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陸振球:借來的牛巿

1 : GS(14)@2016-09-23 08:01:03

【明報專訊】聯儲局再一次不加息,其實屬巿場預期之內,所以利好作用有限,昨天港股高開並上衝一浸,下午即回軟。反而值得推敲的是,在美國失業率已跌至低水平,美股早創新高,聯儲局主席耶倫就算加息也有理據支持,那為何始終「婆婆媽媽」,一邊常暗示有加息條件,卻又每次臨陣縮沙?

或待特朗普戳破泡沫

若從陰謀論角度出發,耶倫可能覺得美股和美國樓巿重現泡沫,所以不想在任內加息而將泡沫戳破,而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一直說會在選上後炒掉耶倫,那耶倫可能心想不如堅持到最後,就在特朗普任內或另一聯儲局主席上場才加息,如真的導致股樓泡沫爆破,甚至重創經濟,就可以將加息這隻鑊卸給他們。

事實上,今次美國不加息,巿場預期美國統總大選後的12月加息的機會率大升,而不少人認為美國就算加息,速度也會很緩慢,所以沒甚麼大不了。其實,加息對資產巿場的影響力,很視乎經濟體系的借貸水平如何,有統計顯示,美國的非金融類上巿公司,其實務佔EBITDA的比率,其實已遠遠超越金融海嘯時的水平(見圖),可以說,金融海嘯後的美股大牛巿,是名副其實「借」來的,一旦加息,美股上巿公司的利息支出將大增,從而大大削弱其盈利水平,則是否仍可維持偏高的PE,值得懷疑。

[陸振球 投資超限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54&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23

盧志威﹕不信美股牛巿已死

1 : GS(14)@2017-02-03 01:59:28

【明報專訊】You're Fired!隨着特朗普炒掉代理司法部長耶茨,美股應聲而下,加上特朗普開口指歐元過弱,刺激日圓、歐元彈升,金融市場在農曆新年期間出現動盪,美股牛市已死的聲音不絕於耳,到底會否成真?

個人認為,禁止移民、炒人對金融市場影響只屬心理層面,除非特朗普真的因此對企業徵收罰款,否則太陽照常升起,過幾天市場又會聚焦在其他政策上,若果真的是步入熊市,美股又會否只從高位跌2% 至3%?股神巴菲特又會用120億美元掃貨?

只看業績 龍頭股普遍強勢

事實上,如果去除雜音,只看業績,龍頭股普遍強勢,蘋果公司(AAPL)的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除了受惠iPhone銷售以外,公司持有2461億美元現金,相當於全球第13大經濟體,如果真的有股災,公司都會用來回購股份,實在想不到理由業務或現金流,會因為炒人、美元小幅波動,而出現結構性問題。

至於其他幾隻大型科網股,將會出業績的企業,只要成本控制得宜,投資不過分進取,相信市場都會收貨,雞年我們要習慣特朗普將不停大放厥詞,一時一樣,抓緊公司基本因素會比受市場情緒牽着走為佳,醫藥股在特朗普與藥企CEO會面後反彈,就是市場過分聚焦講話,而非行動上,有時一窩蜂的行為短期內會影響股價。

我們當然也要留意風險,如果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真的打算在3月加息,股市短期會受壓,但長期來說仍會穩步上升,當然近期經濟和通脹數據,對預測聯儲局行為有很大啟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6&issue=2017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24

陳德豪:貨入強手 牛巿健康

1 : GS(14)@2018-01-22 04:58:14

【明報專訊】恒指昨天已升穿31,900點 ,如無意外,今日可以到達歷史高位的32,000點(嚴格來說歷史高位是31,958點)。回想32,000點,已經是10年多前的超級大牛市衍生出來的歷史高位,當年2007年8月開始,市場變得異常波動,在瘋狂上升前,曾經上映一幕「大震倉」,恒指從23,000多點,連環下跌,在8月17日,所謂「大奇蹟日」的一天,跌穿20,000點,更跌至19,300多點水平,震倉力度相當嚇人。在眾人驚魂未定之際,突然殺出溫總理的「直通車」,短短兩個多月 ,恒指就從不足2萬點,以雷霆萬鈞之勢升至32,000點這個歷史高位。相信很多同業,也對當時那個可一不可再的牛市,仍然印象深刻。可怕的是,港股(又或是全球股市)從天堂跌至地獄也不用一年,恒指從32,000點一直跌到10,676點,跌了66.6%,跌了八九成的個股比比皆是,就算大型藍籌跌六七成也很正常。

對於我們這一代基金經理,經歷了超級牛市,也目睹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造成的熊市,上了極其寶貴的一課。 今日輾轉十年,恒指又回到這個令人緬懷的位置。 我認為很值得我們思考,這10年我們做過什麼?有什麼改變?以及進步了多少?

恒指股份結構不同10年前

自從2018年「開門紅」,港股及全球股市一直強勢,有很多人想到10年前的股災是2008年,現在是2018年,神奇的循環,會否有巧合?會否再有一次可怕的熊巿?當然,這個世界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不要自己嚇自己,要大膽假設,細心求證及分析。我個人分析的結論,是2018年出現股災或熊市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今年恒指升至40,000點,甚至50,000點,形成資產價格泡沫,在這個特殊情况下,我才會比較擔心。

現在的32,000點,和10年前的有什麼不同?首先,雖然數字表面一樣,但股份組合已今非昔比。現在恒指中市值最大的公司是騰訊(0700),一家市值4萬億元的巨企,2017年的淨利潤可能接近700億元,指數的股份及結構完全不一樣,所以不能apple to apple比較。第二,基本面及盈利水平不一樣。10年前中國的經濟體量和現在差很遠,2007年中國名義GDP不足30萬億元,人均GDP僅2700美元;2017年的中國名義GDP應該接近80萬億元,人均GDP已升至8200美元,經濟體量及實力在10年間上升了2倍。

而且,由於經濟體量上升及結構改變,帶動了企業盈利上升,現在的32,000點,以2018年整體盈利10%增長計算,市盈率約13倍, 但10年前的32,000點,資產泡沫形成,那時候的市盈率應該在18倍至20倍,如果考慮到在2008年的盈利大幅下跌計算,市盈率則高得驚人。所以,今時不同往日,投資者不應該單純比較。

散戶未大舉進場未需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次牛市散戶的參與度仍然不高。因為從2016年6月至今,一直也是大機構的資金主導,以往的港股主要是外圍資金控制,自滬深港通開了以後,內地資金介入,也爭取了不少話事權。不知不覺2年間鎖定了不少港股籌碼(股票供應),在貨入強手而散戶未能及時參與的情况下,這種牛市,升得特別健康,也更能持續。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63&issue=20180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62

周顯:牛巿完未?

1 : GS(14)@2018-02-12 07:16:58

【明報專訊】我和一伙朋友的「學術研究」的另一重點,是這一次的升市,如果已經完結,究竟會不會太早呢?

查這次升市,如果以2016年9月9日的18,278點是最低,來計算為起步,升至2018年1月29日的33,484點,就是最高的話,一共升了1年4個月又10日,升幅83.19%。

對比1998年8月13日的6545點,升至2000年3月28日的18,398點,一共升了1年又7個半月,升幅189%。

金融海嘯在2008年發生,10月27日的10,676點是最低,到了2010年的11月8日24,989點則是高點,一共用了2年零12日的時間,升了134%。

下一次是在2011年10月4日的16,170點起步,炒至2015年4月27日的28,588點,用了3年6個月13日時間,升了76.79%。

下調兩三成屬正常

這中間其實經過一次反覆,不知應不應該計上去:即2013年1月30日的23,916點,是用了1年3個月26日的時間,升了47.9%。隨後由同年6月25日19,426點起步,再升至前述2015年的「大時代」,那就是花了1年10個月又2日的時間,去上升47.16%。

很明顯,這一次是以更短的時間,完成了更短的升幅,如果下調,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它縱然調整,也應和上幾次一樣,只會下調兩成至三成之間,不會太大。不過,我當然傾向相信牛市未完,但這也許只是主觀願望而已……這正如我同朋友說:「喂,成個牛市,都係半飽半餓,未食飽過一餐,點可以離場呀?寧願戰死罷就!」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83&issue=20180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85

陸振球﹕美股最長牛巿 中國可如何借鑑?

1 : GS(14)@2018-08-27 06:58:4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269&issue=20180827
【明報專訊】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大家都在評估對中國經濟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有說單以涉及的徵稅金額計,可能只會拖低中國GDP增長率不到1個百分點,然而中國的股巿卻已累跌近三成,相反美國的股巿卻屢創新高,締造出歷史最長的大牛巿。

其實,在貿易戰以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長期拋離美國,但股巿表現卻極其羞家,最重要的原因不單止是經濟增長數字可能有水分,且為了催谷經濟,內地經常以貨幣及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資金很多時都投進生產效率低或重複建設上。另外,政府的稅收及地方徵費等其實相當沉重,除了受保護的國企外,民營企業要真正賺大錢極其困難,有統計指出,中國的稅收增長其實比經濟增長更快,股巿的表現,最主要反映公司而非國家的賺錢能力,所以有沒有貿易戰都好,中國股巿早已長期跑輸美股,香港現在不少上巿公司其實都有中資背景,以致港股表現也受到拖累。

因此,有評論說應付貿易戰,其實中國並不是要再大力放水或重啟大量基建,最重要是推行稅務改革,改變國進民退方針,減少干預和增加經濟自由度,令到民營企業更能賺錢。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端發起貿易戰犯眾怒,但其減稅政策確令美國經濟和股巿生機勃勃,有值得參考之處。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