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銀客首選投資美加
1 :
GS(14)@2014-10-15 10:17:3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5/news/ec_ecf1.htm
【明報專訊】中國銀行和瑞士寶盛私人銀行昨首次合作推出2014亞洲財富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私人銀行客戶未來12個月跨境投資首選美加,其次為香港。海外金融投資和購買海外物業為兩大跨境投資熱門。
港僅排第二
該報告於2014年6月中,對超過200名中行內地私人銀行客戶進行面訪。調查發現未來一年有近五成中國私人銀行客戶對跨境投資有興趣,其中66%的客戶有意投資美國及加拿大,34%的客戶有意投資香港。就投資選擇而言,保值的結構性產品、外匯和債券是中國客戶未來一年最熱門投資工具。境外股票、大宗商品、期貨則最不受追捧。報告亦顯示,未來一年,中國客戶普遍對房地產投資興趣較低。
報告同時發布亞洲高端生活指數,涵蓋11個城市,以當地貨幣計算總體上升1.1%。至於香港,則因樓價放緩拖累,高端生活指數同比下跌4.7%。
另指數跟蹤的20個項目內,有12項表現穩定或錄得升幅。其中紅酒、商務機票及醫院費用跌幅最大,相反,酒店套房、大學及律師費則錄得最大升幅。
分段撈底 首選中資電力 林少陽
1 :
GS(14)@2015-07-06 16:20: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0_ed0e1.htm
【明報專訊】上期本欄提及,截至6月26日止的港股,投資者的心態仍然未夠熊;到了上周五(7月3日),情看來開始變得非常有趣,因為真正的恐慌性拋售,終於出現了。
在金融市場浸淫時間稍長的投資者,都應明白一條很簡單的市場定律,就是後市的表現,是永遠無法測得準的。不過有一點基本投資常識很重要,跌市並不可怕,升市才最可怕,因為只有升得高的市,才會為股災創造條件,而跌市反而是擠風險必經的過程;跌市過後入市的投資者,往往有較大的機會,獲得異乎常人的投資回報。
上周五股份「實際」跌幅達6.2%
上周五恒指的單日跌幅並不顯著,全日指數跌幅不足1%,但在1775隻有成交的股份當中,上升股份的數量只得100隻,下跌股份卻達1618隻,升降比率達到極之超賣的6:94的水平。另外,有熟悉IT的朋友自己用電腦程式計算過,當日所有上市股份的平均跌幅其實高達6.2%。論市場的平均跌幅而言,上周五的跌市其實是2009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比2011年那一輪跌市猶有過之,可見市場恐慌情緒的激烈程度,本欄亦樂見有財經雜誌,終於肯以《股災》作為今期的雜誌封面,稍為美中不足者,是至今八卦報章及八卦雜誌,仍然未有將上周五的跌市,變成他們的封面或頭條新聞。
上周五港股的沽盤,頗有孖展逼倉的味道。一般的孖展逼倉盤,通常是為求清貨,會不問價錢的沽售以求盡快套取現金,以減低債權人所承受的損失。
恒指較為平穩的表現,或反映資金只是集中清洗二三線股份,同時顯示這批股份做股票按揭的金額佔相關股份流通市值的比率不高,事實上,絕大部分未受沽壓的股份,均是不受內地炒家青睞,業務重心來自本港及國際市場藍籌股及純正港股,反之,早前受到國內人氣炒股網站《格隆匯──港股那點事》點評的所謂港A股,以至一眾所有較多內地投資者關注的中資概念股,上周五股價表現基本上是全線崩盤。
對務虛概念股 小心為妙
從悲觀的角度看,這次崩盤才剛出現不久,內地投資者在A股以至透過部分中資券商在港股上的融資額度究竟有多大,現在沒有人能說得準。因此,現在打算入市的投資者,在下決定之前,為免誤中陷阱,對於一些務虛的什麼互聯網+、O2O、大數據、大健康,以至一帶一路等概念股,還是小心為妙。
然而,今次最有趣的股份,很可能是純粹因為內地投資者亦有持倉,他們很可能因為將整個投資組合按予中資券商的香港分行,結果火燒連營,由其內地持倉的A股帶頭,連帶本港所有概念股及優質股份,只要一律在其按揭戶口之內,其存倉股份皆同遭斬倉。
內地投資者遭斬倉 火燒連營
這個情,經歷過九七年金融金融風暴及1997至2003年樓市調整周期的讀者,應該仍然記憶猶新。股票的孖展倉要斬倉一般需時較快,讀者聽得較多報紙的報道,應該是物業的斬倉盤──銀主盤。由2001年底開始,作為債權人的銀行,由於業主欠債未還斷供樓按,久不久就一批批地抬出來供公眾拍賣。有經驗的樓市老手,往往就在此時出手執廉貨。一次大型的財富轉移,亦由此而生。
資金充裕者入市良機
內地實際炒股按揭額度有多大,市場信息一直不透明,投資者的恐慌,亦由此而起。然而,假如投資者對個別行業的前景有信心,他們大可以因應自己對相關股份應有的價值下個判斷,再看看現時的市價,與自己心目中最高願意付出的價錢,差距究竟有多大。
假如現時市價已較自己認為值得買入的價錢打了個六折,即使對市是否很快見底仍未有足夠的信心,亦應強迫自己分段入市。因為只有克服自己恐慌心魔的投資者,才有較大機會獲得超額的利潤。由於未能判斷跌市歷時的時間,分段入市亦可減低一旦看錯市所帶來無可挽回損失的風險。
然而,只要投資者入市的資金不是借回來的,而短期內又不是急需這筆資金周轉,以及在入市時只揀有實質業務及盈利基礎的股份分段入市,只要有足夠耐性長線持有,我很肯定,最近這次港股的調整,事後回看將是另一次良佳的入市時機。
那麼,什麼是有實質業務、有盈利基礎,同時又在這次的調整中被殺下馬來的中資股份呢?當中最明顯的,應該首選一批市盈率仍在單位數或接近十倍的中資電力股。
金融中介股 或重現價值
另外,認同本欄觀點,相信港股仍然處於慢牛形態的投資者,亦可能會對最近急挫的金融中介股份,包括保險、證券及基金管理行業,我們亦認為其股價已開始重現價值。
不過,由於這批股份的慣性波幅較大,這批股份尤其需要分段入市,同時不宜佔投資組合過重的比重,當中以心血較少承受不起投資組合太大波幅的投資者尤甚。
當然,假如閣下打算買入的,是那些建基於空中樓閣的港A股,究竟現在是否就是入市的機會,我自問就沒有這個能力下判斷了。
港A股仍有水分 擠風險過程未完
經驗所及,中國人的賭性,實在是大得任何人均沒法理解,就算我作為這個十三億社群的一分子,亦一樣覺得這個民族太過難以理解。就本人按常理所能理解的估值模式,這批所謂的港A股,當中仍有不少仍然存在不少水分,擠風險的過程或仍未圓滿結束。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赴日買樓 港人首選250呎無房公寓售價171萬 租金回報率4%
1 :
GS(14)@2015-07-22 22:54:48■東京新宿區近年成為熱門的港人置業地點之一。
【日本置業攻略三之二 尹頴軒 夏家朗東京直擊】【本報訊】到日本做業主要承擔不少風險,有熟悉日本房地產市場的香港物業代理忠告,在日本買樓要留意地點及單位類型,方為上策。本報記者參觀了當地東京三款不同類型的單位,其中面積約250平方呎、售價2,720萬日圓(約171萬港元)的單身公寓,是不少港人投資首選。
日本人口逾半集中在東京、名古屋及關西三大都市圈,但只有東京的人口持續上升。世紀21中華物業董事楊官華指雖然日本人口不斷減少,但東京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教育中心,前往工作或升學的人始終都多,不愁找不到租客,投資的贏面較其他地方高。他還看好關西城市大阪,因政府正研究開放賭權,預料大阪會是首批開放城市之一,勢必帶動樓市。
新宿澀谷最受歡迎
單位類型方面,楊官華認為單身公寓市場需求大、入場費和風險都較低,切合香港投資者的需求。而港人最愛在東京都新宿、澀谷、銀座、池袋等四個地區置業;最受歡迎的是樓高20層以下、實用面積約200至300平方呎的一房單位。日本單位實用率大多高達90%,記者實地視察一間位於中野區面積約100平方呎的單身公寓,覺得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侷促。這類單位市值約1,250萬日圓(約79萬港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洗手間內設浴缸及坐廁;廚房設有洗手盆及一個煮食爐,足夠住客應付簡單煮食所需;客廳間隔實用,擺餐桌梳化不成問題,只是沒有睡房,客廳上方建了閣樓充當睡房,難免要爬上爬落。雖然這類單位月租55,000日圓(約3,500港元),回報率約6%,但由於這種公寓一般整幢出售,購買一幢8個單位要1億日圓(約630萬港元),成本較大。另一款單位是中野區一間面積約250平方呎、售價2,720萬日圓(約171萬港元)的單身公寓,月租91,000日圓(約5,700港元),回報率約4%。楊官華說此類單位是不少港人投資的首選。一入門口就是走廊,玄關擺放了鞋櫃,走廊盡頭就是入牆式衣櫃;轉彎右手邊是日式傳統浴室的設計,可以先淋浴後浸浴。客廳、睡房、廚房全在一個開放空間,沒有額外間隔空間感十足。落地玻璃外是寬敞的露台,景色尚算開揚。「彈藥」足夠的投資者,或會心儀江東區豪宅。受惠奧運效應江東區豐洲的高層豪宅成投資者心水,亦最受中國大陸買家歡迎。「The Toyosu Tower」樓高43層,記者參觀一間連露台面積約1,200平方呎的頂層單位,售價1.33億日圓(約834萬港元),可遠眺著名景點富士山、彩虹橋、東京鐵塔及市中心等景色。這類單位月租45萬日圓(約28,000港元),回報率約4.5%。
投資回報較台北高
豪宅單位右邊是客廳,已佔全屋一半面積,樓底有近10呎高。廚房同樣位於客廳,採用開放式設計,煮食爐上設有大型抽油煙機。門口左邊是浴室、洗手間、主人房及客房等四間房,主人房窗外望到東京鐵塔,落地大玻璃外是露台,與客廳的露台連接;客房景觀相對較差,外面是大廈走廊,但勝在面積夠大,另設入牆式衣櫃。其實台北和南韓首爾都是港人置業熱門地點,但東京單位的平均呎價較低,平均呎租卻較高。
東京各類單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5/19220159
【飲食籽】銅記食麻辣 首選大蒜鱔麵
1 :
GS(14)@2015-07-23 00:20:33喜歡吃辣,尤其是四川麻辣,每星期總會心思思,連咳、喉嚨痛也抵擋不住心癮。最怕吃到為了遷就香港人口味減低辣道的,不過癮也不傳神。在銅鑼灣耀華街,我找到一間最稱心的。「渝」,在酒吧林立的耀華街,主打酸辣粉、擔擔麵,但我覺得兩款都不算最出色,來渝只要吃大蒜鱔麵就夠了。
蒜泥白肉不油也過辣,反而太些微甜味,配搭切得薄薄的青瓜,是不錯的前菜,吃一個麵不夠飽時可以試一試,$64。
店鋪雖然位於人流較少的耀華街,但每晚都大排長龍。
它的大蒜鱔麵,一送到枱上就嗅到香濃撲鼻的蒜香。用筷子輕輕撥開表面的辣油,就看到肥美去骨的黃鱔段和煮得入味的青瓜條。麵條粗幼適中,非常掛湯,泡久了也不會糊,又麻又香又辣,超級美味。唯一的缺點是湯底早就熬好,辣度亦只得一種,平日只吃到小辣的朋友,只好多點一碗清湯,吃之前把麵放入清湯沖一沖,或把辣湯舀起一半,加入清湯。渝酸辣粉地址:銅鑼灣耀華街4號記者、攝影:吳宛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16/19220749
投資宜審慎 首選買股
1 :
GS(14)@2016-02-09 12:08:51【今年動盪】羊年投資走勢急速波動,由高位至低位時間短暫,曾淵滄及湯文亮都對猴年投資態度保守,若要投資,應以股票為首選。曾淵滄認為,「猴年會好似猴子咁係咁跳,你就咁睇住佢跳,自己唔好跟住跳」。如果有錢,股票是可以考慮,最重要是吸納有穩定派息的藍籌股。因為用甚麼角度去評估,股票都是平,息高、PE低。如果期內波幅太大,「寧願一直揸住唔放,跌50%都冇所謂,最緊要有息收」。至於樓市方面,有樓的繼續持有,未有樓的宜觀望,買樓不用心急。湯文亮對猴年投資態度需要審慎,認為一動不如一靜,要把握機會出擊。各項投資工具中,他較看好股票,雖然認為股票仍有下試的可能,上下波幅15%,但看升的機會始終較高。至於住宅如非有自住的必要,就不必急於入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9/19484382
匯控料成英脫歐最大輸家 專家﹕博留歐首選長和 1個月看96元
1 :
GS(14)@2016-06-20 05:24:21【明報專訊】本周四英國將舉行「脫歐」公投,為對冲風險,匯控(0005)、渣打(2888)及長和系股份近周被沽售。綜合分析員意見,英國一旦脫歐,英鎊或將貶值20%,當地失業率將急升,影響當地資產質素,相關股股價下行風險將難以估計。不過分析亦指出,若英國最終留在歐盟,早前被沽售的匯控,短期或可重返52元,長和(0001)更是博反彈的理想對象。
上周英鎊累挫0.71%,匯控及渣打連日遭沽售,在英國業務較多的長和、長建(1038)及電能(0006)同樣成為開刀對象,上述股份月初至上周五已累跌4%至9%(見表)。不過在過去周末,英國公投形勢大為扭轉,本地投資界人士相信現階段英國留歐形勢大好。
王弼﹕若留歐匯控可返52元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認為,原先脫歐派佔領道德高地,指摘留歐代表了既得利益者。不過「在得知刺殺案件的第一時間,我就感覺脫歐沒戲了,民調與我的想法一致。」他認為香港銀行業長期並不看好,但短線來看,脫歐不成,匯控可重返50或52元。長和系更是理想選擇,首選長和,「一個月內應可升到95元到96元」。
假如英國真的「難逃一脫」,對一眾相關股影響有多大?法巴香港金融研究部主管陳志銘表示,以匯控首季報告為例,英國業務的稅前盈利為15.87億美元,佔集團整體22.5%,若英鎊下跌20%,匯兌損失將等於集團首季整體稅前盈利的9.6%。歐資基金JK Capital Management分析員徐青雲卻認為,匯控等大型國際銀行都會用各種衍生工具去對冲匯兌風險。因此他認為,英鎊下跌對集團影響有限,反而是經濟可能轉差的潛在風險更大。
分析師﹕脫歐將令匯控再跌20%
另英國券商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Chirantan Barua亦稱,一旦脫歐,英國失業率將上升1.5至2個百分點,屆時無論信用卡、私人貸款及按揭貸款的風險都會大升,影響銀行資產質素。匯控在英國的貸款佔集團整體35%,無可避免會有負面影響。而匯控近年倚重的「炒房」(即環球銀行與資本市場),也將受影響。因此他認為,一旦脫歐,匯控股價至明年底將累跌20%,反而渣打在英國的業務較少,則會成為投資者長倉的對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9&issue=20160620
維基幫泛民助選超區鄺神係首選
1 :
GS(14)@2016-09-03 23:23:39港台舉行港島區競選論壇,首度出戰嘅王維基有反常表現,喺自由搏擊時間一直寡言,就連對手挑機,佢都簡短回應甚至打叉手勢唔答,唔通係怕講多錯多?原來佢留前鬥後有個目的,專登留低分幾鐘,一輪嘴讀出五區加超區嘅心水推薦名單,當中除黃毓民外無其他熱普城同青政候選人,而清一色泛民同佢自己之外,新東自由黨李梓敬成唯一獲薦建制派。點解咁慷慨用自己發言時間hardsell其他候選人?王維基話喎,真係唔想選民嘥票,如果議會唔夠反梁力量,香港好大鑊,所以推薦名單上係有勝算嘅候選人,希望一齊入議會開展反689大戰!佢甚至之前問過律師意見,會唔會被質疑無獲相關候選人確認支持及招致選舉開支?律師話係選舉論壇,無任何開支,所以無事。原來佢近日搭的士,有司機問佢:超級區議會投邊個好?佢叫司機撐民主黨鄺俊宇,因為佢係有可能砌低民建聯周浩鼎嘅候選人,相信係民主黨涂謹申同街工梁耀忠外最有機會嘅超區第三席。至於點解熱普城中只有毓民獲薦?王維基話睇落毓民都係較有勝算;而其他撐港獨人士,一律非佢心目中嗰杯茶喎。王維基推薦名單超區:涂謹申、梁耀忠、鄺俊宇港島:王維基、許智峯、陳淑莊、何秀蘭九東:譚文豪、胡志偉、譚得志九西:毛孟靜、黃碧雲、黃毓民、劉小麗新東:楊岳橋、梁國雄、陳志全、張超雄、林卓廷、范國威、李梓敬新西:郭家麒、李卓人、尹兆堅、黃潤達、朱凱迪各區其餘參選名單詳見此網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info-all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3/19758852
操盤手札記:險資求穩首選友邦
1 :
GS(14)@2016-09-17 16:11:30上周四傍晚,中保監發佈內地保險資金可經滬港通買賣港股,翌日港股以過千億成交突破24000關。險資南下,長遠無疑有利港股,但由於未有時間表,消息屬於短線沖喜多於實際支持。港股本周更被美國聯儲局委員玩謝,忽鷹忽鴿,加上油價急插,恒指連跌3日,3支陰燭。美國舊年12月中加息0.25厘後,今年玩咗9個月狼來了嘅心理遊戲,雖然儲局最新動靜係鴿后Lael Brainard發言,但萬一下周四凌晨議息結果揭盅係加息,美股以至港股都難逃一跌。議息之後個半月,11月8日就到美國總統選舉,又係一個關口。對市場嚟講,比起美國大選,幾時加息相對小事!因為就算加息,都係幅度溫和,亦係反映經濟復蘇。股市最怕係不明朗因素,華爾街比較接受希拉莉當選,皆因特朗普擺明敵視華爾街,如果希拉莉選情有變,股市就濕滯。話說回頭,11月先大選,下周就議息,市場自然先行擔心加息!事實上,市場冇等埋儲局,10年期美債息率已由上周約1.5厘,隔晚升到近1﹒75厘,幾乎等同加息0.25厘。現時不妨留意國際金融股,吼位吸納。當美國利率上升,美債作為主要定息資產,國際金融股可望受惠於息差擴闊、定息資產收入提升。本港上市嘅國際金融股中,銀行股如滙控(005)、渣打(2888)官司纏身,唔係我杯茶,我嘅心水係保險股友邦(1299)。人民幣持續貶值,引發內地人搬錢來港買保險,捍衛資產。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42%來自內地客,然而,內地客滲透率相對仍低,增長空間仍大。友邦亦受惠於險資南下,險資係成熟、理性嘅機構投資者,揀股睇基本因素,睇有冇穩定收益,講求穩陣。藍籌向來係穩陣之選,以佔恒指比重計,友邦係四大藍籌之一,業績好,派息穩,啱險資脾胃。友邦由2月低位36.85元見底回升,沿大型上升通道進發,現價50.05元,作為加息受惠股及險資南下受惠股,可望上試55元。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5/19770928
泰旅業﹕包容中國人旅遊文化 內地客首選旅遊地 特點「豪買」嘈吵
1 :
GS(14)@2016-10-13 07:42:07【明報專訊】近年中國旅客足迹遍佈世界各地,其中,泰國更被中國旅客獲選為黃金周期間最熱門旅遊地市。中國旅客於泰國「豪買」,當地零售商可謂大豐收,不過,同時要忍受其獨有旅遊文化。泰國觀光協會副主席劉少翁(Somchai Chomraka)承認,不少當地人亦對中國旅客的生活習慣有微言,當局唯有從教育着手,籲國民包容,減少雙方摩擦。
明報記者 邱曉欣
泰國近年已成為內地旅客外遊首選地區之一,據德銀於黃金周開始前發表一份報告,泰國甚至在外遊選擇排名中位居第一。不過,劉少翁表示,中國旅客與歐美旅客的消費模式大有不同,前者對酒店娛樂及休閒活動如按摩等要求較低,往往甘願放棄居住質素,轉移花錢在購物上,不過,此一現象大多出現於旅行團,內地自由行旅客則較捨得花錢入住5星級酒店。劉少翁稱:「在眾多旅客中,內地旅客最不會討價還價,不求貨品實用,漂亮就買;相反,歐美旅客則注重個人享受,支出傾向集中於休閒活動上。」
內地客人均每日消費額 遠高歐美
據泰國旅遊及體育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旅客每人每日平均用於購物消費金額遠高於歐洲及美國地區。去年中國旅客會抽取每日消費金額的27.4%用於購物,相當於1638泰銖(約355港元);歐洲及美國旅客購物金額則分別佔每日消費約18%及17.4%,相當於772泰銖及889泰銖。而美國旅客平均每日的酒店及娛樂消費為2292泰銖,佔全日消費45.65%,為三大地區之首。
「當地人必先了解是否做足本分」
雖然內地旅客為泰國旅遊業的「米飯班主」,為其一些生活習慣卻受當地人非議。財務主管Sak Lurklappananon表示,曾經有內地旅客於清邁一寺廟外隨地大小便及吐口水,惹來寺廟主人極度不滿,並與旅客發生爭執,中國旅客更一度拒絕到訪寺廟。不過,其後亦有人批評寺廟洗手間缺乏中文指示,因而發生摩擦,寺廟主人其後亦決定聘請更多人,監察洗手間衛生情况。Lurklappananon稱:「好多中國人未必懂得英文,我們當地人對待旅客,必先了解自己是否做足本分。」
而另一為當地人詬病的是,中國遊客經常被批評於公眾地方說話「大大聲、吵吵的」,惟劉少翁認為,這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而非缺點。泰國作為世界最熱門旅遊地區之一,在做生意牟利的同時,當與旅客出現摩擦,除了指摘,亦應包容他國文化,例如泰國人亦不喜歡別人摸頭、跟別人打招呼要「拜拜」等,籲業界應了解中國旅客的旅遊文化,以教育方式教導旅客應有禮儀及尊重當地文化。
籲業界教導旅客「入鄉隨俗」
泰國政府及旅遊業界近年透過電視廣告及培訓導遊,向當地人解釋中國人本土生活習慣及文化與泰國的異同,導遊接待旅行團時亦會向遊客派發小冊子,讓旅客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劉少翁稱「中國旅客飛抵泰國,導遊第一件事,就是要教導旅客當地禮儀知識」,希望藉著與旅客溝通,令旅客安心旅遊之餘,亦不會影響本地人。
(黃金周天與地 - 泰國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74&issue=20161013
調查:港人移民首選台灣
1 :
GS(14)@2016-10-15 12:00:17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電話調查發現,約四成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前三位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移民目的地為台灣(16.3%)、澳洲(15.2%)與加拿大(13.8%)。
是次調查成功訪問了710名18歲或以上市民,38.9%的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年紀較輕的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百分比較高,例如30歲或以下人士為57%,而51歲或以上的只有26%。至於教育程度方面,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市民移民的意願最高,為53.8%。移民主要推動因素包括對本地政治環境不滿、對本地居住和生活環境不滿和對本地經濟前景不樂觀等。外地居住生活環境更好、家庭因素以及外地的生活壓力較小等,則是移民的主要因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0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