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聯儲“鷹派”官員建議今年再加息3次

“祝賀美國。美國的經濟終於回到了正常狀態。”當地時間29日,美國舊金山聯邦儲備局主席威廉姆斯(JohnWilliams)在紐約的一場經濟學家沙龍中這樣宣布。他表示,最新的數據傳達出了清晰的信息:美國已經從長達9年的衰退中真正複蘇了。

威廉姆斯將這種狀態稱為“金發女孩經濟”(GoldilocksEconomy)。

美國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學家就以格林童話故事《金發女孩與三只熊》(GoldilocksandThreeBears)來形容當時的美國經濟。大意是,一位金發女孩走到三只熊的家里,看到餐桌上有三碗粥。一碗太熱,一碗太冷,一碗溫度剛好,她選了最後一碗,吃完後就美美睡了一覺。這種安逸的狀態被用來比喻當時經濟所處的高成長、低通脹的美好階段。後來“金發女孩經濟”又用來比喻股市不過冷也不過熱的合適狀態。

最新數據釋放利好

威廉姆斯表示,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失業率一度沖到10%的巔峰,現在美國的失業率回落到4.7%。在他看來,這幾乎已是充分就業。與此同時,2.5%左右的通貨膨脹也已接近美聯儲定下的2%的通脹目標。

根據3月28日美國的最新官方數據,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至125.6,創下2000年12月以來的最高值;美國2月份商品貿易逆差自上月的688億美元小幅縮窄至648億美元;美國20個城市房價今年1月的同比升幅也創下自2014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29日最新數據,美國原油價格上漲至49美元/桶以上,日增長超過2%;上周的原油庫存增加86.7萬桶,低於118.3萬桶的預期,這顯示供應收緊。受到油價上漲的驅動,標普500能源領域指數SPNY上升1.2%。

對比其他發達國家,美國經濟增長動力可謂強勁,這也直接推高了近期美元的強勢上漲。

在一系列經濟數據向好的情況下,今年3月中旬,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這是美聯儲在去年12月之後再度加息,也是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第3次加息。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已經結束了極度寬松貨幣政策的時代,進入了緊縮的通道。

就在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Fischer)表示今年將再加息兩次的預言後,美國國債應聲下跌。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4.9個基點,報1.3%;5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上漲4.5個基點,報1.96%;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漲4個基點,報2.42%。

鷹派:今年應再加息3次

雖然美聯儲已經預期今年將再加息2次,但作為美聯儲內的“鷹派”,威廉姆斯在上述活動中暗示,2017年再加息3次“才是恰當的”。

他表示,美聯儲目前已相當接近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脹的目標。因此提出,美聯儲和特朗普政府應該將關註點從原先的“如何實現穩定複蘇”轉變為“如何穩住已經取得的經濟複蘇”。

數據來源:美聯儲、美國商務部、美國經濟分析局

威廉姆斯援引目前的財富收入比(wealth-to-incomeratio)過高的數據稱,這是促使美聯儲今年可能加息超過三次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美國家庭財富收入比率在耶倫擔任聯儲主席以來攀升至歷史新高,超過了前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任下的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及前主席伯南克任下的2007年房價泡沫。

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Rosengren)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類似觀點,現在一些資產的市場估值“有些過高”,並特別指出商業地產的估值“非常泡沫化”,而“過高的資產價格是美聯儲考慮抓緊加息的另一個因素”。因此他也認為,為了預防經濟過熱,今年適宜加息4次。

除了財富收入比,據路透社報道,威廉姆斯還提到了幾個觀點:“關鍵的風險是在債券投資組合的調整中,過快解除了那些經濟刺激方式。今年我看到超過3個指數出現了上漲,這令風險陡升。但是,最近美國工商業貸款的下降並不值得擔憂,信貸需求也沒有減緩。”與此同時,眼下的美國稅制改革過於複雜,因此他並不鼓勵利用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

4%的增速還很遠

除了肯定經濟複蘇的成果,威廉姆斯也覺得,美國經濟仍然需要加快增長的速度。在複蘇過程中,美國經濟的年增長率目標是超過2%,但去年的經濟增長率僅1.6%。特朗普曾誓言要讓美國經濟實現4%的增長,而美國財長努欽也稱至少3%的增長是可以達到的。

威廉姆斯及其他美聯儲官員都提議,央行可以做更多努力來刺激經濟增長。而讓更多人加入就業大軍以提高生產率、釋放經濟活力,這也需要國會、白宮和所有企業的共同努力。

另外,美聯儲理事鮑威爾(JeromePowell)此前提出,英國脫歐是美國需要謹慎加息的原因之一,因為英國脫歐可能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增長帶來沖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84

以美關係陷空前危機鷹派內坦亞胡毀外交

1 : GS(14)@2015-03-18 02:11:28





「徵求:一名可解決以色列外交困局的總理。」以色列左派大報《國土報》這條標題,凸顯改善外交劣勢是新總理首要任務。內坦亞胡在位六年的鷹派作風,不僅破壞以美關係,更令以色列遭國際孤立,不過評論相信無論內坦亞胡有多犯眾憎,若他下台,國際政壇將懷念這位鷹派人物。美國主導的以巴和談去年四月觸礁,成為以色列外交關係逆轉點,此舉令有意加大以巴和平進程參與度的歐盟不悅,亦令美國這個中間人尷尬,以色列早前還扣起應向巴勒斯坦繳付的稅款,報復對方獲准加入國際刑事法院,都顯得拒向美方賣賬。及至本月初,選情告急的內坦亞胡為了造勢,不惜開罪美國總統奧巴馬,而應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邀請,到美國會演說,此舉令以美關係陷入「空前危機」,除非換總理,否則難寄望美國今後在國際舞台上會為以色列爭取利益。



《經濟學人》:沒他更好


《經濟學人》的評論直言內坦亞胡已成為以色列的負累,「沒有他將更好」;其他分析亦相信若內坦亞胡連任,以巴和談短期內重開無望。不過《國土報》認為「無論內坦亞胡毀了甚麼,無可否認若失去他,以色列將懷念一位不論就着伊朗還是任何議題發言,都會吸引人注視的標誌性的國際領袖」。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7/19079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29

憂環球經濟風險 力壓鷹派言論

1 : GS(14)@2016-03-31 12:40:47

【明報專訊】聯儲局官員相繼表態支持最快於下月加息後,聯儲局主席耶倫周三凌晨釋出鴿派信號,力壓官員近日的鷹派言論,表示中國經濟放緩及油價下挫所引致的環球經濟及金融不確定性,令美國經濟面臨風險,認為聯儲局應採取更緩慢的加息路徑,言論暗示下月加息機會不大,但她未有披露加息時間。



指近期通脹非經濟改善?[象

耶倫為紐約經濟俱樂部演講時重申,鑑於經濟展望所面臨的風險,聯儲局調整政策時保持審慎是適當的。面對官員接連表達鷹派立場,耶倫力陳放慢加息的必要。她說,去夏和今年初的金融市場波動,反映環球經濟及金融環境的威脅增加,儘管聯儲局官員預期美國經濟足以抵禦逆境,但危機不容忽視。

她表示,美國今年經濟表現好壞參半,製造業已深受其害,出口受挫。對於通脹逐漸接近聯儲局目標,耶倫稱不相信近期價格上漲是經濟改善的明確?[象。不過她形容,美國經濟反彈力強,因為市場就像一個「自動穩定器」,正確理解全球經濟放緩和聯儲局的可能反應,當投資者下調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長期利率將面臨下行壓力,抵消了經濟活動的不利影響。

彭博社稱耶倫言論顯示,她質疑美國核心通脹上升可否持續,認為美元不可再升值,否則會遏抑通脹和出口,損害製造業,商品價格也需穩定下來,令外圍環境好轉。CME Group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預期今年底前聯儲局最多加息四分之一厘,9月加息機會為50%,12月加息機會為6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31/news/ec_ec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99

中央高層下達指示 鷹派軟化

1 : GS(14)@2016-05-21 13:00:34

【拆局】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今次訪港,一下機就說此行目的「看、聽、講」,更兩次提到會聽取各界人士的建議和要求,雖泛民對張會聽到多少真民意不存厚望,但同意張較多年前見泛民的時候,對民意擺出較虛心的姿態,估計張是按中央最高層指示,來港聽不同意見,「所以冇再講話不投機半句多之類嘅強硬說話」。



曾指長毛「話不投機半句多」

有泛民議員指出,張德江一直是對港政策的鷹派人物,「睇一國兩制白皮書、人大8.31決定有幾強硬就知」,而張一向對泛民議員不大友善,甚至當面斥責;2005年時任特首曾蔭權率領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廣東,與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閉門會面,當時長毛梁國雄要提出平反六四問題,就遭張以「話不投機半句多」駁斥;楊森要求張轉達港人有雙普選要求,張以按《基本法》循序漸進發展回應。該泛民議員直言,以張一貫態度,「根本唔會見泛民,更加唔想聽反對意見」,估計是中央高層、甚至是習近平指示下,張才擺出較虛心姿態,肯見不同立場人士,「但佢有幾重視(泛民及反對者意見)就真係唔樂觀」。■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8/196165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84

日參院改選 鷹派未穩佔2/3議席執政聯盟雖大勝安倍:修憲言之尚早

1 : GS(14)@2016-07-12 03:19:19

■安倍一直希望尋求修改和平憲法。美聯社



日本昨天舉行參議院改選,最新點票結果顯示,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黨大勝,席數大增,但加上其他鷹派政黨者未必能取得議會2/3議席,以取得修憲通行證。首相安倍晉三指現在談修憲是言之尚早。但據報自民黨會先爭取引入「緊急事態條款」,趟開獨裁大門,進一步減低日後修憲阻力。


全國約4.8萬個票站當地昨晨7時開放予逾1億名選民,當中約240萬人,是去年中選舉權年齡門檻降至18歲以來,首次參與全國性投票的年輕人。投票率為53.5%,較上屆的52.61%略高。




投票率較上屆高

今次選舉改選參院242席中的一半議席(121席)。根據已點算的結果,執政聯盟取得至少有68席,比改選前多9席加上毋須改選的76席,有144席;同屬「修憲派」的大阪維新會及守護日本之魂政黨則共有15席,四黨合共只差3席,才佔參議院逾2/3議席(162席),足夠通過內閣提出的修憲議案。仍有4席結果未定。《日本憲法》第九條列明,「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交戰權」。儘管首相安倍晉三競選時隻字不提修憲,但外界普遍相信,由於《新安保法案》已實行、解禁了集體自衞權,安倍定會把握同時掌控參眾兩院的良機修憲,令《新安保法案》能符合憲法規定。不過要修憲,除了要得參眾兩院通過,還須在公投中取得過半票數,然而共同社4月的全國調查顯示,56.5%民眾反對安倍任內修憲。上周,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受訪時直言,選舉後立即向「第九條」開刀根本無可能,應該先討論修憲草案中的「緊急事態條款」。



草案埋獨裁細節

條款2012年由自民黨以311大地震為契機提出,容許日本面對大型天災、叛亂及入侵時,首相可在內閣同意下頒佈緊急狀態令,繼而頒佈具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及緊急預算,全部能繞過國會,而即使可能違反基本人權與財產權,公眾亦要配合,聲稱遇上突發重大事故時,能減少官僚掣肘加快應變。但條款對緊急情況定義含糊,卻賦予首相「無限且不受監管的權力」,埋下獨裁陷阱,然而包括在野民進黨在內廣泛國會議員都給予支持,可望在全民公決中平穩通過,寫入憲法。日本《每日新聞》/《日本時報》/共同社



【點滴】




SPEED今井繪里子當選

代表自民黨出選比例代表議席的女子組合SPEED成員今井繪里子(圖)確認當選。這位32歲的單親媽媽,育有一名11歲聽障兒子。她2月宣佈參選時以說話配合手語表示,希望「締造令有殘障兒童亦能擁有光明希望的社會」。SPEED在1996年出道,四名成員均出身沖繩。日本放送協會



派錯票累逾百選票作廢

各地數個票站出現「選舉區」與「比例區」選票混淆派發的情況,或令來自4個票站的超過100張選票作廢,其中愛媛縣上島町有20張,大阪府和泉市及岐阜縣羽島市亦分別有53及31張。根據日本法例,合資格選民在參院選舉手執兩票,一是投予地方選區候選人的「選舉區」票,二是投予政黨後按比例代表制決定議席數目的「比例區」票。日本放送協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1/196900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42

英倫銀行鷹派委員支持擴大寬鬆 英鎊連跌5日穿1.3

1 : GS(14)@2016-08-10 04:45:38

【明報專訊】英倫銀行主要鷹派委員Ian McCafferty暗示支持擴大寬鬆,英鎊昨連跌第5日,昨跌0.4%左右,跌穿1.3水平,是7月中以來低位。除了7年來首次減息,英倫銀行本周起擴大買債,英鎊過去5日跌幅達2.7%,跌至4周低位。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McCafferty在《泰晤士報》撰文稱,若英國經濟惡化,可能需要加大寬鬆,利率可能進一步下調至接近零水平,並可能擴大量寬買債。多數貨幣政策委員預計,若經濟遜預期,今年將再減息一次。不過McCafferty認為,6月23日「脫歐」公投對經濟影響的數據有限,相信貨幣政策應更緩慢地調整。

英國債孳息8年來首倒掛

McCafferty是英倫銀行9名貨幣政策委員中4名外部委員之一,他反對將購買政府債的目標由3750億鎊(約3.77萬億港元)提升至4350億鎊(約4.38萬億港元)。受英倫銀行擴大買債影響,英國3年期國債孳息率自央行上周四宣布擴大量寬以來一直低於英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是近8年以來首次出現利差倒掛。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McCafferty強調了英倫銀行的鴿派信息,但消費者數據似乎顯示,經濟比不少人預期好,正如英倫銀行上周的會議紀錄,部分委員憂慮一些調查數據可能誇大了經濟下滑的程度。

匯控料英鎊明年跌至1.1

不過匯控分析師David Bloom極為看淡英鎊,稱英國需貨幣貶值維持資本流入,以填補經常項目赤字,預計英鎊將持續偏軟,預計今年底英鎊兌美元在1.2水平,到明年底可能跌至1.10,較「金融大鱷」索羅斯在「脫歐」公投前警告英鎊的潛在跌幅還要大。1992年狙擊英鎊一役成名的索羅斯在公投前預計,英鎊兌美元會跌破1.15。英國6月公投前英鎊兌美元在1.5至1.6水平。

匯控分析,由於英國經常帳赤字龐大,英鎊需大幅貶值,使經常項目赤字恢復到可持續水平,英國有可能要延長英鎊貶值的時間。匯控並非認為英國會出現經常項目危機,但市場可能希望有些調整,意味英鎊還有下行空間。目前英鎊兌美元在1.3左右,匯控認為這不足以刺激英國外貿出口、縮小經常項目赤字,英鎊偏軟可增加英國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刺激資金流入。

英國著名銀行指數FTNMX8350昨日上漲,以英鎊計算修復了「脫歐」公投後的失地,最高升至3421.97,超越6月23日公投日收報的3411.75點。這很大程度受匯控和渣打帶動。不過英國銀行股今年迄今仍下跌逾10%,若以美元計價損失更大。

此外,美國就業數據強勁,增加了市場對聯儲局的加息預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投資者預期年底前加息的機率幾乎達五成,遠高於上周五非農新增職位公布前的只有30%機率,刺激美元需求。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75&issue=20160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80

儲局理事今講話 提防轉鷹派

1 : GS(14)@2016-09-13 00:17:26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儲局官員上周五釋放「鷹派」言論,以致美股重挫近400點。展望本周,數位儲局官員接連發表公開講話,其言論孰鷹孰鴿,均會左右美股的走向。美國本周將會公佈8月零售銷售數字及消費物價指數(CPI),此乃儲局本月20日至21日議息會議前兩份重要的經濟數據。波士頓聯儲銀行行長羅森格倫上周五表示,美國須盡快加息,以躲避經濟風險。


本月加息機會或增

與羅森格倫同樣於在美國今年利率決定上具決策權的儲局理事雷納德周一發表講話,市場希望可從其講話中,覓得儲局本月會否加息線索。雷納德屬於鴿派陣營,她早前表示,儲局加息前,須確保美國通脹更貼近儲局目標。不過,一些分析師警告,若雷納德言論轉向鷹派,此將構成一件風險事件。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師Michael Gapen表示,雷納德言論是儲局提高市場對加息預期其中一個最後機會,如果她的言論與羅森格倫等官員一致,美國9月的加息機會率將上揚。亞特蘭大儲行行長洛克哈特明尼,及阿波利斯儲行行長卡什卡里周一亦發表講話。美國本周兩個重要數據出爐,8月零售銷售報告周四發佈,而該月CPI則於周五公佈。分析師預期,上月零售銷售按月下跌0.1%,扣除汽車、汽油及建築物料的核心零售銷售按月升0.4%。至於上月CPI,市場預計其按月升0.1%,而撇除食物及能源後的核心CPI或按年漲2.2%。英國央行周四公佈議息結果,雖然該行行長卡尼早前為英國今年進一步減息打開大門,但市場預計英倫銀行是次宣佈維持利率於0.25厘不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8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04

儲局官員反常 鷹派勢發威

1 : GS(14)@2016-09-13 07:58:23

【拆局】美國聯儲局官員日前釋放「鷹派」言論,導致股債市場連續第二日大跌。今年以來,每逢議息會議前,儲局都會「出口術」引導市場預期,何以市場過往不為所動,而今次卻為波士頓聯儲銀行行長羅森格倫一番鷹派言論,而自亂陣腳?究其原因,除因近月美國經濟頗具加息條件之外,儲局官員接連不尋常舉動亦是市場動盪原因。羅森格倫素來被視為「鴿派」陣營人士,其上周五呼籲儲局盡快加息,已是一件教市場驚訝的事件。儲局理事布雷納德周一發表講話亦是一件罕見事件。雷納德亦屬鴿派成員,惟其不常露面評論美國經濟。據悉,雷納德周一講話是臨時安排,她可能是儲局下周議息會議前最後一位發表講話的官員,因儲局即將進入議息會議前的緘默期。雷納德講話安排如此倉促,是否儲局急於向市場發出重大訊息?此訊息又是甚麼?儲局素來以「三軍未動,口術先出」見稱,雷納德是次孰鷹孰鴿,答案已不言而喻。自上月Jackson Hole年會後,儲局官員持續發表強硬鷹派言論,當中副主席費希爾更表示,美國今年要加息兩次。為何儲局官員要淪落至如此口出狂言田地,答案乃其年初以來屢次為加息「吹風」,但加息願望總落空,經歷數場「狼來了」鬧劇,儲局昔日威信大減,這亦是為甚麼主席耶倫上月暗示9月要加息時,美股不跌反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3/197690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43

民兵領袖抗爭建國 鷹派變鴿派

1 : GS(14)@2016-09-29 08:05:25

佩雷斯在以色列建國歷程中貢獻甚多,是以色列國父本古里安的助手。他早年屬大鷹派,之後才轉為鴿派。在大半個世紀的政治生涯中,幾乎出任過所有重要公職,但在國內長期不受愛戴,直到政治生涯末期當總統後,才廣受國民尊敬。佩雷斯早年加入猶太建國抗爭,是著名民兵領袖;1948年建國後,他負責統領海軍,數年後僅以29歲之齡接任國防部總監。他有份策劃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入侵加薩地帶和埃及西奈半島。他曾經表明,堅決拒絕與阿拉伯國家有任何形式的妥協。但1977年成了佩雷斯政治生涯一個轉捩點。埃及總統薩達特歷史性到訪耶路撒冷,最終促成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首份和約,給了佩雷斯很大的啟示,從此由鷹派轉為鴿派,致力推動以和平手段緩解以色列與阿拉伯族群之間的衝突。他今年2月受訪時形容:「不是我改變了,而是整個環境改變了。我曾被視為鷹派……可是當我認為阿拉伯國家有誠意談判時,會同樣釋出善意。」


晚年任總統受愛戴

可是佩雷斯在國內不算受歡迎。但2007年總統卡察夫因為性醜聞及濫權等指控下台,83歲高齡的他以開國元老身份接任,開始廣受國民愛戴。他明言:「工作了這麼長時間,我已失去對管治的慾望,我所想和展望的東西更加宏大。」他的願景是「有一個名叫以色列的猶太國家,以及一個名叫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國家,不再戰鬥,而是在友好合作下一同生活」,因為「和平是不可替代的,戰爭沒有意義」。他曾戲言,為在有生之年看到和平,他願意活多一、兩年,可惜直至他離世,以巴仍和平無期。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2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42

耶倫最鷹派言論撐加息 通脹兩年新高 美匯持續強勢

1 : GS(14)@2016-11-18 15:53:02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昨在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的聽證會表示,不久之後加息將會是合適的,被形容為是她迄今最鷹派的言論。她警告等待太久才加息的風險,可能導致聯儲局未來盡快加息,以防經濟狀况超出當局的長期政策目標。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1.6%,是兩年來最高,意味通脹進一步接近聯儲局目標。美元維持強勢,美匯指數繼續在100水平徘徊。道指昨早段窄幅上落。

耶倫稱,若維持目前低利率水平的時間過長,將助長風險投機,最終損害金融穩定。她又稱,官員在本月初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並非意味聯儲局對經濟缺乏信心,工資增長近期已經加快,經濟增長步伐似乎也有所提升,消費者支出繼續溫和增長,今年新增職位的增長速度,仍遠高於吸納新勞動力的步伐,勞動力參與率保持穩定,反映經濟的運行空間比官員預期大。

稱低息時間過長 助長風險投機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維持在九成以上。

耶倫稱,她預期經濟的發展容許短期利率循序漸進上升,這部分由於中性利率(Neutral Rate of Interest,即不會對經濟產生影響的利率水平)似乎相當低。她說,當前的聯邦基金利率僅略低於中性利率,貨幣政策相信是溫和地寬鬆,意味政策落後於經濟形勢的風險似乎有限,預期緩慢加息可使未來幾年恢復中性利率。

政策聲明反映加息門檻降

耶倫表示,經濟仍有改善的空間,但自11月初的會議以來,證據與聯儲局的前景展望一致,大致朝聯儲局的最大就業及物價穩定的目標邁進。

她又重複上次議息聲明的重點。根據政策聲明,官員認為加息前只需「一些」證據,證明經濟進一步改善,反映加息門檻已經降低。

《華爾街日報》稱,近期數據顯示經濟有所改善,美國10月工資按年增長2.8%,是2009年6月以來最快。新增職位持續穩定增長,9月和10月的美國零售銷售開支也顯著提升。聯儲局近期多名官員也表示,若非有相當負面的消息,12月很可能加息(見表)。

歐央行執委:或需盡快撤寬鬆措施

歐洲央行執委Yves Mersch昨表示,歐元區經濟復蘇仍不太穩定,歐洲央行實施買債及負利率的超寬鬆政策是適當的。不過他表示,這些寬鬆措施只是暫時,有必要盡快撤回,但由於央行目前買債的規模龐大,撤回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昨公布的歐洲央行會議記錄顯示,央行官員上月同意維持貨幣刺激措施,並將於12月決定是否延長買債計劃。

市場預期歐央行將把資產購買計劃,延長至原定的明年3月以後。不過由於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導致債價急跌、孳息率上息,令央行決策更形複雜。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76&issue=2016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