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息魔又逼近 儲局官員接連發表鷹派言論美本月加息機會達八成

1 : GS(14)@2017-03-03 00:56:57

【本報訊】「息魔」忽然逼近!聯儲局數位官員接連釋放本月或加息訊息,使美國本月加息機會率急跳至80%。然而本港銀行家認為,即使儲局提早加息,香港儲蓄及最優惠利率毋須跟隨。美元轉強,美滙指數昨日曾漲0.7%至101.81。記者:賴俊達 劉美儀



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表示,特朗普入主白宮及共和黨掌控國會後,加息變得更緊迫。三藩市儲行行長威廉姆斯則指,美國已處於充分就業狀態,特朗普減稅政策將帶來上行風險,儲局沒必要推遲加息,本月議息會議很可能討論加息。另外,達拉斯儲行行長卡普蘭稱,儲局加息宜早不宜遲。杜德利及卡普蘭今年參與制訂美國貨幣政策。威廉姆斯今年在儲局議息會議中無投票權,但他一直被視為儲局主席耶倫的最親密戰友。


銀行界:港料毋須跟加

在多位儲局官員「鷹派」言論刺激之下,債市掀起一陣拋售潮,美國兩年期國債孳息率昨日一度漲至去年12月以來的高位,10年期美債孳息曾漲4點子至2.43厘。利率期貨市場顯示,美國本月中旬加息機會率由52%躍升至80%。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即使儲局提早至本月加息,本港儲蓄及最優惠利率毋須跟加,昨日一個月港元拆息雖微升至0.5厘水平,但比起去年底至今年初拆息升至0.75厘高位,尚有約20點子差距,市場維持今年內美國加息3次看法。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說,即使美國本月加息,本港存貸息率亦不存在跟加空間,因銀行體系資金結餘非常充裕,外界預期本港息口要到今年底才會跟加;耶倫周五講話倘無明確加息提示,本月加息的熱情或會很快降溫。美滙指數昨日曾漲0.7%至101.81,美元兌日圓曾升0.1%至113.8,每百日圓兌港元昨日曾跌至6.82。


美股早段升超過200點

特朗普在國會演說中透露,他將推出歷史性稅制改革及萬億美元基建投資計劃,令美股周三早段重拾漲勢。道指升202點至21014點,標普500指數升點19至2382點,及納指升51點至5876點,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至於歐洲市場,英、法及德股周三尾段漲幅介乎1.4%至2%。金價三連跌,現貨金昨曾跌0.3%至每盎斯1244.79美元。紐約期油昨漲0.2%至每桶54.13美元,油價上月升2.3%。倫敦期銅昨曾漲1.4%,為連續第四日上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6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81

特朗普擬增晤聯儲局主席人選 上周晤史丹福教授泰勒 鷹派再添一人

1 : GS(14)@2017-10-22 14:08:50

【明報專訊】聯儲局主席耶倫的任期將於明年2月屆滿,消息指特朗普上周已跟候選人之一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會面,連同之前會面的耶倫(Janet Yellen)、聯儲局現任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n),特朗普迄今至少跟5名候選人見過面。

白宮幕僚長凱利稱,特朗普還計劃與更多人選會面,已面談的都是首輪考慮人選。根據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截至周日,泰勒當選的概率只有9%;鮑威爾領先達43%;沃爾什為26%;耶倫只有15%。

波士頓儲銀行長:泰勒處事靈活

70歲的泰勒屬鷹派人物,曾擔任福特、卡特及兩名布殊總統的官員,1990年代初提出被稱為「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公式,用以計算央行的適當利率水平,獲主要央行重視。按照「泰勒規則」,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應為3.74厘,遠高於聯邦基金利率的1至1.25厘目標區間。泰勒稱,「泰勒規則」並非限制聯儲局官員的決策,形容自己對調整中性利率持開放態度。聯儲局官員普遍認為,金融海嘯後中性利率下滑。

自2007年起擔任波士頓聯儲銀行長的羅格倫森,是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最資深的官員之一。他形容泰勒的講法相當靈活,大部分人在當上聯儲局主席後,在決策時都會變得靈活,「我並不擔心」。分析認為,泰勒過往常批評聯儲局的利率政策,倘獲特朗普提名,將增加利率政策不確定性。

贊成金融業鬆綁 鮑威爾聲勢領先

另一熱門候選人沃爾什亦傾向「鷹派」,擔任聯儲局理事時反對QE政策;但他力挺特朗普的刺激經濟政策,可能受特朗普青睞。消息人士說,沃爾什的岳父是Estee Lauder老闆兼特朗普好友,曾向特朗普推薦女婿。新主席必須在貨幣政策議題上,與目前的聯儲局官員達成共識,鮑威爾是耶倫的盟友,提名他有助政策延續。此外,鮑威爾目前兼管金融監理業務,贊成為金融監管政策鬆綁,符合特朗普的政策方向,有可能出線。Politico表示,鮑威爾和沃爾什相比,美國財長梅努欽比較喜歡鮑威爾。相對於曾批評聯儲局買債的沃爾什,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立場相對溫和。

反觀耶倫的連任前景不被看好。耶倫在9月的講話,為金融海嘯後的金融監管措施辯護。外界認為,其講話內容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為金融鬆綁的方向。特朗普上月表示,很尊敬耶倫,但未決定是否提名她。耶倫本月初出席社區銀行會議時似乎立場略有軟化,表示將確保銀行監管規則不會過於繁重,強調其對金融監管的靈活性。分析認為,她有意藉此話題爭取連任。

與耶倫一樣,科恩也屬「鴿派」,主張低利率,另為監管鬆綁,正協助特朗普政府推動稅改。分析認為,很難想像特朗普此際容許科恩離開國家經濟委員會,並提名他當聯儲局主席。外界亦認為,科恩擔任高盛主席期間,曾介入一些爭議性較大的金融交易,可能令他在接受國會審查時面臨困難。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5&issue=2017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61

參議員舉手「投票」 撐泰勒掌儲局 鷹派立場刺激 債息見7個月高

1 : GS(14)@2017-10-29 23:15:23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初出訪亞洲前,預計將宣布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已將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收窄至「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與相對溫和的聯儲局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之爭。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稱,特朗普趁周二的午宴向黨內參議員進行「民調」,着他們在泰勒與鮑威爾之間抉擇,舉手投票支持誰接掌聯儲局,惟現任主席耶倫不在表決之列。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Tim Scott稱,雖然特朗普沒有宣布誰的支持較多,但相信泰勒獲勝。

泰勒在「民調」勝出的消息,加上市場憧憬稅改實施,且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勝預期,美元昨日靠穩,兌日圓高見114水平,在接近3個月高位徘徊。昨公布的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增長2.2%,較預期高1.2個百分點。設備開支增長加快,有助支持製造業,進而支撐美國經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高見2.45厘,創7個月高位。30年期國債孳息亦升至2.957厘。市場憂慮債息上升,拖累美股下滑。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市場憂債息升 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嘉信理財的分析認為,市場認為聯儲局12月加息已是意料中事(利率期貨數據顯示12月加息概率達97%),加上聯儲局已落實減少買債,導致債息上升。減少買債會令長債孳息率向上,孳息率曲線向上傾斜。此外,市場關注歐央行今天的議息會議,會否公布明年縮減買債規模,歐元區國家債價下滑,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49厘,創3周高位。此外,英國第3季GDP初值按季升0.4%,升幅較次季高0.1個百分點。數據比分析師預好,料增加英倫銀行加息的機會。英鎊兌美元升約1%,高見1.3272。

賭盤顯示鮑威爾當選機會55%

有份出席午宴的美國參議員稱,特朗普席間有談論耶倫,但沒有把她納入「民調」之列。作為參院銀行委員會成員的Scott,支持泰勒接掌聯儲局,但認為不應忽視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的可能性。參院銀行委員會另一成員、亞拉巴馬州參議員Richard Shelby則表示,他在午宴同時舉手支持泰勒和鮑威爾。他說,兩人也很好,還有其他候選人也不錯。不過同為銀行委員會成員的南達科他州參議員Mike Rounds稱,自己沒有屬意的人選,並未舉手投票。他又稱自己在午宴坐得比較後,沒看見很多人舉手,試圖淡化這次表態的重要性。不過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顯示,鮑威爾當選聯儲局主席概率仍達55%,而泰勒當選的概率升至28%。

特朗普提名的聯儲局主席人選,須由參院銀行委員會表決通過,再交由參院全體表決。知情人士稱,特朗普仍可能改變選擇。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稱,快將公布人選。市場分析認為,耶倫是大鴿派,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比目前更鴿,隨着聯儲局逐漸收緊貨幣政策,未來無論誰接掌聯儲局,也會走相對「鷹派」的路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0&issue=20171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89

貿易鷹派人物 成特朗普新寵 專家憂中美爆貿易戰

1 : GS(14)@2017-11-26 14:33:21

【明報專訊】美國媒體Axios引述消息人士稱,對華貿易態度強硬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白宮發揮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深受美國總統特朗普信任,貴為特朗普亞洲之行的首席經濟顧問,更幾乎每場會議也守候在特朗普之側。隨着他在白宮地位提升,令支持對華貿易的白宮官員和美國商界人士感到憂慮。《華爾街日報》也認為,美國對中國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業的反應冷淡,已反映出美國對華戰略出現根本轉變,意味美國開始大膽博弈,兩國未來關係恐坎坷不平。不過新的美國對華戰略有相當的風險,部分政策專家更憂慮可能引發貿易戰。

萊特希澤早在列根政府擔任美國貿易副代表時,已以強硬的談判風格見稱。他為特朗普政府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後,即在9月的首次重要公開講話,直指中國的經濟模式對世界貿易體系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萊特希澤與特朗普意見一致,認為對華貿易逆差擴大不可接受。

特朗普亞洲之行長伴左右

Axios稱,萊特希澤在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財長梅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和農業部長珀杜在內的經濟團隊面前,形容美中經濟關係是「胡說」(bullshit)。他表示美中關係近25年的歷史,經歷了克林頓、布殊和奧巴馬政府的對話,每屆政府都有新口號和戰略框架來形容美中關係,但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卻一直膨脹。

Axios稱,特朗普相當尊重萊特希澤,喜歡他無懼衝突且不會退縮。由於他對美中貿易歷史了如指掌,因此在美國政府內部關於中美經濟矛盾的爭論,他愈來愈穩佔上風。即使是立場經常與萊特希澤相左的科恩,也認為萊特希澤令人信服。

熟悉美中貿易史 對手折服

Axios稱,特朗普政府對未來貿易政策諱莫如深,料在稅改通過前不會採取任何激進行動,雖然特朗普在訪華之行公開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大送高帽,但在白宮內部,萊特希澤的觀點才是特朗普心聲。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亦援引分析稱,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或將很快轉向更強硬的路線。

《華爾街日報》也認為,美國對於中國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業表現冷淡,反映出美國對華戰略出現根本性的轉變。知情人士稱,特朗普訪華前1個月,中方已向美國示好,建議讓特朗普在訪問期間,與習近平共同宣布放寬外國企業進入中國金融行業。這可是前幾屆美國政府一直爭取的目標。不過美方對此不感興趣,最終在特朗普離開北京後,中方才單方宣布開放金融業的消息。白宮發言人更稱,這措施早就應該推出,而且這只是中國需解決的眾多問題之一。

單方威脅取代會議 逼中國改變

過去美國政府一直在高級別會議竭力說服中方在貿易問題讓步,但特朗普政府認為此舉沒有實際作用。眼下美國政府正研究對華貿易制裁,目的是從根本上挑戰中國的貿易行為。這也在一定程度解釋了特朗普為何在訪華期間,一邊在貿易問題上語氣強硬,一邊又對習近平大加讚賞,目的就是要緩和未來貿易制裁措施可能帶來的衝擊。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表示,白宮相信只有通過單方面的威脅,才能迫使中國改變。部分政策專家憂慮,此舉可能會觸發貿易戰。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64&issue=20171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57

周四議息勢趨鷹派 美長債抽升 美匯反彈至89.3 道指早段跌百點

1 : GS(14)@2018-02-04 20:57:17

【明報專訊】聯儲局將於香港時間周四凌晨公布議息聲明,這將會是聯儲局主席耶倫卸任前最後一次主持利率會議。今次會後沒有發布會,普遍分析認為本周貨幣政策按兵不動,不會有重大公布引起市場波動。但高盛警告,今次會議不一定平淡度過,議息聲明的措辭有可能略趨鷹派,語調可能暗示3月加息。美匯指數連跌6周後昨日止跌,反彈至89.3。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穿2.7厘,是2014年4月以來高位。德國5年期國債孳息升至零水平,是2015年底以來首次。

蘋果股價下滑(詳見另稿),道指早段跌逾100點,納指、標普500指數偏軟。美國原油產量增加,恐抵消油組和俄羅斯減產效果,國際油價昨跌逾1%。

美原油產量增加 油價跌逾1%

部分分析認為,環球債券被拋售,部分由於聯儲局與歐洲央行正逐漸收緊貨幣政策,縮減資產負債表。美國長債孳息上升,刺激美元買盤。日本央行淡化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對通脹回升的樂觀言論,也令美元止跌,美元兌日圓昨在108.8左右徘徊。此外,「脫歐」問題令英國首相文翠珊受壓,英鎊兌美元回落至1.40水平。期金也回落至每盎司1340美元水平。

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認為本周加息概率不到6%,但3月加息的概率達76%。CMC Markets高級分析師David Madden稱,這是耶倫最後一次會議,在交棒給新任主席鮑威爾前,聯儲局不會作出震盪市場的舉措。市場的焦點將會是議息聲明的措辭會否釋出鷹派信號,例如對經濟和通脹作出更樂觀的預測。

經濟非急劇惡化 將暗示3月加息

美國第四季GDP按季折合成年率為2.6%,遜於預期。但數據顯示美國消費支出強勁,通脹也在上升。由Jan Hatzius領導的高盛經濟師在報告預期,聯儲局的會後聲明將整體樂觀,前景所面臨風險的描述,將由「大致平衡」上調至「平衡」,對通脹評估將更趨鷹派。綜合來看,高盛認為若非經濟狀况急劇惡化,聲明的語調將暗示3月會議加息。

高盛:「大致平衡」措辭已過時

高盛報告稱,考慮到會議紀錄對經濟增長的評論樂觀,12月聲明的風險「大致平衡」措辭已有點過時。12月會議以來官員的公開評論,更趨向支持鷹派的立場。據高盛統計,聯儲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至少一半官員最近提到經濟增長的上行風險。高盛認為,雖然通脹仍低於目標,但相關指標近期趨於穩定,相信很多FOMC官員將把最近幾個月核心通脹反彈,視為去年通脹不達標只是受臨時因素影響的證據。不過,高盛預期聲明內容至少有一項不變,就是維持「密切監察」通脹走勢的措辭。

(彭博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94&issue=20180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