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啟動“回頭看”,即將進駐十省區

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的風暴即將刮起。與前兩年不同的是,此前督察是“回頭看”。重點督察各地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核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總體落實情況。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的,一經查實,將被嚴肅追究責任。

第一財經記者今天(25日)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近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將全面啟動。目前,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組建。

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由朱之鑫、吳新雄、黃龍雲、馬中平、張寶順、朱小丹等擔任,副組長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等擔任,采取“一托一”或者“一托二”的方式,分別負責對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省(自治區)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

根據安排,6個督察組將於近日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回頭看”督察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核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總體落實情況;督察整改方案中重點環境問題具體整改進展情況;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和推進情況。重點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檢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治情況;重點督辦人民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重點督察地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責任追究情況。

同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針對攻堅戰7大標誌性戰役和其他重點領域,結合被督察省份具體情況,每個省份同步統籌安排1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采取統一實施督察、統一報告反饋、分開移交移送的方式,進一步強化震懾,壓實責任,倒逼落實。

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進駐時間約為1個月。進駐期間,各督察組將分別設立聯系電話和郵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

2017年8月22日,進駐浙江省的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電話受理室。攝影/章軻

2016、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用不到兩年時間,對全國31個省(區、市)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了一次全覆蓋式的督察。督察中,督察組與768名省級及以上領導幹部、677名廳級領導幹部開展個別談話,對689個省級部門和單位進行走訪問詢。目前已經完成問責公開的16個省份共問責2266人,其中廳級及以上298人。通過督察問責,一批領導幹部得到警醒,環保壓力得到有效傳導。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介紹,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直接推動解決8萬余個;同時地方借勢借力推動解決一批多年來想解決而沒解決的環保“老大難”問題,納入整改方案的1532項突出環境問題,過半得到解決。

劉長根表示,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督察,並將有關部門和國企納入督察範圍統籌安排;同時針對汙染防治攻堅戰一些關鍵領域,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在總結第一輪督察工作的基礎上,推進督察法規建設,將環保督察納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不斷研究完善督察體制,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督察體制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兩級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在實踐中逐步培養形成一支專業化的督察隊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20

穩外資,中國將繼續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做好六個穩,其中之一就是 “穩外資”。同時提出,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繁重。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紮實細致工作。

開放利好持續兌現

外資成為要做好的六個穩之一,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石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表明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沒有變,吸引外資的政策沒有變。同時也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充分融入全球,你中有我我中有我。

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28日、7月30日,作為對習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關於開放創新重要講話的貫徹落實,2018全國版負面清單、2018自貿區版負面清單分別開始施行。

新的負面清單不僅包括了已經宣布的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措施,還一次性列出部分行業未來幾年開放的路線圖時間表,大大增強了開放的可預期性。

7月30日,商務部發布關於《關於修改<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擬放松外資戰略投資上市公司規定:外國投資者通過戰略投資方式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從此前的3年內不得轉讓,改為12個月內不得轉讓。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市場進一步吸引外資的有力舉措。

顯然,我國對外開放舉措正在密集落地,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利好政策也在相繼兌現。

改革開放40年,外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外資穩定增長也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動力。

僅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此前曾表示,外資企業已經成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約占上海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上海全市27%的GDP、65%的進出口額和33%的稅收總額。

近年來,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國際吸引外資競爭日趨激烈。根據聯合國貿發組織於6月發布的《世界投資報告2018》,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23%,為1.43萬億美元。這種下降,與全球GDP及貿易增長加快形成鮮明對比。預計2018年全球FDI將出現不超過10%的增長,但增長勢頭十分脆弱,總量仍將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通過不斷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環境,中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吸收外資國,2017年中國吸收的外資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6月8日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從今年全年看,預計全國外資規模和去年持平。“我對這一點還是有信心的。”

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企業持續快速增長,實際使用外資小幅平穩上升。最新數據顯示,1-6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91家,同比增長96.6%,實際使用外資446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折合成美元是683.2億美元,同比增長4.1%。

進一步擴大開放

接下來,如何穩外資?多位專家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就是要進一步擴大開放。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國對於擴大開放的積極姿態,在去年以來發布的一系列擴大開放促進外資增長的文件中得以明確體現:去年1月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去年8月16日發布《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幹措施的通知》;今年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確定了進一步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措施,推動我國擴大開放促進經濟升級。

持續擴大的開放,帶動了一系列外資項目集中落戶: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國特斯拉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獨資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將落戶上海臨港;英國韋萊保險經紀成為全國首家獲準擴展經營範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工銀安盛成為首家獲批籌建的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之所以強調要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石良平說,事實上就是要以開放促改革。比如之前一些開放都是按照原來的傳統的部門的條線來推進的,但由於產業融合度越來越高,所以對於生產性服務業而言,單一部門開放之後還是不能做事,這就涉及很多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問題,“不僅要讓外資能進來,還要進來之後能做事。”

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是全球投資者高度關註的投資自由化最主要的一個體現,也是十八大以來推出的擴大開放方面標誌性舉措,是中國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深化外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投資環境的重要舉措。

除了投資自由化,中國還參照借鑒國際通行的投資方面的政策框架體系,推進投資便利化、投資促進以及投資者的利益保護。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明確提出,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今年6月8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現在外商投資企業越來越多,有將近30萬家活躍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他們的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與政府、甚至與企業之間的糾紛,我們通過完善外商投訴機制來及時推動這些投訴、不公平待遇問題得到解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展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72

上海挖掘科創新潛力,托舉一批新生代互聯網公司

9年前,在遠郊的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宿舍內,餓了麽創始人張旭豪和康嘉萌生出解決點外賣問題的想法,這也成為餓了麽的開始。

如今,餓了麽以95億美元被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收購。

作為新經濟爆發成長的結晶,在過去的十年間,上海醞釀了一批擁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型企業。其中餓了麽、大眾點評網、滬江網、洋碼頭、小紅書、B站、喜馬拉雅FM等新生代嶄露頭角。

政企聯動助力創新創業

仔細研究上海的新生代互聯網公司創業圖譜會發現,上海的新生代互聯網公司集中於消費和商業服務領域,通過互聯網新興技術的應用,以更高的效率來滿足甚至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通過平臺生態的形式,搭建實體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臺。

這是上海創業的獨特氣質文化和優勢,在特定的賽道中,他們對特定消費群體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背後低調務實、耐心打磨、以慢制快的打法,在野蠻生長追求速度的互聯網創業時代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雖然從數量上而言,上海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數量並非最多,但在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看來,上海創業者的成功概率更高,同時創業環境和經商氛圍也更加規範。

作為“共享經濟”領域最熱的共享單車,摩拜的首發站就選在了上海,在摩拜CEO胡瑋煒看來,上海是騎行環境友好城市,其次上海的騎行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尤其是在2010年世博會召開之後,城市街頭都有市政府相關部門畫出的白線框,作為非機動車建議停放點。

共享經濟是具有一定社會門檻的合作模式,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伴隨運營規模的持續擴大,交通資源的配置和規劃開始出現不均衡的現象,政府的支持不可或缺。

為了解決共享單車停車難、亂停放問題,包括徐匯區、寶山區、楊浦區在內的政府部門都在嘗試和共享單車企業合作,增設單車停放點,在同濟大學、中遠兩灣城小區等多地建立停車點,並將地鐵站自行車收費點對共享單車進行免費開放。

更具建設性的做法是,上海市楊浦區政府不再以購置公共自行車方式投入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而是以第三方購買服務的形式,聘用人員在出行高峰期對摩拜單車進行投放和整理。

與此同時,恢複慢行系統也成為上海城市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計劃要在2020年成為慢行交通高品質城市,到2040年成為全球慢行交通標桿城市,具體目標就是要將兩輪車和步行的分擔率維持在50%以上,慢行系統專門設施或者空間的占有率達到70%以上,即需要有隔離的自行車道達到70%以上。要求在內環線慢行設施只增不減,機動車公共通行只減不增。

釋放政府改革紅利,以市場化機制為重要手段,這些政企聯動的措施,無疑為中國模式的創新創造提供了生長空間,也為政府助力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思索和經驗。

發力核心技術創新

在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的項目展示廳內,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設備項目占據了大多數,而此前大熱的O2O、電商等商業模式類創新項目則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西岸藝術中心曾是上海時尚藝術演藝的集聚地,如今這里豎起了新的標簽——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這座高達200米的建築只是上海發力人工智能的縮影之一。

如何醞釀出下一個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創新型企業,上海急謀轉型打造全球科創中心,作為最有望成為新生代互聯網公司集中地的領域,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創新成為核心突破點。

中國巨大的市場機會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不斷加碼,正在吸引海外高精尖人才回流。王翌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曾在美國谷歌擔任產品經理,負責計算機網絡和雲設施等工作。

希望借助技術的力量打破傳統英語教育高成本、低效性和公平性缺乏問題,2012年王翌選擇回國創業,並在複旦科技園正式註冊了自己的公司“流利說”。

公司註冊、辦公場地、孩子教育問題等都是擺在創業者面前的問題,彼時楊浦區工商部門給創業者開設了公司註冊綠色通道,為企業的融資創造了很大的便利。與此同時楊浦區還給創業者設置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包括讓他入駐園區附近的人才公寓,給予公司辦公用房補貼等。伴隨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通過團區委的牽線搭橋,流利說在長陽創谷落地了自己新的辦公室。

如今經歷了幾年的發展,流利說已經完成C輪近億美元融資,估值近10億美元,員工數量達到1200人,在2016年7月通過推出付費項目“懂你”英語,實現了2017年營業額增長10倍,到了去年第三季度已經盈利過億。

實施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讓上海成為人才的匯集之地,上海市2016年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科創人才30條”),並在此基礎上又出臺了《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

從完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到對創新創業人才在居住證積分、居轉戶、直接落戶、子女入學、住房保障、商業養老和醫療保險、醫療保障、資助補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給準備前來上海、留在上海、紮根上海的創新創業人才以穩定預期。

“上海慢了有後發優勢,別人幹了一半發現不對需要重新開始幹,上海只需要重新規劃就好,因為沒幹過,沒有踩過坑,可以以最先進的解決方案來做這件事情。”出生於上海的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向第一財經表示。

除了和上海一些汽車廠商、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外,商湯科技還與上海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據徐立透露,商湯希望以上海為中心來拓展華東市場,入駐上海亦將水到渠成。

仔細挖掘其投資背景可以發現,投資方之一賽領資本是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國家隊背景的基金,股東方包括上海國際集團、上汽集團、寶鋼集團等。“上海作為金融中心有資本,借助金融工具可以加速。”徐立說。

在園區一些新的金融投資方式也在探索之中,例如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計劃將園區融資平臺與天使基金投貸聯動,與國際、國內資本投資基金合作,合資成立新型混合制孵化器項目公司。

除了資本在暗暗發力之外,人才培養和積累也是上海發力前沿科技的優勢之一。“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如果能夠吸引一批國際化人才儲備,以人才儲備為輻射,非常有利於發展人工智能。”徐立說道。此前Facebook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YannLeCun曾前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挖掘中國高校人才,在未畢業前提前拿下AI人才。

根據職場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數據,國內70%的AI人才集中於北京和上海,其中北京約占34.1%,上海占33.7%。在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看來,上海有大量的應用場景和豐富的數據資源,前沿的理論研究和國際化的人才隊伍,這些優勢是人工智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6

券商推iBond十成免息孖展 預算案獲通過 新一批料7月登場

1 : GS(14)@2014-06-05 18:05: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5/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擬再發行100億元通脹掛鹇債券(iBond),昨日財政預算案終獲通過,預計iBond將在下月推售。有證券行旋即推出iBond認購優惠。最先出擊的輝立和英皇證券,均以零息十成孖展及免收費搶飲頭啖湯,未開始推廣的券商則表示優惠會加碼。雖然經紀行今年提早開戰,銀行仍然按兵不動。

近月新股水靜鵝飛,港股成交又一般,儘管iBond 4料最快7月出台,部分券商已提早部署。最先出手的是輝立證券,今年該行會繼續借出零息十成孖展,此外還豁免按金、托管費及贖回費。若申請3手並轉用網上帳單,可再免去手續費,申請6手及10手則收38元及68元。



輝立:收逾700申請

輝立新股認購部市場推廣主任劉敏初表示,一、兩周前已開始做iBond認購推廣,今年至今已收到700多名客戶申請。她說去年該行共有逾萬名客戶申請,「因為反應太踴躍,開戶手續做到『塞晒車』」,故今年決定提前推廣。英皇證券亦有提供十成孖展,認購3手可豁免利息,另不收認購手續費、佣金、贖回費及代收利息費。參照去年首日開市價為102.85元,若可獲分派兩手iBond,上市即賣出,扣除交易費後可淨賺566.35元。

耀才:將有「特別優惠」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本周內也會推出優惠,除有十成孖展、零息及零按金外,也會設回收價,但須付手續費100元。為加強計劃的吸引力,他表示上述優惠將不會有先到先得限制。

時富及耀才(1428)暫未有優惠推出,耀才行政總裁陳啟峰更預計要到7月才有。他自信地說,不擔心被對手先拔頭籌,「iBond申請期比新股長,通常有一、兩個星期,客人一般會先觀察再決定,現在先看世界盃啦﹗」他說該行推出的認購優惠定會優於去年,除了十成孖展、豁免費用外,也會續推回收價,並有「特別優惠」,但現時暫不透露。去年耀才最高曾推出以105.5元的回收價,承諾向客戶回購iBond。

銀行仍按兵不動

儘管經紀行已開始搶客戰,銀行仍然按兵不動。永隆、星展、花旗均表示未有優惠推出,會先待iBond 4發行詳情公布後再部署。

去年iBond 3(4218)的申請人數多達52.5萬,超額認購3倍,陳啟峰預計今年申請人數還會再升近三成,至70萬人,料每人只會獲分派一、兩手iBond。

明報記者 陳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12

投資移民煞停 葬送一批股份 周顯

1 : GS(14)@2015-01-20 19:20:2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梁振英突然宣布取消投資移民的那天,約了做投資公司的朋友見面,要到深夜才有空,因為他要把所有的單都在那天做完。過了兩天,約了某名專責相關交易的上市高層吃飯(名字不能說,費事影響股價),他說﹕「預計損失了2000萬元。」


香港有一些股票,是專門設計給投資移民買的,股價炒到天咁高,究竟這些股票的價格,會不會受到這項政策所影響呢?過兩天,我將和一個專搞這種股票的專家吃飯收風,之後才和大家作出報道。

其實,我都不明白,梁振英這項措施,究竟在搞邊科?那些憎恨內地人的香港人,不管梁振英點做,都不會改而支持他的啦。他這樣做,反而會令到一些支持他的人,轉而去憤恨他。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亞視keeper 冇得輸

先前發生的另一宗新聞,則是查懋聲被指為亞視的最大兼唯一得益者。其實這件事一字咁淺,亞視的持有人,必須是香港人,蔡衍明是台灣人,沒資格擁有亞視,王征是大陸人,也沒資格擁有亞視,換言之,查懋聲是keeper,他幫誰,誰便勝出。這麼關鍵的人物,唔通做生意仲使蝕本咩!

這好比當年的澳門娛樂,好多份人擁有,除了何生之外,又霍英東、又葉漢,又葉得利,又新馬仔,結果呢,最後誰人可以獲得了整件架生呢?咪係持牌人何鴻燊囉!點解呢機會,從來都無降臨到我的身上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84

希拉莉續受查最後一批電郵曝光

1 : GS(14)@2016-03-02 15:01:48

美國國務院在前日「超級星期二」總統提名戰前夕、聯邦法院定下的死線前,公開最後一批希拉莉(圖)擔任國務卿時以私人伺服器收發的共3,800頁電郵文件。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表示,今批電郵沒有包含「絕密」內容,反而其中一封有關北韓核計劃的電郵中,情報局一度認為內容敏感而爭取列為「絕密」文件,最終獲列為次一級的「機密」並獲公開內容。國務院至今已公開逾52,000頁電郵,包括近2,100頁機密和保密文件,另有22封電郵因含絕密內容而被禁公開。希拉莉自爆出「電郵門」後,一直辯稱收發電郵時內容未列為機密,但被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參選人作把柄攻擊。而現在雖然國務院已公開所有電郵內容,但不等於「電郵門」落幕,當局仍會繼續進行調查。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2/195124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