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援引阿聯酋央行副行長消息,阿聯酋與中國將很快啟動人民幣350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阿聯酋將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這是一個月來第二個推進與中國進行本幣互換的中東產油國。在主要油氣出口國俄羅斯開始遠離“石油美元”、聯手中國推進去美元化之時,人民幣也在漸漸向“石油美元”的核心地帶——中東滲透。
今年11月4日,中國央行與卡塔爾央行簽署了規模為人民幣350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並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機制試點地區擴大到卡塔爾,初期投資額度為人民幣300億元,此後中國工商銀行多哈分行獲批成為卡塔爾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與卡塔爾不同,阿聯酋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早在2012年1月就已簽署。路透報道援引民間銀行人士觀點稱,此協議實用性不高,因為阿聯酋絕大部分的貿易是以美元結算,外匯儲備多為美元,該國的貨幣也與美元掛鉤。
據路透報道,阿聯酋央行負責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副行長Saif al-Shamsi表示,目前正在啟動互換協議,未來幾個月將完成進程。被問及該國央行是否會進行儲備多元化時,他說:“不會,99%都是美元。”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跌約40%,俄羅斯、巴西等多個產油國的貨幣也重挫。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援引法國巴黎銀行(法巴)的研究發現稱,估計新興市場能源出口國今年在全球市場的凈撤資額將高達80億美元,這是十八年來首次凈撤資。
這種撤資現象不難理解。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占這些新興經濟體GDP總和的26%,也相當於這些經濟體發行外債規模的21%。對這些經濟體而言,國際油價大跌意味著財政收入減少、GDP增長下滑。而這些後果對美元的償債風險和信用評級又是負面因素,所以石油美元的可持續性和流動性比例都會大受影響。
同時,因為今年歐美對俄羅斯施加迄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與中國2010年就推出的兩國本幣交易突然在今年10月風生水起。當月中俄簽訂人民幣1500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莫斯科交易所與中國銀行簽署了加強合作的協議,還協商在中俄市場推出新的投資者服務。
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俄羅斯企業正加快步伐,轉向直接用人民幣和盧布來交易和結算對亞洲的進出口商品。中國外匯交易系統網站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和盧布的直接交易額從9月的3.07億美元激增到了10月的12億美元,這一數據今年7月還僅有5200萬美元。
上述法巴報告認為,“石油美元”流動減少的影響會體現在金融市場、貸款市場和美國國債收益率方面,後三者受到的影響會放大。另有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的花旗分析觀點也認為,債券、特別是企業債市場將大受影響。
花旗報告稱,過去五年,“石油美元”投資者的資產規模增加了2.5萬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5000億美元。這五年間大量石油美元都流入了債券市場。而油價暴跌導致石油出口國的“石油美元”收入減少,回流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相應大減,所以即使如今美元走強,美元企業債市場也依然疲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素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美聯儲周三會議聲明中可能繼續對加息一事“保持耐心”,但耶倫之後的工作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北京時間本周四淩晨3:00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公布一月份議息會議的結果,Hilsenrath本周二撰文指出,許多美聯儲官員已表示,他們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年中前後上調當前接近零水平的基準短期利率。
耶倫上個月稱,“耐心”一詞預示美聯儲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不會加息。這意味著,如果美聯儲想要就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作出暗示,他們需要在3月17~18日的政策會議上改變或放棄“耐心”這一措辭。
Hilsenrath認為,耶倫在過去的一年里的工作主要是繼續實施前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QE3退出方案。如今要面對何時加息這一問題則更加棘手,並存在更多爭議。
全球背景也使事態更加複雜,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其他央行正采取額外貨幣措施來支撐本地疲軟的經濟和提振低迷的通脹,這給美元帶來了上行壓力。
他指出,最終決定將取決於有無充足的證據表明美國經濟強勁到可以承受加息,或經濟和通脹是否過於疲軟,使美聯儲感覺有必要等一等。
部分美聯儲官員,如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認為美聯儲不能等到失業率進一步大幅下降再加息。上個月失業率為5.6%,美聯儲官員預計與穩定的2%的通貨膨脹率相對應的失業率在5.2%~5.5%。
另一些官員表示懷疑。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的數據,他不是很確信通脹率將回升至2%,這正是他願意保持耐心的原因。他說,他尤其擔心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收益率下降顯示出投資者認為通脹沒有上行壓力。
Hilsenrath表示,耶倫任美聯儲主席以來,政策立場比做副主席、舊金山聯儲行長時更偏中立,在擔任這些職位時,她曾經主張大規模、持續的寬松政策;但做美聯儲主席時,她尋求的是與同僚達成共識。
“2014年美聯儲就是每次會議削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所以去年工作相對輕松”投資咨詢公司III Associates首席經濟學家Karim Basta表示,“自上次加息來已經過了九年,所以關於首次加息的溝通頗具挑戰性,我估計如今交易大廳里有三分之一的交易員都沒親身經歷過一次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惠譽預計,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的增加將促使中國和非中國政府、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在2015年發行更多點心債。
- 2014年10月,英國政府成為第一個發行點心債的非中國主權國家。之後,就在2014年11月中國指定悉尼為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兩天後,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發行了點心債。
- 惠譽預計,其他有清算中心的主權國家如果今後想成為人民幣的主要交易中心,也會在未來12個月中陸續發行點心債。從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發債案例來看,首次發行規模可能較小,發債重點在於發展市場而非融資。
(本文作者為惠譽評級高級董事麥特•詹美遜 (Matt Jamieson) 、惠譽評級高級董事鮑冰娜 (Sabine Bauer),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結算、貿易和貨幣投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參與者可以直接進入中國國內金融市場。惠譽預計,這些離岸清算中心的增加將促使中國和非中國政府、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在2015年發行更多點心債。
人民幣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增加
全球人民幣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很快,2014年,共有8個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在倫敦、法蘭克福、首爾、巴黎、盧森堡、多哈、多倫多和悉尼這幾個主要全球金融中心成立,2015年至今,另有兩個同類清算中心也在吉隆坡和曼谷成立。目前全球共有14個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其中最早的兩個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成立於香港和澳門,之後2012和2013年分別在臺灣和新加坡成立了兩個清算中心。(這些市場上離岸人民幣的縮寫為CNY)。
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和雙邊貨幣互換
離岸清算中心銀行可以直接將當地貨幣轉換為人民幣(反之亦然)而無需先轉換成美元,這節省了金融機構和企業與中國進行貿易/交易時的時間和成本。惠譽預計,離岸清算中心的發展可以支持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支付、貿易、投資以及用作儲備貨幣。清算中心數量的增加讓人民幣更廣泛地地用於跨境結算,這些清算中心可以提供一系列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服務,有助於歸集人民幣儲備並發行點心債。
允許返回中國的資金金額必須符合中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條例中的規定額度。對此,中國授予香港27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臺灣1000億元人民幣、德國、英國、法國和韓國各800億元人民幣,新加坡、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各500億元人民幣。
香港一直控制著絕大部分離岸人民幣資金,雖然該地區此類資金的所占比重已經從2012年全年平均80%的水平下降到2014年10月底的70%。惠譽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所占比重(以支付價值衡量)可能升至35%。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數據,截止到2014年10月底,向中國和香港付款時,50個國家的10%以上的支付價值是用人民幣支付的。
惠譽預計香港以外的離岸人民幣資金量目前約為7000億元人民幣,其中臺灣、新加坡和澳門的資金占很大一部分。因此,新增離岸清算中心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趕上香港,而香港到目前為止擁有最為完善的相關基礎設施和最大規模的離岸人民幣儲備,截止到2014年9月底,該地區的存款和大額存單為11280億元人民幣。
累積離岸人民幣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結算差額和貨幣兌換。就此而言,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14年11月17日起取消了“人民幣每日兌換額度不超過2萬元”的規定,這將有助於人民幣存款的累積。此外,金融管理局2014年11月上旬做出的“指定7間銀行作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一級流動性提供行,承諾在香港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莊家活動”的決定也有利於流動性,作為回報,金融管理局為這七家銀行的每一家都提供20億元人民幣的特定流動性額度。此外,其他相關安排還包括銀行可以當日、隔夜以及次日從金融管理局獲得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指定中國銀行的香港分行,即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個人民幣清算銀行。該銀行的職責包括為參與行提供清算、結算和托管賬戶服務,這讓該行有別於當地同業銀行。起初人民銀行允許該行使用其他銀行的存款進行國內市場清算,後來考慮到香港人民幣儲備深度,當局於11月將職責改為為客戶存款進行離岸清算。
發行點心債不再僅限於香港
全球各地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快速發展表明2015年及以後點心債的發行會有大幅增長的潛力。點心債市場的規模從2009年底的相當於50億美元的金額增至2014年底的大約700億美元,但此類債項的發行仍然處於初級階段,截止到2014年底,點心債的發債規模僅占5.8萬億美元的本幣債券市場的一小部分。由於2012年底之前香港和澳門是唯一的兩個指定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且香港離中國大陸較近,所以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的點心債都是由香港發行的。
點心債市場概覽
(季度市場活動,不包括大額存單)
但是2014年10月,英國政府成為第一個發行點心債的非中國主權國家。2014年6月倫敦被指定為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後不久,英國發行了價值30億人民幣的點心債,之後,就在2014年11月中國指定悉尼為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兩天後,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發行了10億人民幣的點心債。這些主權國家的點心債的發行規模和一般的英鎊或澳元政府債相比很小,所以發債的重點顯然在於發展各自金融中心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因此惠譽預計,其他有清算中心的主權國家如果今後想成為人民幣的主要交易中心,也會在未來12個月中陸續發行點心債。從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發債案例來看,首次發行規模可能較小,發債重點在於發展市場而非融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二,兩位美國地方聯儲主席雙雙表示美聯儲離加息時點越來越近。
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稱,在1月薪資上漲快於預期以及就業市場“非常強勁”之後,美國央行開始加息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他稱,加息可能讓一些投資者陷入困境,但這不應該阻礙美聯儲在必要時收緊政策。
威廉姆斯表示,就業市場的表現正在好轉。盡管低油價和美元的強勢會壓低通脹率,但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低油價和強勢美元帶來的影響將會逐漸減弱,強勁的就業市場和強勁的經濟表現將會主導未來。他認為美國個人薪資將增長3%~3.5%,通脹率將會重新回到2%。
里士滿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更是直接點出了具體加息時點,“目前而言,在我看來6月份加息是具有吸引力的選項,”他周二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發表講話後對記者表示,“從現在到6月份的數據可能會讓我改主意,但是那必須是出人意外的數據。”
他說,近期的數據鞏固了他對於6月份開始加息的觀點。
“與一年前相比,經濟明顯在以更快、更加可持續的速度增長,”萊克說,”這方面的證據不斷增加。增速更快的經濟需要更高的實際利率。”
當被問及美聯儲應該何時取消保持耐心的承諾時,萊克說,他們必須相應地提前修改聲明,以改變前瞻指引。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2月份會議結束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保持耐心”意味著該委員會在隨後的兩次會議上不可能調整利率。這意味 著如果美聯儲計劃6月份加息,他們要在3月17~18日舉行的會議上放棄這一措辭。
兩位聯儲主席在今年的FOMC會議中都擁有投票權,兩人的講話正值外界猜測,經過逾6年的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後,美聯儲將在何時觸動加息扳機。
根據彭博社總結的美聯儲官員鷹鴿表來看,萊克是今年有投票權的地方聯儲主席中最為鷹派的一位,支持早日收緊政策,而威廉姆斯則是相對鴿派的一位,他本次講話向鷹派的轉變值得註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日前講話稱,中國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越來越相似,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離我們越來越近,外匯市場已經開始顯現。
上述講話中,管濤提到,國際上美元匯率強勢基本確立,世界經濟複蘇緩慢,新興市場逐步暴露脆弱的問題,面臨資本流動沖擊;國內經濟增長、物價都有下行壓力,財政金融風險在逐步釋放。這些情況和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很多情況非常相似。
對於為何大家都關註資本外流、人民幣匯率走勢,管濤說,外匯市場開始顯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在靠近。他建議,在擬定“十三五”規劃時,梳理、總結和評估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采取的宏觀經濟對策和管理危機風險的政策。
上周《上海證券報》發表的管濤文章也提到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的問題,稱中國發生資本外流早有“蛛絲馬跡”,現在的市場反應其實是後知後覺、自己嚇自己。文章認為,去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由上年的偏流入轉為偏流出壓力主要源於:國際上新興市場普遍承壓,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
上述文章認為,資本外流是預期中有序的、適度的調整,各方必須從思想和措施上深刻認識並積極適應跨境資金流動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
今年伊始人民幣匯率就保持跌跌不休的態勢。截至本月第一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九天七度逼近跌停,本月2日收創逾兩年新低。《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援引專家預測稱,人民幣匯率在局部時期內會貶值,但幅度不會過大,未來人民幣還要國際化,總體趨勢是穩定中有小幅升值。
以下是新浪財經發布的管濤上述講話實錄:
我今天想講一個觀點,就是建議在擬定“十三五”規劃的時候重溫一下亞洲金融危機。
我個人認為,中國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越來越相似了。從國際上看,美元匯率強勢基本確立,雖然這一次國際金融危機是始於美國次貸危機,但是隨著美國經濟的複蘇,美國貨幣政策趨向正常化,美元匯率走強,這個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格局會帶來深刻的影響。
而國際上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像日本安倍經濟學的效率正逐步遞減,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動力不足,有人甚至說整個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長期停滯。新興市場持續承壓。
我記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大家談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經濟是脫鉤的,保持不低的增長。2008年、2009年全球開始刺激的時候,新興市場是引領世界經濟的複蘇。但是現在來看,新興市場隨著全球流動性的結束,新興市場很多結構性的問題,脆弱性的問題逐步暴露,面臨著資本流動的沖擊,這是國際上的情況。
從國內來看,一個是經濟的下行壓力,從高速增長轉到了中速增長,調整的勢頭越來越顯現,到底多少是底很不清楚。另外就是物價也有下行的壓力,PPI已經連續35個月負增長,今年1月份CPI是0.8,當然這個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是至少給市場的信號就是下行的壓力比較大。在三期疊加這樣的背景下,財政金融風險在逐步的釋放。從這些情況來看,和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很多情況是非常相似的。
為什麽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外匯市場運行發生了一些很大的變化?大家都在關註資本外流的問題,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問題?實際上我們感覺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外匯市場已經開始顯現了。
基於這種考慮,我個人建議,我們在擬定“十三五”規劃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從事後有這樣一個樣板,我們把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采取的一些宏觀經濟應對,還有一些危機風險處置的管理這些政策我們好好的評估一下,哪些是經驗我們需要繼續繼承的,哪些是不足我們需要改進的,我覺得在“十三五”規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我們做的事情好好的回憶、梳理、總結和評估一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日前講話稱,中國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越來越相似,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離我們越來越近,外匯市場已經開始顯現。
上述講話中,管濤提到,國際上美元匯率強勢基本確立,世界經濟複蘇緩慢,新興市場逐步暴露脆弱的問題,面臨資本流動沖擊;國內經濟增長、物價都有下行壓力,財政金融風險在逐步釋放。這些情況和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很多情況非常相似。
對於為何大家都關註資本外流、人民幣匯率走勢,管濤說,外匯市場開始顯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在靠近。他建議,在擬定“十三五”規劃時,梳理、總結和評估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采取的宏觀經濟對策和管理危機風險的政策。
上周《上海證券報》發表的管濤文章也提到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的問題,稱中國發生資本外流早有“蛛絲馬跡”,現在的市場反應其實是後知後覺、自己嚇自己。文章認為,去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由上年的偏流入轉為偏流出壓力主要源於:國際上新興市場普遍承壓,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
上述文章認為,資本外流是預期中有序的、適度的調整,各方必須從思想和措施上深刻認識並積極適應跨境資金流動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
今年伊始人民幣匯率就保持跌跌不休的態勢。截至本月第一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九天七度逼近跌停,本月2日收創逾兩年新低。《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援引專家預測稱,人民幣匯率在局部時期內會貶值,但幅度不會過大,未來人民幣還要國際化,總體趨勢是穩定中有小幅升值。
以下是新浪財經發布的管濤上述講話實錄:
我今天想講一個觀點,就是建議在擬定“十三五”規劃的時候重溫一下亞洲金融危機。
我個人認為,中國未來一段時期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情況越來越相似了。從國際上看,美元匯率強勢基本確立,雖然這一次國際金融危機是始於美國次貸危機,但是隨著美國經濟的複蘇,美國貨幣政策趨向正常化,美元匯率走強,這個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格局會帶來深刻的影響。
而國際上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像日本安倍經濟學的效率正逐步遞減,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動力不足,有人甚至說整個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長期停滯。新興市場持續承壓。
我記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大家談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經濟是脫鉤的,保持不低的增長。2008年、2009年全球開始刺激的時候,新興市場是引領世界經濟的複蘇。但是現在來看,新興市場隨著全球流動性的結束,新興市場很多結構性的問題,脆弱性的問題逐步暴露,面臨著資本流動的沖擊,這是國際上的情況。
從國內來看,一個是經濟的下行壓力,從高速增長轉到了中速增長,調整的勢頭越來越顯現,到底多少是底很不清楚。另外就是物價也有下行的壓力,PPI已經連續35個月負增長,今年1月份CPI是0.8,當然這個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是至少給市場的信號就是下行的壓力比較大。在三期疊加這樣的背景下,財政金融風險在逐步的釋放。從這些情況來看,和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很多情況是非常相似的。
為什麽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外匯市場運行發生了一些很大的變化?大家都在關註資本外流的問題,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問題?實際上我們感覺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氣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外匯市場已經開始顯現了。
基於這種考慮,我個人建議,我們在擬定“十三五”規劃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從事後有這樣一個樣板,我們把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采取的一些宏觀經濟應對,還有一些危機風險處置的管理這些政策我們好好的評估一下,哪些是經驗我們需要繼續繼承的,哪些是不足我們需要改進的,我覺得在“十三五”規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我們做的事情好好的回憶、梳理、總結和評估一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攀高,糾結多年的兩岸政經態勢也越來越清楚,然而,夾雜其中的台商,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奈,也有「文革再現」的懼怕,更有對台灣未來的擔憂。 接下來,是一位在中國耕耘二十年的重量級台商老闆,對於習近平統治下中國的第一手觀察,與最深切的告白: 中國,一百年前叫作「東亞病夫」,現在是「大國崛起」,實質上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認為二○一四年底中國已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富國之後的強兵,是台灣需要戒慎恐懼的。 中國一定會爭取區域霸主的地位,以前亞太地區誰說了算呢?沒有疑問是美國,連日本這個中國崛起前的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上是巨人,可是政治上在二戰以後,是被閹割的侏儒,根本就唯美國馬首是瞻,整個東亞沒有疑問就是美國說了算。 現在新的巨人崛起,它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家(指亞太地區),我家旁邊,你這個外人老美,在那邊干涉東、干涉西,所以兩強強碰就會帶給很多國家不安。越南暴動,實質是依賴美國抗衡中共,但人家把台灣跟中國畫上等號,所以暴動中是台商受害較多,根本很少燒到陸廠。這就是你台灣的尷尬角色啊!兩強相爭,遭殃的是你台灣人。 對台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叫你趕快搬家;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中國對台商也是,現在它會客氣的跟你說,以前要給的優惠,中央都有新規定喔,地方沒辦法兌現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都叫你趕快搬家,這個地,我們要留給服務業、金融業用啊! 我二十年前去投資時是一大片農田,荒煙蔓草,我帶動了當時人口十倍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它說不缺工業產值了,你們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他的身家性命都在這邊(中國),你不得不同情他,正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我以前常去台南看一些機械業者,台南搞台獨的一大堆,結果通通都跑到廣東去設廠。 他們嘻皮笑臉跟我說,這邊吃喝嫖賭都很便宜啊!你看我們在台南開一個小機械廠,只有三、五十個人,來到這邊馬上變成三、五百個人。好,這個場景是十年前的。 現在則是「騰籠換鳥」(編按:把產值低、用工人數多的產業移出,換入高附加價值產業),他們那些鳥都通通換掉了,所以現在吃喝玩樂成本也高得很,你去廣東看,(台商)小廠都死光了,跑到越南、柬埔寨去了。 我告訴你,這就是漢武帝威力所及,漢朝國勢強盛,你們這些胡人就麻煩了。我們現在啊!就是胡人對胡人在探討,我們這些胡人該怎麼辦? 未來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 我問過一位很重要的台商大老,中國越來越大,萬一越來越強勢、蠻不講理,硬是要跨海來台灣,怎麼辦?他就嘆一口氣,唉!共產黨來了,也不可能就不要高科技啊! 他在政治可能有主張,但因為商業利益,才有了無奈、不得不的樂觀,就算共產黨來,也不可能放火把工廠全燒掉吧? 有些人擔心服貿、貨貿就是關稅同盟,最後(兩岸)經濟融合一體,其實就是政治融為一體、國家融為一體的前兆。好,反服貿的人喊「暫停」,重新思考未來想不想融在一起。 當然也有人講說這是商業行為,不要緊張,可是你要知道只有台灣、香港,跟大陸是同文同種,泰國跟大陸簽服貿,不可能最後泰國融入大陸吧? 現在台灣人正陷入精神跟肉體上的矛盾,你身體被它(中國)束縛住了,精神上老是希望自己選總統,不要受它控制。 習近平上台,對台灣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現在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了。我在想,台灣(下屆總統)到底會當選哪一個人,有能力對付這麼詭譎多變的對手?台灣最好能出現一個邱吉爾、李光耀這麼強勢、有遠見的。 我們這兩、三年來的確有感受到氣氛轉變,有些人是真的很有良心,怕社會動亂或是貧富不均,有些人是擔心貪官汙吏遍地橫行,有些人不是,是拿著這個東西唱紅打黑,拿來打擊異己,中國不管是對香港或是台灣都越來越緊縮。 這個就是中國崛起後,印度不安,越南不安,菲律賓不安,日本不安,遙遠的太平洋那端美國也不安,台灣該不該不安?就看著辦吧! 大陸主政者對國家發展的明確方向感,你不得不佩服,感慨台灣的領導人呢? 台灣的未來,我們當然要尋求一個答案,但是有些題目不一定有答案,你怎麼知道台灣永遠會富強下去?你怎麼知道台灣不會變成菲律賓?我們只能在裡面尋求better solution(較佳方案),沒有total solution(面面俱到的方案)。 台灣應該是要先出一個聖君,或者,沒有聖君的話,要出一個良好的國會,如果兩者都沒有,那就沒落啊!沒有人保證台灣(經濟)一定會起來,你如果沒有搞好那就一定下去啊!我們現在的確是憂心忡忡沒錯啊! 台灣人在矛盾對立的社會,你以為只有台灣矛盾對立嗎?不是啦!但台灣要練習在民主制度中尋找答案。 |
| ||||||
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攀高,糾結多年的兩岸政經態勢也越來越清楚,然而,夾雜其中的台商,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奈,也有「文革再現」的懼怕,更有對台灣未來的擔憂。 接下來,是一位在中國耕耘二十年的重量級台商老闆,對於習近平統治下中國的第一手觀察,與最深切的告白: 中國,一百年前叫作「東亞病夫」,現在是「大國崛起」,實質上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認為二○一四年底中國已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富國之後的強兵,是台灣需要戒慎恐懼的。 中國一定會爭取區域霸主的地位,以前亞太地區誰說了算呢?沒有疑問是美國,連日本這個中國崛起前的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上是巨人,可是政治上在二戰以後,是被閹割的侏儒,根本就唯美國馬首是瞻,整個東亞沒有疑問就是美國說了算。 現在新的巨人崛起,它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家(指亞太地區),我家旁邊,你這個外人老美,在那邊干涉東、干涉西,所以兩強強碰就會帶給很多國家不安。越南暴動,實質是依賴美國抗衡中共,但人家把台灣跟中國畫上等號,所以暴動中是台商受害較多,根本很少燒到陸廠。這就是你台灣的尷尬角色啊!兩強相爭,遭殃的是你台灣人。 對台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叫你趕快搬家;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中國對台商也是,現在它會客氣的跟你說,以前要給的優惠,中央都有新規定喔,地方沒辦法兌現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都叫你趕快搬家,這個地,我們要留給服務業、金融業用啊! 我二十年前去投資時是一大片農田,荒煙蔓草,我帶動了當時人口十倍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它說不缺工業產值了,你們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他的身家性命都在這邊(中國),你不得不同情他,正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我以前常去台南看一些機械業者,台南搞台獨的一大堆,結果通通都跑到廣東去設廠。 他們嘻皮笑臉跟我說,這邊吃喝嫖賭都很便宜啊!你看我們在台南開一個小機械廠,只有三、五十個人,來到這邊馬上變成三、五百個人。好,這個場景是十年前的。 現在則是「騰籠換鳥」(編按:把產值低、用工人數多的產業移出,換入高附加價值產業),他們那些鳥都通通換掉了,所以現在吃喝玩樂成本也高得很,你去廣東看,(台商)小廠都死光了,跑到越南、柬埔寨去了。 我告訴你,這就是漢武帝威力所及,漢朝國勢強盛,你們這些胡人就麻煩了。我們現在啊!就是胡人對胡人在探討,我們這些胡人該怎麼辦? 未來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 我問過一位很重要的台商大老,中國越來越大,萬一越來越強勢、蠻不講理,硬是要跨海來台灣,怎麼辦?他就嘆一口氣,唉!共產黨來了,也不可能就不要高科技啊! 他在政治可能有主張,但因為商業利益,才有了無奈、不得不的樂觀,就算共產黨來,也不可能放火把工廠全燒掉吧? 有些人擔心服貿、貨貿就是關稅同盟,最後(兩岸)經濟融合一體,其實就是政治融為一體、國家融為一體的前兆。好,反服貿的人喊「暫停」,重新思考未來想不想融在一起。 當然也有人講說這是商業行為,不要緊張,可是你要知道只有台灣、香港,跟大陸是同文同種,泰國跟大陸簽服貿,不可能最後泰國融入大陸吧? 現在台灣人正陷入精神跟肉體上的矛盾,你身體被它(中國)束縛住了,精神上老是希望自己選總統,不要受它控制。 習近平上台,對台灣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現在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了。我在想,台灣(下屆總統)到底會當選哪一個人,有能力對付這麼詭譎多變的對手?台灣最好能出現一個邱吉爾、李光耀這麼強勢、有遠見的。 我們這兩、三年來的確有感受到氣氛轉變,有些人是真的很有良心,怕社會動亂或是貧富不均,有些人是擔心貪官汙吏遍地橫行,有些人不是,是拿著這個東西唱紅打黑,拿來打擊異己,中國不管是對香港或是台灣都越來越緊縮。 這個就是中國崛起後,印度不安,越南不安,菲律賓不安,日本不安,遙遠的太平洋那端美國也不安,台灣該不該不安?就看著辦吧! 大陸主政者對國家發展的明確方向感,你不得不佩服,感慨台灣的領導人呢? 台灣的未來,我們當然要尋求一個答案,但是有些題目不一定有答案,你怎麼知道台灣永遠會富強下去?你怎麼知道台灣不會變成菲律賓?我們只能在裡面尋求better solution(較佳方案),沒有total solution(面面俱到的方案)。 台灣應該是要先出一個聖君,或者,沒有聖君的話,要出一個良好的國會,如果兩者都沒有,那就沒落啊!沒有人保證台灣(經濟)一定會起來,你如果沒有搞好那就一定下去啊!我們現在的確是憂心忡忡沒錯啊! 台灣人在矛盾對立的社會,你以為只有台灣矛盾對立嗎?不是啦!但台灣要練習在民主制度中尋找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