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員工永遠不會告訴老板的七個真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664

每個人都有老板,也都想成為老板。有朝一日你成為老板,千萬不要忘了你為人打工時的心里也曾徘徊過這些想法: 1、“我討厭開會!” 或許你會認為你的周例會、月例會是一個很好地管理工具,可以讓大家工作步調一致,所有員工都將其作為一件大事。但員工們可能並不這麽想。而且,CEO教練Rick Gilbert還發現,事實上67%的執行官們也討厭開會。 所以請盡可能地減少會議次數,提高會議效率。如果你不得不開會,那麽務必只邀請必要的人員到場,嚴格控制好時間,不要讓員工耗上一整天。 2、“我的薪水應該更高!” 很可能,你的員工認為他們理應拿到比現在更高的薪水。蓋洛普最新調查顯示,76%的美國人每個月的工資都用來還賬單,基本沒有存款。 如果你的員工工作很棒,拿出一點額外的錢來獎勵他們。為你優秀的手下加薪,這在長期來看對你是有利的。如果一個員工離職,你付出的代價將是他年薪的五分之一。 3、“當我說假期里隨時可以接聽電話時,我不是真心的” 你給員工放假,但如果假期里他們的電話仍然響個不停,這只是名義上的假期。所以,當你的員工休假的時候,放下你的電話,讓他們好好享受陽光吧。 4、“我很樂意給你反饋,但我卻害怕說實話” 員工並不排斥給出反饋,而且他們同樣渴望講真話。但不幸的是,大多數員工都在與老板或上級分享真實想法時都會覺得很別扭。你的員工可能對如何改進工作有很棒的建議,但你從來不會創造一個安全的氛圍讓他們願意說出來。 5、“我不想參加辦公室聚會” 你或許會覺得辦公室聚會很有趣,但這對其他的參加者來說卻是個折磨。一些人參加聚會只是希望能夠逃離辦公室一段時間,而其他人則是不願意駁了老板的面子。 根據2010年Adecco的調查,40%的員工覺得在工作聚會中備受煎熬。 6、“我希望你能把大家團結起來” 在CNN的一次調查中,3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公司里書面和口頭的交流非常糟糕。無效溝通每年會浪費掉公司25%至40%的預算。 你需要想辦法加強溝通。和所有的人明確公司的目標,頻繁確認是否已經達成共識,以便讓每個人都明白公司的前進方向。 7、我覺得你不信任我們 研究者John Helliwell發現,工作中的信任度和生活滿意度存在高度相關。那些感覺自己受到信任的員工很樂於給出反饋和建議。他們還會覺得自己是決定公司成敗的一部分,並高度投入,充滿了工作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09

三張圖告訴你:人在三十多歲最具創造力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52

八零後紛紛步入而立之年,正是處於積蓄精力、充分發揮才能的時期,很多人事業漸入佳境,逐步成為企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NBER的科學研究報告告訴人們:

三十多歲才是人生中最具創造力的時候。

美國經濟研究機構NBER發表Benjamin Jones  、Bruce A. Weinberg、E. J. Reedy的研究論文,文章比較了偉大的發明家和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事業巔峰期,他們發現,

35歲以後是一個人發揮才能的最佳時期。

讓我們先來看看LCD Soundsystem樂隊前主唱James Murphy的人生故事。Murphy認為,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發生在21歲那年。當年,他拒絕了一份情景喜劇的編劇工作。

這部喜劇正是《宋飛正傳》(Seinfeld)。它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劇集」,獲獎無數,連播近10年之久。 

在那之後,James Murphy的人生道路曲折蹣跚。他先是去看大門,然後做了DJ。終於,在不那麼年輕的35歲時,他主唱的LCD Soundsystem 樂隊總算發了第一張唱片。

與流行音樂同行相比,Murphy顯然屬於大器晚成。不過,放眼全社會,但凡在事業上有所突破的群體中,Murphy的人生經歷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了。

圖 1:20世紀偉大發明家和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分佈圖


下圖是縱觀20世紀,抽樣群體達到事業巔峰的時間段。可以看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越來越晚,部分是因為年代越靠後,人需要學習的知識就越多。

圖 2 :以1935年和1965年為兩個時間節點,將20世紀劃分為三段,各個階段中抽樣群體達到事業高峰的年齡

而且,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群體當中,那些擅長抽象思維的人,事業巔峰大體上比需要深厚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來得早。

例如,在藝術或者物理學領域有所成就的人,就比歷史學或者醫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小。另外一項研究發現,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平均得獎年齡為36歲,而化學獎獲得者的平均得獎年齡則為39歲,醫學獎獲得者則推遲到了41歲。

那麼,為什麼是35歲之後呢?最為明顯的因素就是教育:科學家們從5歲到18歲期間都在讀書,18歲到30歲左右拿到學位。然後再經過幾年工作的歷練,接下來,你就發現了以往未曾被發掘的東西!

與此同時,在大齡階段取得科學上的突破就不那麼常見了,因為當年齡增長的時候,人們耗費在學習上的時間就會變少,技能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該報告還發現,

與那些必須依賴前輩們的實驗和結論來得出研究成果的經驗派科學家相比,基於思考方式創新的理論派科學家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更小,大概會比前者早4.6年左右。

圖 3:理論派和經驗派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生命週期中創造力的差異

這種現象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理論派科學家無需等待一堆實驗和研究成果;其次,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理論派的研究領域較新,這使得他們有機會發現前輩們還沒有發現的東西。

NBER文章對此解釋稱,

大多數重要的概念性理論通常都會徹底擺脫既有模式。在最初接觸到一個新的理論,且在它被廣泛接納吸收之前,馬上就能識別和鼓勵這種創新思維和新理論的能力可能是非常偉大的。

不過,有證據表明,天賦完全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美國著名詩人Robert Frost和William Carlos Williams超過40%的最好的詩歌都是在他們50歲以後寫成的,而保羅·塞尚最為名貴的畫作甚至是在他死的那一年誕生的。

當一個經驗豐富的人用全新的視角發現了新的問題,天賦似乎就開始熠熠生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28

職場點滴(30):古人告訴您,返工是為了甚麼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13330

呢篇唔淨係講李慧玲,還有美聯六子,其實他們知不知道自己返工是為了甚麼?
站在打工仔立場,返工梗係為錢喇!錢之外還有其他,當然好,比如友好的同事,行業內的名聲,又幫公司賺到錢,不過這一切,都大不過搵錢。
而自己搵錢的先決條件,並不是甚麼用人不為親的公義,也不是成個香港的言論自由要由一人撐起,說穿了就是幫公司搵錢。
一個人自己在公司裏搵錢,卻無法為公司搵錢的人,最終都唔會係可持續發展,那怕是地產代理,或者是電台節目主持人。

這才是公司和個人的共同利益,其他的事情都是多出來的。
古代有一位打工皇帝,生於亂世卻能不斷轉工,歷五朝、八姓、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有「中國官場不倒翁」之稱,他就是馮道
不過馮道對後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職場生存之道,發之為文,是為《榮枯鑑》,又稱小人經。

馮道著

古籍中經當提及「君子」和「小人」,都是暗示人格的高下。
可是做官是為了甚麼?馮道就是要揭開這個秘密:「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
馮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
《榮枯鑑》提供給人們的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

《榮枯鑑》原文不長,上面兩本書都是解讀。
說穿了,在辦公室是自保第一,再考慮如何應付,並不考慮手段要如何光明正義。
這種論調莫講是在古代,即使是近代也不是很多人接受。
又要講講李慧玲:都同得高層反面,節目中鬧得公司,你都預左喇!
都係黃毓民在第二節尾段(18:00)講得好:

「你將來有權威,唔係因為你自己,係因為你所服務的機構。
一旦你離開你所服務的機構,You are Nothing。」

 

《榮枯鑒》譯文

圓通卷一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
善惡這種事兒都有個定義,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理會。

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
世上什麼事兒都有個規律,真正的明白人不會隨意視而不見、自以為是。

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
是不是合乎道理,順應變化的人根本也不關心這個。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
珍視名聲者,名譽易損,愛惜自己者,保全自身。

名利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
名利不是壞事,追名逐利也不是罪過,以此為惡是人的主觀想法而已。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
君子沒什麼可自以為尊貴的,小人也沒什麼低賤的,尊貴還是低賤都是虛名,不足以稱道一世。

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
君子不一定就能得到什麼,小人也不一定會失去什麼,得到、失去,跟思想境界也毫無關係。

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
名譽都是虛的,利益才能真正誘人,是人就難以抗拒。

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
事成顯貴的,有可能會被傳頌為君子;身敗落魄的,必定會被當作小人。

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
因此,君子永遠是少數(因為即使成功也不都是君子),小人永遠是多數,多數人的力量,無可抗拒。

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名譽容易轉變,思想境界可以變化,但事情的成敗、人生的命運,卻難以更改。反正君子小人不是根本問題,你覺得當君子受苦沒有什麼不好,當小人來享福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反正名譽根本都不靠譜。

聞達卷二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
做官不做官,升職不升職這類事情,根本不是以善還是惡、君子還是小人來作為判斷標准的。

悅上者榮,悅下者蹇。
讓上邊的領導高興的,日子必定好過;讓下邊的群眾高興的,碰到的困難卻會更多。

君子悅下,上不惑名。
君子讓下邊的群眾高興,可上頭的領導並不覺得你在群眾裡的好名聲有什麼意義。

小人悅上,下不懲惡。
小人討好上頭的領導,下邊的群眾可能會反感,但是,這樣的反感並不能對你有任何損傷。

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
下邊的群眾以道德高尚剛正不阿為美德,上頭的領導會把諂媚順應當做忠誠。

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也。
道德高尚,但是毫不順應領導,上頭就該不信任你了;順應領導,但是讓下頭人覺得你不地道,下頭人就該反對你了。

上疑禍本,下棄毀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
可是,上頭不信任你,你就完了——這是根本,下頭反對你,頂多是給你來個壞名譽——無所謂的事兒。因此,那些功成名就大富大貴的人都難免被人稱作小人,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保住根本,顧不得那些沒有意義的名譽了。

富貴有常,其道乃實。
想富貴麼?規律很簡單:一切從實際出發。

福禍非命,其道乃察。
禍福其實並非命運注定,也有規律可循:看你是否善於觀察和判斷。

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以奸行為恥。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別受那些毫無實際意義的虛名的束縛。善於觀察判斷,就別老以壞人壞事為恥辱,那會搞得很不客觀。

無羈無恥,榮之義也。
沒有名譽的羈絆,沒有恥辱感的束縛,你離顯貴發達也就不遠了。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
要是真想追求名譽,你就別去當官,好名譽不是當官兒可以當出來的。

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
要是真想當官,你就別管什麼名譽了,道德高尚跟富貴榮華是兩碼事兒。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異哉。
君子講的是道德、理念,小人則專門對付這種道德理念,價值觀不同,行為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解厄卷三

無憂則患烈也。
什麼都不操心,你就離倒霉不遠了。

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
不過,操心根操心不一樣。為國家操心的人,只能把自己搭上;為自己操心的人,卻能樂享安然。

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
禍事是人不想要的,但也是人自找的,人人都討厭有禍事,但人人都難免碰上。

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余慶弗絕。
君子不做壞事兒,但倒霉事兒一個接一個,小人不干什麼好事兒,卻能夠常年樂樂呵呵。

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
讓上頭領導對自己完全放心,不是小人就難以做到;讓下頭群眾不怨恨自己,不是君子您就別想了。

禍於上,無辯自罪者全。禍於下,爭而罪人者免。
上頭要找別扭的時候,只有裝孫子認罪才能保全自己;要是下頭起了負面意見,就只有搶先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裝好人,才能免去責任。

君子不黨,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君子不愛拉幫結伙,所以,真有了禍事,沒人會幫助君子。小人有一大幫酒肉朋友,成事解圍,全都靠這幫人幫助。

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
不講道義不會造成什麼實際的惡果,有了禍事沒人幫可就必然倒霉。

做君子倒了霉只能束手無措,所以,大家選擇做小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交結卷四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鹹用也。
真正的聰明人不拒絕好人,也不疏遠壞人,這兩款都有用。

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
都是拿順應自己的人當朋友,拿反對自己的人當敵人——敵人朋友是隨時可以轉化的。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奸者賤。
用尊重的態度看待別人的人,日後將發達顯貴,用輕賤的態度對待別人,日後難免潦倒。

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
顯貴的人不自重,不知道擺出個尊貴的樣子來,而潦倒的人不做輕賤別人的賤事兒,貴賤就該掉個兒了。

貴不賤人,賤不貴人,貴賤久焉。
顯貴的人永遠不輕視別人,潦倒的人永遠不尊重別人,貴賤就這麼一直下去了。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
人盼著別人傻自己聰明,但還是成天裝傻給人看,這是真正有主意的人。

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無止。
不樂意別人機靈自己傻,就玩兒命抖機靈,這就純屬作死。

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
聰明的人不接觸傻子,接觸傻子不會讓聰明人變得更聰明。

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
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結仇,仇人不會因為你聰明就怕你。

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制的。
君子人用仁義與人交往,生怕自己不夠仁義;小人滿懷陰損與人交往,生怕陰損的不夠,達不到目的。

君子弗勝小人,殆於此也。
君子注定吃小人的虧,就是因為這個。

節儀卷五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
外表君子作派,內心小人肚腸的,這是真小人。

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
行事手段並不比小人差,內心卻有君子情懷的,這才配稱真君子。

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
道德高尚的人以道德高自居,就不太知道保重自己,看重仁義的人太重仁義,總是忽視自己面對的危害。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
人們滿嘴說的都是仰慕君子,辦出來的卻還都是小人事兒,那誰要真當君子,誰就該倒霉了。

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
人們口口聲聲憎惡小人,實際上做事情還是不仁不義,也就是說,做小人其實是沒有任何阻礙的——憎惡全是空喊。

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可誰也不願意當倒霉蛋,因為倒霉蛋比別人倒霉,誰都願意沒有任何阻礙,因為沒有任何阻礙就比別人牛B,所以,所有人就都成了小人了。

位高節低,人賤義薄。
社會階層越高,氣節越低——因為要裝孫子;人越貧賤,義氣越是狗屁——因為先要活著。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
君子最受不了的是精神屈辱,小人最受不了的是身體上的困苦。

君子避於亂也,小人達於朝堂。
所以,一有亂子,君子就躲起來自保高潔去了,小人卻常能當上國家領導。

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
氣節比不上金錢實在,所以,人一窮了,就做不成君子——因為講不起氣節。

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
義氣也不如生命重要,所以,身處危困就沒辦法不當小人,因為活命更重要。

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不管別人如何誇獎或批評,只管自己的利益存亡,這不是追求氣節仁義的道理,卻是能讓你安身立命、生存下來的道理。

明鑒卷六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
有福氣,可你自己不知道,這就白費。有禍事,你自己不能預先避免,那就准得倒霉。

福禍先知,事盡濟耳。
要是福禍都能提前預知,那就牛B了。

施小信而大詐逞,窺小處而大謀定。
偶爾裝裝實在,大陰謀就能得逞;多偷偷看看細節,大的決策就能搞定。

事不可絕,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
做事情要留後路,說話要留半句,縱然是親爹也得防著點兒。

佯懼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
心裡頭有火兒也要憋著,假裝畏懼,心裡頭滿是仇恨也得藏著,假裝恭敬,您要能這麼辦,壞心眼兒再多的人也得上當。

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變則存矣。
知道克制自己的表現、學會迷惑人,就可以少惹事兒、多成事兒了——反正就是得會變化、會掩飾,您就放心大膽的活著吧。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
只跟用得上的人套近乎,講交情,這是可以長遠地對你有利的。

天恩難測,惟財可恃。
別指望領導的保護,包括領導在內的一切都是錢的孫子。

以奸治奸,奸滅自安。
用壞人治壞人,壞人被整死了,整人的那位自己也知道了厲害,也就老實了。

伏惡勿善,其患不生。
別干什麼壞事兒,但也別傻了吧即干什麼好事兒,這樣就能永遠不惹事兒。

計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計策不牛逼,就別一條道走到黑;要是知道誰傻B,就別跟丫商量事兒,珍惜生命,遠離傻B——如果您自己腦子就不怎麼好使,那就更得注意以上這兩條兒。

謗言卷七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職位低賤的人,沒必要老給他提意見幫助他成長,真沒什麼本事的那些貨,也別到處瞎推薦,推了也沒用——該整的要整,該毀的要毀。

攻其人忌,人難容也。
攻擊一個人,就找他最遭人羨慕嫉妒恨的那一點,大伙兒就都幫你毀他了。

陷其窘地人自污,謗之易也。
或者把他推到一個進退兩難怎麼辦都只有難辦的境地,別人就會替你開始戳他脊梁骨了,這是簡易誹謗法。

善其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
好好對待那些跟他有仇的人,他們早晚會跳出來毀他,而別人又不知道跟你有關係,這就又上一個層次,算是奇招了。

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
把別人不知道的他干過的各種小事兒揪出來,挑出毛病公諸於世,這是實在有效的毀謗法。

設其惡言人弗辯,謗之成也。
把關於他的種種壞話全給散播出去,真真假假的誰也分辨不了,這算直接毀謗成功了。

謗而不辯,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
被人毀謗,要是不爭辯,只等事實慢慢兒冒出來,旁人的厭惡或許還能稍微減少一些。

謗而強辯,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
可要是他非爭辯不可,只能是越描越黑,純屬找死。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上頭對誰印像不好了,你看著吧,很快下邊的人也該開始毀他了。同樣,要是下頭的人對誰不滿意了,上頭很快也將對這人產生懷疑。

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
借助上頭的意見打壓別人實現自己的目的,或者借助下頭的輿論來說事兒討取上頭的信任,任誰都得上當。

示偽卷八

無偽則無真也。
沒有虛假,也就沒有真實。

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辯。
真的不怕假的,因為假的無論如何也真不了,怕的是真真假假摻合一塊兒分不清楚。

偽不足自禍,真無忌人惡。
虛偽卻又虛偽的不夠,那就會給自己惹禍;真誠要是真誠到毫無忌諱,那就是缺心眼兒。

順其上者,偽非過焉。
順應上頭的意思,哪怕是裝的,也不是什麼過錯。

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悖逆上頭的意思,哪怕是真誠,也是找倒霉。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
要求什麼東西,別說的太直了,用點技巧含蓄點,才容易成功。

拒忌明也,婉之無失。
拒絕什麼東西,也別有什麼說什麼,委婉點兒,照樣能達到目的。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棄舊。
“忠”往往會指向“仁”,仁厚的人不忍棄舊,自然也就忠了;

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懷恩。
“仁”往往就要起而行之,君子知道通過行動來感恩,這就是仁,而小人就不會這樣。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達則背主,偽之故,非困達也。
君子落魄了也不會騙人,小人一發達了就開始在主子背後耍花活,這是因為君子不虛偽、小人虛偽,跟發達不發達毫無關係。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如果是虛禮俗套,一副渾不吝偏不服就跟別人不一樣的姿態,也不算什麼虛偽,明明是壞事兒,還說一不二一條道走到黑的,也算不上什麼實誠,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降心卷九

以智治人,智窮人背也。
用智慧來管理下屬,智慧什麼時候枯竭了,那些人也就都背棄你了。

伏人懾心,其志無改矣。
改用攻心,讓他們從心裡、從靈魂深處被懾服住,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他們也不會改變方向了。

上寵者弗明貴,上怨者休暗結。
被上頭寵信的人,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被上頭瞧不上的,也別私下解黨與上頭作對。

術不顯則功成,謀暗用則致勝。
權謀手段,隱蔽的好才能成功,要悄悄地來,打槍地不要。

君子制於親,親為質自從也。
君子的弱點在於他們珍愛親屬,拿他們親屬做人質相要挾,也就從了。

小人畏於烈,奸恆施自敗也。
小人的弱點在於害怕比他們更狠的,你就比他們更惡毒,他們就服了。

理不直言,諫非善辯,無嫌乃及焉。
說理、勸諫不一定是有什麼說什麼或者跟人爭辯,別遭人恨才能達到目的。

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有什麼態度、做什麼事情,也沒必要先弄得天下人都知道,順應形勢該藏著就藏著才能成功。

仁堪誅君子,義不滅小人,仁義戒濫也。
仁義二字,能夠拖累死君子,卻滅不掉小人,還是不要濫施仁義,適度才好。

恩莫棄賢者,威亦施奸惡,恩威戒偏也。
施好處別忘了那些你以為不喜歡好處的好人,懲罰措施也別忘了給那些諂媚的壞人來點兒,好事兒壞事兒得摻合者來,得讓吃肉的也挨挨板子,挨板子的也來點兒肉嘗嘗。

揣知卷十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
善於觀察,就能了解人,善於思考,你才能理解人。

知人不懼,知心堪御。
了解了他們,你就不會怕他們了;理解了他們,你就已經能搞定他們了。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
智慧別讓別人看見,讓別人看見就會惹禍。

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
偷偷地猜度、揣測,不讓他們知道,人們對你的嫉恨就會消除掉。

君子惑於微,不惑於大。
君子總是在大事兒上明白,小事兒上糊塗。

小人慮於近,不慮於遠。
小人總是在眼前事兒上考慮多,未來的事兒上考慮少。

設疑而惑,真偽可鑒焉。
掌握了這個規律,制造些問題給他們,看看他們的反應,你就知道誰真誠誰虛偽,誰是君子誰是小人了。

附貴而緣,殃禍可避焉。
然後認准你覺得有前途的、能富貴的,攀附一下,以後的禍事就可以避免了。

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
結交各路朋友,留神各路的消息和反映,那就什麼事兒也瞞不過你了。

置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常如身處險境般心存憂患,拋掉無關的累贅想法——恭喜您,您已經神光護體,攻無不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74

一幅圖告訴你高盛客戶最擔心的宏觀經濟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616

近日,高盛分析師David Kostin在週報中稱,幾日前高盛對香港和東京出席宏觀經濟會議的2000位客戶進行了一項調查,問他們最擔心的全球宏觀經濟問題是什麼。結果顯示,客戶們最擔心的風險是:中國/新興市場信用風險,共31%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

此外,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停滯或長期低增長、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價格泡沫,這兩大風險各有20%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下圖為出席會議的客戶們的調查結果。按擔心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其餘風險分別為:通縮或極低通脹,共12%的人擔心;政治或軍事衝突,共10%的人擔心;通貨膨脹,共4%的人擔心;歐元區債務問題再現,共3%的人擔心。

高盛,中国,新兴市场,风险

此前,新興市場出現劇動,主要由於兩大原因,一是美聯儲縮減QE,二是中國管控影子銀行收縮信貸。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前,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前夕,新華社發文論述習近平經濟改革的思路:

習近平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尤其提到此前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還處於消化期。他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同時提出只要年均7%的增速,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經濟增速,但要保持合理增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39

業內人事告訴你房地產為什麼暴利 萬如意

http://xueqiu.com/8699384290/27812888
業內人事告訴你房地產為什麼暴利
  不停的聽到開發商大佬說其實地產不賺錢,不停的聽說某個地方房價又漲了30%,到底開發商是不是暴利呢?今天小萬來給你透露一下。
  最近地產股很弱,今天一兩則新聞杭州房價跳水的新聞就能讓地產整體下跌6%,萬科保利都是大幅度下跌,很多公司甚至被封在了跌停板上。萬科以及整個地產行業為代表的藍籌股一直在陰跌,底深不可測。很多股民都說地產的業績那麼好,那麼怎麼還一直跌,老闆說地產賺的錢全歸政府了,老百姓也不滿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能買得起地產的客戶還有多少:
   作為業內人事,其實最近1-2年地產行業的確定性是完全沒有問題,13年地產的業績非常好,我們都那是因為去年的銷售非常好,我相信今年的銷售也不會太差,所以14年的業績也問題不大。但是問題是,去年北上廣深的土地價格已經讓我們非常害怕了,所有的招拍掛幾乎都要打到拐點,及競價到保障房,幾乎所有的商品房的樓麵價格都是按照隔壁商品房的售價來成交的。也就是開放商如果不想賠錢,14,15年開盤的成交價,就至少需要是13年價格上漲20-30%才行。我們來計算一下,北京五環附近在02年能夠40萬買一套100平米左右的商品房,05年70萬一套,07年100萬一套,13年350萬一套,那麼15年呢,如果開發商想取得類似於以往的利潤,那麼必須得在500萬一套。按照首付200萬,貸款300萬來簡單計算,200萬首付款 就幾乎要干掉祖孫三代所有的積蓄,300萬按借款,30年還清,每月的利息加房貸差不多2萬,有得幹掉小兩口一半以上的薪水(這個已經是高薪了)。我們可以斷定,只要一買房,這個家庭基本上內需就廢了,指望他們來通過消費來振興經濟是不可能的。
 好了,我們再來計算一下一年的10幾億的銷售面積,差不多1500萬套房子,按照1500萬套房需要3000萬個家庭來支撐,那就差不多需要1億人口買房。都已經到了這個高度,銷售面積你還指望有多大的上升空間。
二、全國能夠符合開發商拿的地還有多少:
   現在的地產商經過過去的10年,其實都是土豪金了,一年銷售額10幾萬億,按照10%行業淨利潤來算,其實很多企業遠遠不止。去年北上廣深5000億的土地出讓金,其實也只佔了去年地產行業越1萬億淨利潤的50%,這是光一年地產行業地產公司的利潤,這還不包括施工和銀行的利潤和稅費,光地產企業的一年增加的淨利潤就可以買下2個北上廣深。你說土地價格怎麼能不漲。
 現在的土地價格讓我想起了兒時玩的遊戲大航海,玩到最後的時候,錢已經多到東西全部包原,還是有很多錢,去年的北上廣深瘋狂土地溢價就是這個原因所在了。
三、地產的暴利根源在哪裡:
       不停的聽到開發商大佬說其實地產不賺錢,到底是不是實情呢?其實我很清楚,對於很多快銷地產或者深耕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確實是實情,地產確實不賺錢。現在大部分地產公司為了追求速度,其實地產的銷售利潤是很薄的,大多不到20%的毛利潤,甚至是付利潤,和製造業已經非常接近了,但是我們的財務部門照樣可以把這個項目的淨利潤做到15%甚至以上,奧秘在哪裡,奧秘在哪裡?
    奧秘就在每個項目還有5-10%的面積為不可售面積,大多為配套商業,幼兒園,和一些開發商不是不想賣而是賣不掉的車位,我們聰明的財務將這些不可售的和不好賣的資產將他們的評估價值估的高高的,自然利潤就來了,大家看一下地產公司的報表,大多都有這樣的把戲,及地產的快銷盤的真實毛利潤也就10%多一些,淨利潤很多都不到5%。但是經過我們財務的美化,都挺好看的,股民還直呼價值低估,醒醒吧。城鎮化還有多久,人口紅利還能持續多久,天知道。地產的反彈還會有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604

女人幸福教(13):女性雜誌不會告訴你:優秀男人的擇偶條件(上)周謙

http://notcomment.com/wp/?p=16566

想結婚的女性都想找到好歸宿,高收人的優秀男人當然係女仕們「願托良喬」的對象喇!

可是優秀男人,作為市場上長期稀缺商品,而男女發展又關乎男女兩方互動,如果女仕唔清楚優秀男人的選擇條件,又點會有機會嫁到優秀男人?

本人作為亞洲最幸福男人(之一),可以好老實同大家講:

成功人仕做任何事情,一定係先定計劃與目標,再遂步按實際情況微調,加以實行。

優秀男人擇偶,當亦如是。那他們選擇的女仕,去經營一個高質幸福家庭,會有那些要求?

1. 非常良好的烹調技巧
2. 可以和他的家人良好相處
3. 願意生育下一代,而且可預見有教好小朋友的能力

點解係以上三個條件?大家不妨花時間思考下,下回再分解優秀男人擇偶背後的邏輯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92

女人幸福教(14):女性雜誌不會告訴你:優秀男人的擇偶條件(下) 周謙

http://notcomment.com/wp/?p=16567

上文講到,高收人的優秀男人,選擇另一半,會有以下要求:

1.非常良好的烹調技巧
2.可以和他的家人良好相處
3.願意生育下一代,而且可預見有教好小朋友的能力

點解會係以上3個條件?一個有質素的男人,肯唔要成個森林,仲肯分一半身家俾人,必然就係想要搵一個女人,去經營一個高質幸福家庭,其實就係同小朋友搵阿媽,加上同自己爸爸媽媽搵新抱!

大家會唔會無端端放個陌生人入屋食晚飯?如果唔會,高質男人又點會無端端放個人加入自己家庭,比你分享幸福?

而高質家庭,家務可以俾錢搵工人或者鐘點幫忙,但煮飯絕不可假手於人。你以為高質男人會接受一世食賓妹煮三餐? 男人要食工人煮的飯, 唔洗結婚都除時可以喇! 如果奶奶同太太兩方相處無問題,噤就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完整,溫暖的家庭生活。相反, 如果日日都家嘈屋閉,男人又點可以百分百專注事業,係商場同對手一較高下?

最後,虎父係真係容唔下犬子的,作為一個成功男人,係唔會比自己下一代平平庸庸噤過自己的一生,如果經濟唔成問題,邊個唔想生返幾個聽教聽話小朋友?一家人三代同堂,開開心心噤過日子?所以,願意同有能力教好小朋友,係非常重要!當然如果女人連樣都靚,小朋友生出來又好睇又聰明噤就perfect喇!

所以,女人如果想嫁得好,一定要盡量裝備以上的條件,反之,比你同到個有質素男人一齊,欠缺以上條件,都未必可以收成正果,祝各位女仕日日進步,早日得到幸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93

雷軍說:黃章是一家之言,我來告訴你我是誰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2/59459.html

雷軍 = L

談產品集權

你相信我是做事情極細的人吧

P:據說小米內部是「人事放鬆,產品集權」,很多產品決策要你拍板。具體指什麼?

L:對。 在包裝上、產品上,比如說,字體、字號、東西大小怎麼擺。這些細節都是我看過的,包括小米微博裡發出去的每張圖都是我定的。這樣就保證了小米所有出去的東 西都是一致性的,維持了很高的品質,就像如果我辦雜誌,裡面的每一張圖我都看過,每個版式、字體、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對不對,基本都看過了。好像你們 的字體有問題,略小一號。

P:故意小的。

L:小完以後,會製造閱讀的(障礙),會讓閱讀很疲勞。

P:但是它會顯得更精緻、更美觀、更好看。

L:精緻和美觀和字號小沒關係。還有,你的行間距肯定寬了。

P:咱們先不糾結這個了吧。

L:OK,你肯定有你的選擇,我有我的選擇,如果這個產品是我做的,它必須按照這個標準走。所有這些細節要求完以後,你要把所有的事情簡化,你要儘量少做一些事情,因為只有你少做事情,你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小米極其強調專注。

我可以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我以前做新聞發佈會,我抓的細節是什麼呢,比如說請客,我怎麼能保證每一場新聞發佈會,第一,準點開,第二,場場爆滿。要不要我展開告訴你怎麼能做到?

P:說一說你最得意的。

L:第 一個,就是你要花4次的時間去邀請一個人,比如說你提前一個月告訴他,我們什麼時候開發布會,你提前一週提醒他說什麼時候開,然後你提前一天,你要跟他再 次cellphone(電話)確認,提前一小時再發條短信,他出門沒有。做了這些,不表示這個人能到,我們更強調的是現場會,這個會開完了以後,比如說你 負責請20個人,現場開會,這20個人到了多少個,19個,為什麼那個沒到。就是因為你有一個客人沒到,你可能在那裡要給我解釋半個小時,這個人為什麼沒 到。

這個會結束以後,你一定會打電話投訴他,你為什麼不到?好,下次你再請他,要麼他就說我不來,要麼他答應了來,他一定得準點來。我們有現場會,直接考核請到率,這是第一招狠的。第二招,請100個人,擺80把凳子,後來的人沒有位置,是不是場場爆滿。

P:故意的。

L:故 意的,所以你要準點到了,是吧,你相信我是做事情極細的人吧?OK,辦一場發佈會把自己累個半死,這次干小米,這些事情全部不干了,全部砍掉。因為我發現 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沒做好,我們花了這麼大代價、花了這麼多錢把客人請來了,但是我們沒有真正跟他們講明白我們這個發佈會到底發佈什麼。你看一般的發布會, 記者都在外面抽煙,很多記者,拿完新聞稿聽完以後,基本都撤了,沒有人真的坐在那裡聽。

P:嗯,這種新聞發佈會模式的確高成本低收益。

L:好, 成本是什麼呢,每個請到的記者,我們所有成本算上去,你要租場地,你要布展,你所有的成本分攤到人頭上去,可能鬧不好2000塊錢。正兒八經的你這個會可 能只講了15分鐘、20分鐘。講稿呢,提前一天不怎麼睡覺,花五六個小時整理一下就完了,這是傳統的發布會,安排領導講話,安排什麼沙畫、小提琴、藝術, 什麼亂七八糟的,最後找幾個走秀,是吧,漂亮衣服展示一下,還挺熱鬧,其樂融融,但是沒價值。我辦小米,我跟他們說專注,小米的發布會只要干好一件事情, 把講稿寫好,就是把現場的PPT寫好。你知道我們講稿要花多長時間,多少人寫嗎?

我們會有四五人的一個核心團隊,會 有四五十人參與,一般會寫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我自己每天會花四五個小時,一般會改100遍以上,每一張都要求是海報級。寫完了稿子以後,要推敲每5分鐘聽 眾會不會有掌聲,每10分鐘聽眾會不會累,我們是應該插短片還是插段子,還是插圖片,怎麼調動全場氣氛,怎麼能確保這個發佈會一個半小時能結束。我一個人 從頭講到尾,保證那一個半小時裡面,能讓你覺得全場無尿點。

所以請客那些愛到不到算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來了多少 人,你能不能打動他,讓他真的覺得你這個東西做得好。當然最後你可能說,雷軍做東西也不見得好看,這個是能力問題,不是態度問題,但是你要知道我那個字號 可能改了100次,左挪挪,右挪挪,上挪挪,拿尺子再量,都是干過的。 (指辦公室白板上貼著的小米電視海報)你覺得這個活兒,多長時間你能幹完?比如說我們在電梯裡面貼張海報。

P:找一個美編,一下午。

L:一下午,你說得很好。我們找10個人,先做100套方案,再選出10個方案,然後全部打印出來之後擺一排,我看一個星期以後選兩幅,把兩幅再展成十幾幅,再幹完以後,修圖,修完以後再放兩週,還有些問題,再改一遍,再看一週,然後再投放,至少要干一個半月。

(指牆上貼的小米電視海報)這是中間稿子,不是最終的,這個稿子還是有問題。

P:為什麼不可以是一個你欣賞的、足夠牛逼的設計師,他花一下午時間做。

L:我 再告訴你,我們這裡請了一大批牛逼的設計師,我認為小米對設計是極其重視的。我們8個合夥人有2個,一個是黎萬強,跟我幹了十幾年設計,還有劉德,劉德是 ACCD(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畢業的,全中國ACCD畢業的沒幾個人吧。但是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牛逼的人,只有極其認真的完美主義者。

我再舉個例子,同樣是發佈會,我準備已經夠認真了,後來看喬布斯怎麼做的時候,我發現我瘋了。喬布斯會把那個會場租下來兩個星期——我們沒錢,我們只能租兩天——現場綵排兩週,我們沒有一個人做到這樣,花錢太厲害了。

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小米電視海報)呢,因為噹噹的老闆見我說,你們廣告做得很好啊,經常做廣告,我說我們基本不做廣告的,他說電梯廣告每天換來換去,只有你們給我留下了印象。這說明我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談互聯網思維

每天都是雷軍,你煩不煩,我都煩了

P:「互聯網思維」這個概念最近很流行。我查了百度指數,這個詞是從2013年11月份開始走高,到今天很多傳統企業都在談,你怎麼理解這個現象?

L:嚴格意義上,我們是2008年開始講互聯網思想。我在2008年寫了一篇博客《用互聯網思想武裝自己》,2012年又把它重新貼了一遍。

所謂的「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聯網思想武裝的傳統消費電子。我自己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思想,我在整個行業裡面講得比較多,也講得比較早。「互聯網思想」這個詞,他們有人考證過,說是2002年李彥宏最先用的。

小 米可能是體現互聯網思維最淋漓盡致的一家企業,它的業績和成長性說服了很多很多企業家和創業者,你講一萬遍都不如做一遍,我們在大家眼皮底下做了一遍。而 且,比如說百度很成功,阿里很成功,騰訊也很成功,他們都是十三四年的企業,有時候歷史太悠久了,你不一定記得住它怎麼做的,小米在你眼皮底下用了兩年時 間,當著你做了一遍,所以有典型代表意義。我認為這個詞對整個社會來說,是有著重大的積極性意義的,因為它幫助了整個社會提高競爭力。

P:它的引爆點是什麼?

L:我 覺得跟朋友圈有關,主要是要在微信中分享的太多了。不僅我講的,有李彥宏講的,有馬化騰講的,幾個人講的內容在朋友圈內被分享的密度特別高。有一個媒體同 行批評我們說,他打過一個賭,他說朋友圈哪天要是沒有「馬(云)雷(軍)成功學」,他願意給每個人賠多少錢,結果每天都有人分享。天天分享,天天分享,都 是那幾家公司的事。

P:那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還是小米有意設計的?

L:講 實在的,我們最近特別想把大家總結的互聯網思維的方方面面做一個大的總結,結果我一過完年發現,慢了,我們的工作是滯後的。在最火的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 我們應該把它總結一下,(後來)我就跟我們的市場部說,你們把各種講話給整理整理,總結總結,幫助大家梳理一下,這個梳理的工作還沒結束,這個詞已經過時 了。

P:這個詞也引發了部分人的惡感。

L:我覺得今天的互聯網傳播就是這樣的,有人捧,捧過了就會有人砸,這是正常的傳播,是吧?因為大家講的是更新鮮的話題,反過來就反向思考,任何東西它有利有弊,你專門講弊呢,它就成了問題。

P:黃太吉的煎餅果子和雕爺牛腩都說自己踐行了互聯網思維,你怎麼看?

L:OK, 這兩個例子,因為我沒有去吃過,我不瞭解,我說我吃過的,我經常舉的例子是海底撈海底撈做得很好。你要注意啊,其實還有一個小米很痛苦的問題,口碑源於 超預期。任何一個公司如果被過度營銷之後,用戶的期待值變得很高,再超越用戶期待值的難度就提高了。就像你們剛講的這些很熱門的公司,如果用戶的期待非常 高,去現場可能等待的是失望,我以前舉的例子是迪拜帆船酒店,號稱全球最好的酒店,你去完以後挺失望的。

當你去海底撈的時候,你很少看到海底撈任何營銷,而且又是在一個很破的地方,你的預期就被降低了,結果你一進去,剩下的都是超預期。

P:是。

L:是吧,所以超預期的核心在於控制預期,所以在小米的第一年半,雷軍是隱姓埋名,沒有任何人知道我們在做這件事情,你看到了就出了一個MIUI,但是不知道什麼人在干。

我 們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的核心是希望控制預期。但是小米太火之後,控制預期的效果其實不夠好。講實話,從整個我設計小米的模式,我就希望小米不是一個今天 這麼紅得要發紫的這種狀態,我覺得不好,要收著一點。但是依然是這樣,看到了我們被過度營銷,被批評過度營銷,可是這些報導裡面,絕大部分不是我們做的, 比如昨天(2月18日)郭金龍書記送了連戰一個紅米,因為紅米用了很多台灣的產品,我是從新聞上看到的。好,這個報導又很火,你把每件事情連起來,比如說 郁亮要到我這裡坐一坐,我隨便跟他聊了聊,舉例互聯網思想怎麼做房地產,就變成了小米要做房地產,不就又火得不行嗎,就天天頭條。

然 後呢,克強總理做了一個座談會,邀請了4個企業家,6個經濟學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宏觀經濟問題。好,你說這麼多人去,總理就說了一句,小米變大米,又 變成頭條,那個影響力極大。結論是小米真的是過度營銷,我都覺得小米過度營銷了。比如說我做北京市人大代表,很多記者約採訪,我全部拒絕了,他們講為什 麼,我說你打開報紙,每天都是雷軍,你煩不煩,我都煩了,我都煩了。如果我在人代會上,再說點什麼雷人雷語,我的天哪,又是頭條,你能理解我的感受嗎?我 就是不想接受採訪。其實小米今天要做的是收一些,儘量不要再製造什麼話題了,因為我們的話題過了。

這個原因是什麼 呢?是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超預期,是吧,但是用戶對我們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我們能不能一樣再超預期,這是我們的難題。我剛才講,如果之前你是偶爾去國 貿,去了有一個煎餅果子店,說國貿還有煎餅果子賣,你肯定超預期。如果你是慕名去的,還抱著很高的夢想,吃完以後發現不過如此,你就覺得低於預期。你很難 把一個產品做到非常完美,我們還得承認這都是創業公司,才幹了兩三年,它咋就能超英趕美,左手摁蘋果,右手摁三星,怎麼可能呢,這不科學。

P:我聽說過一個說法,你在私下裡有一個抱負,就是把小米做成一家4000億美金的公司,跟三星比肩。

L:第 一,我肯定沒說過;第二,我也不會這麼講。我在辦小米的時候,最大的抱負就是辦一個ten billions company,就是100億美金的公司,我已經做到了。對我來說,小米第二個目標是能不能有機會辦一個世界一流的技術公司,這是我真實的目標。用市值來 衡量小米的成與敗,我覺得這個階段我已經過了,原來我做了一堆10億美金的公司,今天我說我自己出手,總得搞個100億的吧。從今天的市場反應來說,我覺 得小米的100億應該是板上釘釘了,只會多,不會少,所以我基本沒這個目標。

談黃章

那都是他一家之言

P:可以預見,2014年小米和競爭對手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包括小米口號是「為發燒而生」,華為就打出「為退燒而生」的口號。你怎麼看待針鋒相對的競爭?

L:華為榮耀也好,其他品牌也好,他們都是打著學小米的旗幟,我覺得這就是小米對社會的貢獻,小米帶活了整個行業,使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多又好又便宜的手機。

而 且行業一年賣4億多部手機,小米一年才賣4000萬部,如果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要買小米手機,估計還是買不著,所以我們熱切地希望整個行業都能推出更多又好 又便宜的手機。唯一的請求就是,大家要學小米,就不要再罵小米了,是吧,而且這是我罕見的一次批評華為華為說他們有現貨,最後你看看他們,是吧,也被大 家罵慘了,因為他們的產能比我們還差。

反正我是第一次公開批評華為,大家不能昧著良心說瞎話,整個工業品剛開始爬坡,大家都有產能的壓力,是吧,不能為了攻擊小米講一些不符合行業規律的話,尤其華為這樣領導型的企業。

P:最近魅族的黃章重新出山,傳聞可能和格力的董明珠聯手阻擊小米,你怎麼看?

L:我覺得挺好的,挺好的。我覺得這個行業挺大的,能夠有各種各樣的公司存在,因為一年有4億部的規模,我覺得小米不可能一家獨吃,不可能。所以呢,它這個市場的盤子足夠容納各種各樣的企業存在,我覺得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對消費者是好事。

P:在黃章出來之前,他在內部論壇裡有很多對你和他過去交往的指責,但是你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

L:對。我覺得黃章是我們中國這個社會裡面少有的草根創業很成功的人,這點值得我們整個社會用一種更寬廣的胸懷和愛護的眼光去看待。剛認識他的時候,我還是覺得他 挺了不起的,初中畢業,教育程度並不高,而且從廚師做起,能做到這樣的事業。可能他做的事情,如果你要受良好的教育,有很多資源,你可能不會覺得他做得有 多好。但是你把這幾條加上去,我覺得還是蠻勵志的,我覺得這是他的長處。但是,我覺得他有他的侷限性。在去年9月份,他用了侮辱性的詞,我們曾經試圖回 應,後來他找我的朋友說情,然後把所有罵我的東西都刪了。所以,在我這個角度我沒辦法評價黃章,你能理解嗎?

他在網上罵了我們很多的內容,我其實只是問一條,我只想說一條,那都是他一家之言。

P:包括說你竊取魅族的商業機密,都是一家之言?

L:不,這事因為我們就沒有回應過,你能理解嗎?沒有回應,可能公眾會認為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會覺得,因為你沒道理;另外一種觀點,是因為你不屑於回應。反正我在過去幾年裡面,我都沒有回應,(去年)9月份我試圖回應的時候,他找了幾個朋友。

P:他知道你要回應?

L:我 覺得圈子很小吧。我們就順著他的話出了第一篇文章,叫《黃章到底教了雷軍什麼》,你想我出道比他早這麼多年,對吧,我們就問了一個問題:黃章到底教的什 麼?而且你們仔細想想,我跟他過去交往,還是交往了那麼幾個月時間,聊過幾次,我有跟他交往的短信、郵件,一系列的東西。

P:是打算公佈的東西?

L:是。 我們(去年)9月份是真的準備回應,談了一整天,他說的詞太難聽了,對,太難聽了。而且他也罵了我們用戶。我們遇到的痛苦就是說,糾纏你,罵你,侮辱你, 好,你回應,就在幫他Markting(營銷),你不回應,你又很難受。今天的互聯網傳播是不是都以這種方式為主,是吧,包括周鴻禕上來先罵你,罵得你不 得不回應,一互動,就熱了。周鴻禕的本事是罵到你不能不回應,其他的我們都沒回應過,所有罵我都忍了。互聯網上做手機的每個人都罵我,是吧,你看我們回應 過哪一家?連魅族我們都忍了。我跟他們講,我說我進這個行業的時候,我怎麼一個人沒罵過?難道罵人就是互聯網營銷嗎?是吧。

OK,反正我不知道別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樣的,我沒這麼做過。曾經有很多我們的粉絲不理解我們跟魅族恩怨的時候,我就說了一句,我說「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我說雷軍的口碑不是這一天,不是黃章一個人出來(說了算)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13

下個五年不要投資什麼,歷史數據告訴你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955

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五年了,而當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標誌著金融危機的開始的雷曼破產之後,美國股市似乎每天都在創造歷史新低,大宗商品市場也是哀鴻遍野,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這場金融危機的人才知道當時人們的心情,「世界末日」真的來了。

五年之後的今天,人們才發現世界末日沒有來,大家還都活的好好的,曾經屢創新低的美國股市超越了歷史最高點之後還在屢創新高,大宗商品市場也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一些商品甚至翻了兩倍。左邊列出的名單中,幾乎所有的投資標的都在上漲,除了美元指數和日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股市是所有投資選擇中最好的,當然這只是事後的總結,但無論如何,納斯達克指數、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 Index)和標準普爾指數分別以232%、227%和177%的漲幅佔據了漲幅榜的前三甲。

看著氣勢如虹的美國股市,許多人可能在嘆息:「當時為啥不買點兒股票呢?」緊接著股市的是棉花和原油,過去五年的漲幅都在100%以上,毫無疑問,他們的價格都翻倍了。

一直以來人們對黃金都是青睞有加,黃金不僅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投資品,然而在過去的五年裡,銅顯然是金屬投資品中表現最好的,其價格的上漲幅度是黃金價格漲幅的兩倍多。

過去五年裡要評出最讓人揪心的資產,債券當之無愧。一次次的債務上限談判讓債券違約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每一次債務談判都無異於讓美國債券市場在鬼門關轉悠了一圈,但轉悠歸轉悠,終究沒進去,這是最大的幸運。除此之外,債券市場還受到利率升高的威脅,無論怎樣,債券市場還是挺了過來,收益雖然處於墊底行列,但至少是正的。


回顧歷史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預測未來,現在的問題是哪些資產是下一個五年裡表現最好的?仔細研究歷史數據我們發現了一個幾乎能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事實。我們以2009年3月9號為分界線,統計了前五年和後五年各種資產的表現數據,結果如圖所示,各種資產的表現在前五年和後五年的表現幾乎相反。

舉個例子,2009年之前的前五年裡以-59%收益率墊底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9年之後的5年裡則以204%的收益率位居收益排行榜的榜首;而之前位列榜首的期貨管理基金,則在後五年灰溜溜的跑去墊底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96

一張圖告訴你為何美國持續兩年低通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620

過去兩年,美國物價漲幅相對疲弱,始終不及美聯儲2%的長期物價目標。根據彭博新聞社繪制的一張圖可以發現,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部分領域的成本負擔減輕,例如醫療健康、汽車、制衣及金融服務行業。 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CORE PCE)用以衡量消費類商品和服務的物價變動,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 圖: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各分項指數兩年以來對總指數貢獻的變動情況(橫軸顯示為自2012年以來該類別物價漲幅是在增加還是減少,以1%為單位;縱軸顯示為該類別分項物價漲幅對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貢獻是為正或是為負;圓圈的大小代表著其在總物價指數中所占的比例)(點擊小圖看大圖) 美聯儲公開表示其通脹率長期目標是2%。當短期利率為零時,通脹的下跌將會帶來實際利率的相同程度的上升。由於實際利率反應了經濟活動的機會成本,實際利率的上升會造成經濟活躍度的下降。 1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Core PCE)增長1.1%,主要拉動力源自房地產相關領域的價格小幅攀升。包括房租在內的這些房產相關的成本已經下滑,對總體物價上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拖累。 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上升1.1%,前值上升1.2%; 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月率上升0.1%,前值上升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