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13.shtml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零壹財經 零壹財經

大白話讓你讀懂區塊鏈

何為區塊鏈?我今天試圖用最白話的語言向你表達最深奧的邏輯。

1,區塊鏈需要的基礎:人工智能

何為區塊鏈?我今天試圖用最白話的語言向你表達最深奧的邏輯。

本質上,區塊鏈被描述為“一個群集人工智能系統”

問題來了,什麽是人工智能?

對於“智能”的定義,科學界有過很多爭議。北大教授韓鋒在研究區塊鏈的過程中,從物理學提出了一個理論,這個理論是這樣的:從原理上來看,根據Landauer’s principle(蘭道爾原則),“熵”是事物最混亂最無知的狀態,不可逆地消除一比特的“熵”就會產生一比特信息,這個過程中會至少消耗KT ln2的能量。

由於消除了事物的混沌無知狀態,產生的這一比特信息即為“智能”。

而當下的大多數機構、體系均被視為“一個中心”化的智能系統,這些包括現有的銀行體系(央行是中心)、貨幣系統(央行是中心)、國家機構(中央政府是中心)。

中心化的特點是,中心節點掌握分布節點信息,分節點不掌握其他節點信息(中心化,交易非公開)。

並且,中心化的痛點是,系統安全性取決於中心節點安全性,分布節點對此沒有控制權。

1

圖/申萬宏源研究

關於一個中心和多個中心的最好比喻,在動物界可拿來做最好比喻的是:一只熊和一個蜜蜂、一個熊窩和一個蜂巢。

熊是中心決策,自己替自己決策。蜜蜂則執行蜂群的基礎協議,如和旁邊的蜜蜂保持一定的距離。

2

一個中心化的系統,通常意義上只有一個節點在決策,解決的“熵”和得到的“比特”就少(小)。一個中心要完成N個節點的N*Kln2熵減問題,需要壓縮2的N次方,這個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難度會成指數級別上升。

公式是 Kln2

節點如果大於45個,中心就得以超光速壓縮,這是什麽概念?這已經超過物理的極限了。

而每一個蜜蜂都被認為是一個麥克斯韋妖

3

什麽是麥克斯韋妖?

Google一下:

麥克斯韋妖就是一個麥克斯韋假象出來的妖精。它守住一個盛滿液體或氣體的容器中間一扇門。當做布朗運動(無改正運動)的液體或氣體分子碰到它的時候,它總是把運動較快的分子放到一邊,而把運動較慢的放到另一邊。這樣一段時間後容器里就一邊熱一邊冷了。利用熱的一邊就可以做功。這樣“永動機”就可以造出來了。(但反駁論認為這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已經從理論上證明是不可能的。就是說要麽這樣的“妖精”根本沒有;要麽這“妖精”也要“吃飯”,就是消耗能量。結果只會得不償失。)

用大白話來說,一個理想的“麥克斯韋妖”可以理解為具有自我補償機制的人工智能。

2,區塊鏈起源

說了這麽多,麥克斯韋妖何用?它是去中心化的基礎。

我們所談論的區塊鏈是什麽?我們知道比特幣需要某一個電腦終端進行記賬,爭奪記賬權並完成記賬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而每一個記賬的“礦工”都是一個“麥克斯韋妖”。

關於挖礦,學術一點的表達是:

比特幣“挖礦”的實質是不斷重複計算隨機字符串的哈希值(一種字符串變換運算,常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並檢查結果是否滿足特定的需求。比特幣“挖礦”硬件走過了CPU->GPU->FPGA->ASIC四個發展階段。目前比特幣產業使用ASIC 芯片完成挖礦計算。

流程上,它是這樣實現的:

•網絡內節點收集有效但還未驗證的交易

•這些交易以時間先後順序被放入到區塊(Block)中

•各個節點紛紛加入,試圖解決工作量問題

•節點這種行為被稱為挖礦(Mining)

而最早的區塊鏈技術因比特幣而出名,比特幣最早應用了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也是比特幣交易運行的基石。

它是“一種存儲與驗證協議”。

8

它也是一種“去中心化數據庫”,通過分布式存儲與全網驗證保證安全性。這些特性都在比特幣上得到了很好運用。

區塊鏈解決了三大痛點:

去中心:(還記得前文對單個中心智能系統的“Kln2ᴺ”公式表述嗎?),中心化系統,參與的節點從5個到100個,系統風險性上升;多個中心化的系統(也就是去中心化),當參與的節點從5個到100個時,系統風險性指數性下降。

安全:區塊鏈也可以解決TCP/IP安全傳輸問題,解決信息化聯網去中心化信任問題。基於TCP/IP協議構建出價值互聯網,能夠從根本上變革現有金融行業生產方式,顛覆社會組織與生產方式。

信任:由於區塊鏈內每個節點掌握各個節點信息,信息可以采用匿名原則(交易公開);系統內交易批準取決於所有節點共識性原則,規則對於所有節點公平且強制(去中心化),並且,隨著時間推移,交易增多,每個節點內同步更新的鏈條愈發變長,愈發難以被篡改。

3,區塊鏈應用

中心化的體系與去中心化的體系,最具代表性的是銀行與比特幣。

在銀行體系中:傳統銀行分類帳特點擁有中心化和交易非公開的特點

•銀行掌握所有用戶帳目的信息和交易的歷史記錄(中心化)

•用戶只掌握了自己的記錄,無法知曉其他用戶交易記錄(交易非公開)

•如果掌握有所有的交易支付記錄,可以倒推出帳戶信息(中心化風險)

它的交易記錄是這樣的:

4

在比特幣的交易體系中,它具有去中心化和交易公開的特點

•在比特幣中,不存在一個中心節點(去中心化)

•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交易公開)

•但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匿名的,因此即使有所有的交易信息,也無法推斷出個人對應的帳戶信息(安全性)

它的交易記錄樣本是這樣的:

5

實際上,全球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正在開發應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可看到的有這些新聞:

2016/6/22 巴黎銀行等七家金融機構聯合開發區塊鏈清算系統(法國巴黎銀行、法國信托局、歐洲清算銀行、泛歐證券交易所、S2iEM、法國興業銀行和巴黎金融市場協會)

2016年 將重點基於區塊鏈技術設計高性能英鎊結算系統的新藍圖(英國央行)

2016/6/24 Ripple添加7家銀行為技術合作夥伴,要建設R3式合作網絡 Ripple宣布已經添加7家新銀行到他們的技術合作網絡,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地使用基於區塊鏈的技術來進行跨境轉賬的公司(桑坦德銀行、瑞銀、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ReiseBank、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阿布紮比國民銀行(NBAD)和ATB Financial )

銀行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只是冰山一角,在證券、支付、土地登記、投融資、物流等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發已經開展。

用一張國金證券的圖來結束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願景,尤其是那“可編程社會”願景,想想當真是極好的!

6

本文較多的引用或參考了以下資料:

北大韓鋒教授《區塊鏈創新和金融風險控制》

申銀萬國證券《區塊鏈:顛覆式創新—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系列報告之二(上:技術篇)》

國金證券《當金融科技遇到區塊鏈 ---世界金融技術體系500年後的再重構》

招商證券《區塊鏈全景圖——“區塊鏈 +金融”區塊鏈深度追蹤(四)》

廣發證券《淺析比特幣產業鏈》

互聯網金融類求報道請聯系記者劉雪兒(微信號:l 1990800859),添加請備註:姓名+職業+原因,謝謝。

區塊鏈 金融科技 比特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9

一貼讀懂市凈率 502的牛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2wuo2.html

市凈率(PB,price to book value)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或者以公司股票市值除以公司凈資產。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市凈率估值優點在於凈資產比凈利潤更穩定,市盈率對微利或者虧損的公司而言並不適用,但是微利或者虧損的公司仍然可以使用市凈率進行評估,除非公司資不抵債。

一、低市凈率組合回報

類似低市盈率組合,低市凈率組合同樣被眾多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能夠長期跑贏市場指數。埃斯瓦斯·達莫達蘭(Aswath Damodaran)所著《打破神話的投資十戒》一書研究所示,1927~1960年間,最低市凈率組合比最高市凈率年度收益多出3.48%1961~1990年期間,兩者年度收益率的差額擴大到7.57%1991~2001年間,最低的市凈率組合仍然比最高市凈率組合年度收益高出5.72%。類似低市盈率組合,低市凈率組合一樣不能保證每個年度均戰勝市場。

申萬風格指數系列中同樣有將市凈率按照低、中、高三個組別分別編制了三只市凈率指數。三只市凈率指數從19991230日開始計算,當時的數值均設定為1000,截止201555日,低市凈率指數點位是7209點,也就是在15年的時間里收益率為620%,而中市盈率指數點位為5415,高市盈率點位僅為2302。申萬風格市凈率指數同樣證明了在中國低市凈率組合收益率長期是能夠大幅戰勝高市凈率組合。下圖為三只市盈率指數收益率走勢疊加圖。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0  低、中、高市凈率指數走勢圖

二、市凈率驅動因素

市盈率顯著和以下三個因素相關,只有在充分考慮了影響市凈率的各種因素後,才能對公司的市凈率是否合理作出判斷。

假設直接將公司凈利潤當成未來現金流進行貼現,那麽一個常數增長的貼現模型可以表達為:一貼讀懂市凈率

其中:P=公司股票價值

EPS=下一年預期的每股收益

r=股權投資要求的回報率(貼現率)

g=每股收益的增長率(永久性)

上述公式左右兩邊均除以BV,可以寫成:一貼讀懂市凈率

 

其中:BV=賬面凈資產

ROE=凈資產收益率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市凈率指標最主要和凈資產收益率、貼現率、增長率這三個參數相關。如果公司的利潤不增長,則PB=ROE/rr值一般取10%左右。大多數的競爭行業中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長期會和社會平均的股權投資回報率相同,短時期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引發競爭對手的進入或者退出,從而使得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也會圍繞在10%左右波動。這樣一來,對於大部分不增長的公司,合理的市凈率就在1倍左右,如果公司有所增長,合理的市凈率就會略微超過1倍。僅有少數公司長期具備超強的競爭優勢,凈資產收益率遠大於10%,則這樣公司的價值就會遠超賬面凈資產,合理市凈率就為幾倍。如果存在市凈率小於1的股票,即便該公司盈利能力較差,但是存在著賬面價值和重置價值作為支撐,很有可能是投資機會。

鄧普頓在20世紀70年代末進入美國股票市場除了市盈率較低的因素以外,市凈率也跌破了1倍,而歷史上道瓊斯工業指數跌破1倍市凈率只有2次,前一次是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1932年。如果根據通貨膨脹對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公司持有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當時的整體股票價格僅相當於重置凈資產的0.59倍,站在重置價值的角度看,投資價值更為突出。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1  道瓊斯工業指數市凈率圖

圖片來源:《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

而在中國A股市場,上證綜指從未跌破過1倍市凈率,最低是2013年的1.34倍,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年熊市,由於小盤股偏好,倒是有眾多業績仍然出色的大盤藍籌公司跌破過1倍市凈率,雖然我們並不能夠精確預計出指數的底在哪里,但是過去幾年的熊市無疑成為股票投資播種的好季節。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2  上證綜指市凈率圖

三、ROEPB組合

根據上述PBROE的關系,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麽那些凈資產收益率高的公司市場價格高於賬面價值,而那些凈資產收益率低的公司市場價格低於賬面價值。真正吸引投資者註意的是那些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不匹配的公司,投資低市凈率但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股票,回避低凈資產收益率但高市凈率的股票。如下表所示。

7-4  ROEPB組合

高估

ROE PB

合理

ROE PB

合理

ROE PB

低估

ROE PB

案例:中低ROE,低PB的中國交建

中國交建(SZ:601800;HK:1800)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設計承建了建國以來絕大多數沿海大中型港口碼頭;世界領先的公路、橋梁設計及建設企業,參與了國內眾多高等級主幹線公路建設;世界第一疏浚企業,擁有世界最大的疏浚船隊,耙吸船總艙容量和絞吸船總裝機功率均排名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商,集裝箱起重機業務占世界市場份額的78%以上,產品出口8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港口;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最大的國際設計公司。可以說中國交建是海洋建設方面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但這家公司因為規模巨大,所處行業表現不佳等因素,在過去幾年的熊市中市值居然跌破凈資產,最低時僅有0.62倍的市凈率。如果我們能夠粗略閱讀下它的財務數據,是能夠較大概率判斷它的價值是被顯著低估的。如下表,中國交建2010~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基本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即便公司凈利潤不再增長,按照我們PB=ROE/r的估值公式,貼現率取10%,那麽合理的市凈率也應該在13%/10%=1.3倍左右,況且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的凈利潤每年均有所增長,合理的市凈率應該會超過1.3倍,給予1.5倍左右的市凈率也是可以的。當中國交建最低市凈率0.62倍時,較合理市凈率1.5倍打了起碼超過一半的折扣,具備潛在上漲142%的空間。後來2014年年中,國家發布“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交建恰好是受益公司,投機者看到的是炒作題材,而筆者卻認為是價值回歸的催化劑,中國交建A股自2014年初至20155月,股價上漲超4倍,市凈率攀升至2.7倍。當然,2.7倍的中國交建筆者認為並不便宜,因為畢竟工程建築的行業屬性不算好,閱讀過其財務報表會發現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經常小於凈利潤,而投資性現金流凈額又經常大於凈利潤,現金流狀況不佳,加之有息負債比率很高,因而,筆者認為中國交建的價值不會太高。中國交建的港股市場表現則明顯更為理智,交易市凈率僅為1.3倍,在筆者估計的合理市凈率附近,僅為A股估值的一半。中國交建入選過筆者在2014年初構建的“大爛臭”組合中,關於該組合的情況,詳見後面投資策略一章。

7-5  中國交建財務數據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財務比率

 

凈資產收益率(%)

11.86

12.71

13.63

16.29

14.75

凈利潤增長率(%)

14.41

1.33

3.06

22.93

38.27

主營收入增長率(%)

10.28

12.24

0.29

7.97

19.73

利潤表

單位:億元

主營收入

3666.73

3324.87

2962.27

2953.7

2735.71

凈利潤

138.87

121.39

119.5

116.01

94.37

資產負債表

單位:億元

資產總計

6303.88

5179.92

4339.79

3595.68

3110.67

負債合計

4981.91

4124.45

3368.02

2775.32

2360.45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資產負債表

 

股東權益合計

1170.76

955.06

876.81

712.3

640.01

現金流量表

單位:億元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44.04

69.7

133.38

17.12

154.83

投資性現金流凈額

-455.05

-280.81

-195.03

-143.79

-153.66

融資性現金流凈額

318.05

345.6

289.21

191.43

50.04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3  中國交建股價走勢圖

案例:中高ROE,低PB的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SH:601668)是中國最大的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集團,中國最大的房屋建築承包商,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跨國建築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中國建築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稱於世,承建了大量中國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地標性建築。中國建築的地產業務是其價值的重要構成,在房地產投資與開發領域,中國建築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集團之一,擁有中海地產、中建地產兩大專業子品牌。中海地產在香港股票上市,是中國最具價值的房地產品牌之一,在我國房地產開發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如下表所示,中國建築長期凈資產收益率為16%左右,按照不增長的PB=ROE/r的估值公式計算,貼現率取10%,那麽合理的市凈率應該在16%/10%=1.6倍左右,並且中國建築過去均保持了較高的利潤增速,合理的市凈率應該會超過1.6倍,給予2倍左右的市凈率也是可以的。在過去幾年的大熊市中,中國建築交易市凈率最低達到0.71倍(見下圖),距合理市凈率有180%的上漲空間。如果投資者熊市期間播種,至20155月,中國建築股價上漲超過2倍,目前以2倍市凈率左右價格交易,處於合理估值區間。類似中國交建,中國建築因其高有息負債率,現金流狀況不算良好,因而價值也不會太高。中國建築也曾入選過筆者在2014年初構建的“大爛臭”組合中。

7-6  中國建築財務數據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財務比率

 

凈資產收益率(%)

16.23

17.28

15.45

15.19

11.96

凈利潤增長率(%)

13.1

29.64

15.32

46.5

51.63

主營收入增長率(%)

17.47

19.17

18.37

30.35

42.26

利潤表

單位:億元

主營收入

8000.29

6810.48

5715.16

4828.37

3704.18

凈利潤

225.7

203.99

157.35

135.37

92.37

資產負債表

單位:億元

資產總計

9191.06

7838.21

6516.94

5058.29

3975.39

負債合計

7221.93

6192.58

5121.4

3873.93

2942.79

股東權益合計

1390.19

1180.37

1018.58

891.04

772.1

現金流量表

單位:億元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249.06

26.19

23.93

-76.87

-16.45

投資性現金流凈額

-154.67

-83.7

-132.3

-234.2

-276.26

融資性現金流凈額

181.95

110.74

355.51

356.42

319.51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4  中國建築股價走勢圖

案例:中高ROE,低PB的大秦鐵路

大秦鐵路(SH:601006)是中國第一家以鐵路網核心主幹線為公司主體的股份公司,公司管轄京包、北同蒲、大秦三條鐵路幹線,區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兩省兩市。公司管內大秦鐵路是中國第一條單元電氣化重載運煤專線,是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煤炭外運的主通道,主要用戶包括中西部各大煤企、全國四大電網、五大發電集團、十大鋼鐵公司和數以萬計的工礦企業。盡管煤炭行業過去幾年經營狀況極差,但是由於煤炭仍然是中國的最主要能源供應品種,運輸需求始終存在,大秦鐵路經營環境較為穩定,業績情況仍然良好。筆者曾在2012824日的雪球網博客寫道,大秦鐵路應該值2PB,當時該公司股價為5.92元,市凈率為1.45倍。筆者判斷的理由很簡單,大秦鐵路2012年前都保持著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有18%左右,按照PB=ROE/r的估值公式計算,合理市凈率起碼值1.8倍以上。至20155月,大秦鐵路股價上漲到12.88元,市凈率倍數為2.19,自筆者的判斷時間起,股價上漲141%

7-7  大秦鐵路財務數據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財務比率

 

凈資產收益率(%)

16.93

16.47

16.39

18.62

18.48

15.2

凈利潤增長率(%)

11.76

10.32

-1.68

12.37

45.67

-2.23

主營收入增長率(%)

5.12

11.71

2.12

7.12

81.7

2.34

利潤表

單位:億元

 

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主營收入

539.71

513.43

459.62

450.07

420.14

231.23

凈利潤

141.89

126.92

115.03

116.99

104.11

65.3

資產負債表

單位:億元

資產總計

1063.34

1039.55

1003.88

941.21

1001.46

679.44

負債合計

223.37

266.87

300.41

312.84

438.05

249.86

股東權益合計

837.99

770.73

701.88

628.29

563.34

429.58

現金流量表

單位:億元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173.13

147.6

129.16

151.08

169.16

86.35

投資性現金流凈額

-41.71

-34.98

-26.43

-55.74

-359.49

-170.43

融資性現金流凈額

-122.89

-103.14

-71.98

-150.08

200.95

127.48

一貼讀懂市凈率


7-15  大秦鐵路股價走勢圖

四、避免市凈率誤用

市凈率同市盈率一樣會存在誤用的情況,以下為較為常見的誤用之處。

1.市凈率低不代表一定有價值。市凈率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是凈資產收益率,因此,那些跌破1倍市凈率的股票很可能是因為凈資產收益率非常低,不到10%,公司的盈利價值本身就很低,所以只配享有很低的市凈率。投資者投資這類型的公司除非看到凈資產收益率提升的可能,或者是資產價值釋放的可能,以及分配較高的現金股利的可能,否則就真的是花了低價錢買的爛貨。

2.資產重估或資產虛增導致市凈率低。賬面凈資產雖然不像凈利潤一般變動幅度很大,但是如果公司同樣存在財務造假,賬面凈資產實際價值很小,市凈率評估也會高估了公司的價值。此外,在香港股票市場,有許多地產股的地產價值本身就經過重估,賬面報出來的數目就是重估後的價值,而地產重估操縱空間同樣很大,因此在香港股票市場中,看到極低市凈率(低至0.10.2倍)的地產股也不真代表股票有價值。再說,那些看上去很值錢的地產,如果不處置發放現金股息給股東或者進行開發,資產價值沒有得到釋放,基本是和小股東不相關的。

3.風險過高。市凈率的另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是貼現率。如果公司承擔著過高的風險經營,很可能某些判斷失誤,就會造成賬面凈資產全部損失殆盡。

 

  該文專為本人新書《超額收益:價值投資在中國的最佳實踐》所作,寫作時間為2015年5月,收錄在第七章系統的價值評估里,如果覺得不錯,購買一本支持一下唄,書里還有更系統和深入的內容。 
京東:http://item.jd.com/11917163.html  
當當: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57760.html  
淘寶:搜索“超額收益+價值投資”即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17

十四點讀懂國企員工持股試點意見

《關於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今天對外下發,第一財經制作14點速讀幫您理解這項改革。

1、四大原則

一是堅持依法合規、公開透明。

二是堅持增量引入,利益綁定。

三是堅持以崗定股、動態調整。

四是堅持嚴控範圍、強化監督。

2、兩個前提:國企控股、混合所有

國有參股企業的員工持股不適用《試點意見》。

中央企業二級以上企業(含) 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一級企業暫不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違反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有關規定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業,不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金融、文化等國有企業實施員工持股,中央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執行。

國有科技型企業的股權和分紅激勵,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

已按有關規定實施員工持股的企 業,繼續規範實施。國有參股企業的員工持股不適用《試點意見》。

3、試點企業要滿足四大條件

一是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

二是股權結構合理,非公有資本股東所持股份應達到一定比例,公司董事會中有非公 有資本股東推薦的董事

三是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建立市場化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和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

四是營業收入和利潤90%以上來源於所在企業集團外部市場。

4、入股範圍是骨幹

參與持股人員應為在關鍵崗位工作並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 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且與本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

黨中央、囯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得持股。

外部董事、監事(含職工代表監事)不參與員工持股。

如直系親屬多人在同一企業時,只能一人持股。

5、入股必須真實合規出資

員工入股應主要以貨幣出資,並按約定及時繳納。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員工以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應提供所有權屬證明並依法評估作價,及時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

試點企業、國有股東不得向員工無償贈與股份,不得向持股員工提供墊資、擔保、借貸等財務資助。

持股員工不得接受與試點企業有生產經營業務往來的其他企業的借貸或融資幫助。

6、入股價格不得低於每股凈資產

在員工入股前,應按照有關規定對試點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員工入股價格不得低於經核準或備案的每股凈資產評估值。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入股價格按證券監管有關規確定。

7、員工持股總量原則上不高於總股本的30%

員工持股總量原則上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30%,單一員工持股比例原則上不高於總股本的1%。

企業可釆取適當方式預留部分股權,用於新引進人才。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持股比例按證券 監管有關規定確定

8、員工持股必須保證國有股東控股地位

實施員工持股後,應保證囯有股東控股地位,其持股比例不得低於總股本34%。

持股員工可以個人名義直接持股,也可通過公司制企業、合夥制企業、資產管理計劃等持股平臺持有股權。

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方式持股的,不得使用杠桿融資。持股平臺不得從事除持股以外的任何經營活動。

9、股權流轉有36個月以上的鎖定期

實施員工持股,應設定不少於36個月的鎖定期。

在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持股的員工,不得在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時轉讓股份,並應承諾自上市之日起不少於36個月的鎖定期。

鎖定期滿後,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每年可轉讓股份不得高於所持股份總數的25%。

同時要求,持股員工因辭職、調離、退休、 死亡或被解雇等原因離開本公司的,應在12個月內將所 持股份進行內部轉讓。

10、轉讓價格多種確定方式

轉讓給持股平臺、符合條件的員工或非公有資本股東的,轉讓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

轉讓給國有股東的,轉讓價格不得高於上一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轉讓股份按證券監管有關規定辦理。

11、股權分紅不得承諾托底條款

員工持股企業應處理好股東 短期收益與公司中長期發展的關系,合理確定利潤分配方案和分紅率。

企業及國有股東不得向持股員工承諾年度分紅回報或設置托底回購條款。

持股員工與國有股東和其他股東享有同等權益,不得優先於囯有股東和其他股東取得分紅收益。

12、破產清算以出資額為限

員工持股企業破產重整和清算時,持股員工、國有股東和其他股東應以出資額為限,按照出資比例共同承擔責任。

13、年內啟動、2018年底做階段性總結

首批試點原則上在2016年內啟動實施,成熟一戶開展一戶,2018年年底進行階段性總結,視情況適時擴大試點。

14、發生國有資產流失的要追責

違法《試點意見》規定的,要求有關企業及時整改;對員工持股企業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掌握試點進展情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並要求整改,定期通報有關情況,發生國有資產流失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70

一文讀懂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的AI商業版圖 | 公司調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20/159318.shtml

一文讀懂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的AI商業版圖 | 公司調研
愛分析 愛分析

一文讀懂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的AI商業版圖 | 公司調研

科大訊飛擅長的,不僅僅是語音,還有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

老羅的錘子手機發布會,火了科大訊飛的會議語音轉寫系統,幾乎一字不差的識別效果贏得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有人為訊飛叫好,也有人看著它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憂心忡忡。不過,要看一家企業如何,不能單純看產品,也不能揪著暫時的盈利收窄不放,尤其對於科技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看它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技術實力和商業布局。

而訊飛擅長的,不僅僅是語音,還有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

作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不僅擁有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還在教育、政府、電信、金融、汽車等領域實現了AI技術的成熟落地和持續發展。

了解科大訊飛,對於我們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向以及商業模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本文將對科大訊飛的發展歷程、財務表現、技術水平,以及以教育、政府、汽車三大領域為代表的行業應用情況進行詳細介紹和分析。

科大訊飛:營收增長強勁,人工智能技術行業領先

科大訊飛成立於1999年12月,由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語音方向的一群碩博研究生創建。2000年以前,中國大陸語音技術發展很遲緩,在中國大陸設立語音研究基地的多是微軟、IBM、摩托羅拉等跨國企業,訊飛的成立填補了國內語音技術研究和應用的空白。

9年時間,訊飛從0做到了2億營收、5000多萬利潤,中文語音合成技術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70%左右,語音技術在電信、金融、政府、教育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2008年5月,科大訊飛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如今市值已達379億。2016年上半年,訊飛實現營收14.6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47.7%。從2012年至今,訊飛的營收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穩定增長。

數據來源:科大訊飛年報

強勁增長背後,一方面靠的是訊飛多年研發和積累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得益於訊飛不斷拓展技術的商業應用領域。

技術方面,訊飛在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多項技術上全球領先。感知智能方面,訊飛從最早的中文語音合成做到了如今的27種語言,多項指標全球第一;高噪音下的語音識別準確度保持業界領先,超過美國語音龍頭企業Nuance。認知智能方面,支持遠場識別、全雙工、多輪交互等特性的AIUI是智能車載、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另外,訊飛已經實現了中英文作文自動評測,由訊飛牽頭的類人答題機器人項目正在努力讓機器人在未來三到五年內考上一本。訊飛每年研發投入20%以上,技術人員占比67%,堅持底層核心技術研發是訊飛多年來持續高速發展的力量源泉。

表1 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各項技術領域研究成果, 數據來源:科大訊飛年報

應用方面,訊飛目前已經將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了教育、政府、電信、金融、汽車、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大數據等多個領域,並逐漸由2B、2G向2C拓展,積極構建各個產業的生態體系。

本文將著重對教育、政府、汽車三大占比較高、增長潛力較大的領域進行分析,並簡要介紹其他幾項業務的應用及財務表現。

教育:2B、2C雙輪驅動,內生外延構建教育生態體系

教育是訊飛最早涉足的市場之一,也是訊飛的重要戰略方向。十幾年來,訊飛的教育投入從建校舍、修運動場等硬件設施,到“三通兩平臺”、班班通、校校通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現在主抓應用,通過數字化校園、智慧課堂、教育語音平臺、口語考試與練習等,構建動態、可持續的教育教學生態體系。

在教育領域,訊飛采取2B、2C雙輪驅動的策略。

2B領域主要包括面向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教育平臺、教學軟件以及考試系統等。目前,訊飛的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已經覆蓋15省、20地、8000萬師生;2016年收購的訊飛皆成和樂知行等智慧課堂軟件,也已經與39家出版社合作,超過7000萬師生、18個省份得到應用。

2C領域,訊飛2015年推出了面向學生的個性化教與學平臺智學網,通過從學校端大力推廣,截止2016年6月,智學網已經累計獲得千萬用戶,月活60%以上,覆蓋30個省份7000所學校。訊飛希望用2B驅動2C,將資源平臺從學校和老師轉向家長和學生,全面實現教學、考試、測驗、練習和作業等教與學過程性動態大數據的常態化采集和分析,以及個性化學習推薦。

在整個教育信息化生態體系的搭建上,訊飛選擇內生外延相結合。訊飛主要從兩大塊發力,一塊是底層平臺,例如用戶賬號體系管理、內容自動審核和檢測等。另一塊是入口端,主要獲取學生過程化學習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和比較。而對於內容,訊飛選擇和有優勢的內容廠商合作,比如與外研社、北師大出版社等,一方面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把優質的內容在訊飛平臺上讓用戶使用,另一方面也開放給其他的沒有資本紐帶關系但有戰略合作的夥伴,搭建教育生態。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上半年,訊飛教育行業業務收入分別為 6.62 億元、 7.61億元、 4.15 億元,同比增長 49.44%、 14.95%、 28.05%,占總營收37.26%、30.41%、28.40%。

訊飛的教育業務包括兩大塊,一塊是教育產品和服務,另一塊是教育教學。教育教學收入來自科大訊飛2012年在蕪湖創辦的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收入包括學費和住宿費等,這塊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4%左右,本文主要分析訊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

下表是訊飛2012年到2016年上半年,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增長率以及毛利率情況。

表2 科大訊飛2012年到2016年上半年教育產品和服務收入各項指標, 數據來源:科大訊飛年報

可以看出,訊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占年度總營收的比重基本維持在25%以上,毛利率超過40%,近三年平均增長率也有30%。不過近兩年,由於訊飛開始在教育領域廣泛布局2C市場,將原本可以銷售的產品和服務以免費形式進行了大規模推廣,因此三項指標相較往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目前,訊飛關於2C產品的盈利模式尚不明朗。以智學網為例,訊飛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免費進行軟硬件推廣,並提供上門培訓服務,就是希望老師用掃描儀將作業數據傳到雲端,通過機器進行診斷分析,把握學生學習、練習、考試的過程化數據,進而挖掘其中的商業價值。

盡管目前這些數據的變現方式還不明確,但數據是未來的新能源,訊飛抓住了學生學習數據的運營權,也就抓住了教育市場的重要燃料。

未來,教育信息化市場空間廣闊,加上“十三五”期間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以及訊飛在教育領域多年積累的技術、產品應用以及資源整合優勢,隨著C端產品不斷推廣,用戶數據逐漸積累,訊飛在教育領域的優先布局優勢將會逐步顯現出來,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營收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政府:用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

訊飛在政府領域主要有兩條業務線,一個是公共安全,一個是智慧城市。

公共安全主要是對海量音視頻進行處理,該業務屬於涉密領域。作為國內上市公司,訊飛全資子公司訊飛智元已經優先獲得了國家涉密信息甲級資質,因此能夠獲得諸如公安、人口等涉密數據。

智慧城市主要通過人工智能提升政府服務效率,目前主要產品是社管雲平臺,該平臺旨在打通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一方面將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變為結構化數據,另一方面將個人照片和文字進行清晰比對,節省人工審核時間,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目前,訊飛社管雲平臺已經在蕪湖試點,並在全國幾十個城市推動。未來,訊飛要讓社管雲平臺真正實現數據打通,成為圍繞數據的智慧城市關鍵應用。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上半年,訊飛政府行業業務收入分別為 1.52 億元、 2.48億元、 1.57億元,同比增長 101.93%、 63.04%、 64.41%,占總營收8.56%、9.91%、10.71%。

表3 科大訊飛2012年到2016年上半年政府業務收入各項指標, 數據來源:科大訊飛年報

可以看出,政府業務比重逐年上升,已經在2016年上半年突破10%,增長率近四年也維持在60%的高速增長。另外,和教育行業相比,政府業務毛利率水平明顯更高,整體超過80%。2016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智慧城市項目從純軟件向軟件+硬件的方式轉變,硬件產品毛利較低拉低了整體毛利水平。

當然,智慧城市的搭建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由於每個城市具體情況不同,特別是數據打通還涉及到原來很多管理流程的優化,所以盡管訊飛與全國多個省市有戰略合作關系,但是要真正將智慧城市項目推廣到全國,還需要很長一個過程。不過,一旦基礎設施搭建完成,這將是一個持續運營和服務的商業模式,並在未來給訊飛帶來更高的業績增長。

汽車:瞄準前裝市場,用人機交互奠定車載語音領先地位

車載領域將會成為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重要的應用市場。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汽車都會成為移動辦公和移動娛樂的平臺,車內語音應用由於其方便性和場景適應性,將會成為汽車市場的剛需。

但是,由於車內環境相對嘈雜,人機交互存在一定距離,因此除了語音合成、識別以及語義理解外,對遠場識別、噪聲消除等語音技術要求很高。另外,由於車內使用場景偏服務,因此智能語音也需要具備成熟的對多輪對話技術。

訊飛在這方面具有明顯技術優勢。在2015年3月的寶馬中文評測以及2015年6月的奔馳中文語音雲效果測評中,訊飛無論是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還是使用體驗等方面都以顯著優勢奪得第一。

訊飛在車載領域選擇了和傳統車廠合作的前裝跑道,已經與奔馳、寶馬、大眾、豐田、雷克薩斯、上汽、一汽、長城、吉利等國內外汽車品牌開展合作,搭載訊飛語音技術的轎車前裝出貨車型達到31款,前裝出貨和在研車型近百款,行業市場占有率第一。

商業模式方面,以技術開發和軟件授權為主,同時提供軟硬一體化的車載語音交互解決方案,並積極探討增值服務收入。另外,車載應用作為車聯網的主要入口,未來積累的用戶數據將會蘊含巨大的商業價值,這也是訊飛在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進入穩步發展期,全球車載信息系統市場也正處於成長期,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德勤報告,預計到2020 年,全球車載信息系統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00 億美元,並且具有較高利潤率,兼具成長性和盈利性。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未來車載信息系統市場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6年上半年, 訊飛人機交雲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收入 8498.83 萬元,同比增91.28%,其中超過90%來自車載語音市場。這塊業務雖然目前占比只有5.81%,但是毛利率高達77.09%。未來,得益於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先進的人機交互技術,車載語音業務無疑會成為訊飛新的業績增長點。

其他:高毛利傳統業務穩步增長,新興領域加速布局

除了教育、政府和汽車市場,訊飛的技術應用還涵蓋客服、信息工程、互聯網、電信、金融、安防、大數據、智能硬件等眾多領域。訊飛在2016年半年報中,各項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分類,愛分析對各項業務的金額和指標進行了整理、統計,如下表所示:

表4 2016年上半年科大訊飛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及各項指標, 數據來源:科大訊飛年報

客服業務主要面向電信運營商和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智能客服系統和呼叫中心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了高達30%的人工分流率。目前,訊飛全面占據三大電信運營商市場,金融領域市場占有率80%以上,其他企業級領域由於對語義理解、售後服務以及定制要求較大,訊飛會有選擇地進入。

2016年以前,訊飛在年報中將涵蓋客服、車載、智能家居、智能玩具等語音支撐軟件的業務都算在一起,整體營收占比15%左右,整體毛利率在85%以上。分開計算後的客服業務毛利率甚至高達97%,並且實現了47%的高速增長。未來,客服業務會在已有行業優勢基礎上繼續穩步增長,企業級領域的應用也有望創造更大的營收增長空間。

與客服業務一樣具有高毛利的,還有電信增值業務。同樣依靠三大電信運營商,訊飛可以長期獲得穩定的收益分成。另外,訊飛的酷音鈴聲APP也在報告期內獲得了快速發展,成為業界口碑最好、用戶增長是最快的手機鈴聲產品,成為電信增值業務新的營收增長點。

互聯網產品和增值運營業務中的其他兩類營收占比較低,一塊是訊飛輸入法收入,毛利率高達100%,另一塊是智能硬件收入,主要來自訊飛的“叮咚”智能音箱。相比軟件產品,硬件毛利率較低,只有21.63%。

與教育業務比重相當的還有系統集成業務,其中的信息工程是訊飛相對傳統的一塊業務,這塊業務主要是一些工程運維項目,毛利率只有16.95%。從近幾年的增長率來看,這塊業務的增速在逐漸放緩。

除了營收中涉及的業務,訊飛還積極探索在生物識別、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生物識別方面,訊飛推出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相結合的綜合生物識別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公安、金融等領域。醫療方面,訊飛已經和衛生部展開合作,並開始在安徽試點,使用語音技術解決醫院電子病歷問題。

結語

今年是人工智能的爆發年,除了谷歌、百度等提早研發和布局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眾多AI領域的新興公司也紛紛進入大眾視野,應用行業涉及教育、金融、醫療、汽車、家居、新聞、法律、廣告、物流等各個領域。不過,大多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都還處在探索和試驗階段,商業模式尚不明朗。

對於訊飛來說,教育、電信、政府行業優勢明顯,背靠中科大和安徽省,與多個省市政府以及遍及全國的眾多學校合作,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及最大股東和客戶的中國移動也持續不斷地為訊飛貢獻著營收,如此高的資源壁壘高,競爭對手很難打破。在相對欠缺的領域,訊飛也可以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投資、收購一些公司來完善行業生態體系。

但是,訊飛在2C領域經驗相對缺乏,無論是市場推廣、用戶基礎,還是產品設計,都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存在差距。如何通過市場推廣贏得客戶,如何從產品功能和體驗上留住客戶,如何找到C端產品可持續的盈利模式,都是訊飛接下來要著重攻克的難題。

科大訊飛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06

一圖讀懂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62

“同道大叔”3億元“賣身” 創始人為讀懂女朋友而研究星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8/160266.shtml

“同道大叔”3億元“賣身” 創始人為讀懂女朋友而研究星座
周路平 周路平

“同道大叔”3億元“賣身” 創始人為讀懂女朋友而研究星座

抱著讀懂女朋友的目的,最終造就了3億的星座造富神話。

i黑馬訊 12月8日消息 今日,A股上市公司美盛文化發布公告,公司以人民幣21750萬元的價格收購同道文化(網絡大V“同道大叔”的運營主體)72.5%的股權。按照這筆交易換算,同道文化的估值正好為3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同道文化的營收為2442萬元,凈利潤617萬元。

公告稱,美盛控股以人民幣21,750萬元向蔡躍棟、北京紅杉信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江西省創東方科技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深圳市創東方富程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寧波明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收購其持有同道文化72.5%的股權。在這筆交易達成之前,美盛文化已經是同道文化的股東,占有其15%的股份。

公告中提及的蔡躍棟為“同道大叔”的創辦人,他是廣東潮洲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他雖然以“同道大叔”的形象走紅網絡,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鮮肉”,出生於1988年,年僅28歲。這筆交易完成後,蔡躍棟從原先占股72.0847%減持到12.5%,他將從這筆交易中獲利1.78億元。而他本人也將加入美盛文化擔任副總裁,負責維護“同道大叔”系列內容產品。

同道大叔以星座漫畫出名,截至2016年8月,“同道大叔”在新浪騰訊微博、微信中擁有的粉絲用戶人數合計已超過1600萬。

2015年底,i黑馬曾專訪了“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講述了這位粉絲千萬的“網紅”是如何養成。以下為i黑馬於2016年1月發表的“同道大叔”專訪文章。

屌絲逆襲範本:看粉絲千萬的“網紅”如何養成

400多萬微信粉絲,780萬微博粉絲,篇篇十萬加,估值已經超過了2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每天只探討星座話題的自媒體號,取名“同道大叔”。它的特征鮮明:漫畫、情感、吐槽,更為關鍵的是女生紮堆。

背後的核心運作者卻是一群80、90後們,在自媒體和段子手的推動下,他們年薪早已過百萬。

大叔實為小鮮肉

聖誕節當晚10點34分,微信公眾號“同道大叔”以上限8條的內容推送。一分鐘後,頭條閱讀過10萬,點贊數百,內容卻並不高深——越長大越好看的星座女。而這種令人艷羨的現象每天都在上演。

主導這一切的並非真正的大叔,而是一位清華畢業、處女座、1988年出生的“小鮮肉”,他來自廣東潮州的一個農村家庭,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他首次以真人身份露面是《GQ》雜誌的段子手報道中。當時網友驚訝,每天出現在社交網絡、身姿妖嬈、萌萌賤賤的“同道大叔”形象,背後的創作者竟然與大叔毫不搭邊。

很少人能將蔡躍棟和“同道大叔”聯系起來,包括他的大學同學。

蔡躍棟臉龐白凈,略微敦實,笑起來酒窩淺顯;喜歡微信語音回複信息,極少打字,偶爾發一個幽默表情,只有這時才能真切感受到,屏幕的另一邊真的不是大叔。

蔡躍棟的成功並沒有表面看起來的幸運和偶然,他自己也喜歡將同道大叔的故事歸入“屌絲逆襲”的版本。

“同道大叔”是他第五個創業項目。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第一年,蔡躍棟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

起初,他給高考生提供行業咨詢和高考資訊,之後做了新媒體和職場社交軟件,後者取名同道科技。不過,後來項目失敗了,但是名稱卻留了下來。他加上了當時流行的大叔叫法,進入段子手行列。“其實我是不小心進入了這麽一個狀態,把之前的東西都打通了。”

某種程度上,屌絲更像是蔡躍棟的自我調侃。他像每個大學都存在的異類一樣,個性鮮明,不願回答的問題直接跳過,不願被條條框框束縛。

大學四年,他的成績倒數第一,畢業作品卻獲得了第一名。因為他懂得改變和適應。

剛開始玩微博時,蔡躍棟經常看不懂別人轉發的內容,“我當時就說我是不是太老了”。為了摸清楚這幫人的心理,他跑去關註二次元(二維、平面的統稱)博主,跟這幫小朋友都做成朋友。

對星座的研究和關註是蔡躍棟大二的事情。當時大抵是出於哄女朋友考慮,兩人同為處女座,時常吵架。

“她怎麽對我這樣啊。”蔡躍棟發現女孩子遠不是那麽容易琢磨透,“有些話她是有其他意思,表達出來很含蓄。”

“同道大叔”後來曾發過《教你如何正確地逼瘋處女座》一文,其中一條就是“為TA匹配另一只處女座”。或許這是他對這段感情經歷最深刻的總結。

在那個還沒有微信而微博如日中天的時期,抱著讀懂女朋友的目的,蔡躍棟開始研究和分析星座。加上做過三年社交軟件,接觸了大量女生,蔡躍棟一下子“得道成仙”,開始經常為身邊的朋友出謀劃策。

“有用嗎?”i黑馬問。

“有用!”蔡躍棟肯定地回答。

身邊朋友受益於此的同時,也成為他的內容靈感來源。“我不會每天分析身邊的朋友,但一想到星座,我就會想到他們。”蔡躍棟已經在內心形成了星座模板,然後將身邊的朋友標準化,一一與模板對應。

如今,內容和漫畫制作早已不再需要他操心燒腦,他搭建了一個12人(微信10人、微博2人)的編輯團隊,每天圍繞著男生、女生、星座等關鍵詞,組合生產。

按“同道大叔”的內容生產流程,編輯通常先搜集資料、選擇場景、設定主題,然後進行粉絲互動、收集評論、確定文案,最終由畫師制成漫畫。正常情況,畫師的功夫一個小時,文案兩三個小時,提前一天生產,循環反複。

為了避免審美疲勞,同道大叔不得不開始做出其他嘗試,除了漫畫,開始使用語音和視頻。內容上也從情感向其他題材延伸。

不過,情感作為人性最底層的需求,一直長盛不衰,所占內容比例一半以上。

同道聚粉術

成為現象級自媒體前,“同道大叔”是毫無疑問的暖心大叔形象,每天在微博為粉絲畫頭像,精耕細作。

這是當時很流行的做法,各種漫畫博主湧現,出身美院的蔡躍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只是這種做法取悅了一小部分人,卻與大部分人無關,一直不溫不火。

同道大叔第一條關於星座吐槽的微博出現在2013年7月底。彼時,“暴走漫畫”的《暴走大事件》已經在網絡如火如荼的傳播,“偉大的安妮”憑借《安妮和王小明》的漫畫作品也獲得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幽默漫畫金獎。

蔡躍棟如同一只意想擁躉萬千的小蜜蜂,每天辛勤地為粉絲畫著頭像。在北京麗都附近一家酒吧內,蔡前面的三位女生,在不停用星座的方式吐槽身邊男生。

受此啟發,蔡躍棟當場發了一條關於天秤座的吐槽。微博底下出現了很多網友的有趣評論,粉絲活躍度明顯提高,“找到一點感覺了”。

往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蔡躍棟把為粉絲畫頭像的模式轉為受眾更廣的惡搞明星海報,最後定位於星座吐槽。

在段子、冷笑話橫行的碎片化時代,這種路子一炮而紅。隨著他一次次地有意強化,同道大叔也逐漸成為了星座的代名詞。

一年之後,“同道大叔”的微博才真正形成氣候,每天新增四五萬粉絲。這個數字截至2015年聖誕節當天為764萬。

微信的火爆則遠在微博之後。2015年初,後知後覺的蔡躍棟姍姍來遲,開始在微信開辟疆土。

最初,微信數據出現全網下滑,剛進入的蔡躍棟沒有底氣,與團隊商量,是否做點推廣。編輯告訴他,不用花錢,三個月保證做到100萬粉絲。後來實現這個目標只用了兩個月。而百萬粉絲之後,幾乎每條微信都是100000+,最高的一條,閱讀量突破600萬。

當前,“同道大叔”的微信粉絲總數超過400萬,每天還在以2萬的速度增長,大部分為女性。

“女孩子喜歡的話,男孩子也一定會喜歡。有女孩就會有男孩。”蔡躍棟吃透了其中的邏輯。前一段時間,蔡躍棟跑去矽谷待了一個月。他驚訝地發現,當地華人有一半女生知道“同道大叔”。

粉絲的狂熱被解讀為社交和情感表達的需要。在“同道大叔”的世界里,無論是星座、情感或者漫畫,都被當成標簽化和情緒化的表達。

譬如“有個美貌機智的女朋友是什麽體驗”,“花心的金牛男”,“千萬不要和白羊座談戀愛”等,沒有人在意內容本身正確與否,一笑而過之後,借星座之名,行調侃之實。

曾有人分析同道大叔的成功關鍵,其中一條便是“洞察用戶心理”。大家談論星座時不只是想看星座本身,更是想通過它來琢磨一個人,甚至尋求與某個人相處的方式。

“說到底,星座只是一個情感交流的突破口。”

不止於網紅

蔡躍棟會反複強調,“我現在不是很喜歡別人叫我網紅”。只是,他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大家對他們的普遍認知是自媒體和搞笑人。當然,這也是幾乎所有同行的困擾。

蔡躍棟願意大家把他看成是一個有頭腦的商人,“我們不是自媒體,我們做的是一個打造現象級自媒體的公司”,他更願意談公司和未來。

他希望把“同道大叔”打造成一個女性新文化品牌,完成一個自媒體到品牌的升級蛻變。在蔡躍棟的未來商業版圖里,將不再只有“同道大叔”,還包括傳媒、影視、IP周邊等等。

“同道大叔”是蔡躍棟試驗的成功範本,接下來,蔡躍棟要做的是整合前期資源和經驗,培養和扶植更多的現象級產品。“星座是一個起點,我們想成為服務商,為未來的現象級的網絡文化做一些服務。”

在打造品牌方面,“同道大叔”的話劇巡展、舞臺劇、咖啡館、電影拍攝等計劃,很快將在2016年全面推進。

他在努力促使“同道大叔”擺脫網紅的空殼,嘗試向故事型的IP演進。

拍電影是蔡躍棟下一個工作重心,制作預算四五千萬元,預計一年之後上映,當下正處於劇本打磨階段。成片或許不會與“同道大叔”同名,但講述的將會是“同道大叔”的故事。

電影帶來的品牌提升和轉變被寄予厚望。這並非沒有成功邏輯可循,電影《萬萬沒想到》就是從爆紅的網絡劇改編而來,並大獲成功。

“我們離他們更遠一點,還沒有上到銀幕,”蔡躍棟已經意識到,他後續的努力是給虛無的網絡文化披上故事的外衣。

“其實一線網紅比二線明星活得還好。”蔡躍棟從人們的觀點中讀出了對這個行業存在的誤解。據他透露,“同道大叔”現在的內容團隊12個人,兩名團隊骨幹年薪超過200萬元,百萬年薪以上超過3人。

自媒體受追捧在近一兩年並不少見,2015年12月12日,微博大號“冷笑話精選”母公司飛搏共創掛牌新三板,成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自媒體,而其在2014年的收入達到1912萬元,全部來自廣告。

同道大叔的收入除了廣告,也包括禮物定制和品牌授權。根據公開的市場報價,同道的微信加微博每條10萬元,微信每天以上限8條的數量推送。

定制的禮物大多與星座相關,這一點讓同道撿了個“大便宜”,他們十二星座塑造出了十二個卡通形象,高矮胖瘦、各類款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蔡躍棟告訴i黑馬,國內一線消費品牌已經開始,索要十二星座的形象授權。星座本身的寓意被這些廠商認為能幫助消費者加速決策。

更為誘人的是,資本在加速進入。蔡躍棟透露,“同道大叔”的A輪數百萬美金融資即將完成,估值超過2億人民幣。

盡管聚集了燈光和名利,蔡躍棟們的現實尷尬在於:一方面,他們頂著段子手、網紅的身份,自己不大認可:另一方面,相比於明星受到的熱烈追捧,他們又不得不從惡搞和世俗中尋得生存空間。

“現在大眾看我們可能是仰視2度、5度,看明星則可能是40度、45度。我們不需要大眾像看明星那樣看我們,但升到10度好不好?現在還做不到。”蔡躍棟感慨。

同道大叔 蔡躍棟 小鮮肉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91

又一名對華貿易鷹派崛起:讀懂特朗普要看他的書

名不見經傳的經濟學家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一時間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網站。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1日宣布組建一個新機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並任命納瓦羅為該委員會主席。

這位此前僅在極小關註中美貿易政策專家圈中才“大名鼎鼎”的納瓦羅,為何引發如此高的關註?

早在特朗普當選之日,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就指出,目前可知的一位在中國經濟政策方面有可能對特朗普產生影響的人士——加州大學厄文分校經濟學教授彼得•納瓦羅,在他的文章中表現出令人擔憂的傾向。

納瓦羅此前在中國方面有三本著作,其中最後一本《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被制作成紀錄片。特朗普在任命的聲明中表示:“我在許多年前讀過納瓦羅有關美國貿易問題的一本書,並對他的論證的清晰性和他的研究的徹底性印象深刻。”

“他已經預先記錄了全球主義對美國工人造成的傷害,並為恢複美國中產階級鋪平了道路。作為我任內的貿易顧問,他將承擔重要角色。”特朗普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致力於中美貿易研究的資深經濟學家對第一財經表示,特朗普此舉揭示了他將堅持此前在選戰中有關中美貿易以及其他問題強硬表態的承諾,在短期內中美貿易摩擦存在風險。

對華鷹派納瓦羅是誰?

按照納瓦羅的自我表述,他是一個“里根-特朗普式民主黨人”。

特朗普轉型團隊將納瓦羅描述為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經濟學家”,他將“制定縮小貿易赤字、擴大經濟增長,並阻止工作外流的貿易政策”。

納瓦羅畢業於哈佛大學,長期研究對華貿易,並對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尤為介意,此前他曾稱美國對其他國家收取高額關稅的做法並非貿易保護主義,而是“防禦性”貿易舉措。

上述資深經濟學家對第一財經表示,納瓦羅畢業於哈佛大學,經受過嚴格的經濟學學科教育,應當算是一位經受過訓練的經濟學家,但是他後期的著作所反映出的問題,又令人對他的經濟學能力產生了懷疑。

盡管如此,納瓦羅仍然是特朗普經濟團隊中唯一一名經受過正統經濟學訓練的經濟學家,他在2016年8月正式加入了特朗普團隊,在之前甚至都沒有同特朗普見過面或進行過電話交談。

根據納瓦羅的敘述,他同特朗普此前交換過信件。不過在此之前,納瓦羅就在不同場合支持特朗普,並在報紙上闡述他對於貿易的觀點。他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指出他在教學中得出了他對於中國的看法,“我在21世紀初開始註意到,我的許多有工作的(前)MBA學生都徹底失業了。隨著我開始更深入地觀察,所有的緣由都指向中國。”

在一篇美國媒體的評論文章中,作者認為要“在納瓦羅這里讀懂特朗普”:“如果你希望讀懂特朗普在中國方面的看法,那麽就看看納瓦羅寫的書。”

納瓦羅還在不少署名文章以及他在選戰時期同當下的美國商務部提名部長羅斯共同撰寫的白皮書中,闡述了他對於貿易和中國的看法。

在一篇署名文章中,針對特朗普對中國和墨西哥等國收取45%關稅的威脅,他表示:“特朗普將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在貿易方面使用貨幣操縱或其他非法出口補貼的貿易夥伴征收關稅。”

在上述有關貿易的白皮書中,納瓦羅和羅斯則指出,將削減美國貿易赤字並增強美國制造業能力,以此強化美國經濟增長,並回到GDP每年增長3.5%的水平。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是幹嗎的

特朗普21日宣布組建的新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又承擔了何種任務?

特朗普過渡團隊在聲明中表示:“組建國家貿易委員會顯示了當選總統振興美國制造業,讓每名美國人都有機會獲得體面工作和體面工資的決心。”

具體而言,該新機構將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等現有機構形成補充作用,且特朗普團隊表示該機構將專註於增強美國制造業並在基礎建設和國防工程方面引導“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計劃。特朗普過渡團隊表示,這是歷史上白宮首次設立一個專註於制造業的辦公室,這意味著特朗普將遵循他在選戰期間許下的承諾。

不過外界對於國家貿易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之間授權如何區分仍不清楚。目前特朗普團隊方面的人士表示,提名商務部長羅斯將在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方面扮演最中心的角色。

盡管如此,特朗普在貿易方面的團隊仍存在著“自由貿易派”和“貿易限制派”之爭:納瓦羅和羅斯都主張增加貿易限制,目前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代表職位的強力競爭者之一的諾柯鋼鐵(Nucor Corp)前首席執行官迪米可(Dan DiMicco)也是一位“貿易限制派”,此外特朗普還任命了三名具有豐富對華鋼鐵反傾銷經驗的律師加入美國新政府的貿易團隊。

早在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各鋼鐵協會就密集同特朗普的過渡團隊接觸,遊說其尋求更嚴厲的貿易防禦措施。譬如包括諾柯鋼鐵等會員企業的美國鋼鐵產業協會(AISI)則表示,會在此方面繼續做出努力,並指出迪米可是一位鋼鐵產業的堅定擁護者。

另一方面,即將領導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科恩(Gary Cohn)則更加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而特朗普目前正在考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領導人庫德洛(Kudlow)也是一位堅定的自由貿易支持者。

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如果針對貿易赤字問題制定政策,則有可能導致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而另一方面特朗普任內的貿易赤字擴大從理論上來說幾乎無法避免:特朗普承諾將減稅並擴大基礎建設,而為此產生的財政刺激所帶來的財政赤字缺口需要從國際資本市場借入資本進行彌補,這在貿易項下將帶來進一步的貿易赤字擴張。

美國著名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貿易政策研究負責人艾肯森(Dan Ikenson)表示,納瓦羅對於貿易的觀點是“危險、具有誤導性,並充滿零和博弈”,且有可能面臨來自總統團隊內部的反對意見。

“特朗普希望經濟增長,希望人們愛戴他,但是如果實施納瓦羅降低貿易赤字的瘋狂計劃,實現‘平衡貿易’,這將導致資本外逃,國外市場拒絕美國商品進入,並導致經濟崩潰,”艾肯森表示,“我希望這可以令國會共和黨人公開反對,並中和特朗普任內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25

十大數據讀懂2016年國民經濟(內附解讀更貼心)

1、經濟增速6.7% 或重返世界第一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四季度增長6.8%。

【解讀】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6.7%、印度增長6.6%,中國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上可能還是最高的速度。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每增長一個百分點都是很大的數量。

2、工業增長6.0% 實體經濟複蘇快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0%,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

【解讀】寧吉喆表示,工農業和服務業都屬於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覆蓋了我們產業的主要部分。從農業、工業的角度看,我們是世界上實體經濟大國。從服務業看,交通運輸、商品流通,都是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它自身也是實體經濟,服務業比重也在逐步上升。所以中國實體經濟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是沒有動搖的。

3、消費貢獻率占了2/3 擔綱增長主力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

【解讀】從結構優化看,2016年,服務業的比重繼續提高,消費貢獻率占了將近2/3。從轉方式來看,2016年,單位GDP能耗下降5%,這也很不容易;清潔能源比重上升,企業效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是轉方式的一個重要標誌。

4、投資穩在8.1% 穩增長關鍵力量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8%),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解讀】去年關鍵領域的投資是經濟穩增長的關鍵力量。不過,相比而言,國有控股投資和民間投資的增速差距較大,國有控股投資213096億元,同比大增18.7%;民間投資365219億元,增長3.2%。

5、房地產投資增長6.9%:總體向好 地區分化大

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258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5.9個百分點。

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539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3.2%。

【解讀】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去年房地產市場總的形勢是好的,但是地區分化嚴重。前9個月發展很快。部分非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較多。今年房地產行業對中國實際GDP增速貢獻將大幅下降。預計中國2017年房地產市場將繼續健康發展。房地產行業在中國整個GDP中占6.5%。

6、全年CPI穩在2.0% 工業價格快速恢複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漲幅與前三季度持平,呈現溫和上漲態勢。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1.9%。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4%,自9月份起結束連續54個月同比下降後,同比漲幅不斷擴大,12月份同比上漲5.5%,環比上漲1.6%。

【解讀】在所有類別里,食品煙酒價格上漲幅度最高,達3.8%。而食品煙酒價格類別里,豬肉價格上漲穩居第一,去年上漲16.9%。PPI上漲一是受匯率波動等多因素影響,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了部分工業品出廠價格;二是工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效果顯現,供需關系逐步改善。

7、人均居民收入增6.3% 同GDP增速基本同步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

【解讀】雖然人均居民收入增速略低於GDP增長速度,但考慮到全國人口繼續保持增長的影響,2016居民收入增速同GDP增速繼續保持同步。

按照統計局的最新收入分組: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

你屬於哪一組?

8、企業利潤漲9.4%:效益明顯好轉 來年生產投資有動力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0334億元,同比增長9.4%,比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85%,同比上升0.26個百分點。

【解讀】由於企業利潤是次年企業投資運營的基礎,去年的利潤恢複將擴大今年企業投資經營意願。

由於市場轉暖,企業庫存水平有所降低、企業杠桿率有所下降、單位成本有所降低,都證明企業經營狀態在轉好。不過,利潤增長較快是基於上年較低基數,同時過多受益於原材料價格提升,企業清剿應收賬款壓力仍大,還需繼續改革。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化,工業結構將不斷優化,新增長動能不斷積蓄,工業企業效益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9、去產能見效 原煤產量下降9.4%

鋼鐵煤炭行業圓滿完成全年去產能任務,全年原煤產量比上年下降9.4%。

【解讀】去產能是去年經濟的一場硬仗。不僅煤鋼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而且妥善安置了相關企業人員。

2017年去產能還將繼續加碼,去產能除了鋼鐵、煤炭之外還會擴圍,有一些產能利用率很低的、過剩產能比較嚴重的領域也會納入去產能的範疇。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近日也宣布,央企去產能從煤炭、鋼鐵擴圍至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的行業。

同時,去產能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在2017年還要重點推進。此前,中央已經明確把淘汰落後產能,特別是徹底清理“地條鋼”作為今年去產能工作的重要內容。近日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年度會議,透露出了最新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對於“地條鋼”等落後產能,要全部取締。

10、調查失業率4.95% 人口就業城鎮化多元提升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0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12月調查失業率4.95%,連續五個月低於5%。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

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35%。

【解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途徑,也是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從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城鎮人口增加2182萬人,鄉村則減少了1373萬人,城鎮化進程繼續加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94

一文读懂网易:互联网常青树的方法论

http://www.xcf.cn/syms/tt/201702/t20170217_779509.htm

 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网易大概是最为特殊的存在。几乎每个网民都接触过网易的产品,也流传着很多和网易相关的段子,可这家近20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相比于众口传唱的BAT,又是极其的神秘。

  时过境迁,岁月沉浮,互联网江湖里上演着一轮轮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游戏。从最初的NSS到现在的BAT,网易曾经是最闪亮的星,也曾被后来者撇入第二阵营,但在2016年却一跃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手游、电商、音乐、教育、云计算,在这些业务的突出表现背后,有人将网易看作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极”,也有人试图从创新、文化等角度位网易贴上慢热、小而美、谨慎等标签。

  时值网易发布2016年度财报,381.79亿元的净收入和300多亿美元的市值,对照市值50亿美元的新浪以及15亿美元的搜狐,用“互联网常青树”来形容网易似乎并不为过。

  笔者翻阅了很多资料,也求证了很多在网易工作过的朋友,要解密网易为何能够“长盛不衰”,或可以从产品、管理、文化、战略等角度系统的梳理下网易看起来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方法论。

  1、产品:创新和工匠精神

  和马云、李彦宏等大佬不同的是,身为网易的掌舵者,丁磊很少在公开场合亮相,也极少谈及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但从媒体上的片言只语和丁磊的一些内部发言来看,创新和工匠精神是丁磊最常说的两个词。

  在概念丛生的互联网文化里,创新和工匠精神早已成为被用烂的两个词,但在丁磊眼中却恰如其分的形容了网易的产品理念。

  

  “网易的产品要有两个特质,一个是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要有创新;二是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每个细节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致,要有工匠精神。” 这是丁磊的原话,内容源自自媒体人“夏丽巴人”在乌镇对丁磊的“围堵”。

  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有道、网易云课堂等大抵就是符合丁磊标准的产品,坊间流传的几个小故事也隐约透露出了丁磊对这些产品的高标准。

  比如网易云音乐立项之后,丁磊常常把现任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叫去办公室听小语种音乐,并最终找准了“音乐社交”的差异化切入点。

  再比如在养猪这件事上丁磊坚持了七年,从选种到猪舍设计再到废水处理、品牌包装等等,网易一个接着一个的去解决问题。

  由此换来的结果是,网易云音乐在三年时间内俘获了2亿忠实用户,弯道超车般的挺进市场前三,网易考拉海购和ODM模式的网易严选相继成为电商领域的后起之秀,网易味央首头黑猪拍出了27.7万的逆天价格…….

  网易的一位内部人士说,“网易出品,必属精品”几乎成了行业内公认的口号,背后的代价也是血淋淋的。

  在2013年之前,网易错失了很多风口,微博业务输给了新浪、校园社交平台青柠无疾而终、餐饮推荐项目网易饭饭死在O2O爆发之前、致力于搭配社区的istyle可能很多人闻所未闻,类似的还有很多。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网易在游戏业务上继承的产品哲学,轻、快、追风口不是网易的特点,这在网易运营的诸多重度游戏上可以窥知一二。另一部分的原因则取决于丁磊的兴趣爱好,能被丁磊看得上的产品才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否则将永远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直到表现的更好或被砍掉。

  网易是幸运的,丁磊对产品的“苛刻”迎来的不是分崩离析的结局,而是自上而下的产品情怀。这在新上线的网易云、网易美学等产品上已经有所显现,前者选择场景化云计算的方式避开了和阿里、腾讯的直接竞争,网易云信在一年多时间内服务了22万+客户,证实了网易在即时通讯云服务上的优势;后者选择以垂直社交的方式进入美妆领域,上线6个月后即得到了App Store的推荐。

  或许执拗于创新和工匠精神的网易仍将错过很多机会,可互联网本就不是一场赢者通吃的游戏,“大而全”的BAT处处伸手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小而美”的网易同样找到了自己的活法。

  2、管理:中层管理者的胜利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记者同时向马化腾和丁磊抛出了交接班的问题,马化腾给出的答案是岗位的“双打”,丁磊的回答是“授权”。

  被业界广为流传的是网易产品的立项方式,只不过现实情况和媒体报道仍有一些差别。媒体乐忠于报道丁磊钦点的项目,比如音乐、电商、教育等,但现实中很多项目的立项其实是中层管理者在推进。

  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起网易内部的产品孵化机制,按照汪源的说法,过去10年中,网易有大量项目是由基层管理者到中层管理者提出的,经理和总监级别居多。而且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项目能够通过虚拟委员会的评审立项,提出者就会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当然这套机制的运行离不开成熟的激励机制和运营机制。其中网易杭州研究院扮演了技术支持的角色,项目立项后还会获得一定的资源支持,并允许成为独立业务实体、独立融资。而在运营机制上又有着“联邦制”的特色,各大事业部之间相互独立,也很少会有来自高层的干预。

  即便是在2016年火爆一时的《阴阳师》,游戏的立项到开发都是在工作室内部独立完成的。丁磊也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表示,《阴阳师》在开发过程中的时候自己是不知道的。

  此外,外界常说网易内部没有KPI文化,似乎也有一些理解上的偏颇。不同的项目之间存在激烈的内部竞争,脱颖而出者才会在资金、人员、推广渠道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资源,也就是外界所说得到了丁磊的厚爱。

  中层管理者被充分授权的优势在于,高层对行业的认识往往站在审视的态度上,实际接触业务了解行业的仍然是中层管理者。由中层管理者发起并主导项目,能够极大地降低试错成本。

  不过劣势同样存在,各个事业部之间的相互独立增加了沟通成本,一些项目在早期资源投入不够,有可能错过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期,这也决定了为什么网易在产品上喜欢后发制人,或者从行业边缘寻找新的时机。

  这种授权机制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高层的权利被无形的削弱,尤其对网易这家行事低调的公司来说,除了丁磊之外,鲜有高层曝光在媒体之上。而一些不安于寂寞的中高层,往往最后选择离职创业,也造就了网易“互联网行业黄埔军校”的说法。

  没有标准来衡量网易管理制度的好坏,这家很少高薪引入职业经理人,充分授权给中层管理者的公司,和BAT相比有些特立独行,但财报上的亮眼和股价的不断飙升,又证实了市场的认可。

  3、文化:段子、态度和使命感

  网易是一家“创始人文化”很浓重的公司,丁磊的个人性格对网易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阿里员工会尊称马云为“马老师”,百度员工喜欢亲切的喊李彦宏一声“Robin”,而网易的员工却敢当面叫丁磊“老板”,丁磊也自嘲自己是“农民企业家”。

  这种“段子手”的色彩还表现在网易的营销动作上。丁磊在网易云音乐上将自己的ID改成了“网易UFO丁磊”,网易考拉在双11大促期间制作了丁磊为主角的鬼畜视频,就连网易的HR也将一首《浙江杭州网易互联网招聘了》的神曲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不过,“段子手”只是外界给网易的定义,在如何提升员工使命感和忠诚度的问题上,丁磊似乎找到了一套同样适合网易的方法。

  在《马云和丁磊:两个首富的双城记》中,黑科技财经曾将阿里和网易的工作氛围做过对比,“在淘宝城,员工很有钱,工作非常紧张,生活也非常紧张;在网易城吃得好,住得好,车开得舒服,丁磊还经常关心员工的生活舒适度,唯恐员工过得不够好。”

  应该说,丁磊是一个抱有理想主义的人,给员工足够好的待遇,让他们感受到金钱以外的快乐。同时,这种理想还演化成了对产品的执念和道德感,为网易打上了有态度的烙印。

  “有态度”一词最早是网易新闻提出的内容导向,又很好的切合了丁磊的个人价值取向:产品就是最好的传播,企业家最好的慈善,就是提供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于是,在网易的互联网产品业务中很少存在商业原罪。据传丁磊对炒房等资本运作和投机行为嗤之以鼻,也发自内心地瞧不起假货和劣质品。 有人问及网易为何要做ODM电商时,丁磊的回答有些让人以外:“如果今天我卖出去的商品,评论里所有的人都在骂,骂黑心棉、骗子、假货,我睡都睡不好。我为什么让别人每天在我背后指指戳戳的?”

  当然,性格中的随性并没有改变丁磊作为企业家的初心。《基业长青》是丁磊最喜欢推荐给下属的一本书,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企业要有核心价值观和超越金钱的使命感。

  很明显,丁磊追求基业长青,这导致网易公司的整体基业建立在“更长久和一般性的假设之上”,既不依赖智能手机红利、技术红利,也过渡不依赖人口红利,产品的落脚点大多是对产品本质的回归。从游戏到电商到内容再到企业级的云服务,莫不遵循着这一套路。

  那么什么才是企业文化?网易给出的答案是:从企业氛围到品牌形象再到产品价值的统一价值观。

  网易不是国内最牛逼的公司,但在企业文化上去口号化、务实的风格值得很多创业者借鉴。

  战略:网易的快与慢

  唯快不破早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标签,盛极一时的小米、一统出行市场的滴滴、后起之秀的摩拜和ofo,核心不过是一个快字。网易似乎走了一条逆潮流的路,至少在外界看来是这样的。

  

  网易公司历年季度净收入走势图

  而关于网易的战略是什么,丁磊也曾做出过解读“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这个在网易叫战略。战略要正确,动作可以慢,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在笔者看来,网易像是中国互联网军团里的狙击手,时刻注视着战场,却又不急于行动,只有在有把握占领市场的时候,才会稳准狠的打出一枪。网易擅长观望,并通过观望让出一定的时间窗口,借此成为战场上的幸存者。

  一般来说,任何行业从起步到定局都有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当市场蓝海出现后,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巨头往往会一窝蜂的涌上去,生怕错过市场红利。结局往往是在经过大规模的烧钱之后,退场的退场,倒闭的倒闭,市场上仅剩下要么一两家要么三五家的剩存者。

  而在网易出手的产品中,往往会迟到一到两年,市场竞争逐渐清晰,但用户痛点又亟待解决。网易考拉海购便是案例之一,国内进口跨境电商的元年出现在2013年,网易的入局是在2015年1月,但在网易2016年度Q4财报中,邮箱、电商及其他业务的净收入为24.75亿元,同比增长38.2%,在整体营收中占比20.5%,业已成为网易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且从艾媒、海关的数据来看,网易考拉海购已然成为国内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

  狙击手的可怕之处恰是其“隐”的一面,而网易的战略布局在外界眼中又像是一个黑匣子。去年8月份,NextVR完成了8000万B轮融资,一直在投资方面保持低调的网易出现在主要投资者的名单中。此外,网易在北京、杭州、广州投资建设了四个VRAR实验室,丁磊也表示看好VR、AI等新技术。看起来习惯后发制人的网易,在技术层面却表现出了“快”的一面。

  不难理解网易对快与慢的平衡之道,来自游戏稳定增长的营收为网易在互联网业务上营造了相对宽松的产品氛围,没有快速盈利的KPI,产品能够更好的专注于细节和创新,而这种产品创新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市场的收割,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性循环。

  这种模式的两面性同样存在,市场往往喜欢为网易系产品贴上“小而美”的标签,而单点击破的产品布局如何形成完整的生态将是网易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在华尔街的眼中,生态所依赖的流量模式更具有盈利前景,网易作为“内容供应商”在估值上是不占优势的。

  一句话来结束,网易是一家在产品上崇尚创新和匠心,在管理上懂的放权给中层管理者,在文化上自带喜感又讲求基业长青,在战略上喜欢后发制人又与时俱进的企业。从网易身上可以读到中国互联网过去20年的历史,而当网易把目光瞄向农业、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时候,又是否抓住了未来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85

在這里讀懂中國視頻用戶:看什麽,又怎麽看 | 專訪百度視頻CEO胡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1/161578.shtml

在這里讀懂中國視頻用戶:看什麽,又怎麽看 | 專訪百度視頻CEO胡浩
壹娛觀察 壹娛觀察

在這里讀懂中國視頻用戶:看什麽,又怎麽看 | 專訪百度視頻CEO胡浩

視頻這個行業,不是燒錢就可以壟斷的。

本文由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陳昌業。

iPhone和安卓用戶每天的人均時長也能達到差不多兩個小時,更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每天人均播放次數能達七到八次。

我們現在越來越不傾向於應用算法對用戶進行個性化內容推薦。比如我們發現30%看長視頻的人從不看短視頻,所有的動漫深度用戶幾乎從不看短視頻。而長視頻的內容不需要個性化推薦,用戶很清楚自己想看什麽。

視頻這個行業,不是燒錢就可以壟斷的。

百度視頻對於一線城市的很多用戶來說,可能不是強需求——筆者也是如此,聚合類視頻網站或者App並不是筆者視頻內容消費的主要入口,也因此成了筆者對視頻平臺行業認識的一個盲區。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與百度視頻CEO胡浩有了一次短暫的閑聊過程,發現百度視頻所提供的聚合類視頻服務在二三線城市的普及及其所能洞見的用戶喜好充滿了驚喜——就像是月球的背面一樣,因為未知所以到處都是新發現。於是,邀約胡浩做了一次專訪,這位曾歷任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360公司副總裁、百度垂直搜索部總經理、百度視頻總經理的工科背景CEO,用他所掌握的視頻用戶大數據給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勾勒了一幅分外新鮮的二三線城市視頻網站/App的生存現狀。

7d19b68cc5831acbe73c19462b243597

用戶人均每天七八次視頻播放,至少2小時的使用時長:他們都在看什麽?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艾瑞APP指數顯示,百度視頻在所有手機視頻聚合應用中排名第二(第一名為手機廠商預裝應用 “小米視頻”),在用戶主動下載的第三方視頻聚合應用中排名第一,日均獨立設備使用數1289萬臺。

胡浩告訴壹娛觀察,百度視頻iPad版的用戶每天人均使用時長超過兩個半小時,“在前幾年,百度視頻iPhone和安卓的用戶時長比起iPad要短很多,但隨著短視頻的播放量大幅增長,iPhone和安卓用戶每天的人均時長也能達到差不多兩個小時,更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每天人均播放次數能達七到八次。”

這七到八次的觀看時段,胡浩介紹說:“基本上就是早上一起床,趕著上班的時間,中午吃飯的時候,然後再就是下午稍微閑一點的時候,晚飯、晚飯後和晚上睡覺前。有些人七到八次都在看長視頻,可能一整天都在追劇,有的人可能是看一部大片,花七到八次把電影看完,而有的人則在這些時間段看不同的短視頻,每次看都不重樣的。”

af290c38767038092b5d4bc04ca7892a

上下班的地鐵上如今都是低頭族

百度視頻App發布的第一個版本就是iPad版,那時是2012年11月,iPad彼時還如日中天,不是大屏手機可以替代的產品,“那時候用戶看長視頻最主要是用iPad,屏幕大,需求最旺盛。iPad版百度視頻一上線就在蘋果App Store的iPad娛樂類榜單排第一名,而且占據第一名長達11個月,到現在也算是個奇跡。” 

在當時,各大視頻網站的App才剛剛起步,但競爭著力的焦點都在一線城市,胡浩回憶,“這幾年各大視頻網站在一線城市的競爭太激烈了,有些用戶甚至花錢買了好幾個視頻網站的VIP會員,那他們裝百度視頻這種聚合類視頻App的意願就比較低了。”

與一線城市市場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百度視頻在二三線城市則是崛起的競爭態勢。這源自於百度的品牌優勢在二三線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百度視頻”這一名稱既有百度的品牌影響力,又有搜索引擎“無所不包”的價值暗示,於是二三線城市用戶主動下載越來越多。

c02fe058c160671d1c31ef9d6330cbf2

百度這個名字就是最好的廣告

微博的起死回生、快手的快速崛起,都源於抓住了二三線城市用戶。

大部分今天看來成功的所謂戰略決策,常常伴隨著偶然的被動選擇,只不過是決策者、執行者的奮勇向前罷了。胡浩專門提到了百度視頻對二三線城市用戶的及早“重視”絕非英明的決策,而是純粹的偶然,“其實回頭來看,我們很多正確的選擇都是偶然做出的。”這一點與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最近的在湖畔大學的講課里提到的話有些異曲同工——戰略是打出來的,已經總結出來的戰略基本跟你沒關系。

用戶其實很清楚自己想看什麽視頻:個性化推薦不如做好細致、精確的標簽分類

百度視頻通過與各家視頻網站的內容合作、流量互換以及利益共享,幾乎囊括了全網絕大部分的視頻內容鏈接,建立了全中國最大的視頻媒體資訊庫。而百度視頻在面向用戶的內容推薦策略上,更關註為用戶找到其喜歡看的內容,用聚合平臺的大數據技術優勢去吸引用戶。

這個意義上,百度視頻做的事情很像是今日頭條在資訊領域正在進行的技術突進。但在胡浩看來,視頻內容的分發並不適用目前業內所推崇的”千人千面“個性化推薦算法,視頻用戶通常都很清楚自己想看什麽,而百度視頻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快速找到自己喜歡看的內容

這就要依賴於數據高度結構化了,這一點,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春節過後的一次內部演講中有著清晰、自信地闡釋——

結構化的數據整理好之後,一方面給百度的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另外一方面也是未來百度AI(人工智能)的一個前提。因為AI的技術需要非常多的數據支持,有價值的、有序的數據越多,最後出來的結果就會越好。以至於百度一個技術大牛說了一句話:數據秒殺一切算法。(引自媒體)

47fed322f06866515e615b74a5980a90

李彥宏

胡浩告訴壹娛觀察,百度視頻的大數據技術能清晰地洞察用戶的視頻觀看習慣,而用戶的選擇與他們的個人偏好強相關。 “我們現在越來越不傾向於應用算法對用戶進行個性化內容推薦。比如我們發現30%看長視頻的人從不看短視頻,所有的動漫深度用戶幾乎從不看短視頻。而長視頻的內容不需要個性化推薦,用戶很清楚自己想看什麽。

通常兩個大的視頻品類即可“定義“一個用戶,“基本上一個人很難去看三種以上的視頻內容,這個大數據分析結果讓我們也很驚訝,但事實的確如此。既然用戶興趣偏好這麽鮮明,個性化推薦的意義就不大了。我們的大部分用戶並不喜歡訪問個性化推薦的信息流,他們通常是直接進入一個頻道或者某一個視頻分類。於是我們花了更多精力做數據的結構化,把每一類視頻的分類篩選和標簽做得特別好,我們發現用戶甚至會對某些篩選和標簽深度著迷。”

數據結構化秒殺一切算法:超過2萬個視頻標簽,如何做到?

數據結構化優於算法的發現也有賴於百度視頻在大數據方面的積累,以及很早就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胡浩介紹,百度視頻內容的分類標簽總數量已經超過2萬個——這一成績要歸功於2012年百度視頻收購的一支名為“今晚看啥”的視頻推薦技術團隊。胡浩對這支團隊贊賞有加,“這個團隊加入百度視頻後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創始人是兩個從美國海歸回來的博士,回國創業做了一整套視頻推薦的方案,其實核心技術就是給所有視頻內容打上精準的標簽,大幅提升了數據的結構化 。”

063a6e6e7f2470101065d1be37b1702a

今晚看啥:影視劇搜索及推薦服務

胡浩介紹說,百度視頻內容的這兩萬多個標簽主要分為兩種“打法”,一種是人工標註,另一種是用機器學習算法——“先請一些特別資深的業內人士,對視頻內容打上幾千個特別精準、細致的標簽,再用這幾千個優質標簽去訓練我們的機器學習算法,然後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再打剩下的一萬多個標簽。這樣做完以後,就相當於我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把擁有幾億條視頻內容的百度視頻數據庫完全結構化了。此外,我們還把人工智能技術在視頻搜索的很多方面廣泛應用,包括視頻識別、去重、視頻精彩片段提取等等。”

“搜狐張朝陽在最近的一個采訪中說過一段話,我特別認可。他說視頻行業大家都在砸錢,因為誰都怕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被擠下去,其實這個領域是允許多家共存的,不要指望花錢把別人砸死。百度視頻在聚合類視頻應用這個方向上深耕細作多年,在我們堅守的二三線城市用戶心目中的價值很清晰。我相信,只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好,把自己的那批忠實用戶守住,就能夠一直活下去,還活得挺好。視頻這個行業,不是燒錢就可以壟斷的。

百度視頻在競爭激烈的視頻戰場上並不顯眼,但很清楚自己的技術長項,也知道自己的用戶根基,因此自然知道如何活下去,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本文題圖及部分插圖授權自視覺中國。

視頻直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