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 - 曾錦強 借錢結婚 (2012年01月19日)
1 :
GS(14)@2012-01-19 23:14:3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9734&d=1670
社會風氣不同,年輕人愈來愈不介意借錢。上一輩不夠錢結婚便唯有簡陋些,或遲些結婚。我自己當年為了儲錢結婚,每個月儲起收入的六成,餘下還要給家用父母,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只有一成左右。那時除了搭車返工外,幾乎甚麼錢也不用。
我不完全抗拒借錢,但認為消費性的開支,應該完全避免借貸。無論是電子產品,或衣服鞋履,只會愈賣愈便宜,無必要急着買,借錢買更不划算。若自己不夠定力,無計劃的話,不如索性不用信用卡作這類型的消費,免得自己因為失去預算而債台高築。
借錢投資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投資決定正確,利用借貸可以有槓桿作用,更快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但槓桿是一把兩刃刀,錯誤的投資令你輸得更多更快。我就規定自己,只會在買樓時借錢,其他各項開支和投資,一律不借。買樓是最低風險的借貸,一來息率低,二來即使做錯決定,買入後樓價下跌,只要準時供款,銀行也不會斬倉。
結婚雖然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投資,但這投資不是金錢上的,而是時間、精神和心靈上的投資。兩口子訂一個刻苦些的儲錢計劃,相信婚姻也會鞏固一些,因為當日後婚姻遇到甚麼問題的時候,可以回憶一下當年是如何努力才能夠結婚,會更願意守下去。
2 :
摘星(6904)@2012-01-20 10:40:58文章说出我用了十年亲自经历才学到的东西!
女子救愛犬 兩度假結婚
1 :
GS(14)@2012-03-07 23:40:4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33343
【本報訊】任職接待員的 20歲少女,兩個月內透過中間人安排假結婚,先後嫁給兩名內地漢,讓假丈夫申請來港,從中賺取四萬元報酬。事隔六年終被揭發事件,昨認罪求情透露自己當時年紀小,面對亡父遺下給她的愛犬病重垂危,只能鋌而走險籌措醫藥費。裁判官李唯治對此深表同情惋惜,又勸她要學習面對生死,最終判她入獄一年。記者:楊家樂
2 :
GS(14)@2012-03-07 23:41:11現年 26歲的女被告蔡顯儀,昨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承認兩項串謀欺詐罪。根據求情,被告自小與家人感情要好,惜 17歲那年父親去世。父親生前曾送她一隻寵物犬,由於小狗長得趣致,加上睹物思人,被告花盡心機照顧愛犬,彷彿將對亡父的感情投射到愛犬身上。
惟 06年被告愛犬疑因誤吃東西得急病,屙血垂危,需不斷接受治療。
當時 20歲的被告只是月入 8,000元的接待員,薪金幾乎都給予母親作家用,實在無力負擔高昂醫藥費。
剛巧一名男中介人邀請她參與假結婚,被告把心一橫答應,在 06年 8月及 10月,分別在內地及本港與兩名內地男子登記結婚,並協助他們以探親為名申請來港。被告事後共獲四萬元報酬,大部份用作醫治愛犬,可惜愛犬最終不治。直至去年 3月,入境處調查而揭發事故,並拘捕被告。
代表被告的大律師陸景弘求情指,被告真心後悔,案發後經常參與公益及教會活動,惠澤老幼。學歷不高的她亦發奮圖強,被捕前任職銀行業務代表,月入達 24,000元。
7年後結婚買樓 投資不宜太進取
1 :
GS(14)@2012-08-17 10:59: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17/News/ec_ecv1.htm
先看學費貸款部分,陳小姐總欠款為12.63萬元,每季還款,年利率為3.174厘,本來預計的還款期為15年,若把其收縮至6年的話,那代表陳小姐需每季還款5866元。換算每月的金額則為1956元。現時陳小姐初出社會工作,每月工資為1萬元,扣除日常生活、家用及教會奉獻等總共5400元的開支後,剩下4600元。若減去近2000元償還學費貸款後,還可為投資所用的資金便只餘下2600元。
高低風險宜為六四之比
7年後結婚置業為投資目標,整個投資年期雖不短,但也不能算長久,因此,筆者建議陳小姐每年的預估回報為7%,投資方面不宜過分進取,高風險資產及低風險的比例宜為六四之比。既要注重於資本增值,但亦要兼顧風險的分散。
若論結婚及置業的問題,陳小姐希望在7年後可以買入一所250萬元的房子,如非特別情,需要三成的首期,當中便是75萬元。結婚費用近年增長驚人,加上豐儉由人,筆者難以作出準確的估計,因此只好保守的假設當中費用為20萬元。即是陳小姐需要95萬元,才可滿足於結婚及置業的目標。若以年回報7%滾存資本的話,那便需要每月投資9000元方才足夠。筆者在這邊假設,若果在結婚及置業所需要的資金,陳小姐與其男友各負擔一半的話,那麼陳小姐便需每月投入4500元的資金作投資。不過很明顯,現時陳小姐的收入水平,卻是不能達到目標,即使把每月2600元全數用作投資,第6年還畢貸款後,再把供款增至4600元,7年後也只可拿回30.5萬元。
可選月供基金投資平台
不過,由於陳小姐剛在事業上起步,當累積一定經驗後,工資應會隨時日而增加。筆者假設,陳小姐的工資能每年增長10%,把每月餘下的資金全數用作投資,那7年後便能把資本滾存至65.1萬元,足夠作結婚及置業當中的一半資本。
在投資方面,筆者建議陳小姐可選擇一個月供式的基金投資平台, 若論高風險資產及低風資產的建議選擇,高風險資產可選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科技行業股票基金、商品基金,而低風險資產則可選環球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及對畄基金。當中的比重則可參考附圖。根據這些配置,應能達到平均每年7%的目標。
如根據上述的推論,陳小姐可於6年內還清負債,並同時能達成結婚及置業的目標。
2 :
GS(14)@2012-08-17 11:00:017% 會唔會較為進取呢?
3 :
Hierro(1191)@2012-08-17 11:08:24工資每年增加10%,好似好多行業都不能?
4 :
Hierro(1191)@2012-08-17 11:09:11每年平均7%增長,會唔會有reits或某些更安全的投資做到?例如某些內房的債券?
5 :
GS(14)@2012-08-17 11:09:443樓提及
工資每年增加10%,好似好多行業都不能?
確實是...但是昨日睇呢個電視...
6 :
GS(14)@2012-08-17 11:10:474樓提及
每年平均7%增長,會唔會有reits或某些更安全的投資做到?例如某些內房的債券?
我覺得你少少錢不如買REIT,債券都要幾十個難少少
咁不如唔好結婚算...
1 :
GS(14)@2012-09-01 15:15:48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901/18005090
兩人大學認識
來自河北的董先生和張女士今年剛滿30歲,兩人於大學認識,畢業後結婚,並於次年迎來寶貝女兒。
不久,兩人就因為丈夫不幫忙照顧女兒而第一次離婚,然而女兒年紀小,張女士放心不下,便常回家探望。來往間,兩人感情逐漸回溫,半年後決定重新登記結婚。
可惜好景不長,復婚後兩人再次發生激烈爭吵。情況不斷循環,這對夫妻竟奇蹟般在四年內得到七張結婚證書、六張離婚證書,最近一次復婚就在今年的4月。
浙江在線網
2 :
Sunny^_^(11601)@2012-09-01 19:24:33浪費金錢...
3 :
GS(14)@2012-09-01 22:57:19浪費時間
星人結婚生仔養老 房策一條龍
1 :
GS(14)@2012-09-18 23:23: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18/News/ec_gba1.htm

麥先生(後左)一家四口現時暫居於親友於屯門的單位,面積約400方呎,較他早前賣出的700呎村屋單位為小。麥太(後右)坦言,樓價持續高企,現不敢入市,但為求大兒子能進駐較好校網,或會降低要求,物色較小或樓齡較高的市區單位。(葉家豪攝)

星人一生可買兩次政府新組屋
在當地,只要是國民(citizen),一生人會有兩次機會購買政府供應的新組屋,供結婚置業及生育後換屋的需要,組屋供應量一直與國民結婚數字、即每年約2.4萬至2.7萬相若,去年和今年都推出約2.5萬個預購組屋單位,供求大致平衡。
星人均住300呎 港資助房屋137呎
多達74%新加坡自置居所家庭是住4房、約800平方呎以上單位,人均居住面積約300平方呎,至於港人一家幾口擠住的ṃ房,當地人更形容之為「棺材房」。相對而言,本港已置業者,僅約8%能住逾700方呎大單位,資助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僅137平方呎,私樓則無數據。
記者早前到新加坡建屋局總部,了解當地人申請買賣組屋情。新組屋單位由450平方呎的1廳1房細樓(售價約62萬港元起),至3房2廳2廁的1100平方呎大單位(售價約195萬港元起)不等,總部亦有計劃讓國民因應人生不同階段需要,申請換大樓或轉購長者屋養老。
被派駐新加坡工作3年多的銀行界高層港人袁先生不諱言,雖然他並非當地國民,但新加坡政府對組織家庭的人所提供房屋配套實較香港優勝,「因為有多一點stepping stone(踏腳石)」。
政府剛成立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要在下月初才展開工作,但當局表示,有關研究報告要待明年下半年才完成,之後才啟動正式諮詢工作。
港學者倡效星推「外國人稅」
委員會成員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港府長遠可策劃不同惠及港人的買樓政策,除早前推出的「港人港地」,新加坡實施的「外國人稅」(見另稿)亦可作參考。港人港地限制所有外來買家,未必可長期推行,反而「外國人稅」既可提供空間讓非香港市民入市,亦可透過稅收作出規劃。
他表示,政府應評估本港家庭組合及主要買樓人士身分,以評估市場需求,再制訂供應的單位租合,如私樓和公營房屋比例,否則若有家庭希望置業,亦只會一直「買貴樓」或無法入市;政府未必需要協助家庭「細樓換大樓」,換大樓應靠個人供款能力。
明報記者 陳佩儀、毛婷婷、鄭穎瑩
2 :
GS(14)@2012-09-18 23:24: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18/News/ec_gba4.htm
外國人買樓 額印10%
「大陸人來買單位,不用特別選樓,一買可以兩三個,不用借貸,現金付款!」
新加坡的物業代理說,徵收額外印花稅後,外國人要考慮樓價能否升超過一成,而且,若4年內轉售物業,更要按持有物業年期長短,繳交4%至16%的賣家印花稅。
第一太平戴維斯(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董事張敏璋表示,於2000年至2004年,新加坡每年外籍人士淨增長約2.85萬,其間星洲樓價大致平穩;自2005年初起,在新加坡居住的外籍人士每年淨增長激增至13.4萬,當地樓價由07年起顯著上升。
張續稱,現時新加坡每3個在職人士,便有1個為非公民,當地政府去年底推出額外印花稅政策後,令外籍人買樓比例由去年下半年約30%,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0%。但政府招數的影響短暫且小,外圍經濟才是真正左右獅城樓價的主因,外籍人士在新加坡置業的比例亦於今年第三季回升至24%。
3 :
mannishmark(26310)@2012-09-18 23:43:16香港肯唔要個名都無用,問題在於政府同地產商一D BARGAINING POWER都無
離婚四次 情侶五度結婚
1 :
GS(14)@2013-10-21 23:58:25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1021/18472674
緣來還是你!台灣男子小宋與妻子GG從1990年起,已經四次結婚、四次離婚。他們每次都以個性不合為由離婚,可是沒幾年便又再復合、再次離婚。去年兩人同時加入電單車隊、一同探望弱勢社群,兩人在200名車友見證下,昨日第五次結婚。
現年51歲的小宋,1990年初次與小他七歲的GG結婚,三年後首次鬧離婚,分開兩年再次結婚,也是維持三年,1998年又離婚,之後兩人先後兩次結婚、兩次離婚,最後一次離婚在2008年,兩人育有三名子女。
小宋稱,他與GG私下感情融洽,但卻經常吵架、鬧離婚,但分開沒幾年,覺得還是對方好,等兩人氣消了,便再次結婚。
去年兩人加入電單車隊,擁有共同興趣、朋友,兩人很快回復如膠似漆,更珍惜彼此感情,決定筵開30席,與車友慶祝再次結婚。
台灣《蘋果日報》
樓市雖存變數 結婚自住可上車
1 :
GS(14)@2014-04-11 12:49:3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1/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港人港地」被暫緩,港府對樓市政策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特首梁振英早前亦表示自樓市雙辣招推出後,樓市已經不存在過熱的情,市場揣測港府未來是否不會再加辣,甚至會撤招。事實上,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較去年3月高位回落逾5%,近日一些新盤亦以貼近二手市場的價格開售,都反映了樓價有所回落。作為準買家,最關心的問題是:現在是入市的良機嗎?
孫先生準備與女朋友於今年底結婚,本來希望在結婚前先置業,但又擔心現時置業會「接火棒」。孫先生現時月入2.5萬元,女朋友月入1.7萬元,合共收入4.2萬元。支出方面,兩人每月支出約2.93萬元,每月可儲蓄1.27萬元。現時孫先生與女朋友儲備約100萬元作支付置業首期、結婚及裝修之用,預計結婚及裝修各需20萬及10萬元,即餘下70萬元可作首期。
供樓最好限家庭收入四成內
如孫先生承造七成按揭,70萬元首期可買入市值約230萬元的物業。不過,若孫先生符合資格承造七成以上的按揭,在物業預算上可有較大彈性。例如孫先生承造八成按揭,購買一個350萬元的物業,供款期30年,年息2.2厘,首期將為70萬元,每月供款額則為10,632元,以孫先生及女友現時每月盈餘來看,足夠支付上述的按揭供款。
有見及此,孫先生在置業前宜先衡量自己的財務狀,再作最後決定,供樓支出亦最好保持在家庭月入的三分之一至四成,以免供樓對家庭造成太大的負擔。
未來10年供應增 樓價將受壓
至於現時是否買樓的時機,相信除了要考慮樓市整體情及未來樓市供應外,亦要配合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是否有置業的迫切性。隨多個大型項目延遲在今年落成,政府預計今年私樓落成量將創10年新高至1.76萬伙。隨供應增加,樓價進一步受壓,對投資者來說,現時入市的風險亦頗大。不過以孫先生這類目標為上車自住的買家來看,如現時不置業,婚後亦要付出與供樓相若的金額來租樓。因此如屬上車自住人士,且有能力付出首期,現階段入市亦未嘗不可。
應預留6個月開支資金
除了要解決置業問題外,孫先生亦要留意兩人結婚後是否有生育計劃,以及應預留足夠6個月開支的資金作必要時用。因此,如孫先生作按揭供款後沒有太大盈餘,便不應將全數70萬元投放在首期,解決辦法包括承造九成的按揭,或降低物業預算。
羅湋楠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 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儲錢結婚買樓 宜投資基金
1 :
GS(14)@2014-05-02 17:14: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2/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從張小姐和陳先生的個案中,基於二人計劃今年年底結婚及預算花費15萬元作婚禮開支,相信婚禮開支只要在預算前後20%之內,對二人置業的首期安排也沒有太大影響。由於二人均為專業護理人士,每月收入平穩,而且個人平均開支佔收入介乎25%至45%的理想水平,每月合共儲蓄約4萬(各2萬元)作置業首期。
首先,在調配二人現時資產方面,因為股票和債券市場具高波幅和高風險的特性,投資者較難掌握理想回報,既然二人已決定此投資資產是首期的一部分,筆者建議如果陳先生現有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回報升至5厘時,將股票和債券投資的資產逐一轉回港元儲蓄戶口,預計股票和債券資產加上5厘回報後,約有31.5萬元。
股票風險較難掌握
另外,二人合共擁有40萬元人民幣定期存款,以一般銀行提供的2.5厘人民幣定存年息預算,加息後人民幣存款總值為41萬元;以現時兌換匯率1兌1.25計算,約值51萬港元。如果再加上二人現有的30萬元,再扣除約15萬元婚禮開支,在置業首期上已有近87萬元的儲備。
同時,筆者建議二人善用現在還未置業的大約兩年時間,將每月合共可供儲蓄的4萬元,用月供基金形式作投資儲蓄。在投資風險上,可選擇80%或以上偏低風險、可以定期收息的國家債券基金,或東南亞地區以通脹掛的政府債券基金,作為重點投資,餘下的絕小部分資金可選擇投資現時持續向上、但屬較高風險的歐美藍籌股票基金。若以年度平均5厘回報計算,合共可儲蓄資產約51.7萬元,預計到2016年初可運用總資產約138.5萬元。
筆者建議二人購入自住物業時,盡量優先考慮購入一手樓盤,因為如果對於個人居住質素沒有太高要求,一手樓盤可以省去大筆翻新裝修及基本家電的開支。
以下是購入420萬元單位首期及按揭預算:
A. 八成首期:84萬元
B. 地產代理佣金:4.2萬元
C. 按揭保險費:4.7萬元
D. 印花稅:11萬元
置業支出總額:A+B+C+D=103.9萬元
聯名申按揭 供款能力增
當二人聯名申請物業按揭貸款時,銀行除根據二人當時資產情外,還會考慮二人職業、每月入息及負債情,來決定批核結果。在一般情,銀行會按申請人每月入息的35%至40%定為可供款的合理水平。以現時二人合共月入約6.2萬元計,總供款能力約2萬至2.4萬元。同時銀行也會就客戶的按揭申請來內部進行「供款壓力測試」,預測加息周期時,客戶總按揭開支是否在現時每月入息50%的上限。
以下為二人的供款預算:
按揭金額:336萬元
供款年期:20年
按揭利率:3厘(預算兩年後低幅度加息)
每月供款:18,634元
購入自置物業後,扣除律師費及雜費後,二人餘下約34萬元資產。若可自行將投資取向調低,餘下資產可用來對日後加息的壓力,以及為家庭開支增加或婚後養育子女做好儲備。
余淑穎
美聯金融集團 高級副總裁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2 :
Sunny^_^(11601)@2014-05-03 09:51:16篇文咁既樣都出得街?
文中既84萬係兩成首期,唔係8成首期
另外首置用9成按既,首期減少42萬。保險費可以選擇加在供款上,首期可再減少4.7萬。如作者所講,買一手樓既再減4.2萬佣金,再減6.3萬回贈(at least1.5%回佣)。總支出就降至50萬樓下。
但作者又唔記得,發展商送裝修唔送傢俱,難道唔使買咩?
Next Page