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證監會發佈消息稱,按法定程序核准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滬深交易所各5家。這意味著著IPO正式重新開閘。但由於市場對此的準備較為充足,加上開閘期間巧遇央行定向降准,業內人士稱,此次IPO擴容,對A股市場影響不會太大,也有利於消除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這10家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說明書。
截至目前,登陸上交所的聯明股份、北特科技、依頓電子,及計劃登陸深交所的飛天誠信、雪浪環境、龍大肉食、一心堂,共7家企業已發佈了招股說明書,此外,還有三家企業分別是今世緣(上交所)、莎普愛思(上交所)和富邦科技(深交所)。據《經濟參考報》引用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0家企業共計劃發行股份4.16億股,募集資金52億元。不過,鑑於監管部門進行的「窗口指導」,上述預披露材料顯示的募集資金規模和發行股份數量或將有所縮減。
此前證監會曾表示,要做好當前新股發行工作,穩定市場預期,從6月到年底,計劃發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並按月大體均衡發行上市。按此計劃,每月約發行新股15只左右。
100只新股如何消化,股市壓力不言而喻。新浪財經專欄作家皮海洲認為,此次IPO能平穩著陸,得益於限量發行。「為配合IPO重啟,證監會對發行人與承銷方下達了『窗口指導』,建議IPO企業不要進行超募、且不要進行老股發售。對包括發行市盈率、超募和老股轉讓做出了更為嚴厲的限制。若出現超募或大量的老股轉讓,監管層就會對該公司的IPO給予重點關注,並嚴審IPO募資合理性必要性,要求發行人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確定募集資金總額。這實際上也是對IPO公司個體的一種『限量發行』,有利於消除投資者的IPO恐懼症的。」
「IPO開閘的擔憂已經體現在股價裡了,近期股市低迷已經對重啟進行了充分反映。」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說,結合此次定向降准,一個利好一個利空,相互抵消,後市可能仍是震盪為主,單邊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印尼對鎳原礦的出口禁令正對全球鎳市產生影響。鎳價攀升至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促使Avebury Nickel Mines Ltd等企業重啟此前閑置的產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總部位於珀斯的Avebury計劃重啟Tasmania的鎳礦。該鎳礦已經閑置6年之久。
鎳被用於制造不銹鋼。今年1月,印尼禁止鎳礦出口,希望借此發展國內鎳加工行業。受此影響,鎳價今年上漲56%,至每公噸21625美元。
盡管Avebury等企業重啟操作,但依然不能滿足需求,今年,市場供給很可能陷入赤字。而高盛、法巴預計鎳價將繼續上漲。
據摩根士丹利的預計,2015年,鎳需求將超過供給97100噸,並預計短缺將持續至2017年。而高盛預計,明年鎳供應缺口將達到20萬噸。高盛於上月上調2015年鎳價預計29%,至每公噸22000美元。
法巴駐倫敦金屬分析師Stephen Briggs:
澳大利亞顯然是重啟鎳礦的領跑者。鎳是我的首選之一。
他表示,鎳價達到每公噸25000美元並非不可能。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監測數據顯示,今年迄今鎳庫存增長21%,達317874公噸。而中國海關數據顯示,6月中國出口的精煉鎳增加了將近2倍,達16737噸,有史以來出口首次超過進口,超出幅度為5723噸。
渣打銀行駐倫敦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表示,最近鎳庫存增加可能是因中國出口精煉鎳增加所致,最有可能是與限制融資有關。之前全球最大鎳生產及消費國--中國爆出融資醜聞(青島港融資欺詐事件)。
倫敦金屬交易所6大主要金屬中,今年鎳庫存增長最多,增幅達56%。
近日,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他認為下次危機或在2020年爆發。風險因素包括:高收益債需再融資;嬰兒潮退休,美國政府赤字高築;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老齡化;美聯儲所持國債大量到期。屆時美聯儲或重啟QE。過去三年Gundlach的基金業績超過97%同業,並成功預測今年美債走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Gundlach表示,很多方面都指向了2020年,這是一個有趣的時點。Gundlach用“有趣”來形容2020年,然而有利於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市場環境,通常意味著整體經濟不怎麽樣。為什麽是2020年?原因是:
大批發行了高收益債券的企業需要再融資。
由於美國“嬰兒潮”一代退休,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基金大量支出,聯邦政府赤字高築。
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老齡化問題。
美聯儲持有的國債大量到期。
上述風險因素讓Gundlach得出這樣的結論——美聯儲可能屆時需重啟量化寬松,即便是QE對問題市場而言治標不治本。Gundlach表示,美聯儲近零利率政策的一個後果是,回避或是推後了再融資問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呈複合式增長,諸多方面指向了2020年。
此前,Gundlach成功地預測了今年來美債市場走勢。當時他認為美國2014年經濟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疲軟,因此今年上半年美債收益率會走低。當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不到2.5%,而年初時市場共識是在3%的基礎上繼續攀升。
盡管Gundlach不看好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其投資組合中也配置了一些看漲經濟的資產,如在住房抵押貸款領域。美國政府試圖勸說私人資金在沒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擔保的情況下給房貸提供資金。Gundlach將與貸款發起人(mortgage originator)簽署一項協議,貸款發起人提供那些不符合兩房擔保條件的貸款,將這些貸款打包成證券,它們具有更高的收益率,Gundlach的基金購買這類資產。
Gundlach認為,上述私人資金投資的房貸不是次貸的代名詞。下一場危機應該會發生在別的領域,具體危機可能就是本文陰影部分所列示的,預測危機需要有前瞻2020年的眼光。
Gundlach還指出,QE向系統註入太多資金,藝術品、倫敦紐約地產、法拉利跑車等奢侈品價格大幅上揚。
Gundlach現年54歲,於2009年從對沖基金TCW Group辭職。201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目前旗下的DoubleLine Total Return Fund管理320億美元資金,過去三年年化收益率達6.1%,超過97%同業。
今年以來,中央高層對重啟沿海核電的願望極為強烈,領導人多次表示要盡快重啟核電。如今,中國沿海核電的重啟基本已經準備就緒,只差發令槍響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經濟觀察報》,遼寧紅沿河二期、遼寧葫蘆島徐大堡一期和廣東陸豐一期等工程,都有望成為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首批重啟的核電項目,其中紅沿河二期被認為獲批的可能性最大。
一位國家核安全局官員表示,“目前待批的項目中,只有紅沿河二期采用的ACPR1000技術爭議最小,而且技術相對成熟,年內獲批可能性最大。” ACPR1000是中國廣核集團研發的具有三代技術特征的核電技術。
由於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露事故,中國核電項目建設暫停了三年多,如今離重啟已經越來越近了。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近期一次會議上表態稱“(核電)年底之前怎麽樣都要啟動了”。隨著這一時間窗口逐步逼近,箭在弦上的氣氛日益濃重。
此前,高層也多次表達了重啟核電的意願,今年3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將開工一批核電項目;隨後6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著重提出將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6月26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國家能源局上半年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
然而,雖然沿海核電項目眼看就要重啟了,但對於一直期望破冰的內陸核電,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則表示,近兩年內啟動幾無可能:
一方面2012年部署重啟核電建設時國務院曾明確十二五期間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
另一方面,一直呼籲重啟的江西彭澤、湖南桃花江和鹹寧三座內陸核電站,相關設備已轉移至其他沿海項目,這也釋放了國家近期內不會批複內陸核電的信號。
今年沿海核電項目遲遲沒有重啟的重要原因之一,源於AP1000技術的不成熟。
作為國內首個采用AP1000技術的依托項目三門核電一號機組原計劃於2013年底並網發電,但是事情在去年年初發生了一些變化,負責AP1000主泵制造的美國EMD公司多次運抵中國的設備都不合格。而目前取得核電小路條而未核準的項目中,有70%左右的項目采用或間接采用AP1000技術。
2012年10月底,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及《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
會議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核電建設做出了明確部署,一是穩妥恢複正常建設,穩步有序推進,二是“十二五”時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廠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三是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
這三條標準被看作是當前核電重啟的充分必要條件。
彭博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稱,俄羅斯央行正考慮實行臨時資本管制,如果資金外流情況加劇。俄羅斯已經八年沒有實施過資本管制。
據稱,只有資本凈流出顯著升高的時候央行才會使用該措施。目前並不清楚該措施的實施的時間點以及究竟什麽樣的程度才會使俄羅斯央行出手。參與了相關討論知情人士稱他們在討論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
俄羅斯財政部發言人Svetlana Nikitina表示央行拒絕對此置評。
消息傳出後盧布兌美元匯率出現下跌:
上述討論的背景是因烏克蘭危機,美國及歐洲對俄羅斯發起制裁,傷及了俄羅斯經濟及投資者信心,造成資本大量外逃。今年上半年資產流出規模達到了746億美元,遠高於去年一整年610億美元的水平。俄羅斯經濟部認為,2014年資本外流規模或將達到1200億美元,差不多占俄羅斯GDP的10%。自2007年以來,俄羅斯還沒有夠私人資本凈流入的記錄。
2006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取消資本管制措施,而如今俄羅斯有可能重啟八年前取消的資本管制措施。
不過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在9月25日的演講中曾提到“實行資本管制並不合理。”
本月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進行了新的制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俄羅斯的大型國有石油公司在歐洲範圍內經營。作為回應,俄羅斯已經禁止進口一些西方食品。如果類似的“制裁-報複”行為繼續,資本流出將不會出現好轉。
所以Nabiullina也提到,類似事件將促使金融監管者聚焦金融穩定性,抵禦通貨膨脹,包括使用“非標準”措施。
今年7月份俄羅斯央行曾意外加息,將關鍵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8%。這一舉措也被視作是最近烏克蘭局勢緊張、美歐擴大制裁後,俄羅斯應對大規模資本外流的措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有市場知情人士表示俄羅斯央行正在考慮實行臨時資本管制,該消息一度引發了市場的劇烈動蕩,黃金在當時曾快速反彈。而隨著市場擔憂情緒的加深,俄羅斯債券市場資金持續流出的現象有增無減。
俄羅斯曾經在1998年執行過資本管制,不過普京隨後在2006年取消了該政策。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美國及歐洲對俄羅斯發起制裁,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經濟及投資者信心,造成資本大量外逃。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資產流出規模達到了746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全年610億美元的水平。俄羅斯經濟部認為,2014年資本外流規模或將達到1200億美元,差不多占俄羅斯GDP的10%。自2007年以來,俄羅斯還沒有錄得私人資本凈流入的記錄。
俄羅斯10年期國債收益率隔夜觸及一周新高,而盧布則一度跌至歷史新低。過去一個季度,俄羅斯債市下挫16%,為全球之最。盧布在第三季度重挫14%也讓情況更為糟糕。
掌管170億美元的Deka Investment GmbH新興市場固定資產投資經理人Peter Schottmueller認為,如果俄羅斯執行資本管制的話,投資俄羅斯將成為一個很大的難題。本幣的大幅貶值意味著出現虧損的概率將加大。
今年7月份俄羅斯央行曾意外加息,將關鍵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8%。這一舉措也被視作是最近烏克蘭局勢緊張、美歐擴大制裁後,俄羅斯應對大規模資本外流的措施。不過如果俄羅斯最終決定資本管制的話,央行的努力很有可能瞬間化為泡影。
俄羅斯官方目前並未對資本管制傳聞做出回應,俄羅斯央行行長9月末曾表態實行管制並不合理,但他也暗示如果情況特殊的話,可能會“非常規”措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版戰略載體:一帶一路 (何籽/圖)
籌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還有高達3.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背書,古絲綢之路將在重金護航下重啟。“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迫切希望搭乘由中國發動的這一趟“快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2014年7月到9月間,光明日報社會活動部主任胡斌與30多位中國媒體人組成的采訪團沿絲綢之路走訪了八個國家。一路上,他們受到了多個國家高規格的接待。
這些國家均處於古絲綢之路的沿線。一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個月後,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又提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隨即“一帶一路”成為中國的戰略新構想。
在為期兩個月采訪中,胡斌一行不斷感受到這些國家對於“一帶一路”的超級熱情。沿途國家迫切希望搭乘“這一趟車”,實現經濟發展。
“格魯吉亞總統出席了歡迎儀式,臨走時,總理還特地飛到邊境為我們送行。”胡斌說,有著八千年葡萄酒歷史的格魯吉亞,特別希望搭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這趟車,將本國葡萄酒銷往其他國家。
在終點站羅馬,他們再次享受了國賓待遇。“天上直升機跟拍我們走訪的全過程。”胡斌回憶。
“在等待了兩百多年以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重啟絲綢之路的偉大計劃。”意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特地為他們的到來錄制了一段視頻。
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國與歐亞地區的商貿往來的重要途徑。16世紀海上貿易興起,陸上絲綢之路逐漸衰落。
而規劃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橫跨亞歐大陸,綿延七千多公里,途經三十多個國家,主要為中巴、孟中印緬、新亞歐大陸橋以及中蒙俄等經濟走廊。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取道海路,自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往南穿過南中國海,進入印度洋、波斯灣地區,遠及東非、歐洲。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撰寫的報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願景與路徑》中提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像一條金線,把世界上大多數政治自信、經濟發達、資源豐富和富有活力的國家串聯起來。”
實際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並不新鮮,各大國早就制定了類似戰略,如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俄羅斯“歐亞經濟一體化”,歐盟主導的合作與援助等。此外,還有哈薩克斯坦等國推動的“絲風”計劃和土耳其發起的“現代絲綢之路”計劃。
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計劃之間是互相兼容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契合了這些國家的訴求。今年年初,哈薩克斯坦副外長薩雷拜在會見中國駐哈大使樂玉成時稱,“哈方對此高度重視。”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4年5月訪問北京時在聯合聲明中提到“俄方認為中國倡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重要性”。
2014年9月11日,習近平會晤俄蒙總統時提出,要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上述建議獲得俄、蒙雙方的積極響應。
哈薩克斯坦東幹協會會長、“陜西村”村長安胡塞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政府對經濟帶很關心,目前在當地已經簽約了6個項目。”除此,他還介紹說,政府給與投資企業很大的優惠,“一公頃果園政府會補貼2萬塊錢。”
在哈薩克斯坦當地,“陜西村”村民被稱為“東幹人”,是清朝同治年間從陜西關中遷移過去的一群回回人,當地人講的仍是清朝年間的陜西方言。
安胡塞介紹說,一家中資企業在庫爾代縣即將建立一個太陽能發電廠,總投資為1700萬美元。與此同時,陜西省還跟當地“陜西村”在文化上有很多合作。
而絲綢之路經濟帶自提出後,不僅僅是沿途國家積極表態,國內的沿線各省區也都在積極參與。今年10月底,江蘇、陜西、新疆和甘肅等8省區代表在江蘇連雲港共同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聯動發展合作意見》,正式成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聯動發展合作聯盟。
與此同時,甘肅、陜西、江蘇、浙江、湖北、河南等省表態,希望“積極參與”或“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來。
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西安“希望用高端制造業來交換中亞地區的能源”,以關中為依托的西安能夠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2014年5月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稱,“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
當前中國為解決資金問題已經給出答案。
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的21個國家簽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進入籌備階段,中國出資500億美元,持股50%。
11月8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系對話會議上,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中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但解決了最大的資金問題,絲路經濟帶仍面臨諸如中亞地區人口稀少、部分國家局勢動蕩等問題。
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撰文稱,中國西北和中亞地區由於人口密度低,產業密度低,很難形成符合標準概念的經濟帶。
此外,中東地區局勢多變,“尤其像巴基斯坦,還有伊拉克。問題是一旦路修到伊朗之後,伊朗跟土耳其中間隔著伊拉克。伊土本身有一些接壤,但是接壤的地方受ISIS影響很大。”賈晉京稱。
哈薩克斯坦的安胡塞對這些困難所知不多,他只知道,“現在辦簽證很難,因此把好多項目都耽誤了,”但他樂觀地預計,“明年簽證問題應該就能解決了。”
經濟觀察報記者 張鳳玲 張曉暉 想像未來某一天,屌絲或高大上的你也許可以和萬達集團董事王思聰一樣,成為萬達廣場的股東,當然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擁有游泳池和高爾夫球場。
實現你願望的這個媒介是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彙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 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並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託基金,通俗一點就是讓「不動產」徹底「動起來」。
11月13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從住建部、央行獨家獲悉:繼自2009年央行主導的REITs試點中止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重啟RE-ITs試點。
目前試點兵分兩路:一個是以固定收益資產為核心的銀監會系統試點,試點推動者是央行和住建部,試點者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市,由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掛帥,除了繼續推進資產證券化體系發展外,還有意為保障房建設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給房企參與保障房提供多樣化融資機制;另一路是以REITs上市為核心的證監會系統,試點推動者是證監會,試點者是中信金石基金管理公司和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北京、上海、深圳正在爭奪REITs交易場所的名額。
14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向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道:「REITs試點能重啟實屬不易,2年前我們申報了4個地產項目搞REITs,當時已經上報給一行三會,恰好碰到國家宏觀調控房地產,所以REITs試點工作就停了,目前這一工作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柯永果負責。」
但經濟觀察報瞭解到,旨在將保障房資產證券化的試點草案,目前並沒有得到熱情響應,也仍在調整之中,試點單位更多地還是希望推進商業地產的REITs進程,今年早些時候,證監會REITs版本中,被納入試點項目的中信、華潤的REITs產品均是以商業地產項目為資產標的。「政策上若還不松綁內地REITs,目前租金回報率高的華貿中心和佳程廣場等已成為香港的REITs,若開閘晚了,優質的商業地產全部被境外財團承包,剩下的都是空置率高租金回報率低的商業地產項目,你就失去機會了。」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投資部高級董事紀剛說。
試點再重啟
經濟觀察報記者近日從住建部、央行等政府基金渠道獲悉,此次試點與過去有諸多不同之處:
其一,這次試點工作是上下左右各方協力的試點。2009年央行出台的《REITs總體試點框架》,但沒有具體細化、也沒有明確推進著力點。齊驥甚至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喊話,「你們按時報部裡,我們共同研究推進」。
其二,具體執行試點項目的企業,需要兼有國企、地產、金融等資源,這些企業手裡往往有大量保障房資產和較為通暢的融資通道。
其三,四城市REITs試點的資產包:具有良好租金收入和物業增值的商業地產項目和政府提供租金補貼的各種政策性租賃住房產品(公租房)。採取的技術系統是以固定收益資產為核心的銀監會系統,非以REITs上市為核心的證監會系統。
其四,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用於REITs公募以及掛牌交易。此前我國《公司法》尚不允許通過設立SPV來發行REITs並上市,而目前天津、北京、上海、深圳正在爭奪REITs掛牌交易場所。但如何協調證監會和銀監會的職責又是問題的關鍵性,深層次是如何平衡REITs的風險。
回報率難點
根據此次試點方案,現在REITs的主要資產包是公租房,也就是說將打包成立SPV公司,通過公募市場募集資金並掛牌交易的方式,這實際上也是政府希望鼓勵更多的房地產企業參與到政策性住房的建設當中的一種手段。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了齊驥在濟南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內部講話的精神,「鼓勵基金或民間資金進入房屋租賃市場,通過成立專營房屋租賃的機構。」「實際上將使參與政策性住房代建、配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獲得銀行貸款以外的新融資渠道成為可能,這實際上也是政府希望鼓勵更多的房地產企業參與到政策性住房的建設當中的一種手段。」紀剛說,他進一步解釋道,保障房成本並沒有想像的低,建設保障房花了大量的錢,這個時候不積極培育房屋租賃市場REITs化,地方政府壓力較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8239萬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1091萬平方米。其中,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88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227萬平方米;根據住建部數據顯示,2009年~2014年上半年已至少執行保障房建設3878萬套,投資至少3.5萬億元,去掉庫存巨高的商品房,保障房的庫存也是不斷高企,主體投資者退出堪憂,所以這個時候推出試點方案顯得更加務實。
但對於市場人士來說,這樣的落地並沒有太讓人興奮,「北京市最貴的公租房月租金的回報率和國貿三期、新光天地等月租金的回報率可謂天壤之別,如果這麼做,對我們這種市場人士來說,吸引力有限,但可以通過公租房REITs來探路,畢竟風險小。」王玉珂說。
事實上,目前除了住建部、央行啟動的REITs試點外,由證監會主導、今年啟動的試點仍在進行。具有中信集團背景的中信金石基金管理公司和具有華潤集團背景的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其中試點企業。
其中中信金石基金管理公司的REITs產品中信啟航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成立於2014年4月25日,總規模逾人民幣50億元,投資標的為北京中信證券大廈及深圳中信證券大廈,目前REITs產品銷售告罄。而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正式與上海城市地產合作成立REITs,嘉實基金總經理趙學軍親自操刀產品運作。
得知新試點重啟,戴德梁行高級董事王玉珂向他的好友王明(化名)感慨道,「再不推出REITs,我們真的就老了。」王明曾是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ITs產品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現在回想起自己在主導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ITs產品部門被撤掉時,「一場南柯夢而已。」「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專業能力等都沒有問題,當時我們部門被撤掉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租金回報率高的商業地產項目不差錢,在2010年商業地產火爆的情況下,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李嘉誠,所以他們自身不願意REITs化;一個是沒有關於REITs的法律法規,按照現行的金融政策,是不能推廣的。」「沒有真正《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法》出現,對基金的資產結構、資產運用、收入來源、利潤分配和稅收政策等加以明確界定和嚴格限制,基本上距離開閘還很遠,美國REITs產品都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來推動的,因為REITs是房地產領域最先進生產力的形式,否則這種小規模的試點,很難推動。」紀剛說。
當下,四個城市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REITs試點方案,但記者獲悉,個別城市對REITs的試點並沒有太大的熱情,這些政府人士給出的理由是:不管是證監會REITs版本、央行REITs版本還是地方政府版本,REITs投資回報率約6%,低於市場預期,這樣很難調動市場人士參與,沒有企業參與的REITs,無法自然流動,吃力不討好。「只能說我們正在選擇企業,具體還在商議中。」廣州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優質資產之爭
當國內的REITs還在退難進緩,境外投資者早已瞄準了國內商業地產的高回報率資產。
11月10日,領匯資產管理公司宣佈與龍崗萬科廣場之商場及若干臨街商舖和停車位的80%權益合作事宜展開洽談,領匯資產管理公司是亞洲市值最大REITs機構,僅次於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REITs領域深耕多年的李嘉誠,仍然在推進其持有的內地物業REITs進程。
11月,李嘉誠將自己所持有的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REITs化,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是李嘉誠和記黃埔1997年開發的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這個項目以39.1億元人民幣價格賣給一家名為匯賢產業信託的香港上市公司。
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匯賢產業信託的主要股東為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附屬公司,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REITs產品,除了剛剛過會的重慶解放碑大都,還有北京東方廣場。
14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實地探訪獲悉:李嘉誠的重慶解放碑大都會項目是重慶這座城市的商業中心,商家、領事館等均有入駐,租金約為295元/平方米,寫字樓約120元/平方米(含商業服務費),353個停車月均收入約為710元,2014上半年的租金收入約為1.41億元,物業收入約為0.89億元,資產評估41.04億元,商場租佔率92.5,寫字樓高達租佔率97.3%。
為了能夠成功地將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REITs化,經濟觀察報掌握的資料顯示:李嘉誠同意折讓4.7%至39.1億元出售給匯賢信託,並且簽訂了一個五年的收入補貼協議(即匯賢信託買入重慶大都會這部分物業之後每年獲得的收益不少於299,280,000元,如果少了,將給予差額部分最高限額為1億元人民幣的補貼,補貼時間至2019年12月31日)。
對此事,14日,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道:「李嘉誠是將重慶解放碑大都會的商業地產資產包進行打包,然後給匯賢信託,並不是拋售商業項目,然後匯賢信託REITs在香港上市售賣,讓境外投資者購買REITs,這些境外投資者成為重慶解放碑大都會的股東,享受租金回報,李嘉誠先生仍然是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直接持有者,購買這個REITs基金產品的投資者是間接持有人,並不是簡單意義地拋售。」
代理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商業項目的一位代理行人士也向記者證實了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說法,「這是雙贏的事情,若將重慶解放碑大都會項目拋售,就是一錘子買賣,這樣的話,他運作的商業項目不需要向銀行貸款,也沒有太大的資金風險。」
不久後,重慶解放碑大都會廣場將更名為「大都會重慶東方廣場」,這樣的模式李嘉誠曾經運用於北京東方廣場,顯然李嘉誠是在模仿美國商業地產大亨西蒙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