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代言 | 別去優衣庫了,這才是你的生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1/151099.shtml

他是一位新加坡的小帥哥,語調很穩很慢,濃濃的港臺腔總是會冒出“真的很好玩”,“超極好玩哎”這樣的字眼,讓你感覺不到他已經當了11年的老板,偶爾遇到漢語表達不了的詞就蹦英文。大學時他就開始拉著一幫同學擺地攤“創業”,現如今公司已經擁有三個事業部,產品門類豐富。

長期主打國外市場的他,這一次,來到中國,推出一套Life Balance組合拳:鶴影記步手環,O2心率手環,Vita智能水瓶,Glo體脂秤。如今中國內地市場手環泛濫,各種智能水杯層出不窮,體脂秤也不是新鮮事,來自新加坡的他能擠得進去大陸市場麽?水土到底服不服?組團作戰究竟是威力強大還是虛有其表?新加坡的企業跟國內企業在打法上有什麽不同,他的打法在這行得通麽?本期《創始人說》邀請到新加坡奧思OAXIS創始人楊冠哲來聊聊他的產品邏輯,有無幹貨,由你來評。

 

640.jpg


我真的不愛運動,可我現在真的愛運動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麽運動,有時候覺得運動量也挺大,就是沒有效果,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我也是受害者之一。慢慢我就開始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才是真正比較重要的東西,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減脂,但把握得不好也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可是有氧運動很痛苦,你要控制運動量,還要控制速度,很多人就放棄了。但如果有產品檢測到你有氧運動的狀態,將時長很直觀顯示出來,這樣就比較好玩。

有麽?

用手環。可市面上大部分的手環是計步,測速,就算測到一天走了2萬步又怎麽樣,可能一分鐘的有氧運動都達不到。再比如,1公里跑了5分鐘,可能也沒達到有氧。但慢跑10分鐘卻達到了。也就說,簡單的計步、測速根本起不到監測高品質運動的作用。

那我們如何來做呢?

我們發現心率是最好的檢測有氧運動的方式。每個人的心率都不一樣,根據個體參數,經一定的算法就可以測出此時的心率條件下是不是在進行有氧運動。

市場上已有的品牌像佳明,邁歐手環專門測有氧運動,但相對很專業,適合運動達人,且價格很貴,最便宜都在千元以上。所以我們就想說,能不能做一款時尚、舒適又不會很貴的有氧運動手環,這樣,有運動打算的人也可以更科學地運動,而不用一開始就花大價錢買專業版。

經過我們詳細的調研,發現市場是有這麽一部分人群有這塊需求的,然後我們也開始給自己定位為wellness,不做fitness,也不做health,做的是針對想運動卻還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這部分人群,讓我們的產品開啟一種life balance,平衡生活方式。

既然有了這個定位,那我們就開始圍繞這個方向去打造我們的一系列產品。下一個就是智能水杯。市場上的智能水杯很多都是連接手機APP,測喝了多少水,然後實時提醒。通過手機提醒太麻煩了,能不能做一個水瓶,水瓶的外殼上就直接能顯示我現在身體的缺水狀況呢?

這之後我們就研發出用”水活力“來顯示。”水活力“是怎麽測算的呢?它是根據你的身高體重年齡算出你需要的總水量,再減去隨著時間推移新陳代謝耗費的水量,最後減去通過心率手環監測的有氧運動耗費水量,給出一個身體目前的缺水值。環境,比如濕度、溫度等也會影響到人水分的流失,而這個參數我們也將盡快放到算法里,給出更準確的身體”水活力“值。

水瓶和心率手環目前還只能通過手機進行數據中轉,但這不是一個物聯網的概念,未來會將這兩個完全打通,讓他們之間直接用藍牙進行對話。

既然是遵循平衡生活方式這一概念,那麽我們還需要產品來配套,這樣就有了Glo體脂秤。一般人多的情況下,體脂秤站上去後需要先跟手機配對,這個很不方便。我們希望產品直接解決問題,比如一個人站上去,秤會自動匹配到你,顯示屬於你的顏色,一共可以匹配六個人。

可以先從我們手環開始,而不是一來就買非常專業的,也比較貴。別看就節省了這麽一步,互聯網的思維就是更簡單更簡潔更簡便。就這麽一步,我們花費了很長時間做研發。

當然,這個系列中不能少了計步手環,這個是最基礎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在做手環的時候,就在想怎麽做出自己的風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那我們基於習慣養成開發了計步遊戲,基於時尚創新了設計。

這個遊戲的思考是這樣,它是一個世界地圖,你當天完成任務就前進一格,如果沒有完成就後退一格作為懲罰。當然它也會基於你目前的運動狀態進行任務調整,跟你匹配最適合的,並通過激勵和懲罰幫助你養成習慣。

在設計上,我們采用ji cheng的鶴影設計,這也是粉絲提出的希望能多一些時尚元素,做最漂亮的手環。可這背後的工藝非常複雜,要鑄模三次才可以出來。像這款售價是699,但成本就占一多半,我們目前還是線下銷售比較多,所以渠道再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毛利潤就已經非常低了。

其實這幾個產品市場上競品很多,大家都在做,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家的戰略更精,人群更準。我們不是來湊熱鬧的。

去年底Star.21手環上市,主要投放歐洲和美國市場,一開始增長很慢,可能是由於品牌知名度,但到了今年5月份銷量猛增,這說明是口碑在起作用。

這次同時推出四款產品,第一個,品類它是打通了好幾個產品,而且之後還會深度打通,這就為用戶帶來了方便。第二個,這是我們布局平衡生活大局的第一步,這樣的打法在市場比較少,可以說是以打群架的形式去PK市場上的單品。

不知道這套玩法能不能走得通,不過總得嘗試一下。

產品在歐美受熱捧,卻一直沒太進入中國市場,不過現在要開始推了。我發現中國的智能硬件非常急,很多沒有清晰的戰略和紮實的打法。在新加坡,任何一筆投資都是要確定公司的戰略是穩的,有清晰的布局。投資進去後,資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顧問和戰略師,財務師等過來對公司進行全面的指導。新加坡政府也會幫助進行深入的行業市場分析,用戶分析等。整個戰略布局執行到某個階段點的時候,他們又會再回來,再幫你去調整。戰略規劃,我覺得對公司非常重要,能將方向性的東西具體落地。

還有一個就是大陸的投融資好瘋狂,以至於好多公司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想著天使輪,A,B,C,D輪,IPO,可能內地融資比較容易吧。在新加坡,融資非常痛苦,政府和投資機構都是非常審慎的。我們如果放在大陸都融了好多輪了。也不知道我們的產品能不能接上中國的地氣,不過既然來了,就開始擁抱新的挑戰吧。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i代言,新加坡奧思OAXIS創始人楊冠哲口述,蒲鴿采訪編輯,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聯系 zzyyanan 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990

優衣庫,你還應該了解的產品秘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6/151369.shtml

i代言說起優衣庫,大家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前陣子的不雅視頻事件,但正如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所說,試衣間視頻讓他覺得惡心。作為一個日本品牌能夠擁有今天的規模和影響力絕不是單靠營銷就能做到的,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是重要原因之一。究竟是怎樣的機緣使i代言的美女編導成為優衣庫的天使用戶?優衣庫屢出爆款的秘密是什麽?著名的“首相之鄉”日本山口縣的地域文化又和優衣庫產品成功有什麽聯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優衣庫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優衣庫靠什麽打動消費者?

關於優衣庫,我想從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始說起。大約在兩周以前,我和單位的夥伴們一起去十渡團建,去十渡必玩的一個項目就是漂流,那天大家玩的特別嗨,漂流直接變成了打水仗,大家直接用瓢舀著水往身上潑,我們所有人幾乎都濕透了,女孩子們從頭發絲到腳尖,包括內衣內褲全部濕透了,沒辦法,大家只能先回農家院換衣服,當時我們是五個女孩住一個大通鋪,男生們住一個屋。大家嘰嘰喳喳換衣服的時候,我就發現有個同事就拿吹風機在吹她的內衣內褲,因為我們換完衣服要急著去玩真人CS。她拿吹風機吹的時候,我就摸了一下自己的,我的居然幹了,從漂流的地方回到住處頂多5分鐘。我就很激動,跟她們說,你們看,我的內衣內褲就幹了,這麽快就幹了,我買的是優衣庫的,你們以後也買吧,優衣庫衣服太值了,質量好還很便宜,還跟她們講了很多優衣庫創始人的故事,劈里啪啦說了一堆,一直強烈推薦。

很顯然,那一刻的我,是優衣庫的天使用戶,我不僅自己買了優衣庫的衣服,還拼命推薦身邊的人也買,而且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去年過春節的時候呢,我帶家里人逛商場,又逛到優衣庫了,我就向我哥推薦一款羽絨服,我哥一看價簽399元,就說太便宜了沒好貨,我說你把手放進衣服里感受一下,它會自動發熱,而且一件大的羽絨服可以卷成一個拳頭大一點的,隨身攜帶。他就試了下,是真的,然後就打電話給他哥們說,快來這邊買衣服呀,這家店衣服好便宜啊,而且質量真的很好呀,當時那個導購呢就沖我樂,她說小姐你這麽認可優衣庫,要不來我們這里工作吧。當時我哥就給我爸媽每人買了兩件,我表妹也給姑父和姑姑每人買一件。湖北的冬天是沒有暖氣的,在了解和購買優衣庫之前,我冬天造型是羽絨服厚厚的造型,在購買優衣庫的內衣之後呢,我的冬天是修身的輕薄的大衣造型。因為優衣庫家的搖粒絨打底衫呢會自動發熱。價格只有199元。

優衣庫,除了試衣間,你還應該了解的產品秘密!

科技是產品的第一競爭力

微創新研究院創始人金錯刀告訴i代言,其實優衣庫產品如此令人稱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優衣庫把產品創新依托在領先科技上

優衣庫變態技術流的一個招數就是拼面料科技。比如,HeatTech 纖維絲的截面分成圓形和六角星形,擴大了纖維表面積,隔出很多空氣層,可以保暖排濕。

優衣庫另外一招就是:拼工藝。

我們學員爆料說,優衣庫完全是用奢侈品的標準生產一個平價產品,換句話說就是用999元的標準生產99元的產品。優衣庫甚至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配合工廠改進生產流程,在中國,優衣庫不一定會選規模最大的,但一定會選技術最強的工廠。很多工廠也願意找優衣庫,因為優衣庫能保證產量,能夠提供穩定的訂單。

我買過一條優衣庫的牛仔褲,才299元。它竟然用的是赤耳丹寧,這是高級牛仔面料的代名詞,比傳統牛仔輕20%。

當然,這種B格也建立強大的壁壘。而且,這種技術流的玩法過去很少有服裝公司這麽幹,卻被優衣庫玩到極致。

所以,既有低價格,又有高B格,才是優衣庫真正的秘密。”

永遠不需要靠“試衣間”營銷

我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的推崇優衣庫呢,完全是因為我手里拿的這本書。去年底的時候呢,我休假,我就在國家圖書館,看了一些雜七雜八的閑書,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柳井正與優衣庫,我就直覺告訴我應該讀一讀,誰知道一翻開就讀的一發不可收拾,我從4點多一直看到了晚上9點多關門的時候,第二天再來再想看,沒找到,我就直接買一本放到了床頭。

這中間打動我的一段話是:看似平常的休閑服,除了價格吸引人外,在產品的品質和機能方面,柳井正每年都要求有所革新,並擁有獨門材質,他曾經以一個小小的服飾業者的身軀敲日本規模最大也是技術力超強的東麗化學公司的門,要求共同開發纖維技術,於是才有了優衣庫可以不斷地推出保暖輕快的內衣材質,極輕的羽絨衣及刷毛外套,極輕極貼心的牛仔褲,甚至在纖維中加入牛奶材質織成布讓衣服材質細膩服帖。

其實我讀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我就驚呆了,用一個地攤的價錢買到牛奶材質的衣服,還有什麽理由不選擇它呢,有哪一家店的創始人如此用心的為用戶考慮,全身心的打造低價格高品質的衣服呢?

當然在這本書里面,還有一些細節讓我印象十分的深刻,比如說:

優衣庫公司的所有會議都會控制在十分鐘以內結束,晚上7點全體熄燈,原則上禁止加班,因為優衣庫奉行的原則是“工作要趁早完成”;當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為什麽窮鄉僻壤出首富),我就覺得要去日本山口縣親自看一看,優衣庫的發源地日本山口縣,在日本赫赫有名,這主要是因為山口縣是眾所周知的首相之鄉,日本近代自明治維新以來,總共有94任,計61位首相出生在這里。山口縣,窮鄉僻壤之地,卻為什麽能夠如此人才輩出呢?其原因恐怕要歸結到山口縣獨特的位置決定了山口縣人獨特的性格基因,山口縣形如半島,四面臨海,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山口縣的對外貿易自古至今都非常發達,而常年與大風大浪搏鬥使得日本山口縣人普遍性格彪悍,勇於冒險。這樣的性格特質可以成就日本最大的黑社會組織“山口組”,也構成了企業家精神中最核心的要素。無疑,柳井正的冒險精神在日本企業家中是出了名的,2008年1月,《GQ》雜誌日本版將柳井正評為年度封面人物,入選的最大原因是他敢於冒險。評價詞中寫道:“柳井正胸懷大誌,他想同行業巨人競爭的渴望和意願使得他變得不僅是個商人,更是個冒險的思想家!”

版權聲明:本文為i代言原創,版權歸i代言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939

6億!優衣庫憑什麽拿下今年雙十一的服飾類銷售冠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967.html

6億!優衣庫憑什麽拿下今年雙十一的服飾類銷售冠軍?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11-12 20:10:00

分析人士指出,相對於此前一些商家將“雙十一”作為清理庫存的機會,優衣庫在銷售產品上占據優勢,比如“雙十一”銷售的90%都是秋冬新品。

2015年“雙十一”,幾乎每家服飾類企業都在刷新2014年的銷售額。其中,以優衣庫為最。

雖然優衣庫方面沒有對外公開銷售數據,不過,11月12日,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天貓處了解到,其2015年的“雙十一”的整體銷售額突破了6個億,拿下了服飾類商家銷售的第一名。同時,按照細分品類,優衣庫也是天貓男女裝品牌旗艦店雙料冠軍。

天貓服飾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優衣庫在“雙十一”剛開始4分鐘就破億,成為天貓服飾第一個單店破五億的商家。

“此次“雙十一”活動幾乎所有主力商品都很快被銷售一空。”優衣庫中國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最受歡迎的是輕型羽絨服系列、HEATTECH系列、法蘭絨襯衫系列、搖粒絨系列等等。相對於2014年,這家公司2015年加大了促銷力度。“打折力度參照‘雙十一’活動要求進行,優惠程度遠高於優衣庫日常促銷的力度,消費者在優衣庫天貓官方旗艦店可以領取店鋪優惠券以及天貓‘雙十一’購物券。”

記者註意到,雖然優衣庫平時都是按照線上線下統一價格進行銷售,但此次“雙十一”的活動卻僅限其天貓官方旗艦店,線下各實體店不參加線上“雙十一”活動,也不支持活動商品的取貨、退貨、換貨等服務。

“優衣庫並不認為‘雙十一’的線上活動會對線下銷售造成太大的影響。”上述人士信心十足地表示。

記者采訪的一些服裝行業人士均表示,對於此次優衣庫能做到全品類男女裝品牌旗艦店銷售額的第一名並不出乎意料。分析人士指出,相對於此前一些商家將“雙十一”作為清理庫存的機會,優衣庫在銷售產品上占據優勢,比如“雙十一”銷售的90%都是秋冬新品。

“相對於Zara和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優衣庫銷售的都是基本款。“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CEO崔洪波認為,前者的風格主要是女性消費者,只能買來給自己穿,而後者的產品都是羽絨服、搖粒絨等等,你可以買來給自己,給另一半,也可以給長輩,屬於全家消費,“這個就是基本款的力量”。

也有觀點認為,優衣庫電商在“雙十一”的銷售業績與實體店的區域布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優衣庫目前已經遍布中國9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400家店鋪。而通常,對於品牌商來說,開店其實是最佳的推廣和廣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公司的電商團隊通過對2014年“雙十一”大數據的分析與研究,從2015年年初即開始“雙十一”項目的準備。團隊根據2014年“雙十一”活動中消費者在購物車里放置商品的大數據,來進行庫存的相關準備,確保有更加充足的活動商品貨量供消費者在活動中搶購。

雖然此次電商獲得很大的成功,但優衣庫並不打算收住線下店鋪擴張的腳步。“未來將繼續加強電商的發展,但是電商的發展並不會影響線下的開店計劃。”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91

它打破便宜沒好貨、近視才配眼鏡的常識 跟優衣庫學銷售的日本眼鏡王

2015-11-09  TCW

日本眼鏡商Jins,靠著一副不到兩千元眼鏡,銷量稱霸,其創辦人過去經營曾落谷底,直到遇上優衣庫會長,改變他的頭腦。

日漸縮小的市場就沒有創業的機會嗎?日本平價眼鏡龍頭Jins社長田中仁,卻能在日漸縮小的池子裡淘金。

日本眼鏡市場的產值自二○○七到二○一三年減少了一三%,田中仁所創立的Jins營收同時期卻逆勢成長了四.八倍,去年度營收再創新高,達四百零六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一十億元)。

它今年十一月進軍台北,年底前打算開三間店,五年內台灣店數要達三十家。

以營收來說,它在日本眼鏡公司裡只能排第三,但是,去年它銷售出五百五十萬副眼鏡,以銷售數量來說穩坐第一大寶座,在日本上市眼鏡公司裡,田中仁最晚殺入市場,卻靠著打破業界常識,最快取得成功。

田中仁原本從事生活雜貨零售,一次韓國行看到韓國眼鏡通路標榜鏡架約三千日圓,價格約僅日本的十分之一,配上鏡片,十五分鐘交件。低價,又快速。

生意頭腦好的他,馬上聞出市場機會。東京飯田橋的Jins總部,從會議室看出去可瞭望到東京鐵塔,田中仁接受《商業周刊》的專訪說:「一副眼鏡三萬日圓, 你三到六年才會買一次吧!如果降低價格,客人一年只要買兩副,市場就很大!」他把矯正器,變時尚配件他眼中,看到的是萎縮市場裡的大商機。

二○○一年,他在福岡創立一號店,首次進貨的一千五百副鏡架很快銷售一空。

但隨後附近出現二十家模仿Jins的平價眼鏡店。小林眼鏡副總經理張騰達觀察,這時期相繼出現不少平價眼鏡行,在日本稱為「三價店」,(五千、七千、九千日圓的固定價格銷售眼鏡),競爭進入短兵相接。

為了差異化,他決定不再單純進貨,而是借用優衣庫(Uniqlo)的模式,從設計、委託製作到販售一手包辦(稱為SPA模式),最低價格五千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 三百四十五元)起,兼具平價與設計感。

他還大膽把從雜貨賺到的千億日圓,全數投入眼鏡事業。當初身邊朋友多數都反對、勸告他,這時把才剛在雜貨賺到的錢投入另一個新事業,根本沒意義。眼鏡界的同行則笑他,五千日圓的眼鏡跟玩具一樣,誰敢買。只有一位以前公司的前輩贊成他的想法。

田中仁卻深信一個理念:「就算有九成的人反對,只要有一成贊成,就有可能挖到金礦!」這個想法很冒險,因為別人沒有做過,沒有經驗值,很可能會失敗;但如果成功,別人都沒有做,他會獨享成果。

五年後(二○○五年),Jins已是擁有二十五間連鎖店、營收三十九億日圓的上市公司

此時,對手開始出招。眼鏡市場老大推出一萬八千九百日圓配到好,外加換成重散光、遠近兩用都不加價的方案,費用簡單易懂。

反倒是Jins的鏡架,搭配的鏡片如果換成上述規格,配到好得超過兩萬日圓(編按:當時Jins搭配的免費鏡片只有球面鏡片,比較厚,增加度數須加價)。

革新者,反而成了被改革的對象。二○○七年,Jins淨利下滑五億日圓,股價也跌到五十日圓,就在田中仁一度考慮要不要退出眼鏡事業時,跟優衣庫社長柳井正的三十分鐘會面,改變了他的想法。

他用品質,創眼鏡界優衣庫柳井正建議他,好好想想Jins的企業價值與願景是什麼,柳井正說:「只有便宜是行不通的,非有壓倒性的品質不可,」「零售業必須做到one & only,」如同當頭棒喝,這些話後來不斷在田中仁的腦中回響。

他花了一週的時間跟幹部開會寫下願景,「讓人看得清楚×看起來有魅力×市場最低最適價格,持續提供新機能、新設計」。

以下是他創造的幾個破壞:一、價格是對手的四分之一。經過計算後,他決定推出最低價一副四千九百九十日圓眼鏡,搭載薄型非球面鏡片屈折率一.六的眼鏡,是比對手更好的鏡片(編按:屈折率越高、鏡片越薄越貴,一.六是價格較高的鏡片)。

二、鏡架材料重量是一般鏡架的三分之一。他採用醫療用樹脂做成鏡架,重量僅有十公克,命名為超輕鏡架(airframe),做為招牌商品。

三、店面陳列的眼鏡架的選擇比傳統眼鏡行多出五○%。 走進Jins位於東京吉祥寺的店面,大門入口比傳統眼鏡行大三倍,內部擺放著一次可放二十副鏡架的木製抽屜。每店庫存兩千片鏡片,一般度數可三十分鐘取 件,吉祥寺店店長伊東一成指出,多數客人一次至少買兩副眼鏡。

當時,耳聞這種售價的人都跟他說,Jins鐵定完蛋、一定會賠錢,也有社員認為這是大賭注,公司可能會倒閉吧。

為了降低價格,田中仁集中生產,鏡架生產商由十家縮減到四家,一次下單七萬副超輕鏡架,如果沒賣出去,這約等於是三年的庫存量;鏡片的製造商由五家集中到兩家生產,一次下單一萬五千片鏡片,是當時日本訂購最多鏡片的眼鏡公司

優衣庫成功後,日本人開始認為平價也有好東西的想法,也有助於Jins的成功率,但是方案執行的前一晚,田中仁輾轉難眠,這是他人生最大賭注。

一直以來,日本沒有人用低價格販售高品質眼鏡,只有他敢這麼做。他坦承:「我當時只有六○%到七○%的把握,」他比喻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拿真劍在比武,失敗了不死也重傷,他早有此役不成功就退出市場的覺悟。

他堅信,有執行力的人才會成功,「多數人都僅是在腦袋想,不敢跨出第一步。當然,去挑戰可能會失敗,但是失敗會成為你後續的know-how,要成為贏家 就得當個先行者。」大膽反常識經營,讓他挖到金脈,推出新方案後,Jins來客數是對手的十倍,客單價落在五千日圓到六千日圓,單店營業額是對手的兩倍。

他賣功能,視力好的人也戴田中仁持續出擊,二○一一年跟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合作,成為第一家推出防藍光眼鏡的公司。這款眼鏡可過濾掉五成的藍光,至今累計銷售五百五十萬副,購買者不乏視力好者,等於擴大眼鏡市場規模。這是田中仁因為乾眼症就醫時,聽到醫生提到藍光有害雙眼,才萌生的想法。

台灣Jins董事長白石將說,當初他也很懷疑賣防藍光眼鏡的可行性,但是田中仁沒有近視,反倒可以更客觀的看出客人需求。後續推出防花粉眼鏡、在鏡架上注入水,可以提高眼睛保濕度的眼鏡。這些技術早就存在,但是卻沒有人為非近視者研發產品。

成功也帶來副作用,Jins的店數一口氣由二○○九年的不到七十九家,到二○一三年達二百零五家店,成長逾一.五倍。擴張速度過快,導致員工訓練不及、客訴倍數暴增,加上眼鏡競爭的門檻不高,同業陸續推出相同產品,使它二○一三年度的淨利對砍一半。

對此,去年田中仁放慢擴張的腳步,每間店增加約兩成人手;此外,希望透過二○一二年成立的功能眼鏡研究部門裡,來自東芝(Toshiba)、佳能(Canon)跟資訊公司的理科人才,做出新功能的產品,想拉高競爭門檻。

今年十一月將上市、一副要價三萬九千日圓(約合新台幣一萬零五百元)的智慧眼鏡Jins Meme,搭載感應器並連結手機記錄穿戴者的生理狀態,還可偵測駕駛者的睡意,提高行車安全。

田中仁說:「做生意就是速度,」只有一直前進,不斷創造領先同業,才可能在這場競爭中勝出。

策略大師哈默爾(Gary Hamel)指出,企業無法想像未來、發掘新競爭空間的原因,往往不是受限於未來的深不可測,而是經理人多半從既有市場的狹隘鏡頭往前看。

田中仁不斷質疑,「眼鏡為何這麼貴?」「便宜眼鏡品質就得低落嗎?」「沒近視就不需要眼鏡嗎?」才能持續打破業界常識。別再說成熟市場沒商機,換個眼光找尋未被滿足的需求,就可以逃脫現有市場的束縛。

小檔案_JINS

成立:1988年

社長:田中仁

主要產品:平價眼鏡

成績單:2014年度營收406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10億元)、淨利19億日圓(約合新台幣5.1億元)地位:日本眼鏡銷售數量第一大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69

【優衣庫】欲望,商機與集體狂歡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316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不論“優衣庫”是一次隱私泄露還是惡意營銷,最終都成了一場商家們與看客們的集體狂歡。2015年,這樣的狂歡一次次地以相似面目發生在社交網絡之中。我們被迅速刺激,而又轉瞬麻木。

●2015年5月29日,李晨在微博曬出和範冰冰的甜蜜合照並配文“我們”,引起網絡轟動。

●2015年6月25日下午,劉翔發微博承認與葛天離婚,結束這段前一年9月閃電般開始的婚姻。

●2015年7月14日晚,一段在北京三里屯優衣庫試衣間拍攝的不雅視頻在社交網絡被瘋傳,成功登上熱搜榜,並有多家企業隨之展開營銷。

●2015年7月22日,北京一甜品店邀請數十名外籍男模扮演“斯巴達勇士”,在朝陽區國貿、三里屯等繁華地帶開展商業宣傳活動,引起圍觀。民警前來勸阻,將幾名模特按倒在地的照片瞬間傳遍網絡。

●2015年10月8日,藝人黃曉明和Angelababy的婚禮在上海舉行,大批明星參加,當日便登上各類新聞頭條、微博熱門榜、搜索熱門。

(南方周末資料圖)

又一次,私密引爆了整個互聯網。

2015年7月14日晚,一段在北京三里屯優衣庫試衣間拍攝的不雅視頻在社交網絡被瘋傳,並成功登上了熱搜榜。次日,“去優衣庫購物,還是去試衣間?”便成了所有人都能會心一笑的問題。

與以往吸引目光的是不雅視頻本身不同,將“優衣庫”推上年度高頻詞的,還有一只只“借力打力”的手。

借勢營銷“縱火者”

“別去優衣庫,我家的試衣間更大!”“最you的保護,簡單可yi賴,更ku更懂你。”不論“優衣庫”是一次隱私泄露還是一回惡意營銷,最終都成了一場商家們與看客們的集體狂歡。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像這樣的狂歡一次次地以相似面目發生在社交網絡之中。

不僅有娛樂圈中範冰冰與李晨的那句“我們”、黃曉明與Angelababy的那場“ah婚禮”、劉翔與葛天的那條離婚微博,還有北京城近在咫尺的沙塵暴、距離我們1400光年外的“地球2.0”和天津港爆炸事件。

你在這邊廂滿含情懷寫下“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那邊廂,很快便有了“找個男朋友,不要自己走”,“我想去看看,我要去吃吃”,以及“邊走邊看,音樂一路陪伴”。

對待社會熱點,營銷人士們就像是森林里的縱火者,只是發現一星火苗,就要使出渾身解數使其燎原。

當爭奪眼球成為互聯網經濟的關鍵詞,商家們的無奈恐怕不難理解。消費者的註意力被海量信息占據後,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盡一切可能,爭取一點關註,尋找一絲存在。

如今風靡社交網絡的借勢營銷浪潮從2012年肇始。倫敦奧運會劉翔摔倒後,杜蕾斯在其官微發布“最快的男人並不是最好的,堅持到底才是真正強大的男人”,吸引了超過40000條轉發和7000條評論。

如果說,剛開始的“借東風”還是能給世人帶去驚喜和正能量的靈機一動,到2015年,滿屏的廣告圖已經成為每一次社會熱點事件的固定搭配,甚至業內還流傳著“傳播的黃金8小時”。

一個個的熱點被制造出來,又迅速消失。我們被迅速刺激,而又轉瞬麻木。消費者的期待被越提越高,而商家則將底線越拉越低。

正因如此,不論是應回歸當事人的私密信息,還是該有深入探討的天災人禍,都成了商家手中的“撓癢棒”,直戳世人的咯吱窩。無論如何,要給緊盯屏幕的眼睛帶去刺激感,哪怕只有一點也好。

也難怪在天津港爆炸事件之後,有業內人士竟要嚴肅呼籲各個企業:“不借救援帶上logo,不借祈福帶上logo,不借捐助帶上logo,不使用企業官方賬號發布不痛不癢的所謂災情信息,不參與任何災難的所謂借勢營銷。如果真想為自己的項目或本次災情做點什麽,那就是今日不發聲!”

當然,一些觸及人們底線的營銷案例很快被抨擊、下架,但商家們將再次潛伏,等待下一次的出擊。

然而,並沒有誰比誰更高尚。與那些希望在消費者面前尋找存在感的商家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一次次圍觀、轉發、評論“優衣庫”們的過程中,刷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南方周末資料圖)

我們從不曾缺席

在優衣庫不雅視頻上線的第二天下午,北京三里屯優衣庫就聚集了不少市民拍照、參觀。一些人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和最火熱的當下聯系在一起,發微博、發朋友圈,“優衣庫”也有了第二次爆炸。

的確,商家時時刻刻舉著槍瞄準一個個熱點,而真正做到每一次都不缺席的,則是我們。

黃曉明與Angelababy婚禮的時候,我們緊盯著來參加婚禮的半個娛樂圈,計算著整場婚禮花了多少錢,翻遍了各種品牌的“搭便車”祝福,最後總忍不了感嘆一聲“人生贏家”。

劉翔與葛天宣布離婚的時候,我們搜索“騙婚”“小三”“整容”等各式傳言,放任微博上的企業公號們把個人的榮耀與情傷變成自我宣傳的廉價工具,讓“#劉翔離婚”刷滿整屏。

發現“地球2.0”開普勒-452b的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了解到底是怎麽回事,就已經被廣告中“地球都兩個了,而你還單身”和“1400光年外發現世界上另一個我”逗得哈哈大笑,還不忘自嘲一句“單身狗”。

我們一次次去圍觀性愛與生育、結婚與離婚、金錢與名望、窒息與死亡。當這些在營銷文案里變種、發酵,成為一個個商機,而我們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埋單者。有些可笑的是,相比文案創意,我們更多地在為自己埋單。

回看2015年那些成功“爆紅”的營銷案例,其傳播過程的實質是一次次對國人特定欲望的變相滿足:小小試衣間里的視頻將“優衣庫”變成偷窺情欲的代名詞;一場充斥著名望與金錢的婚禮才能夠吸引世人眼球,並為其貼上“人生贏家”的標簽;而想要去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地球的渴望中,多多少少也透露著在現實生活里的孤獨與不安。

“優衣庫”一詞的結局是視頻因涉嫌色情被刪除,多名涉案人被行政或刑事拘留。事發幾天之後,對“優衣庫”的搜索,又從峰頂歸於平凡。而也是在2015年,該品牌在中國深圳的代工廠曾有數百名工人因害怕失業而罷工、睡在工廠,以確保機器不會被搬走。可這些,自然是鮮有人關心的事。

互聯網給了每一個人更平等發聲的可能,也放大了每一個人的本能。於是,只有金字塔尖的人兒與心底最私密的欲求才能夠成為聚光燈下的寵兒,成為借勢營銷的對象,成為這一年度的中國高頻詞。其他的一切,則被丟向黑暗。

那麽,面對未來的“優衣庫”們,我們也將繼續不缺席,還是繼續缺席下去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54

當萬物皆可退,領先者如何從中得利?好市多、優衣庫的「退貨」淘金學

2016-02-08  TCW

三十天不合用都能退貨,快時尚業者打出的口號,讓你以為佔到便宜,其實,業者賺得比你想得還多。

你知道嗎?過年期間,當你大買新衣、逛好市多(Costco)或上網購物,因產品不合,而進行退換時,一個精密的商業盤算正在背後發生。

退貨,猛聽是很負面的訊息。

雙十一購物節後,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股價不漲反跌,兩個半月跌了一六%,原因之一竟是中國媒體謠傳,在兩個月前的雙十一購物節中,阿里巴巴的退貨率高達五成,儘管阿里巴巴對此傳言回應是:「阿里巴巴從來沒有相關的數據,」但傳言仍未終止。

但另一方面,卻有越來越多企業引用退貨策略。量販業者好市多(Costco)提供無條件退貨,快時尚品牌優衣庫(Uniqlo)、Zara跟H&M都給予顧客三十天商品未受損、不剪牌、不下水,即可退貨的服務。當競爭者提供更好的退貨條款,同業只得跟進。

我們到底該怎樣看退貨這件事,為什麼日前發生「林鳳營秒買秒退」事件,廠商仍願意這麼「大方」的給予退貨?

對資本市場而言,過高的退貨率,確實會讓外資在評估企業真實營收表現時,變數大增。服裝代工商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多數的業者都已經把退貨成本算進售價。服飾的毛利率約六成到七成,高退貨率雖不至虧損,但是會拉低淨利。

行銷盤算:

退貨便利,能刺激顧客回購《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退貨可賺錢?〉(Can product returns make you money?)一文中,卻點出大量退貨會減少企業利潤,但是「適當的退貨率」比「零退貨」更能提高企業獲利。因為退貨便利,能刺激顧客回購次數與金額,消費者會想先買回家試再說,業者營收與獲利自然提升。甚至,企業運用大數據了解顧客的「退貨率」後,可以多發折價券給退貨率低的顧客,鼓勵他多購物。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邱志聖也直指,這是創造差異化的最好方式。如,好市多可以以此跟對手做出區隔,且其挾著通路優勢,退貨後成本是由供應商吸收,它何樂不為?此外,好市多透過年費,篩選出了消費意識相對成熟的消費者,也有利於降低與控制退貨率。

心理學盤算:

時間給越鬆,越會留下商品這背後還有心理學盤算。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曾研究發現,退貨時間越寬鬆,退貨率不升反降,產生一種「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意指擁有越久,顧客對商品逐漸產生擁有感,即使產品沒這麼合心意,也不會拿去退錢。

有意思的是,退貨管理還能影響企業成敗。

歌林跟Vizio就是絕佳案例。兩者在美國市場銷售液晶電視,因為美國允許消費者一個月後退貨,歌林的北美通路商新泰輝煌(Syntax-Brillian),高退貨率成為導致其聲請破產的原因之一;反觀Vizio為了處理退貨問題,北美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跟客服相關,降低退貨率,讓Vizio僅次於三星,成為北美液晶電視市占第二名。

以前,我們花很多時間處理如何賣商品,卻不願意花時間正視退貨這件事。因為認為前者會帶來營收,後者卻只會帶來成本。

但,當我們進入電子商務時代,這已是無法回避的課題。根據「Visa電子商務消費調查」,有八七%的消費者過去一年已有網路購物經驗。結合購物與社群的時尚網站U-style執行副總經理王侯堯指出,以前消費者到實體店面買東西,要退貨還要親自跑一趟;但現在,在網路想要退貨,只要一指搞定,退貨難度降低,退貨機率勢必較高。

戴森代理商經驗:

追蹤原因,退貨率降至三%正視退貨這件事,寶藏遠比想像多。

代理戴森(Dyson)吸塵器的恆隆行,其虛擬通路營收已經占戴森事業部兩成。其事業群副總經理曾逸晉分析,在電視購物開賣之初,退貨率達三成,所有的退貨不是變成展示機,就是得以七折福利品出售,損失不小。

他追究後發現,多數購買者都是買給另一半或父母,收貨人開箱後不會使用而退貨。他組成六人團隊,專門提供到府服務,一來是教學,二來是展示戴森吸塵器確實優於他牌,直接在顧客家裡吸地毯、吸窗簾,把電視購物那一套搬到顧客家實際展演「眼見為憑」,退貨率馬上由三○%降低到一○%,有提供到府服務的,甚至可降低到三%。

就如同《哈佛商業評論》〈從退貨商品找商機〉一文所述,一個退貨原因,就是很寶貴的顧客意見,廠商可以藉此改善產品組合,甚至調整營運基礎架構的缺失。

在萬貨皆可退的時代,企業一個轉念,將決定「退貨」是成本或黃金。

【延伸閱讀】數字告訴你,退貨為何重要!

•88%網購顧客認為退貨物流零負擔是下單的重要原因•66%網購顧客在下單前會檢視退貨條款•58%消費者希望能無條件退貨•52%網購顧客認為附贈退貨單非常重要資料來源:comScore,2015 UPS Pulse of the Online Shopper

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37

優衣庫聯名款又現排隊潮 黃牛也來湊熱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6920.html

2016年4月25日,優衣庫與紐約當代藝術大師Kaws攜手推出的聯名UT(優衣庫印花T恤)在優衣庫所有門店以及優衣庫官方網絡旗艦店全面上市。

今日上午,《第一財經》記者前往優衣庫在上海南京西路的旗艦店看到,早上9:30不到(正式營業時間為10:00),這家門店的門口已排隊近百人。排在最前面的顧客告訴記者,他昨天晚上就開始排隊,後面陸陸續續來的很多人有趕早打車前來,還有一些人甚至專程請假排隊搶購。

開始營業後,上海的南京西路店里為了控制人流量和秩序,每次放行只允許10人一進店。有些人表示來的很早仍然沒有搶到自己喜歡的顏色,一位受訪者稱,今天八點半就來了,進到店里自己喜歡的那款包已經沒有了。

記者在現場采訪一位店長,他表示昨天淩晨剛過3分鐘官網的聯名款就被搶光。南京西路店今天準備了3500件,沒想到還是不夠,下午三點會再調2800件,希望大家都能滿載而歸。

此外,記者還註意到通宵排隊的人之中有黃牛雇人購買,但因為數量太多引發了其他顧客的不滿。優衣庫官方為了限制黃牛炒作,限制一人最多購買的數量為30件。

這並不是今年優衣庫引發的第一次排隊搶購熱潮,不久前與愛馬仕前設計師Lemaire合作的系列也受到追捧。

現在優衣庫為了適應消費者需求變化,“基本款”優衣庫正在不斷做出新的改變。作為一個時尚快消品牌,優衣庫在這些年都會選擇和很多具有知名度的大牌藝術家合作,不定期刷熱度。此次和kaws合作也是順勢而為:前幾年這位藝術家與日本的玩具品品牌medicom toy合作的全系列服裝產品曾大受歡迎。但合作結束了以後就很難再買到kaws創作的服裝,除非和一些商場合作推出新的展覽,偶爾還會有一些周邊產品銷售。

相比較而言,此次優衣庫與KAWS合作,鑒於前者的定位,價格還是很親民,據了解,T恤衫的價格為99元。所以喜歡KAWS的人當然會力捧。

為了響應今天發售的聯名款,記者看到優衣庫的門店里還特地請了時尚潮人進行拍照宣傳,今天的發售也引發了微博熱議,有人求購有人轉讓。而某寶的原價99元的T恤已炒到129-199元,售價139元的包則炒到了159-229元。

截至發稿,官網與旗艦店聯名款已全部售罄下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81

漲價策略失敗,淨利創五年來最大衰退 仿Zara快速製造 優衣庫自救雙面刃

2016-05-02  TCW


調整戰略改向宿敵看齊,用速度搶客,但卻墊高成本、還得搞定供應商,短期恐難甩獲利下滑陰影。

信奉「成功一日就丟」的迅銷集團(優衣庫母公司)會長柳井正再次嘗到失敗苦果,去年中優衣庫漲價一○%,使得日本消費者縮手,加上暖冬導致羽絨衣、發熱衣庫存上升,不得不降價促銷,預計今年(二○一六)淨利將較去年衰退四五.五%。

法說會上,柳井正認錯「我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漲價的商品並未讓消費者認同,」決定恢復漲價前價格,追求低價,減少平時的促銷活動。

但是反觀Zara母公司Inditex卻無畏暖冬持續成長,同時,迅銷集團的另一快時尚品牌GU年營業利益率也提升,說明氣候並非唯一因素。

優衣庫明星產品羽絨衣與發熱衣經過三年銷售數量爆量,競爭者增加,當人人都有超輕羽絨衣後,該公司僅能以增加基本款花色,並跟設計師聯名的設計款以刺激銷售。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王男洵觀察,跟設計師的聯名款,首次銷售時確實銷售一空,但到隔年,銷售力道又顯不足。

面對消費的喜好改變與氣候異常,快時尚要獲利,最重要就是快速調節產品製造速度與數量,Zara製造到進倉只要四週,GU只需四十五天,成為戰勝消費市場迅速變化的利器。

求快!交貨時間縮短逾10%對此,優衣庫去年底改採反應快速下單策略,一次大量下單、分批交貨,且要求補單、交貨的次數增加,發現某種款式熱賣,後續將追加訂單,若銷售沒達預期,同一批布料則做成熱賣款式,向Zara的製造速度看齊。據了解,基本款與設計款各自縮短了一〇%到一七%的交貨時間。

增加批次生產的次數,不僅考驗供應商的彈性,更提高優衣庫製造成本,代表其獲利率將會被壓縮。漲價失敗,說明它的品牌力不足使其脫離價格戰,而縮短對消費市場的反應時間,也難以讓它走出獲利衰退陰影。柳井正曾立志二〇二〇年奪得全球營收第一大服飾品牌,目前處於第四名的迅銷集團,能否推出比輕薄羽絨衣與發熱衣更「殺手級」產品,將是四年後能否拿下全球冠軍的最大挑戰。

撰文者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39

連鎖餐廳、優衣庫,只能靠降價吸買氣 安倍拖延加稅 也救不了消費力

2016-06-27  TCW

日本消費稅提高至一〇%的時程,再次延宕,安倍雖力求脫離通縮,但統計數據提示「還差得遠」,若無法根除民眾對未來的不安,活絡消費難上加難。

六月初,日本首相安倍晉

三公布消費稅增加到一〇%的預定時程,將延後至二〇一九年十月才開始實施。

「有關再次廷後消費稅加稅時程的這項決定,是我『全新的判斷』,和之前與民眾的約定不同,如果有人批評我違反選舉政見,我也會虛心接受。」安倍說。

原本預定於二〇一五年十月實施的加稅措施,安倍第一次宣布延後到二〇一七年四月時,他曾經斷言「絕對不會再次延期」,之後也不斷在各種場合中表示:「只要不再發生像雷曼風暴,或東日本大地震等級的災害,就會照預定時程加稅。」

然而今年五月底在日本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伊勢志摩高峰會期間,安倍力主「以新興國家為首,全球經濟正面臨巨大的危機,」似乎試圖替他將再度推遲加稅時程,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

政府說就快擺脫通縮

但餐飲、零售業不敢漲價

本次的再次延期發言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力求不和過去的發言互相矛盾的各種說明。六月一日公布再延期後,當天東京股市的日經股價指數下跌二百七十九.二五點,以一萬六千九百五十五.七三點作收;隔天六月二日的收盤價,則再下跌三百九十三.一八點。加稅再次延期的題材,早已提前反映在股市中,這兩天的日股下跌只反映出對日圓持續升值的擔憂,幾乎沒有人認為消費稅再次推遲加稅時程,可以活化略顯疲弱的消費力道。

根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四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扣除價格波動劇烈的生鮮食品後,綜合指數為一〇二.九(以二〇一〇年為基期一百),比起去年同期下跌〇.三%,為連續兩個月下跌。安倍宣布再次延期加稅時,雖然強調「就快擺脫通縮了」,但是消費第一線仍陸續祭出應付通縮的營業策略。

日本最大連鎖家庭餐廳集團雲雀集團(Skylark),旗下的主力餐廳「Gusto」本月將大幅調整菜單,調整方式是價位相同但增加分量等,實質上就等於降價。這是因為今年三月起,該餐廳連續三個月的來客數和營業額表現,都比去年差,所以希望經由增加低價位品項等,爭取更多的客層,避免顧客繼續流失。零售業也一樣.今年四月起,優衣庫(Uniqlo)開始修正以前的漲價路線,針對部分長銷商品的降價措施奏效,五月在日本國內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成長七.六%。

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高島屋、大丸百貨母公司J.FrontRetailing、Sogo西武等日本四大百貨公司所公布的二〇一六年五月份營業額,也同步衰退,連續三個月減少,原因之一就是高價位口凹項的銷路開始出現隱憂。

消費者對價格敏感

車市、房市需求不振

德意志證券資深分析師風早隆弘指出:「二〇一五年秋冬以來,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了。」顧客對於拍賣或促銷的反應極大,「不便宜就不買」的消費行為越發明顯。

需求不振所帶來的通縮陰影,也籠罩在其他業界。

因為日本政府推遲加稅時程,野村證券將二〇一六年度的日本國內汽車需求量預測值下修二十萬輛,至四百九十萬輛:二〇一七年度則上調十五萬輛至五百一十萬輛。這是因為原本預測加稅前會出現的搶購潮消失,再加上連續十七個月輕型汽車(排氣量六百六十c.c.以下)的需求減少,所以將兩年合計的需求預測值下修五萬輛。

房屋市場也不再熱絡。不動產調查公司東京Kantei巾場調查部主任研究員高橋雅之表示:「從去年入秋開始,(房地產)銷路就呈現疲軟,現在又喪失了消費稅加稅的賣方題材,市場上的供給調整,甚至是降價求售的動向將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在銷售第一線,已經看得到這種趨勢。

某大型不動產公司的業務員就說:「因為不能直接降價,所以就透過附贈家具等方法來促銷,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以前就算一次要銷售超過一百戶,當天搶購一空也很常見,現在只能減少每一次的銷售戶數,以創造當天搶購一空的假象。」

實質薪資連五年減少

民眾對未來不安,縮緊荷包

消費力道無法提升的原因,顯而易見。厚生勞動省公布的二〇一五年度實質薪資指數,比前一年度減少〇.一%,已經連續五年減少.安倍經濟學雖然提升了企業業績,但影響尚未及於個人。

再加上對未來的不安,讓消費者更是看緊錢包,不敢消費。

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社長大西洋就對推遲加稅的效果存疑:「原本預計明年四月實施的消費稅加稅雖延後了,但站在確保社會保險制度的穩定財源,以及健全財政的觀點來看,最終還是不得不提高消費稅。除了社會保險的負擔增加外,對將來的不安也造成民眾消費意願低落。」

擔任財政制度等審議會(財務大臣的諮詢機構)會長,同時也是立正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的吉川洋就擔心:「提高消費稅是充實社會保險的必要代價,政府延後實施實在令人遺憾。如果連處於完全就業狀態的現在,都無法如期加稅的話,那可能就永遠都加不了稅了。」

自從二〇一四年四月日本消費稅率由五%提高到八%後,原本看漲的民間消費力道就開始停滯不前。加稅會影響消費,因此政府對於再次加稅,表現得猶豫不決,或許也就不難理解了。

提高消費稅率的目的,是要充實社會保險,消除民眾對於未來的不安。現在推遲加稅時程,或許可以暫時解決眼前民間消費不振的問題,但是國民對於將來的不安,也因此跟著延長,消費者只好選擇勒緊荷包以為因應。

由此看來,當局延後加稅時程的決策,也不一定是最佳解決方案。

(Nikkei Business (c) 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68

優衣庫母公司全年業績暴跌 未來將提高電商銷售占比

在國內深受大眾喜歡的優衣庫近年來的順風順水,不過其母公司日本服飾零售商迅銷有限公司Fast Retailing Co. Ltd.(以下簡稱迅銷集團)(06288.HK)的日子卻並不好過。根據該公司13日公布的2016年財政年度(即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間)數據,雖然公司整體收入有所增長,但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卻從上年同期的1100.27 億日元減少到480.52 億日元,同比減少56.3%。

漲價後的代價

迅銷集團自身的解釋稱,此次大幅下跌的原因是因為其旗下品牌JBrand優質牛仔布品牌減值虧損138億日元、日本及美國優衣庫門店的減值虧損以及因部分門店結業而出現的物業、廠房及設備報廢虧損等原因。

相對於其最大的優衣庫,迅銷目前旗下 還有GU、Theory、ComptoirdesCotonniers、Princesstam.tam、JBrand等品牌。不過,除了優衣庫、GU、Theory獲得增長外,在其全球品牌的戰略中,諸如JBrand、ComptoirdesCotonniers、Princessetam.tam都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去年在日本的提價錯誤策略讓迅銷的銷售備受打擊。

2015年4月,作為迅銷旗下最大品牌的優衣庫在日本宣布在當年7月以後銷售的新商品中的20%將提價。新商品整體價格漲幅將在10%左右。迅銷首席財務官岡崎健表示,漲價的原因由於原料價格和人工費的上漲的壓力。

迅銷在當時認為漲價伴隨著產品質量與附加值的提升,這會盡量減少漲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一年後,這個看法被意識到是錯誤的。

今年4月,迅銷集團主席柳井正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宣布,優衣庫將下調其產品價格,重新啟用“簡單定價”(simple pricing)機制。

“消費者並不同意那些提價的新商品展現出了合理的價值。”他告訴《日本經濟新聞》。另一方面,柳井正認為整個市場環境也並不友好,在這種情況下提價,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受到降價後的刺激,優衣庫在日本市場下半年的銷售開始有所恢複。而迅銷方面則表示,新價格策略在未來會獲得成效。

電商未來占比30%

即使增長放緩,但迅銷集團稱“成為世界第一的信息化服飾零售商”的中期願望依舊為改變。

由於本土市場飽和,為實現這一目標,這家公司唯有將持續擴展海外市場,主推目前做的最好的兩大品牌即優衣庫和GU的業務。GU是十年前自創的品牌,相對於優衣庫更加廉價,目前已成為迅銷集團的第二大支柱品牌。由於價格更加“親民”,GU業績在這一財年表現強勁,收益及溢利均大幅增加。在女裝針織衫、褲裙及寬腳褲等潮流商品強勁銷售帶動下,GU同店銷售錄得雙位數增長。截至2016年8月31日,GU門店數目較上年度同期凈增加31間門店至350間門店,不過目前該品牌的銷售市場主要在日本本土,僅有日本以外的僅有10家門店。

按照計劃,迅銷集團將於2017 財年擴大其全球門店總數至3336 間,其中837 間日本Uniqlo 優衣庫門店、1104間海外優衣庫門店及1395 間全球品牌門店,其中Uniqlo 優衣庫國際門店將凈增146 間,而日本Uniqlo 優衣庫門店則在2016 財年凈減少4間的情況下維持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迅銷集團也註意到電商購物的發展趨勢。該公司透露,目前公司的網路電子商務銷售占比為5%,未來將把這一水平提升至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