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朝鮮會進行改革開放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50

朝鮮的經濟正在崩潰,並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從1990年代開始,朝鮮的經濟就已經停止增長,人均GDP保持在1800美元,僅比韓國的5%稍多一點。由於食物短缺,2400萬朝鮮人民出於饑餓之中,每1000個新生嬰兒中有25個死亡,而韓國只有4個。為了生存,這個全球最集權、最封閉的國家將不得不打開國門。 朝鮮經濟的繁榮發展和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不僅有利於朝鮮自身,而且有利於周邊國家和全球的穩定。畢竟,朝鮮的突然崩潰或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將威脅到區域安全,周邊國家也將救濟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並承擔數萬億的重建費用。 要將朝鮮從現在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並轉向市場經濟,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需要提供大量的食物、技術和資金援助。但目前這種合作仍有重大障礙。 好消息是,朝鮮的領導層似乎明白目前經濟面臨的困境。在最近的講話中,金正恩強調有必要進行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農業和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 而且,為了吸引外資,政府還宣布成立了14個經濟特區。只要不損及他們的權力和國家安全,這次可能會受到朝鮮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的支持。 據官方統計,朝鮮從1984年開始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當時主要是效仿中國的成功經驗,制定了《國外合資公司法》。1993年時,朝鮮在聯合國幫助下設立羅津-先鋒經濟貿易地帶。但以上這些舉措並沒有產生太大效果,因為國外投資者擔心朝鮮缺乏政策信用,也缺乏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朝鮮應該效仿越南和中國,放松管制,進行自由化、私有化改革,追求宏觀經濟穩定,並建立新的法律制度和體系。這樣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對外開放為導向的經濟政策是經濟長期發展的前提條件。 朝鮮顯然並不缺少增長潛力。雖然朝鮮缺少中國和越南改革初期依賴的農業基礎,但天然的海港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利於其發展出口主導的經濟。 而且,朝鮮擁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廉價勞動力,足以和全球競爭者在密集型制造業上一較高下,比如鞋具,紡織、電子裝配等等。這些都可以形成一個以出口為主導的工業化經濟。如果相關條件都滿足,朝鮮可以利用“追趕效應”,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這需要朝鮮的鄰居韓國和日本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截至目前,開城工業園區的在韓方管理下的5萬名朝鮮工人是朝韓之間唯一的經濟合作。 朝鮮和韓國是天然的貿易夥伴。2012年時,朝韓間貿易額為20億美元,僅占韓國貿易總額的0.2%,但占朝鮮貿易總額的29%。據經濟學家Marcus Noland估計,如果兩國貿易常規化,兩國間貿易額將達到朝鮮貿易總額60% 有了對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堅定承諾,再加上強大的國際支持,朝鮮將有望複制韓國的成功模式,在未來幾十年獲得5%以上的年經濟增長。 但是,朝鮮目前的狀況並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國際社會希望它實現無核化,所以在此之前都對其進行封鎖。如果不願意放棄其核武器計劃,朝鮮將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來自世界銀行和IMF的官方援助也將暫停。 考慮到近期內朝鮮無核化的可能性不大,有必要形成一個替代性方案。國際社會,尤其是韓國應該擴大貿易和投資,幫助朝鮮建立一個更加開放、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與此同時一起進行無核化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經濟的不斷繁榮和開放,有可能帶來進一步的政治變革。 (原文刊於project-syndicate,作者Lee Jong-Wha為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