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雷曼股份:成為2017-2020中超聯賽LED顯示屏首選合作企業

雷曼股份10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0月19日,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官方網站發布了《2017-2020中超聯賽LED顯示屏官方供應商征集項目結果的公告》。公司成為2017-2020中超聯賽LED顯示屏官方供應商征集項目(項目編號:2016-09-LED)的首選合作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41

大學生擇業城市 除了北上,成都杭州成首選

北京、上海房價雖然已經讓工薪族大呼“高攀不起”,這依然攔不住大學生們對這兩個城市的向往。

智聯招聘9日公布的《2016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將北京、上海作為就業的意願首選地。廣州、深圳退出熱門城市三甲的同時,成都、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在增加。

智聯招聘這項針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等20所985、211大學的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待遇好、能夠不斷學習新東西、獲得成長及工作符合興趣,選擇比例分別為66.7%、52.2%和43.1%。待遇好的企業仍然是大學生擇業的首選,他們對第一份工作的預期月收入為5792元。

數據還顯示,有75.3%的學生選擇就業而非繼續深造。希望就業的企業類型為:外企占36.6%,國企占21.4%,私企占18%,事業單位占11.1%,政府部門占7.6%。其中,在畢業後想去工作的企業類型上存在性別差別,女生願意去外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比例高於男生,去私企的比例低於男生。

此外,生源的戶口屬性對畢業生擇業也有影響。農業戶口出身者比非農業戶口出身者更期望去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而後者則更願意去外企。

報告稱,當代大學生對於企業人文環境的關註超過其對於物質利益的關註,“尊重員工”是大學生心目中理想雇主應該具備的首要特征。隨著“90後”大學生逐漸進入職場,追求更加個性、靈活、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將成為一種潮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25

A股節前縮量盤整走勢難改 逢低分批布局成首選

盡管不少機構的分析師都在看好春耕行情,但在臨近春節長假之際,A股市場卻持續出現縮量震蕩的走勢,投資者心態普遍較為謹慎,節前參與市場的熱情明顯不高,而這一狀態很可能在節前持續,逢低分批布局或許是更為合理的投資策略。

1月10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呈現窄幅震蕩走勢,近來的熱點國企混改概念出現一定的獲利回吐壓力,不過零售板塊則在阿里巴巴籌劃私有化銀泰商業(01833.HK)消息的刺激下出現上漲,部分維持住了市場人氣。不過市場熱點過快的轉換速度也使得股指整體未能改變縮量盤整的走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61.67點,下跌9.57點,跌幅0.30%,成交195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06.34點,下跌25.45點,跌幅0.25%,成交222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51.68點,下跌9.94點,跌幅0.51%,成交47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17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就目前的市場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節前A股或將維持目前的窄幅震蕩走勢,股指上下的空間都將受限。而節後市場資金面的變化以及假期期間消息的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雞年走勢如何開門,因此滿倉或完全空倉過節都不可取,節前逢低分批布局心儀的品種或許是更為合理的選擇。

至於重點的配置方向,藍籌股正成為機構投資者的主要選擇,最近的市場熱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著這一變化。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通過研究發現,過去我國以投資為主驅動經濟發展,造就了不少能源行業的藍籌股,但是這種形勢在變化中,突出體現於整個能源板塊的權重在逐漸下降,從過去行業市值僅次於金融業,到現在逐漸被信息技術行業取代,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過去一段時間產業經濟的變遷方向。

即使是跨不同類別的周期(經濟/利率周期),藍籌依然是“成長”的。從上市公司規模排名上看,除金融、能源外其他行業中的大盤股逐漸進入了投資者的視野,如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等。從原先金融、能源板塊為絕對主導,到現今某些行業內龍頭股沖擊規模榜的現象看,轉型經濟過程中可能發生諸多變化,這也提醒投資者註意某些新興行業中表現優異的公司,可能轉變為下一期的沖擊者。

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藍籌股具有較為明確的投資機會。國內目前A股市場總市值前30位的企業結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市場差異較大。科技類(中興)和消費類(茅臺、五糧液)公司匱乏,說明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參考美國、日本的經驗,經濟轉型與升級相關行業往往是大藍籌孕育的搖籃。對於A股而言,結合目前的經濟周期和經濟發展階段,招商證券認為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行業將成為未來30年藍籌配置的主要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27

三亞成 “避霾遊”首選 “洗肺”拉動酒店、旅遊保險業消費

春節即將來臨,第一財經記者從各大旅遊企業了解到,受“躲霾遊”拉動,三亞、廈門、西雙版納等城市的春節期間酒店關註度和預訂量在不斷提升。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張女士和家人到三亞“小住”了一周。“我們是自由行,到三亞玩一下,也算是做‘候鳥老人’,冬季去南方避寒。但最重要的是‘躲霧霾’,因為相對而言,三亞的空氣和環境比較好,我有慢性支氣管炎,到了三亞後,我咳嗽好了很多,‘躲霾遊’的效果還不錯。”張女士坦言。

其實像張女士這樣的“躲霾遊客”如今越來越多。

有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元旦假期有1.2億人次出遊,值得註意的是,國內遊市場的“避霧霾”成為一大主題路線,其中海南、雲南等地區成為“躲霾遊”熱門目的地。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躲霾遊”明顯拉動了相關“洗肺”路線銷售量、酒店入住率甚至旅遊保險業。

用“幹凈空氣”攬客

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7年元旦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1.2億人次,累計旅遊收入679億元人民幣。由於霧霾和降溫等原因,空氣清新、氣候溫暖的目的地最受遊客的歡迎。

旅遊企業顯然嗅到了商機,於是,在設計路線時,盡量將與優質環境相關的元素串聯到一起,打造一批“躲霾遊”產品來吸引遊客。

根據攜程、同程、途牛、驢媽媽等企業反映,今年元旦選擇“避霾遊”的遊客同比大幅增長30%~50%,冠名“避霾基金”、“避霾專線”的相關線路人氣最旺,京津、長三角、武漢、成都等多個城市因為霧霾,都有大量“躲霾遊”訂單。有些遊客甚至不惜花費數萬元赴海外呼吸新鮮空氣。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獲悉,在元旦之前,攜程專門研發了300條“避霾”、“清肺”、“森林氧吧”旅遊路線。向來“財大氣粗”的攜程甚至還同時推出“避霾旅遊補貼”——斥資千萬元為遊客設立“避霾基金”,凡是購買海南、福建、雲南等地“避霾遊”線路的遊客,在其下單後可立減100元~500元不等的“避霾基金”。

“在各地發布霧霾預警、空氣質量變差的情況下,我們在設計線路時,將清新幹凈的空氣、水、自然環境與保健養生等因素設置在一起,並配合補貼,促進人們以旅遊的形式避免霧霾。”攜程旅遊事業部CMO施聿耑表示。

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從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的訂單看,以自然景觀優美、空氣良好著稱的海南、雲南等地區成為“躲霾遊”主要目的地。

空氣質量較好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也成為“躲霾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出乎意料的是,相比已經非常成熟的歐美旅遊目的地,一些空氣質量不錯且小眾的個性化旅遊目的地也頗受歡迎——有部分旅遊業者統計顯示,冰島、委內瑞拉、摩洛哥等在2017年1月上旬的遊客出行增速驚人,同比增幅達500%以上。

“躲霾遊”的拉動力

去哪兒網平臺數據顯示,從1月初的出行航線搜索量排名前十的情況來看,三亞已經成為全國遊客心中的 “霧霾避風港”,因此與之相關的航班熱銷。

春節即將來臨,第一財經記者從各大旅遊企業了解到,受“躲霾遊”拉動,三亞、廈門、西雙版納等城市的春節期間酒店關註度和預訂量在不斷提升。臨海旅遊城市的住店需求,增速明顯非常快,其中,三亞、廈門、海口、珠海、青島、大連等沿海城市的春節假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很快,少部分酒店的預訂量增幅達到了100%以上。

“一些酒店業者也開始抓住商機,打造所謂‘空氣清新房’,用‘洗肺’的概念來吸引住客。我們已經接到很多這樣的酒店供應商信息。”佳琦旅遊機構創始人瞿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結合了“躲霾遊”概念的酒店可以比同類酒店的房價高約30%,但客人並不一定覺得貴,因為遊客會認為獲得健康更重要,於是這類打著“空氣清新房”概念的酒店入住率會比普通酒店高20%~30%左右。

令人意想不到的“躲霾遊”拉動還有旅遊保險。

部分旅遊企業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霧霾衛士特定疾病保險”等。這意味著,遊客在旅途中遭遇霧霾引發疾病,將得到可觀的醫療賠償。保險期開始日起30日以內,被保險人經醫院診斷初次患呼吸系統特定疾病,按條款一次性給付保險金,可有最高10萬元理賠。即使沒有因為霧霾生病,如果旅遊遭遇空氣汙染嚴重的霧霾天,遊客也可以獲得賠償。假如購買“霧霾關懷服務”,在訂單出行日期間但凡遇到北京PM2.5數值超過100以上,即可獲賠200元每人的補償。

邊旅遊邊看房

不僅僅是出遊避霾,越來越多人開始計劃在海外購置房產,以便更長時間呼吸新鮮空氣。距離春節已不足一個月,出境遊也進入了預訂高峰期,在吃、玩、購的時候,也有人準備去考察一下國外的房產。

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春節,遊客報名海外看房旅遊團的人數同比增長300%以上,目的地以美國、泰國、日本等最為熱門。由於看好市場前景,眾多旅遊公司推出相關產品,提供房產投資、旅遊度假等服務。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最近方女士一家報名了“日本東京5天4晚投資看房私家團”,其用假期到日本看房,相中一套5600萬日元的房子,折合人民幣300多萬元,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距離JR車站走路5分鐘,下樓就是繁華的商圈。方女士主要看重日本往返北京很方便,環境、空氣、食品質量讓人放心,房價和北京相比也不算高。

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投資者的海外房地產投資高達161億美元,約合1075億元人民幣,增長超過一倍。

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預計超過1.2億,把旅遊與看房結合也成了一門生意。買房之前,很多中國人還是希望實地考察一番,這也就催生了看房旅遊經濟。

看到這一商機,旅行社紛紛推出和投資置業相關的旅遊產品。甚至有部分OTA增設了“置業”板塊,聯合專業的境外房產中介公司推出看房旅遊團,目前覆蓋美國、日本等目的地。

空氣清新、氣候溫和的“躲霾遊”勝地三亞、昆明等也迎來了大量遊客報名跟團遊、自由行,前往這些地方踩點看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48

去年猛增四成 澳大利亞成富豪移民首選地

2016年,全球百萬富豪們正在加快搬家。去年共有8.2萬百萬富豪完成移民,和2015年僅6.4萬富豪移民相比,增加了近30%。

澳大利亞打敗了傳統的移民目的國家——美國和英國,成為全球最受富豪歡迎的移民目的地,尤其受到中國和印度富豪們的青睞。

根據財富研究機構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的最新報告,截至2016年底,全球總共有大約1360萬名百萬富豪,合計財富高達6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0萬億元)。該報告預計,下一個十年(2016年~2026年),全球財富還將增長35%。而富豪表現最佳的國家多在亞洲地區,比如越南、中國、印度、毛里求斯和斯里蘭卡。

澳大利亞富豪移民增加四成

根據上述最新報告,2016年約有1.1萬名百萬富翁移民澳大利亞,和去年同期8000人相比增加了近40%,成為全球吸引富豪移民最多的國家。

雖然美國和英國等傳統移民國家也依然保持著強勁吸引力,但近幾年,澳大利亞在吸引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富豪方面成績斐然。

上述報告稱,移民的富豪主要看中的是澳大利亞充滿陽光的生活方式和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這些都被比美國和英國更勝一籌。更重要的還有,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讓它免於受到來自歐洲難民潮的沖擊。因此,澳大利亞是生活以及撫養孩子最安全的選擇之一。

另外,商業優勢也在移民考量之中。澳大利亞是連接幾個新興市場國家最好的橋梁,給富豪們的全球化生意提供了極大便利。

特朗普上任不影響富豪移民

2016年,美國也吸引了1萬名外國百萬富豪,仍然保持高位。

新世界財富的負責人艾默思(Andrew Amoils)表示:“新的美國總統上任並不會對富豪移民產生巨大影響。我們預期,另一個高凈值人群移民美國的凈流入高潮將在2017年出現。”

加拿大也在去年接受了8000名百萬富豪移民。根據報告,中國富人最喜歡移民溫哥華,而歐洲富人更喜歡去多倫多和蒙特利爾。

法國富豪流失最嚴重

和上述幾個國家加速接受全球富豪的趨勢相反,法國正在遭受大批富豪的逃離。

根據上述報告,去年共有1.2萬名百萬富豪“逃離”法國。從2000年開始,這個國家總共凈流出超過6萬名百萬富豪。

報告作者將這種嚴重的流失現象主要歸因於宗教沖突,不少富豪因此舉家搬到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以色列。其次,法國萎靡不振的經濟和最近的恐怖襲擊也是重要原因。

總體來說,犯罪、稅負和經濟問題是讓富豪逃離的三大主要原因。這種逃離讓人擔憂,因為富豪的出走總是會帶走一大批資金,從而對當地的貨幣、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上述報告是根據財富數據、資產信息、投資者簽證信息、移民專家的訪談、第二公民平臺、財富管理師和房產中介等多方信息總結而出。

僅五分之一選擇投資移民

富豪移民和一般人一樣,也都會面臨簽證和護照的限制。移民投資項目越來越流行,尤其是對來自中東和亞洲的富豪群體。

但是全球也只有五分之一的百萬富豪會通過投資移民項目進入新的國家。上述報告作者表示:“大部分人仍然會通過工作轉變、第二個護照、配偶和家庭簽證實現移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32

人民幣基金募資金額首超外幣 IPO重回機構退出首選

2月23日,普華永道發布的《中國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2016年回顧與2017年展望》中顯示,2016年全球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募資規模從3470億美元降至3360億美元,而同期在人民幣基金募資劇增的推動下,中國市場表現強勁,募資金額大幅攀升至725.1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9%。

對比過去,人民幣基金的募資金額大幅上升,金額較2015年猛增177%,達到548.9億美元,比例從2015年40%大幅增加到76%,首次取代外幣基金成為市場主導。而在其中,大量的小型人民幣基金為國內投資、A股相關活動和退出融資。

受市場強勁勢頭影響,政府、金融機構等大資管投資者的入局,中國私募股權基金主導並購交易在2016年再次大幅增加,交易金額達到2229億美元,交易量增加了66%。

就交易數量而言, 在2016年,高科技行業仍為私募股權基金最青睞的投資行業,工業相關行業次之。就交易金額而言,在大資管及大型海外並購交易的推動下,房地產行業投資幾近翻倍,消費品行業也創下新高;高科技行業並購依然活躍,但相比2015年有所回落。

雖然投資並購潮並未減退,但對於投資者而言,其並不是首選的退出方式。2016年,通過IPO退出的基金達到165只,對比2015年增加了46只,而通過並購交易退出的數量則跌至近四年最低。

“這表明了投資者在選擇退出渠道的傾向性,如果能夠IPO,他們還是更希望通過IPO退出。” 普華永道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組南方區主管合夥人卓誌成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媒體表示。

在IPO審核進一步加快的情況下,未來將有更多公司登陸A股市場。

“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的募資額將持續上升。鑒於來自消化大量可用資金的壓力,基金主導的並購投資活動尤其是海外並購將會更加頻繁。基金仍然面臨退出的壓力。但預計A股退出會加快步伐,同時估值可能有所下降;海外上市退出亦將增加。”卓誌成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12

中國TMT企業IPO穩中有升 A股上市仍是首選

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TMT行業報告顯示,2016年下半年,中國科技媒體電信行業(TMT)IPO數量進一步增加,共58起,總計融資330億元人民幣,環比上升547%。

縱觀全球,科技企業上市企穩回升。根據普華永道近期發布的全球科技企業IPO季度報告(該報告不包括融資金額小於4千萬美元的IPO),2016年下半年全球範圍內共有29起科技企業IPO,共獲得約65億美元融資,環比分別上漲21%和195%。

其中,中國科技企業以10起IPO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的11起,融資金額排名第四。全球募資金額的上漲主要是受日本通訊軟件企業LINE Corporation在紐交所的上市(融資額11億美元)以及丹麥IT企業Nets A/S在北歐交易所上市(融資額24億美元)的影響。這兩大宗IPO使得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科技企業融資額大幅度上升至約54億美元,然而,在2016年第四季度這一數字又再度回落至11億美元。

2016年下半年,行業融資額分布略有變動,IT咨詢及服務行業超過軟件與互聯網軟件及服務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共完成3起IPO,融資總額為27億美金。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16年上半年全球TMT行業IPO數量、規模都有所減少。中國TMT行業IPO在去年11月重啟之後經過短暫數量上升期之後,今年上半年迎來下滑,僅有10起TMT行業IPO,共獲得人民幣51億的融資額,數量金額環比都有所下降。然而,隨著2016年資本市場IPO審核加速,下半年TMT企業的IPO數量進一步增加。其中美圖公司(融資額48.79億港幣,約42億人民幣)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融資額41.66億人民幣)為2016下半年最大的兩起TMT行業IPO。

就國內各大板塊分析,2016年下半年,52%的中國TMT企業選擇在深圳創業板上市,29%選擇在主板上市,而選擇在深圳中小板和香港及海外上市的占比各為10%及9%。就融資金額而言,上市企業數量占比最大的深圳創業板共獲得約人民幣91億元融資額,占融資總額的28%;主板依然是大型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共17起TMT行業IPO,獲得約人民幣154億元融資額,占融資總額的47%。

值得關註的是,2016年下半年,有5家中國TMT公司選擇香港及海外上市,獲得約人民幣64億元融資額,占總融資額的19%,環比上漲1500%。其中,選擇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圖公司(融資額48.79億港幣, 約42億人民幣)占下半年海外上市融資總額的66%

普華永到TMT行業合夥人林曉凡表示,中國TMT企業上市短期內應仍以國內A股市場為主要渠道,但去年下半年的TMT企業成功在美國、中國香港上市,且這些海外市場的持續上揚將會給TMT企業多一個上市地點的選擇,特別是目前還未實現上市盈利最低要求或為實現盈利的企業。“對於已經開始盈利的TMT企業而言,還是會選擇在A股上市,盡管過程相對漫長,但是回報更高。”

普華永道TMT行業主管合夥人高建斌表示,2017年中國TMT企業IPO預期將仍保持在全球前三位,而且隨著國內IPO審批的提速,境內TMT企業上市大幅上漲。“隨著IPO審批的提速,境內A股IPO將迎來上市高峰,但可能會對估值帶來一定壓力。”其補充稱,在境內A股IPO審批速度得以提升的同時,監管及核查的力度也在增強,對企業境內上市提出了新的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39

純電動SUV為什麽是新造車企業的首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01/1112558.html

在燃油車領域,持續火爆的SUV已經蓋過轎車的風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仍是轎車為主。不過,自2016年以來,純電動SUV成為了車企爭相研發的車型,特別是很多新造車企業,直接將車型鎖定為純電動SUV,這又是源於什麽的判斷和戰略考慮呢?

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季申認為,之所以將車型鎖定SUV,原因有三點,第一,中國市場SUV占有率很高,用戶更喜歡接受SUV;第二,從技術角度考慮,希望通過SUV,提高續駛里程;第三,我們的理念是希望它貼近家庭使用,因為車變大了,有寬敞空間,更適合家庭使用,特別是家里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

威馬汽車戰略規劃高級副總裁陸斌表示,如果一窩蜂把自己所有想做的都先做一遍,然後放在一起,讓消費者來挑,這個成本和人力的耗費很大。所以,我們就要看市場。今天在座的都是找到了中國成長最快的一個市場:SUV。我們也可以看到之前有一個品牌,如果它先做了SUV再做轎車,可能今天就不是這樣子。為什麽?我從中國市場總結一個經驗分享給大家:自2010年以來,自主品牌就沒有一款新轎車車型在中國成功過。中國哪個品牌哪款轎車是2010年之後誕生,在中國每個月銷量能夠上萬?為什麽沒有?不是這些車造得不好,而是中國的消費者在用車需求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分享一個不太成熟的數據,據威馬汽車戰略情報中心研究:2018年,用戶在出行中,七成需求集中於日常行使,兩成需求集中於休閑,一成需求集中於商務。十年前,中國用戶使用汽車在商務上的需求是一半以上,也就是轎車作為商務需求的首選,到去年,中國SUV已經占到整個市場份額的40%以上,而且每年都在增長。大家往SUV方向去發展是對的,而且也歡迎大家都去做這個市場,才能把這個市場做得更大。

雲度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林密表示,雲度品牌的slogan就是專註純電動SUV,我們認為SUV市場足夠讓一個新的品牌存活,以及讓大家記住、更深刻。比如,國內有長城,歐洲有路虎,美國有Jeep。

從現在來看,中國汽車車型的變化明確在走美國路線,完全舍棄了歐洲路線。歐洲路線是兩廂車,旅行車,兩廂車可能還有一些小型車有市場,基本在國內被證明不太適合,而中國SUV大量上升,明顯代表中國市場向美國這條路線上走。電動SUV既能夠滿足人們對尺寸和空間的需求,同時又是能夠大量節省燃油最合適的方式之一。未來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十幾萬有新能源汽車牌照的人一定會有消費升級,今天買了5萬、10萬左右的產品,未來他覺得電動車好用,口袋里面有錢了,他們一定會像傳統車一樣走向更高級的車,從轎車走向SUV。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59

高德發布吃貨地圖:天枰座最愛吃夜宵,小龍蝦是首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6/163995.shtml

高德發布吃貨地圖:天枰座最愛吃夜宵,小龍蝦是首選
i 黑馬 i 黑馬

高德發布吃貨地圖:天枰座最愛吃夜宵,小龍蝦是首選

小龍蝦、快餐、火鍋位列夜宵榜前三。

 i黑馬7月6日消息 今日,高德地圖發布了《中國城市夜宵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結果顯示,目前夜宵人群近一半是“90後”,以男性居多,且超過7成為已婚人士;在品類上,以小龍蝦為代表的小吃成為全國夜宵消費的首選。

1

《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夜宵消費人群中,六成以上是男性,女性比例僅占38.78%,但長沙女性夜宵比例較為突出,占長沙總消費人群的44.35%,高於其他城市。

從年齡分布來看,夜宵主力為“90後”,“00後”和“90後”的總數占比達59.36%,“80後”占比26.14%。其中, 西安“90後”最為突出,占西安整體消費人群的54.47%。

此外,數據顯示已婚人士占比超過七成,其中以北京最為突出,比例到達74.88%。同時,已育人群占比53.42%高於未育人群。

2

天秤座成為最愛吃夜宵的星座,占比達到10.41%,成為12星座之首,處女座緊隨其後,占比為9.05%,第三名是天蠍座,占比8.98%;最不愛吃夜宵的星座前三名分別為白羊座、金牛座和雙子座。

我國“吃貨”為了一頓幸福佳肴可以接受的平均距離為3764米,其中北京人吃夜宵可接受的平均距離達到4984米。在夜宵品類中,以小龍蝦為代表的小吃成為夜宵的首選,其次是各類快餐,火鍋位列第三。

高德 大數據 吃貨地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931

中國寵物生病首選進口藥,檢查一次可耗上千元

如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中國寵物經濟方興未艾的同時,寵物醫療市場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這一被形容為“三高”——技術含量要求高、硬件設施和人才素質要求高、客戶黏性高的行業近兩年來頗受資本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2017年,國內外資本對中國寵物一級市場的投資額,分別為4億元、7.8億元、15億元人民幣,呈現出逐年升高的態勢。

資本的喜好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則是“稱重機”。國內連鎖寵物醫院在高瓴、高盛、達晨等資本的助推下,體量增長迅速。根據歐睿咨詢發布的行業數據,2017年中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達到150億元,醫院數量超過6000家,年均增速超過30%。

以高瓴資本為例,其在2015年才開始正式布局寵物醫療,先後收購了芭比堂、寵頤生、安安、愛諾動物醫院、寵福鑫動物醫院等。而如今高瓴通過控股或參股的寵物醫院已超過700家。

外資巨頭把持寵物醫藥與設備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整個寵物產業鏈上,位於上遊的是寵物飼養與交易、寵物食品及用品生產與銷售,位於下遊的是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寵物保險等部分。其中,食品和醫療是發展空間最大的兩個環節,而寵物醫療又可以分為寵物醫院及寵物藥品研發。

一邊是資本家們助燃後蓬勃發展的寵物醫院,另一邊寵物醫藥和寵物醫療設備卻仍是外資巨頭把持。

“寵物醫療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富士年營業額保持40%的持續增長。”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體外診斷和新產品銷售部銷售總監趙延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了解,富士膠片在2014年開始布局中國寵物醫療市場,其主要聚焦在寵物醫療設備和試劑。

“富士寵物醫療設備主要集中在寵物醫院,目前裝機數量比2014年增長了10倍。寵物醫院的醫療設備價格區間比較大,大到幾十萬的高端設備,小到幾千元都有。”趙延風說。

而在更早的時間,中國寵物醫藥市場已經有了包括拜耳、輝瑞、諾華、先靈葆雅、英特威、勃林格殷格翰、碩騰等全球最著名的醫藥公司占據著中國寵物醫療藥品中的高端市場,且市場份額仍在逐年增大。

據了解,拜耳(四川)動物保健有限公司自1997年5月投產以來,已開發引進53個品種80多種規格的動物保健產品和消毒產品,默沙東在中國的動物保健業務,涉及近50種獸醫產品。

“多年來,我們的Advantage跳蚤和蜱蟲控制產品系列一直是市場領導者。這一領域發展最快的產品之一是我們創新的Seresto領。當動物生病時,我們可以提供一系列治療方案,特別是細菌感染方案。”在拜耳中國的官網,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這一表述。

在近日舉辦的2018亞洲寵物展上,第一財經記者也多次聽聞 “體內驅蟲用拜耳,體外驅蟲用福來恩”。其中,福來恩是勃林格殷格翰旗下產品。

另一來自美國的動物保健巨頭輝瑞,旗下“大寵愛”驅蟲藥在2005年獲得農業部批文,這則是標誌著輝瑞進軍中國寵物市場。2012年,碩騰從輝瑞剝離成為獨立的子公司。

據了解,目前碩騰是世界上最大的寵物和家畜用藥品和疫苗廠商。8月2日,碩騰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27.81億美元,2017年,它的營業額達到53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營業額超過50億美元的動物保健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為8%,高於動物保健市場5%~6%的複合增長率。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市場業績表現也頗為突出,碩騰2016年中國總營收1.45億美元,伴侶動物占27%(約人民幣2.7億元)。而2015年中國總營收為1.23億美元,伴侶動物占20%。

國產寵物藥品質待提升

波奇網創始人兼聯席CEO唐穎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寵物用藥上,用戶還是覺得進口類藥物效果更好,外資企業在技術壁壘和處方上有更大的優勢,給寵物帶來的傷害也比較小。通常這些藥物在國外市場已經得到了多年的市場檢驗,只是進口藥物進入中國的時候會周期比較長,需要拿到檢驗檢疫批文等流程,使得國產藥會有更大空間。

不過,唐穎之指出,目前國產藥自身品質有待提升。不能把人的藥劑量減一減,處方稍微改一改就拿來給寵物用,研發實力的提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藥的市場目前需求很高,藥的利潤非常高,終端醫院有診療的利潤、手術利潤,包括現在大家也有專業門診的測試,醫院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寵物藥品銷售額達到6.42億元,2014年國內寵物藥品銷售額達到7.19億元,2015年國內寵物藥品銷售額達到8.06億元,2016年國內寵物藥品銷售額達到9.09億元,呈現出迅猛增長的趨勢,但能被消費者記住的國內寵物藥品品牌卻是鳳毛麟角。

中國獸藥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度中國新獸藥共註冊59個。一類4個,二類13個,三類29個,四類4個,五類9個;註冊進口新獸藥101個。而這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市場的數量。在寵物藥研發方面,上述跨國巨頭寵物藥品進入國內市場後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國內寵物藥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市面上寵物藥大致分為大型動物的大劑量藥和人用藥兩種,主要是治療感冒、腸道疾病、寄生蟲病以及各類病毒和抗微生物藥物。

在亞洲寵物展現場,具有四年育貓經驗的肖佳玉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幾次帶自家“毛孩子”看病的經歷中,寵物醫院所開的藥是單顆銷售的,一顆治療腸道的藥15~20元不等。不僅比人藥貴許多,而且看不出是什麽公司、哪里生產的。自己通常在了解了病情之後,便會在網上搜索進口的藥片。

不僅如此,肖佳玉還對記者指出,寵物的藥價基本維持在10~20元一顆,但大量收益來自檢查費用,寵物醫院里幾萬元,甚至幾十萬的設備,只要頻繁使用,一兩個月內就可以回本。這些設備操作也十分簡單,一般並不需要具有資質的寵物醫生。更為重要的是,寵物醫院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過度醫療極為普遍。極少有寵物醫生能夠為“毛孩子”確診具體病癥,而是以排除法的方式,要求寵物家長做高額的項目檢查。肖佳玉表示,她家貓咪咳嗽,分別在三家醫院檢查費用就已經超過3000元。即每次寵物檢查的費用在上千元左右,卻還不確定寵物得了什麽病。

“寵物看病尤其用藥比人貴,有很多原因。”波奇網宣傳負責人楊晶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一是人用藥國家會有補貼,人用藥一般還會有醫療保險;二是人用藥一般產量比較大,所以成本相對較低;三是有些檢驗用的寵物設備利用率低,所以分攤的費用會比較高;而最重要的,是因為國內寵物藥品產業剛剛興起,品類少,能夠覆蓋治療的疾病相應也就不多。

第一財經記者在亞洲寵物展上走訪發現,寵物藥品和醫療設備廠商多來自海外,國內寥寥無幾的展位中,可以選擇的展品也相對較少。其中,還不乏國內品牌打著進口的幌子。

一位來自重慶的設備廠商銷售人員對記者介紹:“除了寵物住院室、手術臺,我們的設備大多是從日本原裝進口的。可以提供海關通關單和稅單,以保證進口來源。”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