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月底網路業鬧得沸沸揚揚的事,就是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與總經理吳聰賢遭到起訴,還被扣上「吸金」的大帽子,關鍵就出在違反︽電子票證條例︾。在網路業大喊「落伍法令扼殺創新」之際,到底數字科技踩到了什麼地雷? 撰文‧賴筱凡 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一個震撼台灣網路業的消息從新北地檢署傳出:「數字科技涉嫌吸金一八六億元,董座遭起訴。」那晚,網路業人士無不忙著確認,是真的嗎? 數字科技高層遭起訴的消息燒了一上午,隔天下午,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總經理吳聰賢大陣仗到櫃買中心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大聲駁斥:「沒有受害者,何來吸金之說?」事情演變至今,外界還在霧裡看花,到底數字科技是踩了哪一條紅線?甚至最後居然引爆網路界與遊戲界的正反論戰,遊戲界的人冷眼看待,網路界的人疾呼:「法令落伍,扼殺創新。」試著讓事情回到爭議原點,數字科技這次踩到地雷,主要是旗下遊戲寶物交易平台——「8591」。按照吳聰賢的說法,這是一個基於提供遊戲玩家便利交易的平台,「當初就是為了解決玩家想交易寶物又怕被騙,才用這樣的平台來服務大家。」爭議一:T幣遊走灰色地帶︽電子票證條例︾管不到? 因此,只要你是遊戲玩家,想擁有更強大的遊戲寶物,就可以在「8591」的平台上,透過交易的方式,向賣家購買寶物。 交易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預先購買「8591」網站上通用的「T幣」,以新台幣兌換「T幣」為一比一的比例,購買「T幣」後,再用「T幣」來支付購買寶物的費用。 這麼一來,「T幣」就成了「8591」網站上流通的交易標準。按照新北地檢署的起訴書指明,「T幣」的運作本質,是以電子形式來儲存金錢價值,屬於《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電子票證條例》)所規範的「電子票證」。然而,「電子票證」是必須通過金管會核准才能發行。 這一點,數字科技很清楚,因為早在二○一二年底,金管會就發函給數字科技,認為「8591」的付款模式可能有違反《電子票證條例》之嫌,要求數字科技說明。後來,數字科技確實也依照金管會銀行局的建議,把「8591」平台上的交易款項,全數委由國泰世華銀行信託專戶保管,去年九月再改到玉山銀行。 為了避開踩到《電子票證條例》的紅線,原本數字科技提供給玩家「預先儲值」的功能,也在去年取消。除非是在玉山銀行開戶的玩家,才能使用「儲值」功能,就是要切割數字科技與金流的關係,把「8591」定位於媒合買賣雙方的服務平台。 只是,檢察官在起訴書裡就緊咬這一點,不只直指「8591」具有儲值功能,還是由數字科技發行的虛擬貨幣,甚至在不成文的交易規則下,因為賣家多半會限制買家要事先存有足夠的「T幣」才能下標,所以多數買家都會事先儲值「T幣」。因此,才會有起訴書所指稱,「大量現金持續進駐數字科技名下帳戶。」面對檢察官的指控,吳聰賢大聲喊冤,他很堅持,「我們沒有發行T幣,T幣只是我們的一種代稱。」聽在熟知《電子票證條例》的業內人士耳裡,他們不諱言,「這很明顯是要撇清T幣踩到紅線的責任。」因為一旦數字科技承認發行「T幣」,勢必就會被認為這是屬於電子票證的一種,吳聰賢當然不能承認。 甚至,就連T幣具備「儲值」功能,面對檢察官詢問時,不管是廖世芳、吳聰賢,都堅決否認到底,關鍵就在於,「按照現行《電子票證條例》規定,通過金管會核准,具有儲值功能的電子票證目前只有悠遊卡、高雄捷運的一卡通、台中公車的台灣通、遠通發行的e通卡,以及統一集團使用的icash;至於網路貨幣做儲值,現在還沒有開放。」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一針見血地說。 爭議二:代收代付無法管 橘子、智冠沒有踩線問題? 正由於《電子票證條例》還沒開放虛擬電子貨幣,數字科技當然不能認、也認不得,直接回嗆檢方用《電子票證條例》來辦「8591」,根本是法律適用不當。 另一方面,很多人很疑惑,明明一樣是發行電子貨幣,遊戲橘子有GASH、智冠有MyCard,為什麼他們就沒有踩紅線的問題? 遊戲橘子發言窗口解釋,目前遊戲點數屬於《電子票證條例》代收代付禮券的一種,消費者購買點數的當下,就算是交易完成,遊戲橘子就必須提供等值的服務。智冠公關張羽儀也指出,遊戲點數交易裡,智冠就是賣方,發票是直接開給消費者。 「發行禮券或是遊戲點數的人,本身就必須是服務的提供商。」陳秘順說。他進一步舉例,像是百貨公司發行禮券,是讓消費者可以在百貨公司購物;統一星巴克發行「隨行卡」,提供消費者可以儲值、支付來購買星巴克的商品;遊戲業者發行遊戲點數,讓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進行交易,這些都算是《電子票證條例》規範禮券的一種。 偏偏,「8591」是買賣雙方的交易平台,它既不是服務提供者,又具有代收代付功能,「這就比較像是我們講的『第三方禮券』;不過,這個部分還在灰色地帶,目前還沒有相關法令可管。」陳秘順的回答,聽得出現行法令的為難之處。 針對現行法令的不足,檢調也很清楚,起訴書裡就明寫:「目前修法方向仍採取特許原則,數字科技違法部分尚未見除罪化之可能。」足見到底要不要辦數字科技,遇上修法過渡期,進退維谷。 一名遊戲公司的董事長不諱言,「面對現行法令的窒礙難行,數字科技會不知道嗎?即使不知情,在金管會去函後,應該也就知道『8591』的營運模式有問題。」問題就在於,除非「8591」要將金流的工作全部委由合法的電子票券來經營,數字科技只做單純的平台服務,否則,按照現行法令,「8591」很難擺脫《電子票證條例》的規範。 「但『8591』營收占比近四成,數字科技若將金流處理委外,無異於拿刀割肉。」業內人士說,這才是數字科技無論如何都要保住「8591」的關鍵。 對外,吳聰賢頻頻喊冤,認為檢調指控數字科技「吸金」,這項說法實在不能接受,「沒有受害者,哪來的吸金之說?」爭議三:沒受害者就沒吸金? 難捨四成營收金雞母 然而數字科技憑藉著「8591」平台,在短短四年內吸納超過一八六億元的資金是事實,一年光靠玩家買、賣之間的交易,就有近五十億元的資金流入數字科技的帳戶。數字科技委託律師周良貞說,「這些錢在交易完成就已經轉交給賣家,相關款項均未留在公司。」看在遊戲界人士眼裡,先不說這塊肥肉他們吃不到,「部分人士盜帳號、偷寶物再到『8591』去賣,造成遊戲業者很大的困擾。」這也難怪數字科技踩到地雷後,遊戲業的人多半冷眼旁觀。 相反的,網路業者則同仇敵愾,認為「落伍法令扼殺創新」,還獲得網路業大老、PC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聲援,直呼:「這是落伍法令帶來的不幸。」這些年,電子商務大為盛行,美國有Paypal、中國有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成了美國與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相當重要的工具。可是,台灣網路業者雖然也大舉投入電子商務市場,在第三方支付的鬆綁進度,卻有如龜速。 即使金管會草擬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至今仍躺在立法院,何時能夠順利通過,猶未可知,選在此時又爆發數字科技一案,自然引爆了網路業對於法令未能與時俱進的不滿。 台灣第三方支付的改革路,走得艱辛,換掉了一位金管會主委,還是未能順利上路。如今,又增添一家公司踩中地雷,數字科技能否安全脫身,還是未知數,不論訴訟結果如何,勢必都將寫入台灣第三方支付歷史的一頁。 |
針對歐美的經濟制裁,俄羅方面斯正在展開積極反擊。一些受到制裁影響的俄羅斯企業近期正式起訴歐盟,要求廢除歐盟在7月份作出的制裁決定。
俄羅斯國營企業Rosneft和與普京有密切聯系的Arkady Rotenberg都向制裁措施發起法律挑戰。這兩家公司此前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而被制裁。
歐盟的制裁意味著俄羅斯部分企業和銀行被阻擋在西方市場之外,而這些公司在2015年底之前還面臨1300多億美元的債務壓力。
Rosneft上周在歐洲法院的普通法院向歐盟委員會提起訴訟,要求廢除後者在7月份作出的制裁決定。即禁止該公司、俄羅斯其它能源企業以及國有銀行在歐洲資本市場上募集資金。與此同時,7月遭遇資產凍結的Rotenberg在同一法院提出了同樣的訴求。
一名俄羅斯律師表示,俄羅斯企業的反抗可能會在歐盟國家內造成一定的沖擊。制裁的兩面性導致一些歐元區國家也受到了負面影響。歐盟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討論是否延長對俄制裁。
Rosneft的訴訟還代表了一些其他俄羅斯企業,包括Sberbank, VTB, VEB, Gazprombank 和 Rosselkhozbank多家銀行,以及俄羅斯原油巨頭 Gazprom。Rosneft的發言人並未對訴訟做出評論。
歐盟表示歐洲委員會將在法庭上為這些制裁措施作出辯護。而訴訟程序的過程之中,對俄的制裁並不會暫停。(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頂新劣油風暴持續延燒,三董魏應充因以飼料油充食用油賣,遭彰化地檢署聲押獲准,他去年涉嫌橄欖油混油案,也遭台北地檢署依詐欺罪起訴,未來各地檢方可能共用10罪起訴魏應充,最重可判30年。 檢方追查劣油風暴並未因魏應充遭收押、起訴而停止,專做黑心劣油的越南大幸福公司,設立的資金根本不是負責人楊振益所有,但楊不肯供出幕後金主是否與頂新有關,彰檢預計2週內查明起訴。另外,北檢日前搜索味全總部,查扣十幾箱證物,經過濾再發現7、8項油品有問題,正擴大偵辦。
食安風暴狂襲,民眾主動發起「滅頂」行動,震撼府院高層,二十日傍晚馬英九總統二度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板定案由國安局、警政署、調查局、海巡署和移民署等單位成立「預警會報」,二週內蒐整食安問題檔案及檢舉資訊。 此外,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也在二十一日掛牌運作,未來查緝黑心食品將比照緝毒績效,以鼓勵基層公務員勇於打擊不法,保障民眾食的安全。 魏 應 充小檔案 年齡 57歲學歷 彰化高中、長榮大學榮譽博士家庭 魏家老三、已婚,育有1女3子經歷 味全、正義、頂新製油3公司董事長 前案未清 追加起訴 馬政府大動作希望能根治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但食安危機卻在彰化地檢署成功聲押頂新三董魏應充,及台北地檢署依詐欺取財罪起訴魏後,再掀波瀾。北檢已率先用三罪起訴魏應充,彰檢很快會再以至少四行為四罪究辦,若再加上雄檢偵辦的正義油廠案等,魏應充至少將面臨各地檢署十罪追訴,依一罪一罰,最重將面臨三十年牢獄之災。帶頭起訴魏應充的是台北地檢署,二十一日針對去年爆發的味全油品混摻大統長基含銅葉綠素事件,認定包括橄欖油、葡萄仔油和豬油等油品不實,依三個詐欺罪行起訴魏應充、總經理張教華等十三人,魏應充每一罪最重可判刑五年。檢方也查出,頂新集團還有七、八項油品有問題,北檢日前搜索味全總部時再查扣幾十箱證物,風暴勢必持續擴大。北檢起訴指出,頂新曾要求廠商出具不實油品檢驗合格報告,還在三年前成立調和油「九八專案」,以九八%、精煉工業用油的棕櫚油,再混調二%的橄欖油,每瓶可多賺約八元。由於混搭的油品顏色較暗,為了欺騙消費者,頂新還故意改用每個空瓶成本多三元、顏色較深的瓶子裝油,詐騙消費者。 楊 振 益小檔案 年齡 56歲家庭 離婚,育有1子2女經歷 正苑、大幸福實際負責人 被告 頂新劣油案 頂新三董 魏應充收押禁見越南大幸福公司負責人 楊振益收押禁見頂新品管組組長 蔡俊勇收押禁見頂新前總經理 常梅峰收押禁見 噁油登台 流向不明 此外,由於混油易出現結晶,頂新為避免眼尖的消費者發現,還備妥SOP(標準作業流程),訓練客服專員如遇到消費者質疑,即回稱:「這是油品較佳才會出現的正常狀況,可以安心使用。」 檢方痛斥魏應充受貪婪之心驅使,利益薰心,謀圖私利,已踐踏國民辛苦建立的「美食」形象,請求法官重判。事實上,檢方也查出,專做黑心油輸台的越南大幸福公司,設立資金根本不是遭收押的負責人楊振益所有,幕後另有金主,正全力追查是否與頂新有關。恐怖的是,檢方掌握的資料顯示,大幸福黑心油品不只賣給頂新,從二○一○年至今,國內共有頂新、正義、永成、進威、丞億、丞鋕、澔蕓、坤桂等十五家業者與大幸福有交易記錄,估計流入台灣四.八萬公噸,其中更有高達三.三萬餘噸流向不明,可能早已全被民眾吃下肚。除了頂新、正義以食用油名義報關外,永成等六家以非食用油名義入關,從去年到今年共進口一.三萬噸。其中,以永成進口最多,約九千噸,其次是進威,進口八百多噸,檢方正過濾、清查是否還有未爆彈。 毀證卸責 黑心全露 令檢方不敢置信的是,根據大幸福負責人楊振益的供詞,頂新從頭到尾都知道向大幸福購買的是飼料油,負責接洽的是頂新前總經理常梅峰。且根據檢方查扣頂新內部會議紀錄,發現頂新檢驗中心曾化驗出大幸福的油品酸價過高,不適合進口、油品顏色也太黑,但魏應充並沒有因此取消購買,承辦人反而根據化驗數據,向大幸福殺價,若酸價高出標準一%,就要求砍價一%。不僅如此,頂新進口油品時,還刻意以較高稅率的食用油報關,而非較低的飼料油。檢方查扣的頂新會議紀錄顯示,魏應充今年三月在公司主持一項會議中,指派總經理陳茂嘉等人到越南了解大幸福油廠的狀況,餿水油事件爆發後幾天,常梅峰更暗中打電話要楊振益返台討論如何危機處理,並要他在越南幫忙找第三公證單位開立「可食用油證明」給頂新。檢方搜索時還發現,頂新製油總公司一名課長手機的LINE通訊軟體,居然有總公司傳來「與時間賽跑,趕快處理」的訊息,且總公司還有人指示銷毀文件。後來,果真從頂新一名女員工的車上,搜出一份向大幸福買油的契約書,此外,頂新集團的多台電腦也被發現資料已遭刪除。種種跡證顯示,魏應充從頭到尾都知道頂新進口的是飼料油,但他卻全推得一乾二淨,強調公司分層授權,對採購細節不清楚,後來甚至表明願意拿出三十億元作為食安基金,希望不要被押,不過,法官最後仍對他裁定收押禁見。
收購餿油 脫臭海撈 本刊調查,頂新與楊振益合作已久。頂新自二○○五年併購擁有九個大油鍋、每天可炸四十噸豬油的正義公司後,成為全台規模數一數二的加工油脂公司,不但廢掉炸油班,還花六千萬元購買除臭設備,其中一座脫臭塔高達二十八公尺,是從德國進口,原料油經過除臭再精製,就可成為合格油品,和傳統熱鍋炸豬油的方式截然不同。有設備維修商就透露:「頂新製油味道很臭,聞起來很噁心。」當時,經商失敗的楊振益欠了一屁股債,轉戰越南成立大幸福公司,頂新也向大幸福採購魚油。不過,楊在三年前擴大營業,公司根本不產油,而是四處收購劣油,讓當地民眾扮演小蜜蜂,騎著機車、拿著塑膠桶到處蒐集地溝油或餿水油,再一鏟鏟撈進油桶,非常噁心。楊振益以每公斤飼料油二十元價格賣給頂新,比其他公司的油料便宜,後來頂新再殺價到每公斤十八元。究竟楊振益何許人?區區一名越南台商,不但引爆台灣食安風暴,還讓黑心油事件搬上國際舞台,重創台灣形象?本刊調查,今年五十六歲的楊振益是雲林土庫人,家中排行老三,與前妻育有一子二女,早年從事飼料廠和豬油事業。鄰居表示,楊的工廠早年也是用手工炸豬油,完全是土法煉鋼,根本用不到脫臭機,但他十五年前因債務糾紛,開始走偏門,不但學習如何用低成本製作黑心油,還買了整套脫臭機和油脂精煉設備,後來周轉不靈,把抵債的脫臭機等煉油設備,讓售給不知情的中租迪和,最後被控涉及侵占,一審遭判刑八個月。 檢調分擊 揪未爆彈 楊振益家族在土庫有不少土地,但他後來因負債跑到越南重起爐灶,在越南認識女友呂氏幸,由呂女掛名大幸福油脂公司負責人,實際上是由楊在幕後操盤,把黑心油品輸入台灣,毒害國人,二人在越南坐擁二百坪豪宅,出入都以賓士代步。由於飼料油極可能存在致癌物,其中的重金屬鉛和黃麴毒素,若長期累積人體,也會增加罹癌風險,如今三萬多噸黑心油下落不明,包括彰化、嘉義和高雄等地檢署已分別鎖定大統長基、頂新、永成和正義油品分進合擊偵辦,至於北檢正擴大清查的味全所有油品中,已查出七、八項有問題,除了要重懲這批不肖的黑心商人,更要揪出是否還有未爆彈。
檢方分工追黑心油 高檢署統籌規劃、協調各地檢署偵辦。北檢味全油品案、大統混油案、魏應充涉詐欺等罪。彰檢頂新味全涉大幸福餿水油案。嘉檢永成混油案,負責人蔡鎮州遭收押禁見。雄檢正義豬油含重金屬案。其他地檢追查轄內油品去向,協同辦案。 | ||||||
i黑馬註:
近日,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陸金所的App在蘋果應用商店遭到侵權,但蘋果公司對於陸金所的申訴兩個月未予理睬,陸金所對此十分不滿,遂雇傭律師團隊在美國將蘋果告上法庭,陸金所為何如此較真?據新聞報道稱:蘋果傲慢早有先例,而且我們也可以間接看到隨著App應用的越來越多,蘋果曾經苛刻的審核機制也許是越來越混亂了。
最近,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陸金所起訴蘋果的消息正鬧得沸沸揚揚。事件的緣由是陸金所(即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的App在蘋果應用商店遭遇侵權,陸金所向蘋果公司申訴兩月未果,遂雇傭律師團在美國將蘋果告訴法庭,要求蘋果下架侵權App。
最近,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陸金所起訴蘋果的消息正鬧得沸沸揚揚。事件的緣由是陸金所(即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的App在蘋果應用商店遭遇侵權,陸金所向蘋果公司申訴兩月未果,遂雇傭律師團在美國將蘋果告訴法庭,要求蘋果下架侵權App。
盡管,今日得到消息,迫於陸金所的起訴壓力,蘋果已經下架該侵權App,但作為一個曾經跟蘋果應用商店打過交道的App運營人員,東樓還是想多說幾句。
1、陸金所為何如此較真?
根據報道,在起訴書中,陸金所列出了蘋果的四大“罪狀”:第一是False Representation(虛假陳述),第二是不公平競爭(Unfair Competition),第三是違反普通商標法案(Common Law Trademark Infringement),第四是不正當商業行為(Unfair Business Practices)。雖然,作為非法律人士,東樓無法判斷蘋果究竟是否有罪,但作為平臺方,讓侵權應用能夠上架並長期存在,並且遭遇投訴還不下架,蘋果至少應該負一個失察的責任。
說實話,盡管目前國內的版權意識在逐步提高,各大應用商店也加大了審核,但是在應用商店上的盜版應用仍然是屢禁不絕。面對盜版,很多中小開發者除了投訴一下也別無他法。但是,對於陸金所這樣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由於其核心產品是P2P網絡投融資平臺,首先要做到的是百分之百的保證用戶資金安全,然後就是要具有公信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也能夠理解為什麽這次陸金所采取起訴蘋果的這種”極端“做法,畢竟涉及到用戶的資金安全問題,這對任何一家互聯網金融來說都不是小事。
2、蘋果的傲慢早有先例
另一方面,根據新聞報道所述,這次陸金所狀告蘋果之前,陸金所曾聯絡蘋果並遞交官方申請,要求將假冒的客戶端下架,但在隨後兩個月里,陸金所除了收到的蘋果 “申請已收到” 回執,蘋果並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侵權應用依然出現在蘋果應用商店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蘋果態度之傲慢。
事實上,蘋果應用商店的App審核制度應該是相當嚴謹的,甚至是苛刻的,甚至很多開發者認為蘋果在審核方面的苛刻程度不亞於辦理美國簽證。此前,很少能有開發者在首次提交審核時就能通過,大多數的開發者都遭遇過被拒。因此,蘋果這次對於其應用商店上出現陸金所的侵權應用不管不問,甚至放任自流,只有一個原因能夠解釋,那就是一直以來的傲慢,或者說是不願意搭理。
此前東樓在從事App運營工作時,就有開發者朋友不止一次向東樓抱怨過蘋果的“高高在上”。此前,蘋果從未對外披露過他們的App審核機制,導致國內的開發者只能對蘋果的審核機制進行摸索和揣測,並在一次次的被拒之後自己總結經驗。而對於蘋果官方傲慢的態度,大多數國內開發者只能忍氣吞聲,最多是在論壇或微博上吐槽一下,然後也只能是根據郵件的要求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期待下次順利通過。
3、蘋果審核之亂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間接看到隨著App應用的越來越多,蘋果曾經苛刻的審核機制也許是越來越混亂了。東樓就曾在微博上看到有開發者抱怨,在App提審的過程中,遇到過無奈又可笑的事情,他前後兩次提交同樣一個版本的App,第一次被拒,而被拒絕後並沒有做任何的修改,第二次提交卻通過了。
而且,蘋果的審核團隊沒有任何的客服咨詢電話提供,想要直接聯系到蘋果的審核人員,簡直比登天還難,開發者有時候遇到對規則不理解的地方,也只能是試著去猜測蘋果官方的意圖。直到今年9月份,蘋果才首次公布了App審核被拒的一些常見原因。
無獨有偶,此前國外媒體還報道過一個事例。一個開發者聲稱收到蘋果審核人員發來的色情圖片。起因是蘋果審核人員為了證明該開發者的應用能夠搜索到色情圖片,直接將色情圖片的截圖發送到開發者郵箱,這種不顧開發者感受的做法也引起了開發者強烈的不滿,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蘋果商店的應用審核之亂。
總而言之,對於日益猖獗的盜版App,作為開發者更應該是零容忍的態度,即使是面對傲慢而強大的蘋果,也應該試著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而對於陸金所這次“蚍蜉撼大樹”式的起訴蘋果的行為,我們也應該更多的給予支持和鼓勵。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黑問】是《創業家》傳媒重磅推出的創業問答社區,致力於為創業者解答創業路上的各種困惑,主要分為【創業問答】和【黑問專欄】2個版塊。【黑問專欄】包含各類創業者、投資人、及自媒體的優質文章。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審核通過後將出現在您的專屬【黑問專欄】頁面!優質文章將會通過《創業家》及i黑馬的媒體渠道進行推廣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愛立信為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在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核心專利、移動通信專利等方面都有數額巨大的專利儲備。報道稱,愛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這些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並未回複,隨後愛立信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了專利維權訴訟。
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這意味著,在解決專利糾紛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銷售任何手機。小米在印度市場主要銷售紅米1S和紅米Note。但小米表示,計劃在本月推出4G版紅米Note,明年初推出米4手機。
印度目前成處於功能機向智能手機轉型市場,其90%用戶購買手機價格都約合人民幣500元以內,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
但專利問題將成為中國手機廠商進入國際市場但首個“攔路虎”,在此之前,諾基亞也曾在印度市場針對中國手機廠商提出了專利訴訟,並取得成功。
小米印度主管馬努·庫馬爾(Manu Kumar Jain)對此表示,公司尚未接到法院的裁決。庫馬爾說:“我們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我們的法律團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美國政府為對華貿易起訴開辟了新“戰線”,這次投訴WTO的是中國政府通過“公共服務平臺”(common-service platform)給予紡織品、服裝與鞋類、高級材料與金屬材料、輕工業、專用化學品、醫藥產品、五金建材、農業這八大行業企業不應給予的出口補貼。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美國此次投訴正逢美方尋求與中國以外的12國締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而TPP將有助於確保中國不會在迅速發展的亞太經濟區制定貿易規則。路透報道則是指出,此前中美已有24項貿易申訴,其中15項由美國發起。
美國貿易代表Mike Froman昨日稱,正申請WTO就中國政府允許地方官員通過公共服務平臺補貼小出口企業的隱性項目進行磋商。該項目覆蓋全中國將近200個“示範基地”。
上述外媒報道援引美國官員說法稱,雖然難以確定相關補貼的數量,但中國顯然已通過這一平臺向設在示範基地的出口商等供應商提供折扣價或者免費的服務,相當於三年內補貼約10億美元。報道還提到,Forman在聲明中表示:
“無論是免費的還是打折提供的,所有這些服務都影響了公平競爭。”
“這一項目違背了中國加入WTO時所做的承諾。這種政策傷害了美國的工人、農民、牧場主和企業,也傷害了所有遵守規則並希望以努力工作和產品質量公平競爭的人。”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商務部網站公布的數據稱,安徽省東部的示範基地提供補貼相當於申請補貼項目成本的10%。這類補貼最高可達人民幣100萬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Trend網站報道,土耳其檢方已經起訴該國央行行長Erdem Basci,控告他錯誤的利率政策對土耳其公民造成了嚴重損失。
土耳其安卡拉法院的檢察官Serif Aydin對土耳其央行行長Erdem Basc發出了起訴。據土耳其新聞頻道Haber7報道,控方起訴Basci領導央行采取了“錯誤的”利率政策,對土耳其公民造成嚴重損失。假如罪名成立,那麽Bacsi將面臨最多2年監禁。
2月10日,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就曾對是否有必要讓央行獨立發出了質疑。他批評Bacsi的工作,並警告稱如果央行不履行職責,他們將為次承擔責任。
“盡管政府多次要求央行降低主要利率,但目前他們並沒有做出回應。”埃爾多安稱。
然而,負責經濟事務的土耳其副總理巴巴詹(Ali Babacan)卻表示,央行堅持了正確的貨幣政策。
事實上,根據土耳其央行法律,央行的首要使命是物價穩定;其次,在與首要目標不沖突的情況下,央行也需要支持增長與就業。第三,央行要為政府提供經濟建議,如果政府要求的話。同時也要求央行維持金融穩定。
因此,在Bacsi看來,維持物價穩定是最重要的使命,而他也是堅持這麽做的。“土耳其央行將竭盡全力維持通脹可控。”他表示。
土耳其央行曾於1月20日將關鍵利率下調了50個幾點只7.75%,存款和隔夜貸款利率則維持在7.5%和11.25%不變。
Basci表示,央行預計2015年土耳其的通脹將是45年來最低水平。預計今年土耳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將是5.2%,2016年為5%。2014年時,土耳其的通脹曾高達8.3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英國金融時報,受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商所) 揚言起訴的影響,洲際交易所(ICE)被迫將其新加坡交易平台推出的時間由本月延遲到今年年中。
鄭商所去年12月向ICE發出禁令,表示對外國交易所「複製」其期貨合約零容忍態度。鄭商所要求ICE停止推出與其類似的棉花和原糖期貨合約,如果ICE拒絕,鄭商所將採取法律行動。
ICE於2013年收購了新加坡商品交易所,原計劃於今年啟動新的交易平台,其中交易品種會有和鄭商所類似的棉花和原糖期貨合約。不過鄭商所的表態使得ICE決定暫停和推遲推出新平台。
金融時報同時表示,中國證監會也已經聯繫了新加坡金融監管機構(MAS),確保不會允許ICE推出這些合約。
不過鄭商所和證監會並未對上述消息做出置評,ICE則拒絕評論。MAS確認ICE將延遲新加坡交易平台的啟動,但是作為政策要求和保密問題,MAS不會透露詳細細節。
近幾年來,全球主要交易所因為合約類似已經有過數次法律訴訟。
ICE集團曾於2006年通過推出和Nymex 美原油類似的期貨合約(WTI原油)撼動了CME集團的優勢地位。當時兩家交易所巨頭的較量最終以ICE勝利而告終。
(新華社/法新/圖)
買了個新手機,卻發現被捆綁下載了許多未知軟件,是不是覺得憤怒卻又無可奈何?或許以後這種情況可以改變了。
7月2日,據上海消保委官網消息,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協會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起訴書稱,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新手機里安裝了很多預裝軟件,且不能卸載。這樁公益訴訟案件目前已獲立案。
上海消保委稱,根據比較試驗結果,歐珀X9007和三星SM-N9008S手機不可卸載軟件數量位列前兩位。歐珀手機總共預裝了71個軟件,其中不可卸載軟件數量達47個,是所有受試手機中最多的。三星手機為44個,且所有預裝軟件均不可卸載。
而消費者購買手機後即享有對手機以及手機虛擬空間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預裝應用軟件占用了手機的內存,無法正常卸載導致手機可使用空間的減少。手機廠商應當對預裝軟件的類型、功能、所占內存明確告知消費者,並允許消費者自主卸載應用軟件。
因此,依據相關規定,將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起訴至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在其所銷售智能手機外包裝或說明書中明示手機內預裝軟件的名稱、類型、功能、所占內存,同時要求被告為其所銷售智能手機內預裝應用軟件提供可直接卸載的途徑。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國內首次被受理的消費維權公益訴訟。
對此,新華社指出,在消費維權公益訴訟出現之前,消費者個人維權面臨諸多困境:包括短則數月、長至數年時間的精力投入;動輒過萬的律師費等費用;檢測單一樣品難以證明產品存在普遍問題等等,國內首次被受理的消費公益訴訟被法院受理無疑是個好的開端。
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說,此次就手機預裝應用軟件提起公益訴訟,是基於這一做法已經成為智能手機行業的潛規則,消費者無法自主選擇,只有用公益訴訟的手段來徹底破除。
北京晨報消息,中消協新聞發言人也表示,中消協為一切依法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點贊”,支持上海消保委的行動。
被起訴的廣東歐珀和天津三星有何反應呢?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公布調查結果後,歐珀公司和三星公司都來溝通過,但都沒有明確給出承諾。消保委的目的,是要一個“硬保障”,而不是什麽口頭承諾。
不過,上海市消保委此次只為辨明真相,並沒有財產權利方面的主張。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春泉說,我國目前雖然有侵權責任法規定了懲罰性賠償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規定了對欺詐行為的3倍賠償制度,但法院對於民事案件一貫實行的卻是“填平式”賠償制度,即消費者損失了多少,法院就判決賠償多少。
“但是損失多少是要原告舉證證明的,對於普通消費者,手機被安裝了預裝軟件,無法證明因此損失了多少錢。對於偷跑流量、標註存儲空間打折等問題,雖技術上可證明,但需要專門設備和技能,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試驗和記錄才能收集證據。”
這可以算是中國人追尋美國夢的經典故事:一個移民家庭在聖地亞哥做著成功的生意,並在一個安靜並且擁有好學校的街區購買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
這樣的描述不會讓你想到,這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遭到包括Gucci和LV在內的8大奢侈品牌起訴、並欠香奈兒公司690萬美元賠償金的假貨販子。
許婷(音譯),現年45歲,住在美國聖地亞哥的一棟棕色的木瓦房子里。她就是這個故事中的主角。上述的起訴和賠償案都沒有阻攔她成功拿到美國綠卡,並在當地享受舒適的郊區生活。
紐約城管:把你的假貨收起來!
中國並不是唯一受到假貨問題困擾的國家。大部分的假貨產自中國,卻銷售在美國。造假和毒品走私或洗錢相比自然不是同等水平,也很少受到刑事犯罪的起訴。由於與中國的法律缺乏合作,造假者很容易將他們賺得的錢轉移出西方法律管控到的範圍之外,美國政府也因此而很難根除制假頭目。只要造假者能在監獄之外並有辦法保住自己的利潤,消費者也會繼續購買,那麽假貨的生意就能一如既往地火爆。
盡管公司在品牌保護上花費數百萬美元,最終卻往往會像“打鼴鼠”的遊戲那樣收場:關停幾家假貨生產商和經銷商,又眼睜睜地看到更多造假者迅速冒出來。
因涉嫌銷售假冒奢侈品而收到法院傳票的許婷始終拒絕在法庭上露面。相反的,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獲得統計學碩士學位的她卻幫助她的家庭總共將89萬美元轉移回了中國,並與丈夫在美國當地購買了一套價值58.5萬美元的房子。
“有一百萬種方法可以鉆這個系統的空子。”在香港Simone IP Services公司任知識產權律師的普雷恩(Dan Plane)並不參與對許婷的訴訟,在他看來,“也許唯一能阻止她的就是等她去世——可能是在一個休閑的海島上或某個旅遊勝地——又或者她因其他原因被逮捕了。”
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
在謊言編織的造假網站上——假姓名、假地址、假的互聯網域名,只有一件事始終是真實的:他們的銀行帳戶信息。
需要得到報酬是販假者的致命缺陷,而許婷的銀行賬戶則是她“鎧甲”上的第一條裂縫。
許婷的法律糾紛始於2008年,當時加州的聯邦法官下令許婷支付因在線銷售假冒產品而給香奈兒公司造成的690萬美元賠償金。然而,據香奈兒發言人淑樂兒(Kathrin Schurrer)稱,至今許婷都沒有給付這筆賠償金。
“香奈兒最重要的一點是真正制止了假冒行為,這是我們成功做到的。”淑樂兒在電子郵件中這樣寫道。
然而,這場官司之後,許婷的生意持續增長。
在2009年,佛羅里達州的法官裁定許婷關閉七個網頁,因為這些網頁被指控幫助出售假冒LV,Marc Jacobs和Celine 這些品牌。而許婷並未在法庭上露面。
這一案子也沒能阻止她。
第二年,Gucci、Balenciaga、Bottega Veneta和Yves Saint Laurent 這些隸屬於法國開雲(Kering)集團的品牌在紐約聯邦法院向許婷和她的未來丈夫、弟弟、母親和公司的其他6人提出訴訟,原因是他們在網絡上向美國客戶出售了價值超過200萬美元的假冒手袋和錢包。Gucci稱,該群體將假冒貨物從中國運到在聖地亞哥的房子,並在那里將假冒產品包裝成為看起來的正品。
被提起訴訟的四天後,許婷嫁給了一位名叫徐立君(音譯)的中國人。根據聖地亞哥郊區頒發給的結婚證,徐立君擁有土木工程師執照,比許婷小6歲。
Gucci曾傳喚銀行記錄,於是摩根大通把記錄了有關這對夫妻的詳細信息交給了Gucci,包括他們的地址、出生日期、駕照、社會保險和護照號碼以及學生證信息。
2010年11月,徐立君與Gucci達成了解決協議,而他也是采取這種做法的唯一被告。徐立君否認了自己的不法行為,但同意讓Gucci獲得從中國境外賬戶查獲的來自假冒產品的40萬美元收益。另外,根據法院的裁定,他也同意支付7500美元的罰款。
在徐立君的美國代表律師西格爾(Eric Siegle)看來,Gucci的這場訴訟案和其他眾多的案子一樣,都未能觸及背後真正的力量。“在美國被起訴或逮捕的人都是低級別的人。如果你能找到錢的流向,你才能真正抓住問題的核心。就像毒品戰爭那樣,為什麽逮捕的都是在街角的孩子們?”
然而,試圖尋求1200萬美元賠償金的Gucci沒有能力找到這些錢的去處。因為中國的銀行,包括中行在內都拒絕透露有關造假者在中國的賬戶交易明細。
“中行如果服從這些命令,就會違法中國法律。”中行在一封電子郵件中這樣表述。
法國開雲集團拒絕就未決訴訟發表評論,但發言人茱黛特(Charlotte Judet)在一封郵件中表示,Gucci將“對試圖損害其卓越全球聲譽的任何個人加大打擊力度,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與此同時,2013年,根據財產記錄,徐立君在聖地亞哥郊區購買了房子。兩周後,許婷將她的股份轉到了她丈夫的名下。
許婷和徐立君拒絕接受媒體的采訪。他們在北京的律師陳鵬(音譯)表示:“我的客戶也認為制造假貨是非法的,但他們並沒有制造它們。至於選擇不出庭,是她在行使自己的權利,這點不應該受到任何道德或法律的評判。”
牌子上寫著:真正的假表
美國售假不算犯罪,綠卡照樣拿
許婷的法律糾紛並沒有阻止她獲得綠卡。據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2月,她憑借嫁給了擁有更高學位或“特殊技能”的人而獲得了美國的永久居留權。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的發言人本特利(Christopher Bentley)稱出於隱私顧慮而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移民律師科瓦爾斯基(Dan Kowalski)認為,移民局的官員可能並不知道許婷的法律問題,但更可能的是,移民局沒有因此而認為他們不合格。不符合綠卡申請條件的範圍從犯了嚴重的罪行到具有傳染性疾病,但並不涉及民事責任。“對良好道德品格的模糊規定比合法居留更廣泛地適用於公民。”
在美國,大多數與假冒相關的起訴都是民事案件,主要是由公司發起,達到關閉銷售假貨的網站並獲得經濟補償的效果。刑事案件這種更有效的威懾可以說很是罕見。
知識產權律師波特(Geoffrey Potter)這樣打了個比喻:一個人因制假或售假而入獄的概率比被雷擊中還要小。
2014年財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在美國邊境共檢獲價值12億美元的假貨,但美國司法部僅備案了91例與假冒商品與服務相關的刑事案例。相較而言,同一時期,司法部備案了22530件有關違法移民法的案件,12184件與毒品相關的罪行以及12509件暴力犯罪案。
由移民局和海關共同組成的國家知識產權協調中心報告了略微多一些的制假售假案件,其中683人被捕,454人被起訴,461被定罪,因為該報告的統計包括了當地的起訴案以及與偽造相關的行為,比如電信詐騙。
上述國家知識產權協調中心負責人福卡特(Bruce Foucart)表示,關於是否要起訴其刑事責任的決定通常源自美國聯邦檢察官的辦公室,他們的優先級不同於地方。有些官員可能會重視偽造品的規模,有些人則看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歷史。如果美國檢察官辦公室拒絕受理案件的話,調查人員會試圖說服當地的檢察機關。
中國是查獲假冒商品的最大來源國,服裝和配件為最大的兩個類別。福卡特並不知道許婷。他說,奢侈品通常是在廣州生產然後通過集裝箱和聯邦快遞發送到美國。這些產品可以在商品或跳蚤市場銷售,但更主要的還是在網上兜售。
“不幸的是,當你關閉其中一個(網站)時,他們已經做好新開10個網站的準備。”福卡特說。
上述知識產權律師波特表示,美國法律賦予公司廣泛的權力以執行法院的判決,未支付的判決金額持續計息達20年,即使破產也無法抹去這筆債務。“制假售假者不能擁有自己的企業,不能購買房子,也不能擁有銀行帳戶或從銀行貸款,”波特說,“如果制假者有固定的工作,判決中的債權人還可以扣押她的工資。”
但要實現這些需要深挖像許婷這樣的債務人的詳細信息,比如查證他們是否擁有房地產,傳訊信用卡帳單從而跟蹤他們的消費習慣,了解他們的雇傭情況以確定其是否有工作,而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錢。
前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知識產權公使科恩(Mark Cohen)提出:“對我來說,遊戲規則的最大改變者應該是外國公司能否用更強勢的態度去行使他們的權利。我們需要關閉這個循環。有很多在意打假的公司,但到了最後,可能就會有關於追究這些人(制假售假者)的責任要花費多少錢的經濟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