現率,國內主要銀行的一個月期存款牌告利率平均由原本的一.○五%躍為一.六四%;一年期存款牌告利率平均由一.四%漲至二.一三%,兩者漲幅逾五成。

存款利率加碼後,接著受牽連的就是指數型房貸。若以土地銀行為例,○四年升息時,指數型房貸的指標利率由一.四三%攀升到二.○四%,兩年內漲幅四成;房貸利率小於存款利率的漲幅,使民眾無須急著解定存還房貸,該注意的是房貸的調整頻率。

指數型房貸的利率調整分為「季調」、「月調」兩種,逾九成的房貸戶都屬月調指數型房貸。降息時期,若選擇月調利率,民眾可加速享受到降息的好處;升息階段 就得選擇季調,才能延緩房貸的上漲壓力。不過,不是所有銀行都通融民眾轉換,僅有部分銀行願意以加收一千元至三千元不等的手續費,或以「個案」處理。

若升息,房貸支出增加是必然,短期對股市的衝擊也難以避免,但熬過初始的震盪後,冷靜看待周遭實際的投資環境,甚至應該思考,如果央行敢升息,必定也是對 未來的經濟前景有相當把握,股市的走勢未必會令人失望。若因為美國升息,急著解定存、還房貸,反而可能錯失投資機會。

美元匯價隨著升息訊號釋出而水漲船高。一旦美元真的升息了,新台幣的匯率又會如何波動?

密碼三:新台幣看貶機率大先從美元兌新台幣說起。直覺上,當美元升息,新台幣的匯價理當走貶。但事實卻是,從九九年至二○○○年的升息段看來,美元兌新台 幣的匯率從九九年六月的三十二.二八元,至二○○○年五月底的三十.七七元,呈緩步走升的趨勢,新台幣升值幅度約五%。

至於○四年的升息段,升息循環初啟時,匯率從三十三.六六元直接走跌,最低滑落至三十四.一五元。然而至○五年第一季,匯率卻逆勢走高至三十.九一元。直至美國升息結束時,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三十二.六元,較升息初期升值約一元。

針對○四年新台幣匯率不降反升,外匯達人李其展解釋,當時正值歐元、原物料走多頭的開始,全球經濟復甦,美元相對弱勢,美國啟動升息的時點甚至是相對晚的,而台灣的經濟從○三年到○七年都處在穩定成長的階段,所以新台幣的波動不完全受美元影響。

「每次升息的時空環境都不同,匯率走勢不可一概而論。」李其展認為今年若美國升息,現在台灣的經濟成長動力不若以往,出口更面臨日、韓貨幣競貶壓力,再參 考相近的歷史經驗—亞洲金融風暴的匯率走勢,當時也是全球經濟不景氣,而美元獨強,美國提早升息導致新興亞洲資金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元會強很多很 久。」李其展說。

因此,美國升息不必然會引發新台幣兌美元貶值,決定新台幣匯率的主要因素仍是台灣的經濟基本面與出口競爭力。在目前環境下,新台幣兌美元看貶機率較大,有出國留學、旅遊或者資產配置需求的人應該及早做好因應。

美國升息,台灣還有時間觀察後勢從美國升息的歷史來看,台灣升息時點都慢上3個月以上,可見央行在決定是否跟進升息前,會保有數月觀察期,投資人無須擔心市場利率急速震盪。

第二次升息:美國聯準會聯邦基準利率1999╱6╱30;台灣央行重貼現率2000╱3╱24 第三次升息:美國聯準會聯邦基準利率2004╱6╱30;台灣央行重貼現率2004╱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50

把推薦變商機 他創造千億帝國 美安總裁看電影 找到致富密碼



2015-11-09  TWM

創業成功的要素是什麼?在全球建立龐大網路行銷系統的美安集團創辦人萊丁格說,除了企圖心與熱情,還要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他自己,是從逛街與看電影的過程中,發現了令人致富的創業機會。

笑起來眉眼彎彎,牙齒白得發亮,JR萊丁格(James Ridinger)受訪時非常愛笑,白皮膚卻曬成勻稱的小麥色,活脫脫是美國流行雜誌裡走出來的人。

事實上,身為美安集團總裁,他也過著一般人遙不可及的生活;根據彭博的報導,他在邁阿密的豪宅占地三千五百平方英尺(約近一百坪),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海 灣,灣上停泊著一艘一百五十英尺長的遊艇。他的妻子羅琳萊丁格也是流行時尚教主,送往迎來都是上流名媛,包含珍妮佛.羅佩茲、瑪丹娜等國際巨星,據說都是 夫婦的密友。

「這些成就,來自二十三年前我的一個冒險決定;當時,別說朋友,就連父母都懷疑我是不是瘋了!」一九九二年,萊丁格創立美安,以結合商品代理與網路行銷的 創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到今天,已有三百萬顧客遍布世界各地,累積的總零售額已逾六十四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逾二千億元)。除了發跡地美國以外,海外據點已拓及台灣、香港、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墨西哥、西班牙、英國等地。

立志創業》嚮往遊艇度假

其中,美安在台灣立足也已十年了。十一月,萊丁格特地來到台灣參與十周年活動,也分享了他從無到有的傳奇創業過程。

萊丁格自承出身寒微,父親是足球教練,母親是護士;兩人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對人生的要求極為簡單,「他們只期望我能有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我 從小就夢想做大事(dream big)。」萊丁格曾兩度拿下地區摔角冠軍;雖然身高不到一百七十公分,但他高中時卻擔任學校裡美式足球隊的先發四分衛,率領球隊拿下聯會錦標賽冠軍,好 勝心可見一斑。

就他解讀,創業的先決條件,要有追求不平凡的企圖心。

萊丁格說,他原本也打算依照父母的期望,成為一位海洋生物學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一次和朋友去百慕達度假時,看見一片充斥豪華別墅、大型遊艇的度假 村,他忍不住驚歎,「到底住在裡面的都是哪些人?」身邊一位英國人冷冷地說:「小夥子,住在裡面的都是創業家。」當下,創業成了萊丁格的志向。

但只有企圖心還不夠,你必須發掘出可行的商業模式。美安的獎金分配制度雖然與傳統直銷公司類似,但自一九九二年創立開始,公司就 主打網路銷售模式,「這是美安與一般直銷業者的最大不同,那時,網路根本還未蓬勃發展呢!」萊丁格說,之所以選擇以網路為銷售媒介,主要來自於日常生活的 小小發現,「人們不喜歡被推銷,但是喜歡買東西。」他舉例,逛街時店員經常會趨前詢問:我可以幫你嗎?「這時,我通常不會對著店員大喊:是的,賣東西給我 吧!」「他們不喜歡被推銷,但的確很喜歡買東西,也會接受推薦。」回憶創業前夕,他和太太羅琳討論許久,始終無法踏出關鍵的一步;沒有結論的兩人,最後決 定去看電影轉移心境,想不到這部電影成為美安誕生的契機。

獨到模式》只推薦不推銷

「那部電影超好看,一出戲院,我就四處向人推薦。」一周後,他好奇有多少朋友受他推薦而去看了電影,那些朋友又影響了多少人,他一一打電話追蹤,最後, 「名單竟然有兩百五十人之多,我當下知道,美安透過網路行銷、只推薦不推銷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透過網路,你不必向消費者推銷商品,不會給顧客壓力,但 能透過推薦讓顧客享受消費樂趣。

有了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生意就能一路順遂嗎?「不,事實上,創業的每一天都充滿困難,猶如三餐便飯。」回憶創業初期的掙扎,萊丁格終於收起笑臉。草創初期,公司收支僅能勉強打平,「那段時間,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走到洗手間,對著鏡子大喊這句話:這是全新的一天,我要再賺一百萬美元!」

成功關鍵》信念堅定不移

然後,他往往會引來一些冷嘲熱諷:「有人笑我說,嘿!你連十萬美元都還沒賺到;有足夠的錢發下個月員工薪水嗎?」但他強調,「身為創業家,沒有別的路,必 須對信念堅定不移。」對於受到挫折的創業家,萊丁格建議,「回想自己當初的動機,你的個人目標、夢想與熱情,缺乏這些要素,你不可能成功。」大家都想知道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到底在哪裡,甚至為了參透這件事花錢去上課,「事實上,成功的規則與模式,是普世一致的,你不需要是一位天才,你只要是一位好的學習者就 行了。」一份企圖心、一個可行的模式,再加上足夠的熱情火力,這就是萊丁格與美安的成功方程式。

撰文 / 蔡曜蓮


創業成功的要素是什麼?在全球建立龐大網路行銷系統的美安集團創辦人萊丁格說,除了企圖心與熱情,還要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他自己,是從逛街與看電影的過程中,發現了令人致富的創業機會。

笑起來眉眼彎彎,牙齒白得發亮,JR萊丁格(James Ridinger)受訪時非常愛笑,白皮膚卻曬成勻稱的小麥色,活脫脫是美國流行雜誌裡走出來的人。

事實上,身為美安集團總裁,他也過著一般人遙不可及的生活;根據彭博的報導,他在邁阿密的豪宅占地三千五百平方英尺(約近一百坪),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海 灣,灣上停泊著一艘一百五十英尺長的遊艇。他的妻子羅琳萊丁格也是流行時尚教主,送往迎來都是上流名媛,包含珍妮佛.羅佩茲、瑪丹娜等國際巨星,據說都是 夫婦的密友。

「這些成就,來自二十三年前我的一個冒險決定;當時,別說朋友,就連父母都懷疑我是不是瘋了!」一九九二年,萊丁格創立美安,以結合商品代理與網路行銷的 創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到今天,已有三百萬顧客遍布世界各地,累積的總零售額已逾六十四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逾二千億元)。除了發跡地美國以外,海外據點已拓及台灣、香港、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墨西哥、西班牙、英國等地。

立志創業》嚮往遊艇度假

其中,美安在台灣立足也已十年了。十一月,萊丁格特地來到台灣參與十周年活動,也分享了他從無到有的傳奇創業過程。

萊丁格自承出身寒微,父親是足球教練,母親是護士;兩人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對人生的要求極為簡單,「他們只期望我能有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我 從小就夢想做大事(dream big)。」萊丁格曾兩度拿下地區摔角冠軍;雖然身高不到一百七十公分,但他高中時卻擔任學校裡美式足球隊的先發四分衛,率領球隊拿下聯會錦標賽冠軍,好 勝心可見一斑。

就他解讀,創業的先決條件,要有追求不平凡的企圖心。

萊丁格說,他原本也打算依照父母的期望,成為一位海洋生物學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一次和朋友去百慕達度假時,看見一片充斥豪華別墅、大型遊艇的度假 村,他忍不住驚歎,「到底住在裡面的都是哪些人?」身邊一位英國人冷冷地說:「小夥子,住在裡面的都是創業家。」當下,創業成了萊丁格的志向。

但只有企圖心還不夠,你必須發掘出可行的商業模式。美安的獎金分配制度雖然與傳統直銷公司類似,但自一九九二年創立開始,公司就 主打網路銷售模式,「這是美安與一般直銷業者的最大不同,那時,網路根本還未蓬勃發展呢!」萊丁格說,之所以選擇以網路為銷售媒介,主要來自於日常生活的 小小發現,「人們不喜歡被推銷,但是喜歡買東西。」他舉例,逛街時店員經常會趨前詢問:我可以幫你嗎?「這時,我通常不會對著店員大喊:是的,賣東西給我 吧!」「他們不喜歡被推銷,但的確很喜歡買東西,也會接受推薦。」回憶創業前夕,他和太太羅琳討論許久,始終無法踏出關鍵的一步;沒有結論的兩人,最後決 定去看電影轉移心境,想不到這部電影成為美安誕生的契機。

獨到模式》只推薦不推銷

「那部電影超好看,一出戲院,我就四處向人推薦。」一周後,他好奇有多少朋友受他推薦而去看了電影,那些朋友又影響了多少人,他一一打電話追蹤,最後, 「名單竟然有兩百五十人之多,我當下知道,美安透過網路行銷、只推薦不推銷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透過網路,你不必向消費者推銷商品,不會給顧客壓力,但 能透過推薦讓顧客享受消費樂趣。

有了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生意就能一路順遂嗎?「不,事實上,創業的每一天都充滿困難,猶如三餐便飯。」回憶創業初期的掙扎,萊丁格終於收起笑臉。草創初期,公司收支僅能勉強打平,「那段時間,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走到洗手間,對著鏡子大喊這句話:這是全新的一天,我要再賺一百萬美元!」

成功關鍵》信念堅定不移

然後,他往往會引來一些冷嘲熱諷:「有人笑我說,嘿!你連十萬美元都還沒賺到;有足夠的錢發下個月員工薪水嗎?」但他強調,「身為創業家,沒有別的路,必 須對信念堅定不移。」對於受到挫折的創業家,萊丁格建議,「回想自己當初的動機,你的個人目標、夢想與熱情,缺乏這些要素,你不可能成功。」大家都想知道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到底在哪裡,甚至為了參透這件事花錢去上課,「事實上,成功的規則與模式,是普世一致的,你不需要是一位天才,你只要是一位好的學習者就 行了。」一份企圖心、一個可行的模式,再加上足夠的熱情火力,這就是萊丁格與美安的成功方程式。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58

回憶的密碼



《哪一天我們會飛》,看得很舒服。因為,你知道,它講的,就是我們。那個老餅的年代,老套的年代。

那個年代同學之間仍會傳紙仔,煞有介事摺隻飛機丟出去。然後,蝦碌地,余鳳之就這樣錯過了蘇博文,蘇博文也從此等不到余鳳之。今日青春少艾只會whatsapp來去,然後忐忑守候兩個藍剔剔。

當年校園還有鬼故。但在今天沒有私隱的年代,只有殘酷的起底,沒有虛擬的魔鬼。原來,會編鬼故,也是一種浪漫。

舊同學聚會,談近況不出奇。但一時興起齊唱當年惡搞歌也不怕樣衰的,是我們這一代。半醉、禿頭、大肚腩、魚尾紋,一下子時空錯亂,思緒回到那些年。

我們這一代,同學當中總有一個半個回母校教書。他甚至可能是當年有點曳的肥仔。今日為人師表,跟學生份外有師兄弟之間的默契與理解。

我們會回校探望看着你長大、令你覺得很安全的老師,而老師早已變成副校長。她就跟譚玉瑛姐姐一樣,有副十年如一日的臉孔。有時,我會好奇,今日的孩子,比較獨家村,教育制度也沒太多空間經營師生關係,他們長大後,迷失時,又會去哪兒找回心靈歸宿?

當然,最最最諷刺的的,是飛行學會的壁報,竟變成國民教育壁報。由夢想起飛到大國崛起,由天馬行空到公然洗腦,青春就是,在夾縫中,努力做自己。

集體回憶,是同代人的密碼,一講就click。而最隱晦的密碼,是他們口中已移民的同學:偉業、瑪莉、永達、大傑、秀麗、樂敏。哪兒來的?

噢,不就當年達明一派的《今天應該很高興》?「偉業獨自在美洲,很多新打算。瑪莉現活在澳洲,天天溫暖。永達共大傑唱詩,歌聲多醉甜。秀麗伴在樂敏肩,溫馨的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15

吳軍:矽谷成功的六個密碼 丨黑馬課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exp/2015/1229/153509.shtml

導讀 : 大數據頂級科學家、矽谷風險投資人吳軍日前在黑馬營12期課堂上解讀了矽谷成功的奧秘。

吳軍老師認為,透過矽谷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信息時代、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有六個重要特征:叛逆和對叛逆的寬容,多元文化,追求卓越拒絕平庸,對失敗的寬容,工程師文化,人和企業的契約關系。

以下為吳軍口述:

要了解矽谷成功的奧秘,我想先把人們原來對矽谷的認識顛覆掉。所謂矽谷經驗,你照著去學就都死掉了。因為對比兩個時代的方法論和特點,你就會發現有很大問題。

矽谷為什麽比較牛?

矽谷的牛不是因為它GDP比較高,它的關鍵在於:

第一:它誕生很多偉大的公司。它有很牛的風險投資,它有一套可持續的方法。

第二:它形成了新的思想,有創新的文化。一個地區自己經濟發展以後,然後帶動整各地區變成一個非常有文化,科技非常進步的地區。我們看到很多地區很有錢,比如迪拜,可沒說誕生出哪個大學,沒有創造出什麽新的思想。

矽谷能夠長盛不衰是因為在一個行業方興未艾時就能孕育下一個行業。

 

360截圖20151228192619971

偉大的公司:世界因它們而不同

什麽是偉大的公司?我對偉大公司的定義是,世界因為有它就不一樣了。

矽谷最早偉大的公司仙童(雖然這家公司很小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沒有仙童就沒有全世界的半導體,它分化出很多公司,最偉大的一家就是英特爾。

在整個PC時代,我們都叫做Wintel。那個時代,第一家實際上做出商用個人電腦的公司就是蘋果——它今天是全世界市值得最高的公司、最偉大的公司。沒有它,我們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沒有它智能手機不是今天這樣定義的。

你做這個產品的時候,你給用戶帶來什麽價值?用戶用你的產品和沒用你產品以前,它的生活有什麽不一樣,這就是我的判斷標準。

仙童、英特爾、蘋果、思科、Google、基因泰克、特斯拉都是對這個時代產生了深刻影響的公司。

 

360截圖20151228192708637

信息時代、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有六個重要特征:

叛逆和對叛逆的寬容,多元文化,追求卓越、拒絕平庸,對失敗的寬容,工程師文化,人和企業的契約關系。

第一條:叛逆和對叛逆的寬容。

矽谷從它的起源來講,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叛逆的過程。一代一代,為什麽產業能夠不斷升級,是因為它把以前的否定掉——我們很多人實際很不情願否定過去的東西。

矽谷起源很重要的一條,有一個“八叛徒事件”。仙童公司8個創始人,背離了他們的老板夏克立(夏克立是諾貝爾講獲得者晶體管的發明人),創立了仙童公司。仙童公司最牛的地方是,在60、70年代,全世界半導體公司大頭頭開會,都在仙童公司工作過。也就是說,沒有這家公司,就沒有全世界的半導體。今天你沒聽說了,是因為它不斷地叛逆行為。比如它叛逆出最偉大的一家公司是英特爾。

當然當地對它有一個寬容,就是對整個創業環境來講,對叛逆要寬容。對整個創業環境、整體社會來講,恰恰需要這種叛逆行為,才有新的東西出去。

怎樣理解對叛逆的寬容,商業文明是一種交換的文明,並非簡單利益再分配的零和遊戲,需要互動、互利。

 

360截圖20151228192813972

第二條:多元文化。

不講美國,就講中國。中國發展最快的地區是什麽,基本就是浦東和深圳以及北京,這幾個地區的共同特征就是多元文化——文化的撞擊很重要。

我還寫過一套書《文明之光》,為什麽歐亞大陸的文明起來了,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不行,原始美洲的不行,因為沒有多元文化的撞擊。

 

360截圖20151228192829923

第三條:追求卓越和拒絕平庸。

在過去20年里,你靠山寨還可以接著往前走,在今後20年里非常難。關鍵在於你光靠中國的市場,甚至你就出不了BAT。這個市場已經足夠飽和,你要走到全球市場去。

矽谷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在於它雖然是一家只有20個人的小的公司,它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

第四條:對失敗的寬容也很重要。

我們現在投資環境對失敗已經足夠寬容了,你們拿VC的錢,弄丟就弄丟了,沒人找你的茬。10年前你看電視劇,凈是要債的。說明對失敗足夠寬容。但是我想說一條,我們在公司內對失敗還是不夠寬容。

紮克伯格老在他們內部講一句話,在大數據時代,大家要使勁往前跑,一跑跑快了怎麽辦?一定把桌子椅子全碰倒了。但是如果你沒碰倒桌子、椅子,說明什麽?不是說明你本事大,說明你跑得不夠快。

你在一個公司里做事,你不出一點錯,不是說你本事大,說做事特別謹慎、本事高,說明你做事沒有人家做事做得用功。

第五條:工程師的文化。

谷歌有年薪可能上千萬的工程師。有這種像金字塔型或者樹狀的結構,創造了一種工程師的文化。

第六條:企業和人的契約關系。

相比之下,世界上很多地方在複制矽谷,基本上都沒太成。因為人與企業的關系已經改變了。

人和企業的關系是什麽?中國有兩句非常錯誤的話:第一句話:人是一個螺絲釘。第二句話:大河有水小河滿。

皮之不存,毛將焉駙,這都強調大組織的重要性,這是工業企業制度的特點。

人和資本的關系是什麽?資本很重要,而誰有投資,誰就要做老大,這是在過去明顯的特征。仙童公司解體這也是一個原因。

 

360截圖20151228193037555

財富分配是非常可怕的零和分配。

零和遊戲導致大家幹活沒有積極性,接著不斷叛逃,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當時還沒有期權制度,所以在信息革命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零和遊戲。

 

360截圖20151228193051971

矽谷是對現代工業制度的否定

矽谷成功的是什麽呢?人是核心,不再是以企業為核心。

不光矽谷,在很多現代的企業中都是這樣,像電視臺,實際上新聞主播,他們掙得錢可能比所謂的臺長多多了。

所以現代企業(或者信息時代的企業)實際上工程師已經不在隸屬於企業,某種程度上和企業是一個合同,所以矽谷是對現代企業制度的否定。

在這個情況下,風險投資其實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作用不在於給你提供一些資金,這些資金誰都能提供,他在於挖角。就是我幫助你建立這個團隊,然後把事情辦成。如果找到一個好的投資,關鍵不是要它200萬美元的投入,而是讓它幫你把這個團隊打造起來,所以這是風險投資的作用,所以這是和工業時代的差別。

風險投資的作用不在於給你提供資金,而在於他可以用這些錢或他的資源幫你組建團隊。

 1

未來成功的關鍵在於,你的核心競爭力是有本事趕上下一次的風口浪尖,而不是我對一個專業有多專。

大家以後辦企業不用追求基業常青、百年老店這種事情了。因為現在這個社會,這件事不現實,也沒有必要。過去一個百年老店,可以靠你的牌子吃現成,現在沒這個了,就得不斷地逼著你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將來可能賣到全世界,為全世界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53

這篇文章要帶你破解跨境電商的高效密碼丨黑馬案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113/153768.shtml

導讀 : 利用互聯網工具,滲透到企業組織建設以及流程再造,提升行業效率。張潔的馬幫ERP不僅為全球跨境電商賣家提供一站式的跨平臺、多店鋪管理服務,更致力於打造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整體解決方案。

馬幫 張潔

張潔·黑馬營11期學員 馬幫ERP 創始人

未來幾年,全球商品流通的不充分性以及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會讓中國制造高性價比的商品在全世界的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跨境電商萬億級的市場中,出口交易總額占據80%以上份額。“一帶一路”使跨境貿易成為國家戰略,貿易結匯、海關通關等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利用互聯網手段和工具,滲透到企業組織建設以及流程再造,提升行業效率,黑馬營11期學員張潔的馬幫ERP,希望中小外貿企業都能實現“+互聯網”的路徑升級。馬幫ERP通過控制跨境電商的流量入口,重構產業供應鏈,並利用大數據接入信貸、流量、管理方法等服務,幫助所有賣家成為“沒有庫存的電商”。

近日,馬幫ERP獲得了來自黑馬基金、梅花創投、吳宵光的數千萬聯合投資,完成了preA融資。張潔認為,中國從“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商店”的夢想很快就會實現。

“城隍廟模式”開啟電商創業

2000年,互聯網對多數中國人來說還很陌生。沒有微信、微博,就連馬雲的“淘寶網”都要在三年之後才問世。張潔的網商生涯,如同當時中國的互聯網,雖不完善卻充滿著可能。作為第一代網商,面對電子商務行業基礎建設差的現狀,急需解決資金流、物流、信任,三大問題。

張潔把這段創業過程稱為“城隍廟模式”——收到國外的訂單和現金後,先去郵局把收到的匯款單兌現好,然後拿錢去供應商處采購貨品。商品會郵寄給國外的客戶,賺到的錢再通過網絡淘到海外的商品,面對面交給上海的客戶。當面交易的地點一般都約定在城隍廟附近的淮海路,19歲的大一新生就這樣開始了電商的創業之路。

2002年,張潔開始組建團隊,成立電商公司。做的是雙邊貿易,走的卻是“老幹媽”的路徑,用這種模式張潔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收益。十四年來,他一直嚴控現金流,保持著行業背內較高的利潤率。目前電商團隊超過200人,銷售額突破兩億元,團隊和業績都在翻倍增長。“嚴控現金流”成了張潔與今天其他補貼、燒錢、搶用戶的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區別之一。

mabang:中國第一個跨境電商ERP

馬幫誕生於2010年,是中國第一個跨境電商ERP。用張潔的話說,馬幫的出現是必然的結果,用戶底層需求推動行業進步。

日訂單量在200的時候張潔很痛苦,因為一天幾十單純粹靠人工可以應付,超過200之後,光是對訂單就費時費人。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張潔開始思考利用互聯網手段進行流程再造。市面上沒有合適的管理軟件,張潔就和團隊自己編了一個管理軟件。

通過這個簡單的改變,張潔初步實現了管理規範化,效率也跟著提高了。張潔表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依賴於某個人的管理(即使這個人是創始人)而是依賴於規範的流程進行管理,組織的效率會更高,也更安全。”

業內的好友聽說了,也開始使用張潔的軟件。開始時十個人里,有四家願意嘗試使用,但是通過年底的對比,使用了軟件的商家,效率和規模實現了一倍以上增長。其他幾家服了,甚至願意出高價使用張潔的軟件。張潔在業內也漸漸地有了名氣,受到了關註。

找他的人多了,張潔就想:“既然這麽多跨境電商還處於淘寶店或夫妻店的手工作坊模式,自己這套軟件是經過了驗證,可以實現行業效率的提升,為什麽不進行商業化的操作”。

於是,2010年,張潔將電商團隊交給別人打理,自己另起爐竈,圍繞該套系統的商業化創立了新公司,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馬幫ERP。

“+互聯網”實現整體流程再造

馬幫ERP從早期的馬幫ERP1.0版本、2.0版本、3.0版本,經過逐步的叠代,最終形成了今天的SAAS版本。

馬幫ERP的SAAS版本由先進的信息技術所支持的國際化雲計算系統。在該雲系統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運輸、銷售、儲存等物流信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實現了一站式的跨平臺、多店鋪管理服務。信息技術同時也加強了用戶高效的采購決策和過程,提升庫存周轉率。

如流程更加清晰,下訂單不需要手動,全自動下訂單;分配物流不需要手動,客戶只需要配置好物流腳本,系統自動給客戶標註好相應的物流。

馬幫ERP的SAAS版本實現了庫存SKU維度+上層的銷售 SKU兩個維度的管理。過去缺乏高效的雙重管理維度,一直是賣家和工具供應商的痛點。

馬幫獨創的動態庫存算法,能幫助賣家把庫存周轉率從50-90天,壓縮到30天以內,甚至有大賣家庫存周轉率保持在15天內,周轉效率提升了3-6倍。

例如,一個月交易額達到 1000萬的賣家用戶,就能多出 500萬以上的現金流,而這些效果是在用戶使用馬幫SAAS版本的3-6個月左右即可產生。

馬幫ERP希望能洞察市場變化,全面提高周轉率和組織效率,徹底解決許多跨境電商賣家無法解決的倉儲等難題。

2014 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 4 萬億元,同比增長 31 %,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在 2017 年將達到 8 萬億元的市場交易規模。

跨境電商銷售規模的極速擴大,說明了跨境電商競爭不斷加劇的現狀,對跨境電商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除了解決庫存周轉這個難題,跨境電商賣家的產品需要解決產品國際化、數據分析、供應鏈上下遊對接、資金周轉等問題。

2015年7月,馬幫開始利用大數據和宜信、人人貸、新新貸等金融機構綁定合作,為馬幫用戶提供信用借貸服務。宜信財富能做到當天申請,當天放款,迅速解決了用戶的資金周轉問題。

作為一名從事跨境電商14年的資深賣家,張潔認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整理解決方案,才能給賣家帶來巨大價值。

“底層驅動”答案在現場

創業十五年,作為草根創業者,張潔在組織和流程再造上有很多“土辦法”,而這些“土辦法”其實很多來自基層的創新。

【“底層驅動理論”:在組織內部嘗試自負盈虧、互相監督、互相pk的管理方式,以3個人左右的小組為單位,進行獨立經營和核算——甚至每個員工的工位費都要由各團隊自己承擔。“像打麻將一樣,有一個人不給力,沒來上班或不好好幹活,其余的人會盯著他,他就不得不好好幹。因為他打牌的節奏和章法,會影響其他人的輸贏。如此一來,3個人壓力都上來了,基本不用老板來管了”。】

這其實就是稻盛和夫提倡的“阿米巴組織”。張潔表示,自己喜歡研究人性特點和管理方法論,所以就把它叫作“底層驅動”,“兄弟們沒念過什麽書,比較容易接受這個叫法——接地氣”。

更接地氣的是“庫管員的運動軌跡管理”。張潔把當下流行的運動手環,用在庫房管理員身上進行試驗。使用ERP軟件後,庫房管理員每天行走的步數減少了一半,這也恰好說明庫房管理員的體能減少一半,而效率提升了一倍。所以再進行軟件升級和調整後,得到了這批員工的積極擁護和支持。他們自己也會想各種辦法,讓自己可以“偷懶”。

這一邏輯恰恰又暗暗呼應了稻盛和夫“答案在現場”的理論。稻盛和夫曾經把經營成功概括為“現場有神靈”和“答案永遠在現場”。

稻盛和夫意識到公司成敗與全員的“地頭力”密切相關,堅信一個公司無論規模多麽大,只要建立起員工心有所屬的平臺,就可以釋放全體員工的地頭力,公司就可以持續擁有競爭力。因此,稻盛和夫在京瓷搞了1000多個“阿米巴”組織,最大限度地讓每個人貼近工作現場,釋放他們的地頭力。

今天在業內不斷的有人要求到現場去參訪,親自見證下張潔的“所看即所想”。張潔表示,對大家的質疑非常理解,但是現場會說明一切。

“效率”背後是組織文化的較量

2015年跨境電商升級加劇,競爭也在加劇。跨境電商銷售體量的擴大,顯然會對跨境電商企業本身的管理能力提升提出要求,對於效率提升的需求將會越來越旺盛。

張潔認為:“跨境電商已過了產品之爭的時代 ,而進入到了組織效率之爭的時代”。

如ebay每年會發布一個top100的排名,2010年以前eBay 的top賣家基本都是賣固定一個品類,或者某個產品的,隨著產品的衰弱,每年榜單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2010年以後,很多大買家都轉型成了效率管理,利用發展組織的優勢擴大自己的業務,2010年前月銷售額30萬美金是top1了,然而到了2013年,月銷售額30萬美金都不能進榜單了。

現在中小賣家還在用產品的優勢在發展自己的業務,而大賣家已經在優化自己的組織了。“效率”背後是組織的較量,“鍛造工具規範管理”才是真正的互聯網企業。

馬幫ERP的誕生是為了從人力資源的角度,節省成本提升效率。但是卻歪打正著成為了提升組織效率和企業文化的重要路徑和手段。

馬幫ERP的一個焦點戰略是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從而全面提升組織效率。

【(人工成本+行政成本)/營業額=運營成本系數,是馬幫ERP獨創的電商的運營成本系數算法。據了解,普通跨境電商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10% ;優質電商賣家的運營成本為4%-7%】

舉個例子,A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是10%,B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是4%,運營成本系數相差6個百分點。B賣家能把這6%都讓利給客戶,訂單量必定會呈指數級上升,並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因此B賣家能越做越大,A賣家只能望塵莫及。

今天你會發現月薪3000-5000,都很難找到一個90後的庫房管理員或客服人員。他們對於工作的環境、文化、效率的要求更高。所以你強制他們加班、加點工作基本更不可能,必須要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好的手段當然是優化流程提升效率。以後的年輕人不可能再像父輩一樣機械的工作。

客服、庫房管理員在這個行業里是流動性最大的。但是現在馬幫ERP的客服,一天能回複超過600份消息。對於一個客服只需要分辨是什麽類型的郵件,然後組合模板,任何信息不需要來回切換,直接在回複界面上就能看到。所以現在馬幫ERP的客服系統是全行業工人最高效的,也是相對穩定的。

“讓中國成為世界商店”

現在大量傳統工廠和傳統B2B外貿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了。他們希望進入跨境電商行業,一直在尋找真正落地的入口,有些嘗試去做了,但往往效果不盡如人意。

作為跨境電商紅人,張潔經常被邀請到各種活動、論壇做各類分享,他發現賣家們最希望學習或者了解的是產品開發的方法和流程,更直接的是問開發什麽產品。

“找不到好的貨可以賣”這才是中小賣家最大的痛點。這也是張潔決定把馬幫ERP獨立,然後開放給全行業最主要的原因。張潔說:“如果馬幫ERP軟件有足夠大的體量或數據,就可以反向指導中小企業什麽貨最好賣,什麽樣的流程更能適應市場的打法”。

目前,馬幫ERP聚集了四萬多跨境電商行業人群,形成了強大的行業聚合效應。如此一來,馬幫ERP利用大數據,提供給賣家最高效的經營方法、數據分析、借貸等全流程的整體服務方案,而不僅僅是一般功能的服務工具。

現在基於馬幫ERP的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態勢進行SWOT分析,可以為全面評估項目的綜合競爭力提供參考依據。

馬幫ERP長期和市場上超過20家的跨境電商培訓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馬幫ERP利用ERP資源為他們免費做生源引流。他們為馬幫ERP做教育市場的工作,規範了行業的操作,提升了以操作理念管理思想為主的供應鏈流程。

“其實我們不是為了做ERP”。馬幫ERP “無心插柳”為張潔打開了供應鏈重構的缺口。

經過馬幫ERP的私有雲版本到SAAS版本的發展,張潔了解到要實現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在把功能變強大的過程中,控制住貪念不盲目擴張,而是把事情變簡單。

馬幫張潔ppt

馬幫ERP未來主要做的幾件事是:“提升 ERP用戶增長量”、“提升用戶體驗度”、“加強與物流公司合作”、“控制跨境電商的流量入口”、“提供大數據服務”、“完善信貸等深度服務”、“提供管理方法和整體解決方案”。

最終,張潔希望跨境電商用戶都能成為“沒有庫存的電商”,實現“讓中國成為世界商店” 的夢想。

今天跨境進口電商巨頭基本形成,但是跨境出口電商的格局還待定。未來幾年,全球商品流通的不充分性以及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會讓中國制造高性價比的商品在全世界的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正被吹到風口,未來市場可爆發的潛力巨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10

這篇文章要帶你破解跨境電商的高效密碼丨黑馬案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113/153768.shtml

導讀 : 利用互聯網工具,滲透到企業組織建設以及流程再造,提升行業效率。張潔的馬幫ERP不僅為全球跨境電商賣家提供一站式的跨平臺、多店鋪管理服務,更致力於打造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整體解決方案。

馬幫 張潔

張潔·黑馬營11期學員 馬幫ERP 創始人

未來幾年,全球商品流通的不充分性以及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會讓中國制造高性價比的商品在全世界的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跨境電商萬億級的市場中,出口交易總額占據80%以上份額。“一帶一路”使跨境貿易成為國家戰略,貿易結匯、海關通關等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利用互聯網手段和工具,滲透到企業組織建設以及流程再造,提升行業效率,黑馬營11期學員張潔的馬幫ERP,希望中小外貿企業都能實現“+互聯網”的路徑升級。馬幫ERP通過控制跨境電商的流量入口,重構產業供應鏈,並利用大數據接入信貸、流量、管理方法等服務,幫助所有賣家成為“沒有庫存的電商”。

近日,馬幫ERP獲得了來自黑馬基金、梅花創投、吳宵光的數千萬聯合投資,完成了preA融資。張潔認為,中國從“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商店”的夢想很快就會實現。

“城隍廟模式”開啟電商創業

2000年,互聯網對多數中國人來說還很陌生。沒有微信、微博,就連馬雲的“淘寶網”都要在三年之後才問世。張潔的網商生涯,如同當時中國的互聯網,雖不完善卻充滿著可能。作為第一代網商,面對電子商務行業基礎建設差的現狀,急需解決資金流、物流、信任,三大問題。

張潔把這段創業過程稱為“城隍廟模式”——收到國外的訂單和現金後,先去郵局把收到的匯款單兌現好,然後拿錢去供應商處采購貨品。商品會郵寄給國外的客戶,賺到的錢再通過網絡淘到海外的商品,面對面交給上海的客戶。當面交易的地點一般都約定在城隍廟附近的淮海路,19歲的大一新生就這樣開始了電商的創業之路。

2002年,張潔開始組建團隊,成立電商公司。做的是雙邊貿易,走的卻是“老幹媽”的路徑,用這種模式張潔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收益。十四年來,他一直嚴控現金流,保持著行業背內較高的利潤率。目前電商團隊超過200人,銷售額突破兩億元,團隊和業績都在翻倍增長。“嚴控現金流”成了張潔與今天其他補貼、燒錢、搶用戶的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區別之一。

mabang:中國第一個跨境電商ERP

馬幫誕生於2010年,是中國第一個跨境電商ERP。用張潔的話說,馬幫的出現是必然的結果,用戶底層需求推動行業進步。

日訂單量在200的時候張潔很痛苦,因為一天幾十單純粹靠人工可以應付,超過200之後,光是對訂單就費時費人。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張潔開始思考利用互聯網手段進行流程再造。市面上沒有合適的管理軟件,張潔就和團隊自己編了一個管理軟件。

通過這個簡單的改變,張潔初步實現了管理規範化,效率也跟著提高了。張潔表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依賴於某個人的管理(即使這個人是創始人)而是依賴於規範的流程進行管理,組織的效率會更高,也更安全。”

業內的好友聽說了,也開始使用張潔的軟件。開始時十個人里,有四家願意嘗試使用,但是通過年底的對比,使用了軟件的商家,效率和規模實現了一倍以上增長。其他幾家服了,甚至願意出高價使用張潔的軟件。張潔在業內也漸漸地有了名氣,受到了關註。

找他的人多了,張潔就想:“既然這麽多跨境電商還處於淘寶店或夫妻店的手工作坊模式,自己這套軟件是經過了驗證,可以實現行業效率的提升,為什麽不進行商業化的操作”。

於是,2010年,張潔將電商團隊交給別人打理,自己另起爐竈,圍繞該套系統的商業化創立了新公司,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馬幫ERP。

“+互聯網”實現整體流程再造

馬幫ERP從早期的馬幫ERP1.0版本、2.0版本、3.0版本,經過逐步的叠代,最終形成了今天的SAAS版本。

馬幫ERP的SAAS版本由先進的信息技術所支持的國際化雲計算系統。在該雲系統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運輸、銷售、儲存等物流信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實現了一站式的跨平臺、多店鋪管理服務。信息技術同時也加強了用戶高效的采購決策和過程,提升庫存周轉率。

如流程更加清晰,下訂單不需要手動,全自動下訂單;分配物流不需要手動,客戶只需要配置好物流腳本,系統自動給客戶標註好相應的物流。

馬幫ERP的SAAS版本實現了庫存SKU維度+上層的銷售 SKU兩個維度的管理。過去缺乏高效的雙重管理維度,一直是賣家和工具供應商的痛點。

馬幫獨創的動態庫存算法,能幫助賣家把庫存周轉率從50-90天,壓縮到30天以內,甚至有大賣家庫存周轉率保持在15天內,周轉效率提升了3-6倍。

例如,一個月交易額達到 1000萬的賣家用戶,就能多出 500萬以上的現金流,而這些效果是在用戶使用馬幫SAAS版本的3-6個月左右即可產生。

馬幫ERP希望能洞察市場變化,全面提高周轉率和組織效率,徹底解決許多跨境電商賣家無法解決的倉儲等難題。

2014 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 4 萬億元,同比增長 31 %,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在 2017 年將達到 8 萬億元的市場交易規模。

跨境電商銷售規模的極速擴大,說明了跨境電商競爭不斷加劇的現狀,對跨境電商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除了解決庫存周轉這個難題,跨境電商賣家的產品需要解決產品國際化、數據分析、供應鏈上下遊對接、資金周轉等問題。

2015年7月,馬幫開始利用大數據和宜信、人人貸、新新貸等金融機構綁定合作,為馬幫用戶提供信用借貸服務。宜信財富能做到當天申請,當天放款,迅速解決了用戶的資金周轉問題。

作為一名從事跨境電商14年的資深賣家,張潔認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整理解決方案,才能給賣家帶來巨大價值。

“底層驅動”答案在現場

創業十五年,作為草根創業者,張潔在組織和流程再造上有很多“土辦法”,而這些“土辦法”其實很多來自基層的創新。

【“底層驅動理論”:在組織內部嘗試自負盈虧、互相監督、互相pk的管理方式,以3個人左右的小組為單位,進行獨立經營和核算——甚至每個員工的工位費都要由各團隊自己承擔。“像打麻將一樣,有一個人不給力,沒來上班或不好好幹活,其余的人會盯著他,他就不得不好好幹。因為他打牌的節奏和章法,會影響其他人的輸贏。如此一來,3個人壓力都上來了,基本不用老板來管了”。】

這其實就是稻盛和夫提倡的“阿米巴組織”。張潔表示,自己喜歡研究人性特點和管理方法論,所以就把它叫作“底層驅動”,“兄弟們沒念過什麽書,比較容易接受這個叫法——接地氣”。

更接地氣的是“庫管員的運動軌跡管理”。張潔把當下流行的運動手環,用在庫房管理員身上進行試驗。使用ERP軟件後,庫房管理員每天行走的步數減少了一半,這也恰好說明庫房管理員的體能減少一半,而效率提升了一倍。所以再進行軟件升級和調整後,得到了這批員工的積極擁護和支持。他們自己也會想各種辦法,讓自己可以“偷懶”。

這一邏輯恰恰又暗暗呼應了稻盛和夫“答案在現場”的理論。稻盛和夫曾經把經營成功概括為“現場有神靈”和“答案永遠在現場”。

稻盛和夫意識到公司成敗與全員的“地頭力”密切相關,堅信一個公司無論規模多麽大,只要建立起員工心有所屬的平臺,就可以釋放全體員工的地頭力,公司就可以持續擁有競爭力。因此,稻盛和夫在京瓷搞了1000多個“阿米巴”組織,最大限度地讓每個人貼近工作現場,釋放他們的地頭力。

今天在業內不斷的有人要求到現場去參訪,親自見證下張潔的“所看即所想”。張潔表示,對大家的質疑非常理解,但是現場會說明一切。

“效率”背後是組織文化的較量

2015年跨境電商升級加劇,競爭也在加劇。跨境電商銷售體量的擴大,顯然會對跨境電商企業本身的管理能力提升提出要求,對於效率提升的需求將會越來越旺盛。

張潔認為:“跨境電商已過了產品之爭的時代 ,而進入到了組織效率之爭的時代”。

如ebay每年會發布一個top100的排名,2010年以前eBay 的top賣家基本都是賣固定一個品類,或者某個產品的,隨著產品的衰弱,每年榜單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2010年以後,很多大買家都轉型成了效率管理,利用發展組織的優勢擴大自己的業務,2010年前月銷售額30萬美金是top1了,然而到了2013年,月銷售額30萬美金都不能進榜單了。

現在中小賣家還在用產品的優勢在發展自己的業務,而大賣家已經在優化自己的組織了。“效率”背後是組織的較量,“鍛造工具規範管理”才是真正的互聯網企業。

馬幫ERP的誕生是為了從人力資源的角度,節省成本提升效率。但是卻歪打正著成為了提升組織效率和企業文化的重要路徑和手段。

馬幫ERP的一個焦點戰略是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從而全面提升組織效率。

【(人工成本+行政成本)/營業額=運營成本系數,是馬幫ERP獨創的電商的運營成本系數算法。據了解,普通跨境電商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10% ;優質電商賣家的運營成本為4%-7%】

舉個例子,A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是10%,B賣家的運營成本系數是4%,運營成本系數相差6個百分點。B賣家能把這6%都讓利給客戶,訂單量必定會呈指數級上升,並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因此B賣家能越做越大,A賣家只能望塵莫及。

今天你會發現月薪3000-5000,都很難找到一個90後的庫房管理員或客服人員。他們對於工作的環境、文化、效率的要求更高。所以你強制他們加班、加點工作基本更不可能,必須要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好的手段當然是優化流程提升效率。以後的年輕人不可能再像父輩一樣機械的工作。

客服、庫房管理員在這個行業里是流動性最大的。但是現在馬幫ERP的客服,一天能回複超過600份消息。對於一個客服只需要分辨是什麽類型的郵件,然後組合模板,任何信息不需要來回切換,直接在回複界面上就能看到。所以現在馬幫ERP的客服系統是全行業工人最高效的,也是相對穩定的。

“讓中國成為世界商店”

現在大量傳統工廠和傳統B2B外貿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了。他們希望進入跨境電商行業,一直在尋找真正落地的入口,有些嘗試去做了,但往往效果不盡如人意。

作為跨境電商紅人,張潔經常被邀請到各種活動、論壇做各類分享,他發現賣家們最希望學習或者了解的是產品開發的方法和流程,更直接的是問開發什麽產品。

“找不到好的貨可以賣”這才是中小賣家最大的痛點。這也是張潔決定把馬幫ERP獨立,然後開放給全行業最主要的原因。張潔說:“如果馬幫ERP軟件有足夠大的體量或數據,就可以反向指導中小企業什麽貨最好賣,什麽樣的流程更能適應市場的打法”。

目前,馬幫ERP聚集了四萬多跨境電商行業人群,形成了強大的行業聚合效應。如此一來,馬幫ERP利用大數據,提供給賣家最高效的經營方法、數據分析、借貸等全流程的整體服務方案,而不僅僅是一般功能的服務工具。

現在基於馬幫ERP的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態勢進行SWOT分析,可以為全面評估項目的綜合競爭力提供參考依據。

馬幫ERP長期和市場上超過20家的跨境電商培訓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馬幫ERP利用ERP資源為他們免費做生源引流。他們為馬幫ERP做教育市場的工作,規範了行業的操作,提升了以操作理念管理思想為主的供應鏈流程。

“其實我們不是為了做ERP”。馬幫ERP “無心插柳”為張潔打開了供應鏈重構的缺口。

經過馬幫ERP的私有雲版本到SAAS版本的發展,張潔了解到要實現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在把功能變強大的過程中,控制住貪念不盲目擴張,而是把事情變簡單。

馬幫張潔ppt

馬幫ERP未來主要做的幾件事是:“提升 ERP用戶增長量”、“提升用戶體驗度”、“加強與物流公司合作”、“控制跨境電商的流量入口”、“提供大數據服務”、“完善信貸等深度服務”、“提供管理方法和整體解決方案”。

最終,張潔希望跨境電商用戶都能成為“沒有庫存的電商”,實現“讓中國成為世界商店” 的夢想。

今天跨境進口電商巨頭基本形成,但是跨境出口電商的格局還待定。未來幾年,全球商品流通的不充分性以及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會讓中國制造高性價比的商品在全世界的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正被吹到風口,未來市場可爆發的潛力巨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97

SENSE隨筆160503動物密碼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5/03/sense%e9%9a%a8%e7%ad%86160503%e5%8b%95%e7%89%a9%e5%af%86%e7%a2%bc/

SENSE隨筆160503
動物密碼
礎執筆

90年代尾的 荷里活電影《Dr Dolittle》, 改編自1922年 的小說《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內容講述一位能跟動物交談的醫生的故事。相隔了近70年, 這個題材仍然能作為電影橋段, 正好表明在漫長的歲月裡,人類跟動物談話這個心願尚未實現。然而我們今天是否仍是完全不能跟動物溝通呢?

〈動物溝通〉
進一步了解前, 先為「溝通」下個定義:
「一個 發送者藉由 訊號提供 訊息給 接收者, 並依循 訊息模式解釋兩者間的交流。」
廣義一點, 則可推至 非語言的動物溝通, 是指透過訊號作出一種控制或操縱行為。

就目前研究所得, 一般動物可用的基本訊號至少有5種: 視覺展示、聲音表現、化學訊號、觸覺訊號和味覺傳遞, 即「五感」。除此之外, 在動物界還有比較特殊的溝通形式, 例如電鰻、銀刀魚利用 電子脈衝, 以電的頻率作溝通工具; 還有深海生物, 燈籠魚、琵琶魚以 生物冷光作溝通工具, 來吸引異性、獵物以及嚇跑敵人。在眾多方式中, 動物溝通最常用的, 是化學、聲音和視覺訊號。

在生物演化上, 發展出溝通能力能大大提高物種的生存優勢, 因為溝通能作為肢體暴力行為的替代品。*** 懂得用咆哮、擺姿態等模裝模作樣的方法嚇唬敵人以避免打鬥的個體, 更有利於在天擇下生存, 愛吹牛的基因更有利繁衍。因為任何肢體衝突並不保證得到利益, 但郤保證會令個體受傷。

〈研究動物行為的歷程〉
17世紀前的西方宗教界認為萬物皆有神性, 除了屍體外, 禁止活體解剖實驗。但在「我思故我在的 笛卡兒」提出動物是部沒有靈魂且不會思考的機器之後, 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動物活體實驗合法化。任憑動物如何扭動身軀或發出淒厲叫聲, 都不被視為感受到痛苦,僅被看待為機器的自動化反應。

被機器化了的動物全靠 達爾文拯救。除了演化論外, 他還出版了《人和動物的情感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向世人揭示了動物與人類的情感具有共通性。*** 及後, Geogre Romanes更提出了「擬人論」。不過擬人論很快就受到強烈批評, 令達爾文對動物情緒的看法也為世人所忽略。

到19世紀末, 動物行為學家摒棄了在野地觀察動物, 改為在實驗室控制各項條件下, 進行一連串的動物行為研究。同時C. Lloyd Morgan提出的「摩根準則」得到廣泛的肯定, 即一種行為能在較低階的心理層次獲得解釋時, 就絕不要嘗試以較高階的 靈魂機能來說明。於是科學界普遍將動物行為視為生理反應而已。***

那段日子, “聰明的漢斯”的故事可用來告誡 擬人論易犯的錯誤。 漢斯這匹快走馬曾經被認為具有算術、拼字等能力。最後被揭發牠不過是具有觀言察色的能力, 辨識知道答案的人類旁觀者的反應, 而作出正確的選項。漢斯的聰明, 只是擬人論者一廂情願的誤會而已。

到了1970年代, 開始出現極少數的先驅者重新認真對待動物行為研究。不過 “動物認知”這個領域, 要去到1990年後才開始出現長足的進步。
〈動物在發聲〉
動物以聲音溝通是最常見的形式, 所以亦是比較容易觀察和研究的方向。1977年美國史密森尼保育研究中心的 摩頓博士發表了動物三大聲音類型(咆哮聲、吠叫聲和嗚咽聲) 與及 八大聲音溝通規則:
1粗而低頻的聲音含意是, 如果接收者維持距離甚或更前一步, 發送者就可能發動攻擊。
2具有旋律起伏的高頻聲音則代表發送者的順從。
3音質的粗啞、旋律起伏與聲音頻率的溝通意義如下: 音調越高, 顯示出的恐懼感或友善度越高; 音調越低, 敵意增加; 音質越粗啞, 攻擊企圖越高; 音質較純淨且旋律性較明顯則代表恐懼或友善的態度。
4聲音頻率的提升, 代表敵意降低、安撫立場或恐懼感增加, 但具有誘導性的尾音不在此列; 相反, 頻率下降則表示敵意提高。
5如聲音頻率的高低落在某一範圍內, 或持續出現全頻率範圍的中間值, 暗示受到刺激而必須作出進退兩難的抉擇, 同時也表示刺激已引起興趣。

6攻擊性較強的物種近距離接觸時通常以粗啞的音質為主; 團體性強的物種則以高頻、純淨且旋律性強的聲音為主。
7社會互動複雜度較高的物種聲音所涵蓋的音域較為完整, 能隨著動機的改變、情緒強度的不同, 使用不同音階自我表達。***
8在警告系統有分級的物種, 通報的個體發出的警告音頻越高, 代表牠採取撤退行動的機率越高。

部分規則有其演化的成因。例如:
A低頻聲音主要用於表達攻擊性與支配性。那是因為聲音低沈者通常體形較大, 而體型大者較受異性歡迎, 例如牛蛙。在天擇之下, 動物學會了以低沈的聲音來宣示體型和氣力, 而且肢體暴力漸漸被溝通所取代。
B高頻聲音能傳遞善意和親和力。那是因為高頻聲音源於成年個體對幼兒聲音所產生的自發性反應, 是親子間的互動。能照顧發出高音的幼兒的需求的成年個體有利於繁衍。

〈溝通的工具〉費洛蒙
聲音以外,生物最常用的溝通工具便是化學訊號。(註:用作身體內部訊息交流的分泌物稱為「荷爾蒙」;用作身體外部者稱為「費洛蒙」。)

如無意外, 地球上最先應用化學訊號的是細菌。細菌釋放出 費洛蒙, 使牠們察覺到彼此的存在, 進而決定菌落內的個體數量, 是謂「數量感應」。*** 數量感應訊號有利於同一族群內的個體互相協調基因表現的速度, 以提升族群的一致性,組成更有競爭力的超生物體。***

自從細菌產生出費洛蒙後, 這種化學物質便植根在各種生物的體內。細菌以外的生物, 可利用嗅覺器官偵測彼此的費洛蒙, 達到吸引異性的目的。

任何一種由生物分泌至體外, 導致同種類的另一生物體發生特殊反應的化學物質, 均可被視為 費洛蒙。費洛蒙主要分兩類:
A觸發性費洛蒙: 可引發立即性的行為反應;
B起動性費洛蒙: 使接收者產生較持久的生理效果。

要分泌化學訊號, 生物需具備各種腺體。不同腺體分泌的化學訊號物功能不同。例如螞蟻顎部腺體製造的費洛蒙多為警告用途; 狗隻在各處撤尿是在界定領土。各種費洛蒙的用途, 包括 性吸引、攻擊、散布訊息、警告、徵召或設立路標、界定領土或活動範圍、分配職責等。

〈結語〉
以上所說的只是其中兩種動物溝通的形式。如沒有心存偏見, 只要細心觀察, 人人也可以得出各種動物溝通的見解, 甚至可能進行溝通交流。畢竟人不過是動物的一種, 始終也是大自然的一員, 說不同語言的人, 仍可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跟動物溝通, 不過是多跨一點界別, 要多用心一點而已, 並非完全不可能。

參考書目:《動物密碼 Animal Talk》 (2004) Tim Frien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