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幻疑真的「關連交易」-鉑陽太陽能(566)、中國保綠(397)
(1)
為鉑陽太陽能(566,前紅發集團)及中國保綠投資(397,前合一集團、金寶國際集團、元開達利環保、星虹控股、康健醫療科技、香港體檢),補上一些背景資料:
鉑陽太陽能前身紅發集團,該公司前身為紅盒集團,創辦人葉潤權早期從事珠寶業,其後轉到玩具銷售行業,後進入藍盒集團的員工,其後在1985立創立紅盒。
該公司從事藍盒集團玩具貿易業務,產品由藍盒生產,其後紅盒把之包裝,然後釐定新價錢,再作出銷售,由藍盒為大股東,葉潤權則控股25%。後來葉潤權逐步取得控股權,並創出自有品牌玩具業務,生意愈做愈大,終在1996年1月上市。
憑藉其穩健的作風,雖曾引入第一上海(227)為股東,但其後陸續買回,葉潤權則成為單一大股東。其後葉潤權賣殼予徐明,至於其後發展,可參閱此文,最後以約42億購入鈞石能源集團的上游業務,並不包括其下游業務。
至 於中國保綠投資,前身合一集團,主要從事VCD機生產,其後財困,在2000年間賣殼後,獲注從事環保餐具業務,後來又陷財困,被詹培忠先生入股,其後引 入康健國際(8138、3886)等人以該公司從事身體檢查中心業務,在2007年時獲得澳門資金為首的資本入股,其後又錄得大量虧損,又把大部分體檢資 產售回康健,之後進軍鄭州市太陽能業務,繼10年前再一次涉足環保業務,當中不乏股價持股低落,合股及供股、配售等過程。
兩家公司近年均喜歡以金利豐作為配售代理及財務顧問。
(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07/LTN20091207361_C.pdf
2009年12月2日,當時仍稱香港體檢的397宣佈和鄭州高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從事非晶硅薄膜太陽能光伏業務,投資總額達37億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28/LTN20100228032_C.pdf
在2月28日,鉑陽(566)旗下鉑陽精工設備和鄭州一公司訂定合約,宣佈出售光伏電池系統及提供相關服務,作價約5.797億人民幣,當時本網已懷疑是否和相關的公司訂定協議。
但當時真相仍未揭曉。
(3)
在昨日,已改名中國保綠的397宣佈旗下持有65%的河南保綠能源有限公司和鉑陽旗下的鉑陽精工設備訂定和鉑陽太陽能相近資料的計劃,並向河南保綠能源有限公司授出應用專有信息為非排他性及不可轉讓之權利,用於系統之操作及使用,為期15年。其中有一段說明:
鉑 陽精工設備為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之股份於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 566)。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供應生產硅基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之設備及完備生產線;設計、製造及銷售玩具業務;物業投資;及 開發節能相關業務。
兩家業務非常相近的公司,雖然兩者和金利豐關係緊密,但後來397配售不用金利豐,並逐步愈拉愈遠,所以看來已經好像沒有甚麼關係。所以照道理說,應只是一般上市公司交易。
但是今次的消息對鉑陽太陽能達成盈利目標非常有幫助,因在2010年6月底前增加1元盈利,能增加9.77元的作價,所以極有誘因為公司製造利好,能提高最後的收購作價,亦能為部分人炒作獲利賺錢,故這個消息只是為達成這些目的的其中一項呢。
但是他們仍有甚麼關係?
(4)
其中有一位先生,他的從事資料如下:
http://stock.zkiz.com/query.php?name=HUI%20Ka%20Wah%20Ronnie
根據東周刊在2009年9月10日報導,他從事財務界的過程如下:
跌得愈痛,愈會發人深省,許家驊的起心肝學經濟,從港大的書店一口氣買齊全套經濟學系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回家自修,○○年全部刨完,「有朋友跟我說,既然讀了咁多書,不如考埋個試啦,他說CFA不用上堂,一戰定生死。」
然而,除了考試,CFA(即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還要求三年相關工作經驗,「其實我唔應該去考,因為無工作經驗又難考,但我天生牛頸,況且用工餘時間讀 書,不用quit冲間診所,冇蝕底。」中學時愛數學,卻走了醫學之路,十年之後,許家驊真正認清志向,更學懂計算,懂得為前途鋪路,「好想轉行,但知道改 變career不只要讀書,還需要人脈關係,而最快建立到的方法就是politics。」......
○○年,他從選舉開始,為友人助選,做軍師在背後發功,寫文章、搞宣傳等等,被劉兆佳賞識,「佳叔是我的伯樂,他睇過我的文章覺得幾好,引薦給正在搞『香港發展論壇』的陳啟宗。」
進入政治圈,他認識不少老闆級人馬,也因而得到工作機會,先是時富金融主席關百豪邀請他當公司的獨立非執董,後有快譯通主席譚偉豪聘請他做會計經理 (account manager),「他說公司有兩億幾cash要做投資,叫我幫手,升我做head of corporate investment,做埋內部核數工作。」
後來又因為譚偉豪的公司生產一個心臟脈搏的醫療儀器,與現任老闆康健醫療集團董事曹貴子接觸,最後被挖角到旗下「香港體檢」任職財務執行董事,以及現時康健的財務總裁。
當中的香港體檢,就是現時的中國保綠投資,他在2009年8月17日公告中,已辭任公司執董。
但是在上星期的東周刊中,其稱:
許家驊是兒科醫生,後來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轉戰金融界,近期更轉型搞新能源,到鉑陽太陽能(566)任財務總監。由於他是罕有的CFA醫生,於是獲邀任醫學會投資管理小組主席。
在這當中有多少位這些先生出謀獻策,為製造這些多方受惠的消息勞心勞力?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