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祥祺66億連購豪宅商廈成焦點
1 :
GS(14)@2017-01-02 05:41:17【明報專訊】除積極吸納地皮外,過去一年,不少甲級商廈及超級豪宅均落入內地富豪手中,其中來自深圳的祥祺集團,更連環以總價21億元、實呎22.8萬元購入山頂歌賦山道15號屋地,及以45億元向會德豐(0020)購入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寫字樓及商舖部分,成為市場熱話。
去年6月,祥祺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紅天,成功以21億元向莊士機構(0367)購入山頂歌賦山道15號地盤,項目佔地18,469方呎,物業獲批建一座6層高洋房,實用面積約9212方呎,實呎約22.8萬元,創全港呎價新高。
至7月份,祥祺集團再以45億元向購入紅磡紅鸞道18號One HarbourGate東座寫字樓及商舖部分,並命名為祥祺中心,部分樓面用作公司香港總部,上述物業總樓面28.2萬方呎,呎價近1.6萬元,若計及上述歌賦山道屋地,兩個項目成交價共66億元。
光大百億購大新金融中心 全港次高
不過,若要數年內最大手筆中資購買商廈,則要數今年2月由光大集團以100億元購入的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樓高39層,提供約40萬平方呎樓面,地下及1樓為舖位,共有兩個地舖,2至4樓為停車場,其餘為寫字樓樓面,呎價約2.5萬元,成為僅次於恒大(3333)以125億購入華置(0127)美國萬通大廈後、全港歷來商廈次高成交。
深圳鴻榮源統一施勳別墅業權
至於豪宅成交方面,除上述由陳紅天購入的歌賦山道項目外,深圳鴻榮源集團賴氏家族或有關人士,過去1年多以11.68億元統一山頂施勳別墅全數業權,以總實用面積8166方呎計,平均實呎逾14萬元,其中一個實用面積1361方呎之單位,收購價高達3億元,實呎逾22萬元,再創亞洲分層單位新高。
此外,原由「五金大王」蘇澤棠家族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16A至D號,去年9月由嘉年華國際(0996)以13億元買入,物業地盤佔地49,773方呎,可建樓面約22,397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8萬元,為今年市場少數造價在10億元以上之豪宅物業買賣。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65&issue=20170102
Grand YOHO二期收千票今賣66伙
1 :
GS(14)@2017-01-13 00:18:42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17&issue=20170112
【明報專訊】2017年新盤戰今日正式開鑼,新地(0016)今晚首輪發售66伙的元朗Grand YOHO二期,過去8日累收約1000張入票;至於周六首輪開售188伙的中海外(0688)東九龍啟德1號II,連日來收票反應穩步上揚,估計6日來累收逾2400張入票。換言之,上述兩大焦點新盤,合共收逾3400張入票,以本票每張10萬元計合共凍資逾3.4億元。
啟德1號II六日累收2400票
綜合市場消息,「港人港樓」啟德1號II,昨日再收近400張入票,估計項目上周五至今已累收逾2400張入票,以周六推售188伙計超額12倍。啟德1號II首輪發售單位,以定價計總值22億元。至於今日截止認購的Grand YOHO二期,昨收約100張入票,令項目過去一周累獲入票約1000張;以今晚發售66伙計超額14倍。
MOUNT NICHOLSON再推兩分層
其他新盤方面,會德豐(0020)負責銷售的山頂MOUNT NICHOLSON,再推出兩分層單位招標,為第二期6樓A、B室,實用面積4548及4289方呎;本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招標3小時。豐泰只餘零星貨尾的何文田棗梨雅道3號,亦上載新價單,加推3樓、28樓A室,單位實用面積1025和1093方呎,定價2891.3萬及3405.1萬元;發展商提供最高15%折扣,折實價2457萬元(折實呎價2.39萬元)、及2894萬元(折實呎價2.64萬元),本周日發售。
AVA 55累錄6宗撻訂
另據成交紀錄冊顯示,盧華旗下馬頭角AVA 55,實用面積328方呎5樓A室,原於上月30日以588.2萬元售出,但買家取消交易,預料遭發展商沒收5%訂金涉29.4萬元,令項目累積撻訂個案增至6宗。
Grand Yoho首輪66伙近沽清 有買家擲逾3,000萬購兩伙
1 :
GS(14)@2017-01-13 08:11:02【本報訊】2017年頭炮新盤––新地(016)元朗Grand Yoho2期昨晚進行首輪銷售共66伙,消息指截至10時接近沽清,由於發售量不多,勉強開紅盤「打響頭炮」,市傳當中有8組大手客入市,涉及銀碼最貴的一組買家,以逾3,000萬元買兩個單位,但一切以發展商及一手銷監網為準。記者:陳東陽 陳家雄 黃嘉銘
項目昨日中午截票,累收逾1,000張,超額認購14倍,而準買家於黃昏陸續到達售樓處尖沙嘴環球貿易廣場,人龍最高峯數百人,一直由電梯大堂排到落下一層。發展商昨晚先安排購買2至4伙的大手客優先,據消息指,共有8組大手客入市,各自購入兩伙單位,合共16伙。
兩房單位最受歡迎
當中有一組買家購入3座47樓三房及四房各一單位,該兩個單位定價分別為1,646.1萬及2,083.4萬元,合共3,729.5萬元,折實後成交價逾3,000萬元。綜合市場消息指,至昨晚10時,大手連散客買家中,以兩房單位最受歡迎,最快全數獲認購,更有抽到50名內前籌的準買家揀不到兩房單位,要下一輪入票再抽。不過,項目已經有166伙開價,但只有66伙、即不足四成貨源拿出來賣,形成超額認購達14倍「瘋狂搶購」的假象。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旗下客戶出席率約近八成,用家佔約七成,投資者約佔三成,因發展商提供印花稅補貼,投資者比例較預期中高。有準買家表示,新界樓點都係平過香港、九龍少少,所以選擇元朗新盤,並心儀大單位,亦有準買家直言,因為喜歡元朗新發展區而買Grand Yoho。
啟德1號收逾2,800票
至於明日首輪發售188伙的中海外(688)啟德1號2期,於昨晚8時截止登記,消息指出,項目累積接獲的入票至超過2,800張;以項目發售的188伙計,超額認購近14倍。同系鴨脷洲南區.左岸昨透過招標方式出售4伙,包括1座35樓A及B室,2座35樓A及B室,據一手住宅銷售網顯示,該4伙單位獲一名買家一口氣以2.297億元買入,單位實用面積達7,351方呎,平均呎價31,252元。信置(083)旗下西貢逸瓏海滙及逸瓏園昨分別更新價單,削減4%優惠,由照售價減最多10%,削減至照價減最多6%。另外,華懋長沙灣寓.弍捌昨售出最後1伙複式戶,為27至28樓B室,實用面積1,494方呎,成交價2,499萬元,呎價16,728元,樓價創全項目新高,同時項目全盤已沽清。
【準買家看法】
■鍾先生
鍾先生抽到1號頭籌,昨日更喺他生日,他說:「揀咗間近900方呎嘅三房單位,樓價大約1,200萬元,用嚟自住。同樣銀碼喺九龍站已經冇單位揀,而Grand Yoho有西鐵、樓下有商場又係新地樓。」
■關先生
抽中38號籌的關先生:「自己住緊元朗,想買Grand Yoho2期兩房單位畀仔女,可惜去到嗰時兩房單位已經俾人揀晒,下一輪會入飛再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3/19895345
Grand YOHO二期66伙即晚近售罄 響今年頭炮後 柏傲灣示位明日公開參觀
1 :
GS(14)@2017-01-13 11:20:52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54&issue=20170113
【明報專訊】今年新盤頭炮、亦為政府去年11月加辣後首個大型開售新盤的新地(0016)元朗Grand YOHO二期,儘管首推折實均價較去年8月首期首批貴逾兩成,令收票慢熱;惟昨晚首輪66伙,於開售後約3小時內近沽清。Grand YOHO二期開紅盤後,新世界(0017)荃灣西柏傲灣開售亦如箭在弦,明天隨即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最快新春前開價及開售。
明報記者 林可為、謝穎怡
新地上周以折實平均實呎1.44萬元首推Grand YOHO二期166伙,當中1房戶折實入場費537萬元(首輪銷售不包括1房戶),上周三至昨日正午截票為止,累收1019票,超額14倍;相對首期去年8月首輪發售308伙前,接獲1.7萬票,超額54倍,較為慢熱。
儘管收票數字遠未及一期,但入票人士料以實客為主;就記者於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售樓處所見,開售前聚集的準買家和代理,估計逾1000人,當中不乏年輕夫婦及家庭客,個別準買家更表明擬購入單位供兒子居住。是次首輪銷售中,新地撥出49伙供大手買家選購(須購2至4伙),之後處理購買一般散客;整批66伙定價計市值約10億元。
中原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Grand YOHO二期銷情勝預期,反映買家已消化加辣等消息,而公司客戶中約5組客戶有意連購兩伙,料新地春節前會再加推3至4次,但會惜售,未必大量加推單位。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集團客戶中約有3組大手客,擬連購2伙大單位,各涉資約3000萬元。
柏傲灣最快新春前開售
新世界今年頭炮、單位總數983伙的荃灣西柏傲灣,昨上載樓書,明日向公眾正式開放示範單位,預計稍後開價,最快新春前開售。樓書顯示,柏傲灣提供的單位包括開放式至4房戶,實用306至1366方呎,最細的開放式戶和最大的4房戶,分別佔單位總數約17%和14%,1至3房戶各佔單位總數介乎22%至24%。柏傲灣分為第1A及1B座,以及第2A座和2B座,開放式單位、1房戶主要分佈於向內園為主的1B和2B座。柏傲灣只設114個車位,較單位總數983伙,即逾8戶爭一車位。
永泰旗下6新盤涉1452伙
永泰(0369)執行董事兼銷售及市務總監鍾志霖表示,集團在本港共有6個新盤發展(涉及單位總數1452伙),包括屯門掃管笏項目、青山公路項目、大欖項目、港島筲箕灣項目,以及沙田九肚麗坪路澐瀚和澐灃,今年主力推售九肚兩個新盤。
十年倉底貨 題材畫質過時《蘭花刼》收視狂瀉 失66萬觀眾
1 :
GS(14)@2017-06-10 12:40:49■由田蕊妮、蘇玉華及唐寧主演的無綫倉底劇《蘭花刼》,首周收視慘淡,對比起上周《不懂撒嬌的女人》大結局,流失約66萬觀眾。
有線奇妙台、ViuTV相繼開台,無綫依然無視競爭對手,由上周一開始的黃金時段,播放十年前田蕊妮及蘇玉華等主演的倉底劇《蘭花刼》,觀眾一下子重回標清年代,《蘭》劇首周平均收視跌穿2字頭,對比上周《不懂撒嬌的女人》結局更跌了10.2點,最高流失達66萬觀眾,成無綫歷年以來首周收視最低紀錄,無綫堅持不會腰斬,田蕊妮回應說:「收視我控制唔到。」
電視圈進入戰國時代,有線奇妙台及ViuTV加入戰圈,無綫早前以4K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回應,標榜實境拍攝,加上宣萱及林文龍等好戲之人回巢,口碑及收視有不俗表現。但到上星期無綫忽然施展回馬槍,以十年前田蕊妮、蘇玉華及唐寧主演的倉底劇《蘭花刼》,對撼奇妙台的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及ViuTV由邵仲衡及尹揚明主演的自家製作劇《詭探》。昨日無綫公佈上周收視,《蘭》劇收視慘淡,上周首播平均收視跌穿2字頭,只得17.3點(約112萬觀眾),成績不但低過今年低收視劇集《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及《我瞞結婚了》,成歷年以來首周收視最低紀錄。當中以周六及周日跌幅最為凌厲,平均收視更跌低至15.3點(約99萬觀眾),較上周《不懂撒嬌》大結局同時段,跌足10.2點,流失約66萬觀眾。由阿田老公杜汶澤主持的奇妙台節目《杜汶澤食住上》亦加入戰團,上周六亦搶去《蘭》劇部份觀眾,不過無綫發言人昨日回覆傳媒表示不會腰斬《蘭》劇。
■於07年拍攝的《蘭花刼》,擺足十年後才於上周播放,令觀眾重回標清時代。
■林文龍跟宣萱回巢無綫拍的《不懂撒嬌的女人》,口碑及收視皆好。
田蕊妮:冇諗過會播
田蕊妮昨日回覆傳媒電話訪問,直言收視難以控制,她說:「我哋控制唔到,始終係十年前嘅劇。」她表示有追看《蘭》劇,因為已經沒有記憶,很想看回自己十年前的表現:「我會諗番今時今日會點演,其實我真係冇諗會播,收視成績點,控制唔到,唔會唔開心。」其實現時製作的劇集全部以高清拍攝,《蘭》劇擺足十年,除了畫質粗糙追不上,劇中有四位演員亦於過去十年間先後過世,包括陳鴻烈、鄺佐輝、魯芬及曾守明,更有人指這套劇的題材疑抄襲美劇《逃》(Prison Break)。另外,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發言人表示,《蘭》劇收到三宗投訴,主要投訴內容指不滿黃金時段播陳年舊作、題材過時、畫面質素差及有蟑螂大特寫。
■與《蘭花刼》同時段播放的ViuTV劇集《詭探》贏盡網上口碑,不少網民要求加時播放。
■《蘭》劇中有四位藝人先後離世,包括魯芬及陳鴻烈(下圖右)。
邵仲衡:《詭探》攻網絡
此外,ViuTV的《詭探》雖只有約2點(約13萬觀眾),但在網上的反應熱烈,不少網民都有迴響,大多指不夠喉,希望由半小時增至一小時。有份參演該劇的邵仲衡昨接受電話訪問直言不會理會收視,因為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他說:「?家個世界睇apps,呢個台(ViuTV)係針對年輕人。問心嗰句,唔覺係得2點,因為舊式嘅計算方法,都係得個盒仔,計千幾部電視,我識啲落廣告嘅agent都唔睇呢啲數字。」邵仲衡指因沒有看《蘭》劇,所以不便評論,但開心見網上留言讚《詭》劇多過彈。採訪:嵐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6/20045534
官稱門外攤販煤氣罐肇禍公安部長督導調查江蘇幼園爆炸7死66傷
1 :
GS(14)@2017-06-18 21:44:53■徐州一幼園門外昨下午發生爆炸,數十家長和小孩受傷倒地。
江蘇徐州的幼稚園昨日發生罕見的大爆炸事件,大批家長和小孩被炸致倒地,現場慘烈。從現場視頻可見,傷者滿地,多人衣服被燒光,傷者久久不能動彈,呻吟不斷。有人渾身鮮血,有人疑被炸掉半邊頭。爆炸至少造成7死66傷,其中9人重傷。當局初步調查指是幼稚園門口一小食攤煤氣罐爆炸引致。但網民質疑:「多少煤氣罐能造成這麼大威力!盡快報道真相!」當地政府聲稱是攤販煤氣罐爆炸,卻勞動公安部部長介入,並派出工作組連夜南下,事件耐人尋味。
■一名女傷者全身衣服燒光。
「聽見『嘭』一聲,出門後發現是距離自己不足一百米的幼稚園門口發生了爆炸」。肇事的創新幼稚園位於豐縣經濟適用房三期西路和中陽里街道南環路和豐園社區旁。幼稚園附近一家商戶稱,昨日下午4時50分,正值放學時間,大批家長聚集在鐵閘內或門口,等候接回小孩,但突如其來的爆炸導致傷亡慘重。
大人小孩倒地呻吟
根據網上流傳多條短片顯示,只見大批大人小孩倒在地上,現場呻吟不斷。有小孩哭着喊媽媽,有家長緊抱着受傷小孩。另一短片見到多人衣服在爆炸後被燒光,有的衣服僅剩布條。一名女人幾乎赤祼,步伐踉蹌地走去求救,但多名衣不蔽體的傷者已不能動彈。一名滿頭是血的男子多次試圖起身,但無法成功。短片外聽見許多目擊者打電話報警,聲音焦急,催促快派人搶救。爆炸事件震驚全國,網民在微博議論紛紛,追問是否恐襲,抑或有人報復社會。現場消息則指是幼稚園門口賣油炸串的小食攤的煤氣罐爆炸。另有網民指,「幼稚園剛放學,電子門一打開就着火了,然後旁邊賣炸串的煤氣罐隨即炸了」。當地傳媒報道,爆炸後,縣領導都趕往現場指示搶救,當地宣傳部初時稱沒有傷亡報告,但隨後傷亡數字急劇增加,單是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到傍晚6點40分,已經收治約40人。部份重傷者要送往徐州市醫院救治。有熱心網民呼籲徐州的司機「請盡量避免走淮海西路路段,豐縣過來的救護車要向徐醫附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市兒童醫院輸送傷患,豐縣的醫院救護力量達不到」。網民又稱,徐醫附院已進入備戰狀態。另解放軍九七醫院也待命中,燒傷科全員準備搶救。
副部長帶隊連夜南下
徐州市官方微博昨晚公佈,截至昨晚,事故造成現場死亡兩人,重傷9人,經醫院搶救,5人搶救無效死亡。截稿時,爆炸死傷增至7死66傷。央視報道稱,爆炸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視,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立即趕到公安部指揮中心親自督導、了解現場情況,公安部立即派出由副部長黃明帶隊的工作組,南下當地調查。由於年底將舉行中共十九大,昨微博上盡是各種官方微博呼籲網友:「耐心等待官方進一步通報,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一起為傷者祈福。」新浪微博/央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6/20057786
【專題籽】香港初代潛水人 66年潛2萬個dive
1 :
GS(14)@2017-07-05 03:50:26熊秉寬的工作室其實根本是博物館,收藏了大量水底攝影器材和古早潛水裝備。
【專題籽:胚芽故事】每逢周末,西貢市中心就很熱鬧,朝早在碼頭開出的潛水船一艘接一艘,橋咀、牛尾、東壩總有幾面潛水旗飄揚。回帶到50年代,還沒有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PADI)及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derwater Instructors(NAUI)等國際潛水會,潛水是很奢侈的玩意,莫說天價裝備,潛水課程亦幾乎沒有,要玩惟有靠識人私下傳授。1951年,熊秉寬(David)可能是其中一個終日流連岸邊、徒手潛幾米捉魚的小孩,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幾位玩水肺潛水的朋友,一玩就66年。
是現代人比較襟老,還是潛水有助保養?眼前高頭大馬的熊秉寬行得走得兼且口齒伶俐思路清晰,至今仍然每個星期落水,月前還到訪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島(Galápagos Islands)潛水,難以相信是位已屆77高齡的長者,「科技日新月異,我到?家都仲學緊,每日都有新嘢學,唔學跟唔上。」這可能才是保青春的法門。
香港第一個華人潛水會:海龍會
「那個年代潛水是比較奢侈的運動,香港第一個潛水會是香港潛水俱樂部(Hong Kong Underwater Club),成員以外籍人士為主。」熊秉寬11歲開始徒手潛水,後來朋友介紹下認識了玩水肺潛水的廖氏兄弟,「50年代玩潛水的人好少,百幾二百人以內,廖文賓、廖文彪佢哋幾兄弟早已經用儀器去潛水,我就跟佢哋學。以前裝備好貴,請個工人一個月都只係三十幾蚊,去連卡佛買對蛙鞋都就廿八蚊了!」1957年,戚列飛、廖文賓以及他父親廖郁華成立了香港第一個華人潛水會——海龍潛水會,「當時海龍會設計了自己的教材開設課程,由徒手潛水學起,通過測驗就會發牌。後來日本和英國的潛水會都有來交流,亦引入對方的教材。有人以為海龍會已經消失,其實仍然健在,人在會在,只是沒有搞活動而已。」現時較大的兩家國際潛水會PADI和NAUI分別成立於1966年和1959年,水肺潛水在香港的起步一點都不遲,不過當時儀器缺乏,價錢貴之外,部份儀器有錢也買不到,「像現時BCD(浮力控制裝置)或較好的潛水鏡,當時根本沒有,要靠自己做,早期廖文賓利用車胎和玻璃做成鏡,甚至後來水肺調節器也自己設計,用兩隻不銹鋼碟合起來,加上消防儀器作為吸管,做了第一套調節器。」資源缺乏所以逼出創意,這套第一套Made in Hong Kong的調節器後來量產,更被英國和美國公司看中,出口到當地。「這個第一代調節器是我當時跟廖文賓買的,要二、三百蚊,整個月人工都買不起,要分期付款幾次才買到。」換算到2017年大約是近2萬元的價錢。後來,雙喉式調節器漸漸被單喉式取代,東南亞地區亦開始生產,競爭太大之下香港也就停產了。
1972年,熊秉寬(右)和朋友放好潛水裝備,在落水前留影。
香港海龍潛水會成立於1957年,是香港第一個華人潛水會。
自製16米厘潛水箱 漁農署邀考察
「我小時候有兩大興趣,潛水和攝影,選定了潛水作為嗜好,攝影作為職業。」潛水以外熊秉寬是位攝影師,說來似乎將兩大興趣分成楚河漢界,但係世事嘅嘢邊有分得咁清,「你識潛水,見到很多未見過的生物和環境,自然就會想影低佢。」法國潛水鼻祖Jacques Cousteau跟工程師Jean de Wouters於1963發明了第一部潛得水的全天候相機Nikonos Calypso,從此水底攝影不是夢,「當年還未有萬次閃光燈,每拍一張菲林都要燒一個燈膽,有時燈膽又會因接觸不良而燒不着,所以一筒菲林36格,每次都起碼帶40個燈膽落水,又會帶個網,把用完的燈膽帶回來。」不過,那時候影相冇?家咁隨意,「那時候菲林又貴燈膽又貴,每格菲林都好珍惜,要好有把握好有價值的才會影,有時潛完36張也拍不到。」影相都未夠,佢仲要拍片!「當時比較流行的是8米厘和16米厘,8米厘有潛水箱,但非常貴,16米厘更是無出產,要靠自己做。」熊秉寬打開木箱,掏出一個似係用來裝海味的膠箱,但拎上手沉甸甸的,就是當時花了兩個月時間做的16米厘潛水箱,「1967年當時的漁農署知道我們海龍會有玩攝影的,於是邀我們到南中國海中沙、海倫潮(或稱一統暗沙)一帶進行考察,拍攝水下的情況,幫助漁業發展。」當時只在香港潛水的熊秉寬,被海倫潮清澈如玻璃的水和大量魚群所震撼,至今念念不忘。潛足66年,朋友粗略地為他計算,估計應該已潛水超過2萬次。而海底66年來的變遷,他也看在眼裏,「現在大魚確實是少了,50至60年代魚很貴,很多人吃不起,即使捉到也不會太濫吃,60年代後期遠洋漁船發展,捉到很多靚魚回來,人們生活又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供應又多了,開始大量吃魚。當時用到魚槍、炸藥甚至用到電來捉魚,嚴重破壞了生態。後來大陸實施休漁期政策,加上2013年香港開始禁止使用拖網捕魚,的確見到有些好耐無見的魚種返來。」
熊秉寬儲齊整套經典的Nikonos系列全天候相機。
熊秉寬於60年代花了兩個月時間自製的16米厘潛水箱,到今日佢仍然有信心可以帶落水,只是已買不到16米厘菲林。
好多人唔知香港曾經生產過調節器,這就是當初用兩隻不銹鋼碟合埋製成的設計。
以車胎和玻璃製成的潛水鏡。
望落現代水底攝影裝備比以往誇張得多,但事前事後的準備功夫卻要麻煩得多。
熊秉寬身上的海龍會風褸超過40年,身上貼滿不同潛水會的繡章,見證香港潛水歷史。
記者:曾冠輝攝影:梁志永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3/20074401
城‧點原價加推66伙 折實實呎15350元
1 :
GS(14)@2017-09-04 11:47:14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18&issue=20170902
【明報專訊】資本策略(0497)屯門城.點,與英皇(0163)長沙灣喜遇兩個迷你戶新盤正面對撼,前者昨原價加推66伙,折實平均實呎15,350元,下周有望盡推全數204伙,而喜遇則已公布銷售安排,下周三曬冷推售全盤136伙。
城.點昨日加推2號價單,涉及66個單位,以定價計,平均實呎17,534元,折實實呎15,350元。資策執行董事方文彬稱,今批單位屬原價加推,下周或再加推及公布銷售安排,有望一炮過發售全數204伙。昨加推單位包括55個開放式及11個首推的2房單位,實用面積217至372方呎,最廉一伙為實用面積217方呎的9樓C室,定價347.2萬元,折實303.54萬元,折實實呎13,988元。今批單位以定價計市值約2.88億元,連同首批50伙,市值超過5.3億元。
喜遇下周三推售全盤136伙
另喜遇敲定下周三曬冷盡推全盤136伙,折實市值7億元。英皇執行董事張炳強表示,目前入票人士以30歲以下年輕人士為主,預計約三成買家選用集團提供的八成按揭。喜遇將於下周二截止認購登記,估計過去一周累收近450張入票,超額逾兩倍。
南灣三伙售出7年後撻訂
新地(0016)突推鴨脷洲南灣兩個單位於下周四起招標,不過,土地註冊處顯示,該盤上月錄得三伙撻訂登記,特別之處是有關單位早於2010年7月已售出,至今超過7年才登記撻訂。該三伙包括5座7樓A、B室兩個連平台特色戶,前者實用面積1168方呎連454方呎平台,當年成交價2774萬元,實呎23,750元;後者實用面積1155方呎連562方呎平台,當年成交價2741.7萬元,實呎23,737元。
資料顯示,有關單位以兩間不同公司名義購入,當年均為一名姓名為國語拼音的張姓人士代為簽約。
另外一個單位,則是實用面積1795方呎的1座30樓B室,當年成交價4414.1萬元,實呎24,591元。
嘉華白石角涉1100伙最快明年初推
另一方面,嘉華國際(0173)總經理(香港地產)溫偉明指,旗下大埔白石角項目已申請預售,最快明年初推出,共設9座,提供約1100個單位,為集團近年最大規模樓盤,該盤將提供1房至4房單位。集團今年售出涉逾940伙,連車位內共套現逾90億元,兩項數字均為集團近年新高。
恒大呎價8400元購恒地屯門地 66億「買殼」 不足3年地價升八成
1 :
GS(14)@2018-01-23 12:37:5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674&issue=20180123
【明報專訊】中國恒大(3333)「買殼」形式向恒地(0012)購入屯門掃管笏住宅官地,為首個港住宅發展項目,據悉作價約66億元,以可建樓面78.5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8400元,較去年6月深圳控股(0604)及路勁基建(1098)合組財團以每方呎樓面地價6700元投得毗鄰地高約25%,更於不足3年內升約八成。
明報記者 甘潔瑩
恒大於本港住宅市場插旗,據悉上述掃管笏住宅地以約66億元向恒地購入,較恒地2015年透過招標以36.289億元投得上述官地高逾八成,恒地購入地皮不足3年,轉手帳面賺近30億元。現場所見,地盤已作初部地基工程。若按恒地為項目投放的建築成本約10億元計,預料交易可帶來除稅前收益約20億元。聯昌中國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分析,由於項目已在發展階段,預料最快今年第四季起預售,每方呎售價料可達1.7萬元。該行續稱,恒大會將項目主力向內地客戶推廣。連同上述交易,聯昌指恒地在過去12個月已賣出140億元資產,利潤可觀,預計恒地將繼續出售本港非核心資產,成為其集團利潤的驅動力。
恒地料賺20億 日後呎售1.7萬
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止,上述項目仍未申請預售。屋宇署資料顯示,地皮2016年已獲批圖則,將建4座19至20層住宅,另有22座3層洋房;項目於2017年6月項目再獲屋宇署批出動工紙,項目將提供1982伙,當中有三成屬迷你戶,估計部分單位實用面積亦僅約230方呎。
對於官地再度以「賣殼」方式易手,地政總署昨回覆本報稱,該地段的地契條款有一般的業權轉讓限制條款,有關業權轉讓限制條款並不適用於作為業權人的公司的股東及股權變動。
地政署:股權轉讓屬常見商業行為
該署亦指,政府透過招標出售土地的土地契約,會載有條款限制土地業權人於有關物業發展完成前、即在合約完成證明書(即滿意紙)發出前的土地轉讓,須參考有關條款,不能一概而論。若土地是由一間公司購入,該公司便成為土地業權人。土地業權人若將有關土地轉讓,有關土地業權便會轉至該另一人士或公司,土地契約所載的業權轉讓限制(若有)一般是針對這種轉讓。此土地轉讓是有別於土地業權人的股東將其股權轉讓,股權轉讓並沒有改變有關土地業權及業權人履行土地契約的責任,因此亦非一般地契需要規限的事項。如有關業權人是上市公司,股權轉讓是一般常見的商業行為。
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 ICO籌66億
1 :
GS(14)@2018-02-19 22:47:59【明報專訊】俄羅斯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上周向美國證交會(SEC)遞交文件,確認將會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集資,籌集資金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
集資用得擬開發旗下區塊鏈平台
Telegram雖然在公開文件未有透露投資者身分,但據外電報道,目前已有81名投資者參與,其中包括著名英超球會車路士班主、俄羅斯富豪艾巴莫域(Roman Abramovich)。
Telegram透過旗下區塊鏈平台TON(Telegram Open Network)上周二(13日)向證交會提交的發行證券豁免通知(Notice of Exempt Offering of Securities),除明確表示擬集資8.5億美元外,文件顯示發行證券方式為「Purchase Agreements for Cryptocurrency」,意味將發行加密貨幣。
傳車路士班主投資23億
文件顯示,Telegram擬將集資所得款項,用於開發旗下區塊鏈平台及虛擬貨幣、拓展及營運Telegram Messenger以及一般營運用途。
雖然文件未有透露投資者身分,但據俄羅斯報章《Vedomosti》報道,Telegram今次ICO獲發源地俄羅斯的本土富豪支持,其中艾巴莫域投資額達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俄羅斯網上支付服務供應商Qiwi的行政總裁Sergey Solonin亦有參與,投資額約1700萬美元(約1.3億港元),俄羅斯乳類產品公司Wimm-Bill-Dann創辦人之一的David Yakobashvili,亦投資約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56&issue=2018021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