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機年糕】天水圍婦女研發有機年糕 本地薑驅寒又滋味

1 : GS(14)@2018-02-13 03:17:31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臨近新年,坊間陸續推出各式各樣的賀年糕點。光顧財閥旗下的產品之餘,亦不坊支持社企推出的賀年產品,過一個更有意義的新年。紮根於天水圍的社區組織「天姿作圍」今年推出有機薑汁棗皇年糕,糕點原材料都盡量選用香港製造及有機生產。老薑為組織位於輞井圍的自家農場有機種植,另選用有機紅棗。年糕紅棗味濃郁,滲出陣陣薑辣味,質感煙韌。組織另與天經地義生活館及多個社企合作,推出了賀年禮品包,內有自家製玫瑰洛神花醬、有機薑餅等,貫徹香港製造的宗旨。有機薑汁棗皇年糕訂購方法:可於《天姿作圍》FaceBook專頁預訂。【天經地義生活館】2018新年禮品包訂購方法:可於《天經地義生活館》FaceBook專頁預訂。


「天姿作圍」鼓勵一班天水圍婦女研發不同產品,建立天水圍自主的生活模式。

薑汁棗皇年糕的薑為組織位於輞井圍的自家農場種植。


組織在輞井圍有約七千尺的農地,種植時令菜之外,亦配合生產線,提供原材料予街坊製作醬料、果醬等。

天經地義生活館【豐衣足食包】:由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街坊製作手工福袋,內有有機玫瑰洛神花醬(天姿作圍)、蒜頭豆豉醬/紅糖薑醬二選一(天姿作圍)、本地有機薑餅(土作坊)/海鹽花生脆糖(澳門鳳城)二選一。$245。



記者:張欣頤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8/202986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41

栢慧豪園直逼千萬 貴絕天水圍

1 : GS(14)@2018-03-12 01:53:27

【本報訊】正當天水圍指標屋苑嘉湖山莊平均呎價高見逾萬元,區內另一私人屋苑栢慧豪園,有4房大單位造價更直逼千萬元。繼將軍澳南豐廣場錄首宗樓價破千萬大關後,即使地區偏遠至天水圍,同樣有單位直逼千萬大關。中原地產伍耀祖表示,栢慧豪園1座高層E室,實用面積832方呎,建築面積1,109方呎,屬四房設有套房,另有多用途房,單位向東北,業主放盤1個月,剛以990萬元售出,實用呎價11,899元,建築呎價8,927元,造價除創屋苑新高外,更貴絕區內分層單位。原業主2007年9月以374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11年,是次沽售賬面賺616萬元,升幅達1.65倍。本月栢慧豪園及栢慧豪廷錄4宗成交,平均實用呎價約1.1萬元。

樓價指數按周升0.48%

另外,新春過後,樓價指數繼續創新高,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報171.67點,按周升0.48%。中原地產研究部表示,第二輪升市由港島區展開,港島樓價指報180.42點,連升4周。除港島外,新界西及九龍樓價亦錄得升幅,當中新界西同樣創歷史新高,九龍亦為歷史次高,集團指今年目標175點。另大圍金獅花園一期金豐閣高層4室,實用面積266方呎,以450萬元易手,呎售16,917元,創屋苑新高。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0/203277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59

【專題籽】日日撩街坊吹水 80後靠厚面皮團結天水圍

1 : GS(14)@2018-03-12 01:57:09

阿柯(右一)和恩賜(右二)說,在公園閒着的人最容易成功搭訕。

【專題籽:周末專案】天水圍、悲情城市,十多年來,兩者似乎劃上等號。家暴、自殺、倫常命案,早年常於這個人口近30萬的新市鎮重複上演,傳媒報道、電影和音樂取材,令此地看似只剩悲情的標籤。圍城之內,兩個土生土長的80後,兩年多前開始在區內與街坊搭訕,再將街坊的故事放到臉書專頁,為的就是要「搣甩」悲情標籤,「一個地方決不能以一兩個形容詞去歸納。」每周五晚市中心的銀座廣場空地上,除了全港雜耍冠軍在練習外,還有人跳舞、唱歌。「其實這裏很多姿多采。」


柯詠敏(阿柯)與羅恩賜(恩賜)相識於中學時期,在天水圍生活逾20年,有感社區瞬息萬變,兩年多前決心為此地留個記錄,阿柯說:「起初想出版雜誌,但成本太高,所以索性開個不用花錢的專頁。」專頁叫「天水圍人」,參考自美國臉書專頁「Humans of New York」,帶着相機跟街坊聊個天南地北,再為他們拍照上傳至專頁,用簡單文字寫下各人故事,恩賜解釋:「我們想讓外面的人看到,天水圍並非只有慘劇,這裏還有新移民和本地人的故事,總之就很豐富。」

發現天水圍卧虎藏龍

能貿貿然去跟陌生人搭訕,面皮的厚度下過一番苦功。他們的第一次,是在公園帶小朋友玩耍的外傭,阿柯笑說:「很緊張,不斷跟恩賜你推我讓,要想好開場白,又要想被拒絕後怎樣走得瀟灑。後來就直接衝過去打招呼就開始。」第一次是美好的,外傭跟他們講湊仔經,慢慢壯大膽子,嘗試跟不同人搭訕。當然不可能百發百中,食檸檬次數也不少,「畢竟是陌生人,不想談私事很正常。」他們的結論是,悠閒又無目的地的人,最易成功。兩年多以來,他們結識了不少男女老少,當中不乏身懷絕技者,例如全港雜耍冠軍、口琴好手、跆拳道老師、新興運動躲避盤教練等。為再走前一步,他們在2月中開始舉辦「天水圍人社區學堂」,邀請「犀利街坊」擔任興趣班導師,想做到「天水圍人教天水圍人」,凝聚社區。二人去年開始籌備,參加理大的「好薈社」計劃,成功贏得10萬元基金,用作租場地和導師費用,恩賜說:「我們還是要收學費,補貼場租和導師費,沒從盈利角度想,而且綜援家庭學費減半。」須知道從天水圍跑到市區,光是車費已經要命,還未計所花時間,所以街坊能在區內教、區內學,自然省錢又省時。十萬元基金加上學費,能撐得多久還說不定,又要看街坊反應,阿柯對此頗樂觀,「可能無錢就會有無錢的教法吧!」看他們花如此多心機,以為他們時間多的是,其實二人都是傳媒工作者,正職忙得喘不過氣,阿柯卻堅定地說:「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繼續做。」天水圍地方不算大,勝在人多。人多,可能性就多;可能性多,能發生和盛載的事就更多,形容詞怎可能只有「悲情」?


最沉重的一次,是有位婆婆告訴他們,她搬進天水圍那天想過自殺。

社區學堂還在起步階段,暫時得租用體育館等政府場地。

他們笑言,終極目標是跟全天水圍的人都聊一次。



facebook:天水圍人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鄧鴻欣(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1/20327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89

【專題籽】全港雜耍冠軍:天水圍勝在人多 懶理「悲情」標籤

1 : GS(14)@2018-03-12 01:57:09

Patrick自中一開始學習雜耍,最擅長扯鈴,閒時會到天水圍市中心的銀座空地練習。

【專題籽:周末專案】雜耍和天水圍,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似乎沒有同時討論的空間。但在居於天水圍已經16年、現年22歲的潘穎樑(Patrick)眼中,兩者同被坊間誤解,「大家都不認識天水圍是怎樣,又不認識雜耍是甚麼一回事」,對於自己所愛被曲解,他一笑置之,「其實會拋波的不一定是小丑。」


不少中學都奉行教育局提倡的「一生一體藝」,要學生參加課外活動,Patrick的中學也不例外,「那時可以試玩雜耍,怎料一試就上手,覺得它比其他活動好玩,便開始玩了。」他邊說邊玩着扯鈴,我在旁看就覺得只是簡單地抽動繩子兩端,借來玩玩,豈料一拉,繩子纏起來,他笑着說:「好難㗎!」他一玩便是10年,當初一起上課的同學早已放棄,惟獨他還堅持。香港人玩雜耍,普遍有轉碟、拋波、扯鈴三項,他最拿手是玩扯鈴,一次最多可以玩三個,「國際一般是四個,世界紀錄是六個,但我不以這些為目標,因為一個扯鈴已經千變萬化,視乎你怎樣表演。」

兩屆全港冠軍 曾赴北京學師

他家裏的電視櫃頂和兩側放滿雜耍比賽獎盃獎牌,包括那座特別大的「全港青少年雜耍大賽」冠軍獎盃。全港21歲以下的人比賽,中四第一次奪冠,中五再衞冕,到中六退下火線,專心讀書備戰公開試,「獎都拿過兩次,沒甚麼挑戰性,索性不再參加。」中學畢業後入讀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現在還是一年級生的他,早就決定日後發展方向,「我想在表演方面發展,現在也有freelance做雜耍,會去商場、酒店、屋苑表演。」我發現玻璃櫃內有張答謝他任雜耍比賽評判的證書,似乎比賽還未完全離開他。他愛雜耍、愛表演,愛到夠膽孤身一人,走到北京學師一個月,專攻倒立。「那時的視野只有兩個,倒立時望着地下,休息時就躺下來望着天空,太累了!」他坦言一個月確實不會學到很多技巧,但就體會到環境對人影響很深,「在香港,我以為自己是同輩中最出色,但上到去會發現可能是最差的一群。」訪問那天他還穿着中國雜技團的衣服,800美元(約6,200港元)學費,買的不只是衣服,還有種種難忘回憶。
Patrick家的天花板凹凸不平,是扯鈴撞擊天花板的痕迹。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媽媽,指一指天花板,還未開口,她笑說:「我不生氣呀,他學雜耍後變得很上進。他很努力,練到晚上11點多還不休息,我們也很配合他,他要練習的話,我們就連電視也不看,讓他專心玩。」扯鈴某些動作幅度較大,甚至可拋上幾米高,家中天花板雖不致於被撞穿,但找一個空曠位置練習,方為正道。Patrick逢周五晚都會到市中心銀座廣場的空地練習,這兒地面較平滑,道具掉在地上也不易破損。「附近是酒店,遊客和小朋友都會過來看我練習,還有其他人在附近跳舞、唱歌,很多不同類型的事在這裏發生。」天水圍早年的負面新聞,令它被標籤為悲情城市,他覺得難辨責任誰孰,認為坊間沒有去了解和認識,「可能他們真的沒來過天水圍,或者是道聽塗說,覺得很慘很多悲劇。」對於這些誤解,他繼續一笑置之,「得啖笑吧,其實這裏很多姿多采。」天水圍地方不算大,勝在人多。人多,可能性就多;可能性多,能發生和盛載的事就更多,形容詞怎可能只有「悲情」?


在北京受訓相當辛苦,要跑步、拉筋、壓腿,令Patrick常累得躺在地上。

(左起)轉碟、拋樽、拋波、扯鈴,是較常見的雜耍項目。

家裏的天花板凹凸不平,全都是Patrick在家練習扯鈴所造成。


去年暑假,Patrick曾自費數千港元,到北京的中國雜技團學師一個月。



facebook:天水圍人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鄧鴻欣(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1/20327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90

【周末專案─天水圍】跨區教吹口琴 屯門人:天水圍無乜生活以外嘅雜質

1 : GS(14)@2018-03-12 01:57:10

Felix(右)和居於天水圍的朋友Kids(左)組成樂隊Highlanders,在不同地方表演。


天水圍住了二十多三十萬人,只有一棟又一棟住宅,假期入去消磨時間?大部份人都會耍手擰頭。一直在屯門居住的28歲羅穎祈(Felix),他近年的周末,基本上離不開去天水圍。他不是要去最有名的景點濕地公園,而是跟朋友吃飯、在街頭表演音樂、上日文班、甚至是靜靜坐在公園看書,是名副其實地Hea,難怪他說:「天水圍是我生活一部份。」


Felix生於屯門、長於屯門,卻偏愛天水圍那有人氣又不致窒息的舒適。

每逢周末,Felix就會騎着電單車,跑到天水圍放假。



訪問當日,我跟Felix相約在屯門一起出發到天水圍,想看他的周末日常。事前跟他大概說明了拍攝過程、在西鐵要拍甚麼鏡頭,他居然回我一句:「啊!我是駕電單車去天水圍的。」平日的他是個核數師,假日呢?你叫他音樂人也好,文青也好,學生也好,老師也好,這都是他在天水圍的身份。他愛唱歌,最初學結他是為自彈自唱,一彈就是五年。天水圍市中心銀座廣場空地常有人聚集玩音樂,他在這裏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很簡單,一群人在家裏玩,覺得不過癮,便一起走到街頭玩。」那為何要是天水圍?「想在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玩,所以不會走出去旺區或市區。」說得彷如自己是個土生土長的天水圍人。他有七八成朋友都住在天水圍,包括跟他組成樂隊Highlanders的男生Kids。Kids彈結他,Felix很自然就去玩其他樂器,「我索性吹口琴,做伴奏。」伴奏不等於配角,吹了兩年,Felix說他越吹越過癮,「Jam歌一刻很有火花,那種高興成為推動大家繼續在天水圍玩音樂的動力。」


今年初,Felix成為「天水圍人社區學堂」導師,教街坊吹藍調口琴。

Felix有時會到銀座空地附近靜靜看書。



他笑說自己是個相對不太忙的核數師,毋須日日瘋狂OT,但要是忙起來,也真的會忙幾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都不能碰樂器。不能在周末玩一整天樂器,但他還是會忙裏偷閒,繼續到天水圍,「會很想來,甚至臨時臨急都要約朋友吃晚飯,吃完飯再一起坐着,喝罐啤酒。」最近,他在兩位80後街坊邀請下,成為「天水圍人社區學堂」導師,教區內街坊吹口琴,「我加入之前,其實都已開始教自己朋友吹口琴,他們的參與,成為對我的鼓勵,讓我敢教陌生人。」能聚集到一群志同道合,不論是來上課的街坊,還是負責授課的自己,他都覺得彼此是在豐富對方的生活,對大家都有好處。對Felix而言,天水圍是個很生活化的地方,「不會有很多生活以外的雜質,例如大家真的只出去公園走走,去hea。」天水圍人口近三十萬,人很多,卻沒有令他有窒息感覺,有點人氣又很寧靜,「跟我住的屯門是有分別的,屯門很多車站,或者純粹是街邊,每個人都是匆匆忙忙地走過,所以我覺得天水圍好玩一點。」坊間視天水圍為悲情城市,Felix認為這樣想是視野狹窄,「我覺得全香港都有悲情城市的問題。」說的就是劏房等社會問題,「其實天水圍的市民和居住環境,都一直在成長。」自學生時期已經跑到天水圍的他,見過天水圍近乎最原始的一面,「現在要在這裏生活仍會有不足,但在區外人角度看來,我覺得天水圍現在已經正面多了,絕對比以前好。」在Felix眼中,天水圍有的不是那悲情印象,而是一個輕鬆舒服的地方,「可以在這裏做到不同事情,便是最大的得着。」
facebook:highlandershongkong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鄧鴻欣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1/20328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91

【周末專案─天水圍】又關長實同領展事?悲情城市標籤從何而來?

1 : GS(14)@2018-03-12 01:57:11

天水圍位於新界西北,面積約4.3平方公里,人口逾28萬人。


2006年7月8日,當時仍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這樣說:「我記得我在2000年8月上任社署署長不久,我便去探訪天水圍。當時我想我是屬於少數早期(的人),將它形容為悲情城市。入到去,你見到很多高樓大廈,但並沒有社區的凝聚力和氣氛。」2000年,那是距今18年的觀感。當時的天水圍,只發展了還未到十年時間。有命案,但不多,至少最轟動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仍未發生。究竟天水圍悲情城市的標籤,從何而來?


天水圍早年曾發生多宗倫常命案,予人悲情印象。

由許鞍華執導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改編自一宗在天水圍發生的滅門慘案。

天水圍市中心附近(即天水圍公園一帶),幾乎都被私人屋苑所包圍。紅色框為私人屋苑,紫色框為嘉湖海逸酒店。


區內不少商場都由領展擁有,2005年開始,領展更管理全天水圍的公屋街市。


那轟動一時的一家四口滅門案,發生於2004年,一名男子斬殺妻子和他一對孖女後,自殺身亡。在那段時期,基本上天水圍一有家暴、命案,傳媒都很自然地用上「慘」、「地獄」、「又發生」等字眼,彷彿在提醒讀者,天水圍已發生過不少家庭慘劇,悲情成了天水圍的特徵。有電影取材自這些命案,以及天水圍貧苦大眾的生活故事,包括許鞍華的天水圍二部曲:《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又有歌曲以天水圍做主題,如李克勤的《天水‧圍城》(2006),令悲情城市的標籤更深入民心。傳媒、電影、音樂在天水圍問題上,選擇以大眾有共鳴的事作焦點,容易令大家產生同情之心,特別eye-catching,但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有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問題,令標籤出現。問題是,天水圍之所以悲情,背後究竟有何原因?本地文化人馬國明在他的《全面都市化的社會》如是說:「接二連三發生在天水圍的悲劇不是因為天水圍被社會遺棄,而壓根兒是因為被刻意安排在天水圍上演。當整個市區的範圍都成了真實版『幻彩詠香江』的大舞台時,真實的生活,尤其是低下階層的苦困便必然集中在天水圍這樣偏遠的地方。」


天水圍位於新界西北,距離香港中心地帶甚遠。根據政府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天水圍有286,232人口,除以天水圍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近66,565人,比全港平均的每平方公里6,780人,高近10倍。全天水圍現時有11條公共屋邨、6個居屋屋苑及3個私人屋苑,打開地圖,不難發現市中心(即天水圍公園、銀座一帶)基本上都被私人屋苑包圍,包括長實歷來最大的發展項目,共7期58座的嘉湖山莊。由於是私人屋苑,基本上所有非住客都不能入內,這並非要指責私人屋苑的管理模式,加上圍欄能保障住客安全也屬合理,但的確會對超過八成居於公屋和居屋的天水圍市民,在進出市中心時造成不便。圍城以內再建圍城,規劃疑向私樓住戶傾斜,試問又怎能有凝聚力和氣氛?《南華早報》2010年12月6日的報道揭發,政府在1982年發展天水圍之初,與長實及華潤等財團組成的巍城有限公司和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訂立協議,限制區內其他商舖發展和競爭20年。雖然協議已在2002年失效,但按協議而制訂的規劃已經落實,造成區內街市和商場,都接近完全被長實及領展壟斷的局面,自2005年起,領展更管理全天水圍的公屋商場。物價高、無選擇,小店被趕盡殺絕,連接不同屋邨的是一個又一個領展商場,這種規劃下,得益的究竟是財團還是市民?天水圍的規劃,未必是令它悲情的唯一答案。現在也很難說,若當初換另一規劃方式,天水圍就不會出現我們所見的悲情。但至少,它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當政府和地產商一同主導規劃方向時,會對黎民百姓造成甚麼影響。資料來源:林圓:《從「標籤效應」看傳媒對於弱勢社群的新聞處理》,2007馬國明:《全面都市化的社會》,2009劉孔維:《「悲情城市」是怎樣「打造」的?天水圍的空間政治》,2012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鄧鴻欣鳴謝:商業電台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1/20328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92

天水圍栢慧均呎1.14萬創紀錄

1 : GS(14)@2018-03-19 11:13:1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488&issue=20180319

【明報專訊】天水圍除老牌上車屋苑嘉湖山莊外,區內亦有近年新晉屋苑栢慧豪園1及2期。隨着樓市升溫,該屋苑做價亦持續上升,本月截至上周四(15日)、即半個月暫錄5宗成交,平均實呎約1.14萬元,暫為屋苑按月新高。

明報記者 甘潔瑩

栢慧豪園1及2期本月屢錄新高成交,推高屋苑本月平均呎價水平,其中位於栢慧豪園一個4房戶成交價直逼千萬元,貴絕天水圍分層單位。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伍耀祖表示,栢慧豪園1座高層E室於上周易手,實用面積832方呎,4房套房加多用途房間隔,近期以990萬元易手,實呎11899元,成交價除創屋苑新高外,亦貴絕區內分層單位。原業主於2007年9月以374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11年,帳面獲利616萬元或1.65倍。

尚築迷你戶實 貴絕元朗

此外,元朗洪水橋尚築一伙實用不足200方呎的迷你戶,以實呎直逼2萬元易手,除創元朗二手屋苑呎價新高外,呎價亦直逼太古城價。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尚築地下單號特色戶,實用191方呎,另連71方呎花園,上月以372.8萬元易手,實呎19518元。原業主2015年6月以289.92萬元買入,持貨不足3年,須付10%SSD額印稅(即約37.28萬元),扣除稅款後帳面仍獲利45.6萬元或16%。 

河畔實呎直逼2萬 沙田上車盤新高

沙田上車盤河畔花園亦錄得破頂成交,中原地副分區營業經理招錦昌表示,河畔花園C座中層08室新近易手,單位實用242方呎,屬2房間隔、享河景,原業主開價480萬元,放盤不足1周,以475萬元的同類單位新高價易手,實呎19628元,創屋苑新高紀錄外,料亦屬沙田上車盤單位最貴呎價。原業主於2012年以266萬元購入,持貨5年多,帳面獲利209萬元離場,單位升值79%。

市區上車盤亦連環破頂,其中九龍灣得寶花園2房戶首見600萬元。市場消息指,九龍灣得寶花園D座高層5室,實用381方呎,2房間隔,新近以600萬元易手,實呎15748元,成交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10年以206萬元買入,持貨8年,帳面獲利394萬元或2倍。

[二手放大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73

嘉湖車位144萬 貴絕天水圍

1 : GS(14)@2018-03-29 08:06:1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480&issue=20180329


【明報專訊】二手車位受捧,做價節節上升。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伍耀祖表示,天水圍嘉湖山莊剛錄得1宗車位破頂成交,屬美湖居單號車位,新近以144萬元沽出,成交價刷新天水圍車位做價紀錄。原業主2014年7月以50萬元入市,持貨不足4年,帳面獲利94萬元或1.9倍。

持貨不足4年 升值1.9倍

另景湖居一個雙號車位,近日以140萬元沽出,做價屬屋苑車位次高。原業主早於1995年9月以40萬元購入該車位,持貨約23年,帳面獲利100萬元,升值2.5倍。伍指車位做價屢創新高,主要是入場門檻低,加上不受樓市辣招限制,轉讓簡單靈活,受到投資者及用家的垂青,做價節節上升。

新寶城車位188萬 創屋苑新高

將軍澳新寶城車位亦再錄破頂成交。香港置業助理分區董事劉浩勤表示,新寶城一個位於G層的雙號車位,最新獲買家以188萬元承接,做價創屋苑車位新高。對上一次新高紀錄184.5萬元於上周末所創下,不足一周已把紀錄推高3.5萬元或1.9%。原業主2013年12月70萬元購入車位,帳面賺118萬或1.68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134

天麗苑實呎破1.3萬 貴絕天水圍

1 : GS(14)@2018-04-19 06:29:4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530&issue=20180419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白居二」恒常化,釋放市場購買力,天水圍天麗苑一伙高層戶以實呎逾1.3萬元易手,不但打破屋苑新高,更貴絕天水圍居屋及私樓市場,較去年同屋苑創下的紀錄高近一成。同區指標屋苑嘉湖山莊本月錄約25宗成交,最新有標準呎價首次升穿1.2萬元,創屋苑新高。

嘉湖2房實呎升破1.2萬創紀錄

日前旺角海富苑以實呎1.83萬元,膺全港自由市場居屋王後,天水圍居屋天麗苑亦成為區內首個呎價升穿1.3萬元的屋苑。市場消息稱,天麗苑高層10室,實用212方呎,以290萬元(已補地價)售出,實呎13,679元創新高。資料顯示,區內對上呎價最高紀錄同由天麗苑創下,該屋苑去年11月有高層「迷你戶」以265萬元成交,實呎12,559元,上述呎價較舊紀錄高8.9%。

事實上,天水圍私宅呎價尚未升至1.3萬元大關,同區藍籌屋苑嘉湖山莊昨有標準戶呎價首穿1.2萬元。祥益地產分行經理林家倫表示,嘉湖山莊麗湖居4座低層E室,屬實用446方呎兩房戶,望內園景,並附有企理裝修,以536萬元成交,呎價12,018元,成交價創2房分層戶新高外,呎價亦創屋苑標準戶新高。據悉,新買家為區外換樓客,原業主2010年以141萬元買入,帳面獲利395萬元,8年升值2.8倍。

御悅160呎戶 實呎破2萬

此外,鄰近殯儀館的紅磡單幢盤御悅,開放式單位實呎亦首破2萬元。美聯分行營業經理葉鎮龍表示,御悅低層連平台戶,實用面積160方呎,連59呎平台,獲用家以350萬元承接,實呎21,875元創新高。原業主2012年3月以約202.2萬元購入,持貨6年帳面獲利147.8萬元或73%。

淘大開放式戶實呎首升穿2萬

至於市區上車屋苑、九龍灣淘大花園標準分層戶呎價同樣首破2萬元。利嘉閣聯席董事林麗芳表示,淘大花園L座高層6室,實用242方呎(建築340方呎),開放式間隔,外望開揚山景,新近以488萬元成交,實呎約20,165元(建呎約14,353元),呎價創屋苑標準分層戶新高。原業主2014年5月以307萬元買入,持貨4年,帳面獲利約181萬元或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51

嘉湖2房實呎1.25萬 貴絕天水圍 逾500萬入場 首期百萬不足半年急升逾倍

1 : GS(14)@2018-05-08 09:44:3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514&issue=20180508
【明報專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年初至今升幅已達一成,直逼去年全年升幅之際,細價藍籌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2房分層單位實呎高見1.25萬元,創區內私樓新高。目前屋苑樓價由520萬元起步,較今年初同類單位樓價高約三成,上車首期亦由40萬元升至最少100萬元以上,升幅近1.8倍。

明報記者 謝穎怡

嘉湖山莊日前誕下複式樓王後,美聯助理區域經理張子健表示,嘉湖山莊景湖居10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42方呎(建築面積576方呎),望山景,附有簡約裝修,以553.8萬元成交,實呎12,529元(建呎9,615元),除呎價創屋苑新高、打破連天台戶創下約1.22萬元紀錄外,亦打破栢慧豪廷上周創下1.25萬元的區內私樓新高紀錄。

新買家為外區首置客,已睇樓兩周,原業主則於1995年7月以140.9萬元購入,持貨23年,帳面獲利412.9萬元或2.9倍。

年初同類2房400萬入場

值得留意是,同類單位今年初以400萬元成交,實呎9050元,連同按揭保險計可承做最高九成按揭,以此計算,所需首期只需40萬元,每月供款1.34萬元。惟上述成交單位,樓價最新升至533.8萬元,雖仍可提供八成按揭,但所需首期大幅上升至110.76萬元,多出近71萬元,每月供款亦上升25%至1.67萬元。

泓景臺3房1350萬 實呎首破2萬

另外,西九四小龍之一的荔枝角泓景臺,近日再錄新高成交。市場消息稱,泓景臺3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661方呎,3房套間隔,獲同區換樓客以1350萬元承接,實呎20,424元,為屋苑呎價首破2萬元成交。

原業主2012年2月675萬元買入,帳面大賺675萬元或約1倍。

大埔嵐山迷你戶實呎再破2萬元大關,有關單位為8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180方呎,以375萬元成交,實呎20,833元。原業主2015年161萬元購入,帳面獲利約214萬元或1.33倍。

嵐山迷你戶實呎再破2萬大關

另美聯區域營業董事陳泰圖表示,九龍塘碧華花園5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609方呎(建築面積1742方呎),4房1套連工人房間隔,連車位約3500萬元沽予同區換樓客,實呎21,753元(建呎20,092元)。

原業主2008年6月以1790萬元購入,帳面獲利1710萬元或96%。2013年碧華花園3座高層實用1607方呎B室,曾以3500萬易手,上述成交為自2013年以來屋苑新高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3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