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食品也是良心事業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4-09-05  NM
 
 

 

小時候,最開心是放假的日子,跟爸爸到他工作的舊式食用油店鋪流連。在街上跑跑跳跳時,看着大桶的食用油運到鋪中,爸爸負責分類,好的賣貴一些,次的賣便宜一點,不食得的賣作工業用。所以從小就聽過南順(411)和合興(47)這兩間公司的名字。刀嘜業務利潤微薄?

南順擁有食用油品牌「刀嘜」,8月底公布2014年6月全年業績,營業額上升14%至41億港元(下同),當中87%來自食品製造及分銷,包括食用油,而來自香港及澳門的營業額只有18%,其餘的是來自內地,香港並不是南順的主要收入來源地。南順的毛利由去年16%升至今年17%,溢利率卻仍只得3%,原因是銷售及分銷費用上升21%,佔營業額約9%。數字反映食品或食用油的利潤微薄,在追逐微薄利潤當中,質素會否在不覺間被犧牲?

獅球嘜是私人持有

而曾擁有號稱「香港唯一食用油提煉廠房」的合興,現在已沒有從事食用油業務。大家熟悉的食用油品牌「獅球嘜」和廠房,現在是合興的主要股東兼主席洪克協家族私人持有。時鐘轉到2011年12月,合興公布從洪氏家族收購包括「吉野家」的內地連鎖快餐業務,收購價35億元,以合興發行可換股證券支付。當日收購連鎖快餐業務的市盈率近26倍,但收購的資產卻少於3億元。收購完成的2012年3月,可換股證券公平值飆升至50億元。一年後,合興再公布將食用油業務,以4億元現金代價,出售給洪氏家族。而出售食用油業務完成,合興將派發2.8億元特別股息,當中2.1億元股息是支付給洪氏家族。換言之,洪氏家族收購食用油業務的淨現金支出只是1.9億元,而當日合興食用油業務的資產淨值卻達4.7億元。2013年的五年財務概要顯示,合興已終止業務,包括出售了的食用油業務,在2011年前的數年都錄得盈利,由900萬元至2,000萬元不等。巧合地,到出售業務前就開始錄得虧損。而合興在出售食用油業務中,也錄得4,600萬元的虧損。

合興快餐業務收購後轉差

在合興收購快餐業務前,此洪氏家族持有的快餐業務營業額和溢利都年年增長,營業額增長在2010及2011年都保持30%或以上,溢利率也有8%或以上。在完成收購的2012年,營業額也有20%增長,溢利率也保持7%。可是,到了收購完成後的2013年,營業額增長卻只剩7%,溢利率亦急降至只剩3%。合興上月底公布今年中期業績,對比去年同期,營業額只上升6%,溢利率再下降至1.7%。營業額增長放緩,管理層是否要考慮節流?但合興銷售及分銷費用卻不斷上升,2012年是佔營業額43%,今年中期業績已佔50%;同時,一般行政費用也大幅飆升,2012年佔營業額7%,今年中期業績已佔10%。反觀南順,行政費用只佔營業額的4%。合興的情況反映合興管理層的經營有待改善?還是當年洪氏家族私人經營太優秀?那麼,洪氏家族現在私人持有的食用油業務,表現又是怎樣呢?爸爸最近說起離開那工作數十年舊式店鋪的原因,是不願依從新僱主的指示,在油中加入色粉,他說食品也是良心事業!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160

從拿小禮品到給出真金白銀 看樓揩油族也是個技術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9303.html

讓我們用一個字面意義上的“揩油”故事來開頭:8月9日,萬科柏悅灣推出二期81-117平方米產品樣板房。為了吸引更多的看房者,在此之前進行了“萬科為好生活加油,10噸油卡全城送”的活動宣傳。

山房地產行業競爭激烈,為吸引人氣,多有項目提供種種小禮品,小福利,從而催生了這樣一群大爺大媽:他們可以談笑間一掃而空銷售中心的糕點飲料,也能讓派送小禮品的樓盤工作人員難以招架。他們被一些業內人士戲稱為看樓“揩油族”。

最近,中山幾個項目降低認籌門檻,回報高現金或購物卡,這讓一些年輕人也躍躍欲試,加入到“揩油族”來。畢竟,認籌千元數月內回報2 0 0元購物卡,短期收益率達20 %,甩開短期理財產品幾條街。

中山看樓“福利”好催生“揩油族”

讓我們用一個字面意義上的“揩油”故事來開頭:8月9日,萬科柏悅灣推出二期81-117平方米產品樣板房。為了吸引更多的看房者,在此之前進行了“萬科為好生活加油,10噸油卡全城送”的活動宣傳,表示有車的客戶憑微信轉發、報廣等資料,可於當日到售樓部領取加油卡。8月9日當天,一眾大爺大媽早早在萬科柏悅灣銷售中心門口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則議論紛紛:“中山人真有錢,大爺大媽都有車。”結果到時間開門迎客,大媽把報紙一抖———“你們送金龍魚是吧,我們來領了。”

“實際上就算是這些大爺大媽,其中也有不少最後領到了加油卡。”萬科柏悅灣一位員工回憶起當時的場面,還是頗為感慨。當時萬科的要求是客戶要拿一張單,在4個樣板房及銷售中心集齊5個印章。到後來人數實在太多,還有人拿著一疊票要一口氣領十幾張油卡,為保證秩序,組織者幹脆不審核看房客資料,都發50元的油卡,把場面控制住。

不過萬科表示這次活動的效果倒還算讓人滿意,看房客到認籌客的轉化率還挺高。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里,萬科故伎重施:國慶期間在利和廣場、大信新都匯和興中廣場三家大商場消費滿300元的,憑小票可到柏悅灣去領50元購物卡,當然每天只限100張。

中山房地產的激烈競爭,讓各大項目使出渾身解數吸引看房客上門及認籌,提供從飲食到小家電、到體驗課、夏令營乃至演唱會等精神食糧,乃至購物卡等真金白銀的看樓或認籌福利。

像優格國際、敏捷紫嶺國際都曾推出看樓抽獎小家電,關註下微信,就可能拿到電水壺、蒸蛋器。近期推出的時代雲圖和天奕國際廣場更是直接推出認籌1000元,開盤時即使不下定也有200元購物卡拿的認籌優惠,前者還有一頓盆菜送,業界直呼大手筆。

這些優惠也催生了一批看樓“揩油客”,南都記者了解到的揩油客主力軍有兩大類:一類是退休在家、空閑時間比較多的大爺大媽,尤其是項目周邊的居民,周末較為有閑,去樓盤吹吹空調、看看熱鬧。一類是業內人士,消息靈通,知道看樓優惠哪家強。南都記者認識的銷售人員中,就有不少會讓親戚朋友來樓盤認個籌拿個“福利”。

“揩”是自由市場的雙向選擇油

市民劉女士覺得,作為看樓者,享受開發商提供的各種小禮品天經地義,自己去現場又為開發商增加了人氣,產品真的好的話回來還會告訴別的親戚朋友。交錢認籌的話,更要去樓盤幾次,承擔著資金壓力和風險,不管最後買不買房,獲得這些回報都合理合法。

也有購房者認為,“當向你收費時你是客戶,對你免費時你是產品”,樓盤既然肯出這些禮品現金,說明他們確實需要人氣,是自由市場下的雙向選擇。即使附近村子的大爺大媽來占點兒小便宜,樓盤也沒權和膽量趕人出去。

也有購房者認為,前面無論優惠如何,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揩掉的油最後肯定會計入房價成本,所以對於自己真心想買的樓盤,不希望開發商過於“廣撒網”,誰都能來“揩油”,最好能把這些費用直接回饋到價格上。

時代雲圖只要認籌1000元就有2 0 0元購物卡和1頓盆菜宴!

天奕國際廣場認籌送2 0 0元購物卡!

優格國際、敏捷紫嶺國際看樓抽獎小家電,關註微信送電水壺、蒸蛋器!

國慶期間在三大商場消費滿3 0 0元,可憑小票到萬科柏悅灣領5 0元購物卡!

[揩油故事]

市民劉女士:認1000元籌,白拿200元購物卡

“時代雲圖的好事當時不知道,好可惜啊,聽說天奕國際廣場認籌也送200元購物卡時,我拉上全家就過去了。”市民劉女士是個發自內心喜歡看房、喜歡投資房產的中山人,她也逐漸留意到了這兩年看樓、認籌“福利”的變化,並積極地“揩油”。一年前去優格國際看盤時,看到有交幾百元誠意金就送小家電的優惠,她和老公兩人馬上一人交了一份。“記得是很大包的咖啡豆、烤面包機、蒸蛋器三選一,老公選了蒸蛋器、我選了烤面包機,回來上網一查,還都算牌子貨,網上標價也要200多元。”劉女士說,兩個小家電一直挺好用,現在時不時還會用烤面包機做個雞蛋三明治什麽的。她還記得當時優格國際在利和廣場、大信新都匯等商圈擺展位,關註微信就有現金抽獎,朋友們大約有七成能抽到30元現金,自己運氣不好沒有抽到。

劉女士說,認籌送購物卡、送飯局的優惠,中山之前也有項目做過,但通常認籌金都比較高,占用資金太多。像時代雲圖只要認籌1000元就有200元購物卡和1頓盆菜宴的優惠實在太抵了,可惜自己居然錯過。“所以路過東區時看到天奕國際廣場廣告牌上寫著認籌1000元有購物卡,馬上讓老公停車我自己先去認籌,過了兩三天,又拉著全家人一起去認籌。”劉女士說,雖然為了200元購物卡,要認籌、開盤、退籌去項目三次,但一家人可以開一輛車集體來回,一下有望拿到1000元的購物卡,就大大增加了回報分攤了成本。而且劉女士的認籌金全部是刷信用卡,不占用流動資金,過幾個月自動退回,方便得很。她笑言希望這種回饋購物卡的項目多些,比短期理財產品回報高多了,門檻低多了。

不過劉女士也表示,即使是為了“揩油”而去認籌,也總不能認了籌就直接走掉,總得看一下樣板房,了解一下樓盤,給開發商帶來了人氣。而且項目真不錯的話,是會推薦給同事朋友的。“像我老公是公務員,就介紹了天奕國際廣場給身邊幾個同事。”

陳阿伯:做“揩油族”要有個好身板

回想起自己“涉嫌揩油”的幾次經歷,陳阿伯感慨“像打仗一樣”。

跟隨子女來中山居住的陳阿伯,一直想在中山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不願麻煩子女開車接送的他報名參加過一個看房團,上大巴時發現團里九成都是差不多年齡的阿公阿婆。“當時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以為是像我一樣看房或是替子女看房的,可是到了樓盤,那場面嚇到我了,這些阿公阿婆一下子沖到售樓部,把所有的糕點飲料一掃而空,拿到桌椅那里開始聊天,銷售人員介紹樓盤時也不過來,就我和幾個人在那里聽。”陳阿伯聽他們聊天,逐漸明白了不少人只是把看樓當作一日遊。“天氣這麽熱,一天看好幾個樓盤,還要搶東西,大家身板還真不錯。”

後來陳阿伯認籌了鎮區某樓盤,可以一家去吃自助餐,結果還是差點沒揩到。“自助餐現場像戰場一樣,大家都恨不得一口氣拿走半盆的菜,很快菜就光了,不少人就拿著盤子堵在廚房門口,出來一盆消滅一盆,到再後來把裝飾用的5層大蛋糕給吃了。有業主特別助人為樂,搬了椅子踩在上面,切蛋糕一塊塊分。”

看過了樓盤里的搶傘、搶蛋糕、搶飯菜,陳阿伯覺得自己肯定是做不了“揩油族”了,既沒有那個好身板,也抹不下臉。他覺得,一方面大家的素質是要提高,但樓盤組織這些活動時也該考慮一下,比如做圍餐而不是自助餐,比如做好安保、安排好客戶排隊再開始發放禮品等。

[觀點P K ]

“揩油”同時暖了場市民商家各取所需

“揩油族”之所以能出現,歸根結底還是中山開發商創造的土壤。換句話說,一些中山開發商即使不是有意識地培養出“揩油族”,起碼是不否認、不拒絕“揩油族”的存在,而是更看中他們烘托項目氣氛、口碑傳播項目的作用。

正方:通過營銷吸引來訪量和口碑,有何不可?

今年9月下旬時代雲圖開盤當天,現場出現了中山許久未見的火爆人氣,到場人數在千人以上,但當日成交不到100套,對比此前1000多個認籌量還是有些低的。有業內人士認為,是“認籌1000元回饋200元購物卡和盆菜宴”的過低門檻和過高優惠,造成了認籌數虛高,甚至可能給了開發商提高定價的信心。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在成交量上不算成功,但對於來訪量來說還是很成功的,因為一些大品牌、大項目確實需要傳播。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中山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下,開發商的營銷費用可能是3個點到5個點,即一套房100萬元的房子,花3萬元到5萬元來做營銷。即使算上購物卡和盆菜宴,總共1000元的認籌優惠在營銷費用中的比例也不高。這位業內人士舉例說,像時代雲圖認1000多個籌,每人回饋200元購物卡,20萬元換來這麽多人來現場,如果用同樣20萬元做廣告投放,能否達到同樣效果沒人敢保證。而且這些費用是實打實花在意向客戶身上的。“只要客戶願意過來看,認可產品願意下籌,這種方式比起廣泛撒網可能更準確更有效。”而時代在國慶前的這次營銷,讓口碑傳播在十一假期期間繼續延續,也進一步擴展了潛在客戶群。

反方:做實產品價格才是促銷關鍵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像時代雲圖、天奕國際廣場這樣回饋豐富的認籌優惠,一般中小開發商負擔不起,尤其是市場低迷、房價不振的當下,有的項目就連售樓部里的飲料糕點都撤掉了。對於這部分項目來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和價格上可能更為有效。

天睿地產銷售中心經理馬建宏就表示,他們所代理的利和豪庭並沒有在客戶認籌時強調會送什麽禮品,但認籌之後恰逢中秋,就邀請認籌客戶與他們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吃自助餐。“真正看好你樓盤的客戶,肯定不在乎這一頓飯,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感情維系。”另一方面,他認為認籌優惠只是一系列營銷環節中的一部分,就算認籌什麽優惠都沒有,如果樓盤形象稍微中高一些,戶型實用一些,價格實惠一些,開盤也一定會好賣。像利和豪庭認籌轉化率有50%以上,近期開盤的優格國際也賣得不錯。而且由於有樓盤開盤價比認籌時的意向價格高出太多,或是開盤後價格繼續走低,一些真正的購房客甚至對認籌這一形式失去了信心,寧可知道價格後直接下訂。

「經驗交流]

看態度、留後手過濾“揩油族”

雖然開發商看中“揩油族”帶來的人氣,但認籌客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實意買房的,有多少是混吃混喝混卡的,這個數據也十分關鍵,直接影響著接下來的銷售策略。

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大多數看房客從表現上就能直接看出是不是真正的潛在客戶,比如認籌後,真有意向的客戶常常會兩三天來看一次房子,經常還會帶著親朋好友做參謀,對銷售人員的電話、微信聯絡也會比較積極地回應。只為吃飯拿卡的市民會對銷售人員相當敷衍,只想拖到開盤及退籌。

天奕國際廣場則用增加認籌金的方式來“複核”認籌客戶。據記者了解,由於國慶前啟動了認籌1000元送200元購物卡等優惠活動,十一期間天奕國際廣場收籌1000多個,近日他們要求認籌客戶追加到1萬元認籌金,成交就有1000元的單車和1年物業費送,當然之前認籌1000元的客戶,即使現在不追加到1萬元認籌金,此前承諾的200元購物卡還是會有的。天奕國際廣場通過這種方法進一步確認了真正的客戶數量。

「揩油攻略]

想要做好一名“揩油族”,需要有空閑的時間、超強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相信“蚊子腿也是肉”的投資觀以及一副好身板等,這里給大家提供一點常見的“揩油”經驗。

●信息要靈通:想要“揩油”,首先得知道哪里有油可“揩”,報紙廣告要經常翻、樓盤官方微信關註,廣泛收集信息,有時報紙還是憑據要留好,當然最好還是厚道些,不要像某些人一樣一留十幾份。除了善用網絡收集揩油信息,樓盤在中秋、元宵搞猜燈謎等有獎問答時,百度也常常能幫大忙。

●年節、活動是揩油良機:就像這個剛剛過去的9月和十一,出現了多個揩油機會,開發商在年節往往會舉行相對大型的暖場活動,或是提供較大的認籌優惠。當然,項目進入到開放銷售中心、樣板房、認籌等關鍵環節時,即使不是年節也常會有比較豐厚的活動,這就需要對項目的持續關註和了解了。

●量體裁衣:如果是有閑一族,可以周末去銷售中心吹吹空調喝喝飲料,有抽獎等活動就拿些小禮品,或者看著孩子在銷售中心里的兒童樂園玩,十一這種大型假期有樓盤答題就抽獎iPhone6,也可以試試手氣,當然,一些大爺大媽只是平時周末里到樓盤拿個環保袋也都十分滿足。如果是有錢一族,遇到時代雲圖、天奕國際廣場這樣的機會可以叫上家人一起認籌,回報又高又省時間。

采寫:南都記者韓晶元


(編輯: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67

空無一物,也是藝術家一生的經驗 如何理解億元估價的“空白油畫”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012

《萊茵河II》2011年拍出430萬美元,成了“史上最貴照片”。它是“PS”出來的:里面的工業建築被移除,只剩道路、草地、河流和天空。這讓公眾對它的天價極其疑惑。攝影評論家顧錚解釋:它的創作看上去簡單,其實極其複雜,並且和當代藝術也趨同。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藝術這件事越來越說不清楚。藝術判斷的標準、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和市場價格隨時都在調整。所以一張幾乎空白的畫,才會變得無從判斷。”

美術館保安載入藝術史

蘇富比拍賣行將於2014年11月11日在紐約拍賣羅伯特·雷曼的《無題》。這是幅124cm×124cm的油畫,厚厚的白色顏料塗滿正方形畫布,白色的表面依稀可見綠色和藍色的痕跡,拍賣行估價1500萬-2000萬美元(約9000萬-1.2億元人民幣)。

近乎空白的油畫估出高價,輿論嘩然,有網友以此調侃北京的天氣:“看了幾張北京霧霾的照片,瞬間看懂了羅伯特·雷曼畫作的1.2億價值。”

創作了天價《無題》的羅伯特·雷曼其實有頗為勵誌的藝術生涯。雷曼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擔任保安,幹了七年。這期間,他創作了一系列《無題》作品。這幅估價過億的白色《無題》完成於1961年,那時,31歲的羅伯特·雷曼剛結束保安工作。

紐約MoMA收藏了28幅雷曼的作品,1993年還舉辦了羅伯特·雷曼回顧展。《紐約時報》撰文評價:“羅伯特·雷曼一直專註探索白色的多樣性——不同種類、不同色調的白色顏料,塗抹在不同的白色表面。”“羅伯特·雷曼的藝術提醒我們,對於所有繪畫而言,最重要的是顏料、尺寸和顏色。”

羅伯特·雷曼作品此前的拍賣最高價,是8年前的另一幅白色繪畫,960萬美元。此次上拍的《無題》,是藏家1988年在蘇富比拍得,當時成交價為55萬美元。蘇富比認為雷曼的作品價值被低估,他們對再破紀錄有信心。

回顧當代藝術的拍賣紀錄,獨占鰲頭的恰恰是抽象表現主義作品。紐約佳士得2012年5月8日的當代主題拍賣會上,馬克·羅斯科描繪日落景色的油畫《橙、紅、黃》以8688萬美元(約5.47億人民幣)成交,創下當代藝術品的最高拍賣價格紀錄。

蘇富比10月17日在倫敦舉行的意大利藝術拍賣會上共有9件白色的作品,估價總計超過1500萬英鎊。藝術家盧齊歐·豐塔納是極少主義藝術的開創者,他的《Concetto spaziale attese》(空間概念,等待)是一塊用刀劃破的白色畫布,估價150萬-200萬英鎊。豐塔納在本次拍賣會上還有兩件畫布上分別劃了兩刀和十一刀的作品,兩刀估價55萬-75萬英鎊,十一刀估價220萬-280萬英鎊。

相比公眾面對《無題》的驚詫,藝術圈要理性平靜得多。藝術家徐冰說:“我很喜歡上個世紀中葉的抽象繪畫作品,筆觸的處理很有質感,很好看。現在來看,這些作品和傳統的聯系日益顯現,也更有價值。”

藝術家張恩利表示:“一件藝術品一旦超過一定價格,就會成為一個事件。拍賣是買賣雙方的事,價格有人接受就沒問題,如果沒成交就只是一個標價而已。克里姆特的畫曾經創過拍賣紀錄,但真的值那麽多錢嗎?藝術品的價值和標價並沒有關系。”

攝影評論家顧錚指出了藝術品拍賣背後的複雜性:“市場拍賣時的競爭氛圍、藝術家存世作品數量的多寡等複雜的因素決定了藝術品的價格,正常的價值是另外一回事。”

策展人、藝術評論家陸蓉之則說:“羅伯特·雷曼的《無題》是西方藝術史劃下符號的經典作品,(只要是經典)即使它是個尿壺或大便也是如此。”

“恐怕我們必須接受”

比空白畫布更“離譜”的創作被收藏和賣出高價的並不少見。1961年,意大利藝術家皮耶羅·曼佐尼制作了90個密封罐頭,標簽寫著“藝術家之屎”,聲稱里面裝有藝術家的糞便,並根據當時的黃金牌價按重量標價。藝術家強調打開罐頭會破壞其藝術價值,很長一段時間里,罐頭裝的到底是什麽,一直不為人知。2007年,18號罐頭拍賣出12.4萬歐元,之後曼佐尼的合作者在報紙上透露,罐頭里裝的都是石膏。

最為著名的是馬塞爾·杜尚。杜尚善於將工業化的制造物只做輕微的改動,或者幹脆原封不動就拿去展覽。1917年,杜尚交了6美元進場費,將他在商店買的男廁小便器匿名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展參展。他將陶瓷小便器倒置桌上,在底側寫上“R·穆特”——一家潔具設計公司,並將作品命名為《泉》。這成為現代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獨立藝術家協會會長當時對支持杜尚參展的收藏家沃爾特·阿倫斯伯格抱怨:“如果一個人把馬糞粘到畫布上,我們也必須接受?”阿倫斯伯格回答:“恐怕我們必須得接受。”

2006年,500名英國藝術界權威的藝術家、藝術品交易商、藝術批評家、博物館和美術館工作人員組成龐大的評審團,評選英國藝術界20世紀5件最具影響力的藝術作品。杜尚的《泉》獲得64%的評委選票,超過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和《格爾尼卡》,排在首位。

“藝術這個事越來越說不清楚,當代藝術不斷突破現有的概念和規則,給予的是已有知識範疇無法判斷的東西。藝術判斷的標準、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和市場價格隨時都在調整。所以一張幾乎空白的畫,才會變得無從判斷。”徐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1年11月8日,藝術家安德烈斯·古斯基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萊茵河Ⅱ》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得430萬美元,刷新了攝影作品拍賣紀錄,成為史上最貴的照片。

《萊茵河Ⅱ》將合成圖像放大到巨型尺寸(238×387cm),照片里的工業建築被作者用數碼手段移除,留下的是沈靜、憂郁的抽象畫面——道路、草地、灰色的河流和灰色的天空。古斯基表示,他關註的是萊茵河可能存在的當代景觀,在評論家眼中,古斯基試圖解釋人類生存狀態中那些謎一樣的互動元素。而公眾疑惑的是:一件“PS”過的數碼照片為什麽能拍出天價?

顧錚解釋:“投資當代藝術和投資當代攝影是不同的。古斯基的《萊茵河Ⅱ》是在當代藝術範疇里用攝影為手段、按照當代藝術的觀念完成創作,和按下快門的傳統攝影很不一樣。《萊茵河Ⅱ》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先要沿著萊茵河一段段拍攝,然後在電腦上將多張照片拼接,就像繪畫一樣,但不是用畫筆,而是用光標在電腦上建構形態,對透視變形進行矯正。這是數碼時代的明室操作,如果放在膠片時代的暗房里是無法完成的。”

顧錚將古斯基獨特的創作稱為“攝影壁畫”。這樣的作品和波洛克等人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在外部形制上是一個類型,和當代藝術也有趨同傾向,譬如都趨向於大畫幅。“即使是在一瞬間完成的作品,即使是看上去是幾乎空無一物的作品,體現的也是藝術家一生的創作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26

俄央行也是蠻拼的 稱“時刻準備”加大幹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26

周五,俄羅斯央行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盧布貶值威脅到俄羅斯金融穩定性,準備隨時采取措施對外匯幹預,並動用其它金融市場工具。俄央行此番聲明正值烏東部局勢惡化和油價暴跌之際。

putin

俄羅斯央行指出,強勢美元有可能威脅到金融穩定性,俄羅斯央行準備好隨時加大外匯幹預,並動用其它金融市場工具。

俄央行此番聲明正值烏克蘭東部局勢惡化和油價暴跌之際:

周五,烏克蘭軍方發言人 Andriy Lysenko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包括32輛坦克在內的俄羅斯武裝人員再次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此前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和高級軍官會見,討論不斷“惡化”的烏克蘭東部局勢。烏克蘭局勢波瀾又起。

原油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今年下半年來連連下挫,前幾日創出四年多新低。

俄羅斯央行於本周三宣布,每日至多拋售3.5億美元支撐盧布匯率。而此前,俄央行並未設置過類似限制,曾一天花掉25億美元購買盧布,以減少盧布貶值。美銀美林俄羅斯首席經濟學家稱,俄央行設定盧布拋售上限,實際上意味著盧布從現在開始自由浮動。

據彭博新聞社,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分析師Piotr Matys表示,俄央行聲明相當於口頭幹預,向市場傳達這樣的信號:俄央行在關註外匯市場,且準備好采取行動。不過Matys認為,這種口頭幹預的影響只是短暫的,除非俄央行采取實際行動大力幹預,市場仍會繼續做空盧布。

在俄央行幹預之前,外匯交易員在試圖看盧布到底能跌到哪里。過去三個月,盧布兌美元暴跌22%,是彭博社追蹤的所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中表現最糟糕的一個。

近來,俄央行不是沒有出狠招。上周五,俄央行大幅上調利率150個基點至9.50%,但盧布的反彈僅持續了兩分鐘,當日跌幅創三年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這體現出俄央行誤判形勢,僅憑加息不能讓匯率的走向有任何改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82

【黑問專欄】雙十一:數據再漂亮又怎麽樣?草根創業者也是白忙一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1/147637.html

i黑馬註:2014年11月11日,“雙十一”如約而至,據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開始的兩分鐘里,天貓平臺的銷售額超過10億,再次刷新了“雙十一”的成交記錄,在華美繁榮的數字背後,有些店主卻感嘆淘寶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淘寶了,對草根創業者也不過是春夢一場。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慕水

================================================================
這是從美的辭職創業的朋友的思考。
 
據說淘寶雙11做6年了。今年自己做了淘寶,在雙11前夕冒出的一些想法。
 
商業力量遇上互聯網
 
又到一年雙11。一年比一年熱鬧。

前年是京東阿里大戰,給全民普及了網購這一概念。

去年是阿里上市前遇到移動互聯網大潮,主打移動端成交額;

今年是阿里上市第一年,開始全球購物概念。

感嘆商業力量給人類帶來的無線創新能力,讓我們年年都有新玩法。
 
得佩服馬雲把一個普通的日子打造成這樣一個全民購物節。以致國家消費管理機構專門為這個節日制出臺一些商家規則。
 
線上京東、當當、蘇寧、國美、亞馬遜等等都沒有漏下的。

線下商城跟著大電商平臺玩不說,銀行理財、話費充值街邊小店都有雙11概念。

這就是商業遇上互聯網的影響力。每個個體或組織都充滿活力,沒有邊界,無限擴展,無限連接,成就一片又一片輝煌。
  
淘寶創業是一場夢,這個夢很難了,但還是要有的

淘寶創業曾經是幾年來多少草根的夢想。因為這是一個低起點,且相對公平的環境。也確實成就了不少人的創業夢想。不過今非昔比,當所有人都看好的時候,市場競爭必然很激烈了。
  
2008年前,用心堅持做的應該都不差;

2008年到2010年,有點營銷意識的花錢買點流量也還可以;

2011年後,競爭就很激烈了。

2012年後,傳統品牌加快上線,品牌積累和資源投入不是新品牌能比的。

多少草根夢碎,甚至因為擴大產能或囤貨積壓資金斷裂負債累累,後悔不該淘寶創業。
所以說,很多事不到最後不論輸贏。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麽,特別是變化太快的今天。
 
自己今年4月辭職創業,也把淘寶當做一個渠道,給些基本的數據,讓大家知道線上成本未必比線下少多少:

一、很確定的成本:3600元/月

1、淘寶店鋪裝修600元/月:

旺鋪模板月租100元/月;

基礎裝飾圖片30張及不定期更新10張,美工設計費150元/P,攤下來500元/月;

2、產品上新500元/月:

照片拍攝:一款6張,150元/套;一年基本款式按30款,更新款按10款計算,款式應該算不錯了,攤下來500元/月;

產品美工:40款*6張/款=240款,按長期合作的美工,50元/P計算,攤下來1000元/月;

3、倉庫租金2000元/月:

線下需要店租和裝修費用,做淘寶怎樣省都得倉庫成本和辦公場所總是要的,怎樣省,2000元/月還是要的吧?

4、辦公成本:電腦設備、水電、寬帶等等,攤下來500元/月應該也是打底;

二、不確定的成本,估算5000元/月以上吧?

1、快遞成本:省下了電費,快遞是增加的,看做什麽產品了,平均8元/單起步價,小賣家更高是正常,當然這個越多說明銷售越好,那些天天做九塊九包郵的除外;

2、營銷費用:其他關鍵詞不知道,“安溪鐵觀音”這個詞在節日時候直通車價格可以到18元/下,就是淘寶搜索時,右側欄的位置,你點一下,賣家付款18元,不管有沒有成交。這個費用至高大家自己感受和心里默算了。另外,一般促銷又要美工作圖的!還有刷單成本(我相信所有平臺都有刷單的);

3、人工成本:別說一個人能搞定,一個人能搞定就說明銷售量很少,前面那些固定費用是不容易攤掉的。

這些成本已經很小農的算法了。自己反算一下自己產品的毛利率,就知道賣多少可以保本了。關鍵是還有一個坑:假如你很喜歡參加一些促銷活動,比如雙11,你不囤貨參加是沒有意義的,你囤貨賣不出去,意義是很大的,可能白幹一年。
 
算下來,淘寶真的不是當年的淘寶了。但是,淘寶渠道還是要用的。因為有消費積累記錄的作用,有積少成多的作用。產品(包含服務)真的好一點一點做好了,有足夠調性讓一小部分客戶掛念我們的時候,幸福就來了,因為互聯網聚少成多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們來說,淘寶還是做的,但是剛開始更多是作為一個產品展示和最後成交的渠道,因為我們的消費者不可能只是本地客戶了。
 
淘寶或者雙11都代表一種夢想的可能
 
淘寶創業夢很難了,但是創業夢還是要有的。淘寶也好,雙11也好,只是都是相對公平自主環境下的創業可能。他們終有一天不會那麽輝煌,不過至少代表一種實現夢想的途徑。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偉大,讓每個個體或組織用心做好自己,夢想就容易成真。現在淘寶可能很難了,但是移動互聯網又帶來了新機會,你的人品或形象就是最大的資源,可以和你匹配的社會其他資源做無限可能的整合。而互聯網則提供了你的品牌傳播的無限途徑。你看一個微博賬號一個微信號不也成就了很多人。

所以,夢想依舊,真誠做好自己,不小心夢想就成真了。
 
雙11只是一場夢。有人夢碎有人才開始夢。
 
作者微信/QQ:275661530微信公眾號:musunclub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
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37

【專欄】商業Wi-Fi:小米阿里騰訊為了動動腦子吃烤鴨也是拼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6/148410.html

i黑馬:要實現這種動動腦子就能吃到烤鴨的驚悚體驗,我們需要三個東西:智能手機、商業Wi-Fi、大數據。2014年初,小米投資邁外迪;2014年5月,支付寶與樹熊戰略合作,推出全民免費Wi-Fi和未來商圈計劃;騰訊隨即發布商業Wi-Fi平臺yeahwifi。智能手機已經很成熟了,大數據還很不成熟,我們就講講正在成熟的商業Wi-Fi。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樹先生-芒格


我們從商業說起,從買賣說起。

自從你在淘寶搜索了幾次說路由器後,當你在別的網站看新聞,刷微博時,總會在哪個角落冒出某個路由器商品的廣告向你閃啊閃地眨眼睛——當然,你在網上混跡多年,對這點小把戲已心領神會,習慣了。這是典型的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你輸入條件,它返回內容,並且推送與你搜索相關的廣告。

這是在上網的時候,那麽生活中呢?

晚上你正在陌生的北京街頭瞎逛,忽然感覺有點餓了,但你不知道滿街的餐館都有什麽好吃的,懶得掏出手機查詢,自己也想不起吃什麽,或許烤鴨還不錯…就只是這麽想了想,你的手機突然震動提示:“您前面100米有家廣受好評的XX烤鴨店,現在光顧還可以享受8折優惠”,這時你會不會很震驚?

要實現這種動動腦子就能吃到烤鴨的驚悚體驗,我們需要三個東西:智能手機、商業Wi-Fi、大數據。智能手機已經很成熟了,大數據還很不成熟,我們就講講正在成熟的商業Wi-Fi。

商業Wi-Fi的產品特點

多和少

PC互聯網是大眾網絡時代,有限的網絡連接,無限的信息接收:連接時間有限,所以我們有離線恐懼癥,抓住一切機會獲得更“多”,多就意味成功,規模即一切。

移動互聯網是個人網絡時代,無限連接,有限接收:因為隨時隨地永不掉線,所以我們只想按需索取,這是“少”的時代,越少越精準,越精準越高效。

QQ圖片20141216145006.jpg

多的時代,多是常態,少是稀缺,所以把多做“少”最有價值,所以搜索引擎是PC時代最偉大的技術,排序是最成功的商業模式。

我在淘寶買路由器需要手不停息地最少點三步:輸入品類詞搜索、增加搜索條件、選擇排序方式。

QQ圖片20141216145033.jpg

少的時代相反,要把少做多,核心是“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物與物的關系,所以關聯算法是最重要的技術,智能推薦可能是最有想像力的商業模式。

所以我要吃到烤鴨,可能什麽也不用做,動動腦子就夠了。

QQ圖片20141216145100.jpg

為什麽買路由器不能實現吃烤鴨這麽有信心的智能推送呢?

因為淘寶店鋪和商品選擇實在太“多”,無論如何縮小選擇,最後都有成百上千個商品,而在身邊選擇烤鴨,500米內總共才兩家,稍作數據分析相就只剩一家了,還是“少”的優勢。

單向和雙向

烤鴨事件中,充當定位和通信的角色為什麽不是GPS或LTE基站呢?

因為它們是單向的,衛星和基站可以定位你,但你並不能定位它們——它們實在太遠了,而且它們本身沒有商業意義,它們和你所處的商業環境完全無關。

QQ圖片20141216145129.jpg

而商業Wi-Fi,你不僅可以定位它,並且每個商業Wi-Fi都代表一個你身邊的商家,你的手機每一次和商業Wi-Fi接入點的連接,都是一次你和商家的親密接觸:

你的手機:知道這家是著名烤鴨店,賣特色烤鴨,其他消費者評價很高,而且還有優惠券

商家:知道你是誰來自廣州,你喜歡旅遊,吃各地特色小吃,你愛用優惠券

店鋪級定位

烤鴨事件中,為什麽不用Apple主推的iBeacon?精度更高?

排除Wi-Fi相對於iBeacon普及度上的絕對優勢,單從定位精度上講,商業Wi-Fi提供的是店鋪級定位,iBeacon提供的是櫃臺級定位,兩者應用場景不同。

QQ圖片20141216145203.jpg

在烤鴨事件中,只要實現我與烤鴨店在100米左右相互發現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知道我的精確位置,所以一個Wi-Fi熱點就夠了,而且iBeacon是基於藍牙4.0的技術,所以連接距離只有10米,無法在100米距離定位。

QQ圖片20141216145249.jpg

*三種技術在每項對比中具有優勢得3分,劣勢1分,中間2分

商業Wi-Fi的商業特點

全民Wi-Fi:社會化部署

商業Wi-Fi要大規模建設,是不是運營商或BAT這種土豪來搞比較好?未必!

它有的最大特點是技術簡單、成本低:例如對1公里範圍內數百用戶的無線覆蓋,運營商至少需要建一個4G基站,成本大約一百萬元,而商業Wi-Fi只需要部署大約10個接入點,大約5萬元,僅是4G基站的1/20!

其次,商業Wi-Fi的需求非常個性:烤鴨店和服裝店的特點和需求不同,這家烤鴨店和那家烤鴨店的需求不同

商業Wi-Fi是差異化的商業服務,和運營商提供的基礎通信服務不同,絕不會追求大範圍覆蓋和高可靠性,它只滿足特定商業場景下部分區域、部分人的不同需求,所以即使是電信運營商或BAT都難以提供如此碎片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商家自行部署,然後將自己的Wi-Fi接入商業Wi-Fi的大網。

應用為王:平臺化運營

社會化部署,個性化應用,是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各自為戰呢?

現在的確是這樣,很多商家都會買個無線路由器提供Wi-Fi上網,少量商家使用了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商業Wi-Fi,能夠實現portal、廣告、用戶信息收集等基本應用。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品質無法保障,數據無法互聯互通,應用無法深入,價值無法變現。

既要個性,又要整合,只有搭一個開放的平臺,而且必須是所有層級的全面開放。

QQ圖片20141216145335.jpg

商業Wi-Fi的行業發展

商業Wi-Fi的真正發展是在最近兩年,雖然只有兩年,卻已經經歷了三個驚心動魄的發展階段

覺醒2012

2012年下半年,原本作為Wi-Fi上網驗證的Portal頁被大家發現是個天然的營銷工具,廣告路由和Wi-Fi營銷被提出來,更重要的是,第一批擁有強大能量的互聯網力量介入,帶來了開放的用戶體系、雲端系統、大數據這些全新的互聯網思維,行業空間被立刻放大。

混戰2013

2013年上半年隨著極路由、360Wi-Fi、百度路由的推出,智能家庭中樞和上網入口概念被點燃,作為細分市場的商業Wi-Fi突然被媒體和資本推出臺面,產業資本開始迅速布局,多家初創公司獲得天使投資,規模均在數百萬元。

突然有錢了,血腥的市場爭奪立刻在下半年展開,多家公司雄心勃勃大舉擴張,不惜代價進行城市地面戰,開始燒錢鋪熱點,設備免費送,簽單就獎錢,期望通過快速跑馬圈地做大熱點數獲得進入下一階段的門票。

當然,市場很快會證明,商業不是這麽簡單的數字遊戲,真正能在下一輪獲得優勢的是那些在這個階段不盲目跟風,有自己清晰戰略,緊緊抓好產品和服務的公司。

洗牌2014

第三個階段的轉折點在2014年中:巨頭來了。

2014年初,小米投資邁外迪;2014年5月,支付寶與樹熊戰略合作,推出全民免費Wi-Fi和未來商圈計劃;騰訊隨即發布商業Wi-Fi平臺yeahwifi。

巨頭介入,並且通過與行業領先者迅速結盟,讓其它從業者以及新進入者的競爭門檻迅速升高,馬太效應開始顯現:獲得巨頭支持的企業迅速完成了千萬級的A輪甚至億級的B輪融資,而其它同行的融資則變得非常困難,參與2013年市場混戰的一批公司天使投資已經燒得差不多了,但盲目燒出來的低質量熱點並不能產生商業價值,並且還需要持續投入維護費用,一旦無力支撐熱點即迅速流失。

現在,已經有不少的商業Wi-Fi公司陷入困境,或者已經退出消失了。

商業Wi-Fi的未來

技術發展

在產品技術層面,商業Wi-Fi網絡傳輸、定位技術、系統平臺技術將得到深入發展,在用戶體驗上走向無感認證、自動漫遊,用戶會在運營商蜂窩網絡與Wi-Fi間自動無感切換,商業Wi-Fi將成為運營商網絡的重要補充和組成部分,形成一張規模宏大的數據網。

運營級的網絡規模才能產生平臺級的大數據,才能催生高度智能化的應用。

市場規模

有人說,傳統行業二十年能代就一家巨型公司,PC互聯網需要十年,移動互聯網只需要五年。

從2012年開始,我相信到2017年,五年間商業Wi-Fi行業就能成就一家百億美金級別的上市公司,因為這是一個千億級市場。

根據宏觀經濟數據,全國約1000萬本地生活服務及零售業商家,年產值約30萬億元,至2017年,商業Wi-Fi可以覆蓋其中30%,約300萬商家、10萬元億市場,如果商業Wi-Fi通過用戶定位、大數據識別、精準推送等商業應用,能夠促成新增1%的交易額,就是1000億元!

最後,回歸到路由器和烤鴨的話題,技術的發展會帶來產品的變革,產品的變革會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商業模式的變革會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商業Wi-Fi正在推動這樣一場變革,也許,離我們動動腦子就能吃到烤鴨的時代不遠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也是醉了 俄羅斯GDP可能因盧布暴跌激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95

russian-models-chinese-mall_DCE

為了刺激公眾消費,複蘇經濟,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卻收效甚微。然而,現在俄羅斯央行不費吹灰之力就輕而易舉的讓俄羅斯人瘋狂掃貨。

受到油價下跌和歐美制裁的影響,俄羅斯盧布不斷暴跌。目前,俄羅斯人正急忙將自己的儲蓄和退休金兌換成美元和歐元,同時購買珠寶、汽車、家具等商品,以應對盧布下跌。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消費的井噴很可能帶來今年俄羅斯GDP的激增。

在俄羅斯第一大銀行Sberbank的一家位於莫斯科中心區的分行門前,人們排起了長隊兌換外匯。俄羅斯退休工人Galina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取出了我部分的退休金,我希望把它換成美元。我們都不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麽。我們擔心盧布會持續下跌。

近日來盧布的大幅下跌還沒有造成俄羅斯公眾的恐慌,不過,不少公眾已經開始兌換外幣,並趕忙在漲價之前囤積大件商品。

銀行家表示,公眾的行為給盧布帶來了更大的下行壓力。這使得盧布陷入了惡性循環。俄羅斯第二大銀行Otkritie Bank的零售銀行業務貨幣交易部主管Artem Zotov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自本周一開始,公眾對外匯的需求較平日激增了3-4倍。

在莫斯科的高檔商場Atrium Mall內,人們正在瘋狂購買Gucci、Michael Kors等西方進口商品。一名剛剛購買了金戒指的中年醫生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認為到今年年底之前,盧布將繼續下跌,現在是買家具的時候了!

在周一淩晨兩點,俄羅斯的宜家門前大排長龍。人們希望趕在物價因匯率上漲前囤積商品。宜家表示,它將於本周四開始上調在俄羅斯的售價。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提到,許多俄羅斯人選擇購買豪車來保護儲蓄。僅在11月,保時捷和雷克薩斯銷量分別暴漲55%和63%。

奔馳俄羅斯公司的公司交流部主管Andrei Rodionov表示,

在危機時刻,人們把車看成一種投資。所謂的汽車落地跌20%的邏輯不再成立。

不過,很少有人認為這種消費井噴的情況將會持續。目前,俄羅斯高企的利率使得借貸者和小公司蒙受損失。周一,俄羅斯央行半夜大幅加息650個基點,至17%。

人們現在正竭盡全力的購物,而這種趨勢終將走到盡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也是石油價格下跌推手

2014-12-22  NCW

 

□ 陳衛東 文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chenweidong.blog.caixin.com12月15日,阿聯酋石油部長說:“ 即使石油價格跌到40美元一桶,歐佩克也沒必要改變維持產量的決定。”這一句話,WTI 價格(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跌到了55美元/ 桶,比6月接近110美元/ 桶的價格幾近腰斬。而市場沒有看到石油價格止跌回升的趨勢。與其他商品一樣,石油價格也遵循基本價格規律。供大於需,價格下跌,需大於供價格上升。現在供給沒有下降的趨勢。沙特、俄羅斯、美國和中國是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沙特和俄羅斯每天生產原油超過1000萬桶(約5億噸/ 年)。近幾年美國因緻密油等非常規油氣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石油產量已近1000萬桶/ 日。中國產量雖然只有每天400萬桶,但已穩定維持了近20年。四國石油產量超過世界的三分之一,消費總量也在三分之一左右。沙特和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中國和美國是最大石油進口國,石油升跌起伏與四國的生產消費密切相關。過去五年全球石油增量一半來自美國。同時過去十年,石油消費增量一半來自中國。在改變石油供需基本面方面,中美兩國是最大推動者。過去中國作為生產者改變了世界,現在中國正以消費者的能量在改變世界。中國今天在石油市場上是有“話語權”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有分析師說作為石油第二大進口國的中國是最大受惠者,石油購買成本大減。鏡子的另一面是俄羅斯。中國每天約進口600萬桶石油,俄羅斯出口大概也這麼多,中國進口降低的成本,等於俄羅斯出口減少的收入。但這不是雙方談下來的(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不多, 談判強度也不夠),而是全球石油供給充裕消費降低,加上全球能源轉型、技術進步和能源效率提高的結果。美國政府反複強調政府對成百上千家石油公司的生產沒有影響力。北卡羅萊納州是美國主要的緻密油生產基地,目前每桶油成本為42美元,盡管WTI 跌破每桶60美元, 離成本價還有段距離。EIA 新近發表的預測稱,即使新開鑽油井數量已經減少,但已經形成的產量還在增長,明年產量比今年還會增加15萬桶每日。俄羅斯每天生產1000萬桶原油,三分之二出口。出口石油每桶超過27美元以上的部分幾乎全是聯邦政府的收入,27美元以下則歸俄羅斯石油公司。也就是說即使油價跌到每桶30美元,俄羅斯石油公司出口石油的收入也不會減少,因此它對石油價格不敏感。而普京很在乎石油價格,每下跌1美元,俄羅斯聯邦政府每天就少收入600萬美元。梅德傑耶夫總理說油價下跌這幾個月俄羅斯少收入了1000多億美元,加上美歐制裁的損失,俄羅斯經濟很受傷。普京必須面對收入減少、資金外逃、盧布貶值等諸多挑戰。可以預期,俄羅斯不僅不會減少石油產量,反而有增加石油出口的動機。沙特堅持不減產也可以理解, 在整體供大於求的狀況下,減產不僅不能提升油價反而是損失自家市場份額。四個產油大國中,中國的石油產量最低成本最高,中國的原油不參加全球石油貿易,但中國很難作出關井減產的決定,不僅事關將來油井重啓的成本——有些油井一關可能再也恢複不了生產,還可能涉及成千上萬職工的直接收入。中美是石油進口大國,降價總體利大於弊,是受益者。沙特、俄羅斯是最大石油出口國, 經濟壓力很大。相比之下,俄羅斯更急於讓油價止跌回升。但普京能做的有限,除非突發事件導致石油供給中斷,比如主要石油管道爆炸,某產油國發生動亂出口暫停,否則近期油價仍有下行壓力。石油價格波動有周期性,價格下跌投資減少,導致未來石油產量下降,從而推動再次上升。將來這種周期性還會存在,但波峰波谷起伏的落差不會有上個周期(2000-2009年)那麼激烈。中國需求是上個周期價格上漲最大的動力因素,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中國已不再具備過去十年的那種衝擊能量了。誰來接替中國成為下一輪強勁的石油價格推手?印度嗎?還很有待觀察。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油價起落大概十年一輪,此次油價下跌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技術上石油的替代品出現了。想象下比特斯拉電池強125倍的電池是什麼概念?原來自重1500公斤的電池將只有200公斤。到時電動汽車將迅速普及, 實現對內燃機汽車的替代,亦即電力對石油的替代。我認為,下一個能源革命的突破口是儲能技術突破。但可再生能源技術革命需要巨大投資,低油價會減少相關投入,從而減緩傳統能源替代產品的出現。歐佩克決策者們也許有意無意地要通過降低石油價格以減緩新能源投資,延長石油使用壽命。如是,低油價將在較長時間延續。很難預測下一輪技術革命何時發生,但我相信其技術發展會是幾何指數形式的進步。


“愛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券商也是夠拼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80

一向專業嚴謹的財經圈最近給人的印象越來越向娛樂圈靠近,找噱頭、標題黨,為了博眼球無所不用其極,這不,先有長城證券分析師在近期研報中表示自己已經“堅決不要臉了”,後有長江證券分析師則用“愛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來形容市場,並誠實的寫道,因自己出去休假沒帶電腦所以只能事後諸葛亮。

本月18日,在當周“證監會重拳出擊兩融”的消息後,長城證券分析師朱俊春認為大盤行情短期內將走軟,不過這與他此前堅持看多的觀點相悖,所以他在研報中表示自己已經“堅決不要臉了”:

上周我們還是大盤堅定的擁護者,但是黑天鵝事件後,我們堅決不要臉了,做賣方的就不能要臉。臉面重要還是投資收益重要?讓客戶賠錢還是讓客戶及時止損?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你永遠不可能是真理但請向真理靠近。 

QQ圖片20150126122457

長城證券當時預測大盤可能面臨次中級調整,跌幅15%上下。

在分析師行業里,看錯行情是常有的事,長江證券的自嘲精神可嘉,不過代表藍籌股的滬深300指數在周一大跌7%後連漲三日,已經收複大半跌幅。

無獨有偶,同為“長”字輩券商的長江證券分析師覃川桃在上周五(1月23日)的報告中已經開始用歌詞來描述市場了:

QQ圖片20150126122610

該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對本周行情我們的看法可以用林憶蓮那首《傷痕》里的“愛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拉的高才能砸的深)稍微調下順序即可表達: 愛得多傷人,才能夠銷魂?

該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對大盤走勢的技術分析,總體維持看多傾向,由於發表時點在大跌之後三連漲的背景下,該分析師也勇敢的自嘲了一把其有事後諸葛亮嫌疑的分析:

QQ圖片20150126122629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國際清算銀行:期貨投機也是油價暴跌推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02

去年年中以來,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跌約50%。全球央行合作的金融機構國際清算銀行(BIS)昨日公布分析稱,除了石油生產和消費變化產生的供需平衡變化,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等因素也是油價暴跌的推手。

BIS對比1996年、2008年和去年以來的三輪油價大跌認為,本輪暴跌期間,石油供需並未明顯超出預期,產油量接近預期,消費量略低於預期,所以供需平衡受影響不能作為油價暴跌令人信服的解釋。

BIS分析指出,近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減產的決定是油價“下跌的關鍵因素”,但其他因素可能激化了油價跌勢。這些因素包括期貨市場預期轉變和石油業近幾年負債增加。其分析稱:

“油價的巨大跌幅和每日價格的波動幅度令人想起金融資產的特質。和其他金融資產一樣,油價是因期貨市場預期的變化而波動。”
“在(石油業)高負債的背景下,油價下跌削弱了產油商資產負債表(的健康),使信貸吃緊,可能激化了因拋售石油資產導致的油價下跌。”

以下左圖展示了1996年、2008年和本輪油價暴跌的油價(紅點)、石油生產(紫)和消費(藍)變化。以下右圖展示了美元計價的能源業流通債券(紅線)和流通債券總額(藍線)變化。

BIS,石油,油價,期貨,大宗商品

對於BIS上述對石油期貨波動推動油價下跌的判斷,英國《金融時報》 報道認為,這會增加對大宗商品市場“金融化”的爭議,此前業內已有質疑,投資者、大銀行和對沖基金是否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背後起了太大作用。

上述報道指出,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期貨合約與現貨的交易量相差太遠。很多交易者稱,油價取決於石油期貨的供需。經紀商PVM數據顯示,2005年,每日石油期貨交易量為全球需求的3.4倍,2014年年末升至17倍。

BIS的上述分析還提到,產油商越來越依賴大宗商品互換交易者對沖風險也可能影響了油價。

“在波動率增加和利用杠桿的公司資產負債表緊張時”,這類交易者可能“不那麽願意向產油公司出售”保護石油價格的互換合約。

BIS認為,油價波動意味著交易者的表現可能是親周期的,無論金融市場是否更動蕩,都會削減持倉。於是,希望對沖營業收入下降的產油商就直接轉向衍生品市場,可能因此影響了最近的價格波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