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拒做大嘥鬼】90後搞網店賣過期零食 食過先賣自由定價

1 : GS(14)@2016-11-20 23:53:43

(左起)洪詩瑩(Cherissa)、韓駿謙(Terence)、蘇漢熏(Ben),陳凌旭(Allison)



望望日期,再看眼前包裝上「28.08.16」這組數字,腦海有否浮現扔棄的念頭呢?約半年前,有四位90後年輕人為打破這種「先入為主」的概念,成立組織GreenPrice,專門售賣一些過了「最佳食用日期」( best before)的食物,「我們不會有一個指標,指過了多少日子就不要食,我們會鼓勵你先試,而不是一開始就扔掉;若你試完,不喜歡再扔吧。」GreenPrice發起人之一陳凌旭(Allison)道。



根據地球之友對「最佳食用日期」的定義,食物在該日期前能保持最佳品質,過了該日期並不等同不能食用;至於「此日期前食用」(used by),則指過了該日期的食物,可能危害健康,一般適用於較容易腐壞的食物。簡而言之,前者即使過了期,品質或有機會下降,如薯片可能會「冇咁好食、脆口」,但仍可食用。



攤檔上的食物以乾貨為主,各佔山頭,標價由數元起至自由定價。

小黑板簡列「最佳食用日期」與「此日期前食用」的分別。


日棄3600噸食物絕大部份仲食得

GreenPrice有四位成員,當中有大學生韓駿謙(Terence)、洪詩瑩(Cherissa)及蘇漢熏(Ben),還有在社會初出茅廬的Allison。年多前,他們互不相識,直到一次非牟利食堂的探訪活動,始發現大家對於「過期」這回事,看法相似。「去完食堂後,我們發現現時香港每天棄近3,600噸食物,而當中絕大部份,都是可繼續食用,十分浪費。」Terence道。同時,他亦希望這些價錢較低的食物,可令有需要的人受惠。現時,觀乎市場上大部份食物的終結,均源於製造商設的一組數字;大多時「大限」一到,我們都順理成章送它一程,即使對方仍有「心跳」。一次探訪,令四人萌生出售過期(此「期」即最佳食用日期)食物的念頭。其間,他們以此概念,參加不同比賽,當中在好薈社(Good Seed)社會創新培訓及基金計劃得獎,最終拿到一筆十多萬的起動資金。過往半年,他們亦親自接觸不同的食品供應商,至今已達近20間,並以較低價錢,收購一些將過最佳食用日期,或過期近幾個月的食物。當中以飲品、朱古力、餅乾及醬料等零食及乾貨為主。平日收貨後,他們就會將貨物運回倉,售前亦會先試味,確保食用後無問題,並貼上自家貼紙,供客人識別。起初,GreenPrice以網站作為主要銷售平台,其後踏入社區,至今已參與近四次以環保為主題的市集。生意方面,亦開始上軌道,上個月的生意額約萬多二萬元。


師奶客最支持女兒體驗過期味

Terence指,根據四人辦市集的經驗,對於「過期」字眼最為着緊的,並非一眾廚房支柱的師奶們,反而是後生一群。「有一次,有位頗支持我們的家庭主婦,專程帶女兒來,希望一改她平日浪費的習慣。」原來即使品質未變,這位女孩平日一律不吃過期食物,「之後,我們向她解釋,並給她試試過了最佳食用日期的杏仁茶(茶粉沖泡),那女孩飲完之後,方發現實質沒有問題,並與家中(未過期)的差不多。」Terence續指,二人最後向他們買走幾盒杏仁茶。驟眼看,攤檔上的零食飲品各佔山頭,標價由數元起至自由定價。「雖然我們是自由定價,但都不鼓勵大家(一次過)大量地去買,而是因應需要而購買相應的份量,不要做大嘥鬼啊!」Terence打趣道。何時起,我們都不再相信天生的味蕾,任由數字牽住舌頭走呢?下次市集日期:2016年12月4日
GreenPrice
http://www.greenprice.hk/記者:湯珮然攝影:鄧鴻欣、潘志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9/198384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01

36E新咪神陳偉琪想做律師變做大台奀星

1 : GS(14)@2016-12-11 14:12:50

擁有36E上圍、25歲嘅無綫新咪神陳偉琪,無啦啦捲入床照事件,由「幫港出聲」周融旗下《HKG報》「獨家報道」,稱疑似陳偉琪同疑似民主黨中央委員、公共專業聯盟主席吳永輝嘅床照「網上瘋傳」,但其實兩人嘅交集,只係2012年吳參選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時,陳已擔任其形象顧問,當時《蘋果》都有報道,更以「翻版楊采妮」形容陳偉琪添。陳偉琪回覆《香港01》時已否認自己係所謂網上瘋傳嗰張床照嘅女主角(邊度有瘋傳?)仲反問「點解可以爭咁遠都當係?」至於佢同吳永輝係點識嘅呢?陳偉琪就解釋係透過姑姐識佢。家陣陳偉琪成為無綫新咪神,郁下出招胸狠,其實佢來頭好勁,包括係2011年溫哥華華裔小姐亞軍,喺卑詩省大學主修政治系,更曾為溫哥華市長助選,幫手聯繫當地嘅年輕人組織,落區開會等等:「一個人嘅坐姿、衣着,都會影響到別人對你嘅觀感。參選,令我學識點樣面對傳媒、點樣自信咁表達自己。」志願其實係做律師嘅陳偉琪,返港後認為香港嘅政治氣氛「唔同晒」:「我好鍾意政治,但由細到大,我嘅志願其實係做律師。不過,無論政治抑或法律其實都同生活息息相關。選議員,佢入到議會,代我哋監察政府;法律呢?就保障我哋嘅權利。我希望利用我嘅專業知識,幫到有需要嘅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1/19861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06

【專題籽】唔做大嘥鬼 捐人衣食住

1 : GS(14)@2017-01-18 22:22:54

二手回收及捐贈是一個減少浪費的方法,但最終減少無謂消費才是真正的「源頭減廢」。



【專題籽:胚芽故事】新年將近,也是大掃除之時,一袋袋對你「無用之物」,不如試試捐贈他人。香港有一批有心店舖進行回收,今次請來二手配對平台The Shareables by JupYeah負責人劉嘉馨(Catherine)帶記者到訪這些店舖。

時裝型店 倒米訊息周圍貼

灣仔集成中心商場的角落,是聖雅各福群會旗下的Green Ladies& Green Little,專門回收新淨及當季舊衣,並有寄賣服務,店舖會先篩選帶來的衣物,確保狀況良好,再放到店舖寄賣,如果衣服賣出,最多可以拆賬售價三成。店舖設計和一般二手時裝店的混亂擺放明顯不同,高高的天花、工業風的水泥牆和鐵管掛衣架、原木做的試身室,差點以為自己到了某高級時裝店。「我們在店舖設計上花心思,希望扭轉大家對二手時裝的不良印象。」Green Ladies& Green Little署理經理李珮婷(Petty)說,店舖設計了「倒米四部曲」,希望大家選購前,認真思考是否真正有需要,「首先價錢牌上會有環保訊息提示,大部份是一些製造時裝排放廢物的數據,讓大家知道你手上的時裝背後怎樣得來。」第二是鼓勵大家先試後買,購買前可先試清楚是否合身好看,「第三步,試身室內會有一些環保提示,例如我們有三個掛鈎,分別是『Yes』(要)、『No』(不要)和『Second Thought』(再想想),大家試身後,可以再想想是否要購買服裝。」最後,在收銀處還有提示字句,「我們想在最後一刻提醒一下顧客。」



李珮婷(Petty)

裝修企理整齊,開揚闊落,完全不像一般二手時裝店。

Green Ladies& Green Little灣仔集成中心商場UG8-9號舖其他選擇:執嘢、山城角樂、綠色小腳板(只限嬰兒衣服)


社區雪櫃 食物唔使變垃圾

現時香港的「社區雪櫃」一共有四個,其中「年資」最長的位於深水埗的咖啡店 Papillon。店長畢婉明(Charlie)的生活也貫徹環保——用二手衣服、傢俬、書籍,在社區雪櫃進駐前,她不時在店內舉行漂書,所以社區雪櫃發起人李幸璇邀請她設立社區雪櫃時,她二話不說答應了。「我覺得漂書和社區雪櫃的概念很接近。」雖然名稱是「雪櫃」,但她們只接受乾貨及不需冷藏的食物,有些過了最佳食用期限的食品,她們也會接收,「但過期的就不行。」「社區雪櫃出現,是因為我們太多食物,很多資源悄悄地浪費了。」Charlie抱着店貓「大帝」說。「有時雪櫃空蕩蕩,有時食物多到我要搬出樓梯,原來社會資源分配可以如此不平均。」她遇過有人拿來已開封的保健食品,或者會發臭的芝士,最終都要忍痛丟棄,「我們有點難受,感覺是你製造的垃圾,卻要我們幫你丟棄。」也遇過只捐不拿的人,「很多香港人都有心理關口,覺得拿別人不要的東西是不光彩,我覺得大家可以稍微放下這觀念。」一語未畢,她從雪櫃拿了一包過了最佳食用期的軟糖,問記者要不要吃,記者點頭,打開包裝一口咬下,嗯,還是很好吃。



畢婉明(Charlie)

店舖本身是茶室,在門口位置放了社區雪櫃,上面放了環保活動的宣傳單張。

Papillon深水埗大南街200-202號閣樓其他選擇:神期食品


新淨傢俬 塞滿八千呎倉庫

買傢俬是令不少人大為頭痛的問題,價錢貴而且佔地大,一旦不合心意,難道只能丟到垃圾站?來到執到寶,首先是被眼前一大堆傢俬嚇了一跳,梳化、衣櫃、床,全都密密麻麻,擺放整齊,大部份傢俬都新簇簇不像二手。負責人王芍君(Katy)說,收到的傢俬很多都還很新淨,的確,走了一轉,很多連刮痕都不多,記者甚至看中了一個地櫃。坊間甚少二手傢俬回收店,Katy試做了幾年,算是成功,租下一個八千多呎的倉庫,但依然經常逼爆,「收到最多的是床和衣櫃。」她說,高峯期整個倉都爆滿,惟有停收傢俬。回收傢俬時,她會根據體積及重量收取運費,但如果對方家庭環境不好,是不會收費,有時還會送贈傢俬給有需要的基層家庭。二手回收雖然是出路,但Katy認為始終要減少浪費,「其實買一件實淨的傢俬好過買款式新穎的,因為可以用十年八載,我家都是用實木傢俬。」



王芍君(Katy)

近八千呎的倉庫依然常滿,幸好捐的人多買的人也多。

執到寶葵涌葵昌路58-70號永祥工業大廈9樓A室其他選擇:接棒循環傢俱、家點綠



The Shareables by JupYeah負責人劉嘉馨(Catherine)

總會捐得出

香港其實還有不少回收店,例如回收小型家電的「維修香港」及「聖十字路」,回收書籍的「二手書重生計劃」及「香港二手書店」、回收漫畫書的「玩具樂園」及「漫畫林」,還有大大小小的漂書活動,也有些機構會回收各式各樣的物品,如社區二手店、曙光計劃回收服務、保良局、救世軍及香港仔坊會等。如果有時間又想親自賣出物品,也可到二手拍賣網如Carousell等交易平台放售。



記者:胡可欣攝影:周芝瑩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8/19899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01

【馮仁昭四圍超】林作棄做大律師

1 : GS(14)@2017-02-11 18:38:06

麥明詩前男友林作噚日通知大律師公會,放棄大律師專業資格,七天後正式生效。隨住麥明詩前年當選港姐冠軍後,林作成為焦點,雖然佢哋分咗手,林作單飛都好多搞作,近年仲成為專欄作家,又拍微電影。當好多人覺得林作唔應該唔做大律師嘅時候,林媽媽力挺愛兒決定:「佢好乖仔,唔想被人話二世祖,想趁後生搵多啲錢,將來結婚娶老婆都話一定靠自己。」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0/199234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15

【唔做大律師1】林作想坐肥佬黎個位 濕身報天氣做外賣仔

1 : GS(14)@2017-03-23 06:51:15

今個禮拜《動新聞》嚟咗位新同事--前大律師林作,踩入嚟堆填區,話想一試做動主播嘅滋味!



本星期《蘋果動新聞》嚟咗位新同事,前大律師林作踩入嚟堆填區,話想一試做動主播嘅滋味喎!林作嚟到蘋果表現謙虛,叫同事嗌佢做「作仔」,話有咩要做,即管開聲咁話!《動新聞》既同事一向都好照顧新人,所以第一份安排畀作仔嘅工作,就係做「天氣男神」!



第一份工作就係做「天氣男神」!

一切由最低層做起先,例如,幫同事買下午茶。

問到作仔如果做報館,最想做咩崗位,佢竟然話想坐肥佬黎個位,「最想做老闆!」

報天氣呢回事,有時都好睇彩數,撞啱今個星期「天氣不似預期...」,預測話呢幾日日日都有一兩陣驟雨!為咗呈現最真實一面,林作濕身報天氣就少不免,好彩佢話,「我好鍾意濕嘅,所以ok!」呢兩晚嘅【蘋民焦點】《堆填區晚間新聞》,都播出咗作仔盡力嘅濕身演出,唔夠喉?今日至星期五都一樣會見到作仔㗎!問到作仔如果做報館,最想做咩崗位,佢諗都唔諗,竟然話想坐肥佬黎個位,「最想做老闆!老闆個位係我最喜歡!」做人最緊要識得貼地,一切由最低層做起先,例如,幫同事買下午茶。佢仲大讚蘋果canteen啲嘢好食,「試咗腿蛋治,我感受到個功力,嗰個炒蛋我係用『淫賤』嚟形容,又濕、又滑、又...」cut!閘住,兒童不宜...兒童不宜...兒童不宜...作仔咁鍾意講嘢,下集「大戰」麥明詩嘅時候仲爆料話佢有「新仔」,係真唔係呀?記者:王梓嫚、懷鈺攝錄:馮峰、Neo攝影:林德雄撰稿:阿仙剪接:Roy編審:Ka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3/19967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98

【唔做大律師2】林作爆麥明詩有新仔?想寫醜聞做狗仔隊

1 : GS(14)@2017-03-23 06:51:16

返工第一時間刨熟新聞。



有大律師唔做嘅林作,近排動作多多,除咗客串拍戲,無綫同ViuTV都間中見到佢個飛輪海頭,遲啲林作仲做埋補習天王開班教英文,曝光率幾乎多過佢個10A好友麥明詩。



見到麥明詩個廣告,林作打咗個凸,話唔知對方有呢個廣告。

對Photoshop一竅不通嘅林作,一臉懊惱。



日前林作踩入蘋果大樓獻身做動主播,新丁第一日開工,由最基本嘅寫稿到用Photoshop、砌相整即時新聞keyframe,都要從頭學起。咪睇少砌keyframe,篇新聞吸唔吸引,全靠張keyframe吸唔吸引到你眼球。一埋位,林作就講明自己唔識執相,坐喺度?緊頭之際,就發現佢好友麥明詩啱啱出咗過好飄逸嘅髮型用品廣告,放喺Ig段片仲好鬼誘人,最後林作敲定就整呢段新聞。(新聞連結:http://bit.ly/2o3c3x5



好茫然…

林作第一日返工仲識萬歲請飲嘢。

麥明詩最近拍咗個髮型用品廣告。

不過原來講到尾,林作原來最想做狗仔隊爆名人醜聞,實行向高難度挑戰。



林作人生第一次整keyframe,究竟整成點?

呢個就係林作嘅製成品。

記者:王梓嫚、懷鈺攝錄:馮峰、Neo攝影:林德雄撰稿:阿仙剪接:Roy編審:Ka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3/199673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99

【科健籽】收舊跑鞋贈基層學生 跑步教練拒做大嘥鬼

1 : GS(14)@2017-06-25 09:32:33

捐贈者Zaf(左)家中有接近20對跑鞋,這天選了一對較新的跑鞋捐出,Louie當然樂意收集。



【科健籽:運動人生】潮流興跑步,跑手家中積存多對跑鞋,因為跑過才知合腳與否,「冷宮」中新淨的不妨捐給有需要的人!跑步教練雷德怡(Louie)最近發起收集舊跑鞋活動,捐贈基層年輕人,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強身健體。再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銹嘅一日,何況係跑鞋呢?一對再好嘅跑鞋着太耐,都會壞腳,「鞋底膠粒磨蝕,失去抓地力,易跣親。鞋底泡棉磨蝕失去避震能力,減低保護。」



教了跑步六年的Louie,接觸過一些對跑步很有熱誠的年輕人,無奈負擔不起定期換新跑鞋,未能以最佳狀態練習。近年有熱心人士發起捐贈跑鞋活動,對象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年輕人,Louie收鞋則主要捐贈給本地中學生及高年級小學生。她聯絡中小學田徑校隊及志願機構,接觸有需要人士。
Louie認識一些跑步愛好者,他們家中積存多對跑鞋,是他們買太多,變大嘥鬼嗎?捐贈者Zaf解釋,他在店舖試鞋時覺得合穿,但跑步後腳痛,跑鞋被迫打入冷宮,Louie指是雙腳冷縮熱脹所致,十分常見。她補充,有時跑步愛好者想捐鞋,卻不知可捐到哪裏,「他們未必想放進屋企樓下的舊衣回收箱,因受惠者未必是跑手。」採訪當天是首次徵鞋活動,約十名跑手專程前往彩虹斧山道運動場捐鞋,他們亦寫了一些祝福語,為年輕人打氣。Louie本月舉辦過兩次收鞋活動,暫時共收了約50對新淨跑鞋,月底多辦一次跑步加收集跑鞋活動,有興趣的人不妨清出鞋櫃的「滄海遺珠」,但要符合幾項條件:鞋底紋路明顯、鞋面沒有破損、鞋底泡棉未磨蝕,還要清洗乾淨,後生仔收到都開心啲啦!



捐贈者寫上祝福語,勉勵受惠者。

收集跑鞋之餘,Louie亦跟捐贈者一起跑步。

捐贈者Yuki心儀某個鞋款,買了超過一對,但後來發現自己扁平足,鞋不合穿,因此捐出。

跑鞋捐贈及跑步活動日期:6月26日時間: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地點:來回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至金鐘添馬公園
facebook:Unleash Your Stride



跑步物資捐去邊?

如果大家都有新淨跑鞋或跑衣想捐,唔使頭痕,不少熱心人士收集這些物資,捐給本地或第三世界國家人士。
facebook:跑Tee共享收集全新、未拆膠袋的跑衣,轉贈本地無家者及柬埔寨、肯雅跑手等。
facebook:Bring in Change收集舊跑鞋及舊跑衣,送往肯雅。



記者:梁慧琳攝影:劉永發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4/200663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08

巴郡擁萬億現金 畢菲特:要做大刁

1 : GS(14)@2018-02-25 18:40:54

【本報綜合報道】「股神」畢菲特投資旗艦巴郡昨公佈業績及致股東的信,畢菲特於信中稱坐擁逾1,160億美元(約9,048億港元)現金的巴郡需要做「大刁」,透過一次或多次大型收購提高盈利,惟目前仍然未物色到價格合理的收購對象。巴郡公佈去年第四季及全年業績,去季純利倍升至325.5億美元,或每股盈利1.979萬美元,經營利潤跌24%至33.4億美元。去年全年純利則升87%至449.4億美元,惟經營利潤下跌18%至144.6億美元,主要受保險業務撇賬所致。另外,業績報告提及,畢菲特重視業務指標、衡量公司價值指標,A、B股每股賬面淨值(資產減負債)去年增加23%。

去年近半收益來自稅改

87歲的畢菲特(Warren Buffett)暫未有在致股東的信中披露接班人,他重申巴郡董事會選出埃布爾(Greg Abel)和詹恩(Ajit Jain)為副主席,很幸運有他們為公司效力。詹恩主要負責保險業務,埃布爾則管理其餘巴郡業務範疇。畢菲特及副主席芒格則專注投資和資本配置。畢菲特又在信中披露,2017年度致股東的信開首跟歷年不同,就是集團去年大部份收益,主要來自美國稅改貢獻,不是源自巴郡主業。信中提到,巴郡去年650億美元收益,僅360億美元來自巴郡業務,另外290億美元(約2,262億港元)是受惠去年12月美國稅改。另一邊廂,畢菲特逐步淡出日常業務,卡夫亨氏前日發聲明,公佈畢菲特以減少出門為由,退任公司董事,公司董事會主席Alex Behring在聲明中感謝畢菲特於董事會的寶貴貢獻,並且期待與畢菲特旗下巴郡繼續合作。根據FactSet的資料,目前巴郡為卡夫亨氏最大股東,持有約26%股權。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5/20314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