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ABS有望首次登陸交易所 個人可進行投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768
據路透引述兩位消息人士稱,中國建設銀行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總額逾3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產支持證券(ABS),分為優先級等三個品種。這意味以銀行信貸為基礎資產的ABS有望首次登陸交易所市場。
其中一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稱,總規模計劃發35.665億元,“首批可能考慮先發20億元上下,優先級資產支持證券信用等級為AAA。”
上述ABS管理人——東方資管相關人士在路透查詢時表示,目前該計劃剛報批,正在審批階段,不適合對外發表評論。
中國證監會刊登的證券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表顯示,證監會已於12月23日(本周一)接收東方證券資管建元一號申請材料。
此前,包括民生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均有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但信貸資產證券化通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而企業資產證券化則以券商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形式,經證監會審批渠道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
而據東方早報報道,相比在銀行間市場的掛牌,交易所上市的ABS,個人投資者也可進行買賣。
此外,信貸類ABS的申報有加速跡象。除了建行的公司信貸類ABS外,東興證券也申報了邦信小貸的ABS專項計劃。在此之前,僅有東方證券發行的阿里小貸ABS在深交所掛牌。
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建行公司信貸類ABS外,招行的信貸ABS項目也已完成銀監會的申報,或為個人信貸類ABS。
中國央行此前稱,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將有利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可以有效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金。
朝鮮會進行改革開放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50
朝鮮的經濟正在崩潰,並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從1990年代開始,朝鮮的經濟就已經停止增長,人均GDP保持在1800美元,僅比韓國的5%稍多一點。由於食物短缺,2400萬朝鮮人民出於饑餓之中,每1000個新生嬰兒中有25個死亡,而韓國只有4個。為了生存,這個全球最集權、最封閉的國家將不得不打開國門。
朝鮮經濟的繁榮發展和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不僅有利於朝鮮自身,而且有利於周邊國家和全球的穩定。畢竟,朝鮮的突然崩潰或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將威脅到區域安全,周邊國家也將救濟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並承擔數萬億的重建費用。
要將朝鮮從現在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並轉向市場經濟,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需要提供大量的食物、技術和資金援助。但目前這種合作仍有重大障礙。
好消息是,朝鮮的領導層似乎明白目前經濟面臨的困境。在最近的講話中,金正恩強調有必要進行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農業和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
而且,為了吸引外資,政府還宣布成立了14個經濟特區。只要不損及他們的權力和國家安全,這次可能會受到朝鮮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的支持。
據官方統計,朝鮮從1984年開始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當時主要是效仿中國的成功經驗,制定了《國外合資公司法》。1993年時,朝鮮在聯合國幫助下設立羅津-先鋒經濟貿易地帶。但以上這些舉措並沒有產生太大效果,因為國外投資者擔心朝鮮缺乏政策信用,也缺乏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朝鮮應該效仿越南和中國,放松管制,進行自由化、私有化改革,追求宏觀經濟穩定,並建立新的法律制度和體系。這樣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對外開放為導向的經濟政策是經濟長期發展的前提條件。
朝鮮顯然並不缺少增長潛力。雖然朝鮮缺少中國和越南改革初期依賴的農業基礎,但天然的海港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利於其發展出口主導的經濟。
而且,朝鮮擁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廉價勞動力,足以和全球競爭者在密集型制造業上一較高下,比如鞋具,紡織、電子裝配等等。這些都可以形成一個以出口為主導的工業化經濟。如果相關條件都滿足,朝鮮可以利用“追趕效應”,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這需要朝鮮的鄰居韓國和日本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截至目前,開城工業園區的在韓方管理下的5萬名朝鮮工人是朝韓之間唯一的經濟合作。
朝鮮和韓國是天然的貿易夥伴。2012年時,朝韓間貿易額為20億美元,僅占韓國貿易總額的0.2%,但占朝鮮貿易總額的29%。據經濟學家Marcus Noland估計,如果兩國貿易常規化,兩國間貿易額將達到朝鮮貿易總額60%
有了對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堅定承諾,再加上強大的國際支持,朝鮮將有望複制韓國的成功模式,在未來幾十年獲得5%以上的年經濟增長。
但是,朝鮮目前的狀況並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國際社會希望它實現無核化,所以在此之前都對其進行封鎖。如果不願意放棄其核武器計劃,朝鮮將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來自世界銀行和IMF的官方援助也將暫停。
考慮到近期內朝鮮無核化的可能性不大,有必要形成一個替代性方案。國際社會,尤其是韓國應該擴大貿易和投資,幫助朝鮮建立一個更加開放、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與此同時一起進行無核化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經濟的不斷繁榮和開放,有可能帶來進一步的政治變革。
(原文刊於project-syndicate,作者Lee Jong-Wha為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發改委: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完全源於舉報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214據財新網報導,國家發改委於2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首次公開確認近期正在針對美國高通公司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稱,2013年發改委接到相關的協會、企業針對高通公司的舉報,反映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歧視性收費,發改委隨後展開了調查。
發改委副巡視員盧延純稱,針對高通公司調查還在持續進行當中,下一步要針對舉報反映的問題逐項去核實,並依法處理。
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確認之時恰也是中國4G全面推廣之時。此前外界有聲音質疑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為中國本土企業鋪路,對此許昆林聲明,調查沒有任何背景,與工信部2013年年底發放4G牌照沒有任何關係,調查完全源於舉報,是純粹的反壟斷執法。
據新華網此前報導,2013年11月26日,高通發出聲明稱,中國發改委已對該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報導稱,中國通訊工業協會旗下的手機中國聯盟向發改委遞交了《國產手機品牌知識產權生態調查報告》。報告認為高通在中國存在過度收取專利費和搭售行為,其商業模式損害了中國的手機產業。
2013年,中國工信部曾表示,中國4G移動網絡的投資可能達到1000億人民幣(約合164億美元)。高通公司掌握該行業重要的專利技術,有可能從中賺取大筆的手機芯片牌照費。
據《華爾街見聞》報導,在截止2013年9月29日的以往12個月中,高通已經在中國賺取了12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佔其全球業務量近半份額。
近期發改委啟動針對信息技術供應商的集中調查,尤其是那些擁有移動設備和網絡專利許可技術的公司。根據《反壟斷法》,發改委可以對企業處以罰款,罰金標準為該企業上一年度年營業額的1%-10%,具體罰金數額取決於最終的調查結果。
律師表示,若高通與發改委的溝通失敗,那麼罰金可能非常高。
高通新聞發言人Christine Trimble對此回應稱:正全力配合中國發改委的工作。
據前述財新網報導,高通公司是美國一家從事無線電通訊技術研發和芯片製造的公司,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主要業務以CDMA技術方面,其倡導在全球部署3G、4G網絡和手機應用。
新華網前述報導援引民生證券研報指出,高通憑藉技術優勢獲取高昂的專利費。高通其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佔3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佔40%,核心專利覆蓋3G和4G領域,在4G領域優勢尤其明顯。
「世界僅有少數廠家的技術能支持這麼多模的網絡,其中又以高通芯片性能做得最好。目前高端品牌手機如三星、蘋果等基本都用高通的芯片。」他說,另外在中國移動採購的4G手機中,採用高通芯片的設備比例高達60%。國內一家主要運營商技術領域負責人稱。
在與高通的合作中,手機廠商除了要支付芯片費用外,還要支付高昂的專利使用費。隨著4G即將拉開帷幕並蓬勃發展,高通也將從國內市場芯片的銷售和專利費的收取獲得巨額利潤。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表示,高通對其壟斷地位的濫用,對中國手機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高通財報數據顯示,2013財年,高通收入高達248.7億美金,其中78.8億元來自於技術許可。業內人士表示,高通收取芯片專利費從每台手機售價的2%—6%不等,對每個廠商的收費標準不盡相同,主要受訂單量及其他定製要求的影響。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恆認為,此次發改委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意味著在4G時代我國手機行業並不想再向高通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用。
李宇恆表示,此次反壟斷結果一旦落定,那麼高通在4G技術專利上將會不得已地給予讓步,我國手機廠商將得以節省一大筆費用,更低的成本將給整個手機產業的生產商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從而惠及我國手機產業的發展。
電視遊戲進化論:一場正在進行的遊戲
http://www.iheima.com/thread-6301-1-1.html從沒落到復興電視遊戲曾在90年代初的中國風靡一時,任天堂旗下的紅白機(FC)大量湧入中國,作為中國第一個大規模流行的遊戲機,成為了中國玩家的遊戲啟蒙老師,影響了一代人對於遊戲的理解和熱衷。
之後,效仿的國產遊戲主機也紛紛出爐,如小霸王、小天才等電子學習機,以其低廉的價格和盜版的遊戲卡帶,使得電視遊戲機在中國的城鄉遍地開花。同樣也催生出了諸多經典遊戲內容和遊戲形式,這些遊戲至今仍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玩家的視野中。
但隨著國家遊戲機禁令的頒佈,和PC時代的來臨,玩家對於電視遊戲的熱情逐漸消退,端游、頁游、手游逐一佔領中國遊戲市場。在我國各項事業都積極同世界接軌的時候,電視遊戲產業發展卻因冷落而停滯不前。同時期的國外,電視遊戲是伴隨端游、手游一起發展起來的,隨著遊戲主機技術上的改良和進步,大量優於PC端的遊戲作品被開發出來。但國內只有少數的鐵桿玩家執著於此,大部分的玩家因為獲取渠道的限制處於和電視遊戲隔絕的狀態。
進入2014年以來,先有電視開啟4K超清時代,後有自由貿易區遊戲機解禁令頒佈,使得我國電視遊戲產業有了再次復興之勢。客廳娛樂所蘊含的龐大市場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廠商重視,自此,我們看到了微軟、索尼積極佈局中國遊戲機市場,國內廠商不斷推出安卓遊戲盒子主動佔領市場的繁榮局面。
從壟斷到開放如果說任天堂的FC不僅是家用電視遊戲機的起點,同樣也是日本遊戲產業的起點。它不僅在日本、中國熱銷,北美市場也出現了萬人搶購的局勢,魂斗羅、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最終幻想、惡魔城、洛克人等遊戲也因其而聲名大作。
索尼公司曾一度與任天堂合作共同開展遊戲機業務,但因為遊戲存儲介質問題存在分歧最終分道揚鑣。但也同時催生了索尼遊戲機PlayStation的誕生,成為了同時期任天堂和世嘉公司的最大競爭對手。直到2000年,憑藉PS2的驚人銷量和日趨穩定的遊戲內容供應,索尼公司坐上了全球遊戲機霸主的寶座。
2011年,微軟也宣佈進軍電視遊戲產業,Xbox橫空出世,比爾蓋茨親自站台為其銷售造勢,299美元的的低廉價格給了PS2重重一擊。至此三大遊戲廠商爭霸的局面已經形成,開始了遊戲機性能和獨佔遊戲內容的戰爭。
索尼公司在之後陸續推出了PS3、PS4遊戲主機,微軟也不敢人後的推出了Xbox360、XboxOne來進行抗衡,最老牌的任天堂則另闢蹊徑研製出體感遊戲機wii剝奪玩家眼球。
在國內,隨著電視遊戲產業的再次復甦,互聯網廠家和硬件廠商也紛紛開始研製自家的遊戲機,如中九推出的funbox和TCL推出的T2。雖然在性能上還難以和三大遊戲巨頭抗衡,但其仍以低廉的價格和十足的誠意在中國大陸市場先發制人。
從單一到多樣縱觀電視遊戲的發展史,優秀遊戲內容也不斷基於更加優秀的主機配置被開發出來。
經歷了紅白機時代像素風格的遊戲,遊戲開發者的步伐從沒有停下。大型遊戲被不斷開發,他們以龐大的遊戲背景,精美的渲染畫面,以及更具樂趣的遊戲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遊戲玩家加入到電視遊戲的行列中。
遊戲類型也從最初的格鬥、射擊類,發展出了槍戰、益智、競速、模擬經營等多種遊戲形式。玩家擁有了更多挑選遊戲的權利,遊戲內容使遊戲主機變得更加私人化、更具可玩性。
手游時代的來臨,也同樣為遊戲開發者提供了大批遊戲素材,各種基於手游平台開發的遊戲被移植到電視遊戲上,如棋牌類、養成類、跑酷類遊戲。由於電視具有優於手機的超大屏幕,以及客廳的舒適性,能夠為玩家提供更好的感官體驗和遊戲體驗,催發了遊戲開發者的開發熱情。
從簡易到智能遊戲手柄作為電視遊戲的主要控制操作器,伴隨著遊戲主機的發展,針對遊戲類型的不同也逐漸形成一套自有的體系。
首先是標準遊戲手柄,此類手柄作為遊戲的標準配置,並沒什麼突出特點。基本都是從任天堂FC手柄為原型演變而來,但隨著工業設計的發展,標準手柄的造型也越來越符合人體力學,力求更舒適的滿足大多數遊戲的操控。如索尼下大力度為PS4設計的DualShock 4手柄,被譽為索尼歷史上可實現功能最多的控制器,其通過高靈敏度六軸傳感器和兩點觸摸板為用戶提供先進的遊戲互動及操作體驗。
隨後,體感遊戲手柄也應體感遊戲而生,它突破以按鍵輸入為主的傳統手柄操作方式,通過都特的控制器加身體動作來操作遊戲。以任天堂wii所配備的創新性體感遊戲手柄為例,玩家只需根據不同體感遊戲的內容,把遊戲手柄虛擬成球拍、弓箭、拳擊、籃球等來進行操作。體感遊戲手柄更容易使玩家身臨其境的進行運動類遊戲操控,它對虛擬器材的模擬性能是標準手柄所無法比擬的。
隨著遊戲內容的多樣,各種異形操作器也被推向市場,作為特殊類遊戲操作的載體,遊戲設計者會根據遊戲所需的道具,來製作出相應的遊戲操作器。如之前風靡一時的跳舞毯;操縱賽車遊戲的虛擬方向盤;射擊類遊戲的仿真槍支;甚至是飛行類遊戲的虛擬頭盔等。它們以千奇百怪的造型進入玩家的客廳,力求實現更真實的遊戲操作體驗。
縱觀電視遊戲的發展歷程,雖然電視遊戲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但往往競爭能夠快速的催生新的技術和內容產生,這對於玩家來說是最願意看到的現實。電視遊戲的進化之路,也會因為中國市場的加入而變得繁榮多元。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電科技
足球經濟學:馬云為何選擇一個價值如此低劣的行業進行巨額投資?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026月5日的上午,廣州恆大御景半島酒店內,許家印拉著馬云,笑盈盈地講 述他們「一見鍾情」的牽手故事……馬云宣佈以12億元投資獲取廣州恆大50%的股權,兩位腰纏萬貫的資本大鱷,為何要選擇一個價值如此低劣的行業進行巨額 投資?
這篇文章回顧了90年代以來國際足壇的「政治經濟史」——從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借助AC米蘭鞏固政治地位,寫到俄羅斯資本借助英超拓展歐洲市場,縱橫十萬里,上下幾十年,無論你是不是球迷,相信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啟發。 要理解大佬們的選擇,還要從4年前說起。 時間回溯的2010年,當年許家印1億元收購廣州廣藥,正式開啟了他「抄底中國足球」之路。 此後的三年間,許家印每年對恆大近10億元的投資,讓球隊迅速網羅了當 時國內在各個位置的一線球星,恆大的成績也扶搖直上。 2011年,球隊實現中超奪冠,同年千萬美元簽下巴甲聯賽MVP孔卡,當時 這位阿根廷人直逼同胞梅西的年薪也引起行業內一片驚呼。 2012年,恆大實現中超衛冕,同時意大利世界冠軍教頭裡皮駕臨,成為球隊戰術上的掌舵人。直到2013年,恆大順利實現中超三連冠的同時,也第一次 染指亞冠冠軍,球隊榮譽達到了巔峰,許家印和他的恆大品牌一時間名聲大噪。 只是面對商業價值低劣的中超聯賽,如此大手筆的瘋狂投入,恆大的投資 回報又在哪裡? 這正是許家印這位足球「門外漢」投資中國足球的獨到哲學。借助足球巨大的傳播力和爆炸力,恆大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業績在過去三年間實現了急速膨脹。 2010年,公司的銷售業績為504億元,到了2013年就已迅速突破千億;同 時,在2010年僅有1044億資產規模的恆大,在2013年末資產總額達到3482億 元。相當於恆大每在足球上投資1元錢,其資產規模就擴張近100元。 2013年11月9日,亞冠之夜恆大對陣韓國首爾FC,當日先是新聞聯播史無前 例的播報了4分鐘,而後恆大如其奪冠成為全國輿論關注的焦點。許家印投資中 國足球的意圖也漸漸明朗,相比此前每年區區數十億元的投入,足球帶給恆大 品牌宣傳和影響力的回報要高出太多,對許家印來說足球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經。 同年,許家印當選全國政協常委,恆大也隨即宣佈推出恆大冰泉,利用足 球積攢起的品牌影響力,開始向地產之外的行業擴張。 實際上,利用金錢集聚頂級球員並在短期內迅速實現擴張以錄得收益的方 式,許家印並不是「先驅」,在國際足壇也早有先例。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治下的AC米蘭,依靠強大的資 本力量,聚集了包括荷蘭三劍客、馬爾蒂尼、巴雷西等多位頂級巨星,球隊也 借此稱霸歐洲數年。俱樂部在國內積攢起的超高人氣,讓貝盧斯科尼在此後的數次意 大利大選中獲益,成為其馳騁意大利政壇近20年的關鍵。 2004年入主英超切爾西的俄羅斯資本大鱷阿布拉莫維奇,同樣是走巨額金 元足球的模式,持續單賽季過億元的引援投入,球隊成績迅速實現擴張。借助 英超聯賽的火爆影響力,阿布在俄羅斯國內能源產業向英國擴張打開了渠道, 為其佈局歐亞大陸做下鋪墊。 足球本身特有的屬性,和政治經濟的關聯,讓其背後的投資者的收益往往 在球場之外。 從這個意義上說,馬云和阿里入主恆大更像個PE的行為。一方面恆大和足球的聯姻漸無新意,需要新的資本和活力注入,而阿里的介入將會為許家印添 柴加火。同時,阿里也看準了恆大的品牌影響力,利用其在足球圈的巨大傳 播,在未來坐收名利。 對許家印來說,阿里是第一個「獵物」,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其未來的戰 略是,繼續增資擴股,引入戰略夥伴,最終募得資本實現整體上市的野心。 可以想像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已經更名為「恆大天貓」或者「餘額寶恆大」的 球隊會繼續引入世界級大牌球星,在亞冠賽場開疆拓土,甚至擊敗皇馬、拜 仁,拿到世俱杯的冠軍,從而站在世界之巔,讓恆大品牌享譽世界。 只是在這種金元加舉國體制模式下,本就羸弱的中超聯賽會更加混亂,除 去恆大的其餘15支球隊獲取資源的能力進一步減弱,可憐的中國足球在看似熱 鬧的市場中不會有實質性改變。 多年以後,人們記住的或許只有許家印、馬云 和他們的恆大阿里品牌。
作者:劉溪若文章來源:娛樂資本論
傳廣電總局「關閉」盒子 「天貓魔盒」已進行自查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761據流媒體網報導,6月中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分別下發關閉函給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兩家單位,點名要求華數傳媒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天貓魔盒」、百視通推出的小紅互聯網機頂盒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
其中,浙江關閉函點名批評,華數傳媒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天貓魔盒」載有視頻類App愛奇藝、搜狐視頻、聚合類App電視貓、兔子視頻等,為政治有害、淫穢色情和低俗不良節目及侵權盜版節目大量進入電視機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通道,嚴重違反了中央要求和總局相關管理政策。
上海關閉函點名批評,百視通推出的「小紅互聯網電視機頂盒」載有優酷等視頻類App,為大量未經國家批准的境外影視劇及含有色情內容的微電影、網絡劇等節目進入電視機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通道,嚴重違反了中央要求和總局相關管理政策。
同時,總局要求兩地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的申請主體,對華數和百視通進行整頓,立即關閉其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商業視聽網站客戶端軟件及各類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下載通道,強調在未完成整頓之前,不得發行新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
「天貓魔盒」回應:確實收到核查要求
互聯網盒子又稱智能電視盒,是一個連接電視機與互聯網的設備。電視機可以通過電視盒連接互聯網,收看網絡電視節目,用戶還可以自行安裝和卸載軟件、遊戲等應用程序。目前,多家公司均已推出互聯網盒子產品。
截至目前,華數傳媒已對騰訊科技等媒體回應「關閉函」,表示確實收到上級主管部門對互聯網電視機頂盒進行核查的要求,稱主管部門的要求對於淨化市場環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華數對此積極支持。
回應還指出,華數傳媒和阿里合作推出的天貓魔盒中,載有愛奇藝、搜狐等客戶端軟件、個別視頻聚合軟件等問題,經核查主要是因為目前採用的智能操作系統,具備開放性技術特徵,用戶可自行安裝獨立的應用商店和下載第三方應用客戶端。對於存在問題,華數已進行整改,通過強制通知下線及終端升級限制用戶自行下載第三方應用商店,保障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安全。
同時,與華數傳媒合作推出「天貓魔盒」的阿里巴巴官方對大智慧通訊社回應稱,「天貓魔盒」已按廣電總局要求積極進行自查,及時關閉相關客戶端的下載通道,保障視聽環境的健康有序。
阿里表示,「天貓魔盒」對於家庭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將持之以恆加大投入,打造國內領先的高清正版內容影視庫,為用戶帶來更多家庭歡樂。
另外被點名的百視通,南方週末網致電其公關部,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回應。
內容供應商最受影響?
多名業內人士則對大智慧通訊社分析稱,雖然此次關閉函直接點名批評了牌照方:百視通和華數傳媒,但是實際上是要求七家牌照方加強對內容的控制權和審查權,牌照資源優勢將進一步發揮。另外,此次「關閉函」最受波及的當屬互聯網內容的提供商,包括樂視網、愛奇藝、優酷、搜狐視頻等。
南方週末網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和大智慧通訊社等媒體報導整理了幾家內容提供商對「關閉函」的回應:
樂視網:公司自有內容儲備豐富,「關閉函」對視頻業務影響有限,但對互聯網業務將產生較大影響,會影響互聯網產品的安裝、預裝等環節,解決辦法還在討論中,公司也將對「違規」內容進行審查、整頓。
愛奇藝:會積極配合相關規定,嚴格審查視頻終端內容,主動與電視機機頂盒等硬件終端廠商、內容牌照商溝通,確保視頻內容符合政策規定。
優酷土豆:在OTT(機頂盒)業務上,集團一直採用廣泛合作的方式,與國家正規牌照方合作,嚴格遵守國家政策規定,提供正版健康的內容和優越的用戶體驗。
【諮詢】輝瑞和阿斯利康將進行第二輪併購?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113744今年五月底當阿斯利康駁回輝瑞公司的「最終」出價時阿斯利康表示會接受每股59英鎊的價格,而輝瑞公司的最後報價是55英鎊每股的現金和股票。最後根據英國法規雙方的收購之戰告一段落,而到8月份阿斯利康恢復與輝瑞的談判。但是,紐約時報援引一位華爾街分析師的言論稱,如果輝瑞想重新出價就要等到11月,這當中除非有其他競拍加入,那所有的交易都關閉。
我們接觸到的投資者對於這筆交易是否會發生抱持各種態度,但他們對這次併購都不太樂意。來自德國醫藥戰略的醫療投資顧問Schwarz是一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他發現,來自新產品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強,這也加強了這次併購交易的必要性。「在美國受仿製藥競爭的品牌藥價值將在2016年達到一個近300億美元的新高峰,這比2012年的專利懸崖時期還要高,因此大型製藥企業不能再只靠自己進行研發,而必須進行重組、合併、拆分和調整,」 Schwarz表示,「所以我敢肯定,阿斯利康和輝瑞公司的交易一定會進行。」
醫療戰略也是阿斯利康的投資者之一。有一些預見性言論認為,來自阿斯利康公司投資者的壓力最終將使這筆交易發生。Schwarz表示阿斯利康的免疫腫瘤產品線,尤其是抗PD-L1單克隆抗體MEDI4736,以及潛在的稅收節省價值都會激發輝瑞公司對這筆交易的興趣。
一旦這筆交易最終完成,Schwarz預計輝瑞公司將延續其早期的拆分策略,將公司拆分成「建立」和「創新」的公司,這種策略同2012年艾伯維從雅培獨立出來是類似的。
「輝瑞公司的規模就是它自己的敵人,想變得更小就要開發巨大的價值,」 Schwarz補充道。但他最終都沒有看到任何這種不擇手段是對工業有益的。「一切都是金融工程,輝瑞和阿斯利康的併購只是支持了我正在做的關於大型製藥公司弱點的議題。儘管有一些新藥進入產品線,可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研發效率增加的證據。」
Columbus Circle Investors的投資組合經理Marti對輝瑞公司的另一個報價沒有任何期待。但他認為,如果阿斯利康與輝瑞談判,並且輝瑞的報價比上一次高10%,交易就會完成。
Marti表示,由於存在「心臟病學和腫瘤學方面的交叉點」,以及對這次交易利好的稅率,會有一個很好的協同效應發生。他認為,對阿斯利康公司的估值完全取決於其腫瘤產品線的成功,但這周其癌症候選藥olaparib 未能獲得美國FDA的加速批准,給阿斯利康一次很大打擊。
Marti稱,如果阿斯利康腫瘤產品線無法建立,那它保持獨立的決定就是一錯再錯了。還有一家醫療投資商Les Funtleyder,與英國投資顧問BlueCloud醫療保健諮詢是合作夥伴,前醫療投資組合經理Tabak認為併購阿斯利康對輝瑞而言完全是個錯誤。他指出輝瑞歷史上大型併購並不樂觀,除了2000年900億美元收購Warner-Lambert時,得到了降脂重磅炸彈立普妥。(輝瑞對阿斯利康的「最終」出價現金加股票折合約1170億美元)
Tabak還懷疑,即使這兩家公司達成一致,英國政府也不會通過這筆交易。他表示,
「我不知道這比交易的任何價格,除非輝瑞能向英國政府,以及一定程度上向瑞典政府保證關於失業率的問題。」阿斯利康全球員工約51500人,其中35%約18000人是在歐洲。
Funtleyder希望看到輝瑞嘗試過不同的方法,也許是一系列小型的補強型收購,就像最近默克製藥以39億美元購買丙型肝炎藥物研發公司Idenix的產品線。他認為,人們可以發現製藥公司開始看起來更像是投資組合管理者,一個購買和出售資產的資本分配器。但他指出,令人懊惱的是做一個投資組合管理人並不總是那麼簡單。(來源:丁香園)
豌豆莢丁吉昌:創業公司如何有效的進行研發管理和績效考核?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113823 i黑馬:對於很多創業公司而言,管理仍然是一門技術活。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研發管理和績效考核對一家成長中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那麼,如何有序得做到有效的管理又不流於形式呢?來自知乎的用戶丁吉昌(豌豆莢創始團隊成員)發表了觀點,獲得了1553票贊同,供大家一起分享。(原知乎上的問答標題為:阿里、騰訊以及一些創業公司是如何進行研發管理和績效考核的?)
丁吉昌做了一個豌豆莢研發管理的分享,一起交流學習一下。
首先,畫一下我們通常講研發管理的範疇:確定如何立項,如何確定產品目標,如何把控項目進度,如何驅動產品一代代完善以及如何調動團隊積極性等。
在時間週期上來說,我們歸納為 5 個關鍵步驟:選方向、定目標、控進度、帶團隊和排干擾。
相配套的,則是在這五個關鍵步驟的一些流程和工具的使用。
一、高效研發的5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立項——定方向
在豌豆莢的整個研發過程中,立項稱為ProductBrief或者Project Brief。團隊的產品經理會撰寫一個1-2頁的文檔,然後和執行團隊進行評審,如果評審通過,立項就成功了。文檔一般包含會包含以下內容:
1. 願景:一句話表達清楚要做什麼;
2. 分析市場機會和趨勢,決定當前策略;
3. 確定目標用戶的特徵和核心需求;
4. 現存的解決方案和各自的優劣勢;
5. 該項目對豌豆莢的利益點;如果不做該項目,哪些競爭對手會做,對競爭對手的利益點;
6. 需要哪些技術的支持和驅動,哪些技術是豌豆莢的弱項;
7. 人力需求;
8. 項目的緊急程度,是否需要快速推進;
9. 發佈策略;
10.核心衡量指標,用來衡量成功的指標。
第二步,OKR 體系——定目標
對一個項目來說,設定目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決定了如何去做,以及能做到何種程度。豌豆莢採納的目標管理是從 Google 引進的 OKR 體系(Objectives&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成果),這跟傳統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考核)稍微有些區別:
1. OKR 首先是溝通工具:豌豆莢共有 300 多人,每個人都要寫 OKR。為了便於溝通,所有這些OKR都會放在一個文檔裡。任何員工都可以看到 CEO 的這個季度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HR 團隊這個季度的目標是什麼。
2. OKR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標:OKR代表你到底要去哪裡,而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具體在哪裡。
3. OKR必須可量化。比如健身時設定鍛鍊目標,如果只是定義成「我們要努力提高身體素質」,肯定不是一個好的 OKR,因為無法衡量,好的OKR是「今年的跑步時間較去年增加一倍」。
4. 目標必須一致:制定者和執行者目標一致、團隊和個人的目標一致。首先,制定公司的OKR;其次,每個團隊定自己的 OKR;第三,每個工程師或設計師寫各自的OKR。這三步各自獨立完成,然後對照協調這三者的OKR。在豌豆莢,OKR跟個人績效沒有關係,因為OKR 系統的結果和每個人並不直接掛鉤。
5. 通過月度會議Review ,時時跟進OKR: 在月度會議上需要確定如何去達到目標,是一個幫助達到目標的過程。
6. 通過季度會議 Review ,及時調整OKR:互聯網的變化非常快,所以豌豆莢每季度有一個OKR 的 review,調整的原則是目標(Objectives)不變,只允許調整關鍵成果(Key Results)。
為了更好的理解如何制定OKR體系,我們看個例子:
● 目標(Objectives):發佈有影響力的新功能,將 XXX 產品做成用戶可以每日使用的產品。
● 關鍵成果(Key Results):
日活躍用戶量為XX;
使用XX方式,提高XXX核心指標;
第三步,項目管理——控進度:
目標設定以後,非常重要的就是執行,一般的項目管理實際上就是控制進度。
1. 任務/進度勤同步。整個公司所有人的 calender,包括會議、要做的事情、項目的時間節點都需要及時同步。在整個戰略佈局上,如果某個項目工期非常緊,就必須進行更多的溝通,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問題。
2. 站立會議 (Daily Sync):每天進行站立會議,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之內,每個人說明自己今天要做的工作,需要什麼幫助,有誰可以幫忙,可以更有效的調節資源和公關。
3. 多方位溝通(Google Docs / Gmail / Hangouts):對非緊急的事情,兩個團隊或者是兩個人一起討論所有的設計。Hangouts用於做快速響應。
4. 週會(Weekly Report):每週總結。豌豆莢的團隊產品經理要做週報,匯報這周的工作、發佈、取得效果以及數據。
5. 數據系統:MUCE 是豌豆莢的數據系統,上面有全公司所有的產品數據和運營數據。MUCE 的數據能夠用來驗證產品的假設、方向等。
第四步,人員管理——帶團隊:
項目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來執行的,所以帶團隊非常重要,在人員管理上,豌豆莢有三個基本原則:
1、Re-Organization& 換組:公司鼓勵員工換組,每個人都有機會到喜愛的團隊做更有趣的事情。只要在原團隊的績效合格,每季度都可申請換團隊或換工作內容。員工的績效不與 OKR 掛鉤,公司鼓勵員工挑戰難度、超越優秀,低 Level 的事情做不到優秀會被懲罰,做事不及格也會被懲罰。
2、One on One:在帶人方面, One on One 非常重要。One on One 指的是每個團隊的 manager 需要定期(最佳間隔是每週一次)與自己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進行一對一討論或者對話。在豌豆莢,manager 首先是一個教練,應該幫助自己團隊的成員成長。通過 One on One,manager 需要瞭解每個團隊成員現階段的狀態和遭遇的困擾,分享職業規劃,幫助他們正確地處理問題,更好地實現個人成長。
3、個人 OKR 和 Performance 體系:每個員工在每個季度初需要確定自己本季度的 OKR,在一個季度結束後需要根據自己這個季度的工作完成情況給 OKR 打分。每半年公司會進行一次 Performance Review,主要是 review 員工過去半年的績效,並根據 Performance Review 的結果變更 Job Ladder(業務職級)和薪酬。
值得一提的是,在豌豆莢,所有的個人Performance Review 的成就內容及級別都是全公司共享公開的,如下圖所示。這個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是不可想像的,豌豆莢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一方面對於豌豆莢來說可以做到更為公平和透明,另一方面也給每位豌豆提供了更好學習和成長自己的樣本,激勵大家在產品研發中更高質量的挑戰和要求自己。
第五步,興趣管理——排干擾:
1、激發興趣:HackDay,是豌豆莢一個特殊的節日,開始於2010年,類似黑客馬拉松。通常在春節假期回來的那一週,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們 3-5 人組成一隊,在連續48小時的時間裡,充分展現工程團隊的創意和想像力,完成一些比日常開發更 geek、更有趣的東西。
豌豆莢為了鼓勵大家更好的完成挑戰,也會設計一些特別有特色的獎品,歷史上2012 年提供的是蘋果剛出 Macbook Retina,2013年是 Google Glass,2014 年則是程序員最愛的 Herman Miller 頂級座椅。
在歷史的 Hackday 中,有不少作品最終都成了重要產品對外發佈,比如 MUCE、豌豆洗白白和 IAS(應用內搜索),都成為了豌豆莢極具特色的產品。
2、控制興趣:PolishWeek,讓公司慢下來,對已有產品的細節進行精細化的過程。在大量開發和新產品上線的過程中,我們會擔心因為走得太快而對產品的細節關注不夠。在連續3個工作周後,第4周通常是 PolishWeek。在 Polish Week 的這一週,豌豆莢內部不會進行新產品或新功能的開發,而主要是對現有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打磨,解決一些細節問題和小 bug,譬如產品內一些字體的統一等等。平均每個 Polish Week 會解決產品中各種 Bug 大約 200 個。
二、高效研發的流程和工具
過去幾年豌豆莢做 Windows 版的時候,嘗試過一個月、兩個月、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的發布節奏,整個模式跟 Chrome 比較像,有功能發佈就希望儘早的發。我們在服務端上每天都有更新,客戶端會慢一點,現在大概是兩週一個版本,如下圖所示:
在開發節奏上,前兩週的時間用於開發,然後截取分支準備發佈,接下來兩週進行測試,同時進行另一個開發,每一個迭代都控制在兩週之內。相對而言,服務端的發布比較好操作,可以做很多的回歸測試和自動化測試,不太需要手工的測試來做發佈,但是 Windows 和 Android 都會有一些 Beta 的發布,在內部很難模擬用戶的使用場景和用戶的環境,所以在 release 之後的過程中一般會抽樣 1%、5%、10% 這樣一個節奏來做驗證,主要是看某些指標是否達標。
這個流程剛開始執行的時候問題特別多。比如在這周開發完成以後,測試發現根本測試不了,有很多很多的 Bug,工程師只好利用第二個研發週期去修 Bug,然後又會影響第二週期的開發,這樣問題越來越多,就會導致流程很難進行,然後進入惡性循環。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在操作層面上一開始先用一個月的迭代來讓大家適應,同時要求 Master 分支必須是可用的(比如某人提交了代碼跑不起來,或者沒有經過測試,給其他同事帶來了阻礙,就會被要求請全團隊喝咖啡)。其次加強單元測試和回歸測試,確保每個迭代的研髮質量是可控的,後面的測試主要是回歸和校驗,減輕相互重疊的壓力問題。一個月的迭代跑順了之後,再跑到兩週、一週的節奏,整體來看,差不多用了半年的時間,豌豆莢就完全跑順了這個流程,想快可以快,想慢也可以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提升產品研發效率,豌豆莢內部開發了一款項目管理工具Wandoulabs。作為內部的溝通工具,它主要用來做跨團隊溝通,全公司所有員工都會使用。重要的 roadmaps 必須在這裡登記,登記了以後,一個項目需要多少設計師、需要多少marketing、每個階段是什麼樣以及工程師的發布狀態都可以在這裡看得到。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Wandoulabs,大概邏輯如下:不同的標記分別代表研發狀態、發佈狀態、負責的團隊及這個事情的重要級別。
對於重要的發布,豌豆莢有三個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要獲得 Product/Design Review 的批准。一個功能開發以後,無論是界面還是整個 UI,如果會影響到用戶的操作,或者影響到商戶的收入,比如我們的廣告系統或者和合作夥伴的一些策略調整,這就需要做 Design Review。Design Review 在豌豆莢裡面的時間大概是每週的週一、週三和週六,每次持續 1-2 個小時,包括Product(Review)、Design(Review)或Business(Review)。Product Design指的就是 PD,主要的視覺設計師或產品設計師必須全員參加。
第二要獲得 EngineeringTech Review 的批准。這更接近於傳統上的技術設計,主要是看某個功能在工程設計上是怎麼做的。做這個設計的團隊和所有工程師必須全員參加,也會有一個人來 host,還需要幾個指標的 review。這個過程是幫助相關的工程師把設計考慮更全面,包括流量、遊戲的帶寬壓力的需求等等。
第三要獲得 MarketingReview 的批准,主要是看產品上需要如何引入 marketing 團隊的配合,需不需要做一些傳播,需不需要注意公關策略等等。
同時對於更小的一些 Beta 測試則不強制要求。這些 Review 實際上是幫助整個團隊、整個公司去理解當前最重要是什麼,其實也是建立一個高標準的過程。
傳統零售業:電商進行時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407/t20140716_612936.htm 
A股傳統零售企業應該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購物方便及增值服務,重要的是,互連網讓零售商重新審視消費者的價值,作為零售企業從B2C升級到C2B的一座必經橋樑。
2014年,聚美優品、京東和阿里等中國電商相繼赴海外上市,其合計市值將達萬億之巨。而在這背後,是中國2.5億的電商活躍用戶、年度18000億元的網上成交額和被運往中國每一條大街小巷的50億個包裹。
電商已經改變了傳統產品渠道商的價值,昔日「坐地收錢」模式已逐漸受到挑戰,電商以更透明的價格、更好的退貨處理和快捷配送符合中國大多消費者的需求,而移動智能手機的高滲透率和移動網絡的不斷升級,又為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傳統零售商如何求變,大家似乎不約而同地發出「我要做電商」的吶喊,而投資者也在積極尋求成功實現O2O融合的投資標的。
傳統零售商開啟電商之門
據統計,2013年,中國共有約22家大中型實體零售商進軍線上銷售、發佈電商新戰略或上線新的電商項目,這其中就包括了諸多的A股公司。投資者一度將O2O視為零售業的「白衣騎士」,這從O2O概念股相較滬深300指數更強的走勢可以看出(圖1)。

零售公司的本質是低買高賣、不斷尋求成本最優化的一個「苦差」行業,因此A股零售企業擁抱互聯網不是門面功夫,更不能拿O2O當作「市值管理」的一時炒作題材,而應該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購物方便及增值服務,重要的是,它讓零售商重新審視消費者的價值,作為零售企業從B2C升級到C2B的一座必經橋樑。
無論是蘇寧的大佈局,還是天虹的全渠道佈局,O2O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無論是財力、還是時間成本都有可能是巨大的,從「店商」到「電商」,傳統企業需要改變的不僅是戰略思維、運營思維,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員構成、企業流程都需重組及優化。
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有助於零售企業精細化管理和運作,誰先融合互聯網,誰就有可能更早地建立競爭優勢。
美國零售商啟示
沃爾瑪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優勢是各大MBA教程的經典案例,但沃爾瑪電商的佈局卻嫌緩慢。早在1996年,沃爾瑪的walmart.com就已上線,但由於體驗差,業績並不理想。2001年,沃爾瑪確定了電子商務的長期戰略,對walmart.com進行改版升級,但直到近年亞馬遜等電商的低價競爭帶來實實在在的威脅後,沃爾瑪才開始真正發力電商建設。
2011年,沃爾瑪將原來的sitetostore服務升級為pickuptoday服務,顧客當天線上購買的商品可當天到門店提取,這樣大大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和消費額。2011年沃爾瑪耗資3億美元併購了Kosmix,組建了硅谷實驗室而後研發APP,其一系列的創新性應用包括商品導航、電子優惠券和自助結賬等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購物的體驗,這有利於提高門店客戶規模和單客消費額。2013年,walmart.com取得100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150%。
此外,傳統零售商的差異化競爭也是應對在線零售衝擊的有效之道,如美國的梅西百貨,業務構成中有20%的自營、25%的獨家經銷商品,其20個自有品牌佔據了20%的銷售收入,梅西百貨長年40%的毛利率是其他百貨零售商難以企及的,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瑪的自配比例也高達80%。
由此看來,現代零售業制勝的核心要素是:前台需強大的IT技術支持,後台需要優秀的供應鏈和店面管理及倉儲物流配送管理,在瞭解客戶的需求、精準定位後,提供有競爭力和高性價比的貨品,如此差異化競爭才是有效之道。
蘇寧云商:徹底變革+差異化O2O
2013年,蘇寧確立了 「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新型零售商業模式,為此制定了「一體兩翼」的互聯網戰略,即以互聯網零售為主體,實現全品類經營,採取線上線下同價政策,鞏固家電、凸顯3C、發展母嬰消費的線上線下的開放平台。
實際上,蘇寧云商的「野心」遠不止成為一家只賣家電和「3C」產品的零售商平台。繼2012年收購「紅孩子」母嬰商城之後,2013年10月,其又投資2.5億美元成為PPTV的最大股東,以進一步打通電視、PC和移動端,甚至計劃將其融入實體店成為可視化的互動端;2014年初,蘇寧云商又馬不停蹄收購國內知名團購網站滿座網,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O2O融合;接著今年2月,獲得國際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國際快遞運營牌照的電商,融合蘇寧龐大的倉儲物流系統後,蘇寧線上線下業務佈局看上去日益豐滿。
此外,蘇寧的互聯網金融也在佈局中,2014年除蘇寧推出類似「餘額寶」的「零錢寶」後,接著又獲得保險代理牌照,這是電商行業爭取到的首張保險代理牌照,如果蘇寧銀行能夠順利申請成功,無疑,蘇寧的互聯網金融概念也將充滿想像。
也有業內人士對蘇寧目前的線上線下策略並不看好,但這並沒有阻礙蘇寧按照既定戰略前進的步伐。為了吸引優質商家入駐,蘇寧推行「三免政策」即免年費、免平台使用費、免佣金。其次,經過蘇寧優選得以開店的商戶,蘇寧為其正品保證背書。這意味蘇寧易購還需要大筆投入。
但蘇寧還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除了多年家電及電子產品的銷售經驗和產業鏈管理優勢外,截至2013年底,蘇寧云商在全國有19個城市物流基地投入使用,17個城市物流基地在建,另外22個完成土地簽約,1600家門店也納入最後一公里建設規劃,消費者也可以在門店自提貨品,發揮其獨特O2O優勢。
當然,線下實體店的購物體驗是線上無法取代的,宜家的成功之道就在於此。所以,蘇寧目前正加快推進Expo超級店、地區旗艦店的業態標準化建設,為了增強購物體驗,除擴大品類外,如何更好體現產品差異化也是蘇寧所需面對的。
目前蘇寧云商市值485億元,一度以零售店面作為攻城略地的蘇寧,在電商的凌厲攻擊下幾乎變成負擔,但在蘇寧的差異化O2O戰略下,又很可能重新變成蘇寧最大的優勢。
傳統零售業:電商進行時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407/t20140716_612936.htm 
A股傳統零售企業應該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購物方便及增值服務,重要的是,互連網讓零售商重新審視消費者的價值,作為零售企業從B2C升級到C2B的一座必經橋樑。
2014年,聚美優品、京東和阿里等中國電商相繼赴海外上市,其合計市值將達萬億之巨。而在這背後,是中國2.5億的電商活躍用戶、年度18000億元的網上成交額和被運往中國每一條大街小巷的50億個包裹。
電商已經改變了傳統產品渠道商的價值,昔日「坐地收錢」模式已逐漸受到挑戰,電商以更透明的價格、更好的退貨處理和快捷配送符合中國大多消費者的需求,而移動智能手機的高滲透率和移動網絡的不斷升級,又為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傳統零售商如何求變,大家似乎不約而同地發出「我要做電商」的吶喊,而投資者也在積極尋求成功實現O2O融合的投資標的。
傳統零售商開啟電商之門
據統計,2013年,中國共有約22家大中型實體零售商進軍線上銷售、發佈電商新戰略或上線新的電商項目,這其中就包括了諸多的A股公司。投資者一度將O2O視為零售業的「白衣騎士」,這從O2O概念股相較滬深300指數更強的走勢可以看出(圖1)。

零售公司的本質是低買高賣、不斷尋求成本最優化的一個「苦差」行業,因此A股零售企業擁抱互聯網不是門面功夫,更不能拿O2O當作「市值管理」的一時炒作題材,而應該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購物方便及增值服務,重要的是,它讓零售商重新審視消費者的價值,作為零售企業從B2C升級到C2B的一座必經橋樑。
無論是蘇寧的大佈局,還是天虹的全渠道佈局,O2O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無論是財力、還是時間成本都有可能是巨大的,從「店商」到「電商」,傳統企業需要改變的不僅是戰略思維、運營思維,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員構成、企業流程都需重組及優化。
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有助於零售企業精細化管理和運作,誰先融合互聯網,誰就有可能更早地建立競爭優勢。
美國零售商啟示
沃爾瑪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優勢是各大MBA教程的經典案例,但沃爾瑪電商的佈局卻嫌緩慢。早在1996年,沃爾瑪的walmart.com就已上線,但由於體驗差,業績並不理想。2001年,沃爾瑪確定了電子商務的長期戰略,對walmart.com進行改版升級,但直到近年亞馬遜等電商的低價競爭帶來實實在在的威脅後,沃爾瑪才開始真正發力電商建設。
2011年,沃爾瑪將原來的sitetostore服務升級為pickuptoday服務,顧客當天線上購買的商品可當天到門店提取,這樣大大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和消費額。2011年沃爾瑪耗資3億美元併購了Kosmix,組建了硅谷實驗室而後研發APP,其一系列的創新性應用包括商品導航、電子優惠券和自助結賬等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購物的體驗,這有利於提高門店客戶規模和單客消費額。2013年,walmart.com取得100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150%。
此外,傳統零售商的差異化競爭也是應對在線零售衝擊的有效之道,如美國的梅西百貨,業務構成中有20%的自營、25%的獨家經銷商品,其20個自有品牌佔據了20%的銷售收入,梅西百貨長年40%的毛利率是其他百貨零售商難以企及的,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瑪的自配比例也高達80%。
由此看來,現代零售業制勝的核心要素是:前台需強大的IT技術支持,後台需要優秀的供應鏈和店面管理及倉儲物流配送管理,在瞭解客戶的需求、精準定位後,提供有競爭力和高性價比的貨品,如此差異化競爭才是有效之道。
蘇寧云商:徹底變革+差異化O2O
2013年,蘇寧確立了 「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新型零售商業模式,為此制定了「一體兩翼」的互聯網戰略,即以互聯網零售為主體,實現全品類經營,採取線上線下同價政策,鞏固家電、凸顯3C、發展母嬰消費的線上線下的開放平台。
實際上,蘇寧云商的「野心」遠不止成為一家只賣家電和「3C」產品的零售商平台。繼2012年收購「紅孩子」母嬰商城之後,2013年10月,其又投資2.5億美元成為PPTV的最大股東,以進一步打通電視、PC和移動端,甚至計劃將其融入實體店成為可視化的互動端;2014年初,蘇寧云商又馬不停蹄收購國內知名團購網站滿座網,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O2O融合;接著今年2月,獲得國際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國際快遞運營牌照的電商,融合蘇寧龐大的倉儲物流系統後,蘇寧線上線下業務佈局看上去日益豐滿。
此外,蘇寧的互聯網金融也在佈局中,2014年除蘇寧推出類似「餘額寶」的「零錢寶」後,接著又獲得保險代理牌照,這是電商行業爭取到的首張保險代理牌照,如果蘇寧銀行能夠順利申請成功,無疑,蘇寧的互聯網金融概念也將充滿想像。
也有業內人士對蘇寧目前的線上線下策略並不看好,但這並沒有阻礙蘇寧按照既定戰略前進的步伐。為了吸引優質商家入駐,蘇寧推行「三免政策」即免年費、免平台使用費、免佣金。其次,經過蘇寧優選得以開店的商戶,蘇寧為其正品保證背書。這意味蘇寧易購還需要大筆投入。
但蘇寧還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除了多年家電及電子產品的銷售經驗和產業鏈管理優勢外,截至2013年底,蘇寧云商在全國有19個城市物流基地投入使用,17個城市物流基地在建,另外22個完成土地簽約,1600家門店也納入最後一公里建設規劃,消費者也可以在門店自提貨品,發揮其獨特O2O優勢。
當然,線下實體店的購物體驗是線上無法取代的,宜家的成功之道就在於此。所以,蘇寧目前正加快推進Expo超級店、地區旗艦店的業態標準化建設,為了增強購物體驗,除擴大品類外,如何更好體現產品差異化也是蘇寧所需面對的。
目前蘇寧云商市值485億元,一度以零售店面作為攻城略地的蘇寧,在電商的凌厲攻擊下幾乎變成負擔,但在蘇寧的差異化O2O戰略下,又很可能重新變成蘇寧最大的優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