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澳專家︰MH370油盡墜海

1 : GS(14)@2016-08-10 07:54:45

■MH370出事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 資料圖片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客機失蹤逾兩年,澳洲專家近日經過分析後,表示客機很可能是因為引擎燃油耗盡,機身急速下墜而墜海,而客機墜海前似乎處於無人操控狀態。



仍不排除機師釀禍


澳洲交通安全局局長胡德(Greg Hood)及負責MH370搜索的調查員福利(Peter Foley),受訪時引述客機生產商波音公司的模擬數據,指當時客機兩邊引擎燃油在15分鐘內先後耗盡,以至失去動力,下墜速度最高達每分鐘約6,000米,比正常飛機降落速度只有每分鐘600米左右快得多。客機其後因為獲得動力而短暫爬升,但不久後又再次下墜,即所謂「起伏運動」(Phugoid)。如是者重複數次,直至客機機身跌入海面,最後地點應在西澳附近的印度洋海域,當局目前搜索範圍屬正確。報道指,以上結論符合當時衞星訊號的分析結果,而至今尋獲的機身殘骸,亦顯示客機是因猛烈撞擊而斷裂。兩人又指,按照現階段證據,客機墜海時似乎沒有機師在操控,不過他們並未排除機師刻意釀禍的可能性,因為客機起飛後出現過幾次不尋常轉向,相信都是機師所控制。《澳洲人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0/197301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57

馬航MH17遭烏東俄導彈擊落

1 : GS(14)@2016-09-29 08:05:34

馬來西亞航空MH17客機前年7月由荷蘭飛往大馬途中,於烏克蘭東部上空被導彈擊落,機上298人全部罹難。國際刑事調查團隊昨日發表報告,指客機是被由俄羅斯運送到烏東的「山毛櫸」(Buk)地對空導彈擊落(圖)。


調查團拒指俄軍方涉事

報告指,擊落客機的「山毛櫸」導彈屬9M83型,並根據相片、影片和目擊者口供,證實發射地點位於親俄武裝分子控制的尼日內(Snizhne)附近,發射台在開出一炮後被運返俄羅斯。截聽通訊紀錄顯示,烏東親俄武裝分子曾要求將流動發射台送到其佔領地區,並匯報已收到武器。但俄羅斯指導彈由烏軍控制地區發射,報告偏頗有政治動機。國際調查團鎖定100名涉及襲擊者,但須查出指揮網絡後才能收窄範圍,亦拒絕指出俄羅斯軍方是否涉及事件。被問到空難是否意外時,調查員僅稱「不知道」,又指現時未是時機作出檢控。調查團隊由澳洲、比利時、馬來西亞、荷蘭及烏克蘭組成,共分析了1,448件客機零件、500萬個網站及3.5萬段截聽通訊紀錄,已排除了空難是由機件故障、人為失誤、機上襲擊或戰機攻擊等因素造成,預料調查至少會繼續進行至2018年。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3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72

【謎團難解】馬航MH370離奇失蹤或與機長如廁有關?

1 : GS(14)@2016-10-18 08:15:16

馬航MH370客機離奇失蹤逾兩年仍未尋回,一名美國記者提出新理論,指飛行途中機長如廁,可能是客機失蹤關鍵。美國記者尼格羅尼(Christine Negroni)在新書《The Crash Detectives》中提出,機長扎哈列(Zaharie Ahmad Shah)在客機起飛後如廁時,客機可能在3.5萬呎高空出現爆炸性失壓。爆炸性失壓是極端急速失壓,可能在5秒內發生。同時,由於駕駛艙氧氣系統出問題,暫時掌舵的副機師哈米德(Fariq Ab Hamid)因缺氧而神志不清,雙臂抽搐,而扎哈列亦由於缺氧趕不及返回機艙,經驗不足的哈米德無法獨力駕馭突發情況,令客機偏離原來航道飛行,自動向印度洋飛去。客機主體和黑盒仍未尋回,只有多件殘骸在印度洋和非洲南部沿岸浮面。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4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52

MH370機長可能係英雄新理論:避免墜鬧市改航線

1 : GS(14)@2016-11-16 05:47:10

馬航MH370客機離奇失蹤逾兩年,至今仍未尋回,失蹤原因亦未明。有專家懷疑機長扎哈列(Zaharie Ahmad Shah)是刻意將客機墜落南印度洋,但一名航空愛好者就認為他其實是「英雄」,推斷客機當時起火,扎哈列為免客機墜落人口密集地區,故意偏離航線。吉爾伯特(Michael Gilbert)花了18個月調查MH370的保養、飛行記錄,發現MH370出事前擋風玻璃的除霜裝置著火或失靈風險明顯上升,推斷稱:「有關裝置起火,便能解釋為何應答機信號及衛星通信連接中斷。」他認為扎哈列是見客機起火,再加上機艙內氧氣洩漏令火勢加劇,決定偏離航線改飛檳城,「我相信他是選擇了眾多機師在發生意外時的決定--將飛機駛離人煙密集的地區。我相信MH370飛到最後燃料耗盡……在現時搜索範圍約200公里外的地方墜落。」美國航空安全顧問考克斯(John Cox)表示,吉爾伯特的推斷雖然沒有實質證據支持,但也值得考慮,因為他調查很仔細。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客機由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繫,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共239人全部失蹤。英國《每日郵報》/《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6/19835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05

三年耗12億未解謎團MH370搜索中止

1 : GS(14)@2017-01-18 22:21:14

尋找馬來西亞航空失蹤的MH370班機,是航空史上最大規模及昂貴的搜索任務,搜索工作歷時近三年,在謎團尚待解開之下昨天正式宣告中止,乘客家屬批評做法不負責任。最後一艘搜索船昨天完成在南印度洋12萬平方公里海域的水底搜索,沒任何發現,馬來西亞、中國及澳洲按去年中達成的共識發表聯合聲明,「儘管用了最好科技、最先進技術,聽取了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建議,很遺憾仍未能找到飛機」,宣佈中止搜索,強調「這絕非一個輕易及沒有悲痛的決定」。



家屬轟不負責任

2014年3月8日,MH370由吉隆坡出發前往北京期間失蹤,機上239名乘客及機組人員自此音信全無,專家從客機最後訊號估計它墜落於南印度洋,大馬、中國跟澳洲遂展開聯合搜索任務,近三年來已耗資1.6億美元(12.48億港元)。其間三國搜索船意外發現過19世紀沉船殘骸,卻不見MH370任何蹤迹,反而美國業餘調查員在印度洋西部沿岸多處找到最少三件殘骸,三國曾因而更加肯定搜索範圍正確,但昨卻在聲明指「客機不處於搜索範圍內」。目前相信屬MH370的飛機殘骸有近20件,專家上月有報告指客機或在搜索區較北的2.5萬平方公里海域內,但澳、馬指證據不夠強。乘客家屬批評三國此時叫停搜索,不負責任,「他們不單欠乘客或我們家屬,更是欠全世界一個答案,MH370究竟發生甚麼事?」法新社/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8/199004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39

AI或能助發現MH370客機殘骸

1 : GS(14)@2017-08-02 05:59:31

人工智能雖引起對人類不利的憂慮,馬來西亞航空行政總裁認為,失蹤逾三年的MH370客機殘骸終有一日會被發現,但前提是有人工智能等更先進科技配合。正在澳洲悉尼出席航空?會的貝柳(Peter Bellew),昨日在《澳洲人報》刊出的訪問,談及以失敗告終的MH370搜索任務,他表示「科學的進步終究可鎖定殘骸位置」,而這種進步要視乎人工智能的普及程度、電腦處理大量運算的能力以及大學研究。貝柳沒指明需要哪方面的研究,但同意業餘者的努力有助搜索,正如至今確定屬於MH370的三件殘骸。2014年3月8日,MH370由吉隆坡前往北京時失蹤,機上239名乘客及機員自此下落不明。馬來西亞、中國及澳洲在南印度洋12萬平方公里範圍內展開搜索行動,耗資達1.6億美元(12.5億港元),今年1月在一無所獲下結束。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2/201088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