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月30日] 張潔平:佔領香港筆記──從廣場到馬路的72小時突變

1 : GS(14)@2014-10-05 13:27:01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8/article/1913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打亂了所有嚴密佈局的計劃,無論是起事者的,還是管治者的。而一切又發生得太自然,像一場壓抑已久的高燒,淋漓盡致。

香港人大概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去佔領全城的馬路。爭取民主普選是一場長達30年的談判,而如果爭取失敗,則有一套按部就班的抗命行動──這大概才是香港人做事的方式──在9月28日之前,他們自己也這麼認為。

「佔領中環」運動醞釀了整整20個月。從去年一月,法學教授戴耀廷在報紙上提出構想開始,歷經輿論預熱、民主商討、公民投票,先禮後兵,直到全國人大真的否決了香港真普選的希望,才啟動行動,預備要「佔領中環」。如果行動按原計劃進行,這恐怕會是世界歷史上姿態最卑微的「公民抗命」:我們講盡道理,不得不「抗命」,「抗命」的方式,不是最初構想的「癱瘓金融中心」,而是選擇在節假日,以對公共秩序影響最小為前提,坐在馬路中間(這條馬路節假日會被批準為行人專用區),等待被捕,用自我犧牲,結束整場運動。

「佔中」核心團隊的成員曾私下告訴我,在人大決議給香港普選「落閘」之後,他們原本對行動本身已經非常悲觀。「香港人太現實」,他說:「知道沒用的事情不會去做」。「佔中」內部,對願意走出來、坐在馬路中間「自我犧牲」的人數預期是5000人,佔領時間是最多兩天。這是一個悲觀的預期,形勢逼他們只敢做最壞的打算──他們把行動日定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因為中國領導人不願意在喜慶節日生血光之災,便可能避免殘酷鎮壓。

誰也沒想到在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全港學生大罷課之後,形勢突變。

9月26日晚上10點30分,在結束了一個星期的罷課之後,連日集會的學生、市民正待散去,學民思潮召集人、17歲的黃之鋒在短暫宣告後,突然帶頭翻越圍欄,衝入「公民廣場」──這一塊政府總部門前空地,是規劃的公眾集會用地,曾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中成為最主要的抗議地標,並因此得名「公民廣場」,而在2014年7月17日,接近人大表決香港普選方案的日期,港府突然封閉這塊用地,直至8月底再度開放時,四周已經滿滿修建起兩米高的鋼鐵圍欄,實質性破壞了這塊一千平米空地的集會效應。那一天晚上,在「重奪公民廣場」的口號帶領下,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學聯的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等100多名學生,不顧一切衝了進去。黃之鋒很快被警察按倒在地,用胡椒噴霧制服,並直接拘捕,其他百餘名學生則由趕來增援的警察團團圍住,困在「公民廣場」之中。正在散去的人群洶湧起來,聚集在公民廣場的鐵欄杆外不肯離去,並有更多人趕來聲援,人們整晚高喊口號:「釋放學生!」「學生無罪!」「警察可恥!」

這一夜,因為一個試圖進入常規集會空間而被阻止的舉動,引發了形勢第一次的根本轉變:你不許我進入公民廣場,我就去外面開拓新的廣場。

9月26日,據學聯的估計,有數千名市民在政府總部四周的區域通宵留守。這片不規則的區域包括了政總建築物旁側的一條馬路,一個圓形交通路島,和立法會後門旁的一小片空地,留守的人們開始把這裡叫做「自由廣場」。這一個夜晚,集會者第一次見識了胡椒噴霧──警方6度施放胡椒噴霧試圖驅散集會,並曾動用警棍,並無防備的學生則撐開雨傘抵擋胡椒噴霧,並搬動鐵馬在「廣場」的各個入口設置路障,抵擋警方清場。附近天橋上圍觀的支持者也撐開雨傘擲下,讓它們飄落到集會者手中,在整晚緊張對峙的氣氛中,定格了頗為浪漫的畫面。

他們終沒有能夠阻擋警方。周永康、岑敖暉等闖入公民廣場的學生在9月27日一早的清場行動中被帶走。而集會者亦因此決定,死守這裡不走,直到警方釋放所有學生為止。「佔領中環」運動的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以及泛民主派許多重要人士很快趕來到現場聲援留守學生,到了夜晚,在新的「自由廣場」──恐怕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最不規則的廣場──聚集起將近五萬人。

學生們在馬路上、天橋上、草地上、以及四周的工地上或坐或躺,並成立物資站、急救站,接納市民源源不斷送來的食物、水與抵擋胡椒噴霧的雨傘、口罩。他們還搭起了帳篷廁所,不過因為多數人覺得不夠衛生,立法會外的公共廁所仍然排起長長的隊伍。

9月28日凌晨1點40分,經過佔中與學聯的共同商討,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宣佈,佔中放棄原定的計劃,決定即時、就地啟動。僅僅十幾個小時以前,他還聲明不會提前開始佔中,也沒有計劃把佔中地點轉移到政府總部。但造勢不如就勢,這十幾個小時裡,現場人群的生動能量顯然改變了他們的決定。

這個決定令不少支持佔中的市民叫好,卻也引起現場學生的爭議。許多學生在凌晨兩點左右離場,他們說自己是來支持學生運動,呼籲釋放被拘捕的學生,卻沒有打算要「佔領中環」。但留下來守夜的年輕人,仍然接近萬人。

彷彿對這一變化措手不及,儘管留守者進入高度警惕的防備狀態,但這一個夜晚,警方沒有任何行動。守了一夜的學生在白天疲乏離去。在「自由廣場」人數最少的時候,9月28日下午1點30分,警方宣佈,開始清場。他們實施人群管制,封鎖政府總部附近示威區的所有入口,只準出不準入,並稱「任何公眾人士強行進入將被檢控,場內人士將被拘捕」。學聯及佔中則立刻通過網絡告急,呼籲市民前來支援,一起守住這裡。

誰也沒想到,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就聚集在進入政總示威區的各個通道上,不但對警方封鎖線形成了反包圍之勢,更隨著聚集人數越來越多,由於無法進入政總示威區,反而一直蔓延到了附近的交通幹道上。人們乾脆坐下,就地在馬路集會。

9月26日,從「公民廣場」的封閉演變為開拓「自由廣場」,是抗爭的第一次空間轉化。9月28日,從「自由廣場」的封閉演變為佔領馬路則是第二次,這一次,也徹底地轉變了抗爭的性質。

到下午4點半,人們已經完全佔領了金鐘的車行主幹道,並向東蔓延到灣仔,向西蔓延到中環。寬闊的車行路和起伏的高架橋上坐滿了人。天橋上也擠滿了人。被封閉在「自由廣場」內的學聯同學們看到手機里轉播的場外畫面,泣不成聲。佔中三子也激動不已,這是近兩年來承受著巨大壓力的他們,不敢想像的畫面──戴耀廷當初在報紙上大膽構想,也只說「一萬人佔領中環」而已。

不過,作為行動最初的召集與組織者,他們還來不及對隔離在外的數萬群眾(不斷增加中)做出呼應,警方的行動就已經令事態再次急轉。

根據梁振英下午3點半記者會上的表態,警方會「果斷依法適當」對付「佔中」。當晚6點開始,警方突然對和平示威人群使用催淚彈,據後來警方公佈的數字,在9月28日夜晚到9月29日凌晨,香港警方共在9個地點,發出了87枚催淚彈。這是自1967年左派暴動以來,警察第一次對香港市民使用催淚彈(2005年WTO在香港召開會議期間,警方曾對南韓示威者使用過催淚彈)。

所有人都震驚了。當天下午有家長帶著孩童來參加集會,沒有人想到兩三個小時的集會就會引來催淚彈。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催淚彈並沒有驅散人群。被激怒的集會者回到原地坐下,有更多的人被電視直播畫面或者網絡圖片震驚,決定出門前來聲援,從6點警方拋出第一枚催淚彈開始,從中環到灣仔馬路上的人群不減反增,晚上更增加到是十數萬人,更蔓延到九龍的旺角地區。



晚上10點20分,學聯突然發佈聲明,稱從多個渠道獲得消息指警方已經以橡膠子彈驅散示威者,呼籲示威者全面撤離,「保留實力,擇日再會」,佔中也即做出相似表態,「一旦開槍或啟動音波炮,呼籲市民全面撤離」。然而,仍然有大批市民選擇在馬路上徹夜留守。一直到9月29日白天,人群依然沒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在港島從中環一直鋪到銅鑼灣,在九龍也從旺角蔓延至尖沙咀。

催淚彈變成一個有形而具體的「鎮壓標誌」,不僅激化了局勢,促使更多普通市民走出來坐在馬路上,也實際上加劇了運動性質的轉化:這已經不是由幾個領袖人物發起的「佔領中環」運動,也不只是學聯或者學民思潮發起的學生運動,而成了一場因為「敵人」團結起來的,真正去中心化的全民運動。

這個「敵人」,表面上是催淚彈,實際上是抗爭者賦予它的政治含義──一個作為北京政府傀儡的香港政府,對香港過半數市民民主訴求的不承擔,甚至協同打壓。這個時候,是否要遵循「佔領中環」的理念和議程已經不重要了,每一個坐在馬路上的人,都帶著自己個體的憤怒和訴求,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恐怕只有那個人大已經明確否決了的真普選。

被困在「自由廣場」之內的主台很快就失去了作為主台的意義。9月28日,佔中三子、民主派大佬、學生領袖都坐在主台上,沒有警察去拘捕他們,催淚彈都瞄準了馬路上的群眾。9月29日,警察撤防,也沒有群眾再進入「自由廣場」。3公里長的馬路已經成了新的「廣場」,而且無邊無際,無人可以真正代表。

在這條馬路上走一遍,你可以看到真正的香港精神:那種井然有序、令人驚嘆的自組織,和平理性的抗爭方式,浪漫的歌聲和字條,周圍店鋪的友好,深夜裡和警察一起清掃垃圾的年輕學生。還有一邊施放催淚彈,一邊全副武裝向前推進的警察,扶起在煙霧中摔倒在地的市民,送到安全區。你知道這是不管多麼憤怒,都沒有改變的香港,良好的公民社會根基,讓自主和自律在絕大多數公民身上完美統一。

但你也知道,在對面的陰影裡,還有一種力量,也不會改變。一旦「廣場」無邊無際,無人代言,無法收場,這也是真正的危險臨近的時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79

標準工時報告出爐 72萬打工仔每周做51.5小時

1 : GS(14)@2015-01-24 08:32:08





【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報告,歷時逾年終出爐。報告指全港有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飲食業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更達五十四小時。主席梁智鴻稱勞資雙方同意規管工時,將成立專責小組訂定方向。政府經濟顧問指標時會造成負面影響。勞方委員批評政府報告內容不全面及偏頗。記者:王家交 盧文烈



綜合標時委員會諮詢小組及研究小組兩份顧問報告,全港近七十二萬八千名打工仔每周工作逾五十一點五小時或以上,一半人每周加班逾五小時或以上,當中七成八人加班沒有「補水」,有逾七成六人從事清潔、保安及機械操作員等低技術工作,兩成三人則從事教育、會計等行業。以每周五天工作計,平均每天工作逾十小時。




58%人有補水也不願OT


飲食業是重災區,超過五成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達五十四小時,高於勞工處定出每周工作五十一點五小時的較長工時界線;其次是酒店業和物業管理及保安業,兩者均有約四成打工仔每周工時過界。報告也指出,分別有六成七受訪僱員支持設立標準工時;五成六受訪僱主反對;至於制訂最高工時上限,逾七成半僱員贊成,逾半僱主反對。報告亦顯示,即使有合理補水,五成八受訪僱員也不願加班。委員會昨開會逾三個半小時,除兩份顧問報告外,政府經濟顧問也提交報告。




政府評估標時削競爭力


據了解,政府評估標時會帶來負面影響,如削弱競爭力、人手短缺問題惡化等,並指出若現時較長工時的僱員,每人每周減少一小時工作,則需約一萬五千七百人填補。但勞方委員認為,有關報告不全面及偏頗,部份分析更具恐嚇性。主席梁智鴻指有關數據只作參考,若委員不認同,可不予考慮。梁智鴻又指,委員審議過兩份顧問報告後,均認同要規管工時,但各行業不應一刀切處理。委員會將成立另一個專責小組研究,成員包括工時諮詢小組和研究小組召集人吳秋北和劉展灝等,今年三月向政府提交報告,但暫不會公開,免影響討論;明年三月底前會就標時建議向政府呈交終極報告。梁智鴻昨多次被追問會否就標時立法,他僅說:「呢個時間我答唔到呢個題目。」吳秋北期望最後以立法解決工時問題;劉展灦則認為不應一刀切規管。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政府無誠意就標時立法,卸責下屆政府。他建議先推出加班補水,在三至五年內制訂最高工時上限。爭取標準工時聯盟約十名代表昨在會議場外請願,促立法規管標時,並盡快展開第二輪諮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4/190142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20

世界快樂報告 港排72跌8位

1 : GS(14)@2015-04-25 08:38:36

■香港人均生產總值按年上升,但快樂排名卻每下愈況。謝榮耀攝


【本報訊】2014年對於部份港人而言,是艱辛且不快樂的一年。聯合國昨公佈最新一份世界快樂報告,審視158個國家或地區的快樂程度,結果香港排72位,較2013年報告排名跌8位。聯合國自2012年首次發表世界快樂報告,量化各國或地區快樂程度,今年是第3次發表報告。快樂排行榜是以該國或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平均健康壽命預期、社會支援、人生抉擇的自由、慷慨風氣、免於貪腐的自由共6項因素決定。




內地台灣排名升


香港在最新一份報告中排名72位,在2013年的排名為64、2012年的排名為67。相比之下,內地、台灣今年在報告中的排名分別升9位及4位,排84位及38位。香港人均生產總值按年上升,2013年達29.5萬元,但港人快樂排名卻每下愈況。大學二年級生Kathy相信畢業後亦難找到一份管理層工作,令她有穩定收入足夠買樓。在尖沙嘴工作多年的卓小姐則認為,心境愉快最重要,與經濟無關。至於全球最快樂國家或地區首5位,主要仍由福利制度較完善的歐美國家囊括,排首位的是瑞士,其次是冰島、丹麥、挪威及加拿大。至於排榜末的,包括非洲窮國多哥(Togo)、蒲隆地(Burundi)及飽受戰亂的敍利亞。報告亦指出,在各項快樂因素中跌幅較大的國家或地區,一般面對經濟、政治及社會壓力,如受財困的希臘、意大利及西班牙,而同樣面對政治及社會動蕩的中東及北非國家,面對的情況更複雜。不過報告亦分析,經濟危機及天然災害,未必會摧毀快樂,如日本2011年地震後,民眾互相幫助,信任感及快樂反而提升,而經濟困難時的良好政治管治,亦可提升民眾的快樂度。■記者袁柏恩、張嘉雯



港人心聲





Kathy:「我大學畢業後個學歷,唔足以畀我搵到管理層、有穩定收入嘅工作囉,都令我幾唔開心。」





卓小姐:「人工多少都冇所謂,錢唔係最緊要,最重要係你心境,好多嘢錢都買唔到,買唔到快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5/19125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01

高瑜72歲生日「保外」無法「就醫」

1 : GS(14)@2016-02-18 23:32:05

中國最敢言女記者高瑜昨在北京度過72歲生日。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加上不准離境,令最敢言者有口難言,律師透露她目前處於「保外」但無法「就醫」的狀態。



申請往德醫病無回覆

去年11月被以「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判五年,監外執行的高瑜,農曆正月初十生日,曾三度坐文字獄的她被捕前是德國之聲的專欄作家,也為《蘋果》在內多家港媒撰稿。《蘋果》記者昨致電送上祝福,她心情愉快:「昨兒子買了蛋糕,他的朋友送了鮮花,就算過了個生日」。鑑於中國刑法剝奪政治權利包括言論自由,高無法受訪,尤其不能接受外媒採訪。曾三度因言獲罪的高瑜是獲最多國際獎項的中國記者,出名硬骨頭,但此次公安連其兒子一同抓,威脅她上央視「認罪悔過」,令她身心俱疲。去年11月因重病獲准保釋後,她申請往德國醫病但至今仍未有答覆,律師尚寶軍說:「她在國內沒有經濟收入,醫療費很大問題,德國朋友和機構幫她解決。高按規定申請,但當局這麽長時間都不回覆,不正常。」高曾任官媒「中新社」記者、《經濟學周報》副總編,1989年因同情學運入獄;1993年因向境外洩密被捕判刑六年;前年再入獄被指洩露中共中央管控意識形態的「七不講」文件。《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8/194955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195

木馬程式全球盜72億

1 : GS(14)@2016-07-13 05:15:15

櫃員機離奇失竊轟動社會,世界各地近年亦接連揭發有ATM被盜領鈔票。一個俄羅斯黑客組織在全球犯案,用木馬程式偷取約72億港元。而因為羅馬尼亞近期亦曾破獲類似的犯罪集團,故今次案件懷疑國際犯罪集團鎖定台灣犯案,已展開調查。烏克蘭2013年曾發生櫃員機吐鈔事件,防毒公司卡巴斯基調查發現,一個俄黑客集團,利用名為「Carbanak」的木馬程式,經電郵入侵銀行電腦,伺機將款項由銀行轉到戶口;或遙控櫃員機吐錢。據稱,該集團已在30多個國家,向逾百家銀行發動攻擊。今年1月,羅馬尼亞有黑客企圖在ATM植入「Tyupkin」惡意程式,讓機器自動吐錢,八人落網。關於櫃員機被植入惡意程式,防毒軟件公司曾警告,包括Tyupkin、Backdoor.Ploutus等程式能令櫃員機自動吐鈔,呼籲各地小心提防。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6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18

72歲米積加 搞大女友個肚

1 : GS(14)@2016-07-17 15:41:43

英國老牌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近期喜事重重,繼69歲成員Ron Wood5月再做爸爸,老婆Sally Humphreys為他誕下孖女後,72歲主音米積加(Mick Jagger)的29歲美國芭蕾舞蹈員女友Melanie Hamrick宣佈有喜!據英國傳媒透露,本月26日73歲生日的米積加,下年1月會與女友Melanie迎來他第8個子女,雖然米積加贏了隊友Ron Wood做高齡爸爸,不過澳門賭王何鴻燊更加勁,於77歲時四太為他生下現年17歲的超欣。



【29歲】■29歲芭蕾舞蹈員Melanie明年1月會為米積加生BB。

■米積加隊友69歲Ron5月亦再做父親。



生B後拒同居


米積加發言人向英國《太陽報》確實喜訊,指米積加與女友相當驚喜,米積加很支持女友,大讚她是個聰明、有智慧及對於人生有自己想法的女子。發言人亦指Melanie知道米積加是個好爸爸,希望他再做爸爸。有消息指Melanie生B後不會搬到倫敦與米積加同住,會留在美國與家人一起。米積加亦很歡迎這個安排,因為他不想投入一段長期關係,反而享受與女友這種遠距離戀愛。兩年前的3月,與米積加拍了13年拖的女友L'Wren Scott自殺,令他大受打擊。同年7月米積加遇上Melanie,兩人被拍到在蘇黎世的酒店外親熱,當時L'Wren Scott的家人曾批評他太快移情別戀。米積加分別與4名女子生了共7名子女,分別是45歲Karis、44歲Jade、32歲Lizzy、30歲James、24歲Georgia May、18歲Gabriel及16歲Lucas。撰文:泰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16/196967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80

同珍違規賣樓罰72萬

1 : GS(14)@2016-08-07 01:04:33

【本報訊】醬油老字號同珍集團的子公司首聯有限公司,涉嫌違規推售深水埗單幢樓富雅閣,昨日被裁定19項票控全部罪名成立,共罰款72萬元。裁判官直言,如本案涉及誤導買家,刑罰一定不止此金額。



裁判官:較麗新案嚴重

代表首聯的辯方律師於判刑前求情指,案件中沒有人被欺騙或誤導,亦沒有買家有損失;又指麗新(488)上月同類案件項目是新樓,而且樓宇價值遠比是次涉案、樓齡超過廿年的富雅閣為高,希望判刑比麗新案輕。不過裁判官黃雅茵認為,本案比麗新案更嚴重,因麗新案涉及售樓說明書的問題,但今次富雅閣案是連售樓說明書及銷售資料都沒有,並指香港是彈丸之地,樓價高昂,法例將提供資料的責任交給發展商亦「不足為過」,故判首聯罰款72萬元,當中15張傳票各罰4萬元,另4張傳票各罰3萬元,被告將於四星期內呈交罰款。銷監局表示歡迎法庭裁決,強調會繼續致力施行《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以及對涉嫌違例者進行調查。至於被告的律師代表以及同珍代表,於審訊完結後表明不接受訪問便離開。案件編號:KTS21568-572、595-608/1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4/197219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424

IS敍伊72個亂葬崗 埋15,000人

1 : GS(14)@2016-09-01 06:11:52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向來視人命如草芥,美聯社調查發現敍利亞及伊拉克至少有72個亂葬崗。


部落遭滅絕

該調查記錄了亂葬崗的所在地,其中敍利亞有17個獲確認位置,包括一個慘遭滅絕的部落,估計全部數百名村民已葬身該處。伊拉克亦有至少16個亂葬崗獲確認位置,數目預計會隨着IS陸續敗走而增加。據倖存者提供的資料估計,亂葬崗內亡魂由5,200至15,000人不等。伊拉克辛賈爾山區是雅茲迪族人的聚居地,前年8月被IS攻陷並在此大開殺戒。青年塔拉勒(Talal)指IS把婦孺撤走後,隨即將村內男丁召集到馬棚,對他們槍決。幸好他成功逃脫,事後與家人返村尋父,卻發現父親的遺體原封不動地放於屍堆之中。離開時,塔拉勒母親察覺女兒拳頭沾血,才發現她帶走了父親一顆牙齒。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31/19754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03

否認指控 股神:納稅72年

1 : GS(14)@2016-10-12 07:52:21

特朗普在周日電視辯論中承認以巨額負債抵銷聯邦所得稅,更指「股神」畢菲特(圖)也用類似手段避稅。畢菲特否認指控並大方公開稅務紀錄,指自己過去72年都有納稅。


樂意提供證據

畢菲特昨發聲明表示,「我自1944年13歲開始,每年都有繳納聯邦所得稅(雖然當年稅款僅7美元)」,從未如特朗普般避稅,更樂意向特朗普提供證據。畢菲特的稅務資料顯示,他去年收入1,156萬美元(9,016萬港元),納稅185萬美元(1,443萬港元)。早就力撐希拉莉的他,又呼籲特朗普公開稅務紀錄。特朗普被揭在1995年申報虧蝕逾9億美元(70億港元),或可合法免交所得稅18年。他周日承認以稅務優惠結轉(carry forward)的方式避稅,但指「畢菲特如是,索羅斯如是,很多希拉莉的金主亦如是」。美聯社/美國《福布斯》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2/197981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54

【離地生活】在港自混釀葡萄酒 $72,000一堂學到咩

1 : GS(14)@2016-10-29 13:23:21

在葡萄酒世界裏,不同的葡萄品種各有特色,但也各有缺憾,以單一葡萄品種釀製出來的葡萄酒,總非令人最滿意,於是就有了混釀葡萄酒的出現,例如法國的波爾多混釀(Bordeaux Blend)就最為人熟悉。



當然,混釀葡萄酒非波爾多專美,這次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的Château de la Font du Loup酒莊莊主Anne-Charlotte Melia-Bachas就來港開班,傳授教皇新堡的混釀配方,同時讓大家混釀出只屬於自己的葡萄酒。Anne會由挑選葡萄開始說起,到木桶陳化、入瓶逐一講解,例如解釋教皇新堡葡萄酒主要用的幾款葡萄Grenache、Syrah及Mourvdre的特性,再讓大家按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各款葡萄的比例份量,完成所有調配後,更可為自己的葡萄酒設計酒標。最後Anne會將大家的配方拿回法國酒莊釀造,等約8至10個月後,即可取回自己親調、不同配方的混釀葡萄酒。不過整個課程,二人同行索價$72,000,也算是頗奢華的價格,而每人最後可獲30支酒,即每支酒平均要$1,200,若論體驗混釀和紀念價值的話,這也還算是合理價錢,但算一算平日買支質素不錯的葡萄酒也不過幾百元,這個課程值不值得,主要還是看看大家吸收到多少酒知識了。
Create Your Own Cuvee with Anne-Charlotte Melia-Bachas價錢:二人同行$72,000,包60支酒。日期:11月(彈性安排)地點: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記者:黃子卓攝影:陳永威


客人明白每種葡萄的特性後,隨即可以著手調配。

Anne會記錄每人的配方比例,然後拿大家最滿意的配方回自己的酒莊釀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9/19815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