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產潮文:港人首置上車是夢

1 : GS(14)@2017-04-06 07:40:29

林鄭月娥表明短期內推港人首置上車盤,考慮以公私營合作建屋。造夢最美,但市民應以嶄新視角理解政策。現時五年計劃的兩萬伙居屋仍未有地起,公屋輪候冊又創新高,689又話唔賣地起私樓(實情是豪宅)就會推高樓價租金,先建哪種房屋已成問題;增加現有建屋密度亦會被區議員及政客等動輒反對,要成功不容易。截至2016年11月30日已有83萬名「新香港人」以單程證來港定居,佔香港總人口超過一成,他們被政府、議員政客(包括泛民與建制派)等包容寵幸,更被《人民日報》於2013年視為「香港人口增長重要來源」,地位高尚,自然能肆無忌憚霸佔資源。「新香港人」居港滿七年就可以同你爭;況且中聯辦社會工作部副巡視員桂嵐,都以首置客身份購入兩伙港人港地單位啦,so what?至於首置,大家看看長實樓神趙國雄以首置客身份買中半山近億豪宅,再看看啟德、南昌站等多個新盤一約多買,就知道所謂首置客是誰。陳德霖於2014年5月5日指「600萬元以下嗰啲我哋叫上車盤」,當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為118.86,2017年3月31日的指數為150.89,當年的600萬已升值至現時約762萬,即使只計二手住宅,現時平均成交價也達668萬元。近日啟德新盤228呎開放式單位成交價逾450萬,即使762萬的單位六折出售也要457萬,港人能否負擔?近日還聽到一些人盛讚「港人首置上車盤」建議,也許天真的人最幸福,因為他們只會想事情最美好的一面。地產小子
http://www.propertykids.blogspot.hk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6/19980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76

首置客逾半億掃藍塘傲6伙

1 : GS(14)@2017-04-10 23:33:57

■藍塘傲昨有客戶以一張合約掃入6伙中小型單位。



【本報訊】「首置客」買樓慳稅機會可一不可再,於是乎買樓數目以「半打」起跳的「西餅客」重現江湖,懶理政府出口術警告。據成交紀錄冊顯示,郭炳湘與麗展(488)合作的將軍澳新盤藍塘傲昨有客戶以一張合約掃入6伙中小型單位,總成交價超過5,888萬元。上述大額交易涉及單位位於第7及8座,實用面積介乎444至604方呎的G室單位,總樓面3,464方呎,成交價由約784萬元到1,090萬元,平均呎價約1.7萬元。消息指買家屬本地首置客,即使購買多個單位亦只需繳付樓價4.25%印花稅,而非15%,變相慳稅618萬元。市傳保利置業(119)發展的啟德新盤龍譽亦有大手客以一張合約購買2伙,成交價約2,000萬元。投資者透過「一約多伙」買新盤慳稅個案持續出現,即使運房局早前明言關注情況,若果確定情況嚴重,6月底前會採取行動,但形勢未有出現改變。發展商繼續給予優先揀樓權予「一約多伙」豪客,可謂有錢使得鬼推磨。


珀御大手客或先揀樓

長實(1113)北角維港頌周三將進行首輪賣樓,發售152伙,由購買2伙四房戶的大手客優先揀樓,料每宗交易涉資額約億元,集團執董趙國雄指各個組別都有買家入票,對收票情況滿意。有傳樓盤累收約600票,超額認購3倍。業界流傳新地(016)屯門珀御亦將予購買多於2單位的大手客先行揀樓。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珀御料本月開售,下月將有機會推出馬鞍山雲海及北角海璇。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補充,南昌站匯璽昨以逾5,075.3萬元售出1A座50樓A室,成交呎價33,768元屬項目新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0/199852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909

買家變招多約多伙減辣稅 運房局﹕分合約 首置首單位可豁免

1 : GS(14)@2017-04-13 22:33:56

【明報專訊】政府日前再次收緊樓市「辣稅」稅制,「一約多伙」買家無論首置與否,均須付樓價15%印花稅,但昨日市場已有買家以「多約多伙」形式購買多個單位「破辣」,節省部分辣稅。運輸及房屋局昨回應本報查詢指出,若買家以首置身分、分多張合約購買多於一個物業,其中一個單位仍可豁免辣稅。有法律界人士指政府應推出更全面措施以堵塞漏洞。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方可兒 林可為

對有買家以上述「多約多伙」形式購買多於一個單位,運房局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若一名香港永久居民以首置身分,於同一日簽署多份買賣協議,每份買賣協議購入一個住宅物業,最先簽立的買賣協議會按第2標準稅率徵收從價印花稅(即只需付最基本印花稅,最多為樓價4.25%),其他買賣協議則按15%新住宅印花稅率徵稅。

按運房局說法,假設買家以首置客身分入市、以1億元購買3伙單位,其中一個是價值7000萬元之大單位,其餘兩個是價值1500萬元的中型單位,在舊稅制下,若買家以「一約多伙」形式購買,只需付樓價4.25%印花稅,即425萬元;在前日公布的新稅制下,若買家以「一約多伙」形式購買,則需付15%印花稅,即1500萬元。

不過,若買家以「多約多伙」形式購入,而首個單位屬大銀碼(7000萬),該單位只需付4.25%基本印花稅,即297.5萬元,其餘兩個較細單位要付15%辣稅,即每個要付225萬元,3個單位合共繳稅747.5萬元。對比舊稅制,以此方式買樓需付稅額雖仍增加約76%,但若對比在新稅制下以「一約多伙」形式購買,則可節省752.5萬元或約五成(見圖)。

一組買家兩份約 3219萬購兩伙

事實上,新稅制生效後,有九龍一豪宅新盤,昨連環售出兩伙低層實用面積677方呎單位,市場消息指由同一組買家購入,但樓盤成交紀錄冊顯示分為兩份文書,單位成交價分別逾1615萬及1604萬元。如買家「一約兩伙」,以總成交價逾3219萬元計,若付15%新辣稅涉逾482萬元;買家如今分開兩份文書處理,不排除買家以首置身分購入較貴一伙,另一伙照付15%辣稅,即稅款逾300萬元,節省182萬元稅款開支。

大律師﹕道高一尺

大律師陸偉雄稱,政府應推出更全面措施,並指買家以「多約多伙」形式購買多個單位,甚至以首置直系親屬名義入市,便可節省稅款,其實是漏洞,而政府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兼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有「加辣」措施推出,買家亦有方法應付。如政府當初提高雙倍印花稅稅率至15%,應預見「一約多伙」問題,惟直至坊間講及問題才作回應、進一步加辣,但現時又有其他漏洞,他認為政府應盡快修例堵塞漏洞。

業界:除非限購 可推新招不多

就「多約多伙」衍生的潛在問題,中原亞太區副主席暨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政府可推出的新招已不多,除非效法內地部分城市推出限購令,即不容市民買第二套房,或對樓市短期起到冷卻作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79&issue=201704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44

顯徑邨500萬膺全港公屋王 首置客入市 已補地價實呎9191元

1 : GS(14)@2017-04-22 10:05:35

【明報專訊】樓市火熱,公屋近期破頂成交頻仍。沙田大圍顯徑邨繼日前一個未補地價單位以345萬元膺新界公屋王後,土地註冊處顯示,同屋苑一個實用面積544方呎單位上月以500萬元(已補地價)易手,成全港最貴公屋王,令市場嘩然。有地產分析員稱,現時用家處於恐慌,在物業只升不跌的預期下追價入市,當日後加息周期展開、樓市利好因素淡化後,樓市便有下行風險。

明報記者 甘潔瑩

登上全港公屋王寶座的單位,位於顯徑邨顯富樓高層6室,實用面積544方呎,享開揚山景,原業主按個人需要改裝為3房間隔,2014年3月以320萬元購入。原業主早於今年1月放盤,開價500萬元,上月於額印期剛滿後沽出。

代理表示,該名買家為分支家庭首置客,預算以500餘萬元購入3房戶,但沙田區內私樓及居屋均不符合預算,故轉購公屋。原業主2014年3月以320萬元(已補地價)買入,持貨3年帳面勁賺180萬元,升值56%。對上一間全港公屋王,位於青衣長安邨安江樓中層7室,實用面積443方呎,去年12月以443萬元沽出,實呎1萬元,創當時全港最貴已補地價公屋紀錄。

額印期滿 3年升值56%

顯徑邨公屋王成交價更貼近同區居屋做價。中原分區經理林旭樂表示,大圍雲叠花園1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482方呎,兩房間隔,以520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0,788元。

另區內二線居屋亦創出新高價成交。世紀21奇豐分行經理蕭耀邦指,大圍豐盛苑A座中層03室,實用面積381方呎,以419萬元(已補地價)沽出,實呎10,997元,成交呎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於2012年4月以206萬元(已補地價)購入,帳面獲利213萬元或逾1倍。

豐盛苑實呎逼1.1萬破頂

另中原市務經理關煜裕表示,沙田愉翠苑A座高層07室,實用面積650方呎,3房間隔,以620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呎9538元,成交價創屋苑同類新高。原業主2002年166.7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帳面獲利453.3萬元或2.7倍。

分析員籲審慎入市

資深地產分析員張一鳴表示,樓市呈現只升不跌現象,令上車客陷於恐慌中,擔心多年來積存得來財富不能上車。不過,他亦指政府推出措施以堵塞「一約多伙」漏洞後,無疑緩和了買家入市緊張情緒。

他建議,入市者需要審慎考慮個人的財政狀况,因加息周期快將展開,炒作內地資金已過時,另美國已停止再投資並收縮其資產負債表規模,此等種種因素亦會導致本港樓市出現下行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97&issue=20170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26

Angelababy母首置 1.28億購天匯

1 : GS(14)@2017-04-22 10:13:22

【明報專訊】已為人母的藝人Angelababy(楊穎),早前有傳購入恒地(0012)西半山樓王天匯,然而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項目實用面積2476方呎的26樓A室,上月以超過1.28億元售出,實呎51,818元,登記買家為董菊英(TUNG KUK YING ROWENA),亦即Angelababy的母親。

料慳稅1379萬

資料顯示,董菊英為Angelababy母親,二人亦同時為Angelababy Company Limited的董事,由於Angelababy本身已持有貝沙灣單位,再買樓須付樓價15%辣稅,而今次以母親名義入市,只須付樓價4.25%印花稅,涉及545.2萬元,勁慳1379萬元稅款。

福臨門家族1.4億沽LA HACIENDA

另外,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由著名食府福臨門家族成員、人稱「七哥」的徐維均持有的山頂LA HACIENDA單號屋,上月以1.388億元易手,洋房實用面積2756方呎(建築3200方呎),實呎50,073元(建呎43,375元)。徐維均於2002年以2738萬元購入,持貨15年,帳面獲利1.1142億元,賺幅高逾4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68&issue=20170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57

用母首置名義慳稅 Angelababy買天匯

1 : GS(14)@2017-04-22 10:19:45

■Angelababy



【本報訊】樓市熾熱,藝人也爭相買樓。消息指,剛為人母的女星Angelababy(楊穎)透過其母名義斥資逾1億元買入前亞洲第一豪宅西半山天匯,呎價逾5萬元。


成交價達1.28億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天匯26樓A室單位,實用面積2,476方呎,上月10日登記以1.28億元易手,呎價51,818元;物業登記買家為董菊英。據促成交易的地產代理爆料,董菊英是baby母親,因為baby名下本身於貝沙灣已有物業,再買便須支付15%印花稅,是次透過母親以「首置」身份入市,只須支付最低4.25%印花稅,即545萬元,料慳稅近1,400萬元。本報向baby求證,但尚未回覆。其實上月市場已傳出Baby買天匯消息,她當時回應本報否認購入單位。而Baby持有的Mini Nail Limited公司,公司董事亦包括董菊英。新地(016)南區壽臣山Shouson Peak,上月以2.83億元沽出一手洋房,買家為恒和珠寶主席陳聖澤妻子。另西半山蔚然中層A室售3,800萬元,原業主2010年以3,560萬元買入,六年僅升6.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0/199954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95

金管局收緊非首置按揭8日兩出招 料銀行停減息戰

1 : GS(14)@2017-05-21 00:56:25

【本報訊】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為防銀行體系風險增大,金管局8日內第二度出招,昨宣佈第8輪共3項逆周期措施,包括增加8大銀行新造按揭貸款的資本成本,收緊投資者(涉多過一個按揭貸款)及非本地借款人士的按揭貸款要求,間接凸顯首置者優勢。對於新招效應,銀行及分析員認為,銀行資本雄厚未必需即時加按息回應,但按揭減息戰應會「收兵」,地產界則指新招無影響。記者:劉美儀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公佈3項逆周期措施。 彭志行攝

與前年初第7輪逆周期措施,全面降低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至六成的做法不同,新3招做法較曲線及局部,包括對採用內評法計資本的大行(按揭市場佔比逾八成),其新造按揭貸款風險權重下限由15%提高至25%,即提高其新造按揭業務資本成本;涉多於一項按揭的借款人,按揭成數上限下降一成,以1,000萬元以下物業計,按揭成數降至五成或貸款額不逾400萬元;主要收入來自香港以外借款人,基本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調低一成至三成(適用於多項按揭借款人)。



提高銀行資本助抗震

新招即時生效,但第2及3項措施,在昨日或之前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按揭申請不受影響。金管局亦於上周五,公佈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水喉。對於新招能否令樓市降溫,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首招令銀行計算一般新造按揭的資本支持增多,「唔多唔少對樓市會有影響」,但難預計具體影響,銀行整體資本提高有助加強抗震能力。現階段該局無計劃將新資本要求,延伸至現有按揭組合,倘樓市周期續升,「有需要的話會繼續有新逆周期措施」。多番強調該局政策目標並非令樓市降溫,不過他引述數據顯示,4月住宅成交量已較1月回升逾倍至7,000宗,多項按揭人士佔新批貸款比率約兩成,「唔係一個細比例」,非本地借貸人士佔比雖僅約2%,惟正在上升中。該局副總裁阮國恒補充,以申請宗數計,上述兩類人士個案,3月份已回升至1,710宗及239宗,但該局並無特別掌握內地投資者是否佔主流。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新招尤以第2及3項,主要是希望減少在港沒有收入的內地投資者參與按揭借貸,並增加首置人士優勢。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稱,金管局加重銀行資本要求,銀行是否加按息則看資本狀況,但最少目前熾熱的按揭減價戰應不會再持續。銀公主席及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新招有助維持本港銀行體系穩健經營。



■廖先生

【睇樓客心聲】

廖先生:「新措施唔會太影響置業打算,自己喺香港未有物業,係首置。買樓睇位置,如果有自住需求,都會入市。」



■張先生

張先生:「細單位(海之戀)都要600幾萬,加埋啲辣招,喺銀行按揭貸款限制太大,都會考慮改用發展商二按計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0/20027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29

湯文亮﹕首置上車盤將推冧細價樓

1 : GS(14)@2017-09-10 14:50:53

【明報專訊】在新一屆政府官員上任之後,對土地供應和青年置業非常關心,而且速戰速決。在土地供應方面,成立搵地小組,坐言起行,已經開了第一次會議。雖然我認為搵地小組是棧道兵,目的是轉移大家注意力,政府在搵地方面應該胸有成竹,否則怎會在土地未肯定獲得之前,政府已經宣布青年置業計劃,而且行軍迅速,這個計劃亦被定名為「首置上車盤」計劃?

政府搵地料胸有成竹

當大家對這個計劃還未了解之前,有人已經為這個計劃擔心不已,首先當然是發展納米樓或者細價樓地產商,其次是買了納米樓的首置人士,他們不但喪失買首置上車盤的權利,而且他們所買的住宅有可能會大幅貶值,簡單來說,首置上車盤計劃將打冧細價樓市場。

以往不少對樓市睇好的專家,無論市况出現了什麼現象,他們都能夠演繹為對樓市有利,例如低息當然是對樓市有利,但若果加息,則會被認為經濟向好,對樓市有利,最奇怪的是即使銀主盤增加,他們會認為銀主盤業主是有心放棄他們的物業,業主其實是有能力再買住宅單位的,結果造成購買力增加,樓價當然上升,所以這些專家認為銀主盤愈多,對樓市愈有利!

那些顛覆了樓市規律的評論,我不懂反駁,但今次的首置上車盤計劃,我暫時未聽到有人說計劃對細價樓價有利;或者稍後會有分析師話,首置上車盤激發起年輕人的置業意欲,但首置上車的名額始終有限,被激發起的購買力會投入私人細價樓巿場,造成細價樓價急升。大家千祈唔好以為我講笑,分析師言論很多時都會出人意表。

林鄭實牙實齒 成功機會大

今次政府提出的首置上車盤計劃並非突如其來,早在林太上任特首的時候已經表明會推行,只不過很多評論認為政府與上幾屆一樣,根本沒有辦法搵地,首置上車亦只不過是一個「計劃」而已;可是現在林太實牙實齒,計劃的成功機會很大,今次真的是契弟走得摩。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80&issue=20170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75

林鄭擬推首置盤 恒地逆市新高

1 : GS(14)@2017-09-10 15:43:33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日露口風,示意將在首份施政報告建議推出首置上車盤,個別本地地產股如恒基地產(0012)昨逆市創52周高位,同時逼近上市歷史新高,同系的陽光房地產(0435)更在派發特別息的因素推動下,創上市新高,罕見雙雙打入52周新高榜。在投資者質低匯控(0005)之際,投資者反而力捧經營本地銀行業務為主的恒生銀行(0011),恒生更明顯破頂,首見181元歷史高位。

恒地及陽光房地產昨日分別高見49.1元及5.52元。恒地昨日盤中高位更見49.3元,與1996年12月初所創49.36元歷史高位僅一步之遙,以集團主席李兆基佔股73.08%而言,身家高達1435億元。另恒生亦愈升愈有,高見181元歷史高位,市值達3460億元。

恒生歷史高 二線內房跑出

此外,上市一年多的莊園牧場(1533),股價昨日抽高3.13%,高見6.6元歷史新高。包括融創(1918)、保利置業(0119)、大悅城(0207)及龍光地產(3380)多隻二線內地房地產股,更罕有逆市齊創歷史新高。不過茂宸證券研究部主管袁志峰稱,內房股整體互有升跌,未見明顯因素觸動整個板塊炒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65&issue=20170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64

李志成:首置上車盤 防炒風有法

1 : GS(14)@2017-09-16 22:29:47

【明報專訊】香港地少人多眾所皆知,歷屆政府面對土地不足及房屋供應短缺問題,有的採不干預政策,有的積極干預,取態各有不同。近年政府傾向干預市場,自2009年起推出一系列樓控措施,以壓抑樓價為目標,可惜事與願違,多年來未能阻止樓價升勢。新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預告推出房屋「新產品」應市,同時組隊研發土地,加快房屋供應,其房屋政策勢成焦點。

現時房屋市場供應主要分為公、私營兩大類,公營房屋又分出租公共房屋及資助出售房屋,主要由房協及房委會提供。由1970年代起,香港政府推行10年建屋計劃,分批出售資助房屋,讓市民可因應個人財政能力置業,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當中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等資助房屋,訂價一般與市場掛鈎,但採取折扣形式,以低於市價售予有意上車人士。

近年通貨膨脹,百物騰貴,資助房屋價格亦跟隨大市飈升。新政府致力重建置業階梯,讓市民逐步實現擁有自己安樂窩的夢想,是次推出新產品「港人首置上車盤」,對象針對未曾擁有物業的首次置業香港永久居民。筆者最欣賞之處,在於其概念有別於資助房屋,重點將資源投放有經濟基礎及具迫切置業需要人士身上,起分流置業作用。最重要的是,售價考慮與市價脫鈎,並加強出售條款限制,減少投資價值。

畢竟樓價可升可跌,購買與市場掛鈎的資助房屋無可避免涉及投資成分,要真正杜絕炒風,新產品或可加入條款,日後轉售需以原價交易予同類型新買家,鎖定物業價值,讓物業不存在投資價值。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34&issue=2017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