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今年跑輸全球滬綜指挫逾一成 恒指暫仍見紅
1 :
GS(14)@2016-12-30 08:12:49■美股及英股較去年底升13.8%,反觀中港股表現黯淡。
【財經專題】中港股市今年跑輸全球!今日是港股最後一個交易日,2016年經過A股熔斷、美國大選等政經大事,恒指全年錄逾6,000點波幅,但截至昨日止,埋單計數全年卻幾乎零進賬,較去年底微跌0.6%,H指更跑輸恒指,年初至今錄3.6%跌幅;滬綜指則跌逾一成,中港股獨憔悴。記者:余倩敏 賴俊達
今年環球左右股市大事多,但埋單計數,歐美及亞洲主要股市今年均普遍向上,美國道指飆近14%,英法德股升幅介乎4.6%至13.8%,台灣、韓國及新加坡亦有0.2%至一成升幅。反觀中港股市雖非風眼所在,卻普遍跑輸亞洲區以至全球主要股市。滬綜指、深証綜合指數及滬深300指數,年初至昨日分別錄得12.5%、19.8%及11.6%跌幅,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包尾。
新貴瑞聲成藍籌升幅王
回顧恒指今年走勢,首季受內地與環球經濟憂慮困擾,2月份創下18278點全年即市低位,第二季雖V彈,但仍要繼續「潛水」。直至6月底英國通過脫歐,市場對美國加息憂慮突降,刺激港股隨外圍反彈,恒指9月曾創24364點今年即市高,惜其後因加息預期重臨而回落。截至昨日止,恒指仍較去年底收市價21914點有124點跌幅,仍未能浮上水面。藍籌股全年亦跌多過升,由年初至昨日計有20隻恒指成份股向上,30隻向下,以第四季才染藍的瑞聲(2018)升約四成稱霸,澳門賭收有改善下,去年表現第二差的銀娛(027),今年翻身成大贏家,與金沙(1928)齊齊包辦升幅榜第二及第三位,分別升36%及25%。去年王者騰訊(700)今季走勢令人失望,但全年仍有逾兩成升幅,晉身今年第四大升幅藍籌。另隨着煤炭價格回升,神華(1088)今年升近兩成,洗脫去年勁挫47%最差藍籌污名。
專家明年睇好平保 騰訊
不過跌幅達雙位數的藍籌亦不少,聯想(992)年初至昨跌逾四成;美國經濟好轉無助利豐(494),今年亦跌逾三成,成今年第二遜色藍籌;內需股百麗(1880)及恒安(1044)、內房股中海外(688)及潤地(1109)等,同樣跌逾兩成。展望明年,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內險股及中資科技股最大機會成為明年藍籌王,因前者投資收益有望改善,業務可望再有增長,平保(2318)更兼具分拆陸金所概念,值得睇好;看中資科技股如騰訊全因估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且有盈利增長前景配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30/19881284
MPF去年人均賺1.3% 跑輸通脹
1 :
GS(14)@2017-01-06 02:05:58【本報訊】路透理柏統計去年本港強積金(MPF)表現,全年平均僅賺1.26%,跑輸通脹,打工仔人均賺2,971元。受惠美股勢如破竹,去年尤以美股基金表現最好,大賺8.17%,跑贏大市;至於本港打工仔重倉的港股基金,全年僅賺1.07%。
美股基金升8%最標青
強積金表現一直以跑贏通脹為目標,政府預期去年本港基本通脹為2.3%,不過,專門蒐集強積金數據的理柏數據顯示,去年本港強積金平均僅賺1.26%,又再跑輸通脹。按截至今年9月底強積金資產總值6,554.85億元計,即每名打工仔平均賬面僅賺2,971元。若單計去年12月表現,本港強積金平均更要蝕0.67%,其中港股基金表現尤其差,單月要蝕4.03%。全年埋單計,各基金組別中以美股基金表現最標青,全年平均升8.17%;港股基金則僅升1.07%。大中華股票基金則升1.27%,環球債券基金蝕0.11%。上月美股基金造好,吸引打工仔追入。信安指,美國股票基金是12月較多人轉投的基金,惟整體來說,該行的強積金成員仍沒有大舉轉換基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5/19886914
滙控中移跑輸大市
1 :
GS(14)@2017-03-22 00:29:22【本報訊】港股累計今年大升11%,以收市價計已為2015年股災後的一年半高,約六成恒指成份股表現是跑贏或看齊恒指,但在四成落後藍籌中,有不少重磅股,包括滙控(005)、中移動(941)及建行(939),今年升幅分別只有3.1%、6%及7.9%,另外「三桶油」亦全線跑輸,包括最遜色的中海油(883),暫仍挫5.9%。大落後藍籌還包括收息股領展(823)及煤氣(003),今年分別只有3.4%及不足一成進賬;另外濠賭股金沙(1928)只有4%升幅,相反同業銀娛(027)卻大彈近兩成;其餘有太古(019)及港交所(388),分別只有半成及7%升幅。至於恒指今年升市功臣,要數騰訊(700)大升17%,另外國壽(2628)亦大漲24%。最強勁藍籌有大升52%的吉利(175)外,緊隨其後有九倉(004)及潤地(1109),分別大升33.2%及29.3%。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860
創板指數新低 今年累跌逾5%大幅跑輸恒指 分析料難反彈
1 :
GS(14)@2017-04-12 22:39:41【本報訊】恒指昨悶跌5點之際,創業板指數再跑輸跌約0.9%,收市報340點,為2000年後有紀錄以來最低收市水平,年初至今累計跌逾5%,反觀恒指期內卻進賬一成。分析指創板股質素欠佳,又隨時要面對第三板的挑戰,指數長期下跌是正常現象,除非巨額資金市重臨,否則難見反彈。記者:余倩敏
創業板近年陰乾式下跌,繼上周創出成立逾16年來的即市低位後,昨收市再破有紀錄低位,今年至今跌5.2%,惟恒指同期升幅約一成。73隻創板指數成份股中,年初至今有50隻或68%向下,跌幅最勁是雲裳衣(8127),股價昨挫23.8%;今年已狂瀉94%,最高市值的「翠如BB股」聯旺(8217)今年亦已下跌13%。
恒指H指ETF成交大增
事實上,創業板指數成份股交投近月漸見低迷,昨成交僅約2億元,翻查近月大部份日子,創業板指數成份股每日合共成交約為1至3億元,與主板每日數百億元成交比較,僅相當於不足0.5%,相較2015年第二季的「港股大時代」,創業板指數曾見五年高,期內成份股的成交相對主板比例一度高近2%。資金有捨棄細價股、熱捧藍籌迹象。恒指及H指的ETF(指數買賣基金)近日成交大增,兩股昨合共成交額54.5億元,躋身最活躍港股三甲,佔大市成交8.4%,而上周四及周五相關比例更高達10%至11%。細價股專家、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指,市場對創板股熱情大減是由於近年有太多創板股掛牌,且多數上市後業績走樣或虧損,只有少數合資格轉主板,指數長期向下走是正常現象,除非出現連垃圾股也熱炒的資金市才有機會反彈,「歷史上根本冇一間公司上咗創業板,跟住夠數轉主板,越做越好。大部份只係越做越差,轉到主板嗰啲興奮一輪,好快又打回原形」。
隨時面對第三板挑戰
他又指,倘第三板上市的公司質素較創業板佳,後者更會由「二奶跌落三奶」。主板方面,恒指延續近期悶局,昨全日上下波幅不足100點,是上周一以來第二次,最終收市微跌5點,連跌三日,合共蒸發138點。H指跌20點或0.2%,收報10253點。主板成交651億元,沽空率12.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1/19986599
惠理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 3年前檢討為何價值投資跑輸
1 :
GS(14)@2017-06-28 05:45:57【明報專訊】近期最矚目股份之一的騰訊(0700),昨日更創出上市新高。李以立表示,惠理旗下中國基金組合中最大變化是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過去組合持有科技股比重一向高,但自3年前檢討價值型投資為何未能大幅跑贏大市,是因為價值型是針對傳統行業及數據,如市盈率及市帳率等,但一將該等篩選準則放在科技股上,很多指標不合格。為解決此問題,在近一兩年間引入大數據系統,基金組合可以加重科技股投資,基金表現開始轉佳。
此外,中國A股剛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憧憬內地A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喜訊,雖然公布後A股升勢不大,惠理高級基金經理李以立相信「入摩」長遠對中國金融改革有利。
李以立在管理基金經驗一向以由下而上,看公司市盈率或市帳率為大準則,過去希望選擇一些股份市盈率是可以在20至40倍以內,但當應用在科技股身上,完全不可行。
現時用大數據資料,可以看到科技股中用戶及服務對象情况如何,故可以大膽添加有潛質科技股。
騰訊已成「巨無霸」 難有大驚喜
他以新浪公司(SINA)旗下微博(WB)曾在4月是組合之十大,但現時已跌出十大,因為持有兩年時間,已升了很多,鍾情該股的原因是其成功建立一個平台,用戶習慣上其平台發布個人資訊及瀏覽朋友圈生活動向,也有網紅。而有趣的是在兩年前很少評論員留意該股,反而基金在大數據幫助下,比較多方面數據,認為該股實屬吸引。
反而,他則未必鍾情很多人持有的公司,例如騰訊是基金十大持股,但會短線買賣為主,因為騰訊已屬「巨無霸」,業務發展穩定,難有大驚喜。
李以立表示,分析科技股前景時,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自由現金流」(free cashflow),因為淨現金可以用作派息及再投資。事實上,很多科技公司手上有很多發展的項目,但未必很快會有盈利,若只計盈利就會抹殺很多有潛力的公司,但一定有客戶基礎。
如果有科技公司發展出一個產品,可能怕現今科技太快,他寧願選擇一個平台多於一個產品受歡迎的公司。
以「入股」心態選股 取第一手資料
惠理基金在傳統行業的投資理念是,雖然市場短期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差異,但長遠價格最終會反映基本價值。李以立表示:「我們密集地進行自下而上基礎研究,以挑選出估值偏低的股票,預期這些證券在經歷市場短期波動後會通過市場機制逐漸向上修正價格,並反映其長期內在價值。」
李以立又指出,惠理分析師把每次投資都視為入股一間企業,而非購買一隻股票,這種方式需要團隊透過實地考察,與管理層、銀行家、客戶、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面對面開會來獲得第一手資料,同時深入了解各公司,「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與公司專屬財務模型中使用的關鍵假設作對比,並作為我們的決策基礎。我們亦會分析和比較盈利能力、經營效率、資本使用效率、金融流動性、增長趨勢和市場估值等各個關鍵財務比率」。
太依賴國家支持 避開「政策股」
中資股的行業前景深受國家政策左右,如果公司增長主要靠政策支持,李以立便未必會選擇這類公司,因為一旦失去國家政策支持,屆時公司的盈利將無以為繼,這類公司不能長期持有,基金未必會考慮將其納入投資範圍之內。若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毋須依賴國家政策,也可以有增長,代表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他會對該類公司較為看重。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32&issue=20170628
本地地產股跑輸 分析:憂樓價升勢放緩
1 :
GS(14)@2017-07-08 20:49:06【明報專訊】雖然聯儲局縮表時間未定,美國通脹亦放緩,但近期本港地產股及房託走勢卻跑輸大市,恒生地產股指數過去一個月內跌近4.5%,較恒指不足2%的跌幅明顯跑輸(見圖)。有分析員認為市場早已預計儲局加息因素,近期回調主要是因市場憂慮本地樓價下半年增速放緩。
美加息預期之內 樓市影響暫微
過去一個月中,跌幅最大的本港地產股為會德豐(0020),累跌9.14%,新地(0016)跌近6.7%,恒基地產(0012)亦跌6.19%;領展(0823)期內跌3.81%,泓富(0808)與置富產業信託(0778)亦各跌1.48%與1.26%。瑞銀中國內地及香港房地產行業研究主管李智穎表示,本港樓市上半年整體表現較好,中原指數升幅達11%,各開發商銷售數據亦理想,故至下半年市場會擔心能否保持高增長。
至於聯儲局決策是否會影響到港銀加息繼而波及地產股,李智穎認為市場對此早有準備,且現時亦預計加息幅度放慢,故未來相關板塊表現整體仍以基本面為主。
港匯再次跌穿7.81
李智穎續指,預計今年下半年本港住宅銷量將有所放緩,但預料股價不會出現大幅回調;房託等收租物業方面,她看好寫字樓,本港零售市道回暖亦將提升大眾零售舖租,但高檔零售舖租仍有下跌風險。此外,港匯昨日午盤後逐漸走低,至傍晚再度跌穿7.81水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06&issue=20170707
地產潮文:戇居居跑輸大市
1 :
GS(14)@2017-08-04 06:10:54近日跟某女性朋友討論住屋問題,她詢問筆者,購買辣招鬆綁後新樓的升值能力如何。以供應細單位、大部份單位設懸棺式露台與/或黑廁聞名的灣仔囍匯為例,最近20宗二手成交,有17宗賬面獲利個案與3宗賬面蝕讓個案。當中原裝開放式單位全數都是賺錢離場,賺幅介乎3.05%至20.98%不等,但全數跑輸大市,印證近年投資劏房/納米新樓不一定大賺特賺。至於原裝一房/一房加儲物房/一房複式單位則錄得1宗賬面微蝕0.06%的個案,其餘單位賺幅介乎16.37%至36.26%之間,近半數單位跑贏大市。至於原裝兩房/兩套房/三房單位更有2宗賬面蝕讓個案,其餘3宗獲利個案賺幅介紹0.07%至20.68%不等,走勢同樣個別發展,全數跑輸大市。鄰近港鐵站與金融區、港島區罕有大型市區重建項目、具租務潛力等賣點,都吸引民眾瘋狂搶購囍匯單位,多位明星入市更是一時佳話。不過,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和中原城市分區領先指數(港島區)則分別由2013年11月下旬的119.53和125.71,分別攀升至2013年7月下旬的159.88和171.38,升幅分別為25.2%和26.6%。當時以一句「戇居居買咗層樓!」見報的婚姻介紹所老闆吳美玲(Mei Ling),其後賣出的單位雖然賺取接近兩成利潤,但仍然跑輸大市。囍匯近期的20宗二手成交,只有6宗能跑贏大市或與大市同步,是否意味着一手樓售價過高,蠶食業主日後轉售利潤,值得大家三思。地產小子
http://www.propertykids.blogspot.hk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3/20110351
港人外遊增 本地零售股跑輸大市
1 :
GS(14)@2017-08-29 01:25:30【明報專訊】本港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快速增長5.3%,港股快將連升8個周末,股市非常暢旺,惟社會財富始終未有落入本港零售商的口袋裡。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師洪灝表示,雖然本港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有不俗升幅,但值得留意的是,私人消費包括港人境外消費,港人外遊需求過去一直有增無減,加上匯率因素令海外購物較本地消費廉宜,不少港人索性「儲定彈藥」到海外消費。
次季港人赴日消費60.9億
以港人熱門旅遊地點日本為例,今年4月至6月赴日港人按年上升38%至59.3萬人次,港人總消費金額達852億日圓(約60.9億元),人均消費逾1萬港元,為五大最高消費地區之一。
日本國家旅遊局亦表示,香港及韓國旅客是帶動第二季旅客消費總額上升的主要「貢獻者」。據當局數據,4月至6月赴日旅客消費總額按年上升13%至1.07萬億日圓(相當於764.9億港元),季度升幅創下數據自2010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上半年零售銷貨值按年跌0.6%
私人消費開支亦包括房屋、交通、醫療教育服務等開支。洪灝表示,香港樓價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上升,反映房屋需求強勁,「『供樓』已佔本港家庭收入70%至80%,樓價高企並非反映財富效應,反而是大大壓抑了港人消費;僅餘的消費預算又選擇到境外消費,實際上只有花在基本生活所需的金錢落在本港零售商」。
本港上半年零售銷貨值仍按年跌0.6%,洪灝表示,隨着港人及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對本港零售業未感樂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02&issue=20170828
港家族辦公室保守 回報跑輸全球
1 :
GS(14)@2017-09-17 17:29:10【本報訊】香港富豪家族多以房地產起家。有調查顯示,香港家族辦公室於2016年取得5.9%回報,雖然較前一年大幅增長5.1個百分點,惟跑輸全球及亞太區1.1及0.8個百分點。瑞銀亞太地區環球家族辦公室業務主任Anurag Mahesh解釋,主要由於香港家族較保守,配置較多資產在現金及房地產。
多持現金及投資房產
瑞銀與Campden Wealth Research昨日發佈環球家族辦公室2017年報告。報告指出,香港家族辦公室於2015年回報為0.8%,跑贏其他地區,當年全球水平為0.3%,亞太區更只有0%。不過,去年各區表現已大為不同,受惠於成熟市場的股票市場及私募股權表現強勁,全球投資回報大幅上升6.7個百分點至7%,亞太區亦升至6.7%,表現最好的北美地區更達7.7%,惟香港只有5.9%,形勢出現扭轉。
Mahesh解釋,香港家族辦公室配置更多資產在現金及房地產投資,反而較少配置私募股權及債券,拖累其整體回報所致。去年香港家族辦公室在現金配置佔比達12.4%,高於全球的6.6%及亞太區的8.7%水平;同時在房地產投資的配置佔比達26%,亦高於全球的16.2%及亞太區的20.3%水平。但他稱,香港家族取態更保守,去年持有更多現金,冀市場走下坡時趁低吸納,相信今年香港家族辦公室的資產配置會有更大差異,「香港家族回報較低,但同時風險也低很多,總要在風險管理及高回報中二選其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3/20151416
陳永傑:港樓跑輸港股
1 :
GS(14)@2017-10-01 19:18:48【明報專訊】本港二手住宅樓市今年上半年,有10.59%的升幅,無可否認跑贏了許多投資產品。但如果與股市相比,就相形見絀,因為恒指同期上升了17.11%,贏了一條街。
全球股市升幅 港只排第四
許多人都感到樓市半年升了超過10%,比起通脹以至加薪幅度高得多,令部分未上車的港人感到差距愈拉愈遠。今年以來美匯指數愈跌愈有,使持有美元現金的投資者爭相物色投資產品,以求保本。去年底已經有不少人四出尋找投資工具,由於股市流通量比較樓市更大,而且港股多年來未有表現,處於偏低水平,吸引到不少資金流入,今年上半年已勁升17.11%。雖然同期港樓上升了10.59%,卻被港股搶了鋒芒。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港股如果比起世界其他股市,亦遜色不少。全球升幅最大的股市要數阿根廷MerVal指數,勁升29.52%;其次是土耳其ISE國際100指數28.54%;備受朝鮮威脅的韓國竟然位列第三,韓國綜合指數亦升18.03%,香港恒指升幅只是「阿四」而已。
投資者或向港樓施回馬槍
雖然本港樓市上半年表現不俗,但因近年有一定程度的累積升幅,年中開始已經見到徘徊有需要回氣的現象。其他股票市場卻繼續愈升愈有,美國標普500指數又再創新高。單以恒指而言,亦觸及28000點,比較年中時再升逾8%,股市已逐漸成為投資者的熱門投資工具。
港樓儘管在調整中,但實物始終是穩健的投資,投資者再向港樓施展回馬槍,可能性是不低的。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93&issue=2017092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