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甲板水手在內的港口拖輪船員正以罷工相威脅,要求雇主增加工資、改善工作條件,否則就要破壞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港口出貨量。本月,他們已經幾次發出這種罷工威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新聞社報道援引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消息稱,由於上述港口船員罷工,澳洲黑德蘭港(Port Hedland)可能停止作業。
黑德蘭港位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岸,是澳洲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鐵礦石輸出港。澳大利亞政府預計,該港口承擔著全澳洲近半貨船出口,預計在明年6月之前,總計出口規模將達到765億澳元。
必和必拓曾在5月表示,假如任何罷工達到兩天,那麽采礦活動可能就會因此放緩,因為港口鐵礦石庫存是相當高的。
CMC Markets駐悉尼首席策略官Michael McCarthy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任何供應緊縮,特別是在目前的水平,都將引發鐵礦石價格作出反應,這可能會抵消任何短期收入損失。(罷工)帶來的並不都是負面後果。
隨著中國縮減信貸規模,中國需求放緩風險增加。上周,國際鐵礦石價格降至近兩個月的最低水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國際買家。
水手工會已經批準了時長為2小時—12小時之間的無限次停工,而關於工程師罷工最長為兩天,以及拖船船員罷工最長為一天的方案,其他兩個工會將分別投票表決。自3月以來,工會已經討論了可能的行業行動,這將取決於投票結果,而滾動罷工則可能延伸到11月。
必和必拓預計,一旦罷工,澳大利亞鐵礦石礦主每天的總計損失可能高達1億澳元(約合9300萬美元)。
而實際上,他們的薪資甚至超過一些華爾街投行家。根據必和必拓提供的數據,甲板水手一年的收入大約為13.7萬澳元,如果加上獎金和補貼,總收入能高達21.1萬澳元。而據Johnson Associates數據,華爾街初級銀行家的基本薪資大約在7萬—9萬美元之間,加上獎金之類的總收入則為14萬美元左右。
國際鐵礦石價格可能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澳大利亞和巴西不斷增長的礦石產出進一步增加了本已過剩的供應壓力。(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英國《金屬導報》信息顯示,鐵礦石價格交投於每噸89.02美元,大幅下挫1.2%。這是自2012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若價格跌破88.08美元,就意味著鐵礦石價格將創下2009年10月以來的最差表現。
彭博新聞社援引新加坡大華繼顯證券(UOB Kay Hian Ltd.)分析師Helen Lau觀點稱,國際鐵礦石價格今年有可能在每噸80美元附近。
鐵礦石價格仍有下行空間。大量海運鐵礦石供應仍有可能搶占中國市場。這些礦石將進一步壓低價格。
高盛集團本月初預計,全球海運鐵礦石供應量將超過需求7200萬噸,明年超出數量為1.75億噸。彭博新聞社調查結果顯示,對全球海運鐵礦石需求占比為67%的中國,今年的需求可能是1990年以來最為疲軟的。
今年以來,由於必和必拓和力拓產出持續增加,施壓供應面滑向進一步過剩,拖累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挫34%。
澳新銀行財團昨日發布報告稱,當前,即使在礦石價格已經跌至五年最低水平附近,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商仍在增加供應。他們的平均成本為每噸40—50美元。
受全球市場供應過剩及中國需求減少的影響,周三,鐵礦石價格連續八天下挫,跌至兩年來新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The Steel Index提供的數據,鐵礦石指標價格——含量62%的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下跌70美分,至每噸88.20美元,月中以來累計跌幅已達5.6%。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下跌35%,因為全球供應不斷增加,而中國市場需求放緩。中國鐵礦石消費量約為全球海運鐵礦石的三分之二。如果鐵礦石價格每噸再跌2美元,將創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對必和必拓、力拓、英美資源和淡水河谷等世界礦業巨頭來說,鐵礦石是其盈利的關鍵來源。這些大型礦業公司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提升產量,以迎合市場需求預期,搶占市場份額,這也造成了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
今年鐵礦石市場明顯供過於求,6月鐵礦石價格短暫跌破每噸90美元。7月,中國鋼鐵企業增加庫存,提振鐵礦石價格回升至每噸98美元,給了生產成本較高的小型礦企短暫的喘息時間。但分析師表示,中國鋼鐵企業補充庫存的速度現已放緩,這使鐵礦石價格再次下滑至2012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今年中國鋼鐵產量已增長近3%,但上半年需求增長僅0.4%。需求減速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
FT引述麥格理集團的首席現貨分析師Colin Hamilton稱,
“中國鋼鐵企業繼續補充庫存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市場又缺少邊際買家。鑒於中國企業庫存量已經很高,鐵礦石價格或將繼續下挫。”
必和必拓CEO Andrew Mackenzie也表示,他認為鐵礦石價格不會很快反彈至每噸100美元以上。
9月2日,澳大利亞參議院投票通過廢除具有爭議的30%礦業稅。
目前,廢除礦業稅草案等待移交眾議院審批,預計也將獲得通過。
這一對煤炭和鐵礦石開采利潤征收的稅收由前工黨政府於2012年提出,全稱為礦產資源租賃稅(Mineral Resources Rent Tax)。
該稅種遭遇包括斯特拉塔(現為嘉能可斯特拉塔)、澳洲鐵礦石巨擘Fortescue Metals Group公司的普遍反對。礦業公司稱,礦業稅將損害企業利潤,不利於企業未來對澳洲礦業的投資。
路透社報道稱,礦業公司對廢除該稅種表示歡迎,稱這對降溫中的全球金屬和煤炭市場來說是必需的。
廢除礦業稅協議是參議院與澳大利亞富翁、國會議員、礦業和房地產業大亨Clive Palmer所在的政黨Palmer United Party協商達成的。該政黨是參議院中重要的制衡力量。
為促進協議達成,Palmer United Party同意作出一些讓步。比如凍結政府對國家養老基金的貢獻份額,繼續一項學齡兒童的獎金計劃。
Clive Palmer正是8月19日在澳洲廣播公司節目中發表辱華言論的主角。華爾街見聞提及,當時,他指責中國企圖搶占澳大利亞的港口來盜取自然資源,並在節目中爆粗口。
Palmer與中信泰富之間存在法律糾紛。中信泰富稱,Palmer從聯合賬戶中動用資金,資助他的政治活動。Palmer對中信的指控予以否認,並稱他們是“中國的雜種狗。”
上月中國外貿進口增長一年來最低,且連續兩個月下滑,令人更擔心,在國內房產市場降溫影響下內需疲弱形勢惡化。中國政府再推寬松政策的猜測升溫。(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8月中國進口同比下降2.4%,與當月增長9.4%的出口形勢形成鮮明反差。進口增長意外地遠遜預期,此前彭博調查的市場預期為增長3%。
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確加大了中國進口增長的壓力,但分析師認為,中國自身的需求也讓人失望。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經濟學家Louis Kuijs認為,進出口數據讓中國政府面臨考驗,
進口增長意外放緩發出了需要增加寬松政策的信號。可同時出口迅猛增長,貿易順差連創新高,這又加大了決策者允許人民幣一定程度上升值的壓力。
有些分析人士指出,進口數據疲弱與其他方面的表現一致。澳新銀行研究主管Mark Pervan就認為:
“那是在告訴我們,他們(中國人)在短期需求方面更謹慎。我認為那是因為目前房產市場正在下行。”
路透的專欄作家Clyde Russell認為,中國的大宗商品進口數據發出了警告信號。8月原油進口環比增長6%,但8月已經是今年第四個燃料凈進口的月份,這意味著更多的進口原油被加工為精煉油出口國外。
今年前八個月每日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多45萬桶,可是今年前八個月凈燃料每日進口僅有1.7萬桶,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4.6萬桶。
如果凈進口燃料計入原油進口量,今年前八個月每日進口原油應達到604.7萬桶,去年同期為582.6萬桶,兩者之差為22.1萬桶。
Russell認為,這樣計算可能更準確地體現中國的真實燃料需求,但即使如此,也可能高估了進口需求,因為進口燃料中還包括作為戰略儲備的燃料。
這樣的推測意味著,國際能源署(IEA)預計今年中國石油需求增長2.9%可能太過樂觀,增幅可能更接近於2%。
除了石油,鐵礦石、銅、煤這類大宗商品也發出了警報。8月未鍛軋銅進口環比持平,鐵礦石進口減少9.3%,煤大減18.1%。
Russell指出,大宗商品生產商擔憂的是,中國的進口需求並未像過去那樣對價格下跌做出反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也未必會刺激中國大量采購。
下表來自中國海關總署。
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的高管Alberto Calderon認為,因鐵礦石產能擴張致使全球供應過剩,鐵礦石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15%,並且底部時間可能長達3年。
同時擔任采礦服務巨頭澳瑞凱董事會成員的Calderon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隨著供應增加和中國需求趨緩,未來兩至三年,鐵礦石價格可能徘徊於70美元/噸至80美元/噸。
隨著表明中國經濟正失去增長動能的跡象的出現,加之全球產能的過剩,上周鐵礦石價格五年來首次跌破85美元/噸。
為彌補價格下跌造成的影響以及迫使缺乏競爭力的礦商倒閉,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產商都在創紀錄地出貨。瑞銀的數據顯示,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鐵礦石產商僅能維持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現在正被迫削減產量。
在墨爾本由彭博主辦的一個鐵礦石行業研討會之前,Calderon如是說:
當前鐵礦石供應過剩是顯而易見的。在未來某一個會有人帶頭,會說我們正在朝著懸崖走去。在某一時刻,他們將達成共識。
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整理的數據顯示,9月5日,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價格下跌1.7%至83.80美元/噸,創2009年9月以來新低。上周也是鐵礦石價格連續第五周下跌,下跌時長為今年5月以來所未見。
曾於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間曾任必和必拓鋁和鎳事業部首席執行官的Calderon在墨爾本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
在這般的供應過剩之下,鐵礦石價格下挫將產出人們的預期。直至在70美元/噸附近,諸多礦山關閉。
高盛預計明年鐵礦石平均價格為80美元/噸,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團則給出了略微“慷慨”的均價——90美元/噸。
根據《金屬導報》的報道,今年月以來,鐵礦石價格下跌38%,致使從瑞典到加拿大的小型礦商產能閑置或關閉礦山。全球第二大礦商力拓(RIO)上月預測,今年約有1.25億噸高成本的鐵礦石將被迫退出市場。
Calderon表示,正如礦商們預期的那樣,大部分的礦山關停或限產措施未必會發生在中國。
中國的鐵礦石不會顯著減產,因此這意味著許多減產來自“澳洲較高成本的礦商”。
高盛(澳大利亞)全球投資研究部執行董事Christian Lelong在9月3日的報告中表示,至2015年的兩年中,中國鐵礦石產出將下降約10%。全球礦商可能低估了鐵礦石價格的潛在下跌幅度。
鐵礦石價格在最近幾周大幅走低,已經刷新了自2009年9月以來的新低。庫存過剩和全球頭號鐵礦石消費國中國需求減弱讓鐵礦石價格萎靡不振。有關專家認為,小型鐵礦石公司的倒閉或是幫助鐵礦石價格反彈的唯一因素。
匯豐經濟學家在其分析報告中表示,現有市場情況下供大於求十分明顯。因此如果鐵礦石價格繼續走低的話,產能勢必將被削減。產量減弱之後,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間將受到限制。
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的最新統計,由於鐵礦石價格的重挫,中國有20-30%的小型礦場已經處於待工狀態。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低端鐵礦石出產國。
力拓CEO Sam Walsh在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該公司預計全球鐵礦石產能今年將下降10%(1.25億噸)。而IG集團的市場策略師Shamu在接受CNBC采訪時認為,只有行業的翹楚才能在目前的情況下存活下來,低中端的企業都將被市場所淘汰。但是具體會有多少家公司倒閉才能幫助鐵礦石價格企穩回升現在還不得而知。
從供求關系的角度來說,越多的中小企業被市場所淘汰,鐵礦石價格就能反彈得越高。Shamu認為盡管目前市場看跌氛圍濃烈,但是分析師普遍預計鐵礦石價格年末將反彈至90美元一線。淡水河谷CEO Murilo Ferreira則更為樂觀,他在接受日本媒體時認為鐵礦石價格有望回升至95-100美元。
國際鐵礦石成為近期“最熊”的金融資產之一,價格一路下挫,昨日再度刷新五年最低記錄。
周五,國際鐵礦石價格再度刷新五年低點,作為現貨交易基準價格的澳大利亞發運至中國的即期交付鐵礦石期貨價跌至81.70美元/噸,當日跌幅達1.6%。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援引交易員觀點指出,缺乏買興及中國螺紋鋼價格走低均打壓國際鐵礦石價格跌破五年低位。澳新銀行研報稱:
中國鋼鐵廠本周補庫規模較小,而近期的宏觀刺激措施也沒有明顯提振市場情緒。
以往,鐵礦石價格在臨近年終時都會走強,因為中國鋼貿商和制造商都會在冬季來臨前補庫存。但是,隨著國內需求疲弱,融資困難,澳新銀行對此類交易模式能否延續越來越表示懷疑。
這種懷疑不是沒有現實依據。近幾周對中國市場進行調研的分析師們表示,中國鋼廠和貿易商目前持有的庫存為正常水平的一半,且在入冬前並沒有明顯的補庫計劃。
在研究機構J Capital Research看來,這種現象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中國主要港口庫存高企,鋼價萎靡不振,相關行業企業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鐵礦石套保對沖能力有限。
年初至今,隨著必和必拓、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力拓和淡水河谷這四大國際鐵礦石供應巨頭持續增產,國際鐵礦石累計跌幅高達40%。
高盛認為,鐵礦石市場恐難複蘇。華爾街見聞網站本月曾援引高盛報告發文:“今年是一個轉折點,鐵礦石產能擴張速度追上了需求增速,利潤率跌至歷史新低。”高盛預計,明年鐵礦石均價為80美元/噸,而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量將增至1.63億噸。
必和必拓高管Alberto Calderon更悲觀,他認為,產能擴張致使全球供應過剩,鐵礦石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15%,且底部時間可能長達3年。
渣打銀行對鐵礦石價格憂心忡忡,該行分析師Melinda Moore在研報中表示:
四季度鐵礦石行業供需平衡看起來相當糟糕,因此,除了2008年,我們比過去十年更擔憂今年四季度的價格下跌表現。
由於中國政府很可能短期內不會出臺經濟刺激政策,鐵礦石價格五年來首度跌破每噸80美元關口。
據The Steel Index公布的價格,交付中國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周一下跌2.3%,降至每噸79.8美元,2014年迄今鐵礦石跌幅超過40%。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作為煉鋼的基礎原料,鐵礦石價格與工業、建築業、基礎建設等產業投資力度密切相關。而今天市場拋售鐵礦石,與中國政府再度釋放“不刺激”信號有關。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周末在G20峰會上說:“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中國不能依賴政府開支”。於此同時,北戴河會議顯示中國最高領導層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新常態”,這意味著大規模刺激近期不太可能發生。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跌至7.4%,而8月份中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等主要指標大幅走低,令市場期盼中國啟動新一輪刺激。
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一份報告指出,鐵礦石價格可能將跌至70美元/噸,然後再年底前反彈至90美元。
然而目前的經濟形勢,讓交易員懷疑中國鋼鐵企業是否會在冬季來臨之前補充庫存,理由是中國房地產依然疲軟,供應充足,以及難以為鐵礦石進口尋找融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大跌41%,但主要原因不在中國,而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摩根大通財富管理自然資源基金證券投資經理James Sutton認為:
鐵礦石需求依然強勁,問題在於供應。
然而,無論中國需求是否處於接近歷史記錄的高水平,都將決定鐵礦石價格是持穩還是進一步下跌。
今年以來,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巨頭都擴增了低成本產出,令本就過剩的供應進一步承壓。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的發貨量同比增長了20%,創下該公司歷史最高記錄。因其在澳洲內陸擴張了幾個規模巨大的礦山。
瑞士信貸今日發布研報稱:
供應過多。鐵礦石正處於被擠上了一條主要礦商無情擴產令供應大增從而打壓價格的道路。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其需求增速趕不上國際市場供應增速。中國8月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了9%,略低於今年早些時候的創記錄水平。
另一個衡量中國需求的重磅指標今日公布了:由於全球大型礦山供應增速超過了中國需求增速,澳大利亞政府削減了今明兩年的鐵礦石價格預估,進一步看淡鐵礦石市場前景。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澳大利亞最大的國有預測機構資源能源經濟署(Bureau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Economics)今日發布季度性預測報告,將鐵礦石今年均價從6月的105美元調降至每噸94美元;明年均價從6月時的97美元調降至94美元。
此前,澳大利亞曾表示,鐵礦石在未來五年的均價將為每噸90—95美元。
該報告主要涉及品位為62%的現貨鐵礦石離岸價。據瑞銀數據,澳大利亞運抵中國的鐵礦石運輸成本約為每噸9美元左右。
對於鐵礦石市場來說,接下來的幾個月可能是未來需求的關鍵指引。中國需求通常在進入第四季度時跳漲,因為中國鋼鐵廠多數位於寒冷的北方,他們要趕在冬季結冰前補庫存。
也正因如此,買賣雙方目前僵持不下。因為買家在鐵礦石價格一路下挫之際等待跌幅進一步加深,以便買到更便宜的現貨。而賣家則憧憬對方在冬季來臨前增加的補庫需求超過買便宜貨的耐心,從而避免以低價售出現貨。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Daniel Morgan說:“每一天,鐵礦石價格都在走低,鋼廠似乎很高興看到這種事發生。”
瑞銀預計,下遊廠家庫存已從年初的接近40天降至25天左右,投資者正等待中國鋼廠買興回暖的跡象。
此外,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西北地區新建和擴建礦山的額外的海運鐵礦石供應正在下滑。不過,分析師稱,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過剩的供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