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中心城市的設想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加上最新批複的武漢和鄭州,目前全國已有8個城市位列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其他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
隨著城市都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這過程中,不少城市正努力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列。
多城爭建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對杭州、廈門、西安、長沙等城市列入國家中心城市進行建議。
杭州市原市長、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張鴻銘說,杭州現在的前進目標更明確,就是建設世界名城,途徑就是國際化。張鴻銘提出,希望國家盡快批準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他認為,杭州從各個方面來看都已經具備條件,無論經濟發展總量、速度、質量,還是科技創新活躍程度、城市人口均符合條件。另外,杭州要建立亞太樞紐城市,目前國際航班數量也符合國家中心城市的條件。
副省級城市廈門也正在積極申報。媒體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建議,中央相關部委積極支持廈門在新時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方面賦予廈門更多的職能與平臺手段,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
今年廈門市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今年廈門要全力加快跨島發展,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3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代表團與代表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言時說,西北五省區占全國地域面積的32%,是西部大開發的主戰場和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從優化區域發展格局考慮,需要有一個中心城市引領區域發展,“所以我們建議將西安列入國家中心城市。”
長沙也在爭取進入這一行列。“長沙已具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條件,懇請國家部委,尤其是發改委、住建部,支持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在兩會期間發言時說。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各個城市努力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是因為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名稱的背後意味著更大的資源配置權力。“城市的級別高了,社會聲譽也更好,更有利於集聚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分擔京滬功能
“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在2005年,由原建設部(現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依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提出。
2007年,由原建設部上報國務院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征。
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是不是國家中心城市,不光是一個名號,還要看其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功能。除了經濟總量之外,國家中心城市更為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必須要有對周邊地區的強大輻射能力,尤其是對海外的輻射能力。一個城市能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中心城市,門戶型的功能十分關鍵。
“比如我們去美國,一般就是飛到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芝加哥這幾個城市,這些城市就是美國的中心城市。”彭澎說,門戶型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中國人從這些地方走向全世界,外國人則從這些地方進入中國。
實際上打造國家中心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京滬之後,國家需要更多的中心城市來承擔其部分功能,並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智庫重慶論壇上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加速發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擔全國性的功能,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節點。
他說,中國出現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國的服務性功能過度集中在一兩個城市。以北京為例,其城市病問題的根源是集中了太多非首都功能,若把企業總部、醫療高地、最高學府等功能轉移,在自身城市病解決的同時也能促進其他地區發展
楊偉民表示,要解決北京這樣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十個類似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才行。
也就是說,北京、上海等存在的一系列城市病問題之下,我國的城市發展戰略也有望進行調整,未來會把更多機遇分給京滬以外的大城市。例如,2016年G20峰會放在杭州舉辦,而不是北京、上海等“國際名片”城市,這也是2022年亞運會落戶杭州之後,又一個國際性重要活動在當地舉辦。此外,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廈門舉行。
牛鳳瑞說,中國是一個總人口接近14億的大國,是美國、日本的好多倍,因此只有兩三個國家中心城市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國家中心城市來帶動。他預計,未來中國城市中心區人口達到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將達到10個以上,這些城市未來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
以鄭州為例,牛鳳瑞說,河南本身總人口接近1億,省會鄭州又是河南的單極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將有大量人口流入鄭州,因此未來鄭州發展成為中心城區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實屬正常。
這些城市希望不小
2010年,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構成了北上廣加直轄市的格局。
進入到2016年,國家中心城市的批複加快。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自此長江上遊有了重慶和成都兩大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正式批複,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已經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8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一年有3個城市新獲批國家中心城市的情況下,其他大城市爭取入圍國家中心城市的渴望也更為迫切。接下來,有哪些城市可能成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
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來看,其一大作用就是要引領區域發展。在傳統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就一直存在著十大中心城市,即目前固定電話區號三位數開頭的城市。這十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外,還有廣州、武漢、南京、成都、西安和沈陽,它們均是各大區的中心,基本集中了各大區最好的大學和醫療資源。
現如今入圍的8個城市中,除了鄭州之外,另外7個就屬於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時代城市。從區位看,目前的國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位於東部地區,重慶和成都位於西南內陸,武漢和鄭州則填補了中部地區的空缺。
也就是說,在傳統十大城市中,尚未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三個城市西安、沈陽、南京的希望不小。這其中,西安一直是西北大區的中心,沈陽則是東北大區的中心。
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認為,東北地區的城市,比如沈陽,西北地區的城市,比如西安,都有可能入圍,“第一是這些城市的規模都比較大;第二是它們產業基礎都比較雄厚;第三是對區域的影響力很大,對一個區域起到引領作用。”
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應該都會入圍國家中心城市。此外,一些經濟總量過萬億、產業發展走在前列的城市,如深圳、杭州等也會加入。
從區域布局上說, 一個經濟區也可能不止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例如成渝經濟區,成都和重慶這兩大城市就一起入圍。從這個角度上講,在經濟和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區域,只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不夠的,需要疊加輻射才能發揮作用。
例如,長三角城市群作為世界級的城市群,可能就不止上海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如果周圍的南京和杭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也能更好的分擔上海的部分功能,促進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
在華南地區,深圳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其創新力和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在國內首屈一指,有消息稱,深圳或將實現城市地位“二級跳”,與北京、上海、廣州一起躋身全球城市,代表中國參與新一輪全球競爭。
此外,作為第三經濟大會大省,山東的人口將近一億,從促進區域發展的角度上看,山東如果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也不足為奇。目前來看,青島作為山東首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希望也不小。
日前,第一財經獨家從多名接近廣發銀行核心層的消息人士處獲悉,該行四家一級分行和一家二級分行的一把手已於近期被免職。用該行總行領導在全行工作會議上的話來形容,其中部分行長的免職是“閃電般”的。
“今年1月4日總行開的班子會議,1月5日,總行分管副行長就帶著幾家分行擬新任的一把手到分行了。”一名來自廣發銀行某分行的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稱,“動作非常快,幾乎沒有回旋余地”。
此次部分行長被免職,所涉分行分別是廣發銀行南京分行、蘇州分行、天津分行、惠州分行,以及南京分行所轄的二級分行南通分行。目前,對南京、蘇州、天津這三家分行的一把手離任稽核及常規稽核已近尾聲;惠州分行則因“蘿蔔章”事件,正在接受公安部門相關調查,原行長也在全天候“看護”中。
據消息人士稱,廣發銀行這四家分行行長之所以被免,均與分行的內控或授信業務疑現較大漏洞有關。記者就此致電廣發銀行總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了解情況,暫無可公開發布的信息。目前稽核結果未公布,因而被免分行長們是否會被“處罰”,以及未來的安排走向也暫未知。
一名熟悉分行業務的老廣發人向第一財經記者提及,蘇州分行原行長和南通分行原行長與總行原某高層領導走得比較近。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是廣發銀行內控趨嚴、業務將走向進一步規範的好兆頭。
去年下半年,花旗集團退出廣發銀行,中國人壽通過接手花旗和IBM所持廣發銀行股權全面入主廣發。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楊明生就任廣發銀行董事長,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任廣發銀行行長。廣發銀行原董事長董建嶽、行長利明獻離職。
蘇州分行“一面旗”倒下 天津分行59歲行史工作組負責人“緊急出山”
一名參加了1月下旬廣發銀行全行工作會議的內部人士稱,總行高層在提及惠州分行“蘿蔔章”事件時用了較為嚴厲的措辭;而對於曾被譽為廣發各分行里“一面旗”的蘇州分行,原一把手張廣勤系從廣發銀行無錫分行副行長位子上調任至蘇州籌建蘇州分行,此後任蘇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據多名廣發銀行內部人士表示,其所帶領的蘇州分行,2010年10月正式成立後首年存款突破百億,此後該分行便一路被樹成廣發的“一面旗”,廣發行原領導對蘇州分行褒獎有加,張廣勤在總行也頗有發言權。不過,一名老蘇州分行人士向本報記者提及,當時的這“百億存款”與“做票做出來”及“臨時拿一筆沖時點數”不無關系,但沖規模也是業內不少銀行“公開的秘密”。
張廣勤被免職後,廣發銀行原上海分行副行長王濤閃電到位,任蘇州分行一把手。據一名熟悉王濤的人士稱,王濤雷厲風行,“各方面能力都很強”。其2013年加入廣發銀行上海分行擔任副行長,曾分管風險條線,調任蘇州分行前分管上海分行的公司條線。
和張廣勤同時被免的南京分行原行長李興智,在2010年董建嶽到任廣發銀行董事長後不久的一次行管理層“全體起立”輪崗前,曾任鄭州分行行長,之後調任南京分行一把手。有原鄭州分行員工此前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李興智在鄭州時的司機,後來擔任了該行某支行行長,也“出事”並被發文通報過。
不過李興智在南京分行被免,與其此前鄭州分行業務已無關系。據一名來自南京分行的消息人士向記者提及,值得關註的是二級分行南通分行一把手夏濟龍早前也已被停職。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南通地區的地方門戶論壇“濠濱論壇”上,至今留有多人參與的、名為“南通廣發夏濟龍管理混亂,違規放貸”的發帖。而上述南京分行消息人士則表示,夏濟龍做業務風格比較激進,為人比較張揚。
李興智被免職後,繼任南京分行一把手的是長沙分行原行長劉智達。
天津分行被免的原分行長為趙勇,繼任者是已經59周歲的、負責總行行史撰寫工作的黃更青,這被廣發銀行總行的消息人士稱為老將“緊急出山”,以期控制局面。據該人士稱,黃更青早先曾任廣發廣州分行負責信審的副行長。
據該消息人士稱,各區域稽核中心正在牽頭進行上述三家分行一把手的離任稽核,以及常規稽核工作。比如蘇州分行由上海稽核中心牽頭,南京分行由廣州稽核中心牽頭。目前稽核工作已近尾聲,到了工作組陸續退場、形成結論匯報總行的階段。
惠州分行或將收到銀監“高價罰單”
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原行長為張中華。在與浙商財險“真假保函”事件發生後,張中華及惠州分行營業部、銀行部及信管部多名管理層人士進入警方調查程序,其中營業部總經理彭旺芹和營業部副總經理鄧紅孟已被刑拘。目前警方調查尚未到公布結果階段。
上述來自廣發銀行總行的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廣東省銀監方面此前已派出兩個工作組,分別進駐廣發銀行總行和惠州分行,做出問責並形成初步意見。據一名接近監管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監管有可能會就“蘿蔔章”事件對廣發銀行進行處罰,開出高價罰單。但目前一切尚待最後調查結果。
廣發銀行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此事件仍在調查過程中,暫無可公開發布的信息。
被市場稱為廣發銀行“蘿蔔章”事件的,是指浙商財險方面表示的廣發惠州分行在2014年為其開具的“保函”,根據“保函”約定,廣發作為僑興債項目的“終極擔保人”;但廣發方面表示“保函”上的公章為假章(即所謂“蘿蔔章”),並指保函不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如果後續調查證實此保函簽署系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工作人員的行為,則廣發銀行的表見代理責任恐難以撇清。
惠州分行在廣發銀行內部體系內屬B類分行。張中華在到任惠州分行一把手前,曾歷任沈陽分行副行長和總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在2010年行管理層“全體起立”輪崗時調任惠州分行。目前惠州分行新任一把手為王哲,原為總行公司條線信審部總經理。
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公交公司邢臺火車站中轉,公交車柴油樣品硫含量嚴重超標,超過國V標準344.5倍,甚至達不到國I標準;
橋西區邢臺交通戰備油庫,為公交公司內部油庫,柴油樣品硫含量超過國V標準518.6倍,達不到國I標準要求,未按國家標準要求標識“車用柴油”或“普通柴油”。
正在各地督查的環境保護部督查組6日晚通報稱,7個督查組共檢查175個敏感點位,發現問題87個。其中,保定、邢臺車用油品超標嚴重;天津、廊坊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基層政府對重汙染天氣響應工作重視不夠、預案落實不到位。
督查組發現,保定市徐水區中國龍禹石油加油站、建元加油站、暢泰加油站、晨達加油站、小仕莊加油站、吉興加油加氣站、遂城順達加油站、保定高新區朝北加油站等8處加油站,均存在未按國家標準要求標識“車用柴油”或“普通柴油”的情況。
其中,暢泰加油站柴油硫含量超國V標準20.5倍,晨達加油站、小仕莊加油站、遂城順達加油站、保定高新區朝北加油站柴油硫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情況。
邢臺市橋西區公交公司邢臺火車站中轉站公交車柴油樣品硫含量嚴重超標,超過國V標準344.5倍,甚至達不到國I標準;橋西區邢臺交通戰備油庫,為公交公司內部油庫,柴油樣品硫含量超過國V標準518.6倍,達不到國I標準要求,未按國家標準要求標識“車用柴油”或“普通柴油”;邢臺縣天億油站,未按國家標準要求標識“車用柴油”或“普通柴油”。
督查組發現,在線監控造假或不正常運行情況依然存在。天津市耀皮玻璃有限公司在線監控系統“用戶參數修改記錄”中塵度系數被人為修改,經與設備生產廠家聯系,已初步判定該企業涉嫌監測數據造假。廊坊市三河市燕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重汙染響應期間仍在開工生產運行,企業負責人稱2015年9月28日至2017年3月16日1#窯停產,在線監控系統在此期間也停止運行,但是檢查人員發現1#窯爐2016年9月和10月的生產記錄臺賬,顯示該窯爐在此期間正常生產,涉嫌在線監控不正常運行,規避監管。
督查組還發現,部分城市基層政府部門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重視不夠。4月4日環保部通報了唐山市豐潤區京豐水泥廠等三家粉磨站在3日淩晨違規生產,但並未引起唐山市豐潤區重視。督查組於4月5日淩晨再次對豐潤區唐山興唐建材有限公司和唐山燕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粉磨站進行夜查,兩家均在生產;豐南區工信局僅將應急預警信息通知企業,但沒有按預案要求開展現場督導工作;區政府督查室對各部門應急預案執行情況也沒有進行督查;區供電公司對限(減)產、停產企業也未實施限、停電措施。保定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4月3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但大部分縣(市、區)和成員單位都沒有按要求報送督導檢查情況和應急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
督查組發現,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屯佃村寶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天宇萬達印刷有限公司,停產措施落實不到位,存在部分生產行為。唐山市裕龍冶金軋輥有限公司、唐山市豐南區特種水泥有限公司、遵化市宏發彈簧廠未按應急預案要求進行停、限產。邢臺市清河縣永昌密封件有限公司4月2-5日預警響應期間,煉膠機、硫化機等停產措施未落實。保定市自4月3日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後,仍有10余臺備案的渣土車在縣(區)道路上行駛,相關單位沒有查處到位。
此外,督查還發現,一些企業環境汙染治理不到位。天津市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煉油部的8000立方米事故池,大量濃黑含油廢水露天儲存,未按照石化行業有關要求,采取密閉和廢氣收集處理措施。唐山市遵化市民宇爆破器材廠兩臺6t/h燃煤鍋爐煙氣治理設施簡陋,煙氣直排;遵化市宏發彈簧廠1.5米煤氣發生爐屬淘汰類,且無任何煙氣治理設施,煙氣直排。邢臺市清河縣清河開發區集中供熱站,作為高架源企業,未納入重汙染應急響應名單,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均存在超標排放情況。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環保部已將督查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地方政府,責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並限期反饋整改結果。
在限購限貸之後,限售也成為了樓市新一輪調控升級的必要手段。
自廈門在兩周前開啟了樓市限制交易的先例後,有不少城市陸續加入了這一限售隊伍。在這個周末(4月8日、9日),珠三角的珠海和惠州也先後加入。
限售隊伍不斷壯大
4月8日,珠海印發《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珠海限購範圍升級至“全市”及“所有戶型”,非本市居民購房從需要1年個稅或社保改為5年。
與以往不同,珠海此次除加強限購外,還出臺“限售”政策。其中,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後,須滿3年之後方可以再次購買住房;接受贈與的,必須符合本市的現行限購政策。而居民家庭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住房,則須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之後才能上市交易或轉讓。
惠州緊隨其後,在8日晚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我市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9日起在惠州新購買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方可轉讓。
區別於以前的限購限貸,限制交易轉讓可謂是本輪調控中的一大特色。3月24日,二線城市中房價最高的廈門發布了樓市調控新舉措,在嚴格執行2016年10月5日住房限購政策基礎上,廈門市本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限購1套住房;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後,再次購買住房需滿3年;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兩年內不準交易,這也是首次出現。”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分析,廈門出臺這樣的限制交易舉措,有利於遏制炒房行為。
在廈門之後,短短兩周時間內,先後有福州、青島、杭州、廣州等城市加入到限售隊伍行列。例如,3月30日廣州出臺新政規定,居民家庭新購買的住房,須取得不動產證滿2年後方可轉讓或辦理析產手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住房,須取得不動產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
限制交易對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在最早實施此類措施的廈門,第一財經記者在近期時走訪發現,新政出臺後不久,一批急降價房源湧入市場,房價降幅普遍多達幾十萬元。廈門一位中介人士告訴記者,新政出臺後,他的一位朋友原先報價600萬元的房子,現在降價幾十萬元出售都乏人問津。
廈門當地一位企業家告訴第一財經,“新政的出臺很有必要。因為廈門這兩年已經成了全民炒房,搞得大家都不安心做實業,希望這些舉措可以讓這種風氣降降溫。”
業內人士認為,一些手握大量房源的投資客,迫於樓市風險和資金壓力,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回吐溢價回籠部分資金。
至少30城應加大土地供應
不過,堵住炒房客、抑制投機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何切實增加土地供應亦十分關鍵。
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崎分析,廈門房價高企的一大原因在於,這幾年廈門的土地供應一直嚴重不足,在信貸寬松的情況下,房價高漲。因此在收緊調控的同時,還是應該增加有效供應,滿足市場需求。
4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土資源部發布《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強化住宅用地供應“五類”調控目標管理。
根據《通知》,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乃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各地要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規模等,對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張大偉認為,供給側改革的精神體現在土地供應方面,在庫存壓力比較大的地區,要嚴格控制土地的供應,減少甚至停止供應。因為不少三四線城市,即使現在不再新增土地供應,現有的存量多年都不能消化完。而在庫存壓力比較小的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要增加供給量,以及中小戶型的供給。
尤其是,由於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大,還能拉動上下遊的鋼筋、水泥、建材等行業,因此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當前我國經濟穩增長仍十分關鍵。只有保持一定的經濟發展增速,才能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贏得空間。在供不應求的一二線城市增加土地供應,不僅不會新增庫存壓力,而且能滿足市場需求,還能可以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宏觀經濟的發展。
張大偉分析,過去也提及過去庫存壓力大區域要減少土地供應,但本次明確了消化周期的概念,用消化周期明確了市場土地供應的節奏。即超過36個月的停止供應,6個月以內的要加速供應。
按照這個規定,有哪些熱點城市需要增加土地供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樓市需求旺盛、供應緊缺的一二線城市及環一線城市周邊地區。
易居研究院的統計顯示,南京、杭州、合肥、南昌、鄭州、惠州等6個城市在過去六個月的平均去庫存周期都在6個月以下,必須顯著增加供地且加快節奏。
從目前樓市的總體表現來看,一些房價需求旺盛、上漲壓力較大的城市應當加大供應力度、加快供應的節奏。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些城市至少有30個,包括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以及廈門、合肥、南京、蘇州、福州、杭州、天津、武漢、鄭州、石家莊、濟南、青島、長沙、成都、東莞、佛山、重慶、西安、無錫、南昌等二線城市;以及廊坊、保定、嘉興、南通、惠州、珠海等環一線城市地區。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公布自己的經濟“一季報”。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已公布的14個省份的數據來看,目前經濟增速仍延續了過去幾年的“西高東低”走勢,多地實現開門紅,其中重慶、貴州增速領跑。
4月18日上午,雲南省統計局對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通報。從通報的相關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雲南省經濟呈“穩中有好”態勢,實現生產總值3115.66億元,同比增長9.9%,比全國高3個百分點。
同一天,貴州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聯合發布貴州省2017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504.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增速連續25個季度位居全國前3位,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趨優的良好態勢,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
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季度,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經濟運行平穩向好,新動能孕育成長,全市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初步核算,1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4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
從目前公布的14個省份的數據來看,一季度經濟增速仍延續了過去幾年“西高東低”的格局,中西部省份尤其是西南的重慶、貴州、雲南增速名列前茅。其中,重慶和貴州都超過了10%,雲南增速也達到了9.9%。
例如,重慶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306.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在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榜首。
為何長江中上遊省份經濟增速快?一方面,相比一些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的地區,長江中上遊地區的產業結構相比而言更為豐富,能源與經濟體系的構建較為完備。
另一方面,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長江中上遊地區到長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貴州省社科院教授胡曉登認為,長江中上遊地區這幾年產業布局和調整效果不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轉移落地。這些地方的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等產業都得以快速發展。
重慶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從主要行業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9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支柱產業中,汽車制造業增長8.8%,電子制造業增長31.6%,裝備制造業增長10.9%,化工醫藥行業增長10.6%,材料行業增長5.0%,消費品行業增長10.4%,能源工業下降12.9%。
貴州省統計局的信息也顯示,目前貴州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全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25.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5%;醫藥制造業增加值36.11億元,增長14.5%;汽車、電氣機械制造等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03.40億元,增長24.0%。集成電路、平板電腦等產品實現大幅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51.3%和85.1%。
消費升級的本質不是價格,而是品質。
威爾·史密斯 範冰冰等任第70屆戛納電影節評委
清明期間,近萬輛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公園的畫面,靜靜是記憶深刻。共享單車是方便大家出行,如今胡亂擺放已成歪風邪氣,甚至還有人蓄意破壞,靜靜覺得很受傷,難道共享單車要成為人類災難?以後還能愉快騎車嗎?大夥兒一起來聊聊這個事兒,嘿嘿LOL……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1 頭條:多地出狠招規範共享單車
杭州:出臺“五一”期間非機動車管理公告
為確保2017年“五一”市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基本暢通,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委、市公安局、景區管委會四家單位聯合發布《杭州市關於“五一”期間非機動車管理事項的公告》。
天津:每萬輛車需配50服務人員
為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有序發展,保障各方合法權益,維護良好城市秩序,《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日前在網上公布,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5月7日。
北京: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或進黑名單
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多部門發布《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公開征求意見稿)。這是繼深圳、成都、上海、南京之後,國內第五個城市發布類似征求意見稿。
深圳:數量將被管控 建信用管理制度
深圳發布《關於鼓勵規範互聯網自行車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要求共享單車投放規模要與全市或者區域設施承載能力、市民出行需求以及企業線上線下管理水平相適應。
成都:共享單車蓄意破壞將依法查處
成都市交委發布《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對蓄意破壞、盜竊共享單車等行為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此外,鼓勵共享單車企業為使用者購買保險並先行賠付的條款未最後進入《試行意見》之中。
@子墨:行業能引起行政制定規則,這一點不錯!
@酷玩騎士:制度應該及時跟進,讓一些任性慣的國人收斂一點。
@神奇:共享單車的問題反映了少數國人的負面素質。當然單車的運行公司也有很大問題,投放數量過大,疏於管理,管理措施缺失,技術不到位,都應引起運營公司的重視。
@冰雪:這個出的好,支持!
@書中聖:為了不讓清明小長假那一幕重演,杭州出臺了這項預防性措施,我願意為它叫好。
@小肉肉:支持,可以騎,但不能亂停在這里!
2 國內新聞
2、京東宣布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
4月25日,京東集團宣布,為更好的向全社會輸出京東物流的專業能力,京東正式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物流子集團將擁有更加獨立的經營權和決策權,並致力於與商家和社會化物流企業協同發展,以科技創新打造智慧供應鏈的價值網絡,並最終成為中國商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3、徐雷晉升京東集團CMO向劉強東匯報
4月25日,京東集團通過內部公告宣布成立集團CMO體系,並由徐雷擔任京東集團CM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據了解,新設立的集團CMO體系將全面負責集團整體包括商城、金融、保險、物流、京東雲等業務在內的整合營銷職能,及集團整體的國內市場公關策略策劃職能。
4、微信事業群調整組織架構 成立搜索應用部
有消息稱,張小龍宣布在微信事業群下成立搜索應用部,負責微信的搜索業務、閱讀推薦業務、AI技術研究及落地、微信數據平臺建設和數據能力的應用。周顥擔任微信事業群搜索應用部負責人,直接向張小龍匯報。對此,騰訊方面證實了這則信息的真實性。
5、易到承諾5月5日前解決司機提現
根據易到此前發給北京市公安局的《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關於處置來訪司機提現的工作說明》文件顯示,易到從4月17日起每日安排線上資金300萬元人民幣,用於司機隨時線上提現,5月5日前所有涉及提現困難司機的問題全部處理完畢。如果易到不能履行文件內容,將傳喚實際控制人賈躍亭。
6、樂視體育ATP轉播合同被終止
4月25日消息,因為欠款超過1億元,樂視體育ATP版權合同已經被終止。2015年11月,樂視體育與ATP簽下五年長約(2016-2020),成為ATP世界巡回賽官方線上合作夥伴和白金合作夥伴。除了獲得上述ATP賽事新媒體版權外,合作還涉及商業贊助層面,獲得了在年終總決賽場內以及在ATP世界巡回賽官網上品牌露出的權益。
7、大疆發飆!舉報幹擾成都機場無人機獎100萬
上周,成都機場接連出現了四起疑似無人機影響正常航班起降的事件,瞬間把大疆給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為此,大疆決定出資獎勵提供4月14、17、18、21日影響民航飛行案件舉報線索的人員。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由辦案機關認定的提供重要線索並成功協助警方破案的人員,以及對案件偵破有直接貢獻的辦案人員,最高將獲得大疆100萬元的獎勵。
8、Netflix與愛奇藝達成內容合作協議
在多次傳出美國視頻流媒體Netflix將通過中國本土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後,4月25日Netflix稱已與北京視頻服務愛奇藝達成了內容合作協議。這份協議已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APOS行業會議上予以公布。Netflix拒絕分享更多有關該協議的詳情,愛奇藝方面目前也尚未透露更多信息。
9、韻達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45億投資轉運中心
韻達股份24日晚間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擬擬定增不超2.03億股,募資總額不超45.17億元,用於智能倉配一體化轉運中心建設項目、轉運中心自動化升級項目等。
10、侵犯騰訊的歌曲版權 金立被索賠1340萬元
近日,西安中院開庭審理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西安華中通訊廣場有限公司之間的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原告騰訊公司認為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的670首歌曲,未經授權,即可通過被告手機內置的音樂軟件下載播放,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索賠1340萬元。
11、央行提示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跑路”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央行提示,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跑路”風險。目前,除少數排位比較靠前、口碑較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實現盈利,其他大部分支付公司處於虧損運營狀態。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出臺。
3 國際新聞
12、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首超6000億美元
據《財富》報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一在常規交易報收於862.76美元,其市值首次超過6000億美元,使得該公司市值達到歷史最高點。Alphabet是第二家市值達到6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司,而第一家則是蘋果公司,後者市值達到7520億美元,遙遙領先於Alphabet。
13、谷歌無人車宣布進入“消費者乘車”試驗階段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4月25日開始,谷歌自動駕駛研發公司Waymo將在美國鳳凰城地區,開始招募幾百名自願參加試驗的消費者,Waymo將觀察試驗真人乘車的各種反應。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谷歌研究了八年,這是谷歌第一次面向社會征集大批消費者,意味著谷歌向前邁出重大一步。
14、雅虎出售給Verizon 梅姐可獲利1.86億美元
據《紐約時報》稱,雅虎股東將於6月8日以44.8億美元出售給美國無線運營商Verizon Communications進行投票表決。據周一提交的相關文件顯示,按照周一48.15美元的股價計算,梅耶爾所持有雅虎的股票、期權以及限制性股票總價值達到了1.86億美元,並可以在股東投票時完全兌現。
15、亞馬遜組建團隊開發無人車技術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亞馬遜公司已經建立了一支專註於無人車技術的團隊。作為由公司運輸更多自主商品這一更大計劃的一部分,亞馬遜在一年多以前悄然組建了這只團隊,該團隊由十幾名員工組成。知情人士稱,亞馬遜目前並不打算建立一支車隊,而是把這個團隊作為一個內部智囊團,以弄清楚如何利用自動駕駛汽車。
16、蘋果第一部網絡劇遭遇難產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周一宣布再次推遲發布《拼車卡拉OK》(Carpool Karaoke)。這個視頻系列原本計劃在3月份公映,後來被推遲到4月份,但是現在看來它又要食言了。蘋果沒有解釋推遲發布的原因,只說《拼車卡拉OK:系列劇》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Apple Music平臺上首映。
4 投融資
17、粉絲網宣布完成1.5億人民幣B輪融資
4月25日,粉絲網宣布完成1.5億人民幣B輪融資,估值10億。本輪融資由前海梧桐並購基金領投,漢富資本、行早金融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同時,粉絲網還聯合信中利、前海梧桐並購基金、烈火影業等機構共同發布3億資金規模的文娛方向的粉絲產業基金。
18、擎話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車內場景真人語音直播服務平臺“擎話”宣布完成數百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星河互聯領投,種子輪投資方水木資本跟投。擎話是一個娛樂化的車載語音直播服務平臺,目前是在手機上App上的形式推出服務,已有iOS、安卓版本,車機、智能後視鏡版本將會在Q2推出。
19、唯幻科技完成600萬元天使輪融資
4月25日,唯幻科技對外正式披露完成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售樓盒子研發。售樓盒子是通過打造線下售樓處場景,幫助開發商實現對目標客戶群的遠程覆蓋,使客戶能夠就近了解樓盤,並通過一對一溝通,完成購買意願的升級。
今日思想
消費升級的本質不是價格,而是品質。如果想把消費升級作為賺取暴利的機會,那麽很可能就選錯了道路。
—— 《看穿商業的本質》
以北京“3·17”樓市新政為始,中國新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已經超過百日。本輪調控無論是範圍、頻度還是執行力度都超過以往幾輪。各地更是祭出多項從未使用過的調控“新招”,中國房地產市場及其運行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海南省出臺全省範圍限購政策已逾兩個月,隨著調控政策監管不斷趨嚴,該省年初商品房銷售異常火爆的勢頭趨緩,市場開始降溫。據海南省統計局發布的1-5月房地產運行情況,該省住宅投資增速比上月回落5.2個百分點;新開工房屋施工面積增速比上月回落59.3個百分點;房屋銷售面積增速比上月回落15.5個百分點;房屋銷售額增速比上月回落21.7個百分點。
限價升級
地方政府對商品房預售價格進行控制是房價調控的通行做法。近期,多地限價措施不斷升級。
長沙市日前規定,當地商品住房項目申請預售許可證,價格比照2016年10月的均價來確定。河南省規定,鄭州市新備案預售商品住房銷售均價原則上不高於2016年10月份周邊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且不得捆綁車位銷售以及設置其他附加條件。
廊坊也在上月出臺新政稱,努力把房價穩定在2016年10月的水平,確保環比不增長。洛陽市在6月末出臺新規稱,各開發企業目前在售項目以今年5月9日之前簽約均價為基準價,在售房源不得高於該基準價。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預計更多城市會比對2016年10月的市場價格來執行限價政策,未來政策有顯著加碼的可能性。
2016年9月底以來的兩輪調控大潮改變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指出,2016年10月以來,中國已有超過52個城市或地區出臺調控政策,累計有120項限購政策、162項限貸政策。
土地自持
在中國運行多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被不少人視為推高房價的動力之一。開發商因激烈競爭擡高地價,從而導致商品房價上行。不過這一模式開始出現變化。
近日,上海掛牌出讓的兩宗地塊均要求在70年內競得人須100%自持。相較於過去因“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面積”等土地調控方式導致70年自持的結果,這是中國首次在出讓開始就表明全部面積為70年自持的土地出讓。
張大偉表示,上海此次拍賣中,土地供應模式出現了轉變。這兩宗地塊一開始就明確了租賃屬性,能避免土地高溢價對交易市場產生影響。
除上海外,北京、佛山、廣州等地也拍出過開發商自持70年的土地。第一個“吃螃蟹”的萬科更是一口氣拿下5塊自持土地。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預計,後續實施自持政策的城市,將大多是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以及個別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希望通過自持項目來對沖高房價,同時大力發展租賃市場,這會帶來物業供應結構和居住模式的轉變。
在政策的限制之下,房企拿地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不計成本地瘋狂搶地,加上自持要求,現在拿地對開發商的運營實力已經有了很高的要求。在土地供應端,房屋開始回歸居住屬性。
限售擴圍
限售是本輪調控中的新手段。4日晚間,東莞出臺限售令稱,企業購房需不動產權證滿2年才能交易。西安近日也延長了限售期限,規定新房網簽滿5年方可交易。目前,中國已有逾30個城市出臺限售政策。
嚴躍進指出,買房後持有一定年限方可賣出,意味著持有房產的時間成本大幅提高,且短期轉手套現的可能性驟降。這就相當於在一定時間內,凍結了房產的流動性,有利於打擊炒房。
多項政策之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大幅降溫。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的6月份房價數據顯示,深圳房價已經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16332套,環比2016年下半年下滑48.6%,創下歷史新低。
不過,緊縮政策的四面圍堵也帶來一些“副作用”。一方面,投資需求和資金從核心城市“外溢”至其他城市,前期諸多高庫存壓力城市近期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另一方面,為控制新房均價,部分城市預售項目獲批價格較低,有些開發商通過“裝修款”“車位款”等各種名目讓購房者補差價,廣州等地出現“雙合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幾乎用到極致。長遠來看,緊縮調控不能無限期持續,長效機制建設刻不容緩。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龐無忌)
一些地方仍然設置行政壁壘,阻礙外地食鹽進入本地市場。(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8月17日《南方周末》)
國務院《鹽業體制改革方案》落地半年多來,一些地方仍然設置行政壁壘,阻礙外地食鹽進入本地市場。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公開表示,《鹽業體制改革方案》雖已明確取消食鹽準運證,但有的地方鹽務局還以此為理由阻礙外省食鹽進入市場,甚至公開發文進行地方保護。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巡視員王強回應南方周末稱,對於“跨省賣鹽”屢遭查扣的事情,有關部委會視情況出臺新的應對舉措。
2017年6月19日,陳華發現他們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新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公司”)內的倉庫門鎖被撬開,倉庫里的18噸食鹽不翼而飛。
該倉庫是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下稱“藍天鹽化”)江蘇直銷處租賃過來在鹽城市用於存放食鹽的地方,陳華隨即向藍天鹽化江蘇直銷處副主任張秀忠匯報了情況。
藍天鹽化的工作人員調出監控發現,食鹽是被大豐區鹽業公司的人搬到車上拉走的。隨後,藍天鹽化告知大豐區鹽業公司,他們拉走的食鹽屬於藍天鹽化。但大豐區鹽業公司表示他們“是在執法”。大豐區政府法制辦後來回複藍天鹽化也表示,大豐區鹽務局確實在執法。
6月28日,鹽城市大豐區鹽務管理局張貼《尋主公告》稱:我局在鹽城市鹽務管理局鹽政處和執法支隊的現場監督指導下,會同公安機關對曾存放在新華公司內的涉嫌非法經營食鹽無主鹽產品采取強制措施。
張秀忠才明白,他們存放在鹽城倉庫的18噸食鹽被大豐區鹽務管理局采取強制措施了。藍天鹽化立即向大豐區鹽務管理局發函說明情況,要求歸還被采取強制措施的食鹽,並建議大豐區鹽務局按國家鹽業改革有關精神,支持和幫助外地鹽產品進入本地市場。
從2001年開始,鹽業體制改革成為行業熱點。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正式開啟了中國鹽業改革的大幕。
《方案》明確從2017年起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根據《方案》,鹽業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放開區域限制。省級批發企業可跨區域賣鹽,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可以自有品牌上市場,不用再通過鹽業公司來批發。
在2017年4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就印發《關於進一步落實鹽業體制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四大任務:全面準確落實鹽改精神,抓緊完善地方涉鹽法規體系;加快推進政企分開,完善食鹽專業化監管體制;落實鹽改跨區經營政策,積極釋放市場活力;開展食鹽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確保人民群眾食鹽安全。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堅決取消食鹽準運證、食鹽零售許可證等不符合《方案》精神的行政審批事項。省、市、縣三級鹽業主管機構或食鹽質量安全管理和監督機構與鹽業公司未分離的,2017年6月30日前要編制完成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
對這些改革,很多人拍手叫好。因為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人們對不同標準的食用鹽的需求不一樣,但以前一個地方食用鹽標準是統一的,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比如很多甲亢患者就遇到買低碘鹽的困難。
各地鹽改迅速鋪開。2017年6月12日,四川省印發《四川省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將原省鹽務局承擔的各類職能分流至省經信委、省食藥監局等部門,對現有執法人員進行分流安置。
據南方周末統計,目前已有江西、四川、內蒙古、重慶等多個省級行政區以撤銷鹽務局為核心,正在進行省級鹽業行政管理制度變革。
2017年7月3日,廣東省清遠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撤銷市鹽務局的《清遠市食鹽監管體制改革方案》,這標誌著地市撤銷鹽務局的工作也開始啟動。
原工信部消費品司輕工二處處長崔桂玲告訴南方周末,食鹽是消費品,應該跟其他食品一樣被監管,但如何監管要求高。崔桂玲在退休前多年來一直參與國家鹽改相關工作,她認為解決跨省賣鹽頻繁遭到查扣的辦法就是實行政企分開。如果由鹽業公司執法,就可能給生產企業造成很多麻煩。
藍天鹽化在江蘇的遭遇讓張秀忠很為難,截至2017年7月底,藍天鹽化在江蘇被查處的食鹽已超過600噸。
就在此前的6月底,一份流傳出來印有“二〇一七年江蘇省食鹽安全專項檢查產品標簽檢查不合格匯總表”字樣的圖表及一份未加蓋公章的文件,讓在江蘇的外地鹽企深感被“釣魚執法”。
這份在2017年6月20日制作的匯總表,標註檢驗單位為江蘇省鹽業質量監督檢測站,備註特別標明“僅限主要領導閱,註意保密,不得外傳”的字樣。
但江蘇省鹽業局局長童玉祥否認江蘇方面發過上述文件。童玉祥在接受南方周末電話采訪時表示,江蘇省鹽務局從上到下從來沒有發過這樣的文件,也沒交代過這樣的事。
“我們不會容忍‘打壓外地食鹽’這種做法”,童玉祥稱,“我們不會這麽做”,江蘇省鹽務局在2017年4月15日給各省級食鹽批發企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發布公函,就是為支持外省鹽企依法合規來江蘇跨區經營。
按童玉祥的說法,為支持外省鹽企來江蘇跨區經營,江蘇省鹽務局曾專門向各鹽企下發公函並附加監督和服務電話,就是為對每一個監督電話都做到有記錄、有核查、有回複。但江蘇省有63個縣區,誰都不能保證有個別執法人員在執法中有不文明的現象出現。
童玉祥告訴南方周末,在江蘇的超市和市場里,外地鹽已經鋪天蓋地,連消費者都不知道要買什麽鹽了。對於江蘇被指打壓外地鹽的說法,童玉祥表示,江蘇的食鹽市場已經放開了,並不是他把某個地方的鹽沒收就代表他的鹽就能賣得多,他們歡迎優質的合法的產品到江蘇來。
江蘇省鹽務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江蘇鹽務局確實未下發過上述文件,江蘇大力支持外省鹽企依法合規開展跨區經營。
如果那些文件是有人冒充江蘇鹽務局下發,江蘇省鹽務局是否會追究冒充發文者的責任?江蘇省鹽務局沒有回應南方周末的采訪要求。
2017年6月13-14日,國家鹽業體制改革督察組到江蘇省督察鹽業體制改革情況。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對江蘇鹽業體制改革工作表示肯定,他認為江蘇省落實的鹽改跨區經營政策等工作,對其他省市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這份針對外地鹽的“文件”沒蓋公章,在鹽市廣泛流傳,但江蘇省鹽務部門對其真實性予以否認,稱沒有發過這種文件。(受訪者提供/圖)
雖然各地都在大力推進鹽改,但外地鹽進入並非一帆風順。2017年7月7日,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鹽群食品配送部的馬聚妍接到臨淄區人民政府《行政複議決定書》,撤銷其與四川省鹽業總公司進行物流合作配送的31.395噸食鹽被臨淄區鹽務局暫扣沒收的決定。
臨淄區人民政府認定臨淄區鹽務局馬聚妍無證經營食鹽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故而撤銷臨淄區鹽務局此前對馬聚妍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來自四川省鹽業總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四川省內制鹽企業被外省鹽政主管機構查封扣押沒收的食鹽高達3605噸。
童玉祥也向南方周末透露,江蘇的鹽在海南、河南、安徽等七八個省也有被查扣的事,但他們都采取了很和諧的方法理解支持鹽業改革。
上海彭旨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鄒佳萊,他長期關註中國食鹽行業的壟斷問題,據他估計全國70%以上的地方都存在類似情況。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鹽業改革後仍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有的地方鹽務局設置行政壁壘,阻礙外地食鹽進入本地市場,甚至有個別地方鹽務局公開發文進行地方保護。
孟瑋稱,開展食鹽跨區經營的主要障礙是部分地方鹽務局和鹽業公司政企不分,鹽業公司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設置行政壁壘。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巡視員王強回應南方周末稱,鹽改的整體推進工作目前正在了解情況,尚未形成國家層面的階段性報告。
但對於“跨省賣鹽”的障礙問題,王強表示國家發改委會視情況出臺新的應對舉措。
比如上述流傳出來的江蘇省鹽業質監站出具的匯總表中“標簽檢查不合格”的產品涉及中鹽的產品有11個,其中就有4款產品因未註明允許碘含量波動範圍不符合GB2687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鹽碘含量》規定。
就在6月27日,國家衛計委對中鹽長江鹽化關於“食用鹽碘含量”的信訪回複稱,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鹽碘含量》(GB26878-2011)要求,生產企業可根據產品中碘含量實際水平,如實標示碘含量即可。
但江蘇省鹽務局在2017年4月15日發函稱,各省級食鹽批發企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江蘇省食鹽加碘標準。江蘇省食用鹽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25mg/kg,允許碘含量的波動範圍為18~33mg/kg。
實際上,考慮到地方環境差異及個人用鹽習慣,國家有關部門對食鹽加碘標準並未全國“一刀切”,允許加碘鹽及無碘鹽同時在一個市場上流通。
“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取消食鹽準運證,放開食鹽生產批發區域限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這是國家制定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
如果食鹽銷售不放開區域限制,對消費者也極為不利,會剝奪消費者購買食鹽的選擇權。
鄒佳萊表示,鹽改的好處可以歸納為既讓消費者有吃鹽的選擇權,食鹽生產者也可以被解放出來。破除食鹽的行業壟斷,民營資本也有機會進入食鹽領域。
在崔桂玲看來,當前影響鹽改進展的一個原因就是利益,最大的問題也是利益。只有做到政企分開和取消食鹽專營,讓食鹽生產企業和社會資金進入市場,鹽改才算徹底。
而鹽改的最大受益者是產鹽企業,他們既可以接受鹽務局的采購,也可以直接把食鹽賣向市場,銷路被打開了。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根據對全國八百多個監測點每日跟蹤監測,發現2017年1月1日食鹽市場放開後,總體上食鹽價格呈穩中下降走勢。
來自國家發改委體改司的數據顯示,在鹽改方案正式實施後,由於市場競爭的日益充分,食品加工用鹽價格下降30%-50%,部分地區部分品種批發價格、零售價格下降較為明顯。
雲南鹽業母公司雲南能投的2017年一季度報顯示,由於食鹽市場放開導致食鹽產品綜合價格下降,致使該公司毛利額同比下降17.4%。
鄒佳萊指出,鹽改前由於層層“通關”導致鹽價一路高升,鹽改後食鹽價格放開,對之前靠壟斷得來的暴利將會帶來系統性沖擊。
CFP 圖
央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劉倩茹)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最近,一波搶購熱潮席卷了我國多地的新能源汽車4S店。某家網約車運營商更是一次性購買了650臺車。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的背後與補貼逐步退坡有關。
最近幾個月,北京市的不少新能源汽車4S店都比往日要忙碌得多。某4S店總經理王先生表示,店里的展示車都成了搶手貨:“我們展廳里原來是7臺展車,現在只有兩臺,連展車都消化掉了。”
與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類似,來自上海市經信委的數據,新能源汽車在近幾個月的銷量一路走高。去年11月是8000輛,12月更是突破了一萬輛。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新能源車市出現集中搶購的主要原因與補貼逐步退坡有關。
工信部曾在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分段平穩退坡,到2020年全面退出。而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由政府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補貼逐步退坡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市場化的重要拐點。他說:“政府就應該慢慢往後退,一定要發揮市場的機制,優勝劣汰,如果老靠政策,那麽這個市場不會培育起來的。”
在此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與網約車、租賃汽車等簽訂項目,減少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從事新能源汽車銷售的曾先生表示,店里簽下了不少大訂單,甚至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3%,並實現貫穿全年的環比增長。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分段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在今年的火爆程度是否會打折扣呢?早在去年年底,已經有不少公司表示,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進行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爭奪。“整個國家的政策更多是在給純電動車的發展提供一些機會,不管是出租車還是網約車。”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CEO嚴琛說。
從去年開始,上海蔚來、北汽等多家公司都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更有消息稱特斯拉要在中國建廠。一方面是補貼在不斷退坡,另一方面則是行業運營更加市場化。在電動汽車觀察家邱鍇俊看來,雖然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正在退坡,但這不會影響其迅猛的發展勢頭。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這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糕還要做得更大,競爭將更加激烈。競爭之下,自然會有優汰劣勝。很多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當前依舊存在壓力。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強調,將好的產品、服務以及更廣泛的產品線提供給消費者,才是行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