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網友拍攝的被掛在樹上的共享單車。(資料圖/圖)
“古有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今有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媒體盛贊的共享單車,已沖進了中國“新四大發明”的榜單。
無論是否產自中國,盡管首批投入數量不高,共享單車的出海之路還是遭遇了“水土不服”。
“共享單車太雜亂無章了,必須整改。”面對著被掛在樹杈上、扔在人行道邊,甚至丟進河水里的自行車,墨爾本市長Rpbert Doyle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已經受夠了”,“不排除出臺法案,取締無樁共享單車。”
這家惹得市長不快的共享單車品牌名為oBike,來自新加坡,創辦者也包括中國合夥人。2017年6月中旬進入澳大利亞,與墨爾本本土品牌——有樁停靠的RACV“小藍車”正面叫板。
與國內用戶熟知的摩拜單車、ofo小黃車等智能共享單車一樣,oBike的最大賣點,在於使用智能技術,可隨時隨地停放;而RACV的“小藍車”為必須在指定地點停靠的有樁單車,便利性稍遜一籌。
從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照片來看,共享單車的弊端在墨爾本也日益凸顯,那些被丟進亞拉河,停在火車軌道旁邊,仍到公用廁所頂的共享單車,不僅影響市容、妨礙交通,而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極易帶來危險。
當地媒體報道,墨爾本市議會正與oBike運營商針對亂停亂放問題進行協商。但市長表示,“如果最後還是無法拿出雙方都同意的解決方案”,他可能會下令取締無樁共享單車,“以努力確保城市市容的整潔有序”。
由政府官方出面抵制共享單車的城市不僅墨爾本一個。
倫敦旺茲沃斯市政委員會沒收了130輛亂停亂放的oBike,並將它們稱作“黃單車麻煩”。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扣押了49輛“非法停放的共用腳踏車”,其中包括摩拜單車和oBike。
(聯合早報截圖/圖)
8月1日,“自行車之城”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Gemeente Amsterdam)也在臉書上發文稱,將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清理城中的共享單車。市議員Pieter Litjens 說:“我們不願讓共享單車占據寶貴的公共空間。我們正在為更寬敞的自行車停放空間而努力,不想讓這些努力被商業共享單車破壞。”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表示,清理將從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和阿姆斯特丹東區(Oost)開始,他們認為用戶有權將共享單車停放在公共空間,但商家在公共空間存放並出租自行車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都說阿姆斯特丹是座自行車背上的城市, 英國《衛報》報道,全市人口每天騎行的總里程達到200萬公里,自行車在城市中心區域的出行方式中占比高達68%。1965年,歷史上最早的“共享單車”便誕生在這里,一群叫Provo的無政府主義者把舊自行車刷成白色,停放在停放在阿姆斯特丹的各個角落,讓人們隨意使用。
很難想象,這座僅有110萬人口,卻擁有100萬輛自行車保有量的城市,會率先叫停“共享單車”。
在當下的荷蘭,居民較為廣泛使用的是鐵路公司NS推出的公共自行車OV-fiets。真正以商家為主導的共享單車反倒是一件新鮮事。
與使用手機app開鎖、使用後可以隨地停放的共享單車不同,使用公共自行車OV-fiets需要實名公交卡,且在使用後歸還到租借點。公共自行車運營良好,近幾年用戶大幅增長,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市議員Pieter Litjens 表示:“自行車共享的目的必須是減少自行車在城市中停放的數量。目前看來數量只有增加,所以我們要讓它停下來。”
把#共享單車在澳洲遭吐槽#送上微博熱搜的,是評論區里大批戲謔著“原來外國人素質也很差”的國內網友。此前,投放在英國曼徹斯特的摩拜單車遭盜竊、撬鎖,100輛中已有至少50輛遭破壞的新聞也曾登上熱搜。
2016年下半年,共享單車在資本助推下,在國內各大城市海量投放、急速擴張時,國內的部分用戶,也曾因為亂停亂放、破壞車輛、上私鎖等行為遭到媒體及網友的口誅筆伐。
近一年時間後,共享單車競爭行至中場,摩拜和ofo的雙寡頭格局已基本落定,除了各出奇招的營銷戰、補貼戰,逐鹿之地亦從國內市場逐步向海外擴張,包括小米公司旗下的小白車Baicycle在內的多家國內品牌亦不甘示弱。
據南方周末統計,近兩月來,ofo和摩拜密集登陸海外,大有ofo和摩拜去年下半年在國內攻城略地的聲勢。
數據來自官方披露及媒體報道,或有出入(單位:輛)(崔慧瑩/圖)
雖然對國內的各大互聯網公司來說,去納斯達克敲個鐘不算新鮮事,走全球一體化海外擴張道路也已經成了標配,但大多數公司的產品形式以軟件或文化產品為主,像共享單車這樣依靠“made in China”的線下產品出海的情況極少。
國內用戶終於能一邊享受著“領先矽谷”的優越感,一邊花式嘲笑一些海外發達國家的用戶原來也這麽“沒素質了”。
在網友嘲笑的同時,共享單車公司在聽到市政府的叫停意見後則深表失望。新加坡Obike的荷蘭經理Hugo Knuttel說,他們從四月開始就在和市政府商談,沒想到會迎來如此突然的叫停。
而面對來自墨爾本市長的質疑,oBike澳市場營銷主管蘭加斯瓦米表示,他有信心通過與墨爾本市議會的合作,找出一個解決辦法。但他還表示,鼓勵共享單車用戶合理停放自行車才是最關鍵的。
“我們必須要指導用戶學會如何在使用共享單車後,以正確的方式停放自行車。”蘭加斯瓦米還表示,大多數城市的現代交通計劃都包含了共享單車計劃。
自帶環保光環的共享單車在謀求“出海”時亦有優勢。但想要基於時間和空間的精準投放,協同各地政府建立高效、智能的調度體系和管理方式,將投放、騎行與停放的規則,細化到適應具體的每個國家、每座城市並不容易。
譬如有分析指出“歐洲、日本這種緊湊型市場比較適合共享單車“,但日本內閣府信息安全特別顧問William H Saito則對媒體表示,“日本的大城市公交系統非常發達。單車騎行更像是一種環保、健身的潮流,可能不需要那麽多單車。”
鑒於不同國家的地理、文化、國情、人口等差異,進行不同運營理念的市場建設,在緩解交通壓力、綠色出行與保障市容整潔的兩難抉擇中找尋一個平衡點,對共享單車的未來發展來說,是重中之重。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假期余額只剩下1天。有觀點指出,在密集的需求端調控政策之後,樓市調控已經進入下半場,開始在供給端發力,增加租賃住房的有效供給。
機構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6天,北京新建住宅網簽78套,二手房網簽23套,這兩個數字都是近8年來的歷史最低值;上海方面,新建住宅網簽147套,同比跌幅達到近80%;而在廣州,開發商推貨減少近七成,不少樓盤的看房者顯得稀稀疏疏。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政策持續加碼導致核心城市樓市蕭條:“主要原因是樓市調控政策逐漸見效,另外一個原因是,和2016年同期數據比較高有關系。整體而言,過去一年,尤其是‘930’政策之後,核心城市都出現了成交量大幅下降的現象。”
與此同時,非核心城市也在不斷加碼樓市政策。十一長假開始前一周,包括西安、南昌等在內的二三線城市和省份掀起新一輪密集樓市調控,限售成為集中發力點。據統計,目前已經有45個城市執行不同年限的限售政策。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認為,伴隨著一二線城市調控加碼,樓市熱點在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增長比較大的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區和一些二線三線和四線城市,這些城市可能銷售的量稍微大一些,另外從價格看,一些二三線四線城市價格稍微有所反彈。”
有業內觀點認為,如果說抑制投資投機,以限購、限貸為主要方式降低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市熱度,是今年上半年樓市調控政策的主要特征,那麽,擴大租賃市場規模,加大租賃供應,則是下半年的主要動作。在政策力挺下,租房時代已經越來越近。
根據中原地產方面的統計,最近一年多時間里,全國有超過8個省份及超過20個城市出臺了有關租賃的政策內容。例如,經濟之聲先後關註了廣州提出“租購同權”、上海出讓租賃住房用地、杭州上線全國首個政府背景的租房平臺等熱點事件。
克而瑞高級研究員楊科偉表示,未來,租賃市場有望成為樓市半邊天:“因為現在的租賃房源更多的是個人房源,未來的話,開發企業有可能變成房東。從整個住房制度來說,‘租售並舉’肯定是未來重大的一個改變,要占到半邊天。”
火爆多年的“金九銀十”畫上了休止符;未來的樓市:“租賃”或將成為“新主題”。
來源:央廣網
《謎巢》劇照
《英雄本色2018》劇照
《臥底巨星》劇照
近期,電影市場持續火爆,不少導演都選擇在過年前這段“賀歲黃金檔”亮出殺手鐧。然而,在眾多影片當中,也有一些作品因為模式老套、質量不佳,上映之後市場反響冷淡。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眼下的電影市場口碑為王,如果作品本身質量不行,則再多的營銷套路、大明星加盟都只是徒勞。
【“整部電影沒高潮、沒亮點,你想點評都不知道說點啥”】
盡管擁有李冰冰、吳尊這樣的大牌,但電影《謎巢》上映後卻幾乎悄無聲息,票房為4700多萬元。很多觀眾根本都不知道這部電影,已經看過的觀眾也對影片評價不高,該片網絡評分低至4.1分。
影片講述了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員盧克·李(吳尊飾)深入一座古墓,但隨即失去音訊,劇毒生物學博士嘉·李(李冰冰飾)得知弟弟盧克失蹤的消息,與醫藥集團總裁梅森·伯羅斯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搜救隊,在救援隊長傑克·雷德利(凱南·魯茲飾)的帶領下前往失蹤地點進行搜尋,卻意外闖入神秘地下世界,展開一段冒險故事。影片特別將背景設定在中國,包括地下皇宮和墓穴的設定,打造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古墓麗影”。然而,無論是劇本還是表演,影片表現平庸,故事索然無味,就連觀眾的反響都零零星星,有觀眾告訴記者,“整部電影沒高潮、沒亮點,你想點評都不知道說點啥。”
由谷德昭執導的港式喜劇《臥底巨星》同樣在市場上折戈,上映多日反響平平,票房僅有3900萬元。《臥底巨星》是李榮浩在《乘風破浪》後的又一部大銀幕作品,也是陳奕迅久違的大銀幕之作。兩位知名歌手強強聯手,引爆粉絲期待。兩人也不遺余力跟著劇組到處宣傳,片方還特別邀請了時下火紅的年輕歌手毛不易演唱推廣曲,然而,三位明星的加持也難以挽救影片上映後的口碑頹勢,電影上映後乏人問津,可以說是浪費了這麽好的陣容了。
另一部擁有類似命運的是《英雄本色2018》,影片改編自經典之作《英雄本色》,由擅長硬漢題材的導演丁晟執導,再加上王凱、王大陸、馬天宇等流量明星,讓整部影片在上映之前備受期待。然而,最終的效果卻不及預期,上映9天票房將近6100萬元,觀眾的反響也遠比想象中冷清。王凱、王大陸、馬天宇的表現被彈“不及原版的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三人的合作也沒讓人看出那種生死與共的兄弟情”。也有觀眾吐槽“不僅原版的缺點沒改,新劇本又搞了一堆吐槽點”。有關改編經典吃力不討好的話題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支持的網友認為:“翻拍沒有錯,要拍出新意需要努力和實力,在這方面丁晟也算盡力了。”不支持的網友則“奉勸”道:“經典難以超越,不要輕易嘗試。”丁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早已做好心理準備:“珠玉在前,我知道這部片子無論我怎麽拍都會被罵,但《英雄本色》給我的影響很深,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模式老套、質量不佳讓這些電影遇冷】
回望2017年到2018年初的電影成績單,口碑已經成為電影市場能否大賣最重要的考量標準。許多看似賣相不錯的電影,上映之後反響不如預期,最終只能慘遭市場淘汰。
盡管有檔期、排片等客觀因素存在,但一部電影不能在市場得到很好的反響,絕大部分原因還是自身質量不夠過硬。
原因1:類型不夠明確,探險片能拍成懸疑驚悚片
首先,電影的類型不夠明確。作為一部探險片,《謎巢》卻做得更像是一部懸疑驚悚片,如吳尊飾演的盧克和小夥伴突然掉進了一個洞里,然後在洞里突然發現了一具屍體,屍體的特效做得非常不錯,成功嚇到不少觀眾。
但是,類似的恐怖片常規套路在片中隨處可見,讓一心想來看探險片的觀眾心生不滿,而且真正的驚悚片影迷也沒覺得多過癮,兩頭都不討好。
在市場選擇日趨豐富的今天,作為一部類型片,認真做好細分類型,精準擊中目標觀眾,是它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抱著什麽都想要的心態,最終出來的電影可能淪為“四不像”。
原因2:創作不夠走心,充斥著尷尬的乏味感
缺乏好劇本一直是國產電影的軟肋,《謎巢》《臥底巨星》《英雄本色》在故事上都顯得非常平庸,以至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無法脫穎而出。這種“平庸”並非題材上的缺乏新意或者故事需要多麽創新,而是在創作上不夠走心。
例如《臥底巨星》被觀眾吐槽通篇老梗,讓人看著“很沒勁”。作為《食神》《少林足球》《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港式喜劇的創作者,谷德昭曾是香港喜劇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在《臥底巨星》里,幾乎所有的笑點都只能靠著惡搞、網絡老段子和演員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來呈現,充斥著令人尷尬的乏味感。谷德昭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過,為了給觀眾更多新鮮感,自己特意在選擇演員時讓陳奕迅搭檔並沒有太多電影經驗的李榮浩,兩人一南一北,所能碰撞出的戲劇效果更具張力。但從影片本身來看,故事的疲軟導致演員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陳奕迅顯得嬉笑有余,李榮浩的表演也顯得過於生硬,效果遠不及預期。可以說,整部電影沒有脫離港式喜劇模式的套路,且在模式、故事上都缺乏創新。
眾所周知,喜劇的創作難度絲毫不亞於其他任何類型的電影,但喜劇在電影市場的需求量又很大,導致市場上出現不少渾水摸魚的投機者,透支了觀眾對喜劇口碑的信譽,這也對喜劇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原因3:缺乏新鮮感,難走出老套模式
其次,新鮮感不足,也是電影無法成功吸引觀眾的原因之一。《英雄本色2018》主打情懷,但這種情懷現在的觀眾是否願意買單?前不久,由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追捕》遭遇滑鐵盧,或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難以走出老套模式的窠臼,就難以與現在的觀眾產生情感共鳴。與其選擇經典翻拍,還不如重新打造一個全新故事。
原因4:觀眾選擇日趨理智,爛片大熱成為過去
當然,這也與現狀的觀眾日趨理智相關。早幾年電影市場選擇還沒有像現在如此豐富時,或許一部爛片還會有滿天飛的吐槽,但如今隨著電影市場越來越成熟,質量不佳的作品往往乏人問津,由此排片量也會逐步下降,甚至可能下檔了都無人知道。因此,上映之後沒有反響也就不足為奇了。
CFP圖
下周就迎來農歷新年,預料春節樓市和最近的天氣一樣冷。雖然春節長假期間不打烊的還不少,不過房企推盤欲望普遍不強,市場新貨不多,從樓盤活動和優惠來看,也是乏善可陳。2017年眾多房企的業績都上了一個新臺階,在高速奔跑之後也需要喘息,顯然傳統淡季的春節是個好機會。業內人士表示,預計節後至3月房企推貨速度才會加快。
盡管春節樓市有點冷清,不過從各房企春節開市的信息來看,全年無休的還是不少,碧桂園、萬科、佳兆業、雅居樂、富力、實地、珠光、珠江地產等大集團旗下項目春節不打烊,就連頂豪項目匯悅臺也不休,還是相當“拼”的。而市場關註度比較高的一些新項目,比如黃埔的全新盤康大龍祥匯一期部分別墅單位已於春節前領取預售證,預計春節後正式推出市場。此外,龍湖首開雲峰原著、廣鋼新城的保利和樾晨光等新項目都要到年初四以後才迎客。從可選擇的產品來看,市場兩極分化,“剛需”兩房、三房有不少選擇,主要集中在外圍區域,中心區有不少大平層、疊墅新品,但也進一步考驗買家的購買力。相比以往不少樓盤提供的新春優惠,今年的優惠也格外少。
2018年第一波推盤高潮預計要到3月,供應大多會在東部增城和黃埔,以及南部的南沙。在業績壓力下,開發商更看重開年後推貨“開門紅”,或會“以價換量”,買家需把握機會入市。
荔灣、越秀、海珠
珠光禦景壹號:全年無休,新春來訪有禮,成交有禮,推208~478平方米住宅。
保利和樾晨光:年初四啟市,成交送蝴蝶蘭,推光合墅。
海德保利公館:年初四啟市,成交送蝴蝶蘭,推168平方米四房。
新世界凱粵灣:年初二啟市,新春置業8重大禮,推79~140多平方米兩房到五房。
中海花灣壹號:全年無休,送新春大禮包,推73~136平方米“天鉆”組團和臨街旺鋪。
葛洲壩廣州紫郡府:年初六啟市,推105~143平方米三房四房。
萬科海上傳奇:全年無休,舉辦麻將大賽,老廣早茶,推22~34平方米雙鑰匙江景公寓。
富力東山新天地:年初一啟市。
陽光城江灣壹號:年初四啟市,推出一批春節特惠單位。
雅居樂海珠小雅:全年無休,舉辦樂活狗福袋,醒獅表演。推老城江岸純住區74~118平方米兩房至四房。
珠江國際公館:全年無休,送揮春,成交砸金蛋,推特惠單位和公寓產品。
保利天悅:年初四啟市,推4號樓36~53平方米躍式公寓。
天河
佳兆業壹號:全年無休,推複式兩房和三房。
珠江東境:全年無休,送揮春,成交砸金蛋,推特惠單位和疊墅產品。
新世界·天逸:年初三啟市,精心特制茶點恭賀新春,推三房到五房產品。
僑鑫匯悅臺:全年無休,推大平層產品。
華潤天合:年初四啟市,推120平方米四房。
龍湖首開天宸原著:年初四啟市,推三房四房。
新城禦景二期:全年無休,推四套154平方米四房單位。
黃埔
佳兆業城市廣場:全年無休,推80~120多平方米的平層、複式三房四房。
實地·常春藤:全年無休,送購房優惠大禮包,推兩房三房。
龍湖首開雲峰原著:年初四啟市,推疊墅產品。
康大龍祥匯:年初四啟市,推120~140平方米中式別墅。
越秀保利愛特城:年初四啟市,舉辦花式捏面人——精湛手藝鬧新春活動,推96~130平方米三房四房。
保利羅蘭國際:年初四啟市,推131~172平方米四房。
雅居樂富春山居:全年無休,年初五、年初六舉辦納香剪紙賀歲嘉年華活動,推253~288平方米大平層。
萬科幸福譽:全年無休,積攢搶福袋,推95~97平方米大三房。
富力·悅禧:年初一啟市,推86平方米三房。
碧桂園·克拉廣場:年初一啟市,推願“旺”成真系列複式公寓。
新春期間廣州樓市新貨可謂屈指可數。據中地行最新的統計顯示,整體市場推新的氣氛不足。中心區域方面,除了荔灣廣鋼新城板塊、天河奧體板塊、海珠廣紙板塊、白雲同和板塊等有少量在售項目持續推售外,廣鋼新城和滘口各有一個加推項目,分別是葛洲壩廣州紫郡府和新世界凱粵灣。
外圍區域方面,昔日的供應大戶番禺區在售項目較少,貨量緊缺。北部主要以花都的廣州萬達城、花都頤和山莊、班芙小鎮為主力,貨量較充足。從化區在售項目也不多。外圍區域預計也有兩個項目加推新貨,分別是增城的金時花園和番禺的廣州亞運城。
就產品類型而言,2月推出的全是洋房,公寓及別墅產品在年後3月份才會入市。中心區域以100~140平方米三房四房為主,置業門檻較高,買家或持觀望態度。外圍區域以80~100平方米的兩房三房為主,總價較低,是成交的主力。春節期間開發商多選擇誠意登記儲客,春節後再根據儲客情況推新貨。
(來源: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王荔玨)
每經實習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杜蔚
開年大綜藝《這!就是街舞》於2月24日正式開播,這檔由優酷、天貓、巨匠出品,聯手燦星制作的綜藝,在上映之前就引起了廣泛關註和熱議。
截至目前,《這!就是街舞》共上線兩期,總播放量為1.8億,除了第一期開播當天播放量達到4271萬後,後續收視再無頂峰,這樣的成績顯得並不出色。
▲《這!就是街舞》點擊情況(骨朵數據/圖)
據悉,《這!就是街舞》投資達3億元,花費了優酷很多心血,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上都堪稱國內一流打造,但節目現在的口碑和關註度都不容樂觀,導師陣容、節目剪輯等均被網友詬病。
對此感到緊張的不僅有優酷、節目制作方燦星,對家愛奇藝、騰訊今年都把街舞類綜藝當成重點項目打造,那麽街舞是否還有大爆的可能?
明星導師發亮,舞者成了炮灰
首先看《這!就是街舞》的嘉賓陣容,可以說還是有看點的。四位隊長各有各的魅力:韓庚嚴謹負責,專業性強;黃子韜平易近人,幽默詼諧,易烊千璽單純善良,容易糾結;羅誌祥舞技不減當年,同樣嚴苛。
但根據各大社交平臺的數據反饋來看,可以發現節目的主要討論竟大多停留在易烊千璽身上,對街舞本身的討論並不多。
微信指數顯示,開播第二天,《這!就是街舞》微信搜索指數為80萬,而易烊千璽的指數為160多萬;在優酷播放頁面顯示,上線第一期中易烊千璽的表演小視頻觀看量最高,一度到10萬,而微博和彈幕也以對易烊千璽的評價居多。
四位明星導師的表演固然重要,然而舞者不能真成了炮灰。關於節目,大多數人看了一圈下來只記住了易烊千璽的糾結,黃子韜的搞笑,而關於街舞最重要的是什麽,以及評判標準的點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解釋清楚。
▲《這!就是街舞》口碑平平(豆瓣/圖)
觀眾看下去全程雲里霧里,各種專業名詞和舞種節目方也沒有給到解釋和普及,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觀眾怎麽難看出個好壞,並參與進討論呢?
垂直綜藝確實小而美,但離開了觀眾,也就是唱了獨角戲,相信《這!就是街舞》並不只想把節目做成款粉絲產品。
燦星能否憑《這!就是街舞》順利IPO?
據公開資料顯示,投資3億元的《這!就是街舞》總招商金額達到了6億元,可以說刷新了近年來網綜廣告商業化的最高紀錄。
它的制作團隊,正是憑借《中國好聲音》打出知名度的燦星制作。
《這!就是街舞》的表現對燦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去年年底的首輪融資中,燦星制作估值達到了210億元,但《好聲音》之後再無爆款,可《好聲音》在四季後也陷入了“綜N代”的疲態,再加之和Talpa、唐德的版權糾紛,再變裝歸來的《新歌聲》在口碑和收視上已經大不如從前。
▲《新歌聲》豆瓣評分情況(豆瓣/圖)
去年3月底,A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002266)發布公告,擬以現金3億元增資燦星文化,獲得6.0698%股權,以此計算燦星的估值為50億元。到了2017年底,燦星對外宣布完成首輪融資,公司估值由此達到210億元,比年初翻了4倍多。
對於燦星而言,目前顯然需要一檔新的王牌來為其續航。事實上,燦星自2014年以來開始謀求上市,去年年底的Pre-IPO融資,就是在為上市鋪路。目前,燦星已確定在今年年初申報IPO,《這!就是街舞》的表現將極大影響燦星的IPO之路。
燦星宣傳總監路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燦星第一次制作超大型網綜,對播出效果感到滿意,這也是燦星第一次多線索進行真人秀的拍攝和剪輯,兩者都印證了燦星的能力和實力”。
目前,燦星已確定在今年年初申報IPO,《這!就是街舞》的表現將極大影響燦星的IPO之路,路偉也透露,“網友的反饋非常重要,節目從第二期開始,已經加上一些舞種科普,以後的每一期都會聽取網友的意見,彈幕的評論進行調整”。
街舞題材成下一個風口?優愛騰如何出招
《這!就是街舞》要面對的不僅是內憂,還有外患。
繼2017年說唱大熱之後,2018年中國綜藝市場又進入了街舞狂潮,從去年到今年播出、官宣的街舞綜藝,就有五檔。
北京衛視《舞力覺醒》搶先播出但沒有掀起熱度,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已定檔在3.17,浙江衛視《新舞林大會》定檔第一季度,此外還有騰訊視頻同題材綜藝《舞者24小時》不容小覷。整體來看,這幾檔街舞綜藝,將在明星嘉賓陣容、制作團隊、編舞團隊三大層面上展開較量。
▲圖片來源:《熱血街舞團》官微
而作為國內領先的視頻網站,2018年優愛騰在街舞綜藝上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舞者24》尚未公布節目嘉賓等情況,而目前看來,《這!就是街舞》最大的競爭對手莫過於今年3月17日將在愛奇藝上線的《熱血街舞團》了。
首先在制作團隊上,《這!就是街舞》則由優酷與燦星制作聯合打造,《熱血街舞團》則由去年為數不多的爆款綜藝《中國有嘻哈》原班人馬打造。
另外,在投資規模上,優酷將《這!就是街舞》以S級頂配資源進行全方位投入,聯手燦星,天貓斥資3億元打造,攜帶6億元宣推資源。《熱血街舞團》的制作金額暫時還未公布,但VIVO已拿下《熱血街舞團》總冠名,百事可樂也成為節目的重要合作夥伴。
最後則是明星導師和舞者的較量。據了解,《熱血街舞團》“熱血召集人”除鹿晗、陳偉霆之外,還有王嘉爾、宋茜加盟,完全不輸《這!就是街舞》。
街舞題材的比拼,也預示著2018年優愛騰在綜藝上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現在的重點是,雖然街舞綜藝的題材較為新鮮,但如何脫穎而出成為爆款,才是最需要思考的。
盤後數據顯示,5月24日龍虎榜中,共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4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承德露露、亞夏汽車、*ST天馬,凈買入金額分別為3029萬元、300萬元、21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東方園林、延江股份、明陽電路,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4.77億元、1915萬元、692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承德露露有2家機構買入,1家機構賣出,凈買入金額3029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大幅上漲,早盤一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6.70%,股價創出近1年新高。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東方園林有5家機構進行了集中賣出,1家機構買入,凈賣出金額高達4.77億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再度重挫逾8%,最近6個交易日股價跌幅高達20%。
消息面上,5月24日早間,東方園林就償債能力發布公告稱,2018年內需兌付的未到期債券共計29億元。根據公司的歷史數據,每年的6月份和第四季度是公司回款高峰期。根據歷史數據,預計2018年6月和第四季度回款完全可以覆蓋公司年內到期債券。公司從未發生過債券和銀行貸款到期不能兌付的問題,目前公司業績良好,未來將持續保持健康的融資能力。另外,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是合理的。
此前,5月21日東方園林公告稱,該公司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元債券已經獲批,原本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發債規模嚴重縮水引發市場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