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rt Basel正式開放】首次結合高科技 體驗VR藝術品

1 : GS(14)@2017-03-24 17:08:34

一年一度藝壇盛事Art Basel今日一連三日開放予公眾入場,今年有來自34個國家242個畫廊參加。



一年一度藝壇盛事Art Basel今日一連三日開放予公眾入場,今年有來自34個國家242個畫廊參加,更首次結合高科技,讓觀眾以VR體驗藝術品。全場最矚目莫過於保加利亞藝術家Christo的作品,去年他於意大利展出The Floating Piers大型裝置成為熱話,Christo本尊更首次到藝博會現場,密切留意往後<果籽>與他的專訪。另一矚目作品是Michael Parekowhai的Putto,這個巨型小天使雕像旁邊設有長椅,邀請觀眾與天使坐在一起,藝術家希望大家思考協調與否的問題。國際級藝術家蔡國強第一次在Art Basel舉行個展。今年Art Basel期間還新鮮熱辣公佈了分析去年全球藝術市場情報的《2017藝術市場》研究報告。受經濟不景影響,全球藝術市場去年總銷售額下跌了11%至4,415億港元,三大交易市場分別是美國、英國與中國。畫廊銷售額升3%但拍賣數字則跌26%,主要受美國拍賣銷售下滑影響,而中國市場帶動拍賣行業,佔市場銷售額34%。記者:鄭天儀 攝影︰潘志恆、鄭天儀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早兩天大會特設VIP預展,記者碰見賭王千金何超瓊。

大會更首次結合高科技,讓觀眾以VR體驗藝術品。此為藝術家Tilt Brush作品《虛擬領域》。

李華弌大型水墨作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4/19968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87

【全城藝風】千萬藝術品下進餐 Bombana設計名畫菜式

1 : GS(14)@2017-03-25 10:34:56

Art Central和Art Basel相繼開幕,又是行藝術展欣賞名家藝術品來增加文化修養的好機會。想由外到內吸收藝術氣息,可以考慮把藝術品吃下肚。如果畫布、木材是藝術家創作的舞台,那麼圓形、長方形的餐碟就是廚師們作畫的媒體。一向喜歡藝術的7星名廚(主理的餐廳共摘米芝蓮7星)Bombana,餐廳每個角落都放滿藝術品。今年他與倫敦畫廊Mazzoleni合作,一連兩星期在餐廳展出四位意大利戰後著名藝術家Enrico Castellani、Agostino Bonalumi、Gianfranco Zappettini和Piero Dorazio總值一千萬港元的作品,並為以每位藝術家的作品為設計靈感,設計對應的菜式,令客人飽眼福亦能滋潤肚皮。



他們都是先鋒派的藝術家,作品多以畫布呈現,用極簡主義來展示不同的空間性,營造有趣的視覺效果。當中Enrico Castellani名氣最高。他是意大利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在1950至1960間以極簡主義、空間性及畫布概念革新先鋒派藝術。他擅長利用凹面和凸面,在畫布上製造出獨特的空間效果,Bombana就以切成立方體的和牛肉和芝士營造近似的感覺。Piero Dorazio就出名用色大膽,作品顏色豐富,多以不同密度的線條來「編織」他的畫作,Bombana就以不同顏色的蔬菜創作了一道沙律來致敬。Gianfranco Zappettini的作品,以橫線條為主。Bombana在白色為主調的意大利飯加上點橙色,為簡約主義點題。同樣注重凹面和凸面Agostino Bonalumi,喜歡用單一顏色作畫,Bombana在紅色的朱古力片上做成的坑紋,與畫作幾可亂真。藝術菜單由即日至月底供應。81/2 Otto e Mezzo BOMBANA中環歷山大廈2樓202號舖記者:吳宛蔚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Piero Dorazio, oil on canvas,1969

白露筍蛋白意大利飯,$320。

Gianfranco Zappettini-Industrial pearlescent paint on(wood),2016


澳洲Mayura和牛里脊肉,牛小排配半溶芝士。$490

Enrico Castellani-Acrylic on canvas,2004

糖漬紅莓配乳清芝士意大利雪糕伴雲呢拿忌廉。$150


Agostino Bonalumi-Enamel and metal sheet,1988

餐廳內展出的藝術品價值一千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5/19969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11

愛男友背脊視為藝術品

1 : GS(14)@2017-07-05 03:42:32

鄧達智與外科醫生男友Clement斷背情昨日曝光,當事人勇敢認愛。鄧達智和Clement早於7、8年前已見過面,卻沒留意到對方,及至去年中在飯局重遇撻着,鄧達智被對方吸引。身為時裝設計師的鄧達智特別留意別人的衣着,他指穿衣骨架在於背脊,他大讚曾是泳隊的Clement背脊夠靚,尤其膊頭到腰部的斜度適中,腰線和臀部彎位有線條如同藝術作品。撰文: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4/200777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904

高氏密語:股王有如藝術品

1 : GS(14)@2017-09-17 12:32:43

大家經常會問「乜嘢係藝術?」又會說「藝術嘅嘢我識條鐵咩?」,其實藝術真是很廣義,甚至乎不一定與美麗有關。1917年,法國藝術家Marcel Duchamp將一個尿兜(urinal)變成一件藝術品,名為"Fountain",我在英國Tate遇見它(1964年複製品),興奮了一陣子,聞名不如見面,大概如此。
Duchamp最出名是將一些「現成物品」(readymade)變成藝術品,包括雪鏟、車輪,Fountain是其中一件代表作,上面寫上R.Mutt,據講是Duchamp創作,他在J.L.Mott Iron Works Company買下尿兜,不想直接用Mott,改為Mutt,Mutt就是當年美國一漫畫主角。
Duchamp的作品讓人思考何謂藝術,當一件現成物品失去原本的用處,可不可以變成藝術呢?正如這個尿兜,不放在男廁,再將它橫放,簽上大名,可否被視為藝術品?如果不可以,點解呢?總覺得,藝術就是技巧加上點子,如果要問「甚麼是藝術?」倒不如問「甚麼不是藝術?」當然,藝術加上價錢牌又是另一回事,有專家講過,一件作品的價值只是反映某人願意買入的價錢,未必等於作品的真正價值。正如Fountain,這件作品在現代藝術史上別具意義,如果有人被感動,願意出價1億買入,它便值這個價錢了。如果閣下將它視為一個尿兜,它便是一個尿兜的價值了。這個道理亦可套用於股市,以「股王」騰訊(700)為例,有誰可以準確計算騰訊的合理價,股王升到300、400元,歸根究底,只是有人願意以這個價錢買入,有人認為它值這個價吧。
[email protected]高淑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5/201428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87

周顯:藝術品如股票 貨乾便炒得起

1 : GS(14)@2017-11-26 14:48:13

【明報專訊】昨天說了達芬奇的《救世主》,拍賣出了破記錄的4.5億美元,這究竟值不值呢?

延續昨天的文章,第三個註腳是,如果用拍賣價來計算,全球所有藝術品的總價值,遠遠的在所有人類的財產總和之上。畢加索的一幅名畫,拍賣價可以在幾千萬至一億美元以上,在巴塞隆那畢加索藝術館的展品,少說也有幾千件,還不算他流落在其他藝術館中的,而且在美術館中的,往往才是最佳的珍品,例如畢加索最高藝術的作品《格爾尼卡》,現正收藏於馬德里的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所以,畢加索作品的總價值,如果以拍賣價計算,可能是過萬億美元,因為數量實在太多。達芬奇的作品也要過百億美元,以中國的現代畫家看,張曉剛、岳敏君等,一幅隨時幾千萬元至過億元,個人作品的總價值都是幾百億元。

一流作品藏於藝術館 「二流街貨」炒上天價

簡單點說,藝術品的價值,全部都是一個字:乾。因為所有最佳的作品都存在國家藝術館裏面,不可能出售,因此,二流作品便能賣得天價了。

第四個註腳是,《救世主》有大量仿作,這令我想起,中國的最佳藝術品,例如《清明上河圖》,《蘭亭集序》等等,都不過是仿作,只因原作已經失存得太久了,仿作數量也很少,因此,仿作也可以是無價之寶。只是西洋人的文化時間太短,全面戰爭的時間和毀壞程度也不夠大,因此才有這麼多的傳世仿作。

第五個註腳是,為甚麼藝術作品可以賣得天價?一來是因為貧富懸殊實在太過嚴重,二來是因為富人要找方法來保存自己的財富。藝術品比房地產優勝的地方是,戰爭逃亡時,可以攜帶,這些寶物中文叫「細軟」,而且價值是永恒的,還會愈來愈貴。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作用就是:威!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36&issue=20171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65

【詠物誌】豆豉鯪魚的價錢 「地價」藝術品

1 : GS(14)@2018-01-07 16:18:19

尹麗娟將生活用品二次創作成陶瓷,全部由江西景德鎮生產,以低價出售。像這對陶瓷白飯魚只賣60元,平過食一個pizza就能買到藝術品。

【文化籽:詠物誌】藝術品誰來定價?更準確是,甚麼才算是藝術品?一旦成為藝術品它就應自動「離地」,躋身畫廊、藝博會、美術館、有錢佬豪宅,附加「不可觸摸」的標籤、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杜尚(Duchamp)在現買的尿兜上簽個名送去參展,成為了震撼地表的名作《噴泉》;香港陶瓷藝術家尹麗娟和杜尚對着幹,反將藝術品滲進草根雜貨店,透過空間錯置,引發觀眾思考藝術的真·價值。如果藝術源自生活,藝術品與生活用品價格是否應讓掛鈎?甚至,陶瓷汽水應否比真汽水便宜,因為汽水能解渴,在沙漠給你一罐陶瓷汽水會換來粗口侍候吧?尹麗娟的計劃第二部份《珍百貨》更有趣,她把仿製日常用品的陶瓷「藝術品」,在上環黃金畫廊地段以十元八塊的低價出售,藝術珍品vs雜貨,真品vs複製品安然並存,叩問:「藝術品點解咁貴?」一罐汽水在坪石邨賣五蚊,她創作的陶瓷汽水就賣五蚊;豆豉鯪魚、波子汽水、腐乳、杯麵等30款的陶瓷作品琳琅滿目,全部由江西景德鎮生產,每人限買三件,十幾廿蚊找數,童叟無欺。結果,她的signature piece盒裝牛奶最早沽清,接着是連鞋底花紋都具象無遺的「白飯魚」,60蚊就能認領一雙,畫廊開門前已引來觀眾排隊掃平貨。去年代表香港參與南韓光州雙年展的尹麗娟,創作喜歡參考日常物品外形,倒模製成陶瓷作品。不愧為浸大視覺藝術助理教授,尹麗娟在展場還印刷了《導賞手冊》免費派送觀眾,引導觀眾思考,其中更特別提到2014年上海商人劉益謙2.8億港元拍下明朝雞缸盃用來飲普洱這單新聞。她希望大家思考,「喜歡一件藝術品,有人願意付2.8億,有人可能連28元也不願意。試在《珍百貨》中選取一件作品,你會願意用多少錢買它?如果要你用一樣自己擁有的物品去等價交換,你會用甚麼?」尹麗娟不但顛覆杜尚的「實驗」,也反證了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理論,提出複製品消減藝術的靈光(Aura)。她卻質疑,當藝術作品本身複製現實物品,現實物品的「藝術靈光」是否會被提升?尹麗娟鍾情於傳統陶藝卻賦予當代性,她早年的作品是把香港街道的招牌中常見的字,轉化成石膏,再拼湊成一首古詩。後來,她又以石膏紀錄書本的外形,把大量的古書轉化成藝術品。去年光州雙年展的主題是「藝術何為」(The Eighth Climate(What Does Art Do?)正是她常思考的主題,所以這次有趣的「實驗」,也是這個主題相同概念的伸延部份。藝術家誰不想在生時創作「天價」作品?尹麗娟卻偏偏把自己出品用「地價」出售,希望大家可以買件平嘢走,平民都可以成為收藏家。「整件事的重點不在藝術品本身,而是低價賣藝術品會引發甚麼討論?」這是藝術家最想知道的。


撰文、攝影:鄭天儀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30/20259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11

【旅遊籽】碎片還原藝術品 父女檔修復古董

1 : GS(14)@2018-02-05 00:02:07

Antonio Santolini(左)和Simona Santolini兩父女是羅馬數一數二的古董修復師,但他們都不是學院出身。

【旅遊籽:浪迹遊蹤】在羅馬一個狹窄的工房,擺滿了藝術品——正確來說是破碎的藝術品。這裏是一個古董修復工房,由兩父女經營,他們穿着白色工作服,拿起幼細畫筆,專心地為陶瓷上色。今年73歲的Antonio Santolini是一名古董修復師,他在11歲那年當上學徒,24歲開了自己的古董修復店。他把身俯前,試圖看清楚雕塑上的裂痕,旁邊的女兒體貼地為他調亮燈光。Simona Santolini今年44歲,她在23年前跟從父親走入修復行業。文物修復是當地一門大學學科,仔細分類為油畫、瓷器、紙類、大理石、木質修復等。兩父女是羅馬數一數二的古董修復師,但他們都不是學院出身。


Simona認為,這門手藝不是從書本開始的,而是落手做才知道如何補色、打磨,如何黏合、製作部件,不明白就去搜集資料,邊做邊學習藝術史。她舉例,Meissen是德國一間很有名的陶瓷工廠,從1710年開始生產,但其實中國在千多年前已有相同的技術,藝術史就在修復過程一點一滴累積。

著名藝術家御用 辨認作品顏色背後的層次

「我們按照藝術品原貌,用相似物料製作遺失部份,逐個部件補色、上漆、黏合,做出來沒有瑕疵,根本看不出曾經破碎。」他們的客人有古董商、收藏家、領事館及藝術館,幾乎送來的所有東西,他們都可以修得好。他拿來一個馬賽克扣針,才不過手掌一半大小,卻密密麻麻嵌滿了數百塊細碎的大理石。「這個大小對我而言很容易,最難的只有拇指般大,送來時是全碎掉的,你簡直不會相信能修得好!我們要用鉗逐粒黏合,最後足足修復了兩個月。」他們救活無數藝術品,更是意大利著名藝術家Luigi Ontani的獨家修復師,指定他們修復自己的作品。Antonio解釋,「因為藝術家創作時是一層層上色,他本人也未必能塗回原色,但我們能辨認出顏色背後的層次。」在工房旁邊的陳列室走一圈,眼前滿是油畫、瓷器、玻璃等各種古董,它們隨年月褪色或破碎,卻在兩父女的巧手下重生。「我做這份工已經六十多年了,看過很多人哭着來到這裏,古董碎成100塊、150塊。」Antonio頓一頓,自豪地說:「但我們專業,就是因為甚麼都修得好。」他指出,羅馬在八十年代仍有三、四十間古董修復店,現在只剩下數間了。「這份工需要很多人手,但奈何很少人願意入行,因為一定要有毅力。很多老工匠過世後,沒有人傳承他們的手藝,我很幸運有女兒繼承我的手藝。」


修復古董的價格,視乎損毀程度、修復時間和古董價值。

他們曾收過破碎的微型馬賽克,足足用了兩個月修復。

修復這個唐代孔雀石雕塑,價格為500歐元(約4,900港元)。


古董隨年月褪色或破碎。

修復講求毫無瑕疵,要回復破碎前的原貌。



Antichità Restauri Santolini
Via Angelo Brunetti,45 e53,00186 Roma, Italy


Travel Memo機票:乘國泰航空往羅馬,來回機票連稅約4,800港元簽證:持特區護照及BNO可免簽證逗留90日匯率:1歐元約兌9.2港元鳴謝:Central Group記者:洪慧冰攝影:王國輝(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4/202935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