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深受大眾喜歡的優衣庫近年來的順風順水,不過其母公司日本服飾零售商迅銷有限公司Fast Retailing Co. Ltd.(以下簡稱迅銷集團)(06288.HK)的日子卻並不好過。根據該公司13日公布的2016年財政年度(即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間)數據,雖然公司整體收入有所增長,但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卻從上年同期的1100.27 億日元減少到480.52 億日元,同比減少56.3%。
漲價後的代價
迅銷集團自身的解釋稱,此次大幅下跌的原因是因為其旗下品牌JBrand優質牛仔布品牌減值虧損138億日元、日本及美國優衣庫門店的減值虧損以及因部分門店結業而出現的物業、廠房及設備報廢虧損等原因。
相對於其最大的優衣庫,迅銷目前旗下 還有GU、Theory、ComptoirdesCotonniers、Princesstam.tam、JBrand等品牌。不過,除了優衣庫、GU、Theory獲得增長外,在其全球品牌的戰略中,諸如JBrand、ComptoirdesCotonniers、Princessetam.tam都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去年在日本的提價錯誤策略讓迅銷的銷售備受打擊。
2015年4月,作為迅銷旗下最大品牌的優衣庫在日本宣布在當年7月以後銷售的新商品中的20%將提價。新商品整體價格漲幅將在10%左右。迅銷首席財務官岡崎健表示,漲價的原因由於原料價格和人工費的上漲的壓力。
迅銷在當時認為漲價伴隨著產品質量與附加值的提升,這會盡量減少漲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一年後,這個看法被意識到是錯誤的。
今年4月,迅銷集團主席柳井正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宣布,優衣庫將下調其產品價格,重新啟用“簡單定價”(simple pricing)機制。
“消費者並不同意那些提價的新商品展現出了合理的價值。”他告訴《日本經濟新聞》。另一方面,柳井正認為整個市場環境也並不友好,在這種情況下提價,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受到降價後的刺激,優衣庫在日本市場下半年的銷售開始有所恢複。而迅銷方面則表示,新價格策略在未來會獲得成效。
電商未來占比30%
即使增長放緩,但迅銷集團稱“成為世界第一的信息化服飾零售商”的中期願望依舊為改變。
由於本土市場飽和,為實現這一目標,這家公司唯有將持續擴展海外市場,主推目前做的最好的兩大品牌即優衣庫和GU的業務。GU是十年前自創的品牌,相對於優衣庫更加廉價,目前已成為迅銷集團的第二大支柱品牌。由於價格更加“親民”,GU業績在這一財年表現強勁,收益及溢利均大幅增加。在女裝針織衫、褲裙及寬腳褲等潮流商品強勁銷售帶動下,GU同店銷售錄得雙位數增長。截至2016年8月31日,GU門店數目較上年度同期凈增加31間門店至350間門店,不過目前該品牌的銷售市場主要在日本本土,僅有日本以外的僅有10家門店。
按照計劃,迅銷集團將於2017 財年擴大其全球門店總數至3336 間,其中837 間日本Uniqlo 優衣庫門店、1104間海外優衣庫門店及1395 間全球品牌門店,其中Uniqlo 優衣庫國際門店將凈增146 間,而日本Uniqlo 優衣庫門店則在2016 財年凈減少4間的情況下維持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迅銷集團也註意到電商購物的發展趨勢。該公司透露,目前公司的網路電子商務銷售占比為5%,未來將把這一水平提升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