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交所責令中弘股份及時就加多寶集團聲明事項進行核實澄清

據深交所消息,2018年8月27日晚,中弘股份披露《關於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的公告》。8月28日上午,加多寶集團通過其官網發布聲明否認簽署上述協議,引發市場高度關註。就此事項,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強調,嚴厲打擊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維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對於存在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及時報請監管部門依法查處,絕不姑息。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為了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深交所在第一時間采取監管措施,對公司股票采取盤中臨時停牌措施;督促公司核實加多寶集團聲明事項對公司的影響,自查所涉事項與公司8月27日公告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情形;要求公司在8月28日發布澄清公告,並於8月29日複牌。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在8月27日晚中弘股份提交公告時,深交所已要求公司在公告醒目位置重點提示如下風險:一是公司經營權的托管至少需要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二是加多寶和銀誼資本尚未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工作,盡職調查結束後協議存在被終止的風險。三是協議中約定的加多寶和銀誼資本將給予公司流動性資金支持和資產註入,但未對給予流動性支持的金額和具體註入的資產進行約定,因此不構成對公司的承諾,能否順利履行存在不確定性。協議也未對加多寶和銀誼資本不能給予公司流動性資金支持和資產註入約定違約責任。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特別提醒,目前,中弘股份股票已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第(十八)點的規定,公司股票存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風險,提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責編:顧蓓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08

加多寶半年前已啟動上市,誰在中弘股份羅生門中說謊?

“涼茶大王”出手相助,淪為仙股的上市公司迎來轉機,看似皆大歡喜的美好故事,卻突然在一夜之間陷入羅生門。

中弘股份8月2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及控股股東與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加多寶”)、深圳前海銀誼資本(下稱“前海銀誼”)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但僅僅隔了一夜,加多寶就在8月28日上午聲明,否認了協議內容。

不僅如此,加多寶的授權代表的真實身份,也充滿了疑點。按照中弘股份的說法,加多寶的授權代表黃偉清,是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負責一切對外事務。而加多寶否認對黃偉清授權,卻又對後者在該公司的身份只字不提。

記者遍查加多寶公開的內外活動、董監高人員資料,發現並無黃偉清的身影。可查的工商資料則顯示,黃偉清與前海銀誼及其實際控制人劉紅雯關系密切。

雙方意圖何在

根據中弘股份8月27日公告,公司及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下稱“中弘卓業”),與加多寶、前海銀誼共同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對該公司進行債務重組,註入優質項目,以完善資本結構,解決流動性困難和經營發展遇到的困境,並由加多寶對中弘股份進行期限為5年的經營托管。

從表面上看,加多寶與中弘股份的聯姻,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早在2018年3月,加多寶管理層調整之後,就已正式啟動了三年上市計劃,並屢次對外公布。而面臨退市危險的中弘股份,眼下亟待援手。中弘股份披露的數據顯示,加多寶2017年虧損接近5.82億元,與上市距離尚遠。

加多寶網站信息顯示,2018年3月21日,公司總裁李春林召開團管理層會議,確定了未來經營戰略方針,並宣布了加多寶集團啟動上市計劃。3月27日,李春林接受媒體采訪時,再次提及三年上市的目標。

根據中弘股份此次披露,加多寶的經營狀況,與上市距離尚遠。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加多寶總資產127.1億元,總負債131.6億元,已經處於資不抵債狀態,營業收入70億元,凈利潤虧損5.82億元,2015年則虧損1.89億元,2016年盈利14.89億元。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時隔僅一夜,加多寶斷然否認協議的存在,並否認對黃偉清的授權,對於上述這份略顯窘迫的數據,加多寶卻並未直接否認,僅稱與實際嚴重不符。

中弘股份8月28日晚回複深交所關註函時,則堅稱情況屬實。上述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由加多寶提供,且盡職調查由加多寶同意並授權前海銀誼具體完成。

披露信息顯示,前海銀誼成立於2015年8月,註冊資本僅有1000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鄧伯淙。截至2017年12月底,總資產為5437萬元,凈資產為4494萬元,營業收入僅為8359萬元,凈利潤2304萬元。

如此實力,顯然難以滿足中弘股份債務重組需要。公告顯示,截至8月28日,僅中弘股份及其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已達50.8億元,陷入主業停頓,資金緊張,在建地產項目基本處於停滯的狀態。

目前,前海銀誼有三家股東,深圳前海赫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赫明投資”)出資65%,為控股股東,深圳中證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證投資”)、深圳銀誼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分別出資10%、25%。

記者註意到,多層穿透之後,前海銀誼的小股東深圳中證投資的間接股東中,有一家名為深圳前海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管理有限的企業,萬科、中信證券均參與投資,出資額分別為28.33%、11.67%,該公司又對深圳前海中證鼎峰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40%,最後由該公司實現對中證投資控股。在8月27日的重組協議中,中弘股份曾稱,加多寶擁有多年的產業運營經驗,並在全國各地持有多處待開發用地,意在盤活中弘股份存量資產。

8月29日,第一財經致電加多寶多名相關人員,就該公司是否對協議簽署知情、有無經過該公司內部流程並取得批準、黃偉清在公司的實際身份等信息進行核實,並發去采訪的相關問題,但截至發稿,加多寶方面並未作出回複,而中弘股份董秘辦公電話則處於忙線之中。

神秘的授權代表

此次中弘股份、加多寶羅生門事件中,黃偉清無疑成為了關鍵性人物。那麽,黃偉清究竟是誰?

中弘股份8月27日披露的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顯示,加多寶同意並授權銀誼資本具體完成該協議項下的盡職調查等有關事項。同為丙方的加多寶以及銀誼資本,授權代表為黃偉清。但未披露其在該公司的具體職務、職責範圍等關鍵信息。

在深交所的追問下,中弘股份8月28日稱,由加多寶提供的委任書顯示,黃偉清為加多寶首席執行官,且由加多寶實際控制人陳鴻道委任,負責其對外一切事務,有權代表加多寶簽署上述協議。對於具體委任時間,中弘股份未予說明。

然而,可查資料顯示,無論是加多寶本身,還是其在內地的經營主體,董監高人員中均無黃偉清的信息。根據天眼查資料,加多寶為香港註冊公司,成立於1997年,目前仍為註冊狀態。而香港註冊處查冊信息顯示,加多寶已經解散,其在內地的主體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在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登記的企業主要人員,只有董事長張樹榕一人,其他董監高人員均未顯示。

不僅如此,身為全面負責對外事務的首席執行官,黃偉清幾乎從未在加多寶的內外活動中露面。網站信息顯示,2018年3月21日到8月28日,加多寶共發布了8條資訊,其中6條為公司內外活動,出面的均為現任總裁李春林,黃偉清一次也沒有出現。在其他公開資料中,也沒有黃偉清的身影。

此外,如果中弘股份上述說法屬實,黃偉清目前在加多寶的身份,必然與總裁李春林的職責沖突。

加多寶網站信息顯示,該公司3月19日起任命李春林擔任集團總裁,全面負責加多寶及昆侖山全部業務。

加多寶在此方面的態度也耐人尋味。在8月28日的聲明中,加多寶稱從未對黃偉清出具任何授權,但未就黃偉清是否為公司人員進行說明,對其在公司的崗位、職權等重要信息只字未提。

第一財經多方查閱發現,黃偉清與前海銀誼存在關聯關系。控制權穿透之後,前海銀誼的控股股東赫明投資由劉紅雯100%控股,並擔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而中弘股份披露,劉紅雯與黃偉清兩人實際為夫妻關系。

中弘股份8月27日公告稱,前海銀誼實際控制人劉紅雯及黃偉清,從事地產行業超過20年,尤其在華南地區開發了多處地產項目,前海銀誼為其實際控制的核心企業,核心合夥人團隊來自於各大銀行、中信證券、深圳萬科等知名金融和地產公司,在資本運作和地產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

除了前海銀誼,劉紅雯名下還有多家投資公司,包括深圳悅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先君道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先君道投資”)、深圳赫明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劉紅雯分別持股85%、50%及49%。此外,她還擔任深圳百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馨庭苑停車場法定代表人、深圳市鉑得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可查的工商資料還顯示,先君道投資實際是黃偉清與劉紅雯的“夫妻店”,成立於2015年6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兩人各持股50%,黃偉清擔任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劉紅雯擔任監事。除此之外,天眼查未顯示黃偉清名下擁有其他公司,或在任何公司擔任高管。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蘇蔓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45

中弘股份否認拉擡股價,加多寶馳援債務重組一事已告吹

對於中弘股份(000979.SZ)而言,在接下來的8個交易日里,只要股價能回到1元以上,尚還能勉強維持住股票上市資格。換言之,這是到股票“生死存亡”分秒必爭時刻了。但公司披露的加多寶集團擬馳援公司債務重組,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只是為了炒作拉擡股價呢?市場的質疑聲,是一波高過一浪。這再度引發深交所介入。

中弘股份回複深交所最新公告內容

“扛不住”深交所的繼續追問,8月31日晚間,中弘股份再度發布公告稱,公司經審慎判斷,認為《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實質上已終止。換言之,加多寶集團擬馳援公司債務重組一事正式告吹。

中弘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根據黃偉清的口頭回複,認為公司披露了加多寶的財務信息不實,引發雙方產生分歧,導致協議約定的相關合作全面終止。

“公司的本意是通過重組來徹底擺脫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不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證券市場擡拉股價的動機及情形。 基於公司在本協議簽署中所處的地位,對於該協議實質上已經終止,公司深表遺憾和無奈。” 中弘股份這樣回應。

中弘股份亦稱,經書面致函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其口頭回複,其作為實際控制人牽線商談並促成簽署上述協議,本意也是想通過該重組讓公司擺脫困境,其控股的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弘卓業集團”)持有的公司股票目前無法進行減持,不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證券市場擡拉股價的動機及情形。

回到事件的最初,8月27日晚間,深陷債務危機的中弘股份宣布稱,公司及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與加多寶集團、深圳前海銀誼資本共同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擬對公司進行債務重組,並註入優質項目。按照中弘股份提供的公告,代表加多寶集團簽署上述協議的是黃偉清。黃偉清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前海銀誼資本實際控制人劉紅雯的丈夫。

但這看似一樁美好的聯姻僅僅過了一個夜晚,就戲劇性出現反轉。加多寶集團8月28日上午公開發布聲明稱,其從未簽署過上述協議,並對協議所述內容全不知情。加多寶集團亦強調稱,其從未對黃偉清出具任何授權,並進一步否認中弘股份披露的相關公司經營數據。

這樣一來,加多寶集團擬馳援一事瞬間成為了羅生門。市場輿論的嘩然“牽動”深交所的關註。在深交所的連環“施壓”下,8月28日晚間,中弘股份發布澄清公告稱,協議的簽署是合法合規、真實有效。按照中弘股份的說法,加多寶集團實際控制人陳鴻道委任黃偉清為加多寶集團首席執行官,黃偉清負責加多寶集團對外一切事物。

然而,這樣的澄清依舊未能打消市場疑慮。因為今年3月份,加多寶集團迎來重大人事調整,李春林代替王強成為集團新的總裁,主理加多寶及昆侖山一切事物。與此同時,加多寶集團網站信息顯示, 2018 年 3月 21 日以來,加多寶集團發布的資訊、公司內外活動出面的均為公司總裁李春林,其他公開資料中也未出現黃偉清。

市場也百思不得其解,加多寶集團馳援債務重組,是中弘股份自身虛構的事實?抑或加多寶集團內部存有意見不合。甚至,市場一度猜測稱,加多寶集團“拆臺”的背後,也有可能是中弘股份披露的一系列關於加多寶自身盈利虧損的數據“惹惱”了加多寶。

在目前的公告中,中弘股份仍未徹底解釋黃偉清的身份問題,其只是表示,公司就上述問題已書面致函加多寶和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永紅,未能得到書面回複。

值得註意的是,8月30日下午,加多寶集團一位高層人士明確回複第一財經記者稱,不認識黃偉清本人。“該說的,我們都已在8月28日的聲明中說得很清楚了。”對方亦這樣強調。

伴隨著債務重組鬧劇的起起伏伏,這短短的三天時間里,中弘股份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也“上躥下跳”。如今債務重組鬧劇收場後,深陷業績巨虧、債務泥潭的中弘股份,當務之急,依舊是如何挽救已跌成“仙股”的股價。按照深交所的規定,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深交所有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截至8月30日下午收盤時,公司每股股價報0.89元,已連續12個交易日跌破1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87

飲王老吉定加多寶? 畢氏財演

1 : GS(14)@2013-09-22 23:35:16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C%9F-023620191.html

怕上火,飲王老吉」,相信唔少讀者即使未飲過王老吉,都應該聽過佢個名。雖然畢者一直對王老吉到底能否清熱下火抱有懷疑態度,但在打邊爐燒烤等食完會上火熱氣的時候都會飲返罐王老吉而唔飲汽水,在寧可信其有效的情況下,王老吉這種罐裝涼茶在國內飲品市場殺出一片藍海,更使其在2010年以1,080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就是因為這中國第一品牌的美譽,當廣藥(0874)的母企在2012年中收回其經營權後,投資界便認為廣藥有如掘到一個金礦一樣,不斷追捧,連同其母企注入資產,使廣藥股價不斷上升。投資界普遍認為王老吉即使未能即時為廣藥帶來可觀利潤,但亦必為未來的增長動力。可是畢者的睇法就完全相反,在下認為廣藥收回王老吉的經營權實在是殺雞取卵。



加多寶造大王老吉品牌

點解畢者會咁講呢?咁就要稍為講一講王老吉呢20年的發展歷史:在1995年,加多寶公司開始接手經營王老吉品牌,經過幾年成長,王老吉紅罐涼茶在中國南部地區逐漸成形,有固定的捧場客,連續幾年銷售額都維持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在中國南部地區取得佳績,下一部當然是想打入全國市場,但當時王老吉及加多寶面臨一個難題,中國北方完全沒有涼茶的概念,如果把王老吉定義為一般飲料,便要和可樂等強勢品牌正面競爭。經過幾年的失敗及尚試,加多寶最後成功透過一系列的市場營銷策略,把怕上火,飲王老吉」植根消費者的心中,使王老吉逐步成為中國第一罐」。可見王老吉的壯大與加多寶銷售策略的成功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內地有網民把廣藥喻為王老吉的生娘,加多寶為養娘,在兒子(王老吉)長大後,生娘便跳出來要回兒子。



廣藥取回王老吉的經營權,管理層更目標在5年內把其銷售金額提升至300億元人民幣,及至2020年打入國際市場並把銷售金提升至600億元,但畢者對王老吉的發展前景實在難以樂觀,由於廣藥仍需面臨數個嚴峻挑戰:(1)面臨加多寶這市場老手的正面競爭,(2)消費者對味道的依賴性,(3)打入國際市場的難度。



廣藥面臨加多寶的全面挑戰

在廣藥取回王老吉的經營權後,加多寶便以其加多寶品牌推出涼茶產品,直接與王老吉競爭,在這一方面廣藥實在陷入了極度不利的境地,首先由於加多寶之前一直直接代理王老吉的銷售,很多的銷售網絡及渠道都落入了加多寶的手中,王老吉需以更低的價錢方能打入被加多寶控制的市場。另一方面,加多寶在市場營銷的推廣策略上絶對較有實力,就以贊助冠名電視節目一事上為例,加多寶成功冠名《中國好聲音》(中國版的《The Voice》),取得大成功,相反廣藥王老吉只冠名零星的電視劇集,效果有限。在市場營銷推廣上,廣藥明顯技遜一籌。



消費者對味道的依賴

其次就是消費者對產品味道的依賴性:以可樂為例,百事及可口可樂均為可樂,為何喜歡百事的人就是不喜歡可口可樂?原因就是出於那細微的味道差距。加多寶涼茶雖然失去了王老吉的品牌,但他可以繼續使用其用了近20年的秘方,即可以繼續出產消費者飲慣飲熟的味道;相反,重新出發的王老吉需要另找配方,新版王老吉味道偏苦,到底能否吸引到飲慣甜版涼茶的廣大消費者呢?



輕視打入國際市場的難度

最後就是畢者覺得廣藥管理層輕視了打入國際市場的難度,並定下了2020年總銷售達600億元人民幣的鴻圖大計。想當年加多寶把涼茶這概念帶入中國北方市場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要把熱氣這概念教給中華文化外的消費者到底要花多少力度呢?實在很難想像一頭金髮的老外會說:”Iam afraid of HOT AIR, please give me Wang Lao Ji!”



基於上述原因,在下認為廣藥收回王老吉的經營權實為殺雞取卵,唔好話可唔可以做到300億元的年銷售,我相信面對加多寶這敵手,可取回本來舊有王老吉60– 70%的市場份額已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所以如果你係因為王老吉而買入廣藥的股票的話,係時候買兩罐加多寶同王老吉返屋企試真少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737

周顯:雲裳衣「中金多寶」容易轉板

1 : GS(14)@2017-05-17 22:35:30

【明報專訊】有朋友最近炒了幾轉雲裳衣(8127),問我對這股票的看法。

我說:「公司肯定是好公司,班底全部來自全盛時期的利豐(0494),執行董事孟毅是時裝界奇人,當年發明了洗水絲,全世界製衣業無人不識她的大名。如果論到股票,就波幅很大,大上大落,day trade客可能很喜歡這種股票。」

炒創板只有3個可能

朋友問:「如果看中長線呢?」

我回答說:「我炒股票從來不看長線,只講中線啦!中線來說,創業板只有三個炒作的可能,一是賣殼;二是注資;三是轉主板,沒有第四招了。雲裳衣是正經做生意的公司,不會賣殼,有可能注資,但規模不會大,不過都幾乎肯定它會轉主板。」

回家之後,順手深挖其資料,忽然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原來它在3月28日發公告稱:「本公司一家附屬公司最近與世界最大時裝零售商之一(「新客戶」)訂立銷售合約。新客戶總部位於西班牙,擁有8個品牌,包括若干國際流行及成功知名品牌,且於全球擁有總數逾7000間零售店。」

符合公告中條件的公司只有一家,就是ZARA。ZARA有幾大,大家都知,掹條毛都擲爆幾家上市公司,一家成衣公司可以供應衣服給ZARA,簡直是中了金多寶,所以才有需要自願公布這個消息。

不過,相信發現這則消息其中奧秘的人並不多,但因為這宗消息,令我相信在不久將來要轉主板應該沒有難度。

廣告一則:本人新作《易經密碼》已經出版,敬請多多捧場購買。不過,這本書都頗為深奧,大家讀時,非但要有一定的程度,還要有跨越難關的心理準備。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95&issue=201705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15

包裝唔同 配方差唔多王老吉加多寶飲出咩味道?

1 : GS(14)@2017-08-17 08:06:59

內地兩大罐裝涼茶龍頭王老吉及加多寶,多年來糾紛不斷。本港亦有多間王老吉涼茶店,店內出售的王老吉罐裝涼茶,原來屬加多寶集團出品,並非中國版王老吉的母公司廣州醫藥集團(簡稱廣藥)所製。本港售賣的王老吉與加多寶使用相近配方,但產地不同,港版王老吉在馬來西亞製造,零售價為7元,而中國製造的加多寶則賣6.5元。大致相同的配方,兩款涼茶理應味道及色澤相近,王老吉顏色清澈,不過加多寶明顯較多氣泡。《蘋果》找來十名受訪者接受測試,有六人認為兩款涼茶味道相同,喝不出任何差別;另外四人則認為兩者味道明顯不同,盧小姐認為王老吉較有涼茶味,「加多寶純粹係加咗糖嘅水」;但陳小姐就覺得加多寶的甜度較平衡,「王老吉好似飲緊糖漿咁」。記者 鄭悅童林保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07

王老吉加多寶訴訟Q&A

1 : GS(14)@2017-08-17 08:11:41

Q:雙方多宗訴訟的基礎是甚麼?

A:陳鴻道的加多寶在2002年與廣藥集團副董事長李益民簽了兩項補充協議,廣藥批准延長加多寶租用「王老吉」商標至2020年。不過之後爆出李涉受賄案,陳被指在兩項補充協議中行賄,廣藥不承認協議。當王老吉商標在2010年1月屆滿後,雙方開始互相訴訟。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在12年裁決兩份補充協議均無效,加多寶公司不能用王老吉商標,事後廣藥索償29億元。


Q:爭奪廣告標語?

A:「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個廣告口號內地家喻戶曉,由鴻道的加多寶公司所創。加多寶失去王老吉商標,推出「加多寶」涼茶,廣告口號為:「怕上火,就喝加多寶」。王老吉繼續沿用加多寶公司早前為他們創作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雙方互告侵權,廣州市中院判廣藥勝訴,指口號當初是度身訂做給王老吉,加上怕上火系列廣告令人想起王老吉,禁止加多寶使用怕上火系列,一審賠償500萬元。


Q:爭奪紅罐包裝?

A:加多寶認為王老吉的紅罐設計,是其租用王老吉商標期間所作,故擁有紅罐包裝涼茶的專利。王老吉則指商標屬廣藥,包裝與商標不能分離,故紅罐包裝亦自然是王老吉,最終法庭在昨宣佈紅罐可以「共享」。


Q:各自聲稱擁有配方?

A:王健儀多次公開稱自己獨有祖宗王澤邦傳下的涼茶配方,並獨家授權給加多寶,沒有授權給廣藥。廣藥控告加多寶涉嫌虛假宣傳和商業詆毀,法院指加多寶沒有介紹王澤邦留下的配方歷史,造成客觀事實不完整的表述,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行為,需賠償500萬元。


Q:香港飲到王老吉是否廣藥所製?

A:不是。廣藥在香港沒有為王老吉註冊,香港及馬來西亞飲到的王老吉是屬於王健儀的公司所有,配方與香港及內地的加多寶大致相同。



備註:貨幣單位為人民幣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44

最高院頒判詞 5年官司打和收場王老吉、加多寶共享紅罐

1 : GS(14)@2017-08-17 08:12:02

【本報訊】內地著名飲品王老吉及加多寶長達5年的紅罐之爭,終於得出結果,罕見出現打和收場。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法庭昨頒下判決,指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及加多寶公司都對「紅罐王老吉涼茶」作重大貢獻,認為雙方可以共享「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紅色包裝。廣藥旗下的王老吉公司回應指尊重法庭判決,加多寶則感謝法院對該公司紅罐設計的肯定。記者:黎仕南



■香港王老吉出售本地製作的涼茶。鄭悅童攝

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加多寶)及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王老吉)、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藥)的爭奪紅罐訴訟案在2012年7月開始。加多寶最大的論點是紅罐包裝涼茶是他們在租用王老吉品牌時由他們首創,並藉此為王老吉涼茶打響名堂,故應擁有紅罐包裝涼茶的專利,故廣藥及王老吉一方用紅罐屬侵權。廣藥及王老吉一方則指,王老吉過往銷售都是使用紅罐,加上2012年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當時判廣藥及王老吉一方取得王老吉商標,商標與外觀不能分割,故理應取得紅罐包裝。



法院指雙方應互相諒解

加多寶在中級人民法院及高級人民法院兩度敗訴,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在2015年開庭審理,昨天頒下最終裁決。判決指,綜合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發展過程,廣藥及加多寶的合作背景,消費者的認知及公平原則的考量,認為雙方都對紅罐包裝涼茶的形成、發展和商譽各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若將紅罐包裝涼茶的權益判給其中一方,都可能會損及社會公眾利益,因此判決紅罐包裝涼茶在「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尊重消費者認知並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由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共同享有」,互訴侵權主張都不成立。判詞末段慨嘆,雙方獲得巨大市場利益,但在王老吉商標租借關係終結後,雙方糾紛不斷,涉訴金額巨大,引發了社會公眾的一些關切與擔憂,法官認為雙方應本着相互諒解、合理避讓的精神,秉持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白雲山醫藥受累股價跌

王老吉回應指,尊重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強調在消費者、合作夥伴支持下,目前王老吉涼茶已取得七成的佔有率。加多寶公司則回應指,集團對加多寶能繼續享紅罐包裝涼茶的權益感鼓舞,對裁決熱烈歡迎。受判決影響,廣藥母公司廣州白雲山醫藥(874)昨日幾乎跌至全日低位,收市報19.76元,跌0.24元。深圳A股白雲山亦同樣受消息影響,開市時27.06元,收報26.1元,下跌0.96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54

加多寶創辦人 坐防彈車保鑣跟身

1 : GS(14)@2017-08-17 08:12:21

【本報訊】有「涼茶大王」之稱的加多寶創辦人陳鴻道,多年來不但因「王老吉」商標問題爭拗不斷,更因被指捲入行賄案,2005年遭廣州公安邊防拘捕後,棄保潛逃12年,之後一直神隱在香港鮮有公開露面。直至近日被《蘋果》拍攝到他出入坐價值700萬元的寶馬7系防彈房車,更有5名保鑣貼身保護,面對記者採訪,他罕有地面露笑容。陳鴻道日前由香島道大宅坐車到其位於上環中遠大廈的辦公室,其間其保鑣車一直緊隨其後,抵達時一名身穿西裝、耳戴對講機的保鑣先行下車,視察周圍環境,確定安全後,才讓陳鴻道落車,保安相當嚴密。惟年約50多歲的陳鴻道為人低調,僅以Polo恤配西褲皮鞋,全身黑衫黑褲,打扮隨意。據知他在港投資有道,除入住的香島道獨立屋外,還持有中遠大廈兩個單位,估計巿值逾15億元。■記者郭美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0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73

財團斥2.44億 掃多寶大廈26伙

1 : GS(14)@2018-11-14 14:37:0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315&issue=20181114
【明報專訊】雖然樓價回落,但市場仍有不少發展商積極併購市區舊樓,其中鰂魚涌多寶大廈26個單位,便獲財團以超過2.44億元收購;而新地(0016)西貢十四鄉項目向城規會修訂申請,多建近6萬方呎社會福利中心。

鄰近鰂魚涌太古坊

上述收購位於鰂魚涌多寶大廈,位於英皇道、海光街、海堤街、海康街及芬尼街一帶,是區內較大型的舊樓群,鄰近鰂魚涌港鐵站及太古坊。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廈26個單位上月獲海外註冊公司購入,每伙作價667萬至1311萬元,總價超過2.44億元。由於太古地產(1972)過往在該區有不少收購動作,有市場人士表示,不排除今次收購與太古地產有關。

新地十四鄉申增近6萬呎社福中心

另外,城規會資料顯示,新地再就十四鄉項目向城規會提出修訂。

新地擬在原定方案上,增加近6萬方呎樓面,以用作社會福利中心之用,令項目非住宅部分(即包括住客會所、商業設施、交通交匯處、公眾停車場及康體中心等)的樓面增至71.7萬方呎;而原定計劃中的約579萬方呎住宅樓面、提供約9500個單位則維持不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5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