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幫烈女紋身 無「沙紙」有銀紙

2016-01-28  NM

「左青龍、右白虎!」以往大家提起紋身,都會想起旺角砵蘭街或上海街行過的毒男。但其實現時紋身 者,佔了六成都是年輕女性。不怕痛的烈女,還會紋在腰間、大腿內側等,比男士更夠膽。食正熱潮,Hello Tattoo的老闆比路斯(Anzo),夥拍其女友、不願讀書的劉萬儀(Mini),去年八月由銅鑼灣舊鋪搬到觀塘工廈,吸埋附近的OL客。她們最愛的紋 身圖案,不是觀音像或黑色烏鴉,而是美少女戰士或3D小鹿斑比,都是構圖簡單、色調極淺的細小圖案。憑着密密做,現月賺四至五萬元。弔詭的是,女友 Mini在腰間有紋身,但Anzo身上,卻一個紋身都無!難道男士真的怕痛?

對於身為老闆及紋身師,身上卻一個紋身都無,反叛的Anzo笑言並非怕痛,而是「我想紋滿成個背脊,而家仲搵緊最滿意嘅圖案!」今年二十四歲的混血兒 Anzo,隨加拿大籍的父親而姓比,五年前從當地回港,之後到訪上海拜師學紋身,一二年在銅鑼灣開設極刺青之店,到上年搬鋪到觀塘工廈。Anzo過往紋 的,都是骷髏骨、女巫等美式傳統紋身,他最「成功」是認識了徒弟兼現時的女友Mini。Mini說話無厘正經,但一拿起紋身槍就立即「上身」,「我阿爸好 傳統,佢要我DSE有三科合格,上埋大學,先至算係有成就。但我放棄公開試,轉為打電話俾每間紋身店,查問能否收我為徒。」

幼身風格大熱

最終Mini遇上了Anzo,入行一年多來,她愈做愈順,父親都鬆了一口氣,說到底其實也是怕女兒捱餓。Mini最擅長韓式小圖紋身,食正現時潮流。韓式 紋身的特點,是圖案線條較幼身和淺色,色調如水彩畫,配合Mini畫的圖像,如美少女戰士、小花圈等,大受女士歡迎。Mini的Instagram現坐擁 二萬五千名追蹤者,當中不少作品得到其他紋身專頁轉載,而風格統一的靚相幫了她不少。「以前真係淨係識畫畫,影相同用Photoshop調光暗等,都係慢 慢學番嚟,話晒都想幫自己嘅作品留個倩影。」訪問當日,女客Fish正正是於Ig看過她畫的小花圈,因此專程找她把作品紋上腳踝,使費二千三百元。完成圖 案,放下紋身槍的Mini,又立即拿起單反,拉起白布再打燈,不停蹲下起身再蹲下,身手敏捷地拍下Fish的紋身,務必要影到張靚相,俾自己及客人於網上 「呃like」。「以前喺Ig同facebook睇行家作品,當中十位師傅有八位都識,但最近呢兩年再睇,有好多都唔識,未見過。」Anzo指這一兩年, 多了差不多一倍人入行;Mini是行內少有的女性,吸引了不少同齡女生踏出紋身的第一步。當然,亦引來了奇怪的要求。「試過有男仔WhatsApp問我, 可唔可以幫他下體紋身。我拒絕後他仍然不停電話騷擾我,指明要我幫佢。」她事後封鎖了其電話,誰知這數天又有另一電話號碼提出相同要求,令他們甚為困擾。

確保容易清理消毒

紋身講靚之前先講安全。開紋身店最大的成本,除了租金外其實就是設備,有人可能會為賺到盡而慳得就慳,加上香港紋身行業是零規管,換句話說店鋪根本沒例可 依。但從外國回來的Anzo堅拒「是是但但」,店面設計有八成都跟足美國標準。「美國指明,紋身店用的要是不銹鋼枱面,方便清潔消毒及防蝕色。而紋身時坐 的椅子,亦一定要是皮製,這樣顏料弄髒都容易清理。」紋身最講究的是衞生,採用的紋身針全都是一次性使用,每支的獨立包裝上也有按美國標準貼有藍色貼紙, 標明已是受過高溫消毒,這點也是Anzo的自我要求之一。身為老闆,他也難免要做後生仔最討厭的行政工作:寫網頁、設計單張及睇數,全都一腳踢。

簡單線條更複雜

去紋身的人需要勇氣,而幫人紋的那位更需要大膽加細心,事關成品是龍是蟲就掌握於他們手中。Anzo和Mini在紋身前,會先用特製顏色筆在印水紙上畫好 圖案,再將該紙覆蓋在客人想紋身的位置印上顏色,跟着便可在該位置依圖紋身,以免「走位」。現時Hello Tattoo的紋身收費,主要按大細劃分,八達通大小的收八百至二千元;而CD大小的則收千五至四千元。客人有九成也是女性。收費建基於紋身外,也會就圖 案的複雜程度及所需顏色,而決定最終定價,「我哋紋過最複雜嘅圖案,並唔係最多線條嘅。相反,曾經紋過一個3D小鹿斑比,因為要用最少線條表達3D效果, 先至係最複雜。」雖然收費較「海鮮價」,但Anzo指其實已盡量合理。「如果我按時間收費,個客又會質疑我有無拖長嚟做,到我想休息吓時又唔方便出聲。」 紋身的設計圖屬免費,但為免客人走數,他們一般會請客人先付五百元訂金,才開始繪圖。

紋落側腰腳踝

「而家紋開美式style嘅行家,都大叫好頭痛,問呢隻韓式紋身幾時先會out!」不過,叫同行煩惱的熱潮,卻造就他們生意接個不停。問及會否擔心熱潮一 過會受影響,他們都表示未驚過。「小圖紋身,改變咗以往紋身一定會大會顯眼嘅印象他人有靚紋身,就會心癢癢想自己紋番個show off。」現時屬淡季,但他們每人每天平均會有三個預約,一個月的生意額仍可達七至八萬元。雖然Hello Tattoo已擁有一批回頭客,但Anzo和Mini在每星期,仍會上不同的繪畫班進修,希望把各自紋身的風格定位做得更好。「確保韓式熱潮過後,我哋都 有其他風格嘅作品,例如Anzo擅長嘅美式傳統紋身,而我就學緊素描畫畫,希望學多幾招傍身。」Mini笑言雖然對讀書零興趣,但一畫畫她就樂於乖乖坐定 上堂。在這人人爭入大學的年代,他們二人印證只要認真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沙紙」都可以有銀紙!

專家意見

「飛騰刺青」紋身館師傅沈龍威(Gabe),被公認為香港首席紋身師,碧咸身上的「生死有命,富貴由天」字句,正是出自他手。他在二○一三年舉辦了首屆 「中國香港國際紋身展」,問及現時業內發展和小圖熱潮,他有以下看法:1.小圖韓風會keep住吹。小圖紋身有一定歷史,一直也有捧場客,只是多年來風格 各有不同,而現時正好吹正年輕人最愛的韓風。不過圖愈細需要的技巧也愈高,都具有一定難度,而幼線條隨時間愈耐也會變化愈大,所以要更注重保養。2.多參 加紋身展覽或到外國見識。知道美式傳統及新式傳統刺青是他們擅長之一,所以趁年輕看更遠去更遠,從而讓別人多看另一面的風格,擴闊客路。

開業資料(8/15)租金(兩按一上):$45,000器材:$100,000裝修:$50,000總投資:$195,000

營業資料(01/16)營業額:$70,000租金:$15,000雜項支出:$5,000盈利:$50,000

撰文:黃綺敏攝影:鄭樹清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894

分析陷阱 林智遠

2016-01-28  NM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有一個英文博客:進取的投資者(Enterprising Investor),不少金融分析師特許證持有人及分析員,都在博客中分享文章,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一看,是免費的!分析員不懂會計?

在 博客中,過去一年受歡迎的文章,有「與巴菲特對賭」、「油價暴跌背後」等並不出奇,最奇怪有趣的是一篇「分析員五大常犯的會計錯誤」文章,竟是最受歡迎。 此篇文章列出分析員的會計錯誤,包括過分依賴第三者資訊供應商,如彭博、雅虎財經等的會計數據,不對照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的差異,不看財務報 表附註等,當中更以一句極富爭議的批評:「most analysts do not understand accounting」帶出五大錯誤,批評直譯就是「多數分析員都不懂會計」!批評是否中肯,不敢妄下判斷,事實是每人都可犯上分析錯誤。就以最廣泛採用 的市盈率來做分析,投資者也要知道當中的陷阱及局限,那麼在分析業績時,才可避開分析陷阱。

資訊供應商都可靠?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或PE)是以股價或市值(price),除以每股盈利或年度溢利(earnings),得出一個數字,數字代表股價要多少年的溢利才可回本。以 上週四公布最新全年業績的置富產業信託(778)為例,上週股價收7.82港元,市值是148億港元,若以2014年39億港元的年度溢利計算,市盈率是 3.7倍。置富約四倍的市盈率,亦是部分資訊供應商提供的市盈率數字。可是,若以置富最新2015年25億港元的年度溢利重新計算,市盈率將應是5.9 倍,與部分資訊供應商在週末仍未更新的數字,相差達六成。置富的市盈率變化,是因最新的年度溢利,對比2014年下跌了37%,六倍的市盈率,代表股價的 回本期增大至六年,仍是吸引的數字。但這市盈率數字可靠及合用嗎?

市盈率可靠合用?

過往數年,置富公布全年業績翌日,以收市 市值計算的市盈率,由兩倍至五倍不等,上週五收市後六倍的市盈率相對應是偏高。在最近的股市市況下,置富的市盈率為何仍偏高,問題就在以年度溢利為盈利基 礎計算的市盈率,並不一定全面反映置富的盈利表現,簡單而言就是太簡單了。以置富的年度溢利下跌37%作分析,置富的收入及可分派收益的變化卻是相反,分 別上升14%及13%。當中的差異,主要是置富的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由2014年的33億港元,下跌至2015年的16億港元。假若以置富的可供分派收 益,及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後的溢利,分別計算市盈率,會發現不一樣的數字,見左表:

僅關心收息的投資者,或可看可供分派收益計算的市盈率;不喜歡會計調整的投資者,或可看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後計算的市盈率。各取所需的同時,不同的市盈率數字也可互補長短,互相對照,減少犯錯的機會。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895

國安緊盯索羅斯

2016-01-28  NM

亦正亦邪的金融巨鱷索羅斯明言,中國經濟正走向「硬着陸」,口術一出,引來各方揣測,認為索羅斯部署經年,只待眼前的大茶飯。

十年八年前索羅斯對大陸企業甚感興趣,除入股海南航空、四環醫藥、民生銀行等股份,更派出兒子Jonathan Soros親自到京城與當地賓架打交道,不過大陸當局對呢位狙擊英鎊以及港元的索羅斯家族,又怎會無戒心,賓架與Jonathan Soros碰面打個招呼,國安人員隨即約見賓架查問二人的對話內容,恐防洩露國家機密予對方,亦都係咁,十年前索羅斯爭奪入股有國家任務的中信證券亦不得 要領,後來被中人壽截胡。否則,讓索羅斯旗下基金持有中信證券,阿爺可能有得震冇得瞓。

金融逍遙客:大劉保鏢著西裝又皺又爆線

游走於中港台併購、私募投資的金融多棲動物,現為多間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

自從張子強事件後,富豪僱請保鏢成了指定動作。成班富豪聚會,無個保鏢傍身,就好似貴婦帶個普通Birkin、但全枱都拎住個鱷魚皮一樣尷尬。大部分有保 鏢的富豪,及有啲連叫得上富豪都相當勉強嘅商人,僱用保鏢都係排場多過實際。從城中各保鏢外形、服裝及素質,多少反映各老闆的風格,所謂有乜老闆一般都會 有乜伙記。多年來逍遙客活動範圍甚少走出中環區,所以經常見到各富豪及其保鏢。論專業及外形,首富女友周凱旋的一男一女白人保鏢,最有型有款,著住剪裁一 流的西裝、眉精眼企戴住標準配備耳機,成個FBI咁款傍住主人,淨係氣勢都贏晒。反而首富喜用黑黑實實但忠心嘅啹喀。受哥身邊保鏢也高大威猛,成個G4咁 款,深色西裝黑色領帶,唔打得都絕對睇得。眾多富豪之中,逍遙客覺得受哥保鏢服飾最有品味,西裝領帶恤衫一看cutting質地,就知係上上之貨,有次真 係有啲衝動上去掀起睇吓乜牌子。同是福臨門常客,大劉的一眾保鏢較為騎呢。以買賣動輒百億計的富豪衡量,呢幾個平日守住福臨門門口的五、六個阿叔,其衣著 真係不敢恭維。清一色灰色西裝,看其又皺又爆線的質地,極可能是羅湖橋的出品,另加一件著咗好多日未換的G2000白恤衫,看上去似屋邨看更多過保鏢。以 拍賣鑽石出手億億聲的真正富豪,身邊伙記這種裝備有點格格不入。但論古怪,咪神港姐老公黃浩身邊嗰個黑鬼也算表表者,睇個輕浮樣,似佐敦南亞兵團多過保 鏢,可能一萬幾千蚊人工當請個跟班,質素就好難要求咁高。有錢佬使錢哲學真係唔係我等普通人可以理解。自己著住件十皮嘢Broni西裝,身邊卻成日被幾套 觀奇洋服圍住,呢種感覺猶如手戴柏德菲臘卻口擔住牙籤踢住人字拖,好好的氣場就咁消失於無形之中。

中環寸嘴:我剝得多呀!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城中有錢佬對食之要求,透過美酒佳餚,察看人生百態,讓讀者「嗒」落有味。

啲老友來電講上期「落盤等如女人揀bra」,話我好似對啲女人內衣好有學問。係呀,我回敬一句:「吹呀,剝得多呀。」不過對住老婆就話:「唔識剝呀,剝得 少!」做人梗係要識變通,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好似家陣個市咁,日日都好多變數。呢排應吓景,走去睇呢套戲《The Big Short》,散場撞到個律師老友,問我點睇,我問講影評定睇市呀?老友話一陣同啲「大袋」食飯,驚冇權威性嘅嘢講,所以睇套戲打吓底喎!呢套戲兩粒幾 鐘,除咗唱衰嗰幾大美國投資銀行之外,就係侮辱啲唐人(註:戲中一名唐人面孔年輕人,數學了得,計到個市會跌,但不懂講英文)我覺得幾悶o架,嗰幾個演員 又冇乜台型,淨係「shit、shit、shit」。股市大冧,食肆靜英英,金鐘間Osteria Felice Set Lunch $138咋,見到個靚女拖埋條仔來幫襯,吖,又係個女人找數,真係「又食又拎」,唉,呢啲時候女又搵唔到仔,仔又搵唔到錢!老實講,$138個餐再加一, 夠成個禮拜嘅飯盒錢,算奢侈o架喇!呢度$20杯咖啡,平過Starbucks,不過返上樓上寫字樓沖杯好過啦,通縮殺到,要諗吓縮數。

大鱷激活黑期

炒股有OTC(Over-the-Counter Market,場外交易市場),炒期指也有地下市場,股市風聲鶴唳,大、小鱷隨即撲擊,就連「黑市期指」都轉趨活躍,小宗聽聞,呢排唔單只恒指未平倉合約 急升,由城中牙擦富豪做庄嘅地下期指買賣亦十分活躍,係合法交易嘅四、五倍之多,雖然可以篤手指,但規矩係遲期指結算日一天並以九折交收,黑期呢家嘢,犯 法o架。但違約後果嚴重,可能會惹來血光之災或被送棺材咁啦。

Time is Money

金鐘名都酒樓係唔少白領食晏聚腳之處,去得呢度食晏,個個滾水淥腳,最「


國安緊盯索羅斯

2016-01-28  NM

亦正亦邪的金融巨鱷索羅斯明言,中國經濟正走向「硬着陸」,口術一出,引來各方揣測,認為索羅斯部署經年,只待眼前的大茶飯。

十年八年前索羅斯對大陸企業甚感興趣,除入股海南航空、四環醫藥、民生銀行等股份,更派出兒子Jonathan Soros親自到京城與當地賓架打交道,不過大陸當局對呢位狙擊英鎊以及港元的索羅斯家族,又怎會無戒心,賓架與Jonathan Soros碰面打個招呼,國安人員隨即約見賓架查問二人的對話內容,恐防洩露國家機密予對方,亦都係咁,十年前索羅斯爭奪入股有國家任務的中信證券亦不得 要領,後來被中人壽截胡。否則,讓索羅斯旗下基金持有中信證券,阿爺可能有得震冇得瞓。

金融逍遙客:大劉保鏢著西裝又皺又爆線

游走於中港台併購、私募投資的金融多棲動物,現為多間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

自從張子強事件後,富豪僱請保鏢成了指定動作。成班富豪聚會,無個保鏢傍身,就好似貴婦帶個普通Birkin、但全枱都拎住個鱷魚皮一樣尷尬。大部分有保 鏢的富豪,及有啲連叫得上富豪都相當勉強嘅商人,僱用保鏢都係排場多過實際。從城中各保鏢外形、服裝及素質,多少反映各老闆的風格,所謂有乜老闆一般都會 有乜伙記。多年來逍遙客活動範圍甚少走出中環區,所以經常見到各富豪及其保鏢。論專業及外形,首富女友周凱旋的一男一女白人保鏢,最有型有款,著住剪裁一 流的西裝、眉精眼企戴住標準配備耳機,成個FBI咁款傍住主人,淨係氣勢都贏晒。反而首富喜用黑黑實實但忠心嘅啹喀。受哥身邊保鏢也高大威猛,成個G4咁 款,深色西裝黑色領帶,唔打得都絕對睇得。眾多富豪之中,逍遙客覺得受哥保鏢服飾最有品味,西裝領帶恤衫一看cutting質地,就知係上上之貨,有次真 係有啲衝動上去掀起睇吓乜牌子。同是福臨門常客,大劉的一眾保鏢較為騎呢。以買賣動輒百億計的富豪衡量,呢幾個平日守住福臨門門口的五、六個阿叔,其衣著 真係不敢恭維。清一色灰色西裝,看其又皺又爆線的質地,極可能是羅湖橋的出品,另加一件著咗好多日未換的G2000白恤衫,看上去似屋邨看更多過保鏢。以 拍賣鑽石出手億億聲的真正富豪,身邊伙記這種裝備有點格格不入。但論古怪,咪神港姐老公黃浩身邊嗰個黑鬼也算表表者,睇個輕浮樣,似佐敦南亞兵團多過保 鏢,可能一萬幾千蚊人工當請個跟班,質素就好難要求咁高。有錢佬使錢哲學真係唔係我等普通人可以理解。自己著住件十皮嘢Broni西裝,身邊卻成日被幾套 觀奇洋服圍住,呢種感覺猶如手戴柏德菲臘卻口擔住牙籤踢住人字拖,好好的氣場就咁消失於無形之中。

中環寸嘴:我剝得多呀!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城中有錢佬對食之要求,透過美酒佳餚,察看人生百態,讓讀者「嗒」落有味。

啲老友來電講上期「落盤等如女人揀bra」,話我好似對啲女人內衣好有學問。係呀,我回敬一句:「吹呀,剝得多呀。」不過對住老婆就話:「唔識剝呀,剝得 少!」做人梗係要識變通,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好似家陣個市咁,日日都好多變數。呢排應吓景,走去睇呢套戲《The Big Short》,散場撞到個律師老友,問我點睇,我問講影評定睇市呀?老友話一陣同啲「大袋」食飯,驚冇權威性嘅嘢講,所以睇套戲打吓底喎!呢套戲兩粒幾 鐘,除咗唱衰嗰幾大美國投資銀行之外,就係侮辱啲唐人(註:戲中一名唐人面孔年輕人,數學了得,計到個市會跌,但不懂講英文)我覺得幾悶o架,嗰幾個演員 又冇乜台型,淨係「shit、shit、shit」。股市大冧,食肆靜英英,金鐘間Osteria Felice Set Lunch $138咋,見到個靚女拖埋條仔來幫襯,吖,又係個女人找數,真係「又食又拎」,唉,呢啲時候女又搵唔到仔,仔又搵唔到錢!老實講,$138個餐再加一, 夠成個禮拜嘅飯盒錢,算奢侈o架喇!呢度$20杯咖啡,平過Starbucks,不過返上樓上寫字樓沖杯好過啦,通縮殺到,要諗吓縮數。

大鱷激活黑期

炒股有OTC(Over-the-Counter Market,場外交易市場),炒期指也有地下市場,股市風聲鶴唳,大、小鱷隨即撲擊,就連「黑市期指」都轉趨活躍,小宗聽聞,呢排唔單只恒指未平倉合約 急升,由城中牙擦富豪做庄嘅地下期指買賣亦十分活躍,係合法交易嘅四、五倍之多,雖然可以篤手指,但規矩係遲期指結算日一天並以九折交收,黑期呢家嘢,犯 法o架。但違約後果嚴重,可能會惹來血光之災或被送棺材咁啦。

Time is Money

金鐘名都酒樓係唔少白領食晏聚腳之處,去得呢度食晏,個個滾水淥腳,最「


毛記堅•搵錢

2016-01-28  M

熱爆全城的毛記分獎禮過後,近日有指鍾情毛記的俞琤即將由商台過檔李澤楷電訊盈科(0008)旗 下、今年四月開台的免費電視ViuTV,於是有人揣測小小超將會是毛記的大水喉。經常黑面的毛記「腦細」林日曦,勁黑面否認這個說法。不過,他接受本刊訪 問時,被問到日後可會將毛記節目掛單在ViuTV播放就無落閘,表明唔排除這合作空間,但十畫未有一撇。一旦毛記進軍大氣電波,它批判時政的影響力勢再爆 發。

毛記出現之前,林日曦的《100毛》和《黑紙》兩份小本製作紙媒,去年賺得八百萬元成為神話,更原來一直不缺水喉埋身,曾有強國富商話想約見。大半年前搞毛記電視至今,「腦細」話,成間公司不單無蝕錢,更成功搶攻網片廣告市場,每條廣告企硬收費六位數字、hit rate平均錄得數十萬,跑贏多個網媒。

毛記是荒謬社會引伸的產物,全靠食本土勢取得網民共鳴,最大特點是它具本土特色的廣告創作,與它觸及的敏感社會議題內容互動扣連,形成一股史無前例的「流行文化結合時事」市場力量,難怪「腦細」講到明要:堅•搵錢。

林日曦話唔識李澤楷,只識二少手下、ViuTV台長魯庭暉。林、魯兩人都是商台出身認識多年,耗資百萬元的毛記分獎禮之所以由now直播,全因林日曦主動 打電話給魯庭暉游說,最終雙方在「無話邊個收邊個錢」的情況下合作,now提供技術支援,在分獎禮時段的廣告也一個接一個。

「腦細」多次話,李澤楷這條大水喉「唔係真」,那麼記者問他,可有想過毛記的節目,將來可在now或ViuTV掛單播放?他答:「以前沒想過,但你現在咁講,這個似乎近一點,唔排除可以做,始終大家合作開,但我無同佢哋傾過,唔知得唔得。」

他的師傅俞琤,可會私人注資毛記?「從來無提過,佢而家成日話『隨遇而幫』,但我無提出協助,無嘢要佢幫。」

三十五歲的林日曦,和同樣是八十後的陳強、阿Bu三個前商台創作人,每人夾二千元創業,二○一○年開設「黑紙有限公司」。林說,五年來其實有過唔少水喉埋身,除了天使投資者,也有大陸富商透過中間人約見,「我唔識佢,上網查先知喺財經界好出名。」強國人可是想「買起」他?「唔覺,可能佢想認識吓,我就話,我哋呢一代人都有某程度上恐中國,最後,見都無見。」

萬華買得太抵

林日曦向埋身水喉say no,有兩個原因:「一,公司唔缺錢;二,暫時未想到下一步大計。」三個「腦細」各人現持有黑紙有限公司三成股份,旗下包括《黑紙》及《100毛》兩本刊物,和毛記電視,餘下一成股權由《明報》的姊妹公司萬華媒體(0426)持有,大老闆是馬來西亞富商張曉卿。毛記出現之前,截至去年三月,黑紙有限公司營 業額為二千一百萬元,利潤達八百萬元。黑紙的山寨式運作竟然賺得七位數,在紙媒下滑的年代是奇葩。萬華在一二年,以一百萬元購入黑紙一成股份,換言之,未 蝕過錢的黑紙當時市值已達一千萬元,林日曦憶述:「當日萬華行政總裁林栢昌傳電郵來,話想合作,我哋之前唔認識,那時我們需要資金,加上佢哋做開媒體,就 傾成。」有無見過張曉卿?「可能有,但我唔認得佢。」「依家我睇番,佢買得太抵啦,但當時係一個fair deal。」

唔會諗上市

林日曦指,萬華主要支援會計、法律等後勤,「試過叫我們做些產品,例如做本拍紙簿,但我哋唔鬼理佢。」他說,內容由他們三個大股東話事,萬華無參與,「初 期萬華有幫手搵廣告,後來我們發現出去sell唔可以脫離內容,所以自己做番。」究竟點樣年賺八百萬元?林日曦說,這八球來自廣告及賣書收入,兩者利潤平 均,《100毛》高峰時每期印書八至十萬本、公司只有廿多名員工。曾經有人計過,十蚊的 《100毛》每賣出一本,他們就可賺三至四元,每個廣告更可收上萬元。目前銷量又點?「好耐無理,唔使睇都知,好睇封面,有時多人買、有時無乜人理。」至 於一蚊的《黑紙》高峰時每期賣十六萬張,「我諗依家無啦,7-11都唔理我哋,覺得我哋唔夠銷量啩,今年一月起只喺OK賣。」「我哋有分過錢,六位數,但 唔敢套現太多,因為要搞毛記。」坊間有人估算,黑紙如今市值可能高達五千萬元以上,但林日曦多次話唔明點計出來,更無打算將毛記上市,「我唔識財經,唔想 上市之後被人踢走我呀。」

搞毛記吸廣告

紙媒下滑的同時,去年廣告市場大遷徙,由印刷大幅轉到網上,林日曦也留意到,「我哋覺得,等到時機做網媒,feel到可以試,應該可以自負盈虧。」毛記電視因而在去年五月開台,跟「後雨傘」作持續抗爭沒有直接關係。毛記不單是網媒,也是一間廣告公司, 度橋、製作、播放,每條廣告片收費企硬六位數字,至今已拍了近三十條,聲言每條hit rate可達三、四十萬,記者以每條片收費十五萬元推算,開業只有半年多的毛記廣告收入便達四百多萬元。目前市場上可收數十萬元廣告費的網媒不多,據悉部 分YouTuber可收五位數。毛記成立之前,一四年底三個「腦細」開設「總經理人有限公司」。林日曦解釋,因他的同事會出外拍廣告接job,他們也真的要做經理人工作,具體分賬他說「唔清楚要問同事」。至於搵盧海鵬等明星拍廣告的酬金,他同樣話「唔清楚」。他的業務還有白卷出版社、和藝人游學修開設「十九號有限公司」,原意搞製作,但最後未成事。林日曦肯肯定的,是毛記的出現沒有拖累蝕錢,「成間公司仍然係正數。不過,我每個月要放血一百多萬元人工 (現有五十多名員工),所以今年唔知會唔會賺多過八百萬。」

廣告好笑有共鳴

毛記最矚目的兩條廣告是玩二次創作改歌詞,由盧海鵬幫Shell唱hardsell版《幾許風雨》、林海峰惡搞楊千嬅的《飛女正傳》賣Gatsby Hair Jam。林日曦說,兩條片同樣收六位數(達數十萬元),「我覺得超值,我哋開咗好多晚通頂度橋,兩條片hit rate都過百萬,仲未計台灣大陸網民的轉載。」「Shell要年輕,曾經話唔想用盧海鵬,但我話買得起車三、四十歲的人,都係睇盧海鵬大,有感情有回 憶。」同樣地,他在林海峰的廣告中,片尾加入了警訊的gag,推高爆笑位的同時,賣的也是感覺——一種八、九十年代香港人集體回憶。Sell本土係毛記賺 錢秘方?「我其實無刻意sell本土,只係從網民角度出發,會諗點先可以令佢哋睇晒條片呢。網上廣告唔再係以前電視的洗腦式焗睇,一定要好笑、有感覺、有 共鳴先唔會skip。」所謂的共鳴,就是盧海鵬式的親切感。「每個人曾經都係大中華膠,我都係,但呢幾年政府政策,令到好多中港矛盾出現,影響到生活層 面。以前我好膠的,會叫我啲同事唔好咁歧視,佢哋聽完之後,個樣好似……膠都費事俾咁款。」「點解大家會咁?其實係一種好貼地感覺,中港矛盾令大家反彈, 卻愈來愈對香港有歸屬感。我以前唔鍾意香港人,覺得大部分人都唯利是圖、只有利益,好乞人憎。但呢幾年大家變咗,關心多咗周圍嘅人、鍾意多咗呢個地方。」 「我無刻意sell本土,只係而家,大家都好愛呢個地方。」他,係識得食住個勢。

永遠做不到大眾

毛記食本土勢,一方面要靠本土元素的創作來打動網民、吸引客戶,另一方面,卻不能避開敏感的社會熱話,因為兩者的本質互相扣連:廣告商buy盧海鵬式創 作,毛記卻要藉批判本地社會議題,留住會被盧海鵬打動的同一班網民。因此,即使《文匯報》發功,批評毛記「荼毒青少年」,但由於它已成為年輕人的輿論中 心,廣告商也不能忽視它的影響力,這正正就是自由經濟市場形成的一股循環力量。《100毛》的facebook專頁現有近七十五萬Likes、毛記電視則 有廿七萬;網片hit rate方面,毛記開台至今共推出三百二十多條片,每條平均觀看次數約十一萬,其中兩條錄得過百萬的,包括:諷刺TSA的《Sir來了測無驗……》、愛爆 粗的《真•林雪得唔到獎感受》。記者問林日曦,生意緊要,定社會責任緊要?他毫不猶豫回答:「賺錢。」流行文化,從來如是。「但我們不會chur賺大錢, 因為永遠做唔到大眾,我們觸及社會爭議議題,就會流失一批人。」他說,有不少大企業,講到明因為不欲涉社會議題,未能在毛記落廣告,「反而一些本土小店仲 有得傾。」

荒謬帶動市場

有人說,毛記是新世代的另類抗爭工具,林日曦並不同意:「如果係,也只是大後方的糧草、沒營養的甜品,食落唔飽肚。」他覺得,甜品永遠不會變主菜。 林日曦其實只是順應時勢,將流行文化與社會時事結合,令兩者的扣連史無前例「貼地」並有批判角度,「以前有《18樓C座》,但我哋更加貼地,唔似以前的人 逆來順受。」「河國榮唱《香港地》受歡迎,是因為觀眾覺得有共鳴,唔係我話有共鳴、唔係我夾硬扣落去,我只係做緊好正常嘅嘢。」他以此駁斥《文匯報》的 「洗腦」指控,並決定唔理咁多免疑神疑鬼影響創作。「雨傘運動之後,我們出版《被時代選中的我們》一書,作者找來彭定康寫序,有傳媒界前輩叫我哋唔好咁高 調,因聽到某些人講乜乜乜,但我覺得可能只係吹水。」他無聽過西環或689那邊傳來打壓風聲,「我覺得佢 (689)喺某啲時刻未識我哋,甚至呢一刻唔識都唔出奇。」 「分獎禮令我睇到,香港人原來好絕望,原來每個人心入面都有一格灰,平時唔會同人講,但就喺唱《香港地》嗰刻一齊爆發。《香港地》要由河國榮來唱先得,他 是帶出香港『不是排外法西斯』的最好例子。」有人話:毛記是七十年代的《號外》、八十年代的《歡樂今宵》,林日曦並不同意,因為三個時空的政治局勢和香港 人心都有其獨特性,不能作直接比較,「我哋,就係我哋。」毛記獨一無二之處在於:只要社會繼續荒謬,毛記所賣的本土、惡搞,就有市場?「係」。咁,唔使 講,要支持689連任啦?黑面「腦細」終於笑了笑,「四年前佢當選,我喺《黑紙》開天窗,只寫『黑暗』兩隻大字。今日我哋嘅睇法無變,覺得,係遺害。」

毛記三「腦細」

持有:黑紙有限公司*業務包括:《黑紙》、《100毛》、毛記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人有限公司)、白卷出版有限公司*林日曦、阿Bu、陳強三人各持三成股權,餘下一成由萬華媒體持有

林日曦(徐家豪)(左)年齡:35歲學歷: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設計系(中途輟學)工作:先加入商台從事聲音剪接及網站管理,再自薦參與創作,曾在天比高創作夥伴擔任創作總監,流行曲填詞人、散文及專欄作家分工:創作、接受傳媒訪問,「經常黑面」

阿Bu(姚家豪)(中)年齡:33歲學歷:馬鞍山崇真中學及沐恩中學,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副學士畢業工作:前商台DJ,曾與鄒凱光和余迪偉主持phone-in 節目《一八七二遊花園》分工:主力見客,「因為人人見到佢都想鍾意佢」

陳強(陸家俊)(右)年齡:32歲學歷:南屯門官立中學,城市大學環境科學與管理系畢業工作:前商台DJ,曾主持《你睇我唔到》等探討社會敏感議題的節目分工:主力(被迫)睇公司盤數

三大經典節目:

《六點半左右新聞報導》三大腦細輪流每朝早,與東方昇、羅若off等四名員工定題目、度橋,再由九名主播不定期上鏡,惡搞近期新聞。經典報導:1.《問候 建制派,hihi!》一眾建制派議員「良心發現」,在政改投票一刻及時離場,毛記記者擔心眾議員被失蹤,特地致電「真•葉劉」和「真•發叔」問候近況,兩 人在電話中不停「多謝、多謝」。2.《帶古箏搭港鐵才是正經事》港鐵職員包圍古箏女學生一事引起熱議,指港鐵雙重標準,「只許水貨客運貨,不准百姓帶 嘢。」毛記記者親自示範,如何將結他包裝成水貨,成功入閘。

《星期三港案》起初由「腦細」陳強牽頭,現由前《JET Magazine》記者Thomas負責,並由陳志雲的「真•韋家晴」聲音演繹,正經製作,深入探討被忽略的本土真故事。經典港案:'《大埔不安門》大埔 區議會欲強行通過,用五千萬公帑興建、被稱為「林村天安門」的林村許願廣場。一眾年輕居民抗議大白象工程,卻被人暴力威嚇,記者採訪途中亦被包圍。' 《Mr. R的廿三條》非洲唱作人Mr. R八年前因唱作一首諷刺國家問題的歌曲,被政府追捕甚至生命受威脅,輾轉來港成為難民。今天香港「網絡廿三條」通過在即,極可能成為政府壓制反對聲音的工 具:「誰知明日事,某天你也可能成為難民。」

《勁曲金曲》經典金曲:1.《亞視永恒》(愛是永恒) 恍如亞視般死唔斷氣,穩佔金曲榜尾位置三十星期:「亞視會永遠都存在,有低智森,仲有亢帥克……亞視永恒,執笠嘅係你。」2.《網友誼之光》(友誼之光) 「網絡廿三條」通過後,網民擔心以後cap圖改歌要入冊:「齋post都有罪孽,齋share佢直頭話你偷,縱使不去撈偏,始終變做困友。」

毛記創作背後

《鍍金雙子塔》毛記辦公室位於葵涌同珍工業大廈,在大圓街公廁對開,毛記仝人稱之為「鍍金雙子塔」,內裡是無大無細的工作文化,九十後會對住八十後「腦 細」咆哮:「食屎啦你。」林日曦「食」完都忍唔住話:「我以前,點敢叫YT(俞琤)食屎呀。」記者到場採訪,辦公時間目睹一場槍戰。司儀「崔健芒」拎住機 關槍向一眾「毛毛」亂槍掃射,女主播「銀紙彤」用手槍仔還擊、男主播「吳檸竛」手持「計時詐彈」,正準備錄影的「羅若off」不慎耳背中流彈大叫「好 痛」,記者恍如身處戰地,「腦細」閂埋房門話之你,但隔一會他就拿着水槍加入戰團,這樣的辦公文化,「鍍金雙子塔」獨有。同日傳來「網絡廿三條」二讀通 過,人人神色凝重即時放低玩具槍,臨時「改頭條」度出一條語重心長的報導:「我哋唔驚啊,驚你哋班廢哥哥廢姐姐俾人拉咋……冇喇,講完喇,咩都冇喇。」 「腦細」特登走到影棚,親自指導。

《三人填詞組》毛記王牌節目《勁曲金曲》,每週上榜十首惡搞歌,以舊曲新詞二次創作方式道盡社會荒謬事,所有歌詞原來出自三人團隊,成員包括:林日曦、主 持「崔健芒」、編輯Jonathan,「腦細」話:「三個人困住喺間房,坐埋一齊逐句諗。」在分獎禮奪得「曲金曲獎」、惡搞亞視的《亞視永恒》,原曲是廿 年前張學友的《愛是永恒》,惡搞歌詞最為人熟悉的一句是:「亞視會,永遠都存在」,之後接下去的一句就成為萬能key,「有朱慧珊,仲有個何B」、「有宮 雪花,仲有掟壽包」,「有一個禮拜我哋都唔知講乜好,歌詞就變成『無乜嘢講,仍未會落榜』。」三人團隊最愛作品,是惡搞何韻詩的《廢鐵是怎樣煉成的》: 「表面上講緊何韻詩(唔返大陸)嘅個人經歷,但其實代入毛記電視,甚至一班廢青觀眾都好啱:搵錢緊唔緊要?當然緊要,但『賤賣那顆心就唔OK』。」

《林夕最難搞》毛記對甘草演員情有獨鍾,《100毛》試過搵「Benz雄」許紹雄扮四點鐘許Sir,真元秋扮立法會的「蔣元秋」,當然唔少得在分獎禮爆紅 的河國榮。甘草演員都有一個特點:香港人由細睇到大,唔識個名都一定記得個樣同把聲,同樣突出一種本土地道感覺。河國榮就曾經話,幫《100毛》拍攝只得 車馬費。林日曦坦言,並非個個甘草都識《100毛》,亦唔係個個明白要演繹的角色,劉江要扮劉江華就係其中一個例子:「當日我哋好努力形容俾佢聽,係要扮 一個沉默寡言嘅官員、開咗一個咩會、個會講咩,之後佢自己再睇多啲,先演繹到嗰種神情呆滯,唔出聲嘅神髓。」最難搞者叫林夕(林日曦另一師傅),因為文人 對個人形象的包袱比藝人大得多:「之前好多idea,我哋自己ban咗自己,覺得唔恰當。最後先諗到呢個唔使鬼五馬六,只要佢坐喺度,呆呆滯滯,最多俾我 哋梳吓個頭。佢經過少少心理掙扎,總算肯拍。」扮咩?就係黃之鋒雨傘運動時,上了《TIME》的那個坐馬路封面。

撰文:盧曼思、關冠麒攝影:葉漢華攝錄:李育明資料:鄭詠欣[email protected]                                                                                                                              


吸血按揭風暴

2016-01-28  NM


甫踏入二○一六年,香港經濟有如插水般崩潰,瀰漫一片愁雲慘霧。短短十多個交易日,股市累挫接近二 千多點,很可能是○八年金融海嘯之後,最差的一月份表現。股市唔掂,樓市的泡沫開始爆破,各區劈價盤隨即湧現,業主在恐慌之下愈劈愈平,屯門有公屋率先跌 破「一球」。最恐怖的是,市場湧現大批被公開拍賣的銀主盤。市場突然多了大量銀主盤,其中一個原因是近年無良吸血中介橫行。這班吸血中介,勾結一些財務公 司,主攻一班有樓揸手的業主。他們千方百計利誘一班業主,將物業抵押套現,業主落疊後,吸血中介藉詞替業主託管貸款,錢一到手便去如黃鶴。又或者是收取天 文數字顧問費,總之就劏到你盡。業主一墮入圈套,不單一鋪清袋,套現所得款項被騙走,自己還背上高息欠債。最後被財務公司迫令賣樓還債,苦不堪言,有個案 因無法面對妻兒,而選擇上吊自殺。而涉及無良吸血中介的案件,亦急速上升。由此可見,這股涉及吸血中介的次按風暴,才剛剛颳起。

阿萍(化名)丈夫死後,剩下一層樓讓她和女兒相依為命,為節省支出,她把樓出租,以租金支持供樓開支,再用多出的租金去租一小房間居住,雖然辛苦,母女內 心也叫「有層樓」作精神支持噃。然而自從無良中介找上她,以低息按揭誘騙她借錢,結果錢被騙走,兼落得一身債,丈夫剩下的樓也要變賣來抵債。誘人吃白粉只 是害上癮者一人,無良中介更甚,是奪人全家性命財產的惡棍。根據警方數字,涉及樓按中介的騙案或投訴,油尖警區去年首十一個月大幅上升,共接獲三百三十八 宗有關財務中介懷疑詐騙的報案及投訴,比前年的六十二宗,數目急升四倍半。而涉案總金額亦由前年的三百五十多萬元,瘋狂颷升至去年首十一個月的八千萬元, 升幅超過二十一倍,十分驚人。

呃你錢再賣你層樓

造成這個現象的主因,是二○一五年銀行開始收緊物業按揭至六成,一般人無法向銀行加按套現,於是聲稱幫人套現的財務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部分財務公司 老闆更用心不良,利用不良中介胡亂吹噓,聲稱可以極低息借錢,結果事主一旦相信,最後都要以年息超過三十釐來借款,更過分是,套現所得,也被中介以騙術盡 數取走,剩下事主要還高息給財務公司,一旦還不起錢,財務公司即拍賣層樓取回借款。「部分財務和中介根本係一幫人,可以話無本生利,先批出一筆錢俾你,然 後巧取豪奪又攞回來,你就無端端還欠下高息巨債,整個過程中,呢個集團只係付出人工成本,最後就可以強迫將你層樓拿去拍賣抵債。」一名查案探員表示,這些 人極度無良,可謂吸人血的魔鬼。這班無良中介,會有方法透過銀行,從而取得一班財困業主的資料。之後他們會假冒銀行職員致電事主,訛稱可提供貸款和絕無可 能的低息按揭,吸引急需錢周轉或貪低息的事主上釣。而樓市專家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表示,年底前本地會湧現一萬個銀主盤,全部都來自財務公司的私人貸 款。而隨着樓價急速下跌,財務公司擔心收不回款項,都急於將釘契物業變成銀主盤拍賣。由此可見,吸血中介串謀財務公司「蠶食」債仔物業的情況,已達失控地 步。

中介呃走百三萬

擁有一個九龍城住宅物業的阿萍(化名),就是苦主之一。去年十一月,她收到一間名叫「藝鋒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的中介公司來電,聲稱可替其物業轉到建設銀行 造按揭,可減低息率,由原本每月供款萬五元減至一萬元。不過有條件,就是阿萍要先將其物業抵押套現的一百三十五萬元,交予中介作保證金,用作「整靚盤數」 即有良好還款記錄,然後再向銀行申請低息樓宇按揭。中介人又吹噓無需服務費,阿萍以為有着數,不虞有詐落疊。其後,中介帶阿萍到旺角的「全通國際(香港) 有限公司」貸款,合約列明貸款利息三十釐,每月須還四萬元,共十二期,「其實我當時已覺得唔妥,但個中介猛話利息佢哋會搞掂,我一個仙都唔使俾,呢啲只係 例行手續,咁我咪簽囉。」簽完後,中介帶她到朗豪坊的「王婕妤律師事務所」辦理手續,並收取「套現」所得的一百三十五萬元現金支票。有現金到手,她戒心即 時減低,此時律師樓職員表示,阿萍如不能準時還款給財務公司,對方有權收樓,「個中介都係話唔使驚,我見喺律師樓辦理手續,應該無事啩。」阿萍離開律師 樓,中介已在樓下等她,並「陪同」她到銀行提款,然後全數交給中介公司以「整靚還款記錄」,以再申請低息樓按。中介職員最先給了她一份文件,清楚列明「一 百三十五萬交由律師樓託管」。其後,職員又開了一張發票給她,用英文寫着「Consultant Fee一百萬及三十五萬」。

財務公司接力追債

「我都唔識英文,職員又無翻譯,我真係以為會將筆錢交俾律師樓。」阿萍哭着說,完全沒想過,一百三十多萬套現所得,變成了中介的顧問費。回家數日後,阿萍 心血來潮翻查字典,始知發票寫的是顧問費,「百幾萬顧問費,分明欺詐啦。」其後多次致電中介,都無人接聽,親自前往才發現人去樓空,於是報警。有探員私下 向記者表示,近日再收多兩宗涉及該中介公司的報案,涉款金額都是百多萬,警方正追緝有關人士。被騙去百多萬,又孭上貸款巨債,無業的阿萍根本無力償還每月 四萬元利息。財務公司現在每天追她還錢,又曾有收數佬上門,阿萍瀕臨精神崩潰,「無諗過香港呢個法治社會,竟然會有人強奪財產。層樓好快會俾人拍賣,我真 係唔知點算。」兩年前丈夫肺癌過身,剩下這個單位給她兩母女。想不到因貪一點小便宜,現在變成一無所有。

見到王見秋個女

原本欠財務公司五十萬的Tina,也是受害者。她去年十月收到中介公司來電,聲稱可替她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Tina計過後,覺得以低息借來一百萬元,清 還財務公司五十萬元高息債務後,還有五十萬元現金備用,於是去到尖沙咀一間名叫「康宏國際(亞洲)有限公司」的中介公司面談。其後,中介叫Tina到銅鑼 灣的「啟豐財務有限公司」,要她將所擁有物業抵押給該財務公司套現一百萬,清還本身債項「整靚盤數」,以獲得銀行審批。Tina發現要繳付三十萬利息, 「成三十釐利息,我一定唔制。」中介着她放心,承諾所有利息由他們負責,雙方並簽下協議,Tina才放心辦理手續。簽完貸款合約,中介帶Tina到 「王婕妤律師事務所」,王婕妤正是前高等法院法官王見秋的大女兒。 律師樓職員向她稱,貸來的一百萬元,五十萬元已用來償還原有債務,另外五十萬元則開出一張現金支票給她。其後,中介陪同Tina到銀行提取現金後,一同返 回中介公司。職員便叫Tina交出五十萬元,他們會交給律師託管,「我覺得唔多穩陣,所以唔肯俾佢哋,有個職員仲大聲兇我添。」最後中介願意開出一張收 據,Tina才迷迷糊糊同意交出款項。

王婕妤出面承擔五千元

其後Tina從其他途徑得悉,該中介公司曾多次行騙,於是立即跑到「康宏」哭鬧着要求取回款項,但對方推說銀行大概十二月中會批出貸款,叫她耐心等候。 Tina堅持不妥協,還說不退款便不離開,「我話報警同通知記者,佢哋好驚,第二日返工全部人戴口罩。」經過多日死纏爛打,中介為了不影響其他正在游說的 客人,Tina終取回五十萬元,「好彩無聽佢哋講等到十二月中,因為間嘢上個月已執咗。」原來,這些無良中介呃夠錢後,便會關門大吉,Tina慶幸執番身 彩。不過,Tina因為提早將款項還給「啟豐財務」,仍要罰息達七萬五千元。Tina心有不甘,於是上門找王婕妤,希望她能說服「啟豐」不用收利息。王聯 絡「啟豐」後,稱對方堅持要收取利息,王說只能幫她承擔第二期利息其中五千元,「呢五千蚊都係自己攞出嚟,我無需要呃你。如果我要呃你,直接話人哋一毫子 都唔減。」王還承諾負責Tina的銷契費。

幕後有集團經營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單單經她手,已先後處理過百宗同類案件,雖然沒有證據顯示中介和財務公司有連繫,查冊過註冊文件也無關聯,但懷疑他們之間經 常合作,「即事主從財務公司提取款項後,很快已轉交予中介,根本就係左手來,右手去。」她希望警方展開調查,再根據現行法例控告財務公司,「從佢哋行騙手 法來看大同小異,來來去去都係嗰幾招,我相信幕後有集團經營。」另外,麥又斥責財務中介無法無天。她處理的個案中,最嚴重要算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士,她前 後遭中介和財務公司行騙連續三次,涉款二百多萬。當她第一次遭中介騙去顧問費後,很快有第二間中介公司主動聯絡她,聲稱可協助她。如是者,她接連遭騙三 次,情況慘不忍睹。麥又稱,在處理的個案中,涉及百多間中介公司和數十間財務公司,其中幾間經常出現,另外又涉及三十間律師樓,「我曾喺立法會會議上向律 師會提及要提醒業界,因為律師應提供專業意見俾市民,我哋正研究一些個案,懷疑有律師違反專業守則,稍後向律師會正式投訴。」她認為當律師處理這些財務中 介個案時,如覺得市民或會受騙,應該要提醒他們小心一點。由於吸血財務中介案件急增,兼且有律師參與借貸交易,香港律師會高度關注事件。較早前,律師會便 發出通告,提醒會員切勿參與可疑借貸交易。而在麥美娟處理的個案中,王婕妤律師事務所有份處理的共有五宗,涉款金額約七百多萬元。

否認跟財務公司合作

今次捲入吸血中介事件的王婕妤律師,是前高等法院法官王見秋的長女,而她的妹妹王穎妤,更是新世界主席鄭家純的「密友」。就今次被多名受害者指責,沒有作 出提醒,令他們墮入中介圈套,本刊曾向王婕妤了解事件,她其後以書面回覆。王婕妤稱,其律師行並沒有跟財務或中介公司合作,她們只是按每項工作計接受財務 公司的委託,去處理貸款相關的法律文件。她又承認,過去多次有受害人到她的律師行理論,她們都會盡量解釋她們的角色。王又說,她們一直以來都有處理財務公 司委託的個案,由於這幾年樓價不斷上升,亦令到借貸活動增加,但她拒絕透露每宗個案的收費。對於律師會早前發出的通告,要求會員切勿參與可疑的借貸交易, 王稱曾經閱讀過有關的文件,但她強調其律師行並沒有參與任何可疑的借貸交易。據麥美娟表示,保安局局長黎棟國亦已知悉事件,並表示她手上所有案件將交由西 九龍重案組合併跟進調查。

撰文:艾馬、程志康攝影:金文、王晴[email protected]                                                                                                                              


索羅斯沽注一擲 $13,000億H股對決

2016-01-28  NM

上週四,曾宣稱「已退休」的國際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突然浮出水面,鱷魚目光對準中國,揚言指中國經濟將硬着陸,並罕有透露已沽空美股及亞洲貨幣。鱷魚尾一擺,率先觸動中國政府神經。官媒一連 三日發功還擊,指索羅斯對人民幣及港元的挑戰,不會成功。處身其中的香港人,即時憶起九七年腥風血雨的打鱷大戰。市場多次將今次港股及港匯急跌場面,與九 七金融風暴相比。

索羅斯的鱷竇,其實從未離開過香港。近年他睇中中國做其主戰場,並於香港布局。八十六歲的國際級炒家索羅斯,將作出最後一擊。本週四期指結算,是首場埋身 的戰役。據統計,涉及H股的期權、期指及外圍衍生工具,合約總值達到一萬三千億。大戶一舉一動,再度震撼香港股市。

索羅斯已年屆八十六,去年曾表示會「終極」退休。但踏入一六年「索」到搵錢機會,大鱷亦忍不住浮出水面。上週,他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接受彭博訪問 時,確認已沽空美國標普500指數、部分原材料生產國股市,並下注亞洲貨幣兌美元下跌。他特別強調,中國正在硬着陸,影響所及,一九三○年的經濟大蕭條式 通縮,有機會重臨。

大鱷一擺尾,觸動了內地神經。翌日新華社發表英文評論,警告惡意沽空人民幣,將承擔嚴重法律後果。本週二《人民日報》海外版,更「指名道姓」,指索羅斯對 人民幣和港元的挑戰,不可能成功。夾在中間的香港人,沒可能不膽顫心驚。索羅斯九七年狙擊泰銖、馬幣,再高速游來香江,狙擊港元沽空港股,雖然最終敗走, 但已搞到股樓匯五勞七傷。而他,亦一直未忘香港。據了解,索羅斯至今多次秘密捐錢予香港大學某學院,近年金額愈捐愈多,並與學者多番接觸,掌握中港人脈。 同時,索羅斯近年多番談及中國經濟,睇中了中國為其主戰場,並已在離岸的香港布局。

香港鱷竇起底

早於一○年,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已在香港成立分支SFM HK Management,辦公室設於國金二期。去年七月,A股大跌市之後,突然傳出有人在國金男廁,見到索羅斯蹤影。此即成為香港的「財經新聞」,就連國內 通訊社亦有轉載。最終要索羅斯美國家族基金發言人澄清,指索羅斯一直在美國,狙擊傳言才消散。一篤「鱷魚尿」,已令四方戒備。在香港這亞洲基地,早年索羅 斯聘請Robert Tsai、戴霽昕(Dai Jixin)及Chang James Hyeong UK等,一齊坐鎮香港。Robert Tsai是美林交易部前董事總經理,Chang曾在新橋資本及老虎亞洲基金工作,戴霽昕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其後在紐約大學讀MBA,畢業後已加入美國 索羅斯基金任職達十年。剛在香港駐紮,索羅斯的基金經理已急不及代會見香港的地產界分析員,又將槍頭對準內地。記者找到一份在深交所上市的蘇寧電器 (002024)記錄,透露索羅斯派出基金經理、曾任職瑞銀的Wang Dawei,飛到蘇寧北京分店查訪。近年,他旗下的基金經理「換牌」,SFM HK Management來港時有二十多個基金經理,根據證監會網站,如今只剩九位代表。當中五個,是過去三年新請的,包括疑為韓國人的Jeong Hae Yeon、中國人Li Ang(曾任職摩根士丹利)及相信是印度人的Santhanma Nashoba Krishnamurthy,一樣是來自亞洲。本週一記者到Chang報住的貝沙灣獨立屋查問,其太太着記者留下卡片,未再回覆。

沽空大軍包圍H股

這鋪中港大茶飯,等了十九年,適逢近月人民幣貶值,油價大冧,給索羅斯炮製了極佳的沽空借口。除了索羅斯,高盛、大摩等外資行亦相繼出口術睇淡。有「新債 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接受本刊訪問時,亦指中國經濟比大家相信的還要差,並指「人民幣會繼續貶值」。股市被動搖,就是收割的時候。然而,因內地市場封閉, 要沽空人民幣及A股並不容易。香港的H股(國企),相反就締結了最好機會。本週四期指結算,是首場埋身戰役。近來,國企期權(Index options)及期指(Index futures)的未平倉合約,比過去幾年大幅上升。國指期權包括認沽及認購的未平倉合約,達二百多萬張,而國指指數亦共有四十多萬張,以現時每張合約值 四十萬元一份計,總合約值已達一萬億!曾擔任致富證券期貨研究部董事、現為HKFIE研究部主管的潘玉琪,指出現時國指做淡的動力比較大,「當個市跌緊, 未平倉合約都繼續上升,睇得出係大戶做低嘅動力較大。」他指最近多了散戶跟風沽期權,但由於近日股市「chok」上「chok」落,顯著波動,如果大市於 本週四期指結算時,不跌反升,將殺死不少散戶,「這亦是大戶預算之內,愈少散戶,大戶部署愈有利。」他估計,大戶會繼續把手頭未平倉合約轉倉至下月,繼續 做落去,「照咁睇大市仲未見底,想遲啲先『食胡』。而由於美國係季結,大戶一般都係三月、六月同九月先會平倉,大家可以睇住三月結算日,如果淡友平倉,當 日會推低結算,之後嘅未平倉合約數目,會大幅減少,往往係大市見底嘅信號。如果無減少,即係大戶繼續做淡、繼續跌。」九七年索羅斯狙擊港元及港股亦並非一 鋪過食胡,由九七年秋天分注一直殺到九八年初。

H指拆倉潮殺到

另外,在韓國這「外圍」市場,亦累積了大量與H股掛鈎的對賭合約,成為另一個炸彈。上週三,H股指數一度跌穿八千點,是自○九年四月來首次。之後兩日,跌 勢持續,本週二收報7,895。美銀美林股票衍生品研究主管William Chan早前表示,投行手上持大量H股期指,以對沖客戶的結構性產品,並設有「觸及生效」條款。若H股期指跌破八千點,銀行就會強制平國指期貨好倉,觸發 拆倉拋售潮,進一步「隊低」大市。他表示,南韓是亞太區最大的結構性產品市場,當中約有三百四十億美元(下同,約二千六百億港元)的南韓結構性產品是與H 股指數相聯。他推算,在國指跌至七千至八千點時,約有136億美元的結構性產品需平倉沽貨;若跌至六千至七千點水平,將額外有168億美元的對沖期貨合約 需平倉。有銀行前衍生工具部主管表示,南韓的期權市場很成熟,「韓國金融機構好鍾意買衍生工具,有啲基金甚至全部買晒衍生工具,佢哋可以接受高風險及複雜 嘅產品。」他指A股及H股的結構性產品很受歡迎,因為回報較高,「回報高即風險亦高。去年好多人睇好A股,覺得A股唔會死,所以相對H股指數嘅結構性產品 交易活躍,好多銀行願意出價。呢啲合約,好多都係有autocall特色,即觸及某個價位,就會自動平倉。」

「死貓彈」殺散戶

上週五及本週一,恒指在累跌超過三千五百點後,連續兩日反彈,重返萬九水平,港匯亦回穩至7.79水平。不過,散戶未及開香檳,本週二,恒指又再大跌四百 八十點,其中油股成重災區。死貓彈殺死了不少散戶,一名炒家說:「上週二恒指曾經升三百幾點,上返去萬九點水平,有散戶借錢撈底,希望溝番先前蝕錢嘅貨。 點知上週三就大跌七百幾點,有證券行追孖展數同call loan。」 在此市況,基金經理無計可施,選擇離場觸發更大沽壓。去年歐洲有近三百間基金關閉。香港情況相若,有基金即使不用倒閉,也陷入困境。其中,○七年上市,滙 豐旗下投資A、B及H股的封閉式基金翔龍(820),曾是不少港人間接投資中國概念的股票,更是不少機構投資者的愛股。如今中國夢碎,A股救極都沒有起 色,月初翔龍基金的股東會,亦通過按比例讓股東可選擇一次性贖回。一名基金經理說﹕「佢當年十蚊上市,咁多年嚟,都無乜點升,依家股價得番七個幾,機構投 資者梗係不滿啦,加上佢每股資產淨值有十個幾,同股價有二成折讓,投資者梗係要求贖回。」當年翔龍基金上市時,基金總資產值達四十多億,但一一年已試過一 次性贖回,連同今次贖回的單位基金數目百分之二十,基金規模縮細將減至十多億。持有翔龍基金多年的散戶黃小姐都表示已把這股票放埋一邊:「現價多少?唉, 睇嚟做咩嘢,跌咁多唔通依家出貨咩﹗」有基金經理狂呻經營困難:「基金要隨時應付贖回,但買落嘅股份,卻要隨內地政策停牌停市,變咗唔流通。變現咁難,我 哋寧願企埋一邊唔玩!」

經濟滲血引大鱷

此時此刻,造就了大鱷如索羅斯盤踞搵食。不單是H股,香港本土的藍籌及中細價股,現時亦是絕佳的狙擊機會,很可能是下一個戰場。瑞銀香港策略分析師梁裕昌 表示,國際炒家聞到有血自然會做嘢,香港經濟本身不濟,炒家就有機會。「我去年已警告香港經濟好差,啲人成日反問﹕『會唔會咁差呀?』」梁裕昌指,今年本 港旅遊、樓市及出口均會下跌,預計今年GDP增長將放緩至1%,而最壞情況下,未來兩至三年或會出現2%至3%的經濟衰退。經濟以外,另一個時機就是緊接 着的港股業績期。梁裕昌指,在企業盈利下跌5%的假設下,恒指會跌至17,988點,惟就目前情況而言,企業盈利跌幅應不止5%。去年成功預測人民幣升值 斷纜,並指中國經濟已硬着陸的大和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師賴志文,就警告指香港目前面臨的信貸泡沫危機,比九七年更嚴重,將步入通縮。「如果九七、九八年是八 號風球,我哋面臨嘅係十二號風球,依家都已經要掛八號。」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他表示,如今的泡沫是當年的一倍,而且已開始爆破。「九年嘅泡沫係香港人 自己製造嘅,包括炒爆房地產,約為五千億美金。目前的泡沫,是熱錢流入形成的,規模近一萬億美金,而且呢啲錢大部分借咗返大陸。熱錢要走好易,但借咗去大 陸啲錢,拿唔拿到返來呢?」賴志文指內地現在愈來愈依賴外匯及資本管制,暫時為內地止血,但卻將壓力卸來香港。「內地資金出唔返嚟,繼續係咁,香港聯繫匯 率都會被衝擊,資金會流走得更快!」

撰文:梁佩均、黃菲菲、梁延宇攝影:張國慶攝錄:財經組資料:黃詠茵[email protected]                                                                                                                              


外匯基金只應投資美元債券(2016/1/28)

2016-01-28  NM

外匯基金去年投資損手,蝕了一百八十三億元。平均攤分,每個香港人輸掉超過兩千五百元。自金管局在九三年成立以來,那是第二度投資失利;上一趟是○八年,那時美國爆發金融海嘯,投資環境遠較去年兇險。

金 管局的陳德霖將去年的虧損歸咎於「如過山車,大上大落」的環球金融市場。跌落地揦番拃沙,他認為「相對主要市場指數,外匯基金的跌幅已經算是溫和。」當 真?細看外匯基金投資組合的表現,與其自我感覺良好,陳德霖實應為咎由自取的虧損謝罪。外匯基金三萬四千二百八十九億元資產當中有七成二是投資債券的,儘 管金融市場大上大落,這部分投資去年非但沒有虧損反而賺了一百五十九億元!若然所有資產都投資債券,那又何懼市場如坐過山車?既然七成二的資產有錢賺,那 又何來虧損?主要是外匯,損失達四百四十九億元,數額幾乎是投資債券賺的三倍。港元跟美元掛鈎,如若拿所有資產買美元債券,非但不會有任何外匯虧損,更有 穩定收益;此又不禁令人要問,是哪個蠶蟲師爺拿納稅人的財富去炒匯?按外匯基金透露,其內部員工負責投資七成三的資產,恰好是投資債券的比重;其餘兩成七 則交外聘的經理投資「股票及其他資產」。那四百多億元的炒匯虧損不難便是這些外聘經理的「傑作」了。

這些經理絕非省油的燈。 據最新的數字顯示,外匯基金在一四年支付的管理及託管費達十二億六千六百萬元;儘管一五年投資有虧損,這筆費用肯定有加冇減。以銀碼計,外匯基金自己管理 的資產雖則多過外聘經理的三倍,人工開支卻有不及,是十二億六千三百萬元而已。這些外聘經理是否物有所值,恐怕也無須多說了。這不說金管局僱用廉價勞工。 非也。一四年外匯基金有四百四十七億元投資收益,人工開支相當於收益的2.8%。九三年未有金管局,外匯基金的投資收益達二百二十億元,其人工——及所有 行政開支——為二億四千八百萬元,約相當於1%的收益。換言之,九三年金管局成立至今,以投資收益來衡量,人工的份額膨脹了近三倍!連同外聘的經理,更是 暴漲了近六倍!那三萬多億元的資產到底是用來造福七百萬人還是養肥金管局的官僚——和他們惠顧的基金經理——清楚不過。為了香港人的福祉着想,要麼還富於 民,減稅、滅稅,把錢放返納稅人的口袋;再不然,便返璞歸真將三萬多億元一股腦兒投資毫無外匯風險的美國國庫債券。陳德霖不打自招,面對風雲急變的金融市 場,他老哥無能為力,何苦強其所難?                                                                                                                              


大選年 美股表現如何?(2016/1/28)

2016-01-28  NM

去年11月23日,筆者看到《明報》財經版一篇文章,題目是「大選年美股九成機會升」,內容是訪問 富蘭克林鄧普頓高級副總裁Kent Shepherd。Shepherd預測美國聯儲局會在12月加息,勢必吸引資金進一步流入美元區;雖然加息不利美國出口,但美國經濟主要倚靠內部消費, 故此仍然看好美國經濟前景。

Shepherd又引用過去數據,指在1994年、1999年及2004年三次加息周期開始時,標普500指數在其後五個季度的總回報均屬正數,可見加息 反映美國經濟轉強。另外,2016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數據顯示自1928年以來21次大選年,當中有18次標普500指數錄得升幅,贏面高達 85.7%。筆者看過文章後,對內容抱有懷疑。記憶所及,過去十多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至少已經有兩次美股錄得顯著跌幅,包括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以及 2008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故此不大相信由1928年至1996年,美股只有一次在大選年下挫。根據過往經驗,美股通常在大選年前一年錄得顯著升幅,因 為政府(加上聯儲局)要催谷經濟,方便總統連任,或者繼續由執政黨的候選人勝出,故此便抱着懷疑眼光去搜集相關數據。經過考證,Shepherd的說法果 然與事實不符。由1928年至2015年這88年中,美國共有22次大選年(不計補選),並非Shepherd所說的21次。這22次大選年中,標普 500指數共有16次錄得升幅,6次錄得跌幅,升市比率是72.7%,並非Shepherd所述的85.7%,故此贏面絕非九成。6次錄得跌幅的年份包括 1932年、1940年、1948年、1960年、2000年和2008年。1948年及1960年標普500指數的跌幅只得0.7%和3.0%,若然加 上當年的股息率,總回報便屬正數,大選年的贏面便升至81.8%。

數據顯示,大選後的第一年及第二年,標普500指數的表現顯著回落,升市比率由大選年的72.7%回落至54.5%和59.1%。平均升幅(未計股息)亦 由大選年的7%,回落至5.1%和4.8%。但到大選後第三年,即是下一次大選的前一年,標普500指數表現脫胎換骨,過去88年22次當中有18次屬升 市、3次跌市、1次(2011年)沒升跌,升市比率高達81.8%,平均升幅(未計股息)有12.8%。自1943年起計算,直至2007年,標普500 指數連續17次錄得升幅。若然把股息計算在內,2011年及2015年的總回報亦屬正數;換言之,標普500指數連續19次錄得正回報。1951年,美國 國會及州議會正式通過憲法第22修正案,任何人不得當選總統超過兩次。數據顯示,修正案通過後,共有五位總統能夠成功連任,包括艾森豪威爾 (1953-1961)、列根(1981-1989)、克林頓(1993-2001)、小布殊(2001-2009)及奧巴馬(2009-2017)。未 計奧巴馬,之前四位獲得連任的總統,除列根外有三位在8年任期最後一年(即大選年),標普500指數都錄得跌幅,跌市機會高達75%!1993年克林頓上 台後,製造科網泡沫,股市出現非理性亢奮,到2000年泡沫爆破,股市連跌三年。2001年小布殊上台,隨即面對「911」事件,聯儲局大幅減息救市,製 造樓市泡沫和次按風暴,到2008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2009年奧巴馬上台收拾小布殊的爛攤子,聯儲局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收購數萬億美元政 府債券及按揭證券,製造債市和股市另一泡沫。今年適逢奧巴馬最後一年任期,美股是升是跌,年底時自有分曉。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樓市進入冬眠期

YC兄的系列,至上一篇為止,他的物業投資秘笈大概已經分享得七七八八,但後來還有數篇文章繼續分享的。好像這篇文章,YC兄就分享了面對跌市的心情及一些其他blogger的智慧。




YC兄的文章(2008年10月18日)

今次金融海嘯已開始漫延到香港和珠三角的各個經濟層面,失業率會上升,工資會下降,樓價和租金將無可避免地進一步下跌。我在今年1月和3月買的2層樓亦已跌價超過一成,雖然如此,我絕對無後悔當時所作的決定,因為現時在銀行收緊信貸和樓價下跌的環境下,我想做re-mortgage買樓整大個餅都幾難。樓價既暫時升跌對我無乜實質影響,反而租金下跌會影響我每月現金流。

暫時為止,我7層出租物業的租客還未有減租的要求,但如果經濟和樓市真如施永青所講進入冰河期(據聞中原和利嘉閣會裁3成員工),我有心理準備會如03年沙士期間應租客要求減租,共渡時艱。大不了便又返回深圳定居,靠每月政府給我的退休金生活,冬眠一段日子,唔死得人既!

有樓收租的Blog友們則務必要勤力工作,千祈唔好比人裁走,保持穩定收入供樓,渡過寒冬。我剛看到脫苦海兄的一篇文章(yahoo blog link已經不存在),講述 「溏心風暴」唐家經營海味致富之道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

1. 保持穩定收入;
2. 盡量維持收入高於支出,令自己保持積蓄;
3. 用積蓄去換取真正有價值的資產,如:有良好盈利表現的公司股票或優質物業;
4. 讓資產隨著時間及經濟發展而自然增長;
5. 如非必要,不輕易賣出有價值的資產,因為這其實是一種浪費;
6. 放棄賭博、投機的念頭,因為那只會浪費你的金錢及時間。

這正是我一路介紹給大家買樓收租致富之路的精要,也是打工仔最簡單和直接的致富之路。
老實講,未來樓價的下跌我反而高興,因為樓價上升太快時,環境只容許我多買一層,但現時樓價下跌,我又可以慢慢再整大d個餅。

到現時為止,我仍然維持09年買下一層樓的決定。此外,在星期四當恒指跌破萬五點時已開始入貨,匯豐@107.2,恒生@109,工商銀行@3.8。已有坐艇的準備,並會越低越買,我想幾年後應有不俗既回報,至少好過將筆錢買人民幣放在銀行收息啩!

今次到紐約騎上Wall Street隻牛望着前方的感覺真係好舒服,期望coming既牛市(both股市和樓市)都可以咁舒服咁騎係上面奔馳就正喇!


後記(止凡):

從這篇YC兄的文章,我們可以看見他於2008年10月樓市下跌時的心境,還記得當時是金融海嘯剛開始,各家銀行開始「收水」,對物業的估值不停下調,就算估值足,造按揭上會也不容易,「百業之母」出事,間接令樓市下跌。

對樓市也好,股市也好,很明顯看到YC兄的心態都是忠於自己的計劃,最重要是檢視現金流,買入估值低的東西,沒有受到市場氣氛影響,甚至在買入股票之前有「坐艇的準備」。還有,於跌市時細讀別人的投資智慧,看看脫苦海兄分享唐家經營海味致富之道,很不錯吧。

當年YC兄所投資的股票,幾年後是否如他所言有不俗的回報呢?以帳面上看來最不理想的匯控來計算一下,如果他及後沒有在更低位加注,全數參與供股,12供5@$28,帳面的持股價大約為$84,至今大約收回$22股息,按近期大跌市中匯控的股價只有$53,大概連保本也不行。除非YC兄的確越低越買,否則難以好過將錢買入人民幣收息,當然比起他最強的物業回報差很遠吧。

未來難測,今天回頭想,當時正在金融海嘯的風眼當中,誰知及後匯控股價曾跌至$33,而散戶也可以在$40多元買入,又有誰知往後的匯控常被罰款,要處理有毒資產等問題呢,實在有早知,無XX。匯控供股前股價被壓至貼近供股價,早前渣打供股又重演一次,有參與股票之年能親眼看見兩次,我認同巴黎兄對這現象的解釋,又學到一招了。

看這些分享,重點並非YC兄的操作成功與否,因為不同時代,很多操作想抄也抄不來。加上,投資者有強項弱項,YC兄對股票投資的理念明顯沒有如物業投資般詳細的解釋。所以,我會著重看他的心態,觀察他為何在金融海嘯的時候仍處之泰然,當時作投資的考慮如何,關心什麼,有什麼心理,這些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還有,YC兄當時表示有減租與租戶共渡時艱的準備,更是值得學習的好業主。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