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優酷土豆更名為合一集團,變成“自頻道”的創業平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6/151392.shtml

3年100億元打造一個文娛產業創業平臺

差不多半個月前,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盧梵溪相繼出走,宣布自主創業的消息在業內引發了強烈震動,一邊是業內熱議視頻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一邊優酷土豆將合並愛奇藝的小道消息甚囂塵上。

 的確,2015年對於優酷土豆來說是變革的關鍵年。今年年初,優酷土豆進行架構再調整,組建了6大BU與9大中心,重在構建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8月6日,優酷土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在“合樂而不為?!”生態開放大會上又宣布了一項新的變化,不是與愛奇藝合並,是優酷土豆正式更名為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表示,視頻純媒體時代終結,文化娛樂產業進入以“自頻道”為中心的合樂時代。

 通過一組數據來看自頻道的爆發趨勢:優酷、土豆的網生內容流量占比已超過50%,每月自頻道播放數已超過100億次,每分鐘可產生30小時的網生內容,過去一年間發布內容的自頻道數超過1000萬,這些數據還在以成倍的速度刷新和提升。

 基於上述,古永鏘認為2005年到2014年間,視頻純媒體時代下的流量導向、傳統內容和以硬廣為主的變現模式都將在當下這個時代被顛覆。而新的時代將具備三個重要特征:

 1、重新定義生態價值指標。古永鏘認為,在衡量生態價值方面,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標誌用戶含金量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已經凸顯出比UV(獨立訪問用戶數)和VV(視頻播放次數)指標更重要的位置,用戶中的重度粉絲和廣度粉絲以及變現能力比流量更值得追求和關註。

 2、出現新的變現模式。古永鏘表示,網生內容已催生內容營銷收入的穩定增長,目前內容營銷的收入已過億,而合一集團的用戶業務收入更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增長50%。三年內,用戶收入+內容營銷必將超過傳統硬廣從而走向持續盈利的發展新階段。

 3、重視新的內容生產者。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生產者可以是文化娛樂的愛好者、從業者還是創業者都可以成為網生內容生產的主體。

 此觀點與早前馬東在“2015視頻進化論”的行業論壇上發表的觀點不謀而合,馬東以純網綜藝打比方,稱視頻網站的平臺已經成熟,90後,甚至00後已經是今天互聯網那個內容的主要創作者,視頻平臺應加大對純網內容的投入。

 古永鏘下決心要幹的正是這個事,他宣告,未來三年優酷土豆將投入百億元現金和資源支持網生內容,打造文化娛樂產業的最佳創業平臺,扶植“自頻道”。

 如何準確定義“自頻道”?優酷土豆總裁魏明解釋稱,“自頻道”是一個自力更生的頻道,會有自成一格的頻道,具備自吹自擂的個性特征(獲得粉絲),擁有自命不凡的氣質(獲得名氣),最後具備自食其力的能力(獲得一些利益)。

 一個計劃,一種投資

 優酷土豆正在從一個視頻播放平臺“進化”成一個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業平臺:一方面通過“合計劃”尋找內容、硬件、遊戲、運營商等領域的合作夥伴,同時以戰略投資催生網生內容,其技術開放平臺將為自頻道主提供從創作、用戶運營到收入的全程服務。

 自頻道如何玩轉?優酷土豆首席產品官顧思斌表示,自頻道將打破以往編輯推薦為唯一手段的模式,優酷土豆將全面向開放平臺轉變,主要圍繞自頻道的創作、用戶、收入三個維度實現功能開放,滿足頻道主更多元的自主經營和發展需求。

 為了扶植自頻道,除開放平臺外,直接投資似乎顯得更有誠意。大會上,合一集團主管投資的副總裁邵峻正式公布了首批五家投資企業,包括了加意新品、容藝教育學校、AcFun、著迷和羅輯思維。按照古永鏘的設想,合一集團要建構的是中國最大專業內容興趣服務社群,你也可以理解為,它會是一個文化娛樂產業創業孵化平臺。

 按照古永鏘的規劃,合一集團將基於六億用戶投入百億元資源,打造三大計劃:“新人計劃”——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如果按這個KPI來算,優酷土豆如果能建成一個自頻道矩陣,將撬開一個萬億的市場。

 在商業模式上,“自頻道”的產業模式設想是:在廣告分成模式(硬廣/植入廣告/定制內容)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粉絲經濟模式(打賞送禮/專屬會員/付費觀看)和電商+視頻模式(邊看變買/遊戲/App下載/定向卡券)。

 而這些都有賴於更多垂直生態領域的跨界合作。早前,優酷拿下了大疆除Youtube以外的唯一合作權益,據說他們用3個月的時間就造出了優酷土豆大疆訂制無人機,據說能實現視頻一鍵上傳功能;今天,合一集團聯手攜程開啟跨界合作。由優酷提供的視頻電商產品“邊看邊買”將優惠的旅遊路線、路線紅包等購買信息植入視頻中,用戶可以直接完成機票和酒店的購買支付;此外,優酷視頻還將和聯通推出沃派優酷視頻卡,意思是,學生用戶的手機4G流量捆綁優酷土豆觀看視頻的流量。

 盡管技術門檻的降低讓網生內容空前繁榮,優酷土豆也誠意表達了對“自頻道”自主運營的全力支持:讓數據全透明,讓流量可支配、可采買。問題的是,能制造超越傳統內容、能實現月收入過萬,甚至估值過百億勢能的“自頻道”有多少個?對於合一集團而言,在發展“自頻道”平臺時,如何做好各項開放功能的體驗或許是吸引“新人進駐”的重點。有了上述條件,或許一個視頻愛好者真的就能在粉絲的供養下成為一個領域的從業者,進而變成一個創業者。

 作為第一批被投資的“自頻道”運營者,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調侃稱,合一集團是一個很好的“幹爹”,V酷(古永鏘)這番話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我有錢,給你花。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卡西,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938

古永鏘談改名:優酷土豆已不能概括公司現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321.html

古永鏘談改名:優酷土豆已不能概括公司現狀

一財網 劉佳 2015-08-06 21:09:00

“現在行業已經到了臨界點,加上90後、00後的用戶變化和自頻道的崛起,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優酷土豆已不足以概括現在的業務,所以更名為合一集團。”古永鏘對記者說。

“這是我最後一天用優酷土豆的名片了。”8月6日,穿著印有“合一”字樣T恤的古永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這一天,創立10年的優酷土豆集團更名合一集團,為此古永鏘特地印了一套新的名片。

事實上,合一的名字由來已久。在2005年創業時,優酷的註冊公司就是合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而把“合一”從幕後擺到臺前,古永鏘告訴本報記者,和企業自身的成長有關,優酷土豆早已從此前的視頻媒體成長為一個包括視頻網站、點播平臺、制作系統等在內的生態系統的公司。

“現在行業已經到了臨界點,加上90後、00後的用戶變化和自頻道的崛起,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優酷土豆已不足以概括現在的業務,所以更名為合一集團。”古永鏘對記者說。

一位優酷高管對記者評價,在更名背後,優酷已經不再把自己定位一個純視頻媒體,它的戰略定位從流量考慮轉向了“三個考量”: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 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

更名背後:風向變了

“合一”的名字要追溯到2005年古永鏘“閉關”時。

這一年,時任搜狐總裁的古永鏘向張朝陽遞交辭呈。他後來將這一年稱作“閉關”,除了上網、去環球旅行,他還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準備創業。

“合一的名字就是在我2005年閉關大半年時想出來的,因為多屏合一的機會太大,當時腦子里都沒有優酷這兩個字。”古永鏘對記者說,“當時我很驚訝(合一)這個名字居然可以註冊。”

但假設當時創立的視頻網站叫“合一網”,聽上去有點怪。它並不像是一個公司的名稱,而是一種價值觀。特別是在當初視頻行業發展初期,沒有太多融合,做純粹的視頻分享網站也難以做大。而後來起名的‘優酷’則是創業團隊一起投票的名字,意為希望幫助用戶找到最酷的視頻,是B2C的品牌。

品牌價值的轉換往往需要時間和成本。古永鏘對記者強調,“合一”是從集團層面的一個B2B品牌,而優酷、土豆兩大視頻網站並不會改名,二者仍是合一集團面向B2C的品牌 。

在改名的背後,古永鏘判斷,視頻行業的風向變了——從2005年到2014年間,視頻純媒體時代下的流量導向、傳統內容和以硬廣為主的變現模式都將被顛覆;而合一希望打造圍繞人的生態,“包括文化產業的愛好者、創業者、從業者。”

一方面,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標誌用戶含金量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正變得越發重要,與UV(獨立訪問用戶數)和VV(視頻播放次數)共同構成了衡量生態價值的指標,用戶中的重度粉絲和廣度粉絲以及變現能力比流量更值得追求和關註。

其次,技術門檻的降低和用戶擁抱視頻的熱情將點燃自頻道爆發的引擎,讓網生內容空前繁榮,超過版權等傳統內容是必然趨勢,無論是文化娛樂的愛好者、從業者還是創業者都將成為網生內容生產的主體。

第三是變現模式上的改變。網生內容已催生內容營銷收入的穩定增長,目前優酷土豆內容營銷的收入已過億,用戶業務收入實現了連續五個季度增長50%。古永鏘判斷,三年內,用戶收入+內容營銷必將超過傳統硬廣從而走向持續盈利的發展新階段。

為了擁抱這一變化,今年年初合一集團內部組建了6大BU和9大中心。一方面,在於構建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來激發團隊活力、擁抱變化,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合計劃”尋找內容、硬件、遊戲、運營商等領域的合作夥伴,同時以戰略投資催生網生內容,其技術開放平臺將為自頻道主提供從創作、用戶運營到收入的全程服務。

3年投資100億做網生內容

在優酷土豆更名同一天,合一集團一口氣公布了五筆投資和3年投入100億的計劃。

五筆投資分別為加意新品、容藝教育學校、AcFun、著迷和羅輯思維。

其中,作為創意生活品牌,加意新品將圍繞優酷、土豆雙平臺上熱門的視頻內容進行衍生品開發,同時支持合一集團視頻電商的戰略,開發豐富的創意產品;容藝教育學校則與合一集團聯手啟動“造人計劃”,首期將圍繞音樂、遊戲、動漫等方面進行網生內容人才培養;與彈幕鼻祖、二次元聖地AcFun的合作,重點將在自制動漫影視劇、IP全產業鏈開發等各個領域展開;著迷則剛剛完成由合一集團領投的C輪融資,憑借其專業的泛遊戲用戶及內容運營能力,在遊戲內容層面與優酷、土豆形成互補,共同深耕遊戲視頻生態;羅輯思維作為已經擁有百萬級粉絲的知識型PGC(專業合作夥伴產生內容),將與合一集團在知識、教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來自合一集團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優酷、土豆的網生內容流量占比已超過50%,每月自頻道播放數已超過100億次,每分鐘可產生30小時的網生內容,過去一年間發布內容的自頻道數超過1000萬,並且這些數據以成倍的速度刷新,意味著自頻道的發展進入爆發階段。

目前,在優酷、土豆平臺上已經產生了暴走漫畫、羅輯思維等10家估值過億元和超過50家估值過千萬元的自頻道。

在此基礎上,古永鏘宣布將在3年投入100億元打造三大計劃。其中“新人計劃”旨在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旨在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旨在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共謀萬億市場。

不過,去年合一集團收入在40億人民幣左右,是否能夠承擔投資壓力?

對此,古永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三年投資100億是可能的,未來網生內容的收入來源不只是硬廣,還有更多盈利模式和營銷方式。此外,合一所投資的公司求質不求量,但會保證資金充裕。

而對於外界的資本運作傳聞,古永鏘並未直接回應。但他強調,產生價值的資本運作是應該思考和推動的,如果能實現雙贏和更大市場前景,大的戰略並購依然有意義,視頻行業接下來會繼續往整合方向走。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25

優酷土豆公布Q2財報 凈虧損3.42億 移動端收入近5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4428.html

優酷土豆公布Q2財報 凈虧損3.42億 移動端收入近50%

一財網 劉佳 2015-08-20 08:18:00

合一集團稱,快速增長主要源自用戶業務收入的突破式增長,同時廣告業務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長。

從“優酷土豆集團”更名為“合一集團”的兩周之後,合一集團(NYSE:YOKU)公布了公司2015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財報顯示,優酷土豆第二季度凈收入為人民幣16.1億元(約合2.5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凈虧損為人民幣3.420億元(約合552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虧損人民幣1.423億元(約合2300萬美元)相比有所擴大。

財報中的亮點包括:營收增長連續五個季度提速,並在本季度達到了58%;收入多元化進展進一步深化,一方面非廣告業務貢獻16%營收,這一數字還將在年內沖擊20%,另一方面移動端收入占比接近50%,7月移動收入占比已首次突破50%;網生內容貢獻53%的流量 。

一位優酷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評價,現在優酷已經不再把自己定位一個純視頻媒體,它的戰略定位從流量考慮轉向了“三個考量”:用戶的忠誠度、訪問時長和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 

  移動端收入近50%

繼2015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速重回50%的快車道後,第二季度,合一集團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58%,環比增長43%。

合一集團稱,快速增長主要源自用戶業務收入的突破式增長,同時廣告業務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長。

其中,第二季度,廣告業務收入為12.8億元,同比增長40%,環比增長43%。這些收入來自539個廣告客戶,包括博納、劍南春、前程無憂等125家新增客戶。

另一個有代表性的數據是移動端收入。到第二季度,移動端收入已經接近50%,而去年同期為30%。今年7月,合一集團的移動端收入已經首次突破50%。

此外,第二季度,合一集團來自會員業務、在線互動娛樂業務和遊戲聯運的用戶業務收入占比從去年的3%上漲到12%。加上其他業務收入,合一集團第二季度的非廣告業務收入已經占到16%。

合一集團方面透露,下半年,這個數字將向20%努力。如果實現,則意味著用戶業務收入不只是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貢獻者,成為總收入的重要板塊之一。

在線互動娛樂業務“來瘋”在第二季度也實現增長。“來瘋”的用戶有超過一半已經是直接訪問域名或訂閱的用戶。目前,在來瘋平臺,移動端收入貢獻比例已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第二季度,遊戲聯運業務成長穩健。以手遊《花千骨》為例,從6月底發布以來,已經實現了450萬次下載。另外,合一集團還將在第三季度發布手遊社區App“來玩”,進一步提升遊戲用戶的互動和粘性。

 自頻道爆發

來自合一集團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優酷、土豆的網生內容流量占比已超過50%,每月自頻道播放數已超過100億次,每分鐘可產生30小時的網生內容,過去一年間發布內容的自頻道數超過1000萬,並且這些數據以成倍的速度刷新,意味著自頻道的發展進入爆發階段。

在古永鏘看來,視頻行業的風向變了——從2005年到2014年間,視頻純媒體時代下的流量導向、傳統內容和以硬廣為主的變現模式都將被顛覆;而合一希望打造圍繞人的生態,“包括文化產業的愛好者、創業者、從業者。”

目前,在優酷、土豆平臺上已經產生了暴走漫畫、羅輯思維等10家估值過億元和超過50家估值過千萬元的自頻道。

在此基礎上,古永鏘宣布將在3年投入100億元打造三大計劃。其中“新人計劃”旨在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旨在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旨在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共謀萬億市場。

合一集團還透露,截止目前,合一影業已參與聯合出品24部電影,累計貢獻73億元票房。在原生超級IP孵化上,《萬萬沒想到》大電影已在6月正式啟動 。

對於第三季度的業績,該公司預計,2015年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收入將達人民幣16.9億至17.8億元之間,廣告凈收入將達人民幣13.4億至14.0億元之間。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28

45億美金收優酷土豆,表明阿里流量壓力空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6/152389.shtml

3-150130092129240

今天快下班了,但卻收到驚人的消息——阿里巴巴向優酷土豆發出收購邀約,以每ADS26.6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除了原阿里持有的剩余全部流通股。據報道,這次收購價格約45億美金左右。筆者認為,阿里收購優酷土豆,核心意圖是搶占視頻流量,以解決阿里流量壓力問題。

筆者跟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接觸頗多,所有跟京東、阿里平臺上做生意的人都反饋一個問題——這些大平臺的流量壓力很大。

商業基因最濃厚的阿里巴巴,擁有中國乃至全球最完善的變現體系——從電商(天貓、淘寶、阿里巴巴B2B)到影視、金融(第三方支付到銀行),但在流量入口上長期不如百度、騰訊這兩家做用戶的公司。此前,阿里收購高德、UC,解決的其實是移動端的流量問題。而現在視頻越來越成為用戶最常用的應用。尤其是在新浪微博影響力式微的情況下,優酷土豆的流量入口價值越來越大。

優酷土豆的流量價值在於——

1、視頻+電商打通。此前,阿里戰略入股優酷土豆,優酷土豆和淘寶已有一定的打通,比如優酷視頻可以植入“邊看邊買”的按鈕,有一定的倒流效果,但是跟電商的植入還是兩張皮,沒有完全一體。其實“內容+電商”在移動互聯時代價值越來越凸顯,而優酷土豆是最適合幹這個事情的平臺之一。

2、視頻+影視娛樂打通。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影視娛樂已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光電影就400億),而優酷土豆用戶群天然是電影、電視最精準的付費用戶人群,對於阿里的大娛樂布局極為重要,可以讓優酷土豆的用戶變現超脫現有的會員費、廣告費模型。

3、視頻+營銷打通。阿里巴巴擁有最龐大的高成長企業用戶群,這也是現在最願意花推廣費的人群(大公司日子都不好過了)。而視頻營銷在營銷里的占比越發重要,微電影、微劇、微綜藝等營銷手段都需要優酷土豆這樣一個流量平臺和創作者平臺來做支撐。

4、視頻+金融打通。優酷土豆上無疑聚集了大批中產階層,這是螞蟻金服最好的支付、理財、保險等消費人群,優酷土豆的流量變現將插上“金融的翅膀。”

這次並購對於古永鏘來說是好事。優酷苦熬那麽多年一直沒實現盈利,確實苦X。此次並購一旦完成,一方面,古永鏘實現了完全的財務自由,類似於俞永福。跟隨古永鏘多年的幹將也會通過這次收購實現財務自由(符合兌現條件的這次真的現金落袋啦),估計會引發一波優酷系離職創業熱潮。

另一方面古永鏘自己也是職業經理人出身(搜狐高管),一如俞永福,即便優酷土豆完全並入阿里,古永鏘也能如俞永福一樣很快適應阿里體系,至於他是否能把阿里的大娛樂線一肩挑了,還要看馬雲大佬的安排。

優酷土豆賣給阿里了,新浪微博會不會也步這個後塵呢?阿里確實需要更多流量,但新浪微博有沒有賣身價值呢?這要看馬雲和曹國偉怎麽談了。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為商業相對論,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42

阿里要全資收購優酷土豆 總金額將超45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6/152388.shtml

 2014050674078161

i黑馬訊 10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通過官微宣布,已向優酷土豆公司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要約,擬以每ADS(美國存托憑證)26.6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除阿里巴巴集團已持有優酷土豆股份外,該公司剩余的全部流通股。

阿里表示,該要約交易的完成,尚需等待雙方並購協議談判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對優酷土豆盡職調查的完成。目前,阿里一持有優酷土豆流通股的18.3%。收購完成後,優酷創始人古永鏘將繼續擔任優土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我一直欣賞古永鏘取得的成就。通過此次合作,我們將更加深度支持古永鏘和他領導的團隊,實現打造中國領先數字娛樂平臺的夢想。”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向優酷董事會發出這一要約,我們相信此次合作會讓雙方結合更加緊密。以視頻為代表的數字產品是電商除實物商品外重要組成部分,優酷土豆優質的視頻內容將會成為未來阿里電商數字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同時,優酷土豆與阿里營銷、數字娛樂等業務結合,也將產生更多化學反應。我期待著與古永鏘以及他領導的團隊合作,一起發展。”

據悉,這一要約收購已經得到了包括古永鏘、成為基金及其關聯方在內優酷創始股東們的支持。

早在8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為人民幣202.45億元(約合32.65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為人民幣308.16億元(約合49.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24.38億元增長148%。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94.96億元(約合15.3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73.17億元增長30%。

截止美國時間10月15日下午16時,阿里巴巴的股價為71.78美元,漲幅4.73%;優酷土豆的股價報收20.43美元,上漲4.88%。

以下為阿里巴巴圖片公告:

515825322037220372

版權聲明: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47

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的冷思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0/152421.shtml

導讀 : 阿里巴巴的每一次收購都可以用“豪”來表達,但每一次歡欣鼓舞的背後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冷思考。

20150912202939413941

10月16日,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的消息傳出後,筆者並沒有過於激動,也許是因為美團提前結束了它的沖擊BAT之路吧。不過此次收購優酷土豆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還是很重要的,下面子超就從五個方面聊聊這次收購的意義。

1 阿里需為自己的未來買流量入口

記得當初阿里巴巴入股微博就是為了微博是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即便微博已經不是如日中天的時期,也依然有足夠的移動端的流量,也依然是手機上相對比較靠譜的客戶端之一。同樣,阿里巴巴此次收購優酷土豆其實可以和阿里巴巴入股微博類比。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趨勢,視頻內容已經是娛樂的第一剛需,而且呈現上升趨勢,勢必在未來會成為穩穩的流量入口之一。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必須要保證流量的充足性,早早為流量去布局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阿里也可以通過電商體系的支持來提升整體優酷土豆廣告業務的營收。

2 阿里或複制樂視模式打造垂直生態

阿里巴巴最近對影視和體育兩個領域投入很大,這就不得不讓子超聯想到對應的樂視影業和樂視體育。從樂視體育的投資方里有阿里巴巴的身影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對於樂視的生態模式還是非常熟悉的。目前樂視的生態模式對於阿里巴巴的“互聯網+”戰略是有很好的借鑒的,而且阿里巴巴也已經入股了魅族。從萬物互聯的角度,家庭娛樂也是最重要的生態入口。擁有視頻平臺,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可以更好的進入家庭生態體系。

3 阿里獲得視頻產業重要分發渠道

從今年搜狐投資的《煎餅俠》,到樂視投資的《九層妖塔》,再到騰訊投資的《夏洛特煩惱》,幾乎清一色的收益豐厚,其中《煎餅俠》和《夏洛特煩惱》票房已經雙雙突破十億,而且後者影院還未下線。另外電視劇從《花千骨》到《偽裝者》再到《瑯琊榜》都一次次的刷新了電視劇的各項數據。另外像愛奇藝的《奇葩說》也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也為視頻網站的自制劇和綜藝節目開辟了新的模式。整體上今年視頻產業已經形了成新的風口,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收購優酷土豆獲得了一個穩穩的線上視頻重要分發渠道之一,也是非常劃算的。

4 阿里或用優酷土豆阻擊微信支付

騰訊的微信支付今年已經擴展到了“O2O”的各個領域,直接面對面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進行肉搏。尤其是在吃喝玩樂上,以社交場景為切入的微信更方便。阿里巴巴在支付領域的霸主地位不容侵犯,因此收購優酷土豆可以從騰訊最強勢的娛樂領域切入,對騰訊發起正面進攻,也會讓騰訊感覺到一定的壓力。雖然這一論點有些牽強,但隨著視頻產業今年的井噴發展,對於BAT來說,誰都不希望被誰甩到身後去。巨頭們也依然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相互博弈,阿里看待金融和騰訊看待娛樂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因此阿里的阻擊也是非常重要的。

5阿里或為“雙十一”造勢

今年的“雙十一”臨近,阿里巴巴也不得不考慮如何為雙十一造勢,畢竟今年的“雙十一”是阿里巴巴上市的第二年,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敏感的時期。如果能夠這個時候推出一些優質的重磅消息,對於阿里的股價來說也是相當有想象力的。畢竟京東有“618”,各大電商平臺也各有各的節日,今年的樂視“919”也創造了17.8億的銷售。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的時間火候把握的也是恰到好處,可以更好的為阿里巴巴的“雙十一”造勢,同時也為股價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一舉多得。

另外筆者也冷靜的思考了一些阿里巴巴需要註意的事情:

1阿里並無娛樂基因

如果只是購買流量入口這麽簡單,也是不錯的。只是阿里巴巴並沒有太多的娛樂基因,主要還是電商和金融基因為主,因此不管是之前的入股微博還是後面的全資收購蝦米音樂,都面臨著水土不服的代價,而且尤其是被全資收購的企業,內部的管理和整合會有很多問題。因此收購之後能否保持優酷土豆管理團隊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2 阿里或考慮收購小米電視

阿里巴巴如果複制樂視模式,未來就會全資收購魅族,而電視機領域除了樂視超級電視,並沒有很好的互聯網電視機品牌,如果非要認真篩選,阿里巴巴也只能吃掉目前小米電視了。如果小米電視估值過高則得不償失,而傳統電視機制造企業的估值也並不便宜,不收購只合作的話更不靠譜,因此樂視模式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還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在里面。

3 阿里或只為擁有視頻分發渠道而來

如果阿里定位在影視產業鏈上的視頻分發渠道上,那麽收購優酷土豆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收購一個視頻分發的線上渠道。阿里缺乏娛樂基因,因此優酷土豆未來的資產估值也許或進一步縮水。對於像愛奇藝等視頻分發渠道來說,它們還肩負著優質內容的生產。另外,在版權的購買上如果投入不大,或許未來優酷土豆的分發渠道的影響力會受到影響。

4 阿里阻擊微信支付或蒼白

微信支付體系的圈地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非常難受的,畢竟支付寶業務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核心業務。而娛樂和視頻領域則不是騰訊最重要的核心主線,其主線還是QQ和微信的社交網絡。因此阿里巴巴用此次收購來阻擊微信支付也許沒有任何效果,當然了阻擊微信支付也許並不是阿里巴巴這次的主要目的。

5 阿里股票或受影響

因為視頻業務並不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主線,而且視頻業務一向是重燒錢的業務,需買版權等,即便視頻是未來的風口,短期內對於阿里巴巴來說也依然很難直接帶來生態化反。因此此次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阿里股價或受影響。另外,阿里巴巴和優酷土豆會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融合,這也給了愛奇藝等其他視頻平臺更多的時間來安靜的發展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388

優酷賣身實際宣布獨立視頻的終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2/152463.shtml

導讀 : 優酷被收購標註著單一視頻時代的結束,視頻進入了全新的生態競爭,成為業務上面的一環。視頻行業並不是不重要,而是說明原有的模式實際上是無法形成。

優酷土豆賣身確實是個令人大跌眼鏡的動作,不是燒錢的遊戲玩不下去了,要知道優酷的賬面上面還躺著大量的現金的,就算是錢花光了,古永鏘財務手法也能夠繼續從美國搞來錢。合並後的土豆已經是牢牢緊握住了老大的位置,優酷雖然發展的不好,但也不至於賣身自救如此不堪。唯一能夠解釋的,應該是古永鏘在內的管理層也不再相信視頻這樣單一業務最終能把商業夢想實現,從而喪失了對企業的前途的信心,既無法短期內實現盈利,有無法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這是多麽明顯的互聯網企業衰落的征兆啊,趁著現在一切外表都光鮮的時候套現,也不失是明智的選擇。

經過優酷這麽一折騰,視頻行業已經徹底終結了,從此以後單純的視頻業務公司已經沒有了,整個行業都變成了大公司的業務的一部分。值得諷刺的是視頻已經和電商、新聞、社交一樣成為互聯網的最大應用之一。所有公司的賣身行為,風行和上文廣、pptv和蘇寧、pps和愛奇藝、土豆和優酷、優酷和阿里、56和搜狐這些故事一再證明純粹的視頻業務在目前的中國市場里面,並不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必須通過其他的業務進行支撐。

視頻行業沒有像其他互聯網模式一樣通過燒錢燒出一個未來,反而一步步變相的把行業中的公司都悄然消滅,不能不讓人唏噓不已。現在行業玩家里面剩下的獨立公司樂視網也沒有閑著,其他公司是靠幹爹的其他業務對視頻完成支撐,樂視網是自己四處跑馬圈地開發新業務對視頻做支撐。視頻不掙錢已經是公理,大家玩的套路是深度挖掘其延伸的價值,比如阿里要它來打通從制作到發現的鏈條,樂視以此增強自己電視特色,還有什麽四屏互動。

有的觀點認為說,私有化是為在國內上市,這種觀點沒有考慮到國內真實情況。今年7月A股遭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股災,IPO都暫停,這麽多企業排隊恐怕要兩年以後了。況且國內上市對盈利有要求,就算通過會計處理能上市,但這種虧損企業按照目前的財務法則要設置為st,連續三年就要退市。新興產業板、註冊制,這些到目前的進度是,連證券法修訂都沒完成,一兩年內也不可能的。一個公司如此重要的決定不能建立在一種假設上面,我倒是覺得古永鏘是玩不動了,玩不下去了,要退休了才回出此下策。

阿里收購的公司,包括uc、酷盤這些都沒法跟優酷體積相比,希望阿里能夠這次突破了吧。合並土豆的時候,不少人覺得視頻行業格局已定,結果沒有幾年他們自己都賣身了,就算是合並了愛奇藝也不過是組成了新的廢柴聯盟。目前的行業格局無法阻止攪局者,傳統的視頻模式已死,視頻行業新的出路在大破和大立,顯然阿里這樣體積的公司,各種事業群疊床架屋的情況下恐怕是難以成為這樣的未來。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怕是要超過樂視本身了,資金永遠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經過優酷的消失,預計行業的內容定價只會更加理性,少了這麽一個重量級別的購買方,行業會變得安靜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810

從阿里巴巴併優酷土豆,看中國狼玩群體戰 中國網路業最大整併潮來了!

2015-11-16  TWM

十月,中國網路超級玩家吹起「大收購」風暴,最大手筆的是阿里巴巴,計畫拿三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八十三億元)收購視頻網優酷土豆,收購案若成,馬雲將創造中國視頻界三分天下的局面。

另一起案子則是旅遊網站老大攜程網成為老二「去哪兒」的最大股東,兩強合併後,將吃下中國飯店加上機票預訂市場的近八成市占。

在此之前,餐廳評比、團購、叫車服務、房仲平台等各大領域也都出現了前三大業者相互整併、化敵為友的奇特景象。

「中國網路圈正瀰漫一股清理戰場氛圍,」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林之晨說,Google在二○○○年網路泡沫坐大,臉書則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時出頭,時值中國經濟疲軟,GDP(國內生產毛額)七字頭不保,「大環境不好,就是行業總冠軍產生時候。」

有中國防毒軟體教父之稱的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用狼群的變種來形容最新階段的發展。狼性文化,一直是中國網路公司的熱門字眼,而這些中國網路巨頭,正從以前的「獨狼」變成「群狼」。這些購併動作有三個意義:一、中國正在創造大咖玩家強強合併,一家獨大的局面。二、未來目標不只是中國市場,而是全球賽局。三、台灣落後一大載的情況下,未來只有依附合作,而不再有正面競爭的條件了。

中國網路企業高速發展了十餘年後,此刻已經來到了一個關鍵轉折點,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先來看一個場景。十月中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與三十九國的使節或代表站在同一個台上,開心的站在紅色喜氣背板前,雙手高舉比出「V」手勢,宣布今年的 「雙十一」全球購物節啟動。整場活動全程以英文進行,在在宣示阿里巴巴要把「雙十一」從中國的區域事件,往上推升到國際層次的決心。

馬雲下定這個決心,來自於阿里巴巴在美國掛牌上市。來到全球的賽局,他才意識到現階段,他只能是中國的老大,丟到華爾街,他離老大的距離還遠得很。

去年九月十九日,阿里巴巴當日市值達到一千六百七十六億美元,超越美國電子商務老大哥亞馬遜(Amaz0)。然而,攤開兩巨頭二0一四年財報,亞馬遜營收 有近八百九十億美元,每股稅後淨利(EPS)虧0.五二美元;阿里約一百二十億美元,僅亞馬遜的一三%,EPS有一.五六美元。亞馬遜的獲利能力遠不及阿 里,但投資人卻用六百五十美元股價肯定它,反觀阿里,股價已經從上市高點一百二十美元跌至八十一美元,跌幅三三%。這個數宇告訴我們阿里的渺小,亞馬遜的 巨大。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看到阿里必然的國際化。「只賺中國的內需市場,已無法滿足阿里巴巴這類型的網路公司,」一位常駐中國的矽谷創投負青人說。

此外,中國網路環境發展成熟,大環境相對變艱難,融資不再靠天馬行空的創意。這也讓網路公司投資者開始思考,此前不斷釋放熱錢給網路新創公司,讓他們有源源不絕銀彈可以專注擴大市占率,公司估值也隨之快速膨脹;然而,投資者總要獲利出場,但現在想靠市值成長把股票賣給下一棒越來越困難,是時候要求網路公司拿出實質成績單了。

美團就是這樣的例子,今年上半年公司聲稱團購、外賣、電影等平台成交金額達人民幣四百七十億元,但外界依照二%佣金概算,美團實質營收還不到人民幣十億元,而且為了要吸引用戶,美團祭出大量的補貼與促銷,全年估計虧損金額超過營收的三倍。

今年初美團完成七億美元募資,但依照外界推估的全年虧損金額計算,不到九個月就會消耗殆盡,迫使它必須一再融資,但因為賺錢速度不若燒錢快,近期的十億美元募資案一波三折,目前則因為與大眾點評的合作案而暫停。

然而,如果你以為這一波中國網路整併大潮,只是一個區域單一產業事件,那你可能錯了。

如果把二00八年以來中國網路公司的高速成長當成第一階段,這階段,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靠著「抄襲」壯大,阿里抄出一個中國的「大eBay」——網購平台淘寶網,騰訊抄出一個中國的「大MSN」——電腦即時通訊QQ,百度抄出一個中國的「大Google」——搜尋引擎百度。這三間網路公司形成人們熟知的BAT(三家公司英文名組合)。它們堅壁清野,幹掉外來者,強大如eBay、Google等,都鎩羽而歸。

現在,它們已經要走向第二階段了,從「獨狼」變成「群狼」。今年三十七歲的傅盛,他和競爭對手、曾任雅虎中國總裁的周鴻幃,現任奇虎360公司董事長,以前就是兩隻互咬的狠狼,一起共事、一起創業,也翻臉不認,中國網路圈甚至用毛澤東與林彪來形容他們兩人。

九月中傅盛來台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分析,獨狼,自己當王當然爽快,但大到一定程度就做不下去了,因為帝國越大,管理越不易,到處引燃戰火,然後被群起攻之。

中國狼互咬時代已過,現在是搞群體作戰,玩起矽谷公司最擅長的生態鏈那一套。「把自己最核心的一塊做好,變成鏈條,大家是共生關係,就可以用更少的管理,做更好的工作。」傅盛舉電影為例,阿里旗下的阿里影業甚王投資了美國好萊塢大片《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中國幾部票房高的國產片,背後投資人都是互聯網公司,「它不是用打垮你的方式來做,而是和你合作。」

這樣的中國狼,狠勁會少一點嗎?傅盛搖搖頭說,不會!狼性依舊、兇狠依舊,「現在的狼性,是通過資本來解決。」他要我們想像,一群狼一起走向海外市場會是怎樣的光景?

傅盛說,遲早世界會看到中國網路公司大買全世界網路公司,「你們不知道中國互聯網公司有多少資本投在矽谷!很多很多啊!以前是旅遊考察團,現在一個團下來,全是投資人。」

他點名,020(線上線下)就是一個中國會吃掉美國的領域,「020模式需要建立在人口聚集區,方能使服務產生價值,而上百萬人口的城市,中國遙遙領先(美國)。」

出租車優步(Uber)可說是美國020最知名代表,但是傅盛說,「滴滴快的(中國龍頭)和Uber的戰爭在中國市場,我覺得Uber就沒有機會了,因為滴滴建立的補貼模式,已經把它顛覆掉了。」

在中國,搭乘一趟Uber可能要新台幣上百元,但是滴滴透過補貼司機,乘客可能不用花一毛錢,這讓uber的主要競爭對手Lyft也跑到中國,和滴滴談戰 略合作。靠洗衣起家的e袋洗,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一個洗衣袋任你裝到滿,只要人民幣九十九元,但從髒衣服收取到送回一件件熨平的衣服,全透過網路,日均 訂單十萬件。今年八月,這家才創立二十個月的公司,竟然已募到一億美元。

中國狼不僅要攻占矽谷,也瞄準其他先進市場。

攜程網在今年初,以超過一億美元的金額,購併了英國的Travelfusion,這是一個以歐美線上廉價航空為主要市場的旅遊平台,攜程網執行長梁建章說:「這是正式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

傅盛和梁建章從中國看世界,看到機會。而林之晨從台灣看中國,他看到威脅正在形成,這幾件合併案看在他眼裡,意味著「清理戰場」,而非過去的「焦土戰」,強強合併,就是產生行業總冠軍的時候。

這個浪潮,正在成形,這幾宗大型合併案正是前哨站。

另一個我們熟悉的例子,就是小米手機站穩中國前三大之後,它正在印度、東南亞攻城略地,國際化已不得不然。

但,這是一個中國網路公司並不熟悉的戰場,各國還有著不同文化、語言、法規的進入障礙,想往外走,單憑第一階段的中國網路公司是相當困難的,即便是阿里巴巴,大舉國際化也是今年才開始的重點。

「台商最近超愛談『紅色供應鏈』有多可怕,其實真正可怕的,是『網路』對台商未來的衝擊!」富蘭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說。

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是當中國網路公司主宰全球網路服務,你電腦桌面的Coogle搜尋換成了百度搜尋,你手機裡的Line換成了微信(WeChat),

他們沒有工廠,甚至可以不用來台設立辦公室服務你,就能主宰你的生活。

這件事情,此時此刻,中國新狼種,正在蛻變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82

從馬東牽手優酷說起,看似零投入的內容創業並不簡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31/153554.shtml

導讀 : 內容創業拼的是:團隊、投入和渠道。三方面缺一不可。

今年可以說是內容創業最火爆的一年,12月22日,辭職央視在愛奇藝平臺打造《奇葩說》而進入事業高潮的馬東,再辭職愛奇藝CCO創辦的米未傳媒同合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引爆了業界關註。馬東的經歷非常具代表性,尤其是央視主持、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米未CEO三個身份的遞進,對於研究內容創業的人來說是很典型的案例。

借以馬東來說起,談一談都在說的內容創業時代,全民內容創業時代是不是真的來了?對內容創作有興趣的人都適合內容創業嗎?想成功需要註意哪幾點?就這些問題來做個人認知的一個梳理,而且本人也有近兩年的做IP的經驗,就此機會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先潑冷水:全民內容創業觀太樂觀

9月,原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公開承認離職央視,很快引起社會關註,而張泉靈進入的正是內容創業領域。7月,高曉松出任阿里音樂集團董事長,宋柯出任CEO,很快何炅被爆也加入擔任CMO。從央視主持人馬東、張泉靈進入內容創業後獲得的很高關註,到內容平臺愛奇藝、阿里音樂選擇知名人士擔任要職來看。無論是內容創業還是內容平臺,都很看中名人效應,草根並不占太多優勢。相反一些草根的UGC內容創業者,比如某S、快看漫畫都是一時興起,很快就被人遺忘或者熱度降溫。

以優酷牛人這個專門為扶持平臺上草根內容創造者的節目來說,評選出來的很多牛人,真正的說是成功的非常少,很多是曇花一現。目前真正活躍在內容圈出了名氣,並且將社會關註度持續下來的,如有妖氣是個創作集合平臺,奇葩說、屌絲男士背後有愛奇藝和搜狐視頻支撐,萬萬沒想到背後是一個堅持了多年內容創業的團隊。包括大熱的羅輯思維,開心麻花、郭德綱等,看似都是草根內容創業的榜樣,但每個代表性的內容創業佼佼者背後都有幾個共同的因素。首先,團隊。其次,多年經營。最後,平臺支撐。

也就說內容創業拼的是:1、團隊就是許多人才聚在一起;2、多年經營就是持續的投入(拉投資也好、自掏腰包也好);3、平臺支撐有強勢內容渠道做靠山。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如今雞湯盛行,很多成功學故意迎合普遍的渴望一夜暴富的心態,帶來社會盲目,比如當下鼓吹的內容創業,很多人盲目地進來。微博、微信里出現了以搞怪、扮醜吸粉的一些內容創業者,明顯感覺出來大家把內容創作和內容創業搞混了。UGC可以作為一種消遣,但作為創業是走了彎路,真正的內容還是品質、深度和廣度的PGC。

不該有投機心態:內容創業和玩票有本質上的不同

現在在微信或今日頭條上,可以搜到或者看到很多模仿屌絲男士的小視頻,或一些自制的娛樂性的小品性質的短視頻。不得不佩服世界之大人才之多,很多好玩有趣的內容都讓人拍案叫絕。但如果把愛好上升到創業,單憑個人喜好是支撐不起來的。包括科技自媒體也算上,鈦媒體、虎嗅、雷鋒網這些把控整體風格,由自媒體投稿形式做的平臺影響力,是單個自媒體人品牌無法相對比的。

以上文馬東來說,央視給他積累了早期的名氣和受眾,奇葩說解放了他的束縛打造了一個好節目品牌,而創辦米未傳媒這一步才叫真正的內容創業。如果沒有央視的名氣受眾積累,和奇葩說掙脫束縛打造PGC節目的經驗,如果砍掉央視和奇葩說的經歷,僅憑一腔熱情和才華的馬東做內容創業肯定無法第一時間拉來創新工廠投資。如今,有名(央視經歷)、有團隊(奇葩說積累的內容團隊)、有平臺(和愛奇藝保持關系打造奇葩說第三季、和合一集團聯手),成功的機會才大增。

現在,很多人以為手機拍個視頻點擊率幾萬就算混進影視圈,博客里發表幾篇流量超高的文章就算新媒體了,畫了幾張感動人心的漫畫就以為成漫畫家,玩票和創業其實有本質上的不同。

想入行內容創業:有幾個要點要牢記

內容創業領域的浮躁感受來源於工作經歷,聽著無數個幾十億、幾百億的規劃藍圖,總覺得這個圈子多了幾份天真少了幾份冷靜。我認為想進入內容創業,才華什麽的都不是最重要的,要搞捋順這幾點,找到定位,建立團隊,長線經營。這幾點做到後,才能稱之為內容創業者,否則就是玩票。

第一,創意需讓位定位

內容的魅力來源於創意和受眾,創意決定了受眾群的多寡。但內容價值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品牌,缺乏品牌約束的創意只能叫段子,目前較為成功的案例如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等。這些獲得大熱並成功的內容品牌,是定位的成功,創意只不過是定位的構成元素之一。現在一些內容創業者,每天都追逐熱點,用各種創意吸引眼球,結果吸來雜亂無章的各種粉,做的很熱鬧,但沒品牌,缺乏定位再努力都是白費。

第二,單打獨鬥需讓位團隊協作

我之所以說內容創業浮躁,就是因為太多人認為內容創業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人有著各種特殊的才華,誤認為個人才華是內容創業的核心元素,結果制作內容過程中其他人都是輔助個人才華展示的配角,缺乏團隊意識註定曇花一現。比如本山集團和德雲社其中趙本山和郭德綱是核心,但真正成功的是團隊的建立,如果說兩位大師是打開鑰匙的門,團隊就是實現內容創業成功的發動機。如果,本山集團和德雲社的作用只是為趙本山和郭德綱服務,那麽世界上多了兩個大牌的明星,缺少了兩個成功地文化集團。

第三,賺快錢需讓位長線經營

很多人熱衷內容創業,究其原因內容創業是沒本的買賣。視頻內容一個攝像機甚至一部手機加不要錢的演員就搞定,文字內容一臺電腦一個好的文筆就能搞定,漫畫內容一個制作平臺一個畫家就可以搞定。所以,很多人有了一定名氣之後最先想的是變現,認為反正零投資賣出多少錢都是賺的。然而很多人忽視了一個問題。內容創業最大的資產是內容這個無形價值物,當你有名氣的時候,名氣就已經是重要資產,積累的越久越有價值,認為早撈一筆就走人的心態,往往是吃了大虧。賺快錢賣的是一個火了的產品,或借著火了的產品忽悠快錢,真正的創業是可持續性,是長線經營。

在所有的創業潮里,表面看最沒門檻的就是內容創業,以身處的新媒體圈為例,很多人都有個打造一個估值上億公眾號的夢想。這種心態造成了內容創業的虛假繁榮,拋開心靈雞湯,內容創業的門檻非常高,名人效應、強大的團隊、內容渠道都是內容創業繞不過去的坎,而這些方面草根者永遠都是弱勢。所以規勸所有認為內容創業零門檻認知的人,想要加入內容創業的大軍,首先要做的就是殺死投機心態,雖然世界上每天都有一夜成名的好故事發生,上帝會擲色子但你未必是幸運兒,把內容當做事業要靠的還是真本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06

優酷土豆:獨播《王牌對王牌》遭百度視頻盜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2/154663.shtml

導讀 : 合一集團要求百度視頻立刻停止侵權行為並立即下架《王牌對王牌》盜鏈視頻,否則將要求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i黑馬 3月12日消息 今日,優酷土豆(合一集團)發表聲明稱,其獨播綜藝《王牌對王牌》遭到百度視頻的盜鏈。

合一集團表示,百度視頻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在其移動終端APP主動編輯並播放合一集團獨家版權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且通過不正當技術手段深度鏈接優酷服務器,占用優酷的帶寬資源,同時替換播放器,攔截廣告。嚴重損害了合一集團、版權方以及廣告客戶的合法權益,其在盜鏈內容攔截廣告的行為也屬非法獲利。

合一集團要求百度視頻立刻停止侵權行為並立即下架相關盜鏈視頻,否則將要求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以下為優酷土豆聲明全文:

優酷、土豆平臺獨播綜藝《王牌對王牌》自1月29日開播以來,受到眾多網友及媒體的關註,截至目前總播放量破4億,成為當下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之一。3月10日,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集團)發現該檔節目遭到百度視頻的公然盜鏈。

據悉,百度視頻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在其移動終端App主動編輯並播放合一集團獨家版權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且通過不正當技術手段深度鏈接優酷服務器,占用優酷的帶寬資源,同時替換播放器,攔截廣告。百度視頻的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合一集團、版權方以及廣告客戶的合法權益,其在盜鏈內容攔截廣告的行為也屬非法獲利,不僅給合一集團造成了巨大損失,也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針對百度視頻這種盜鏈侵權的違法行為,合一集團已經正式致函要求百度視頻立刻停止侵權行為並立即下架相關盜鏈視頻,否則將要求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長期以來,盜版、盜鏈等侵權問題是困擾視頻行業健康發展的痛點,良性市場競爭環境的打造需要各家共同努力,對於任何侵害版權和阻礙中國網絡正版化進程的非法行為,合一集團都將與之鬥爭到底。

合一集團

2016年3月1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