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韓自貿標桿企業:自貿一年感受到雙方互信提升

2015年12月20日,《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生效,此後兩國分別在2015年12月20日和2016年1月1日實施兩輪降稅措施,兩國還將在20年內,針對雙方的出口產品,撤銷90%以上產品的關稅。

在中韓自貿協定簽署一周年之際,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梳理數據並走訪韓國當地各界人士,還原中韓自貿時代的開啟對於兩國關系所造成的影響。

中韓經貿數據仍然堅挺

本月19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韓中FTA:一周年成果》的報告,就一年以來兩國貿易的成果進行了總結。

這份報告顯示:受到全球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今年1月至11月,韓國對華出口額為1124億美元,同比減少10.9%,但同期享受到自貿協定關稅優惠的產品的出口額減幅僅為4%,與此同時,包括石油產品、嬰兒用品等享受到自貿協定關稅優惠的部分產品的出口反而有了增長。

與此同時,今年1月至11月中國對韓國出口額為790億美元,同比減少4.8%,但同期享受到自貿協定關稅優惠的產品的出口額減幅僅為1.6%。而今年1月至11月,中國資本對韓直接投資(FDI)額則同比上升8.5%,達到16.6億美元,占韓國FDI總金額的11.03%,而中資赴韓投資行業也從房地產、金融擴張到文化、電動汽車、航天等多種產業。

對於如上成果,報告認為:“雖然中韓兩國關系在今年遇到許多難題,全球市場也仍然處於低迷狀態,但中韓自貿協定成功履行了應有的職責,為韓國經濟的良好發展以及中韓間經貿往來做出了積極而正面的貢獻。”

報告提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以及韓國貿易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為韓國搶先占領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以及促進中國資本對韓的投資做出不可磨滅的作用,並為韓國困難的經濟環境提供了一絲活力。”

自貿提振中韓企業信任感

對於在中韓兩國從事石油產品貿易的李尚柱來講,相比銷售額和出口額的增長,中韓自貿協定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信任感的提升”。

李尚柱所在的公司主要向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出口韓國石油產品,該公司的出口額近八成以上出口至中國。但與此同時,隨著企業競爭的不斷加劇,2015年,該企業對華出口額下滑了65%。

李尚柱稱,雖然很早就關註到中韓自貿協定即將生效的消息,心里也難以掩蓋欣喜之情。根據協定,該公司主要出口的硫磺等產品,將成為被免除關稅的首批產品之一。

不過,根據協定,享受免關稅政策需要由海關簽發“優惠原產地證書”,證明該企業產品產自免稅國,才能夠獲得免稅待遇。

“作為中小企業,很難獲取有關自貿協定如何運用的具體信息,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跑通關行業人士的辦公室。”李尚柱回憶。

與此同時,中方的合作夥伴也向李尚柱索要“優惠原產地證書”,李尚柱回想起當時的無助,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而首爾海關在針對中韓自貿協定進行準備之時,已將該企業列為“韓中FTA信息需求對象”,並主動聯系該企業,為企業從簽發證明書,說服上下遊企業配合,一直到該企業成功出口,提供一條龍服務。

2015年12月20日,李尚柱終於拿到了“優惠原產地證書”,將2600噸硫磺出口至中國,這也是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韓國簽發的首張“中韓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書”。

“優惠原產地證書”

“在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以後,我們也沒有懈怠,而是繼續制定長遠戰略,並思考如何才能夠利用自貿協定所帶來的優勢,”李尚柱一邊向第一財經記者展示他桌上的題為《我們如何能夠享受韓中FTA紅利》的文件一邊說。

李尚柱向中方客戶提交了這份證明書,此後的近一年間:李尚柱所在的企業對華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00%,對華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0%,節省了近19億韓元的關稅。

如今,李尚柱的企業被稱為“中韓自貿一號企業”,他表示,日後打算跟隨中韓自貿協定降稅的步伐,將業務範圍擴大至其他享受自貿紅利的產品。

與此同時,李尚柱還向第一財經記者講了一則故事:“在自貿協定簽署前夕,有一天中方客戶向我告知:中國海關為了配合自貿協定的簽署,暫時停止了12月15日以後裝船的產品通關。為了能夠盡早享受紅利,希望韓方能夠在20日生效即時開具優惠原產地證書。”

此後,李尚柱的公司上下努力,加上海關與合作機構的協助,準點開具了這份證明,因此被媒體冠以“中韓自貿一號企業”的稱號。“正是我們努力信守承諾、相互坦誠合作,才成為中方客戶眼中的金字招牌,”李尚柱認為。

“事實上,雖然自貿協定直接帶來的關稅減免、價格競爭力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相比這些,我更認為,中韓企業能夠獲得相互建立互信的更好機會的同時,自貿協定中有關保護企業權益的非關稅部分的規定,使這份自貿協定的實施得到了保證,即便在兩國間發生突發情況之下,仍能夠使中韓貿易關系保持相對穩定,” 李尚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中韓自貿的非關稅因素

而關註到中韓自貿協定中非關稅因素的,不僅李尚柱一人。

本月20日,作為中韓自貿協定生效一周年的紅利,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與韓國產業通商部屬下國家技術標準院簽署協定。從2017年起,中韓兩國在電子產品中,對中國CCC強制認證和韓國KC強制認證將相互認可。

韓國國家技術標準院科長申智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相信此協定生效後,此前許多韓國電子企業所反映的:進入中國市場時,因為需要獲得CCC強制認證而所需的時間、金錢成本,以及雙重認證所帶來的標準不一等問題,將得以有效解決,並有利於提升作為韓國支柱產業之一的電子產業在華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測算,中韓FTA將拉動中國實際GDP增長0.34個百分點,拉動韓國實際GDP增長0.97個百分點。韓國各界對於FTA的生效拉動韓國經濟,實現雙贏充滿期待的同時,也敦促兩國政府保障自貿協定的有效實施,為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在的福利。

韓國貿易協會曾針對605家對華出口韓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65%的企業認為FTA起到促進產品對華出口的作用。受調查企業普遍期待韓中FTA的覆蓋面能繼續擴大、實現對華出口持續增長。

韓國國際貿易研究院池玄靜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中韓自貿協定生效之前,中韓兩國的通關手續大概需要3~7天左右,而在FTA體系下,有關於保障對方國家的貨物在48小時內通關的規定。

“此舉的確方便了兩國企業,但是否能夠在現場有效實施,需要兩國政府的不斷關註和努力,改進有關程序和服務。”她說道。

池玄靜認為,兩國政府不僅要關註FTA簽訂的本身,更需要關註其能否得到實施,並對於實施的情況及時改進,這將影響FTA是否能夠真正為兩國民眾和企業造福。

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一副部長李寬燮在為第一財經撰稿時,也同樣有所表述,表示“自貿協定的正式生效,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日後兩國如何積極運用自貿協定將更加重要。”

李寬燮還提到:“韓中自貿協定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韓國‘歐亞倡議’構想的重要連接點,將為兩國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歐亞大陸區域經濟整合,提供共同的經濟和互信基礎。並將幫助中國脫離‘中等收入陷阱’,將中國所具有的優勢最大化。”

而與此同時,中韓自貿協定也在商標權、衛生檢疫、投資者保護方面也有所規定,李寬燮認為這些也將有助於韓國企業服務西部大開發等中國的大型戰略發展項目,以及為更多中資企業投資韓國提供信心。

但與此同時,韓國《先驅經濟》15日評論稱,不能因FTA暫時緩解了韓國對華出口疲軟態勢盲目樂觀。

這份評論多次提及:韓中FTA生效時間還不長,目前能享受關稅優惠的產品種類還很有限;而中方對韓開啟反傾銷調查,兩國間貿易關系仍然較為脆弱。

此外,自韓國政府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後,不少韓國民眾擔憂中國將在貿易上采取實際行動報複韓國。此前韓國媒體曾報道稱“中國開始在文化產業實施限韓令”,雖然中國外交部上月曾作出正面回應,稱從未聽說所謂的“限韓令”。

與此同時,韓國仍然在支柱產業接連出現危機、閨蜜幹政所帶來的內部政治混亂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正如韓國一位大學教授向第一財經記者所透露的:“事實上,中韓經貿關系出現危機,並非偶然事件,現階段的民間關系惡化只是一個導火索,而隨著中國技術力量的增長與兩國戰略性產業的重合,兩國的更多產品將在國際市場上正式開展競爭,這是很難避免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