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良(946)大股東的業務


關於其新聞及他的發家故事,請至以下貼子查詢: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tid=4533

今天,我們從其招股書與控股股東的關係以及剪報等一節,談談他們大股東蕭登波先生手上的業務:

 

(1)台灣的南良實業、洪良紡織

(pdf p.3)

據招股書稱:

蕭登波先生、 徐接榮先生及廖進益先生各自為台灣洪良染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洪良」)之董事兼股東,分別持有台灣洪良約35%、6%及8%權益。台 灣洪良主要從事生產鞋履、袋、帳篷及玩具所用紡織機、綿紗及工業布料貿易業務。相對於生產服裝所用布料,工業布料一般較重,伸縮力較強,且較為耐磨。

但是,找尋蕭登波的報導,卻稱:

南良集團鞋材王國的主角是總裁蕭登波。他從最便宜每雙不到新台幣十元的鞋墊開始做起,往上垂 直到織布、染整等紡織材料生產領域,往下延伸到足球鞋生產,橫 向開拓各種成品,電腦袋、運動背包、潛水衣等功能衣,甚至連防彈衣也能做。

據台灣公司登記資料,蕭登波亦持有南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0,984,061股,佔公司股本 22,600,000股的48.6%,但在招股書我沒有找到這些東西。

根據南良實業公司網頁稱,他們的業務如下:

南良集團第一家公司-南良實業在1972年於台南創立,早期員工30名,資本額新台幣一百萬元,歷經全體員工胼手胝足、同心協力,南良集團逐步由中小企業 發展成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五千人,旗下數十家關係企業,2006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二百五十億元以上之企業集團。

集團產品從早期紡織品的貼合加工生產及銷售,逐漸往上下游發展,在紡織品相關產業擁有一個完整垂直且有系統的供應鏈體系;並由傳統紡織材料逐漸往高科技紡 織品發展。集團生產及銷售之產品,包含有材料及製成品各七大系統;除紡織本業外,並觸及3C電子週邊及無線射頻辨認系統相關用品、汽車內飾精品及相關電子 用品、保健及預防醫療用品等相關產業,建構成市場六大類別產品。整個集團之產業架構以三大系統:1.材料系統、2.成品系統、3.流通系統為主軸,將集團 建構成多角化經營的企業集團。

至於其結構如下:



最近,南良實業購入台灣上市公司寶聯電腦(8050), 據台灣公司登記資料,現持有約32.19%股權。

(2) 洪良國際及其控股公司部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14/00946_693462/C119.pdf

(pdf p.1)

於最後可行日期,除於本公司之權益外,控股股東亦持有中山洪良之權益。中山洪良於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在中國註冊成立,主要從事生產製造工 業用鞋履及袋所用化纖類加棉混紡布料及其他化纖類加棉混紡產品生產業務。中山洪良由恆盛全資擁有,恆盛為投資控股公司。


中山洪良化纖有限公司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山市民眾鎮 新平一村沙仔工業園。

http://big5.made-in-china.com/showroom/ouyang2007

至於洪良國際包括以下工廠:



福清洪良:

http://ml.21fz.com/companyintro_600149.html

福清洪宇:


http://ccn.mofcom.gov.cn/1131635

福州艾克:


http://fz.qincai.net/corp-42213.html

石獅麥根: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111862857/

詳細可看這個:


http://big5.huaxia.com/tslj/zjts/2009/06/1475756_2.html

(3) 其他:

據商業周刊的報導:


打造牡丹灣Villa的不是台灣觀光界 的大老闆,他們來自建築、室內設計、半導體、製鞋界,名字並不盡然為大家熟知,但這些大老闆早在十六年前,就開始在 墾丁買地養地,光是墾丁國家公園周遭,就買下接近八萬坪的土地,價值超過十五億元,而且都擁有無價的天然景致或自然資源。這些人花了近三十億元蓋了悠活麗 緻與牡丹灣Villa,是目前墾丁地區最大地主與觀光飯店業者,而且還繼續在墾丁區蓋旅館。

...

民國七十八年,曾忠信推出總案量三十億元的「東方巨人」建案,轟動台南,兩千多坪的商場曾因招商不 順,閒置一年,曾忠信評估台灣房地產早晚是泡沫, 便退出房地產轉往觀光業,還獲得蕭登波認同,投資曾忠信,成為牡丹灣股東之一。

總的來說,可以看到大股東財力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2

被遺忘的龔如心故事


這個題目其實在小弟心中已有一年,不過還沒有時間談談。近來,看了一本明報出版關 於龔如心的書,其中兩點我認為可以補充一些。


(1)


當年,龔如心控制的華懋曾欲以1.98元,收購公司醫生韋理曾經控制的亞洲證券(271,前伊人置業), 但其後因長江實業(1)、一位美藉商人及王肇材等人以較低價1.91元接受華地(156,後易名力寶華潤)的收購,結果華地取得公司控制權。香港政府曾經 調查該次股份轉讓事件,但其後調查報告出版,此事又不了了之,最後華懋亦放棄收購,但仍保持該公司的股權。


但明報並沒談及這家公司的名稱,我簡略的再引述馮邦彥先生的研究來談談這隻股的發展。


因華懋持股達25.27%,華地亦持有50.96%,導致公眾持股不足25%,公司被停牌。其後華 地在聯交所壓力下出售少量股權予獨立第三者,使公眾持股量回復至25%,並恢復交易。


當年Juno 父親、中建電訊主席麥紹棠先生私人公司BAL,以1,100萬向華地購入一項認購權,可以每股3.4元購入華地所持的亞洲證券股權,但其後因為未能得到華 懋的合作,在出售物業套現可能有困難,加上要於收購後兩星期減持至25%,他認為時間緊迫,故放棄該項購股權。


又有傳聞顯示,力寶(226)只是試探華懋會否出售股權,從而結束該局面,故此其出價高於資產值, 但華懋無意出售,故試探失敗,故麥紹棠先生棄權告終。

不過 不足一個月間,華地以每股2.9元出售亞洲證券股權予中資背景的丹楓國際,公司亦易名為丹楓控股(271)。


(2)


關於華懋早期的證券投資,該書只有少量著墨,在1987年稱被一家美國的證券公司追討款項,後來和解,但其實這家不幸的證券公司就是嘉信理 財(Charles Schwab)。但根據一本關於嘉信理財的創辦史,他們談了很多這件事的內情。


在1981年,嘉信理財香港分公司成立,華懋約在1984年該處開設戶口。在當時,華懋主要在此從事 期權買賣,在股災前數月,華懋將他們的買賣轉至嘉信理財,主要是賣出看空期權(Sell Short),因此在股災他們損失慘重,故無力賠償,嘉信理財損失慘重。

據書中稱,他們共進行42,000份期權合同買賣,虧損資金以1億美元以上,王德 輝在投入約4,000萬美元保證金後,突然失蹤,掉下約8,400萬美元未還給嘉信理財,為嘉信理財當年一年的盈利。

其後因一位嘉信員工的耐心之下,找到王德輝之餘,並使出各種途徑使王德輝找得他存錢的戶口,並入稟 法庭追債,扣押王德輝的資產。

最後他們和解,嘉信理財取回 80%的款項,即6,700萬美元,但公司仍損失1,700萬美元,但已經較之前的損失減少。


由此可以看到,華懋當年財力已經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5

移動平均線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4054


 


小弟經常被基礎分析的 Purist 批評為沒邏輯。有些事實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我沒有興趣爭辯什麼才叫有邏輯,什麼叫沒有。


 


我並不是投資道德佬,我不會去教化別人, 我不會自認比別人醒。我只分享覺得對自己有用的,有興趣者隨便拿去,唔鍾意的可以唔使理我。


 


今天本來想搞搞 CUP 20,但都是太疲倦,留返明天才再理會。 今次先講講移動平均線......


 


我相信移動平均線是最多人懂得的技術指 標。連長揸死牛派都會看200天線,可見它多麼受人重視。


 


我講講自己的睇法.....


 


移動平均線怎計出來,是初班知識,這裏讀 者水平很高,可略去不談。它主要顯示過去若干日子平均的收盤價位,從然知道那些日子以來買賣的大致價位在哪裏。例如50天線在$10水平,即過去50個交 易日的收盤價平均在$10的水平。


 


股價每日都很波動,但移動平均線將那些波 動平滑化。愈長時間的移動平均線,曲線愈平滑。


 


分析移動平均線簡單講是一種心理狀態的分 析。我認為是一種輔助指標。


 


觀看中長期趨勢,在股票上我認為主要是 50天線(10週線)和 200天線(40週線)。


 


若 10週線是向下的,那表示大約三個月內的平均價位是向下走,中期趨勢是向下的,例如在中期調整的時候。中期內買進的人都向蝕錢的方向走,形成負面的情緒。 因此一只股票有沒有真正轉勢,即投資者對該股票由負面情緒變成樂觀情緒,移動平均線由向下變成向上方向走,是確認指標之一。


 


200天線顯示的,是長期的趨勢。在牛市 時200天線多數是向上,在熊市時200天線多數會向下。


 


不同時段的移動平均線互相比較也是重要 的。最重要的是黃金交叉 (Golden Cross)和死亡交叉 (Death Cross)的概念。


 


黃金交叉即是時段較短的移動平均線升穿時 段較長的線,例如50天線升穿200天線。死亡交叉則相反,例如50天線跌穿200天線。


 


但好多人沒有弄清楚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 嚴格定義。正確的黃金交叉是兩條移動平均線均呈上升趨勢,而短時期的移動平均線升穿長時期的移動平均線。正確的死亡交叉是兩條移動平均線都呈下降趨勢,而 短時期的移動平均線跌穿長時期的那條。一條升,一條跌,叉埋一齊這個不算黃金也不算死亡交叉。而碰在一起,然後分開,這也算交叉。而兩條平均線交疊在一起的時間愈久,訊號 就愈強烈。


 





 


上圖是中移動的3年週線圖。在2008年 3月至6月之間,10週線和40週線交纏在一起,然後兩者一起下降並分開,形成強烈的利淡訊號,之後股價到底被腰斬了一半。


 


中線投資者以至長線投資者,齊齊變蟹輸錢 (中線長線的移動平均線向下趨勢,股價收於移動平均線之下),仲要愈輸愈多,除了長揸死牛派外,實在沒有人會再抱正面的情緒。負面情緒影響下,投資者傾向 容易拋售股票以「脫困」,形成強大的沽壓。


當然,道氏理論,以及價格運動/成交量等 必定是基礎指標,以上的是輔助指標。什麼指標都指向同一方向,那就能增加我們操作方向勝敗機率計算的可靠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6

風險意識 FOOLISH INVESTOR


http://chiyuinvest.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html


最近多了與友人討論樓市﹐香港的樓市已經取代了內地房地産﹐成爲了一個熱門話題。因爲﹐他們真的很“火” 。

我不得不佩服發展商的營銷能力(定價能力) ﹐以及職業炒家的敏銳觸覺。“走得快好世界” “香港人靈活多變” 反映在炒樓上面絕對毫不爲過。

當見到熾熱炒風時﹐我都喜歡澆點冷水。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目前享受的低息環境﹐和相對低的失業率﹐在未來可以持續或者更好嗎? 當利率提高了得時候﹐有沒有人願意(有能力)接收比您成本更貴的樓盤﹐而讓您獲利脫手呢?

樓盤漲價了﹐但換樓的成本也隨之上漲﹐對用家來講﹐沒有産生收益(premium) 。說“買樓可以賺錢” ﹐只能是對炒家(投資客) 而言。

大家都知道﹐資産定價常會用到risk free rate無風險利率﹐因此利率的改變會影響資産定價。現在美國出現了negative swap rate﹐就是說﹐借錢給美國政府的風險大過借出街﹐當歐洲國家失去AAA評級後﹐美國的國債﹐還有資格稱爲無風險資産﹐並以此標準來爲其他資産定價嗎?



過多的資金是“非理性繁榮” 的緣起﹐目前評級較差的企業債息率已經非常接近10年期國債﹐市場認爲非常安全。


借用Tuen Draaisma的想法﹐我們可能處在一個超級熊市中的階段性牛市中。目前估值趨於合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7

旁观富人圈(2) 东方愚个人博客被阉割版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60718471.html


《旁观富人圈》是从3月18日开始,《南方周末》上的一个边栏。每期点评3-5个(组)财经人物,力求精悍犀利。这一栏目的前身,其实是2009年 我博客上的《东方愚 双周财经人物盘点》,只是当时没有平台发表,后来没能坚持下来(惭愧。想想黄集伟的民间语文,人家都坚持多少年了)。现在换面为《旁观富人圈》重新开张。

旁观富人圈南方周末 2010年4月1日 链接:这里

 


■李书福与李炎


腾中收购悍马功败垂成,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一剑封喉。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现在俨然一“当红大腕”。他最近两年可谓顺风顺水,最牛莫过于吉利股价,从 2008年10月的最底点算起,一年内涨了近30倍。相比之下,虽然腾中董事长李炎在推进收购悍马过程中,也将旗下的旭光资源运作上市,股价1个多月翻了 1倍,但因收场暗淡,遂被视为事倍功半。李书福与李炎为民企提供了“同姓不同命”的两种并购路径选择。李炎最应向榜样李书福学习的是其超强的公关能力—两 会期间“做梦常梦见国家领导人”的直言与可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杜双华与王勇


 


欲擒故纵,留下 一堆烂摊子不说,还成功地将优质资产注入香港一上市公司并随后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山东钢铁并购棋局中成功实现“金蝉脱壳”的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没想 到在力拓员工受贿案中给撞了一下腰。杜双华交待称曾遭王勇索贿900万美元(逾6000万元人民币),而王勇则辩称是“借款”而非索贿。由于法庭拒绝两人 当庭对质,事件重回扑朔迷离,只有王勇长达14年的刑期(一审)发人深省。从2003年铁本事件中的戴国芳,到2010年日照钢铁的杜双华,中国民营钢企 将来或许会这样理解“内忧外患”这一成语:一边要小心在国内的宏观调控中落马,一边须留神在国外铁矿石巨头狮子大开口后折戟。


 


 


 


■王利芬与王佳芬


 


王利芬和王佳芬,这两位听起来像姐 妹的女人其实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她们殊途同归——前者在中央电视台呆了15年,做到了金牌制片人后辞职创业,创办优米网;后者在光明乳业同样干了 15年后从“一把手”的位置退休,成立纪元资本,转身做VC,也算是创业了。先不说从国企出来后还如此有拼劲,就冲着她们都超过50岁的年龄(王佳芬明年 就60岁了),已很让人钦佩了。王佳芬在个人传记末页称“我很相信‘企业家是稀缺资源’”,而王利芬的优米网,直接以“拍卖名人(企业家)时间”为拳头产 品之一,这让我想起来两句俗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季琦与何伯权


 


很难判断季琦和何伯权的风格是大相 径庭还是异曲同工——前者似乎从没有耐心等待一个自己哺乳的企业完全成熟,就兴冲冲地投入到新的孕育过程中,从携程到如家,再到今年3月27日于纳斯达克 上市的汉庭,他一边感叹“如履薄冰”,一边难掩内心的成就感。而后者于当年卖掉乐百氏后就转作风投,潜伏至今,投资了7天酒店、久久丫、爱康国宾、九钻 网、诺亚财富等项目,其中7天酒店于去年11月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无论如何,这两位相差六岁、并不算熟识的中年男人所走的路径,提供了两幅最具本土特色的 创业者和投资家标本。


 


 


 

 

旁观富人圈南 方周末 2010年3月18日 链接: http://nf.nfdaily.cn/epaper/nfzm/content/20100318/ArticelD20003FM.htm

■新首富上位

 大国崛起还是首富崛起?记得去年,中国“首富”特别多,先后有刘忠田、沈文荣、许家 印、王传福等人被戴上桂冠。2010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不久,《福布斯》又抛出新的榜单让人嚼尝。所谓旧人新貌,其中当数宗庆后和吴亚军为最红——一个携 70亿美元晋升新任“中国首富”,一个以39亿美元身家成为“女霸王”。前者得益于中国人的身体越来越饥渴(内需为王),后者受惠于中国人的精神越来越紧 张(望房兴叹);一个以老谋深算和欲擒故纵著称,一个诡秘和犀利闻名。俩人均刚完成漂亮一战,娃哈哈彻底甩掉了达能,而龙湖地产在香港资本市场风生水起。 若论底气,老宗可能略胜一筹。倒不是因为饮料行业诞生新首富听起来比地产首富更“顺耳”,看看对岸的台湾,康师傅、统一、旺旺制造的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引擎重心无一不在大陆。

 

■两个魏东的倒掉

中国企业界有至少两个魏东。当衣着整齐的“涌金系”掌门人魏东于2008年4月29日 从家中阳台纵身跳下的时候,玩资本的魏东倒掉了。彼时有人指着福记食品掌门人魏东开玩笑说:瞧,搞金融的还不如卖快餐的呢!那时的福记蒸蒸日上,强劲的内 需是其四处攻城掠池的根基,魏东亦是该年胡润餐饮富豪榜“榜眼”。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短短一年后,福记食品危机四伏,遂于2009年10月20日向法院提 出清盘申请,并成了真功夫、谭鱼头、香港美心及最近一“神秘国企”虎视眈眈的盘中餐。福记清盘的根源在于2005年开始魏东连年向投行发的高额可转债,说 白了就是对赌——如果以后福记继续红火,今天借的巨资就不用还了。很不幸,他最后赌输了,输掉了福记。两个魏东,前一个死于官商迷雾而非资本战争,后一个 折戟于资本游戏而非产业浮沉,这真是一个错位的世界。

 

濮德兴的非正常死亡

与看守所里经常有各种新奇的死法相PK的是,近些年企业家也有着形形色色的“非正常死亡”。几年前有王均瑶过劳死,乔金岭办公室猝死、周祖豹被乱刀 捅死,最近一轮金融危机亦有庞贵雄跳楼、包存林神秘死亡等案例。2010年3月4日,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中资企业永鑫集团主席濮德兴于无锡厂内办公室被一员 工砍死,原因据说是凶手对工作调动不满意。人们想起山西最大民营钢企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7年前他在办公室被一同乡开枪杀死,引发各界持续热议;南方周 末记者2009年5月在海鑫采访时,企业高层办公室墙上仍挂着实时监控楼层楼道动静的大屏幕。看来,企业及企业主“非正式死亡”并未远离民企,安全感多寡 与经济起伏也没有直接关联。巧合的是,濮德兴与李海仓都是丧命于“小人物”手下,被害时都是47岁,公司名称里都带有“鑫”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8

郭信平:站在姚明肩上的技术狂人 东方愚个人博客被阉割版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61420013.html


     通过与篮球明星姚明的结缘,郭信平使合众思壮公司增添了一丝娱乐色彩。在16年创业期之后,老师出身的郭信平即将带领公司走入资本市场,并可能获得逾30 亿元的账面财富。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北京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362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郭信平在生活上循规蹈矩,但在生 意场上却是个狠角色。张华/图 
 


和很多明星一样,“小巨人”姚明马上也要感受到资本杠杆的魔力了。

随着3月24日网上配售的完成,国内卫星导航行业龙头之一的合众思壮(002383.SZ)很快将在中小板上市。篮球明星姚明是合众思壮的股东之 一,他持有合众思壮67.5万股,以招股价37元计,这部分身家已近2500万元。若按科技股近日受资金的热捧程度,以首日涨幅60%计,姚明所持合众思 壮股份的市值将达4000万元。

但“姚老板”仅仅是个搭便车的人,真正的赢家是合众思壮董事长郭信平。这位科班出身的技术狂人,将在公司上市当天赢获逾30亿元的账面财富。

股东姚明

“知道为什么刘炜这个球传得很高吗?”当上海大鲨鱼队一个篮下传球失误时,姚明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回忆起多年前与队友的配合,“因为缺了我这个搭 档———他一般都是传球给我的。”坐在看台上的姚明对身边的郭信平说。

这是今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六。在这场上海队和辽宁队的比赛中,姚明一边充当“看客”,一边担任“解说员”。他的状态很放松,当队友进入最佳状 态时,他会禁不住挥舞手臂。

今年45岁的郭信平与“80后”的姚明相识于2005年。郭对姚最初的印象和其他人一样———“个子好高”。那时,郭的合众思壮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导 航型GPS生产商———Garmin的中国总代理。他看中了姚明,建议佳明公司聘请姚明做产品代言人。碰巧的是,佳明公司的会计师和姚明的会计师在同一家 事务所任职,一番牵线之后,姚明成为佳明公司的代言人。

3年之后,郭信平自己签下已很熟识的姚明为合众思壮的代言人,时限是5年。

除代言人外,姚明现在还是合众思壮的持股人,在合众思壮公司持有67.5万股,并承诺三年不转让。

熟识后,郭对姚明的印象也在转变。“我和姚明聊得默契,他很健谈,现在是一个成熟、理性的商业人士了。”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合众思壮及所在行业的资 料、数据、分析报告,姚明本人都会逐一查阅,并很直接地就合作细节提出疑问和思考,而不是草草签字或“被签字”。这在当下的演艺及体育界无疑是个另类。

另一处细节是,合众思壮在为旗下汽车导航品牌“任我游”选译英文名称时,在“GoU”和“UGo”之间举棋不定,姚明直言前者优于后者,“哈哈,你 知道一个点子值多少钱吗?”姚明狡黠地一笑,“当年索尼进入美国时,SONY写作‘SO·NY’,可以让人联想为‘SO NEWYORK’,中间那一点,值600万美金呐!”

技术狂人发家史

郭信平是山东菏泽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木讷”。但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四个小时过程中,头一个小时,他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谈卫星导航原 理,在纸上划满图形,从美国的GPS谈到中国的北斗,兴奋得眉飞色舞。

他是科班出身,25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专业正是卫星导航。毕业前一年,他才接触到放在实验室里被严加保护的卫星导航仪器,一台价值2万美 金,主要运用于地质调查、找矿等;他毕业后的第二年,美国也才开始把海湾战争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试金石。

虽然北航同专业的师生间流传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卫星导航的运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但在外人看来,郭信平学的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那时谁也 不可能预料到,不足20年后,中国的汽车销量居全球第一位,光汽车导航产品市场就是很大一块蛋糕了。郭信平毕业后留校执教,同时继续从事卫星导航技术的研 究。他在北航的几位老师是行业内的泰斗,这使得他得以了解最新的国内外技术进展和应用,也为他进入商界后继续保持对一些研究项目的敏感和对接奠定了基础。

他成立合众思壮是在1994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中国正式开始研制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此之前,只有美国、俄罗 斯和欧洲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在这一年,美国佳明公司开始在中国寻找代理,佳明公司的产品此前在中国销售总量不足100台。

创业初期的郭信平选择做佳明的中国代理。当时佳明已有六七家代理,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当属长城计算机集团了,眼看这家国企就要成为佳明的中国独家代 理,半路杀出个还不到“而立之年”的毛头小伙。佳明公司听说郭信平想争独家代理权,感到十分可笑,便抛下一句:你一年能卖够1000台的时候再来找我们 吧。

令佳明公司大呼不可思议的是,郭信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把每台价格为8000元左右的航海导航产品卖出了1000台———这意味着四个月内把 Garmin公司在华业务额扩大了10倍。郭信平最终拿下总代理权,此举为他打开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大门。

一个技术出身、执教于讲坛的年轻人,在实际的商战中却也是个狠角色———1992年他给航空部做软件系统,3个月赚了50万元后,并没有走“小富即 安”的路线,而是把50万投进去继续做,1995年的时候,他已赚下了1000万元。

之后一些年,其利润几乎年年翻番,他一边将之全部投入更大的战役,一边研发自主品牌———两条腿走路。

今年3月22日,Garmin公司发布声明称,与合众思壮在民用PND(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上的合作中止,Garmin的解释是“双方的市场战略 不同”。

而这时的郭信平,正在为合众思壮上市冲刺。有人说他是渠道制胜,有人说他是借鸡生蛋。而郭信平正在琢磨的是,公司上市后募集到的逾10亿元的资金, 应当如何去花。

学者也疯狂

与合众思壮有着相近概念的北斗星通(002151·SZ)三年前登陆深圳中小板时,首日暴涨380%,其董事长、10年前从国防科工委出来创业的周 儒欣身家超过30亿元。而于去年年底登陆创业板的超图软件(国内领先的GIS平台软件),首日涨幅亦超过60%,其控制人、中科院兼职博导钟耳顺个人资产 突破4亿元。

郭信平、钟耳顺的“暴富”,加上去年上市的机器人(300024.SZ,第一大股东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董事长王天然等,被坊间认为这是“学 者型富豪时代来临”。有人甚至拿钟耳顺、王天然加上袁隆平、柳传志,戏称为资本市场的“中科院系富豪”。

这些学者型富豪的出现是基于其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在创业之前,郭信平便潜伏北斗计划之中,而相关业务在其创业后交由合众思壮承接。

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前景仍然有某种不确定因素。在合众思壮的招股书里,就曾向投资者提示一种风险的存在———目前公司大部分产品基于GPS导航系 统,如果GPS导航系统失效或由于其他原因停止工作,该部分产品将不再能够给客户提供相应服务,从而导致公司部分业务失去存在的基础。

郭信平对此解释说,GPS系统“关闭”的意思就是美国不向我们开放系统了,因为美国的GPS系统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源。但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 微,因为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介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在由单一系统走向多系统,美国如关闭系统等于将竞争优势拱手相让。

与人们对学者的印象相仿,郭信平的生活也略显枯燥。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看电视,每天十点睡觉、六点起床,很是规律。他喜欢打高尔夫,但从不参加什 么俱乐部,也很少出席业界论坛。

几年前,他破天荒参加央视的节目,却不知是什么节目,录制开始前一群人在寒暄,有人给他介绍说,这是王小丫。郭信平向前一步握住王小丫的手,彬彬有 礼地问道:你好,请问你是哪家公司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9

門派 VV Founder


http://hk.myblog.yahoo.com/jw!oTFnlYuWEQFUU4Xww.0kEmSgCPE-


一直以來大眾也很喜歡跟據不同投資人的投資特性來分門別類,將之納入不同門派.
而這些名詞之多有如衍生公具般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有價 值投資派,技術分析派, 趨勢派, 反向操作派等等.


不同派系當然有其特別風格及特點. 而站在投資角度看,其實那個派系亦無好壞之分.因為投資最終目的也只是想給現有資產增值而已.印象中巴菲特也曾提及,根本上投資就沒有是不是價值投資之 分.因為投資本身的意義就是尋找價值.

至於那個派系較強.其實重點在於操作者.這現象就如同武術,各門各派經常比拚,競爭著做武學最強.但若是資深的練武者,自會知道其實不同的武學也有 其各自的長短處.而往往在決鬥時也不會有壓倒性優勢.所以,大部份的武術宗師,對其他門派的功夫也加以學習及研究(例:李小龍.).

在投資路上能走多久多遠,筆者覺得在乎的不是甚麼門派,而是取決於投資者本身對其所學了解有多深,亦即所謂'功力'.(這就倚賴勤加練功了).

另外,培養出正確的投資態度也更為重要.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還是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90

小數怕長計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115


上月有個調查顯示,香港十個八個人之中已經有一個百萬富翁,奇怪的是,在百萬富翁之中,女性又比男性多,總括來講,女性的賺錢能力不會高於男 性,但可能女士們大多數懂得精明理財,勤於儲蓄,投資有道,而大多數男性只希望尋找生活刺激,胡亂投機賭博,導致財富損失,大富由天,小富由儉,累積財富 應該由小數目開始。

邊間超市貨品較平,那間公司貨物較靚,那段時間購物較抵,伸請什麼卡卡有折頭,這些全部是女士的強項,不要少看這些細眉細眼的省錢方法,年年月月, 慳埋慳埋,自然積累財富,男性又如何呢? 其實許多男人發達,都係靠背後的女人,俗話說怕老婆有發達,那是表面的東西,成功的男士通常能夠修身齊家,乾坤互動,兼前顧後,剛柔並濟。

同樣道理,女士在投資上也較保守,喜歡長線投資,較多下注大藍籌,較少投機賭博,如果我同一班女士講長線投資,她們大多數都有興趣,如果我同一班男 士講長揸,佢地蘇我都有味,就是短炒股票支付的佣金與釐印費,已經令投資回報大打節扣,短炒又經常錯過收股息,所以投機賭徒並沒有穩定的股息收入,證券行 代收股息要支付服務費,代收H股股息又要支付10%利息稅,所以聰明的投資人會持實物股票,股息百分百直接存入自己戶口,省卻一大筆無謂的使費,經紀佣金 是少數,政府釐印費又是少數,證券行入倉費、出倉費與倉租也是少數,代收股息費用與股息稅都是少數,每年每月,少數不斷的累積而變成大數,勤勤力力,每天 炒出炒入,賺到的金額不夠支付以上各種使費,到頭來只係白做,小數怕長計,投資致富由學習處理少數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91

La ls la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i0z4.html

今天看到有人在听La ls la这歌,回来一搜,发现歌以前听过,还不错,大家可以去找找听。主要是妞长的也很正点。

看了一眼,前两天说的2119和773,2119今天象条狗一样,表现不佳,不过操作好的话最多有6个点,至少不赔。773就不用说了,盘中就直接放 弃。。。。0925还凑活,继续搞。。。。。其他的还没什么发现,先把资金空着吧。

还是没什么新意也没有新看点。或许新股中有那么一两个不错。呵呵,自己去找吧。别说我误导大家。La <wbr>ls <wbr>la有话晚上想起来再说吧。。。。。。。。。

 

接着扯淡吧。还是有好几个朋友问一样的问题:明天指数如何?这个股的压力位在哪?阻力在哪?明天那个会涨?呵呵,我哪知道明天指数如何?!这问题问得就和 问我彩票开什么号一样。。。。我是真不知道,我要知道我就去买彩票了,一天500万,那多爽?。我只是遵循自己的方法去做。结果好坏不知道,尽力而为!这 些都不是重点,兄弟们,重点是你要自己学习,聪明的学习,记住那些必涨的形态,大概率图形。熟悉各种形态,用自己的利器去赚钱。。。。而不是靠别人,靠算 命。

 

教技术。这个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有技术的肯定钱多,不希罕你那点钱。就算有教的,那也是天价。得,你有钱,那你自己去花大把大把的钱去找个牛B老师学去, 或许真能学到顶牛的东西。就象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里老董的那句话:那些苏俄人懂什么?钱这玩意儿,挣起来不容易,花起来也不易。花 钱,也要有本事的!项羽倒是很抠门,结果让刘邦坐了天下!要我看,刘邦就是钱撒得好!得,你遇到个好心的,免费教你,那也是到关键点话 到嘴边留半句了。。。哈哈。

 

想起那句话来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今天的新股很有意思。当然,创业里好股是不少,有个叫郎科科技的确实不错,当然,是我自己觉得不错。不否认,我有这票。进的原因是其基本面不错。像当初说 2340一个理。结果好坏不知道,反正现在是赚的。今天的几个新股里,明后天估计有一个会爆炸,哪个呢?自己去找!不过看512的表现,不知老大接下来如 何玩?究竟4000W撂进去了,难道T着玩?哈哈,咱的操心是多余的。

 

说起《人间正道是沧桑》了,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对炒股是有帮助的。我列几句,至于什么意思自己去想吧,究竟我不是老师。我就简单说说:
有权必有军,有军必治学。杨立青 早多疑比晚生事好。杨立青 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杨廷鹤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董建昌 战以胜为主,胜以气为先。范希亮 谋大事怎么能算小账。杨廷鹤 念旧情者必有大德。周世农 该忍时忍,不能气短,该狠时狠,不能手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92

飞扬跋扈的小雨。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hzvj.html

今天京城下了一整天的小雨。很阴闷。最烦的就是这样的天气。呵呵,性格使然。 175今天也够杯具的,那么大个题材,被这么个小北给费了。 2119和773继续的很好,各位有心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另外000925可打个短线玩,玩成什么样子,自己观察。再就是这个大三角玩到什么时候,什么 时候有突破性,天才知道。我是不管。继续自己不闻不问的观点。 今天是没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新的看点。就此玩吧。飞扬跋扈的小雨。 贴个小文章,观点很好,特别对于技术分析的人非常有意义:好钢用在刀背上 “最好的要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话果然很哲学。那么,“好钢”的最合适位置是刀刃吗?恰恰相反,是刀背。越是高层建筑,越要有牢固的地基;越是高速 车,越要有灵敏可靠的刹车;越是锋利的“刀刃”,越要有强韧的刀背做支撑。越王勾践剑,两千面出土后,仍能吹毛断发,轻易划开26张白纸,正在于背后精湛 的锻造技艺;“庖丁之刀”,“能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正在于他每逢筋骨盘结处,总是“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綦毋怀文“宿铁刀”,能立 断“铁甲三十扎”,正在于他“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卡尔岑定理”云所有行业都是表演行业。它的潜台词是:要使前台精彩,须下幕 后功夫。这句话今译:要使“刀刃”锋利,须下刀背功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强韧的刀背功夫,支持刀刃的锋芒,才会无坚不摧。为什么程咬金一生只会三板 斧,江淹后来江郎才尽,仲勇会泯然众人矣?皆因他们那点好钢全用在了“刀刃”上,而不是刀背上。人们为什么崇尚这种短、平、快的锻造之法呢?无他,全是急 功近利的心态作祟。好钢,若只用在“刀刃”上,仅靠那点锐利,断呼难永。这样“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是《百喻经》中那个只要三层 不要一二层的土财主的短见。风物长宜放眼量,“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故曰:好钢用在刀刃上,其刀快一时,好钢用在刀背 上,其刀快一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