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報財經網: 海外交易渠道有好過無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2863


上周五,美國突然上調貼現率(discount rate),港股的反應相當敏感。自己亦被市場走勢所牽動情緒,減持了一堆二三線股。事後回看,不算失誤。

減持二三線股,可視為風險管理,如果今天市況不能穩定下來,反而繼續惡化,做法便相當正確。況且不是全面看淡,減持港股之餘,進駐了澳元($0.889 水平)與黃金($1,100水平)。兩者皆是風險資產,與股市走勢頗為一致。棄股投金、匯的好處,是自己以期貨操作,交易時段比股票長很多,基本上是全天候買賣,一旦外圍再度出現特殊事件,忽然惡化,可以極速止蝕。

此 外,外匯、商品的流通性,遠高於二三線股,亦是自己考 慮的因素之一。以周五的操作為例,黃金期貨,數分鐘內已可建立幾百萬港元倉位;相反,清理同值的二三線股,花上一小時,不足為奇。尤其市況一轉差,二三線 的交投會加速縮減,越跌越難沽。人同此心,其他對沖基金經理,在現時淡靜的市況下,會否大舉進駐二三線股,頗為懷疑。

另外,值得記存的一課,是之前不論杜拜事件,又或是中國調升存款準備金,第一天市場只是輕微下跌,到第二、三天,跌勢才加速。故此今次自己也保持警戒,先從流通性低的投資減持,減低股市不幸暴挫時對組合的影響。

周末有機會與一班學生見面,感覺上,頗多人仍然非常抗拒任何港股以外的投資。有本土情意結(home-bias)不奇,但就算是個人投資者,都應該考慮增加自己在海外投資的渠道。不必像自己一樣日夜左穿右插,但起碼揸重貨中招時可以立時止血。

對沖以外,海外市場的廣度,亦遠超很多人想像。例如之前在雜誌推介美國LED生產商CREE(CREE),執筆時$56(美元,下同),現在已達$66,兩周賺近18%。由於但很多朋友沒有美股戶口,有得睇無得跟,只能糾纏可否以真明麗(1868)代替CREE,平白浪費一個蠻好的機會。其實現在科技發達,一個網上戶口,既可交易港股,又可交易海外股票,外幣、商品、期指和期權一應俱全,交易費用比銀行低近7成,何不花1個小時開戶,便能一勞永逸。

最 後想說的一點,是有關香港的交易時間,相比海外市場, 實在較短。多年前曾有計劃延長,但因成本問題而作罷。時至今日,不少中小型証劵行,都已經兼營海外投資工具,就算港股加長交易時段,成本上應沒大影響。自 己相當希望加長交易時段,因為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或是吸引海外的市場參與者,都是利多於弊。不過話分兩頭,本地參與者固步自封,對於自己,未嘗不是一件好 事,萬一港股繼續死氣沉沉時,起碼有機會轉戰海外,跑贏同行。

 

(本人客戶持有CREE(CRE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47

疑幻疑真的「關連交易」-鉑陽太陽能(566)、中國保綠(397)


(1)


為鉑陽太陽能(566,前紅發集團)及中國保綠投資(397,前合一集團、金寶國際集團、元開達利環保、星虹控股、康健醫療科技、香港體檢),補上一些背景資料:


鉑陽太陽能前身紅發集團,該公司前身為紅盒集團,創辦人葉潤權早期從事珠寶業,其後轉到玩具銷售行業,後進入藍盒集團的員工,其後在1985立創立紅盒。


該公司從事藍盒集團玩具貿易業務,產品由藍盒生產,其後紅盒把之包裝,然後釐定新價錢,再作出銷售,由藍盒為大股東,葉潤權則控股25%。後來葉潤權逐步取得控股權,並創出自有品牌玩具業務,生意愈做愈大,終在1996年1月上市。


憑藉其穩健的作風,雖曾引入第一上海(227)為股東,但其後陸續買回,葉潤權則成為單一大股東。其後葉潤權賣殼予徐明,至於其後發展,可參閱此文,最後以約42億購入鈞石能源集團的上游業務,並不包括其下游業務。


至 於中國保綠投資,前身合一集團,主要從事VCD機生產,其後財困,在2000年間賣殼後,獲注從事環保餐具業務,後來又陷財困,被詹培忠先生入股,其後引 入康健國際(8138、3886)等人以該公司從事身體檢查中心業務,在2007年時獲得澳門資金為首的資本入股,其後又錄得大量虧損,又把大部分體檢資 產售回康健,之後進軍鄭州市太陽能業務,繼10年前再一次涉足環保業務,當中不乏股價持股低落,合股及供股、配售等過程。


兩家公司近年均喜歡以金利豐作為配售代理及財務顧問。


(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07/LTN20091207361_C.pdf


2009年12月2日,當時仍稱香港體檢的397宣佈和鄭州高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從事非晶硅薄膜太陽能光伏業務,投資總額達37億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28/LTN20100228032_C.pdf


在2月28日,鉑陽(566)旗下鉑陽精工設備和鄭州一公司訂定合約,宣佈出售光伏電池系統及提供相關服務,作價約5.797億人民幣,當時本網已懷疑是否和相關的公司訂定協議。


但當時真相仍未揭曉。


(3)


在昨日,已改名中國保綠的397宣佈旗下持有65%的河南保綠能源有限公司和鉑陽旗下的鉑陽精工設備訂定和鉑陽太陽能相近資料的計劃,並向河南保綠能源有限公司授出應用專有信息為非排他性及不可轉讓之權利,用於系統之操作及使用,為期15年。

其中有一段說明:


鉑 陽精工設備為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之股份於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 566)。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供應生產硅基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之設備及完備生產線;設計、製造及銷售玩具業務;物業投資;及 開發節能相關業務。


兩家業務非常相近的公司,雖然兩者和金利豐關係緊密,但後來397配售不用金利豐,並逐步愈拉愈遠,所以看來已經好像沒有甚麼關係。所以照道理說,應只是一般上市公司交易。


但是今次的消息對鉑陽太陽能達成盈利目標非常有幫助,因在2010年6月底前增加1元盈利,能增加9.77元的作價,所以極有誘因為公司製造利好,能提高最後的收購作價,亦能為部分人炒作獲利賺錢,故這個消息只是為達成這些目的的其中一項呢。


但是他們仍有甚麼關係?


(4)


其中有一位先生,他的從事資料如下:


http://stock.zkiz.com/query.php?name=HUI%20Ka%20Wah%20Ronnie


根據東周刊在2009年9月10日報導,他從事財務界的過程如下:

跌得愈痛,愈會發人深省,許家驊的起心肝學經濟,從港大的書店一口氣買齊全套經濟學系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回家自修,○○年全部刨完,「有朋友跟我說,既然讀了咁多書,不如考埋個試啦,他說CFA不用上堂,一戰定生死。」

然而,除了考試,CFA(即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還要求三年相關工作經驗,「其實我唔應該去考,因為無工作經驗又難考,但我天生牛頸,況且用工餘時間讀 書,不用quit冲間診所,冇蝕底。」中學時愛數學,卻走了醫學之路,十年之後,許家驊真正認清志向,更學懂計算,懂得為前途鋪路,「好想轉行,但知道改 變career不只要讀書,還需要人脈關係,而最快建立到的方法就是politics。」


......

○○年,他從選舉開始,為友人助選,做軍師在背後發功,寫文章、搞宣傳等等,被劉兆佳賞識,「佳叔是我的伯樂,他睇過我的文章覺得幾好,引薦給正在搞『香港發展論壇』的陳啟宗。」

進入政治圈,他認識不少老闆級人馬,也因而得到工作機會,先是時富金融主席關百豪邀請他當公司的獨立非執董,後有快譯通主席譚偉豪聘請他做會計經理 (account manager),「他說公司有兩億幾cash要做投資,叫我幫手,升我做head of corporate investment,做埋內部核數工作。」

後來又因為譚偉豪的公司生產一個心臟脈搏的醫療儀器,與現任老闆康健醫療集團董事曹貴子接觸,最後被挖角到旗下「香港體檢」任職財務執行董事,以及現時康健的財務總裁。



當中的香港體檢,就是現時的中國保綠投資,他在2009年8月17日公告中,已辭任公司執董。


但是在上星期的東周刊中,其稱:


許家驊是兒科醫生,後來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轉戰金融界,近期更轉型搞新能源,到鉑陽太陽能(566)任財務總監。由於他是罕有的CFA醫生,於是獲邀任醫學會投資管理小組主席。


在這當中有多少位這些先生出謀獻策,為製造這些多方受惠的消息勞心勞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5

西王食品借壳金德发展 重组或受制关联交易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4/167175.html

“借壳的事我们谋划已久,注入西王食品仅只是资产整合的第一步。”2月25日金德发展(000639.SZ)股东大会上,新东家山东西王集团(下称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表示。
重组题材刺激之下,金德发展股价狂飙猛进,从2008年10月的5.92元一度上涨至2010年3月1日的24.4元,短短一年多时间上涨四倍。
经历了三次重组流产之后,此次西王集团的入主让金德发展重新看到曙光:西王集团拟承接金德发展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注入旗下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西王食品)玉米油资产,预计2010年可产生净利润8134万元,实现每股收益0.65元。
“业绩看上去很美,但公司关联交易频繁,治理结构还是有隐患。”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直言。
脱胎于村办企业的西王集团,能否扭转金德发展业绩颓局,娴熟掌控上市公司尚属未知之数。
两步入主
1996年上市的金德发展,命运多蹇。
2000年12月沈阳宏元集团(下称沈阳宏元)入主庆云发展(金德发展前身)后,主业经营一直乏善可陈,但大股东却大玩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套路,并因财报涉嫌造假被查,此后金德发展即成为湖南资本市场的一个“烂摊子”。
2008年3月,深圳市赛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赛洛)从沈阳宏元手中获得金德发展控股权,置入旗下燃气资产,但并未为金德发展“脱困”带来曙光,不久董事长杨文清陷身于与原合作伙伴钟镇源的股权官司,而此后的两次资产重组也无疾而终。
2009年年中,急于脱身的深圳赛洛拟以金德发展向西王食品定向增发,但因西王食品与西王集团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过多等问题导致增发流产。2009年10月27日,杨文清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湖北警方逮捕,金德发展再次重回与西王集团合作的道路。
西王集团颇富传奇色彩。其董事长王勇原为山东邹平县西王村村支书,靠着集资40万元成立油棉厂起家,数年间即将西王集团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其旗下西王食品2009年生产玉米精炼油8.48万吨。
此次西王集团入主金德发展采取了两个步骤:2009年12月,西王集团全资子公司山东永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永华)与沈阳宏元签订协议,承接沈阳宏元对深圳赛洛的债权,后经法院调解,深圳赛洛将其所持有的1270万股金德发展股份转让给山东永华抵债,山东永华以17.43%的持股比例成为金德发展第一大股东,深圳赛洛仍持有253.5万股股份。
接下来,2010年2月4日,金德发展发布资产重组预案:向西王集团转让包括酒店和阀门建材等在内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西王集团以现金向金德发展支付对价;同时以14.83元/股的价格向西王集团定向增发5257.26万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西王食品100%股权。


增发之后,西王集团将持有金德发展41.91%的股份,加上其通过山东永华间接持有的10.12%上市公司股份,西王集团合计持有金德发展52.04%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东。
评估显示,金德发展拟剥离的资产价值约为1.29亿元,而拟购买西王食品的资产价值约为7.79亿元。定向增发之后,金德发展总股本将增至1.25亿股,按照西王集团拟注入资产2010年预计净利润8134万元计算,2010年金德发展每股收益将达0.65元。
至于金德发展原有的资产和债务,金德发展董秘陈筱萍表示,考虑到其已基本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西王集团将会指定第三方进行承接。
整合前路
尽管目前西王食品资产注入尚未完成,但西王集团已经开始着手接管金德发展。
2月2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率领西王食品总经理王红雨、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孙新虎等一众高管悉数出席,当日股东大会免去了原董事长杜红云等董事的职务,同时增选出王红雨等数名董事和监事。
“玉米油资产注入仅仅是第一步,西王集团还有房地产、钢铁、医药和物流等资产可以注入。”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孙新虎在股东大会后回答机构和媒体的提问时透露。
但记者调查发现,除去2005年通过分公司西王糖业(02088.HK)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糖业资产和此番注入金德发展的玉米油资产,西王集团的房地产、钢铁和医药等资产规模并不大,后续资产注入想象空间有限。
而此次增发购买的西王食品,2007年至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34.25万元、9.5亿元、10.0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34.42万元、4001.81万元、7030.45万元。
尽管业绩向好,但业内人士对西王食品的发展前景仍持谨慎态度。业内人士分析,此前西王食品的玉米油一直以散装批发为主,且长期为金龙鱼、福临门等多个品牌贴牌生产,更多的是成就了别人的品牌。
而在行业竞争方面,西王食品也遭到了同行同村企业中国玉米油股份有限公司(01006.HK)的市场狙击。资料显示,中国玉米油公司主要生产食用玉米油,2008年产量为7.66万吨,2009年1-6月销量为6.58万吨,中国玉米油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食用玉米油生产商,其在国内广大的市场上对西王食品展开了强大的竞争态势。
此外,长期困扰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频繁问题也并未得到很好解决。
沈阳宏元主政金德发展时,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德阀门与沈阳宏元之间即存在大量产品配套销售方面的关联交易。
而本次拟注入上市公司的西王食品与西王集团之间也长期存在采购玉米胚芽等关联交易,仅2009年一年,西王食品向集团采购玉米胚芽金额即占总采购金额的37.82%。
“少量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但西王集团入主之后控股比例很高,这对于规范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管理关系并非好事。”方正证券研究员陈光尧直言。“毕竟前次借壳就是因为关联交易过多被否的。”


孙新虎告诉记者,西王食品注入金德发展之后,将逐步增加外购玉米油原材料——玉米胚芽的比例,以降低关联交易比例。
“潜在的隐忧是,提高玉米胚芽外购量,可能使公司原材料成本增加,影响公司预期业绩目标的实现。”刘亚辉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62

鱷兄: 遠大醫藥(512)的「非關連交易」


(註: 以下是未經詢問原作者同意轉載的文章,若原作者要求刪除下,該文將會被刪除,敬請留意。)


鱷兄的研究水平很高,他很久沒寫文章,他的研究對後來小弟寫的文章影響很大,今日他就寫遠大的交易的問題之處,我當然要轉載一下。


(1)


首先談談公司歷史。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61

該公司原名太陽神,創辦人懷漢新,是一名「下海」商人,在80年代末進入保健品市場,主營飲劑。不到幾年,已成為一家非常出名的保健品公司,在1993年上市,該年營業額13億,盈利2億,曾一度佔全國保健飲劑的65%。

但是上市後,該公司進行多元化,因攤子太大,難於照顧,所以全部虧損而回。

另外保健品市場,在1990年代初保健品銷售商利用廣告轟炸,導致該行業的井噴現象,但因保健產品良莠不齊,終於在1995年爆破,導致該公司的沒落。


2002 年被迫賣殼至現大股東遠大集團關係公司,現大股東在2002年進行多次注資,並多次配股收購,但仍不能挽頹勢,其後在2004年3月,20合1,之後更進 行兩次供股,一次1供3,每股8仙,一次1供2,每股11仙,2005年第一大股東把股權轉讓予第二大股東胡凱軍後,其後並無動作。

據鱷兄稱,胡凱軍聽聞是Hu Jintao(下稱「Hu先生」)的侄兒,Hu先生為中國國家領導人之一。不知真假。

2009年12月22日時,胡凱軍仍然以中國遠大集團總裁的身份為旗下公司華東醫藥作重要報告。



http://www.eastchinapharm.com/news_detail.aspx?ID=1651&p=xwzx&p_kind=4&c_kind=9

此 次盛会,公司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华东医药大股东——中国远大集团总裁胡凯军先生。大会由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燕女士主持。中国远大集团助理总裁 李炳源先生、中国远大集团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刘程炜先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体中高级职员、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及部分管理科室人员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7/LTN20090327382_C.pdf


除此之外,上面粗體的這位中國遠大集團醫藥事業部總經理劉程煒先生同時為遠大醫藥(512)執行董事。


(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9/LTN20080509364_C.pdf


2008年公司向大股東胡凱軍先生收購武漢遠大製藥公司,宣佈易名遠大醫藥。


但當中原本持有遠大醫藥的中國遠大,卻被轉移至胡先生的離岸公司,這當中如何解釋?據鱷兄發掘公告稱,中國遠大和胡先生的關係如下:


「除胡凱軍先生(大股東Outwit Investments Limited之最終實益擁有人)為中國遠大之法定代表兼董事會主席外,中國遠大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第三方,且彼等概無持有任何股份。」


那中國遠大的持股人是誰?據鱷兄找到在21世紀經濟新聞資料稱,中國遠大亦是非常神祕。


http://www.21cbh.com/HTML/2003-6-5/10132.html


新聞對中國遠大集團有以下的描述:
「中國遠大集團公司是以製藥、房地產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大型集團公司,業務領域涉及國際貿易、商業、酒店、金融證券等行業,業務區域遍及全國和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績驕人,實力雄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26/LTN20100226453_C.pdf


前幾天,遠大醫藥(512)才宣佈將認購「武漢遠大製藥」的發行股權,並指出「認購發行股權將鞏固武漢遠大之資本基礎,從而提高武漢遠大日後於任何機會出現時進行收購之能力,惟現階段並無固定目標及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03/LTN201003031001_C.pdf

回顧一下遠大醫藥(512)的通告,協議日期是2010年3月2日,該日宣佈今日想談的兩個主角,分別為湖北富馳化工醫藥及湖北瑞珠製藥。。



(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03/LTN201003031001_C.pdf


前兩日,遠大醫藥宣佈購入為湖北富馳化工醫藥及湖北瑞珠製藥。當中好像並無特別之處。


鱷兄今次主要說的是湖北富馳化工的交易。這個交易代價為117,699,628人民幣。


據鱷兄引述通告稱,富馳的賣方是合共33名總共擁有湖北富馳股權總額 75.47%之人士,根據富馳收購協議,富馳賣方已同意出售而武漢遠大已同意購買富馳收購股份,相當於湖北富馳之75.47%股權。通告並作出以下聲明:

「就董事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湖北富馳之股東(包括富馳賣方)為獨立第三方,而彼等概無持有任何股份。除本集團原料藥之若干上游原材 料現由湖北富馳供應外,於過去12 個月,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與富馳賣方或其任何聯繫人士之間概無進行任何交易。概無富馳賣方與任何瑞珠賣方有任何關連。

雖然「於過去12 個月,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與富馳賣方或其任何聯繫人士之間概無進行任何交易」,但控股股東及其關連公司呢?


(4)


http://www.435200.com/news/2010/0201/news_9464.html

一個月前,大陸有一篇《中國遠大集團與湖北富馳化工醫藥股份公司正式簽約》的新聞,提到「2月1日,中國遠大集團與湖北富馳化工醫藥股份公司在磁湖山莊舉行簽約儀式。............兩家企業攜手合作,擬投資4.2個億組建湖北遠大富馳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hbyxx.cn/news/2010/0203/article_8385.html
捉字蝨也算不上甚麼,最離奇的是我找到的一段視頻新聞,新聞的標題是《中國遠大集團控股富弛醫藥化工公司》,內裡提到「中國遠大集團以百分之七十五點四五 股份正式控股富弛醫藥化工公司」。一個月前,中國遠大集團正式控股了湖北富馳75.45%股份,現在遠大醫藥(512)又向33名「獨立第三方」收購湖北富馳 75.47%股份?


http://www.fubochem.com/template/news_01.html


作一點補充,有一間公司叫做湖北富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自稱是湖北富馳化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控股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在2月10日發表了一則簡短消 息:「2010年2月10日,遠大武漢製藥正式控股湖北富馳化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更名為湖北遠大富馳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鱷兄稱,雖然找不到「遠大武漢製藥」的資料,卻發現一間「武漢遠大製藥」,而「武漢遠大製藥」正是(2)段所提及的公司,亦即是今次交易的買方。

究竟之前購入武漢遠大及增持湖北富馳,這次交易是否有隱瞞關連交易的成份?也許交易雙方才知道當中的貓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63

我对交易的认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ilhr.html


本帖是转的。个人认为写的不错有借鉴意义。我对交易的认识或许在读文章的你也能找到其中的自己。。。我对交易的认识

 

 

今晚刚好有空,将去年以来写的散落在各个帖子里关于个人股票交易的体会汇总在这里,对自己是一个总结,对朋友是一个参考的资料。

1、这么多年下来,学会的操作技巧就是追涨杀跌。短线做的是追涨杀跌,中线做的也是追涨杀跌,长线做的还是追涨杀跌。刚炒股的时候学的是追涨杀跌,入门深 入的时候还是练习追涨杀跌,追涨杀跌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追涨杀跌等的就是结果后的行动,不做太主观的预判,做的是标准测量后的跟随行动。短线、中线、长线 的区别就是操作时间的尺度不同而已。

2、追涨杀跌为主,时间管理、资金管理为辅。买了要涨,卖了要跌,这就是买卖的原则。既是强度判别原则、也是时间管理原则。

3、买的时候要的是上涨的一段惯性,卖的时候要的是下跌的一段惯性。势头的短长决定了操作时间的尺度大小。

4、买卖一次就完结一次,下次再做算新的一次不要有太多的思量和计算。操作讲究的是即时,错了就改。高买低卖是我中线追涨杀跌的方法,高买高卖、高买低卖 是我做短线的方法,用时间管理和资金管理化解短线操作的风险,用眼力及执行力化解短线操作的风险。

5、不涨不买,不跌不卖,涨到什么位置买,跌到什么位置卖,这是操作时间尺度决定的。

6、时间是钱,时间可以化解风险,要学会利用时间赚钱。

7、隔日交易,要的是2到3个点的冲动惯性。每日必须换股,这个是纪律,你只有这样做了,才可以保证流动,只有流动才可以回避风险,让短线的利润复利变 长。

8、隔日交易,为什么要每日换股,你不做是难以体会到其中奥妙的,你追求的是2、3个点利润,遇到涨停的是意外惊喜,可以在第二日集合竞价卖掉一部分,走 弱再卖掉剩余的,走强就继续酌情卖。每日的换股保证了你操作的一致性,保证了追求目标的稳定性。

9、操作的技能是在反复练习中逐步提高的,只要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不断检讨改进,不断求知,不断练习知行合一的能力,不断练习系统化思维和系统化操 作的能力,相信这种不断的训练,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会使我们身体形成异于常人的反应能力,就好比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在竞技场中的表现一样,在资本市场 中,你想不赚钱都难。

10、反复的练习,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会形成直觉,看盘的直觉和操作的直觉,可以让你在瞬间做出判断和反应,以至于交易者往往是先买入了再找回头看看基本 面,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安慰。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知道基本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让你追涨,跟随主导资金进入的冲动。

11、追涨,可以通过对买入资金的配置,买到起涨的平均价。第一笔买入价格,可以在起涨点,也可以是初涨的任意位置。续涨,可以减量加仓;当天盘中下跌, 见强,可继续增量买入。选择的股票形态要好,位置要适当,量能要充足,总之要有强和韧的感觉。

12、短线交易者,一般不主观预测大盘的涨跌,看的是大盘的强度和个股的机会,大盘转强、个股表现活跃就可以放心胡来。看一下涨跌幅榜,看一下涨跌停板的 状态,看一下大盘的位置和大致形态,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天的强弱了。

13、身经百战的战士,不会怕跌,也不会怕涨,偶尔被套,也会择机脱身的。长线股短线做,中线股短线做,资金合理配置,是给自己的进出预留了回旋的余地 的,可以让你偶遇不测,可以通过时间管理和资金管理从容退出。

14、我如果中线选股,一般只会看一下股本、行业、是否热点或可能成为潜在的热点,看一下人均持股、股东情况,看一下是否容易造假,看下哪个地区的股票, 看一下有没有送配的可能。

15、盘局没有突破之前,说什么都没用,我们不是庄家。确认你买入的理由,要么等待,要么走人。面对个股的每日走势,我们很难预测,股票可以向上做,也可 以向下做,可以顺势做可以逆势做,这个由主导资金根据形势来控制节奏.

16、我们的买卖及持股主要来自于:1)价值判断及消息确认给出的信心; 2)主导资金的成本及做盘的力度给出的信心; 3)上涨惯 性给出的信心。

买卖股票的过程就是及时调整仓位的过程,按照自己的操作理念及操作方法动态调整的过程。

17、好的股票不是人人敢买的,在恰当的时间勇于人所不敢是一个赚钱的秘密,越是心理上感觉可以放心买入的股票,越是难涨。

18、技术上看股票没涨的时候很难确定它什么时候涨,只有涨起来才知道。这好像说的是废话,但是我认为顺势的秘密就在这里。要顺势,要明白主导资金的成 本,要知晓自己的贪婪和恐惧的时候,去站到对面,就容易和主导资金同步了,那就多了胜算。

19、技术上买涨的股票买的是上涨的惯性,买的是忐忑不安的感觉,除非你久经风浪,你做不到不把钱当钱的气定神闲的买卖。

20、你买的股票,要在适当时机给大家一个涨的理由才好涨起来,理由越震撼,感觉越真实,股票就飞的越轻盈。便于操纵的股票才是好股票,容易被操纵利润 的,容易被操纵价格变化的,容易被操纵股本的,发现主导势力操纵的容易性是赚钱的捷径。

21、在这个市场中的每分每秒的时间这个概念,是具有价格属性的,要学会换算和评估,好行情不要轻易浪费掉,要合着潮流才好赚钱,乘着势头起来的,傻瓜也 能赚钱,不是人能,是借了势的力量。

22、做任何事情,方法不当,不下功夫,不借势而行,想要成功,都是妄想,反之,想不赚钱都难。

23、预测就是一个大方向的判断,太具体太拘泥了,就会影响操作。预测就好比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路,每天的行情就如行驶路面的状态,我们的操作就如同我们驾 车的技术,持有的股票就好比我们驾驶的车,我们每天面临的就是一个多因素交互影响的过程。你有了大的方向的判断,事先有个应对的准备,在操作的时候才不会 出现大的误差,面对每天的涨跌,才不会惊慌失措,你持有看好的股票的心态才会平稳。

24、所有的预测都是一种准备,不必过分较真,属于看盘的预案,每天都需要临盘校正看法,操作以个人的买卖信号为要。某个时点预测的目标好比划一条线,存 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确定测试强度的标准和做可能性的准备。做股票,先大后小,先粗后细。

25、因为预测是一种未来的幻想,做实它就需要确定我们的交易策略,确定了我们的交易策略后就不怕今后的上涨和下跌了。这个交易策略和我们的性格和习惯有 关。

左侧交易:在市场进入疯狂的过程中,逐步减仓。1、市场不疯狂,手中个股中高位疯狂,可以逐步卖此换彼;2、市场开始疯狂,手中个股处于低位没疯狂,可耐 心等待疯狂后一次卖出等回落再说,这样的股票会疯狂的时间较短,可能是下次上涨的热点。右侧交易:等指数冲高回落再起无力时卖出。

26、做股票做的是心理对抗和交易策略,预测是主观的,应对操作才是客观。要融入市场不要对抗市场,当市场与自己的预期相悖时,可以小额进入感受市场,通 过金钱和自己的心理对话,和市场对话,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操作是自己和市场互动的过程,是需要与市场亲密交流的,交易的功夫是身体的综合反应,不完 全是脑子的逻辑判断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要反人性本能而动,功夫的深浅在火候的把握。坚定的空头是性格上的,当与市场相悖时,当某时冲动做多进入的时候,小 买小跌,大买大跌,但是可以用交易策略,让自己融入。反向交易是测试与融入对立面的手段,市场大的机会难得,不要惧怕交易,在战斗中成长。当早盘跌幅排行 超过涨幅排行时是初步的预警了,当排行榜出现跌停的股票了,就是重要警醒的时刻了,想好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大胆去战斗吧。

27、问一个问题,股市里的交易是不是应该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具有一致性呢?它们背后的本质是不是相同的呢?

不要跟我说谁在哪段行情挣了多少钱,不要跟我说实盘PK,没有那么复杂,你只要通过我说的这四个原则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你就知道他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了。

百万资金实盘赛的选手的交易成绩,你根据我说的这四项原则去衡量,看看是不是具有一致性。

买卖行为构成交易,什么时候买卖、买卖什么、买卖多少、买卖的时间尺度这些交易要素都要放在前述的四项原则上实施。

为什么要单独强调交易?哪个股民不是在自然的交易?这就是问题的重点。在一个市场里生活,我们会遇到各种现象,但是指向本源的却有轻重缓急不同,混杂在一 起不为我们所知哪些是最重要,从而让我们难以更上层楼。我们强调交易就是要强调我们的行为模式,强调我们的认知能力,强调我们的思维模式,强调我们的心理 应变的正确反馈状态的建立,这些强调的重点与市场变化构成双向交换。这些强调必须成为我们每日看盘、应对训练的核心。

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在我眼里都是一个交易的问题,只不过交易的对象不同、交易的时机不同、交易利益选择不同。

28、简单往往是在合理、合适的基础上的程序化结果,好比优秀的交易员面对市场做出的自然反应,这个结果是经过建模、测试、修正、应用,直到变成自己的应 激反应,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下功夫打磨的。经过训练的应激反应的表现就是简单。

生活的简单,往往先在理上贯通,明白得失的取舍,形成观念(信仰),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平淡中感受每日的喜悦。当我们能够喜悦的生活,复杂的一切生活现 象也会在我的感官上呈现简单的表象。

29、关于信仰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我们的世界观,这是我们看世界的方法,既有先天性格因素也有后天环境教养的影响的形成的世界观,会对我们的交易观念的形 成产生根本的影响。骨子里悲观的人往往有空头倾向,反之乐观的性格也会容易形成先天的多头思维,这是两个极点,优秀的交易者就是要将这两种潜在的主观倾 向,转化为相对客观中性的观察和应对上。信仰是观念的绝对化,与客观相悖,但往往在大的时空范围内决定我们的生死。

30、我理解的平衡是一个妥协点,在妥协点或者叫平衡点上才可以有动态的稳定,才可能生存长久。比如进出点位与损益的平衡,满仓与半仓的平衡,风险和收益 的平衡,期望值与获得值的平衡,事无两全,关注到这个平衡的原则,想明白这个道理,在心底里事前确定了那个经过得失权衡的操作原则,在操作时才可以做到有 章法、果断,内心稳定。

我理解的平衡原则是一个用于调解交易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器。在股票狂涨的时候,持股人的常态就是怕失去,心不安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卖出部分股票平稳心 态,如果股票继续上涨,那卖出的一部分所带来的作用,就是平衡。快乐用悔意平衡,快乐用失去平衡,剩下的股票就会拿的更稳。

在选股的时候也要用到平衡,比如进入标的股的仓位和该股所处的位置的平衡。总归,你找到你要做的事情,在看它的对立面在哪里,就容易寻找到平衡的位置。

进时想到退,得到想到失去,股票的整理尾端的先下后上,这些都是平衡原则的体现。

31、关注个股的活跃度和涨跌排行,根据自己的交易尺度和交易风格决定进出,交易是个人的事情,适合自己的就好,没一定之规。遵守规则和灵活应变是有冲突 的,所以要用到平衡原则。我理解遵守规则也可以用熟悉规则替代,这里所对应层次就会有差异。立在四个原则基础上就可以练习知行合一的能力,这个从假知到行 到真知再到知行合一的过程是需要1、明白道理;2、知道方法;3、互馈练习;4、时间,最后形成身心一致的反应。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在:闲聊太极,与佛交 易这两个帖子都有说明,也顺请方家指教,从这两个帖子给出的体会,说明了生活与交易的一致性。

32、时间的连接点是大小嵌套的,盘面和政府活动的心思都是密切关联的。交易做到一定程度,应该是轻松的事情。你不要太苛求自己,很多事情方法对了,功夫 到了,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33、行情好时,三股滚动操作会比较忙,交易者关心的就是盘面和资金的配比情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收益增长平稳,资金曲线走慢牛行情,机动性强。某只股票 拉起后在旗杆上方分价位卖出部分股票降低仓位。只要大盘平稳,可以在寻找临界股逐步买入,或者在自己的另外两只股票里加仓。这种操作可以有很多变种,可以 用一只股票,按价位滚仓操作,也可以用资金和持仓配比平衡操作。行情好的时候,动态满仓,行情不好时,可以降低仓位或者空仓。每天都有一部分股票处于可以 卖出的状态,不至于当天买入后,变盘导致被动挨打的状态

34、临界股票是指整理末端,价格走硬的时候。价在量先,也就是通过价格的硬度判断,而不是根据量能判断。量能的判断是在价格变硬后逐步走向突破状态的时 候,那个时候再监测量的变化,从而确定是继续走推动形态还是走调整形态。

因此,整理末端是否要结束整理,一个是要看均线梳理的情况,二是要看价格是否逐步变硬,三是要看价格和均线的互动情况。硬是一种市场感觉,多看盘中走势, 就会逐步积累出这种感觉的。

35、推动行情看量能变化决定调整行情的来临,整理行情看价格变硬的时机决定推动行情的到来。推动行情看价格变化与短期均线的关系决定调整行情的来临,调 整行情看量能的变化确定调整时间的长短。

价、量、均线,三者的互动关系是最基础的看盘信息。三者的综合体现在时空的转换上,体现在软硬的表现上。软硬的判断首先要确定参照物就可以对比了,具体是 用什么参照物,有经验的触目可见,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要结合每日盘面多总结后就自然会知道了。

36、软硬对应的概念可以是弱强,可以盘软盘坚走软走强,这些都是针对走势做出的主观判断。可以通过确定参照物来判断,参照物的概念是动态检测的要素,是 交易者临盘应对的核心技术。盘整期间的软硬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那个状态。其实短线最好的买点就是要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个瞬间。

37、交易者最忌讳的是幻想,最忌讳无原则的交易,到了该买该卖的时候,盲信盲从、寄托在主观的幻想中不执行交易纪律是常见的现象。现在的市场,处于什么 阶段呢?在操作上是继续买入、持有不动、还是卖出呢?评估是当下的事情,预测是未来的事情,目前的交易机会如何呢?目前的市场是机会大还是风险大呢?如果 存在风险,我们怎么在市场中做好自我保护呢?

任何时候不要把我们的操作行为寄托在任何的幻想中,预测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相信预测也是容易形成易形成幻想的一种表现。

38、在市场中打拼这么多年,我想这个标题所说的结论,无疑是我十几年交易换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我很久之前也预测,而且也曾预测的很准,但是,这并不 能保证我真正的进入交易之门。因为,只要我预测了,就会形成比较明确的主观预期,就会对我在现实的操作形成干扰,让我患得患失。

现在的我,只假设可能性变化,不做唯一性预测,通过盘面变化不断评估可能性的演化程度,在动态中平衡自己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根据市场的阶段性特点,选择不 同的交易尺度和仓位轻重来平衡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看不准的,宁肯退出或通过降低仓位来控制风险,主观降低赚钱的速度(客观上 可能形成慢就是快的效果)。赔钱的时候算总账卖出,以趋势为先,以买卖原则为先,以市值回撤幅度为先。这些为先的要素,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市场变坏了,状 态不好了,赔钱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退出来观望。

很明显,上周市场的变化,已经满足了上述退出的条件,很多个股在一周的时间已经远离个股高点达到了15%以上,这是近5周来出现的新现象,说明调整其实已 经在5天前就悄然开始了,所以看指数也好,看个股也好,上周的几天已经陆续出现了中、短线交易尺度的卖出提示。当然,卖出的技巧各有不同,可以破位卖出, 可以反弹时卖出,可以在上涨无力时卖出,可以在交易性机会不连续时卖出。

至于今后的事情,比如是否能在下周一到周三连涨三天,然后开始下跌,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即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交易者也要通过盘中评估来确定自己用什 么样的仓位重新进入,在什么状态下再次退出。

相反如果,从下周一跌到周三,连续下跌跌出低点,交易者也可以根据历史的数据和盘面的特征,采用适当交易策略,通过仓位控制适当进入,随着盘面的变化,决 定进一步加仓还是减仓。

总之,我觉得,交易者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增加对可能性的分析能力,而不要那么信誓旦旦的觉得今后的某段时间就一定涨或跌,画地为牢用主观代替客观,用 当下幻想将来,这不是一个交易者应有的态度。如果我们真的能确定未来,那么我们为何不利用杠杆原理获取超额利润呢?交易者应该做的是通过盘面变化,评估目 前的和即将到来的交易性机会的大小,通过评估市场特征确定自己的交易尺度和风险管理手段。

39、操作方法是根据个人习惯确定的,具体采用什么样的交易尺度,每个人可以根据实践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原则进行交易就好。我所提醒的目的就是不要在 交易的时候用幻想代替纪律的执行,平日里就要清醒的知道自己在什么条件下进出这个市场,一旦满足条件,就要坚决的执行。而不要在任何时候迷信某些流行的观 点、某些权威的言论,放弃了自己的交易原则。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采取合适的交易原则,并且始终如一的执行下去。

40、交易原则的本身可以代替幻想的作用,一个适当的交易尺度可以保证我们回避牛市踏空、熊市套牢的风险了。

投机虽然是一场想像力(包括高和低两个方向)的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验证想象及时应对变化的游戏。

41、炒股,尤其是短线操作的技能,需要方法,更需要交易的次数积累,炒股天才是生理结构天生的适合炒股的需要,比如直觉、身体的对应能力、心理适应能 力。隔日交易,更多的训练的是身体的知,类似的一种本能的反映,是一种技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质变,勤能补拙,这点毫无疑问,勤就是量的积累,另 外正确的方法,不断的修正错误,坚持正确等等的综合,在交易次数的积累下,达成质变。

我们知道净土或者藏密的诵念咒语的基本次数是100万次,就可以达到身体相应。引文中给出的是“如果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至少要练习到某一个程度。研 究人员相信,真正的专精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锤炼。 

一万个小时,这真是个神奇的数字。神经学家列维亭(Daniel Levitin)写道:「这类研究显示,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或训练,是成为专家 最起码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篮球选手、科幻小说作家、溜冰选手、职业钢琴家、棋士,甚至是最厉害的罪犯等,一再印证这个数字:一万个小时。」”

1万小时对看盘是什么概念,每日用工10小时,一年365日,也要3年,达到盘感直觉。对于交易是什么概念,如果每日3笔的买卖,一年按250交易日计 算,也才750笔交易。通过大量的交易和不断的优化,这是进入专业的基础,这样的交易,会比少量交易的人,更容易得到交易的技能,更能具有在市场中立足的 优势。

42、市场是走出来的,不是预测出来的,但是在关键点上要想想两个极端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原则去交易。今后的涨跌,从现在来看,说什么都是虚妄的,但 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然后才好去观察和验证,进而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43、什么是信心?就是给自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买入的理由。当上涨趋势已成的时候,根据习惯买入即可,也无所谓信心了。信心总是容易和信念、信仰、习惯、 预期、判断等因素相联结。这个信心的建立,首先是基于对行情趋势的判断,然后才是针对个股价值的判断。而信心的多少和信心的变化,也会形成群体的心理共 振,从而和行情的演化形成互馈。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我买入还是我持有,买卖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和我主观的信心和客观的形势相关联,和我们每个人的信心相关联。信心的问题,既是一 个价值判断及形势判断的问题,也是一个信仰和经验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有人这么多年了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性在这个市场中战斗,成为一个理性化和现实矛盾性的一个混合体。我倒是觉得,在1说1,在1玩好1,要强过在1 说2。

44、个人理解,买入的信心分成两部分:1)对整体趋势的判断;2)对买入目标的上涨预期的强烈程度。那么,目前的位置,能不能从这两方面给我们信心呢? 我们的信心,也不是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引导者的信心如何?他将把价格或指数引向哪里?我们的信心和引导者的信心之间的互动是交易时更重要的事情。

45、空仓的在外看着大盘上涨,是不是心理特难受呢?介绍点我的经验,如果你预期大盘还要下跌,如果你目前完全空仓,不妨用很小的仓位,比如1/10、1 /20、1/30,胡乱买些股票,买什么股呢,就买那些强势股以及形态上好像要突破上涨的股,每只股票可以分两到三次买入。买入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买的 这些股票,还能继续走好,你就算挣到些买菜的钱,如果这些股票要是走的不好呢?你就当赔些钱玩耍。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买的票,买了以后 这些票好像也就涨到头了,这里买入的要求就是要冲动性购买,按照牛市时的短线抢入性买法。我就是想通过自己赔点钱来平衡自己。如果这些股票明天能赚钱,再 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加仓或卖出,如果明天开始赔钱,再根据盘面决定是卖出还是做盘中T+0。

46、赔钱是回馈市场的一种必须的行为,在调整市用赔小钱熬时间。而且这些钱其实不见得赔的了,俺买的这些股,都是中线看好的股票。所以今后下跌可以加倍 买,做盘中T+0。

47、自言自语发布出来就是对自己的挑战,自言自语记录自己行走的轨迹,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互动呢?别人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把注意力关注到市场和自身对市 场的反映上就好了。炒股票对于多年在市场中用心混的人,是个身心如一的熟练活,当你交易上万次还能活的比较好的时候,你只要注意优化自己和市场的互动就足 够了。

48、俺是交易者,不是预测者,俺只对交易感兴趣。卖出等待机会,换股进行操作,从11.13入场到现在,没有一日不是持股。想空仓了,3月份几次振荡当 天上午被动卖出后下午被动买回,或者当天被动卖出,第二日重新进入市场。因为中线看多,所以每日满仓,俺的个性决定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交易者,喜欢在市场 中穿梭。

单边行情跑动少,小涨稳涨持仓不动,大涨后逐步减仓,盘中换股买入临界股继续守仓,振荡行情三股轮作,动态满仓。大盘震荡先出来再说,走稳后再进入。

49、做股票的大致知道今后的涨跌方向就好了,一切都是盘中应对起作用,卖了后涨说明市场强过预期,买回来就是了;买后发瘟或者下跌该卖就卖了它。不同的 阶段采用不同的交易节奏,有时候做周线,有时候做日线,也做分时线。做股票的不讲后悔,讲当机立断。该卖了就是卖了后大涨也要卖,该买时就是买后大跌也要 买。

有些朋友不理解俺的跑进跑出,回过头看,你不跑也可以。但俺不敢在那些时候赌不跌。昨日卖今日买,虽然倒差价不大,1)回避了可能的风险;2)提供了换股 机会;3)主动掌握在自己手里。

50、你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在市场深化交易的能力。钱是符号,交易是游戏,我们入境玩耍就是了,没那么多规矩。练习对势头的把握和应变的能力,练习资金的 动态管理,练习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当我们熟悉了这个股票市场的水性时,一切都很自然,百万金钱也如儿戏。

股市是最好的游戏场所,讲交易的尊重波动的机会。题材也好,价值也好,都是游戏的道具,都是创造波动的基础。我们希望财务自由,没别的途径,只有喜欢这个 市场,融入这个市场。过分精算、过分理性的本身就是不尊重这个市场。我过去一直说你追求完美会导致身心的隐疾,所以我还是想提醒你,入戏才能忘我才能融 入,才能如鱼得水,才能有真正的乐趣。

玩股如同打电玩,具有一切游戏的特征,财富是在正确的付出后自然的结果。

你说的问题,其实是你过去交易认知习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个市场给你带来的伤害。

51、交易者从来不会手抖,是有原则的赌徒。这个交易的能力,没有千万次的练习,是难以有深入体会的。所以,中线交易的,和短线交易的频率不同,感觉也会 有差异,这是十分正常的。原则交易者和随意交易者,也是有差别的。每个人心中的尺子不同,进出的原则就不同,这本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一笑不明白这个道理, 小脚穿大些,自然不舒服,反之大脚穿小鞋也很难受。

交易的节奏如同舞者的脚步,是在动态中演绎美的。这个动态就是资金账户对风险评估的应对平衡。所有的预测给人带来的危害就是幻想,交易者需要的不是预测, 不是等待,而是始终的评估市场的强弱和风险收益的平衡,先生而后求大壮。

52、交易者只关心这个账户的市值是以什么方式增长,如何控制资金市值的回撤,通过什么手段让它成为一只大涨小回的曲线。每次交易的最大回撤是2%-5 %,根据市场配比进入的资金,做不好就休息,顺手了继续玩耍。上涨的市场让市值超越指数上升,尽量不出现大的回撤,剩下就是假我们以时间了,做好了这些, 想不当有钱人也是难事。

其实,像职业炒手、色狼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能在这个市场活的长久的人,他们的交易能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用百万金钱磨练出来的。那种心理、情绪和市场 反反复复交互的过程,只有逆反了常人了,才能进入赚钱的自由境界。另外就是对市场的认识能力,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你不真刀真枪的每日打拼,盘后盘内下功 夫练习,怎末好到这个市场随意取钱呢。

交易这个能力,是我们必须专注于斯,按照正确的路径,反复练习才可以优化的。

53、法无定法,适合自己赚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赚钱就是靠时间和机遇了。所谓的尺子,决定于世界观和我们的性格还 有我们心理的频率,一个悲观性格的人注定了他的交易特征是和乐观性格者不同的。

54、股票如果买点合适,本身是可以用时间化解风险和产生利润的,期货和权证的时间单位紧凑,不具有和股票特性的可比性。

55、为人主观会对市场失去敬畏的,做人做股要保持一致性。去掉你的主观和武断,跟随市场的变化,你会在这个市场中如鱼得水的。客观中性既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做股票的原则,做股与生活态度的一致性,才能让我们面对纷纭变化的市场,保持良好的应对的策略。

56、什么是技术分析,技术就是立足于市场对资金流数据的分析,这是最直观的东西。什么是图表分析,图表就是资金运行的轨迹,什么是图表的动态分析,就是 形态与资金互动导致的强度变化,是交易者观盘的重点。

57、如果你中线看空,那么看空的观点说一次就够了,剩下的就是我们每天针对盘面的应对了,不要在乎自己看错做错,看跌看错了,马上改过来就是了,对于一 个交易者来说是最平常的事情。跌不下去了,热点出来了,我们看空的还站在场外幻想他是诱多吗?交易是有原则的交易,到了买点了,就该进来,当然买的时候想 好退路就是了。

58、我的卖点也是有原则的,没利可图的时候,我就开始减仓,到杀多开始的时候基本就交易性空仓了,在临界点我宁愿被它的假动作欺骗,也不抱有幻想留在那 里。走好了我再进来,一般都会有倒差价。这种交易性的被动卖出,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好多次了,但是每次也就是头天上午卖出,下午或第二日就买回来了,规 避了风险,调换了股票。

你看我说卖出的时候,大盘往往还会有一个最后一跌,然后就返身向上了,这就是牛市的走法,市场上涨的力量很强。我所说卖的地方就是杀技术多头的临界点,我 们要做的就是看跌不下去了,就转身回来,跟随热点。通过卖出活性差的股票,买进活性好的股票,就可以在这种转换中获得超额收益。

具体危险的判别方法,每个人都不同,差别在个人的尺度不同。我的判别方法依靠技术面判断走势变异和强弱转化,结合资金管理平衡仓位。

59、1)波浪理论是什么玩意呢,就是一个描述走势的工具,所有的走势都可以被其涵盖描述。波浪理论的基本定义包含了交易价位的各种变化,提供给你一个系 统思维的框架,是一个包含了时空、趋势强度、趋势变化形态、主导力量和反抗力量等多要素的观察的思维框架。既方便你推演趋势的可能性变化,又便于你跟随修 正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个工具的使用的总纲在于事先的预演与事中的动态确认,形成步进螺旋思维。

2)核心就是一竖一横。竖就是推动,横就是调整。运用波浪理论要注意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整体后局部。重点看就是两种形态,推动浪和调整浪,也就是一竖 一横,竖做趋势,高进低出;横做成本,低吸高抛。竖做异动和惯性,做的是强度;横做的是衰减,关注背驰。

一个走势摆在那里,你先确定你需要的时间在那个层级上,是年线还是月线,日线还是分时,然后再看是竖还是横。以竖为例,是新出头还是已经明朗走出,看其运 动特征,是简洁还是复杂,确认时空关键点,观察关键点的变化情况,从而决定如何操作。时间框架不同,波浪形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60分钟级别的驱动 浪,也许是日线级别的调整浪的一部分。所以,观察也好,操作也好,时间框架的确认是一个起点,决定了你的交易时间尺度。交易时间尺度的确定取决于自身的性 格和交易环境的融合情况。

3)怎么用呢?1-确认观察和操作的级别;2-罗列可能性;3-确认走势、跟随及修正操作。1讲的是在哪个时空级别上使用工具,2讲的是操作的预案,3讲 的是如何操作。推动须3成之,新高(新低)是它的特点,调整形态为横为反复,形成交易中枢。

为什么是3?因为大于3能够形成序列,有了方向感。一个趋势会三起三落,一波三折,第三落可能会形成一个转折。三在人的心理上也会形成特定的意义,你去翻 一下成语辞典,会发现很多跟三有关的成语,都涉及到气势的变化。

每一次的趋势变化,都有主次。一涨一落,形成波动,波动是事物运动、生存、发展的主要形式。波动幅度的意义取决于观察者的运用定位。推动和调整互为因果, 它们是一阳一阴相互参照的两极。

推动序列的3、5、7、9无非是描述推力的大小和持续性,调整形态的复杂多变,无非是自然特性的短路原理(阻力最小原则)。市场中参与的人的共力决定了调 整的形态。你的预测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惯性原理把握变化。因为你个人不可能规定变化,规定大的变化需要能够与变化同等能级的外力或在特定的时空点 上施加影响。波浪理论的规则要保证推动浪形成方向性运动,否则就是调整浪了。

推动浪是向上或向下方向的运动,力度越大,K线重叠的就越少,换手越少越强。调整浪就是形成一个买卖双方的临时平衡区域,在这里交换筹码和信息,然后根据 原始冲力及新的信息,决定是否延续原来的趋势。所以,新是推动浪的特点,新的价位,新带来震撼程度,决定了推动浪的力度背景。

4)实盘中,心理博弈是波浪演化的基础,因对手盘、诱导盘互动变化,时间、空间、形态、气势是基本要素,内演化外显形。交易及看盘的秘密在“新”,这个新 就是量变的积累形成的质变,功力高的看到的是势起的兆头。

交易的核心在对买卖互动的把握,看盘用的是互动,操作用的还是互动。什么是互动呢?就是信息的动态交换,同样的一个盘面,知者看到的是强弱,快速反应的是 对交易机会的评估,借助的工具是盘面上的任意一个参照物,可以是均线,可以是盘口的表现,可以是轨道线,可以是震荡指标,常人眼中的普通指标,在知者眼中 都可以形成买卖双方互动的劲力显示,这种动态的显示,就是兆,就是势起的苗头,就是熟手的不思而得,是心领神会。

5)什么是背驰,背驰就是运动的趋势变缓,仅此而已!背驰可以是推动过程的中继形态,也可以是形成顶低的前兆。只要上升(下降)趋势变缓,就一定会形成背 驰。所以,你根本就不用看振荡指标,直接看K线就可以明了目前的状态了,这一点不告诉你,在门外转三年也未必能明了背驰形成的机理。是先有运动趋势变缓, 才有背驰,不是因为指标出现了背驰,行情才会如何。 

背驰既然反映的是一个可能形成交易区间的现象,那么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级别。级别上下的相互影响的因素,在于原始动力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结果, 是能量的继续传递呢,还是形成转势,需要跟随确认。

6)明了上述道理了,你就不会炫耀利用波浪理论预测的能力,因为将要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唯一,而是买卖力道不断交换的结果,过程轨迹遵循阻力最小原则,此 时,你需要做的是预估可能性---即时监测、验证---评估风险和机会---修正操作。

7)波浪理论来自自然现象的总结,所以它的使用背景是人的心理波动和资金流向的互动,而人的心理波动受人的原始欲望冲动及特定信息的影响,受太阳太阴的影 响,因此,你必须了解人性,利用人性,才可以得心应手的与控制主导资金的力量共荣。

60、炒股炒的是什么?炒的是控制的能力,炒的是新鲜,炒的是给你震撼的理由,不明白这些,就难以适应这个市场的变化。

为什么单独强调控制的力量,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模式,你不知晓这个控制的意义,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根基。控制可以是 针对指数,也可以是指针对个股、也可以是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还可以指的是价格变化和我们心理变化的互动,这个是站在文化基础上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根源。

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是相对容易被控制的,控制的方向最终导向利益的转化方向。做为这个市场最底层的参与者,我们要想生存,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就要用心去 理解控制者的意向,观察他的控制目标,监控他的控制能力,追踪他的利益诉求。控制者越强大,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控制者借势的能力越强,股价就越容易使 跟随者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如果我们不能占有特别的资源,那么,我们就做好一个发现者、追随者,跟势、跟力,跟随强力控制者,这既是中长线 持股的方法,也是短线操作的捷径。

控制者的力量也是分层级的,外力的进入会给原来相对稳定的体系,带来新的信息,从而导致局部的混乱,混乱是看盘特别要关注的地方。横盘变竖的瞬间是混乱, 表现价量的渐变突变;走势的由竖变横,也会有震荡混沌的区间,注意那里的变化,可能带来新的机会或者防控可能出现的风险。

002340上市以来的走势说明了什么呢?这个就是控制的最好实例。从它上市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步进入被控的状态,具体的表现可以通过细微的异常显现,数 不胜数,价格被控制的程度体现在控制的如意上。从1.22到今天,一共60个交易日了,在一季度的报告里的控盘结果,熟悉看盘的,早该知晓这个必然。人均 持股3631股,收盘价80.92,合计人均29.4万元的持有量,筹码被高度锁定。

控制无所不在,这里特别的强调,就是让你能够多一个观察这个市场变化的角度,从而增强你认识这个市场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9

中環在線:高盛交易員炒股日賺兩億 李華華

2010-05-12  AD





 

俾花旗國證監會 狀告嘅高盛,終於做番場好戲!根據佢哋呈交畀證監嘅文件,今年頭一季,佢哋總共賺咗97.4億美金(差不多成760億港銀),旗下交易員無蝕過一毫子,拉 勻計,每個trader平均每日賺2500萬美金(即係差唔多兩億港紙)。喺63個交易日裏面,有35日仲係單日贏超過1億美金。

華爾街有 史以嚟無一間行試過咁威,可以話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條數靚成咁,唔怪得主席兼CEO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前幾日響股東會咁夠薑話無諗住落台,仲得到95%小股東力撐。睇怕真係可以學「古惑仔」揸弗人伊麪唱返句「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 去」嘞!

隨時要賠78億安家費

之不過呢頭威威,個頭就即刻要認低威!高盛響另一份呈交畀證監嘅文件話,佢哋可能因為銷售債務 抵押證券(CDO)而會俾更多股東控告,仲會有監管機構同其他機關鍥而不捨咁啄住。「市場消息」又好配合咁話,證監告高盛涉嫌誤導投資者買CDO單嘢,佢 哋o依家諗緊同證監和解,而且會承認銷售過程中有「人為疏忽」或「行政失當」呢啲罪狀,畀番10億美金(約78億港元)安家費算數。以高盛一個 trader一日都賺2500萬美金,40日就可以搞點條數。呢班華爾街大鱷,勁過香港蠱惑仔好多,點只戰無不勝,直頭係隻手遮天啦!

黃光 裕快判決陳曉三笑置之

人哋花旗國有世紀大騙案,我哋祖國嚟嚟去去都係啲特大貪案,好多時最後仲係不了了之!好似國美電器(493)大股東兼 前主席黃光裕單官司,擾攘咗超過一年,兩個幾星期前終於肯開審做大龍鳳。審訊拖咗三日,o依家都未知幾時判,華華噚日見到自稱係黃光裕「同事、朋友兼競爭 對手」嘅現任國美主席陳曉,自然要問個究竟。陳總只係話,相信案件嘅進程唔會太慢,應該好快就有判決,咁佢會唔會考慮去聽判「實扑」前主席呢?陳總突然哈 哈哈大笑三聲就當答咗,然後急急腳閃人,人哋一笑置之,陳總三笑唔知有無含意呢?

股東彈起鞠躬嚇呆希慎高層

小股東識得維權之 後,股東會呼天搶地時而有之,但凡事可能真係有例外。噚日希慎(014)股東會投完票後,一位着恤衫、打領帶、頭戴牛仔帽嘅股東,突然彈起身,十分虔誠咁 將右手放喺胸前,向台上管理層鞠躬致謝。

佢仲用英文話:「一年之後,好開心可以再遇到幾位,去年對公司表現非常非常滿意,我代表全部的股東 感謝各位。真的非常開心。」唔知係咪太突然,一時間台上管理層O晒嘴,最後由老薑鍾逸傑爵士回番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先令牛仔坐低。咁牛仔到底咩料?舊年究竟買咗幾多希慎?賺咗幾多?先搞到佢咁感激流涕呢?牛仔無理華華就撇咗,唔通……牛仔係姓利嘅?

謝 佩蘭速撇獅王過友邦管退休金

獅王回歸未必個個頂得住?響滙豐櫈都未坐暖嘅亞太區個人理財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主管Bonnie謝佩蘭,原來已經 靜雞雞投向友邦保險嘅懷抱,接替Peter Crewe顧培德,做友邦退休金高級副總裁以及友邦信託CEO,即係管晒友邦退休金同埋友邦信託一切日常營運,以Bonnie個底咁厚(曾經做過香港宏利 財富管理業務部副總裁,再加埋獅子行嘅工作經驗),強積金呢瓣,碎料喇!

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65

天匯做媒交易入數四叔手尾長

2010-06-24  NM





去年以逾七萬元呎價成交的天匯六 十八A單位,上週三終於「穿煲」,買家證實撻訂,全球最貴分層豪宅頓成泡影;但這宗纏擾着政府、地產界及公眾近十個月的天價成交,仍未了結。

原 來在締造「天價」成交過程中,恒基為買家度身訂做的合約條款,除了對買家極之優惠外,最大鑊的是今年三月,四叔在力挺「天價」並非造假的同時,恒基在業績 公布上竟把已有「『火羅』」味的天匯單位交易入賬;此舉有損害恒基小股東利益之嫌,亦引起證監會關注進行調查,四叔今鋪認真手尾長。

繼天 匯,早前沙田名家匯也接二連三遭買家取消交易,亦進一步暴露恒基的賣樓蠱惑招。

上週五,李兆基一如以往回到國金上班,但精神明顯較為疲 憊,一對眼袋腫脹,對於有機會被執法部門調查,他下班時回應記者表示「都想查清楚」,歡迎政府調查,並會盡可能提供資料配合。

上週二是天匯 二十四個單位成交的最後日期前夕,恒基公布只有四個成交,其餘二十個取消買賣的單位,恒基會沒收買家已付的百分之五訂金,共一億三千多萬元,並且不向買家 追收日後出售撻訂單位的差價。

四叔並且表示買家以海外公司名義買樓,很難追收差價。恒基如此優惠撻訂買家,原來是因為當初與買家簽下超筍買 賣合約有關。

以六十八A秦善文的「天價」單位為例,去年十月十五日,他以四億三千八百萬購入該單位,並付上樓價百分之五,即二千一百萬元訂 金,並須於十一月五日及十二月十八日繳付樓價各百分之五訂金。但合約訂明,買家若然未有按合約付款,恒基只可以用書信去催促,怪不得秦善文「得戚」地說: 「我哋久唔久咪『賴皮』唔簽嘢囉,鍾意先去簽囉。(賴吓皮有冇減到價?)送咗個裝修囉,同下面幾層樓一樣之嘛,千幾萬到啦。」上週一他又道出與恒基的關 係:「咁大家都係合作夥伴,一齊做上去。」這亦解釋了恒基與天匯買家的買賣合約如此優惠。有熟悉樓宇買賣的測量師說:「如果係長實,唔如期付款,一早就殺 訂喇。」

「呎價勇闖七萬一」純粹炒作,「買家」秦善文當時已知無可能做足借貸上會,更在電話中向記者暗示,銀行估價只到一半左右。圖為恒地 營業部總經理林達民去年十月代表恒地宣傳此「盛事」。

極筍合約益買家

另外,恒基與買家所簽的買賣合約,亦訂明即使撻訂,恒基 只能殺樓價的半成。熟悉買賣合約的鍾卓成律師表示,此條款明顯為買家「度身訂做」:「呢個條款只係需要殺買家百分之五訂金,但按一般買賣合約,條文一定係 寫:『all sums pay by the purchaser should be forfeited……』,意即所有由買家所付的訂金都要被沒收。」現時恒基對廿個未能完成交易的買家殺訂共一億三千萬元,假如恒基按一般合約所訂把一成 半訂金殺掉,則可殺到四億七千八百萬,相差三億四千萬元。

至於成交期,按買樓的一般程序,恒基須在滿意紙批出後一個月向買家發信,並在十四 天完成。以天匯這個天價單位來說,理應在本年二月八日或之前完成交易,但秦善文卻沒有依期完成。

記者向秦善文展示天匯68A單位的買賣合 約,指合約內沒列明成交日期,恒基所提出的條件非常 「筍」時,秦善文得意地說:「所以咪可以賴吓皮,鍾意簽就簽,唔想去就扮病。」

恒基死 撐到底

今年二月份,恒基被踢爆天匯廿多個出售的單位只有一個完成交易,恒基沒有即時向違約買家殺訂或加收訂金,以保障自身利益,更竟將這宗 當時有「『火羅』」味的交易入賬!在今年三月三十日公布的恒地業績中第四十九頁,寫明「沒有理由相信該二十四個單位之銷售不會完成」,因而把恒基帶來九億 七千三百萬元盈利入賬。文內卻沒交代恒基為何對這批未能如期成交的買家這麼有信心。天匯這批買家,全部以海外公司名義買入,一旦取消交易,這些公司屬空殼 公司,追收差價難度高,恒基可謂無甚揸拿。在天匯備受觸目的敏感時刻,恒基仍然把出售天匯的單位入賬,有誇大賬目之嫌。

這時,政府亦開始盯 緊這宗天價交易,地政署於三月十八日首次去信恒基,要求就天匯交易提供資料,四叔仍然開口力撐說:「天價唔會假,我唔講假話,如果係假動作,用自己人錢去 買,我可以同你賭,你出一萬,我就賠一百萬。」為天價單位營造必定成交的氣氛。至四月七日,恒基才公布訂出六月十六日為成交期的死線。

銀行 從未估到價

上週二下午,四叔公布天匯撻訂後,代表天價單位的買家秦善文,不忿外間傳他的團隊因缺水而未能成交,回覆本刊記者時並說:「乜佢 (四叔)咁鍾意整色整水,賣樓使乜講咁多故事,成日講埋啲負面嘢,嘈喧巴閉!Day 1買樓嘅時候,計過晒數邊上到會呀,係人都諗到,估鬼到價咩,你可以睇吓而家成交嘅四個單位呎價幾多(平均三萬九千元)。」這更令人增添恒基為交易入賬的 疑惑。

繼天匯,恒基旗下曾創出新界天價成交的名家匯,亦同樣出現取消交易的結局。

今年三月中,天匯被外間窮追猛打之際,恒基 位於沙田的另一匯——名家匯出籠,售樓手法同樣花招百出,其中以買三個單位,可無條件回購其中兩個的招數最「出位」。名家匯曾創出萬九元一呎,創同區新 高。不過樓盤推售個多月,至上月中,因未能在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前批出滿意紙,按買賣合約買家有權取消交易,最後名家匯共有十四名買家要求取消交易,共佔賣 出伙數一半。

然而,當中的一單取消交易成交卻頗為離奇。名家匯於今年五月六日取得滿意紙,在此死線前買家要求取消交易,可獲恒基發還訂金及 賠償利息,死線後要求取消者,則當違約計,恒基按合約所定要殺訂。但其中要求取消交易的一座十七C單位,在土地註冊處登記取消的日期,是今年五月十八日, 正是滿意紙獲批之後,理應當「撻訂」計,然而發展商恒基在六月初對外解釋,該個單位屬於限期內取消個案,主要是由於手續上延遲,才遲了在土地註冊處登記。 而買家王素媚於取消一座十七C單位交易的同日,亦購買了高十層,即一座二十七C單位。恒基發言人對此強調,成交不是「樓換樓」交易,而是該名買家於限期內 取消交易後,對樓盤依然有興趣,才在五月十八日重新再購入另一單位。

恒基愈補愈鑊

本刊找到其中一名負責此交易的經紀,她透露 另一版本,踢爆恒基原來講大話。據她表示,買家王素媚並非在五月八日的限期內提出取消交易:「佢唔係喺限期內o架,佢有時要返大陸,有啲私人原因趕唔切, 但過咗限期後佢又想退,於是就同恒基傾。」該經紀說,王素媚一心想自住,結果恒基不單無殺她訂,還讓她「樓換樓」,而她「換入」的單位,本身亦是一個已取 消交易的單位。該單位第一手的成交價為一千七百零二萬元,但王素媚這次只需以一千六百五十一萬元購入,即減了五十一萬多,減幅達百分之三。

恒 基與這名買家講掂數,但物業另外售出的十四伙,仍因該盤成交期特長而未完成交易,這批買家對現況都守口如瓶。如買入一座二十五B、C單位的許金祥,本刊五 月中訪問他時有問必答,並透露恒基賣樓招數,但上週五再找他,他已大耍太極,前言不對後語:「我取消咗交易啦,取消晒!(但土地註冊處登記你仍維持交 易。)係呀,我繼續完成交易呀!我無取消呀!(咁恒基其後有無找你?)無!(你有無找恒基?)有……呀,無無無!」

一直以來,恒基賣樓都極 具「彈性」,成交前後都條件任傾,人人不同。就如這次名家匯的成交個案,每個的成交日期、付款方法,及提供的優惠都不盡相同。買賣合約列明所需付訂金的日 期及金額,但本刊與多個買家接觸,部分指付多了或付少了,反映雖然有正式買賣合約,但私底下仍然「有數講」。

八四年長實旗下的國際城市,因 無條件取消與光大集團買入城市花園的協議,李嘉誠最後遭內幕交易審裁處譴責。

名家匯十四個取消交易

# 名家匯因斬樹問題,五月六日才取得滿意紙,不符合約中列明須於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前批出滿意紙的規定,買家可要求取消交易,取消後原買家已取回5%至10% 訂金。

* 取消該日已過限期,同日王素媚以$1,651.3萬,即低於原價約$51萬買入1座27C。

首富賣樓惹官非

今 次恒基出售天匯時的賣樓手法,與廿六年前光大撤銷購買北角城市花園一役不無相似。八四年一月,當時王光英任董事長的光大集團,宣布以九億三千萬元向李嘉誠 旗下的國際城市購入一千一百個北角城市花園單位,原來在買賣協議中訂明,雙方可在半年內無條件取消協議;至八四年六月,買賣雙方宣布取消交易,國際城市並 向光大退還四千八百九十萬元本息給光大,令市場嘩然。

由於國際城市出售城市花園予光大集團的消息公布時,未有透露交易細則有退訂的優惠條 款,當時的長實董事周千和因出售五千三百萬股國際城市股份,在交易告吹後,被裁定內幕買賣。而李嘉誠亦於八六年被內幕交易審裁處裁定,因買賣國際城市股票 而觸犯內幕買賣條例,受到公開譴責,成為李嘉誠一生憾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1

世紀陽光(509)的奇怪交易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41

鱷兄:浙江展望(8273)隱瞞交易考

(按: 鳴謝鱷兄在此貼的資料。)

(1)

該 公司母公司原為一鄉鎮企業,稱浙江展望 針織廠,最初從事針織業,在1995年加入生產萬向節業務, 並逐步擴充其紡織業務,後在2002年改制為私人企業,由唐利民為首的管理層實施MBO,取得該集團的股權,不久把萬向節業務拿來上市,終在2004年2 月上市發行2,300萬股,集資金額只是約3,000萬,扣除費用後,集資僅2,151萬元。

當年上市的核數師為陳業馮、保薦 人為南華,可以知道該公司的素數如何,但要提及業績中資產負債表有 幾點不符常理的地方:

(1)在2003年首3季報 表中,營業額及盈利連年增加,但是利潤超高,毛利率達30%,較行業大型的萬向錢潮(000559)的
2003 年年報中披露(p.52),萬向節毛利率約15%高1倍,有點不 合常理。

(2) 2002年營業額大增1倍,雖應收款有相應增加,但是存貨方面竟然下降,細閱明細(附註18),其中原材料及在製品有增加約40%,但是製成品卻大幅下降 25%,有提早出貨,提高營業額和應收款的嫌疑。

(3) 2002年公司增資5,100萬,有逾5,000萬現金短期存款,超過去年營業額,但該部分存款竟無附註,有點懷疑。在這樣充裕的現金下,但竟然有 2,300萬銀行貸款,次年現金稍有下降,但仍有逾4,700萬,但債項更上升至3,700萬。

初步估計公司營業額經營只需約 2,000萬現金即可營運,以其經營規模約6,000萬計,現金估計都 只需約2,000萬,所以借款也不用這樣高非常奇怪。

筆者懷疑, 該部分現金只是向銀行借款製造出來,抵押品就是該筆存款,並利用這筆現金以增資款打入上市公司,以符合上市及增資規定。在銀行方 面,只是左手交右手,沒有損失,公司方面成本只是一點利息而已,況且上市後成功集資,那個上市地位已經值錢了,故此實在是一筆划算的交易。

(4) 在增資後,公司的固定增產增加有所加速,2003年首9月約增加600多萬,後3個月增加了200多萬,並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權價值約700萬,較2002 年增加100-200萬有所不同,公司的存款有所下降,當中部分懷疑用作降低貸款之用,致款項有所減少,但未能根本性解決問題,這筆款項這亦造成未來一大 堆懷疑交易的開端。

(2)
上市集資後,公司仍保持高現金高負債情況,另固定資產增加提速,在2004 年又提升了1,000 萬,2005年又增加2,200萬,其中從在建工程轉撥的款項約2,500萬,以過往營業額約100萬固定資產增加約2,000萬營業額計,估計增加的固 定資產估計約300多萬,估計約2,200萬,逐步用作償還貸款之用,剩下款項約2,000萬-3,000萬。

2006 年年報中, 預付款、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金額劇增了1,400萬,又添置了約600萬固定資產,估計該部分資產已基本上被抹平,但是可能該數年中,因為紡織業不景氣,母 公司又挪用上市公司款項,短期存款提升,可能有部分用作抵押存款,作支援母公司之用。

在這個過程間,由於固定資產增加,使折舊提升, 加 上競爭激烈,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帳目合理化之 下,營業額持續上升,利潤一直在減少,加上紡織業當年情況不佳,故此產生賣殼之念,亦因為缺乏資金,故此難以償還以上市公司存款抵押的借款,故此有以下幾 次的交易,但一直不成功,導致可能有一些不規範的情況出現。

(3)
2007年9月,乘著當時港股直通車的熱潮,浙江展望向楊 頌新持有啓濤集團有限公司及王國利、及趙茂 祥持有的浙江天昊實業有限公司(「天昊」)收購紹興華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紹興華盛」)45% 股本權益及紹興華鑫環 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本權益,後者持有紹興華盛45%股權,即合共收購紹興華盛75%股權,作價共3億人民幣,即紹興華盛估值4億人民幣。

此外並擔保2007年及2008年紹興華盛部分盈利不少於4,000萬及 6,500萬人民幣,即分 攤盈利約3,000萬及4,875萬,對應市盈率為10倍及6.15倍,不如一般騙錢交易般,負數的盈利是需要賠償的。

紹興華盛公司主要從事工業及化學廢物之處理及循環再用。華盛已經掌握有關的技術, 並已裝置必要之設 備,能夠從PTA殘渣中提取多種有用物料,主要為鈷、錳、苯甲酸、對苯二甲酸及PVC塑劑,然後銷售予客戶,此等物料在化工行業用途廣泛。2006年8個 月盈利約936.3萬人民幣。

公告稱,公司已支 付 3,000萬按金作收購的代價,餘2.7億按發行1億新H股及4,000萬內資股集資支付,估計發行新股價格約1.52元,這批新股佔現有股本的282.77%及擴大後股本的64.64%,可謂把公司主導權拱手相讓,但從上述資料可見,和銀河半導 體(527)的交易相像,上市公司方提供集資平台,新人提供賺錢業務,但前者屬強勢一方,取得較好的條款,但後者亦能獲得足夠的資金發展。

但其後因市場轉差關係,集資管道受阻,加上該公司在2008年10月公告稱,因母公司持有一家19.012 %股權,並由主席擔任董事長的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華聯三鑫」)19.012 %股權出現財政危機,故在2008年9月倒閉,並正在重組中。

因母公司擔保上市公司近4,500萬人民幣,但母公司並無財力還款,故考慮需要以 上市公司資產擔保取代母公司的擔保。

因此不利消息,加上聲稱因金融亦難以達成保證盈利,故在9月延遲收購,2008年11月宣佈收購 失敗,這筆現被迫退回。

(4)

該筆按金可能因為最後都是協助原母公司償還款項,以撇清以往的舊帳,使公司變成一 家正常的企業所做 的行徑,但隨著這項收購失敗,夢想隨之破滅,故公司亦再以其他方法一氣抹平帳款,把之變成一隻空殼,然後出售此殼股圖利。

但從以上可見,母公司財務已陷入困境,故此這筆錢難以償還,所以在帳上有大量奇怪 的事情出現,以掩 飾情況。

2008年年報中,有一項支付建議收購土地使用權之按金3,200萬人民幣(附註22),其稱「本公司與一名第三方訂 立一項有條件協議,以收購中國紹興之土地使用權作業務擴充之用,代價為6,400萬人民幣」,但因為該土地被質押,故收購告吹,按金已被退回。但當時市場 情況開始轉差,應需收縮生意以渡過寒冬,為何還要購入此地呢?可見此或是掩飾這筆按金被挪用的真實情況,但最終失敗,導致公司有一張遲來的公告

(5)

2010年6月24日,公司宣佈已在 於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6日及2009年12月31日,本公司與賣方分別訂立該協議、第一補充協議及第二補充協議,以現金代價 3,500萬人民幣向天昊及洪金坤收購專利權。

據 2010年3月30日發佈的2009年年報所稱,於2009年12月31日,根據協議須支付賣方按金2,500萬人民幣,專利權之所有權尚未轉讓予本公司及有關轉讓正處於登記中。鑑 於延遲支付代價,一份補充協議已於2009年12月31日獲簽立。

根據補充協議,轉讓合約將於餘款1,000萬人民幣獲償付後完成,於年報發佈的3 月30日,餘款尚未獲償付,至5月13日及6月18日各 付500萬人民幣,以結清該款項,不過該專利權在購入一個多月後,只剩下700萬人民幣,其稱,「東歐目標銷售市場經濟復甦步伐突然減慢而導致根據專利權 生產之產品之銷售估計收益減少。」

在年報發出的當 時,已接獲聯交所之查詢該交易的資料,其後雙方對涵義之詮釋交換意見。聯交所表示,其認為由於收購事項之資本性質及專利權很有可能被當作無形資產處理,故 收購事項或屬於創業板上市規則第19.04 (1)(a)條所訂明之「交易」定義之內。經考慮上市公司就收購事項採納之會計處理後,董事認為收購事項構成創業板 上市規則項下之須予公佈交易。

但是,購入的時期正 值金融海嘯,買入一定會使資金減值,此外還要保留現金作未來用途,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為何管理層還要用現金買入此項東西呢,這或是有可能是2007年 挪用現金交易沒法子還的延續。

(6)

據鱷兄稱,賣方及專利也有可疑:

1. 天昊

根據該公告稱「2007年9月9日,本公司與天昊,就本公司收購紹興華鑫環保科技 有限公司之 100%股份權益簽訂買賣協議」(如(3)段所述的交易),我們從這邊找線索。

鱷兄找回當年的通函稱 (p.10),曾提到「天昊主要於中國國內從事化工產品貿易」,而收購的公司紹興華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則是「主要從事醫療廢物及工業危險廢物之收集及處 理,並已於2006年12月取得《紹興市醫療廢物經營許可證》,可以收集、運輸、儲存及處理醫療廢物。」

此外,在華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7月30日的公告,亦 有提及天昊的資料:

(2)浙江天昊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昊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4 年10 月,注册资本8,000 万元,法定代表人陈忠。经营范围: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及易制毒品),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醋酸等。截至2007 年6 月30 日,该公司总资产42,726 万元,净资产14,689 万元。

從上面的資料可見,公司根本是從事化工行業,並無從車汽車零件行業,故鱷兄質疑為 何「天昊會有不相干 的汽車離合器及自動漲緊輪等專 利出售?」

2. 專利問題

鱷兄隨便找一個 專利4(自動漲緊輪)
看看,他 找到兩個問題:

1. 申請人: 洪金坤而非公司,產權是否由公司持有是一大疑問。

2. 申請人地址: 這個是公司地址,公司名是紹興精盾軸 承有限公司公司網址表明洪金坤是公司總經理,洪金坤也是這公 司的法定代表人。

既然申請人是洪金坤而非公司,將 洪金坤列作賣方是可以理解,可是天昊與紹興精盾軸承有限公司之間的關係,似乎從沒任何資料證實過。

由此可見,該交易仍是疑點重重,筆者懷疑,之前收購失敗的按金可能因已進母公司的 袋子,因母公司財困,沒 辦法償還,所以此前有機會是利用一些關連交易非關連化的事情,以解脫母公司挪用資金的事,使上市公司變成淨殼,為第二次嘗試賣殼做好準備,以協助母公司脫困的方法,其情可憫,但不合法,希望民營企業以此為鑑,不要把自己業務造得過份的 多,使自己的資金情況保持暢順,從而減少挪用上市資金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06

佳訊(30)內幕交易案-中國水業(1129,前天鷹電腦)


(1)


今次寫的目的,只為補足兩年前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公司在1991年上市,經營傳呼業務,曾持有數碼通(315)股權,後來前者陸續收縮,最終倒閉,後者悉數售出,其後業務僅剩下少數投資及報價王業務,在1999年初曾想賣殼予京域大股東何玉華,改營基建業務,但最終因資料不足未成事,最終把剩餘現金派發特別息了事,後在科網時代陸續傳出要賣殼,惜不為所動。其後的故事,可以參看這兒


但今次的主角,緣起是蘇麗珍小姐在6月29日的一篇文章,根據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的裁定英文版,有一單裁決,和佳訊賣殼之事有關,文件在此,並談及一些詳細的細節。


本案有三位主角:


(1)施振寧,根據Webb先生的研究及文件顯示,他在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為中國水業(1129,前天鷹電腦)的執行董事,亦為總經理。


(2)王超(Wang Chao,譯音,下圖右三),為濟南泓泉製水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3)及國愛民(Guo Aiwen,譯音,下圖中),為濟南泓泉製水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2)


濟南泓泉製水有限公司有很多資料,甚至有自設網站,以上的相片都是由那兒找出來,根據其網站資料,其簡介如下:


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是于2006年12月11日注册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承担着保障济南城市发展和居民 生活用水的任务,职工637名,下设五个职能部门和管辖鹊华水厂、玉清水厂、南郊水厂、东郊水厂、济南雪山供水有限公司、济南市分水岭供水有限公司、济南 东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官庄供水有限公司,总资产8.68亿元;日供水能力177万立方米。

根據新浪招商網站新聞,泓水製水去年曾標售33.3%股權,其資料如下:


项目编号 ZS01600114


  招商单位 银行抵债股权

  项目名称 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33.3%股权转让项目

  项目内容 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是一家在2006年12月11日在济南市工商局注册成立的中港合资制水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13800万元,该公司住所地位于济南市 槐荫区二环西路美里湖办事处南邻。


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的股本结构是:


济南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3105万元,占比22.5%;


济南玉清制水有限公司 出资4595万元,占比33.3%;


蓝山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830万元,占比35%;





济南鹊华制水有限公司出资1270万元,占比9.2%。


该公司的 经营范围:生产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生产桶装饮用水;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

  截止2009年5月31日,济南泓源制水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32035万元,负债总额18611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3424万元,2009年1月至5月累计实现收入7816万元。


(注:上述财务数据来自于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向济南市槐荫区国税局的税务申报资料)

  就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33.3%股权转让项目,项目转让净价款初步拟定在3580万元。





從上面資料可見,這家公司資產值不過1億多,但是這兩位人兄做的事,真令人驚奇,下文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